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這是一篇遊記,亦是一段回憶。從2019年6月27日把最後一箱舊物搬離那棟曾住了兩年的公寓開始,到2019年8月7日坐上回國的CA986結束,我按照自己的步伐,繪製出我心中最美的美西。將近40天的時間,自駕18000+公里,徒步300+公里,穿行14個州,畫出了我自定義的“美西大環線”。而美西也不只有黃石,馬蹄灣和大峽谷,還有著許多小眾的驚豔風光。

這也算是一次拍腦門成型的旅途吧,除了幾個特定景點需要在事先中籤的許可規定的時間到達外,每天的行程和景點都是前一晚在住處上網臨時選定的。

願多年後再看到這篇遊記時,依舊能堅定的認為青春無悔

寫在前面的話

先交代一下自己吧,六年留美黨,非典型工科狗,現已回京。UCB畢業後opt工作一年,由於各種原因準備回國,便萌生了走前再看看這片土地的想法,一點點拼湊之前想去但沒去成的地方,於是就有了這個40天美西行程的框架。樓主也深受高中時期的定向越野隊經歷和美國全民戶外的文化的影響,對徒步戶外情有獨鍾。之前的各種假期也是沒閒著,去了不少地方,無論是美國本土還是阿拉斯加、夏威夷,大多都是自駕,也算是“自駕遊老司機”。有過兩人行,三人遊,也有一群小夥伴的瘋玩瘋鬧,但獨自出行這麼久還是頭一回。

×本篇無任何簽證攻略,由於樓主還處於F1簽證的最後時期,故不適用於常規旅遊B1簽證
×本篇無機票和租車攻略,雖然最後樓主也回到國內,但也只是單程直飛機票,不具有太多參考價值,倒是有同樣情形要回國的小夥伴想要郵寄行李回國的話可以私信我告知方式;車也是用的這六年在美的代步車,2013的Toyota Camry, 除了平時上學上班買菜做飯,也自駕去過不少地方。這次自駕的幾段土路,也完美交差;當然如果租高底盤四驅吉普可以更加豐富行程,就是錢包也會更加受累= =
√本篇行程適用人群:熱愛徒步,熱愛自駕,有一定自由行經驗的驢友,或是單純想聽聽故事的朋友。(日均微信步數在2萬+,日均自駕450+km)
*迫於自己的懶癌和空蕩蕩的錢包,這次沒有攜帶任何專業攝影裝置,所有圖片(未標註網圖的)均出自go pro及osmo pocket視訊截圖和iPhone Xs手機直出。不用擔心被照騙所坑,親眼所見的只會比這裡看到的更美。(別問為啥不帶,問就是懶+窮)

我想寫的是一篇遊記,而不只是一篇乾貨攻略;由我的所見所想所感串成,難免有些囉嗦,還望海涵;至於哪一部分的具體攻略流程可以私信我呀,我會盡我所能整理的。

美西不只有大小環線—全程總覽

不同於囊括黃石拱門經典的美西大環線和圍繞賭城展開精緻的美西小環線,這次我的行程顯得更“貪心”,涵蓋了PST(太平洋標準時間即美西時間)和MST(山區標準時間)兩個時區的全部州。而整個的行程構成則更是隨性,由三個需要permit的步道串起,剩下的就是邊走邊定了。不敢說是最全美西遊記,但這的確是我心中美西最美的樣子,當然也可以根據時間對行程進行剪裁調整。

附上行程表:(費用部分只統計了住宿費用)

不算最後4天在伯村(Berkeley)的住宿(畢竟已經把房子交了而我需要一個整理回國行李的地方,有三個行李箱四個home depot 大紙箱的我實在不好意思去麻煩朋友,除非是開public storage的朋友哈哈),全程的住宿費用是三千美金,也就是灣區一個地理位置較好的一室一廳一月房租,同樣的一個月,趁著還有可支配的時間,為什麼不退掉房子出去瘋一次呢?

>不太完美的開端—美國本土最高峰惠特尼峰

先附上一段自己剪的小視訊,畢竟照片不夠,只能視訊來湊= =

自從前年有幸抽中優山美地半圓頂最後鐵索部分的permit成功登頂後,惠特尼峰就一直在我的bucket list上。然而不同於半圓頂permit的兩種抽取方式:preseason和walk-in,惠特尼峰只在每年年初抽取3月-9月的permit,沒中籤的只能在recreation.gov(抽籤也是在這個網站)上在抽籤結果公佈後撿漏網之魚了,剩下的也一般都是季出(三四月份)和季末(九月)和旺季的週中。拋開需要專業裝置的登山路線不談,通過Mt Whitney trail徒步登頂的permit分為兩種:一種是需要當日完成往返18英里,海拔爬升超過6700英尺的當日許可;另一種則是可以在離峰頂4英里處,海拔一萬英尺的trail camp露營一晚(是那種很原始的揹包露營的營地,所謂營地只是一塊平地,由於高於林木線是不允許生火的,故也沒有火坑)。兩種徒步方式都不簡單,要麼需在當日完成12+小時的登頂全過程,要麼需要負重三四十斤攜帶露營裝備分兩天完成登頂。我的運氣似乎都用在了與徒步相關的抽籤上hhhh, 本沒抱太大希望的我抽到了6月19日當日往返惠特尼峰的許可~ 附上本段路線圖

計劃的挺好,提前一天開到山腳下的小鎮 Lonepine,去公園管理處取下紙質許可證,回酒店休息一晚養精蓄銳準備第二天早起登頂。結果,磨蹭到中午才出發的我開啟導航一看,從灣區出發要7個小時?!怎麼和離線查的不一樣?原來是今年冬季降雪量太大,橫穿優山美地的120號公路還處於封路階段= =拜託,六月中旬了,白天待在家收拾東西都能和蒸桑拿似的了,結果路上的雪還沒化完?
東部眾多州表示你們加州的真的是

沒時間和Google map鬥氣,繫好安全帶,發車了。(不好意思,只有我一個人,我需要適應下)。一路就加了一次油休息了五分鐘,但很巧妙的躲過了藏在暗處蹲點的多處條子(cop),畢竟被pull over 一次,哪怕只是口頭警告也會讓之前一路秋名山式的過彎白費。終於在關門前十五分鐘趕到了鎮上的國家森林管理處,聽了護林員小姐姐一番安全知識教導後領到了我在網上搶到的permit,和一個white bag(無獎競猜幹啥用的)

答案:沒錯,就是在沒有衛生間的野外用來方便的,而且對於精準度要求極高
其餘說的啥安全須知沒聽進去多少,終於聽到了最後一句: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for me? If not, you are good to go.(你還有什麼疑問嘛?沒有的話我就可以放你走啦) 為了表示我還是很認真的聽她講解,我還是問了個問題,(雖然事後證明很蠢):那,山上還有很多雪嘛?
小姐姐白了我一眼:是的,有很多……

