最近有幸得到一些安南錢,是從越南出土的銅錢,深坑厚鏽,錢文大多被厚厚的綠鏽蓋住,看不清楚。清理起來裡面大部分是北宋錢是以元豐,偶爾有幾個南宋錢,還有大量的開元通寶,還有許多安南鑄造的洪武通寶和永樂通寶。
從對這批越南出土錢幣的分析可以瞭解到這應該是明初入土的一批深坑貿易錢,當時的貿易應該是可以使用唐宋銅錢和安南鑄造的明錢混同使用,說明當時中國的銅錢已經如同現在的美元一樣,可以當做東亞、南亞各國接受,作為硬通貨來使用。
古代中國的貿易錢是隨中國對外貿易的擴大而發展。所謂的貿易錢也稱島國錢,它的誕生、沿革同政府與各國之間的朝貢密切相連。明初,朱元璋加強了中央集權,實行鼓勵墾荒,開放海禁等重大經濟政策,使生產發展商貿發達、集市驟增,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國家或地區來華做客、經商,尤其在永樂和宣德年間,朝廷派出大量官員出使各國。如鄭和七下西洋,成為當時聞名世界的一件盛事。小小貿易錢,隨之開始承擔越來越多的海外貿易的歷史使命。據《古今圖書整合職方典》卷155記載“貢舶與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貢者皆設市司領之,許帶他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謂之互市,是有貢舶,既有互市,……”就是說諸國有朝貢,就許互市。朝貢是給大明政府的禮品,互市是朝貢後兩國貨物的交易。明初入貢、通商有一定的期限,如琉球兩年一貢,其他各國以三年者居多。這種朝貢不是單方面的。如鄭和船隊出洋經過占城(越南南部)、真臘(柬埔寨)暹羅(泰國)、滿剌加(馬六甲)、彭亨(馬來西亞)、幫格拉(孟加拉)、忽魯謨斯(波斯灣口)、祖法兒、阿丹(阿拉伯半島)、竹布(索馬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國,鄭和就把中國的禮物貢獻給國王,同時與各國商民互市。再如日本使臣渡海至京朝貢後,在歸途經過濟寧、揚州、南京、杭州等各處進行貿易。日本向華輸入銅、硫磺、蘇木等,帶回去的則是銅錢、書記、名畫、金銀、絲綢等物。中國的銅錢對日本影響很深,被稱之為“渡來錢”。中國的方孔圓錢甚至廣泛流動到東亞及東南亞,成為跨國、跨地域的最主要的海外流通貨幣,受其影響,為了方便對華貿易,一些島國或地區也仿大明錢幣鑄行,雖然這些錢幣區別於中國錢的質地,但其文字形制相近,濟南分別出是哪個國家或者哪個地區鑄造的,混在在中國錢中,流通於當時的社會。同時也流通於如越南朝鮮等屬國。此類錢,品種繁多,有些可以確認國別鑄地,但另有許多貿易錢卻分不清其屬性。不論怎樣,此類錢在當時確實起到了通貨作用。
其實貿易錢早在三國時,扶南(柬埔寨上古的一個古國)就仿漢五銖而做“五金、五五”銀錢,有柬埔寨和泰國出土此類錢幣為證。這是中國貿易錢的鼻祖,要比盛唐時日本仿鑄開元通寶的貿易錢還早了500年。到了宋元之後,貿易方孔圓錢隨著海上貿易不斷擴大,特別是在明中期以後,對外貿易不再是政府專利,這使得貿易錢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可以說,這是歷史的必然。這些貿易錢見證了中外人民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儘管有各種說法,但是存留下來的貿易錢可以稱之為中國古幣體系裡一顆中外合璧的奇葩。
安南錢 光順通寶 大和通寶 洪德通寶
安南鑄造貿易錢 洪武通寶 永樂通寶
越南出土貿易錢 開元通寶
安南出土貿易錢 北宋銅錢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