原本以為時間還算充裕的我瞬間緊迫了起來,畢竟除了登山杖我可是半點雪地裝備都沒帶。趕忙跑到鎮上的戶外用品小店詢問一番。然而冰鎬已經全被租完了,我又不想為了爬這個專門入一個冰鎬,只能租一對冰爪安慰自己應該用不到冰鎬吧。租冰爪的這家店還算良心,15美金一天(畢竟是旅遊小鎮,這個價格不算太黑)。拿著冰爪回到住處已經快六點了,胡亂吃了一口就躺床上嘗試著入睡了。定好凌晨一點半的鬧鈴,翻了幾次身後還算順利的睡著了。
P.S.我要吐槽一下這個旅店,由於行程確定的比較晚,就從Booking上找了一個還有空房且價格相對便宜的。兩晚250刀,甚至高於大部分motel的價格,結果,我懷疑我住進了某個宿舍

對的,狹長的走廊兩側密集的分佈著諸多房間,房間裡只有一張床和一個桌子,句號。是的,沒有衛生間


。整個樓層約20個房間共享4個公共洗浴一體衛生間。就算你叫historic motel也不帶這麼復古吧

鬧鈴一響準時醒來,簡單收拾下就出發了。從小鎮到步道起點大約15公里的路程,雖然一路上沒看到其他車,但到停車場的時候已經有不少車了(這其中包括前一天露營在半山腰的徒步者的車)。想起上次徒步大概還可以追溯到去年感恩節在拱門國家公園的惡魔花園。帶上頭燈,剛準備開路就被人叫住了,原來也是一位自己來徒步的大哥,過來問我要不要一起走。這凌晨兩點多,沒理由拒絕呀。然而爬了不到一個小時我就後悔了,從芝加哥來的大哥健步如飛的在前面領路,我一路呼哧帶喘的跟著,時不時得以繫鞋帶、喝水為由停下來喘口氣。終於,在爬到Lonepine Lake後,大哥嫌我太慢給我甩了


看了下地圖,才發現這一個多小時走了將近8公里,比我原計劃提前了不少,但找地圖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了一個的問題。我把防晒霜和墨鏡落在車裡了== 下山再返回的話當日的登頂計劃肯定會泡湯,而我又沒有第二天的許可,基本上就和登頂惠特尼峰無緣了。於是我做了一個最錯誤的決定,繼續前進。太陽出來前,墨鏡和防晒霜似乎確實可有可無。

但是我顯然忘了山上的積雪。又走了一段相對平緩的路後,前方的步道已經完全被積雪所覆蓋。穿上冰爪配合登山杖在雪坡上前行,每一步都像之前走五步那樣艱難。太陽的高度也已經越過了山峰照射在積雪上。陽光的直射加上積雪的反射讓我對自己沒下山拿防晒霜和墨鏡的決定後悔不已。

等我走到trail camp(也就是兩日登頂的人們露營的地方,距離惠特尼峰還有6.5公里左右)的時候已經將近11點了,距離我給自己規定的必須返程時間也就不足兩小時了。休息的同時觀察下其他準備登頂的人們的動態再決定是否要繼續前進。從trail camp到trail crest(步道從這裡轉入國家公園地區,但不用擔心 沒人在這裡檢票hhhhh)這段不足3公里但海拔爬升將近1000米的路程本來是由99個switchback(迴轉山路)構成的。但是現在這段路完全被積雪覆蓋,想要爬升到trail crest只能沿著側面的一個坡度極大的雪坡手腳並用的爬上去。

猶豫了一下我剛穿好冰爪準備上前嘗試下用登山杖輔助著往上走,這時遇上了一對剛下來的couple,他們說只爬到了一半就下來了,再往上坡度太大,沒有冰鎬輔助幾乎不可能,而且下行的難度是上行的兩倍,這一路基本是半走半滑著下來的,極其危險,萬一沒及時剎住車,一路滑下去就是懸崖。綜合考慮了時間和安全因素,我決定返回下山了。這也是我第一次徒步沒按計劃到達目的地返航的。下山的一路也不輕鬆,幾處雪坡都是坐在雪上滑行了一段。等再次回到山腳下的停車場時已經是下午六點了。下山路上再次遇到了早上帶了我一段的大哥,他是當天成功登頂的不足15人中的一個。當日獲取許可嘗試登頂的徒步者有100個,成功登頂在簽名簿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不足二成。下山後癱倒在住處的我還是很慶幸自己最後時刻做的放棄登頂的決定的,要不第二天的尋人啟事也許就要多加一張了hhhhh

惠特尼峰,我會回來的,在我準備充分的時候

P.S. 積雪融化後這條步道的等級仍是徒步,並不需要過多的登山裝備,只需做足心理準備。除了難度較長外並沒有過多難點,海拔爬升分佈也較為平均。凌晨出發,合理分配體力,在下午完成並不是太難做到。

Mount Whitney via Whitney trial:
(有少量積雪—4,5,6,9月)
綜合推薦指數(風景指數*40%+簡易指數*30%+路況指數*30%):4.8
風景指數(沿路風景和終點風景及挑戰此步道的意義,風景越好得分越高,滿分10):9
簡易指數(綜合長度和爬坡量,得分越高越簡單,滿分10):2
路況指數(步道的修繕程度,包括是否易於跟隨,路標是否清晰,道路是否定期維護,是否是初級徒步者不需要藉助過多專業裝置就可以完成,回答是越多得分越高,滿分10):2

(無積雪的情況—7月中旬到八月下旬)
綜合推薦指數:6.8
風景指數:8
簡易指數:3
路況指數:9

>藍到失真—大峽谷邊的世外桃源Supai

照例先上一段小視訊:

Supai在印第安語中的意思就是生活在藍綠色水邊的人們
6月27日下午兩點,拖延症晚期的我終於把公寓鑰匙交回了租房處,帶著滿車的行李開往正式旅途的第一站,Supai Valley,也是此行我最期待的一站。Supai峽谷不通車,想要遊覽裡面的各個瀑布需要事先通過抽籤取得進入峽谷並露營過夜的許可。從停車場到露營地的單程距離是16公里,為了使遊客有充足的時間遊覽,Supai部落規定每個許可的長度均為三晚四天。我原計劃打算前一晚到達離步道起點最近的小鎮金曼(Kingman)住一晚,第二天一早開到停車場開始徒步,儘可能利用正午前的陰涼多走些。

在此交待下在Supai營地露營的價格(包含入谷許可,2019年時價):平日每人每晚100美金,週末(五六日)及節假日每人每晚125美金,而單次入谷最短三晚四天的規定使得單人單次行程的費用為300美金—375美金不等

按上圖指示進入HavasupaiReservation.com填寫相關資訊完成報名(2020年的抽籤2.1還來得及),只需要一張支援visa的信用卡就可以付款,至於能否搶到名額,就需要穩定的手速和梯子了(這個網站好像國內直接打不開,也有可能是我家網太憨)。沒搶到也不用洩氣,多去轉讓區看看,沒準別人放出來的多餘名額就有你心儀的日期呢。

從灣區出發就已經下午了,註定了沒法按原計劃進行。到達Kingman已經是凌晨兩點,距離計劃徒步出發時間只剩下三小時不到,只睡這麼短去徒步一個16km的步道,而且是負重徒步,無異於是賭博。於是只好放棄了清晨出發避開日照最強時段的原計劃,安心睡去。醒來收拾妥當後從酒店退房已經是將近中午了,距離步道起點還有兩小時的車程。

駛出Kingman後繼續沿66號公路一路向東,經過peach spring小鎮8km後轉入了 Indian Route 12,這條路況一般的狹長鋪設路面的盡頭就是步道起點 Supai Hilltop. 如果想極大的縮減徒步前的車程,沿途最後一個提供食宿的小鎮便是轉入部落管轄道路前66號公路上的Peach Spring. 但是要做好花兩到三倍的價錢住條件不如一般motel的心理準備,地理位置是它的唯一優勢。在到達步道起點前大約9km的地方設有檢查站,以檢驗來車人員是否已經取得了進入Supai峽谷的許可。所以沒抽中籤只想來崖邊看看風景的可以打消這個念頭了,更何況大峽谷國家公園的南、北和西緣的角度看峽谷壯闊的切面才是最好的。(以及空中視角)

一路沿著缺乏修繕的路面顛到了崖邊的停車場,已經有當天出谷的人們開上車往出走了,順利找到一個離步道起點很近的車位,看來晚起也是有好處的~ (然而很快我就不這麼想了)雖然之前徒步和野營的次數都不少,但這卻是我第一次backpacking(需要帶著所有露營裝備負重徒步)。而我嚴重低估了自己的細緻程度,更嚴重高估了自己的負重能力,把60L的登山包裝的滿滿當當,雖沒上秤,但45磅(約40斤)也是有的,在此附上我的打包清單(僅供參考):


嫌沉也得帶著的系列(necessary):
1. 登山包—這個儘量選好一些的,相信我,這個銀子還是得花的,別拿一般的雙肩揹包或者日用徒步包糊弄,要不這一路有腰背受的
2. 帳篷—同樣,如果要經常徒步露營的話,一個輕便且防風的帳篷必不可少,不要小瞧每一部分能省下的重量,同時要是對自己體重不自信的同學,還是把防風效能列入考慮範圍吧,山上的風分分鐘讓人有減肥成功的幻覺
3. 帳篷地墊—一般帳篷會自帶固定用的釘子和防雨罩,但卻沒包括墊在帳篷下的地墊。越是原生態的營地越需要地墊,你總不想花了不少銀子買的帳篷變成一次性的吧
4. 防潮墊—這個的種類倒是有很多,吹氣的,摺疊的,自伸展的,參考各類戶外網站選一款最適合自己的就好
5. 睡袋(或一次性睡袋)—同參考戶外網站選擇,根據營地溫度選擇;在峽谷裡我基本是把睡袋當額外的防潮墊用的,然而在高山湖區,我每晚都鑽進睡袋裡發抖…
6. 急救包(藥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是嘛
7. 頭燈(或手提燈,手電等照明設施)—這種原始營地晚間是沒有任何照明設施的,這也保證了星空的無汙染嘛。要是不想起夜後找不到自己的帳篷,我建議還是帶上個頭燈,無論是早起趕路還是在營地的夜間活動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及在營地儘量調到紅光模式,拒絕做行走的遠光狗
8. 水袋、水壺、淨水裝置—飯可以不吃(劃掉),水不能不喝。提前查好營地是否有可飲用級別的水,最好帶上輕便裝的淨水裝置以防萬一
9. 防鼠鐵絲網食物儲存袋(ratsack)—飯還是要吃的,但確保帶的乾糧能順利進入自己的肚子而不被半路截胡就是個技術活了。別看平時憨態可掬的松鼠,在搶食技能上來說還是對得起它的祖宗的,齧齒類動物可不是省油的燈,在眾多揹包客慘痛的丟失食物揹包被啃漏的經歷中,松鼠有了新的名稱“tree rat”樹上的老鼠。所以為了食物不被搶,也為了揹包的完好無損,還是帶上鐵絲網儲存袋吧
10. 備用電池及充電寶—真以為沒網了手機就耗電慢了嘛?天真;已經各類相機的備用電池真的不嫌多,高溫低溫下電池罷工的情況應該不用我多說,各位老法師應該比我更清楚
11.繩子—不是用來一隊人牽著爬山的那種,只要夠長且不過於細就可以;主要用於懸掛揹包、食物、衣物等,使其原理潮溼的地面和各類不速之客。當然,打繩結是個技術活兒,看著隔壁營地的大哥自制了貝爺同款的各類伸縮自如的機關,再看看自己系的各種慘不忍睹的結,不說了,我去上繩藝101了(ummm聽起來好像有點怪怪的)
12. 指北針、紙質地圖、哨子、揹包掛鉤等求生小物件— 哨子在求生時比潤喉片管用的多,買來後在不擾民的前提下最好試試效果;至於地圖和指北針,我是真的不太信GPS的準確及時性,會用指北針和紙質地圖判別方位和找到標定路線是每個徒步者的必修課,正所謂定向技能非常重要(好了你不要再說了…)以及用手錶對太陽找方位角的大佬忽略這一段
13. 垃圾袋—尤其是去一些較難到達的營地,帶出自己帶進來的所有垃圾是徒步者的基本準則,素質方面我們更不應該落後



我很慶幸這次我帶了系列(preferred):
1. 輕便燃氣閥、燃料罐、打火槍(機)—別以為夏天就不想吃熱食了,需要熱食續命的時候還是很感激自己帶了燃氣套裝的
2. 旅行裝輕便鍋具餐具—配套使用,方便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總重量;
3. 日用徒步包—適合有base camp的徒步露營,每天白天出去探索的時候不用再揹著碩大的登山包
4. 登山杖—你的膝蓋會表示感謝的
5. 防晒霜、帽子及墨鏡—來自惠特尼峰徒步的慘痛教訓

因人而異可取捨系列(optional):
1. 方便麵—食物方面真的就因人而異了,但最輕便也是在歐美戶外界享有盛名的各類花花綠綠的登山食物(冷凍壓縮的各類食物,用開水衝開後食用)我實在是接受不能,還是方便麵吃著舒服
2. 備用衣物和鞋子—這部分我只能說盡量少帶,畢竟真正用的上的不多,但是想supai峽谷這種涉水徒步居多的線路,一雙舒適的潮汐鞋還是必備的
3. 手套—在需要手腳並用攀登的線路上,一雙手套會讓旁邊的hiker們羨慕不已的
4. 洗漱(化妝、護膚)包—總之極簡就是了,洗髮露沐浴液就不用裝了,supai峽谷這種不帶洗浴的營地,唯一洗澡方式是跳進瀑布和小溪裡
5. 充氣式摺疊枕頭—其實用衣服疊疊也可以,用這一點重量交換一個靈動的脖子我覺得還是蠻賺的

我後悔沒帶系列(suggested):
1. 餐桌布—營地附帶的木質桌子已經很久沒清理過了,看了看鄰居的桌布很是羨慕
2. 手機拍攝支架(小三角架,八爪魚)—雖然也帶了go pro 和自拍杆,但有些視角還是拍背影好(並不只是因為近一段時間臉越來越圓),而那些極致景色的所在地並不一定有路人經過
3. 小夥伴及水槍—這是這趟行程為數不多的想念有人同行的時候,收拾揹包的時候我默默的把準備好的水槍從必帶物品那裡拿出,我總不能逮著個人就衝他滋水槍吧(苦笑)

我為什麼帶了這些系列(discardable):
1. 吊床—其實在溫度比較適宜的地方(例如:supai峽谷),吊床是可以置換帳篷及睡袋那一套的,但相應的也需要擋雨布及紗帳等附加物。但我實在是不知道我當時為什麼既帶了帳篷又帶了吊床???(一定是單純的想在絕美的瀑布前找棵樹掛上好不容易搶到的S家聯名的吊床,然而純粹是想多了)
2. 行動式太陽能電池板—當時想的挺好,掛在揹包外面隨時可以蓄能充電,或者放在白天營地充手機,然而大多數涉水的路途讓掛包外面的計劃泡湯,營地則被大片的樹蔭覆蓋,太陽能還是別想了;聽句勸,實在不放心再帶個充電寶吧,少於一週的揹包露營別整這些花裡胡哨的

其實除了自己揹包走到營地,還有兩種別的方式可以下到谷底:
1. 在預定許可的時候預定一匹騾子,可以駝運四個揹包客的行李(對的只駝行李不駝人,就是這麼任性),往返的定價為400美金一頭騾子(不接受拼騾子服務,摔),貧窮限制了我的選擇,400美金吃幾頓牛排他不香嘛?
2. 每週五到週一,supai村唯一的直升機會往返於村子和崖邊的停車場運送物資,在機長收工前可以運送幾趟腿腳不太好(或者就是單純不想走)的遊客出入supai峽谷,價格為每人85美金,也可以只執行李,每件20美金(我覺得他們需要學習一下定價101這門課);這價格感覺大部分人都覺得比走著強多了,且慢,如果有村裡人想出山或者想回家,他們享有無條件插隊權(也對呀,這是人家的直升機);而且機長自行決定什麼時候收工(喵喵喵?排了四五個小時隊他下班了但進谷許可的日期是不會往後延的)所以我還是腿兒著吧= =

背上我40斤的登山包,正午一點我正式開始從山頂的停車場開始徒步,目標是十六公里外的supai營地。原計劃四小時的徒步我走了六個小時,下午烈日的暴晒不是鬧著玩的,這一路雖然基本都是下山和平路,但是卻沒有任何庇廕的地方。一路上直升機從頭頂飛過不知道多少次,騾子大隊也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

傍晚時分終於到了supai小鎮,此時距離當日目的地還有3公里。今年開始小鎮上已經禁止拍照,只能找幾張網圖了

在小鎮上的印第安居民開的cafe吃了晚餐(之後幾天是基本不會想多走這往返6公里吃個飯,還是得靠方便麵續命的)。14美金一份的Indian taco在這個遊客是本地人幾倍多的地方價格還算公道。至於味道嘛,我不建議類比你可能吃過的正宗老墨的taco,餡料下面他們稱為fry bread的東西讓我吃出了華天小吃的油餅兒的味道

吃飽後拿著在便利店買的果汁在鎮子上閒逛,裝著身家性命的登山包就扔在一邊,這裡淳樸的民風讓人有一種置身於桃花源的感覺。仔細觀察了下這個小鎮,也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餐廳、超市、學校、郵局、行政辦公室一樣不差。正好我要在鎮上的行政辦公廳登記,出示我的入谷許可以換取這四天谷內合法身份的手環,放在營地處標明出谷時間的牌子和supai山谷的景點地圖。然而來到大門緊鎖的辦公室門口的我


明明寫著每天的工作時間7:00 a.m.-6:00 p.m. 這才晚上五點半咋就下班了呢?山谷裡的科技發展雖然還沒完全跟上外面的步伐,但是行政部門的辦公效率卻是比肩DMV的存在,晚來早退,時不時喝個下午茶


沒辦法,畢竟是人家的保留自治區,大哥說了算,只能先趕到營地第二天一早再回來補辦手續了。

天色漸晚,一路上也沒怎麼顧得看兩側的風景,還算是在完全天黑前趕到了營地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靠近飲用水源位置紮營。鋪好防潮墊和睡袋倒頭便睡…zzz…
從鎮上補完手續回來還不到九點,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玩水。直奔第一個景點—lower Navajo falls
算是落差比較小的一個瀑布,比起之後的那些算是個開胃菜


坐在水流過的石階上,衝去一路奔波的酷熱


臨近營地的便是出現在無數明信片和封面圖上的havasu falls,像谷底的瀑布望去,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藍綠色的瀑布;瀑布正下方的寶藍色水面讓人看了忍不住想跳下去,這也許是峽谷瀑布的初步中毒症狀吧

把揹包丟在一旁,淌著水走向瀑布,淺水區域清澈的能看清水下的每一粒沙,而深水區則泛著那一抹令人沉醉的藍

就這麼坐在石頭上,面朝瀑布,靜靜的聽著水聲


順著小溪向下遊走去,好像有人在跳水玩,是個小瀑布
3

2

1


放下帽子墨鏡,我也來試試


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著實挺大的==
著實感受了下“透心涼,心飛揚”,到岸邊的長椅上邊風乾邊欣賞美景,瀑布和在瀑布中嬉戲的人們共同構建了一幅美好的畫面


穿過營地繼續向supai峽谷的腹地走去,依次是Mooney Falls 和 Beaver Falls,在營地的邊緣向谷底看就可以窺探到Mooney Falls的全貌,然而想要下到谷底的瀑布卻不是件容易事,甚至部落的管理人員還設立了一塊牌子寫著“Descend on your own risk”,之前手腳並用的爬過優山美地半圓頂最後一段的鋼索,也爬過Zion National Park的Angeles Landing. 這點距離能有啥?


這一路下行雖不如之前爬過的那些驚險,距離也不算太長,但是輔助工具的種類倒是很全,繩索、梯子、鋼釘扶手、一人寬的巖洞。而且瀑布的水汽讓這一路的難度激增,沾上水汽的岩石很是溼滑;沒有自備手套的也不用擔心,在上行和下行起始的地方有幾雙“共享手套”,用完後記得摘下放在對應位置以便後面來的hiker的上下

Mooney Falls 是這四個瀑布中落差最大的一個,相對於名聲在外的Havasu Falls, Mooney Falls更有桃花源的感覺;瀑布下方的深水潭邊緣立著一個小木樁,倒成了到達這裡為數不多的遊客的熱門拍照點

又看到一家當地人在瀑布下游跳水玩耍,好像是進階版的,可以抓住上方的藤蔓跳出去,高度也達到了4米多,我放好物品,躍躍欲試

剛想跳就看到印第安小朋友腿上的繃帶= =怕不是之前沒掌握好跳的時機抓著藤蔓蕩回來拍在岩石上了吧…想了想之後還有諸多行程,我可不想折在這兒。乖乖的還是跳冰棍吧,直直的跳下去得了

還沒等衣服完全乾透就繼續出發向最後一個瀑布Beaver Falls前進了,由於過了營地只有一條路,經過Mooney Falls爬石頭的考驗後還要多次涉水穿林徒步3公里才能到達Beaver Falls,往這邊走的遊客越來越少


路上遇到一隻不知道是羊還是鹿的生物,ummmm,這題超綱了

好吧,是一家


在此處還結識了一位外國友人John,他也是獨自一人前來;而且他曾經在四川綿陽生活過三年,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但一口川普還是非常的到位。我們就這樣中英混雜的交談著。有趣的是他去過的中國景點比我多(出國前我確實也比較宅= =),而我去過的美國的景點好多都在他的bucket list上。我們就這麼一路聊著,結果錯過了一個涉水穿行點走錯了路。去Beaver Falls的大路在另一側的山上,我們走的是當地人踩出來的一條小路,想要到Beaver Falls得先用繩子下行到水面再遊一段泳。由於沒帶相機支架,我只好把所有家當都放在巖壁上,和他一同空手游過去


Beaver Falls和Lower Navajo Falls 比較相似,都是有多個落差不大的小瀑布組成的,遠觀到不如另兩個瀑布壯觀。倒是這一路結識的朋友和穿行的路線讓這座瀑布有了別樣的色彩


本來和John約好了轉天一早五點營地出口見,一起徒步去科羅拉多河口看看。然而老哥前一天崴了腳要休息一天,我只好獨自前往。沿著前一天同樣的路線爬石頭,穿從林,過小溪到達了Beaver Falls的另一側。從這裡開始就是分隔Supai峽谷保留地和大峽谷國家公園的標記了


從高處下到河谷中,在數不清多少次的穿行小溪後

終於來到了一直穿行Supai峽谷的溪流匯入科羅拉多河的入河口


但腦海中為何浮現出的為何都是Flow measurements?…

如果想測量一下的話應該可以…


還是好好看會兒湍急的科羅拉多河吧

回營地的路上才遇到幾個往河口去的遊客,雖然是旺季,但真正從營地徒步到科羅拉多河口的遊客每天都不超過20個。而且我當時拿著的是村裡人繪製的簡易一筆畫地圖,就能看出個大概趨勢,甭說等高線了,什麼時候穿行溪流都看不出。雖然整體上這條步道還算標記清晰,但是上山處和穿行溪流處還需要仔細辨別路標。
在此需要隆重介紹下適用於大部分在美帝徒步通用的標記步道的標誌:鵝卵石塔
在一些步道不易辨認的轉角處,這些石塔起著為徒步者指明方向的作用。切記不要私自挪動或者新建石塔!!!(網圖)


回到營地還不到下午,又去Havasu Falls 溜達了一圈,發現村民竟在瀑布上方的空地上支起了小攤。一罐冰可樂和一個熱狗在高強度的徒步後簡直是續命神器。我宣佈,在此時此刻,冰鎮肥宅快樂水完勝82年的拉菲。至於熱狗嘛,我們的老朋友油餅兒又出現了,就是用那個勝似油餅的fry bread捲了一根香腸,那味道…就著可樂也沒那麼難以下嚥


綜合考量了下自己的體能和之後的行程,我決定向部落壟斷的直升機勢力低頭,一早就去排隊我還能排不上嘛

9點半開始飛第一班,我七點出頭就趕到了鎮上。然而簽到處已是人山人海


從營地走到鎮上至少需要1小時,加上收拾帳篷和揹包的時間,簽名簿上第一個4:45到的那位您是認真的嗎?沒辦法,既然決定了就只有等著了。印第安小哥一人身兼數職,登記、收款、指揮飛機起落、裝卸貨物和行李。就這麼“有條不紊”的等了6個小時,終於在下午一點我登機了,激動的握著85美金換來的手寫登機劵登上了這架限乘5人的直升機,10分鐘不到的行程和一路上的風景還是對得起這票價的

回到車邊灌下了幾瓶被晒熱乎的運動飲料後成功續命,啟程前往下一站;

Supai,我也不知道我還會不會回來,但下次來的話肯定不是我一個人

綜合推薦指數:8.2
風景指數:10
簡易指數:6
路況指數:8

>只是此行加油站—Hello again Las Vegas


這應該是我第四次到訪賭城了,一個人且是以充電為主,就不往主街正中去湊了。

Tropicana by Las Vegas, 也在主街上,挨著New York New York。離正中的那幾家也不算太遠,美國國慶週末前的那幾個工作日,也恰逢沒有各類活動舉辦(音樂節、錦標賽啥的),價格還算美麗。裸房價25美金每晚,加上稅和度假村費不到40美金。房間也足夠寬敞,住倆人也綽綽有餘。賭城的酒店攻略網上一大把,也就不贅述了,只是給大家參考下平日賭城酒店的親民價格,有時候行程的安排還是很重要的(來自上次和父母畢業旅行的慘痛教訓,在Trump Tower住出了川普的價格,只因為趕上了EDC週末= =我真是太會挑時候了)

第一晚甚至連房間門都不想出,放棄出外覓食的我叫了個酒店中餐廳的room service

吃著平時看都不看一眼的甜口拍黃瓜,依舊甜口的宮保蝦球和濃稠的酸辣湯,我也發出了並不違心的感嘆:

一覺睡到中午,隨便吃了口早飯,不慌不忙的開往今日目的地—死亡谷;這個許多人嚮往已久的地方我只留了半天的時間給自己,你問我為啥?因為太熱呀。想要徒步的話早上十點前最好結束,然而那會兒我還在夢裡划水呢,早起?不存在的,我只想抱緊我的床。

第一站直奔惡水盆地,著名的北美大陸最低點,也是我此行的最低點(廢話,我也不能鑽地下探險去)下車照了幾張照片後飛速逃回了車內空調的庇護,死亡谷不是白叫的。

走在鹽鹼地上,感覺自己是一塊在烤箱中上下雙層加熱的肉扒

Artist Point剛從Supai山谷出來的我有點審美疲勞,並沒覺得這裡有多好看。帶上墨鏡,等等,好像確實還不錯,自帶濾鏡後確實好看多了

Zabriskie Point 從另一個角度眺望Golden Canyon,彷彿看到了幾個徒步的人,看了一下時間,下午4時,真是勇士


去遊客中心出示了年卡後換取地圖一份,車載許可一份,拿出我的國家公園護照準備蓋章留念,結果發現好像落在了酒店,摔;只能先印在紙片上回去再粘上了(攤手)
又逛了一會兒後,眼睛和胃決定來一局剪刀石頭布的比賽,最終以胃的勝出告終。放棄了繼續探索其他景點,歡快的踏上回城的路,去好好的吃一頓。
一個人出來玩最適合吃自助了,繼續之前的buffet 打卡計劃,熱門的幾個之前都去了,不用再和旅遊團的人流鬥智鬥勇了。選了一個網評扒房是特點的自助 Harrah’s Flavors
嗯,確實除了肉的種類多以外沒啥特點,那就吃肉吧~ 能吃到prime rib我就很知足了,畢竟剛從方便麵續命的日子緩過來


乘以3,嗝

雖然已是四進賭城,但深知在Gambling上沒有如此狗運的我對賭桌上的戰爭並提不起啥興趣。但剛回到文明世界的我內心又有點小悸動,自己看個秀或者去找個場子喝一點再蹦一蹦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疲憊的身體再次獲勝,就是不可以,乖乖回酒店睡覺。晚安

一天比一天起的晚,好在沒有日程安排的旅行自由的很,起晚了就去市郊的Redrock Canyon紅巖公園溜達一圈好了,沿著scenic drive開了一圈我甚至都幾乎沒下車,開啟夕陽紅旅遊團參觀模式

然而並不能上車睡覺,本行程暫不提供自動駕駛服務,車還是得自己開的;至於景兒嘛,湊合看看得了


今日份的自助是Wicked Spoon,位於緊鄰Bellagio 噴泉的 Cosmopolitan, 從Tropicana沿著主街走過去大概一刻鐘的時間。相比於豐富的食材,盛放小份食材的小鍋小碟更是深得我心,甚至想順兩個回去(醒醒,公寓都交了,還能帶回國不成?終於知道搬家的時候那麼多沒用的東西咋來的了)


今天是早睡的一天(至於為什麼,先賣個關子),七點回到酒店,八點洗漱完躺在床上,關燈睡覺…

然而九點的我,十點的我,十一點的我一直到兩點的我…


終於在兩點一刻睡著了,一小時四十五分鐘後

收拾好行李,退房,上車,比太陽早到了一個多小時的我已經在15號高速上等他了。
六點五分,第一縷晨光如期而至,

墨鏡,帽子,防晒霜裝備完畢後繼續開。
終於在早上八點的時候到達了目的地,這個讓我能凌晨四點爬起來卻沒有怨言的地方

>波浪谷抽籤大本營—美西南宇宙中心Kanab


位於猶他州南部,緊鄰亞利桑那州的旅遊小鎮Kanab,不愧於美西南景點宇宙中心的稱號,距離大峽谷國家公園,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錫安國家公園,馬蹄灣,羚羊谷,鮑威爾湖,圓寶礁國家公園等眾多景點都在兩小時車程內,更是遠近聞名的波浪谷現場抽籤的所在地。而這也正是我一早趕過來的目的。


波浪谷也算是近年來一個著名網紅景點了,熱門程度往往和風景成正比,和到達難度成反比;唯有波浪谷,就算是要過五關斬六將的獲取許可並野外定向到達,依然阻擋不了人們的熱情。
每日有20個入谷許可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發放:其中10個由三個月前的網上抽籤選中的幸運兒瓜分,剩餘十個則是在前一天現場緊張刺激的抽籤中產生。網上的抽籤,好處便是提前知道中籤結果便於安排行程,預定機酒等,但是中籤率真的感人不說,也不適用於近期決定的旅程。六月初才決定要退掉公寓去旅遊的我自然也錯過了網上抽籤的時間,就不在這裡紙上談兵了。

現場抽籤的流程就簡單多了,只需要在你想要進入波浪谷的前一天(如果想在15日進入波浪谷的話,需要在14日參加抽籤,許可發放都是後一天的,沒有可以獲得當日許可的途徑)到達位於Kanab的 BLM Kanab Visitor Center (745 East, US-89, Kanab, UT 84741) 參與抽籤,幸運中籤的話你就可以去波浪谷啦~
等等,還有好幾個重要步驟沒說呢。每天波浪谷(北狼丘)的抽籤將會準時於猶他時間九點開始。然而填表將於八點半開始,九點整時不再接收任何新的報名申請。第一次申請時務必在八點半之前到達。填申請表時以組為單位,最多為4人,每組只允許提交一份報名表用於抽籤(這裡還是別耍小聰明的好,被發現同組重複提交的話要被當眾取消資格並於一段時間內不可再次申請)。提交表格後將會獲得一個編號,抽籤過程中只需要牢記自己組的編號就可以。九點整ranger準時開始抽籤環節,抽中一個號碼就在十個名額中劃去此號碼對應的組的人數,直至十個名額全部發放完畢,中籤的幸運兒將會被留下培訓,沒中籤的人們則散場離去或是等待明日再戰。到了Q&A環節了,關於波浪谷現場抽籤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嗎?

Q: 什麼是猶他時間,如果我住在Page也是一樣的嗎
A: 猶他時間就是MST,山區時間,比加州和華洲的太平洋時間早一個時區,但是Page位於的亞利桑那州比較傲嬌,不執行夏令時,所以在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到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這段時間,同屬於MST時區的亞利桑那州和猶他州是有時差的。在這期間內,如果住在車程一小時外的Page的話至少需要在Page當地時間6點半(猶他時間7點半)出發才能趕得上Kanab(猶他時間)八點半開始的抽籤活動。如果不是特意為了體驗鮑威爾湖度假村或者Page那邊的民宿,將大本營選在Kanab可以將這些麻煩和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住宇宙中心能錯嘛?)

Q: 必須全員到場嘛?
A: 只需要組長到場填表參與抽籤,剩下的組員可以多睡會兒哈哈(當然一個人抽籤的話自己是必須去的)

Q: 最終按組抽籤如果導致中籤總人數大於10人怎麼辦?
A: 好問題,但ranger並不會讓這樣的情況出現,如果剩餘名額已經有大於最大組員數,則再次抽中有最大組員數的組時,會讓該組隊長決定是否劃掉多餘人數的名字或者放棄此次機會。舉個例子,如果只剩兩個名額時抽中了一個四人組,組長可以選擇放棄此次機會,或者劃掉兩個名字,選擇讓剩下的兩個組員獲得最後兩個名額。當然,這裡也會存在一種特殊情況使得當日抽取的幸運兒突破10人達到11人。如果已抽取9個名額後中籤的不為單人組,出於安全考慮,會允許有額外一人陪同前往(無論抽中的是兩人組,三人組還是四人組,都可以有兩個人獲得入谷許可)。當然,如果抽中的是我這樣的獨行前往的,那就不會額外增加名額。

Q: 為了增大中籤率,我們同行4人可以分成四個不同的組參加抽籤嘛?
A:理論上來說是允許的,但這樣其中至少一人中籤的機率會提高,但4人都中籤一同前往的概率反而降低了,既然是一同來玩的小夥伴,誰也不想把誰落下吧。像我這種自己一個人來的就沒這種煩惱,哼(總感覺有那麼些許淒涼…)

Q: 會有最多抽幾天籤這種限制嘛?
A: 沒有,足夠有錢有閒的話建議在鎮上住上個幾年,中籤機率大大提升喲

Q: 抽中不去會有什麼後果嘛?
A:除了沒中籤的人可能會想打你外應該沒什麼後果;不過無論是因為個人原因還是天氣等不可抗拒力因素造成沒能入谷的,許可只限上面標明的日期入谷,沒有改簽一說,只能作廢。而且中籤日起15日內不能再去參加抽籤

Q: 是ranger統一帶到步道起點還是自行開車前往?
A: 中籤後會得到波浪谷步道起點停車場和尋找波浪谷路線的具體資訊,時間自定,需要自行開車前往。從高速上轉到一條土路上需要繼續前行13公里左右。平日裡路況良好時,小轎車都可以通行(沒錯說的就是我);但是遇到下雨雷暴或是冬天江雪時,限制車型會愈發嚴格,從廣義四驅到高底盤四驅甚至完全不可通行都有可能。所以提前查好天氣還是很必要的,畢竟天氣原因造成道路不可通行一樣是不可以改簽許可日期的

Q: 波浪谷是北狼丘,那有南狼丘嘛?
A: 哪那麼多問題,說波浪谷說什麼南狼丘(劃掉),有的有的。不過南狼丘一樣需要抽籤,同樣的抽籤地點,在波浪谷抽籤結束後待在屋子裡不要走半小時後開始的就是南狼丘的抽籤了,不過通往南狼丘的路需要高底盤四驅才可以通行,而且岩石的紋路也不像波浪谷那麼有個性,自然沒有波浪谷那樣名聲在外。
好了Q&A 部分到此結束

第一天我分到的號碼是9號,由於趕上美國國慶(我再次深感我做計劃實在是太會挑日子了),一共有31組共68人蔘加抽籤。4,10,20,17不到5分鐘抽籤就結束了,雖然還在我的計劃中(我預計在Kanab停留4晚,總共有三次抽籤機會,之後要去完成我的bucket list上的另一項挑戰)但還是稍顯失落,畢竟我是凌晨4點從賭城趕過來犧牲了睡覺時間來抽籤的。好在很快失落情緒便被鬥志衝散了,向ranger詢問了下附近的短途徒步熱門線路,挑選了一個車程較近的就出發了。休息了三天後要繼續走起來呀

Wirepass 和南北狼丘同屬於Paria canyon區域,地貌構成也有些相似的地方。步道終點也是一個類似於一線天的狹長峽谷,如果之前去過羚羊谷或是其他類似的一線天峽谷,這裡就顯得不那麼出眾了。但這裡吸引我的還有一點就是步道需要爬上爬下一個3米高的圓型岩石,唯一能借力的是臨時搭在旁邊的一個小樹杈。當做養了三天膘後的恢復性訓練還是不錯的


順便一提,這個步道的停車場其實和徒步去波浪谷的停車場是同一個,沿途還發現了波浪谷步道的起點(再向前就需要許可才可以通行了)。從高速拐下來走的也是同一段土路,當作為波浪谷踩點很不錯(喂,能不能中籤還不知道呢,這就開始踩點了?)


附上這段恢復性徒步的評分:
綜合推薦指數:6.1
風景指數:4
簡易指數:8
路況指數:7

結束徒步買了熟悉的M記準備去住處check in,吃口午飯我只想補覺。然而到了接下四天的住處Rodeway Inn Kanab的時候才不到兩點。不死心的我跑去問了前臺小哥能不能提早入住。前臺的印度小哥用標準的印度口音說著:The janitor is still cleaning rooms for now, check in time is (teli) three p.m.
我只好把車停在路邊,開啟YouTube,搜尋郭德綱相聲精選,聽著謙兒哥一句句的“您先等會兒吧”,試圖在眼睛閉上前把手上的漢堡送進嘴裡。正當我閉著眼吃雞塊的時候,敲車窗的聲音瞬間把我驚醒,一看窗外是印度小哥熟悉的面龐。“Your room is (laidy)ready, you can check in now” 印度小哥的形象瞬間高大了起來。趕忙道謝,停在自己房門口的車位上,把大包小包搬進房間,拉簾子,睡覺…
相比於兩三層的小旅店或者十幾層高的大酒店,我更喜歡這種由一排平房構成的可以把車停在房間門口的汽車旅館(嗯,一定是因為這次帶的行李太多的緣故)

晚上醒來的那幾次可以忽略不計,再次清醒過來已經是早上八點半,好在開車到抽籤所在地的BLM遊客中心只有5分鐘的車程;再吃一波Kanab住宿的安利


次日抽籤不用重新填表(只限連續多日抽籤),只用報上之前一天的編號,ranger會把你的表找出來放好,並給你一個新的編號。27號,求好運呀

然而,美國國慶第二天,共32組,72人抽取10個名額,毫不意外的我又沒中籤,我太難了…

收拾好心情,選定了今天的目的地,圓寶礁國家公園,出發

特意選了繞路途徑Utah Scenic Byway 12的路線前往,這條景觀大道的景色也確實沒令我失望(一片荒涼==)。

這條橫穿大階梯國家保留地的景觀大道完美展示了大階梯地區的地貌,兩側巖壁的斷層處可以清晰的看出不同年代形成的顏色各異的地質層切面(一個地理會考還需要靠同桌互幫互助通過的學渣正一本正經的扯著一些自己也不太懂的詞彙)


一邊幻想著,要是租了輛四驅的話,就可以開進旁邊的各類小道探索這片野生區域了嘿嘿,白口袋,白蘑菇,反射谷,都能一舉拿下~
猶他州南部確實是四驅越野的天堂,峽谷地國家公園和格倫峽谷保護區以及大階梯保留地共同構成了猶他州南側的最佳探險路線。但是沒點遺憾的旅行拿什麼來回憶呢;等我,South Utah,下次等我整輛牧馬人,我會回來噠~

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後,終於到了visitor center,第一件事必須是蓋章打卡要地圖,這次萬幸沒忘帶我的國家公園護照。
捨棄了需要四驅才能到達的徒步路線,在剩餘路線裡挑選了一條12公里往返的步道,出發

走到一半就已經有180度的絕佳視角了,但我的目標是登頂。雖然正值美國國慶,國家公園內的車位真的是得憑運氣找,但這條步道卻不是那麼熱門,一路上的遊客寥寥無幾。

山頂上的360度全景風光也是不枉我5小時往返的路程

綜合推薦指數:6.3
風景指數:6
簡易指數:6
路況指數:7

次日的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也是人滿為患,我更是開啟了旅行團遊覽模式:停車,下車,拍照,上車;國慶期間不宜出門真的是世界通用,步道上都擠滿了人,哪裡像是徒步,簡直是去趕集…
冬天時這裡的步道被積雪覆蓋著,別有一番感受,留個念想,作為下次回來的動力!

最後一天的抽籤,早早到達和ranger說過是前一天參加過抽籤的,領取了3號籤就去屋子外面轉悠了,國慶最後一天,但前來抽籤的人絲毫不見少。76人共29組於九點準時開始競爭當日的10個名額,最後進屋的我站在門口的角落裡,和之前幾天見過的熟面孔打著招呼。第一個球從抽籤器中滑落。 “No.3, Group of 1, Congratulations!”

>>我中籤啦—網紅但非照騙的波浪谷


我愣了下,然後很大聲的說了聲 “Here” 高舉著手,和之前幾天一同抽籤的戰友們擊掌相慶,屋子內的所有人也都鼓著掌。一直以為自己都快成了抽獎避雷針,這次中籤顯得尤為的不真實, 自己默唸著這三天的號碼“27,9,3,這一定是冥冥中註定的”(可真是強行加戲)後面到底誰中籤了我都沒聽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直到中籤者留下來培訓時才發現今天中籤的構成也是極為有趣;十人中更是有6個是中國人(感嘆祖國的強大,果然增大基數是提高中籤率的最好方法哈哈);而除去三組couple, 剩下的4個人都是獨自前往的1人組,還清晰的記得作為近三天第一個中籤的1人組,ranger在祝賀完我後還不忘調侃一句“Thanks for having no friends”,眾人也報以更熱烈的掌聲以表達感謝我留出了更多的名額機會,我也只能報以

上交早早準備好的7美元,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波浪谷許可 (許可證每人7美元,請準備好現金,最好是不用找零的方便ranger收錢,另外是可以帶狗狗的,為了充分體現美帝的萬物平等,狗狗每位也是7美元)

permit一式兩份,一份放在車裡的擋風玻璃下,一份掛在揹包上,還有一份只有現場中籤者才會有的尋找波浪谷的地圖,ranger看在我三天都來陪他們上班的份上給了我中英各一份hhhhhh


Ranger的講解無非還是強調多帶水的重要性,以及再三的強調不要自行設定路標,按照地圖上的標記用眼睛尋找就可以。

整天的心情都變得歡快了起來,恨不得和遇見的每個人分享中籤的喜悅:和Ranger握手致謝,到隔壁711便利店買運動飲料和收銀小姐姐分享,回到住處和老朋友—前臺印度小哥分享,中午也下了館子和酷似Penny的waitress訴說著中籤的興奮。在Kanab這個因旅遊才熱鬧起來的小鎮,他們也許見過了太多中籤者的喜悅,但是依然樂於分享每個人的快樂,他們的祝福也是發自內心的,我也越發喜歡上了這個小鎮。

整天靠M記和零食方便麵度日的我三天來第一次下館子,嗯,吃的很健康


見識過布萊斯峽谷的人流後,下午早早的回到住處,收拾好第二天徒步波浪谷的揹包
晚安,Kanab
凌晨五點半,整個小鎮還在夢中

走過之前探過的路,順利到達步道起點的停車場,在簽名簿上籤到(Ranger每晚會來清點,如果沒有sign out 車也還在停車場的話會去搜救疑似被困/迷路的遊客,為了自己的安全,別忘了sign in/out 呀)

6:30 a.m. 拿起登山杖,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出發,目標 The Wave

6:50 a.m. 離開河道上山,走過最後一段修繕過的步道,前方是真正需要識圖技術的徒步了

7:05 a.m.第一個標誌物出現,small saddle , 面向東南側正對著一排高低不等的山丘,從當中最矮的山脊處穿過

7:20 a.m. 穿過山脊來到最容易迷失方向的地方,面向正南方向,以遠處的最大石堆為基準在東低西高的石面上前行,這裡雖然地圖上沒有標出,但是管理局為了防止遊客迷失方向還是放置了標誌物的,一根系有橙色絲帶的鐵柱參考物,先在視野範圍內搜尋到下一個標記物再繼續前進能將迷失站立點的風險降到最低

7:40 a.m. twin buttes出現在視野中,從它的西側繞過,切記不要從另一側繞過,容易迷失前進的方位角

7:55 a.m. 站在twin buttes和西側巖壁中間的小道上,正南方向便是波浪谷所在的石丘群

8:10 a.m. 穿行一片沙地,臨近波浪谷的入口處還是一個由沙子組成的大斜坡,行進速度降了下來

8:35 a.m. 走進如畫一般的波浪谷

限流的好處,大家都有序的在谷內不同的角度拍照,由於出發早,我到達波浪谷的時候谷內加上我一共只有5個人。從包裡掏出手機支架,找好角度,開啟自嗨模式~

就算早上谷內部分被陰影遮擋,不是光線最佳的時候,但這絲毫不影響如沙畫一般的波浪谷的美

9:10 a.m. 谷內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也見到了幾個昨天一起中籤的小夥伴,我決定換個人少的角度,仰頭看了看,波浪谷所在石丘群的高處有個天然拱門,就那兒了

9:45 a.m. 成功爬到了波浪谷後山,但好像和拱門不是一個山頭(= =),但是高處開闊的視角還是無差的。遠處的巖壁上也有波浪狀的花紋;這片區域都是水和風的傑作,只是波浪谷的中心最得恩寵,雕刻出了細膩連綿的水紋,猶如~~~菠蘿包一般。


10:30 a.m. 在山頭吃過午飯後決定去尋找一下“the second wave—第二波浪谷” ,然而下山的時候我開始懷疑我真的是徒手爬上來的嘛= =

11:00 a.m. 成功打卡 the second wave,相比于波浪谷本尊的水紋是塗抹在巖壁上的感覺,這裡的波紋好像刻畫的更用力些,與其說是波紋,我覺得更像螺紋,M記甜筒的那種螺紋
Ummmmmm, 我真的不是吃貨,你聽我說,不是這樣的…

11:20 a.m. 回到波浪谷核心區域,陰影散去了大半,正午的陽光剛剛好,掏出三腳架,放好手機,設好延遲,跑到位置,擺好pose,停,跑回來看效果,重來…

11:50 a.m. “找到波浪谷不代表你們成功了,成功返回停車場並回到你們當晚的住處那一刻你們的這次探險才算圓滿結束”—BLM Kanab 遊客中心ranger ; 開始返程

12:15 p.m. 返程的時候由於是從低地勢向高地勢走,視野所見和來時完全不同,感覺每個沙丘都像目標參照物,twin buttes 是不是和來的時候長的不一樣了?最好的辦法是來的時候沒走一段就回頭看一下或是拍張照,這樣返程時就不會感覺都是陌生視角了

12:35 p.m. “Excuse me, are you heading to the exit?” 聽到不遠處有人衝我喊到,一對學生模樣的couple走了過來。“We were trying to find the twin buttes, but we got lost.”剛劃完重點這就遇上了,我招呼他們一起走,指向遠方的twin buttes,他們也直呼這和來時看的完全不一樣。

12:45 p.m. 重新看到繫著橘紅色絲帶的鐵柱標誌物,如果不是有標誌物引導的話,回程時的small saddle並不是很好辨認,需要藉助東側一個指向性的獨立石丘來確認。和這對couple聊天得知,他們是網上中籤的,另外四個小夥伴先出去了,他們由於拍照耽擱了一會兒,只有手機離線地圖,回程的時候就走丟了。

1:30 p.m. 重返停車場,和同行的小夥伴告別,在簽到表前sign out,開車回Kanab

2:30 p.m. 順利回到住處,波浪谷之行圓滿結束

3:30 p.m. 用垃圾食品餵飽自己,洗澡,鑽進被窩,嘗試入睡,載入中…
成功

波浪谷徒步的評分:
綜合推薦指數:9.1
風景指數:10
簡易指數:9
路況指數:8

>>換個角度看大峽谷—一日穿行R2R 徒步


之所以給自己只留了三天抽籤波浪谷的時間是因為好不容易搶到了旺季大峽谷南緣的公園內住處,而穿越大峽谷南北緣的R2R (Rim to Rim)徒步也一直在我的心願單上,希望可以藉此機會成功check這項挑戰

R2R全稱 Rim to Rim,特指從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南(北)緣下到谷底再上到另一側的穿越徒步,全程長度38公里,海拔變化超過3000米。不僅是全方位的領略大峽谷的美景吸引了無數的徒步者,全程對於體能的要求更是讓許多狂熱粉把這個徒步視為一把標尺來挑戰自己。
而挑戰R2R則有多種方式:
Backpacking Multiple Days Hike揹包露營多日徒步,用時在2-3天,優點在於可以真正的放慢腳步體驗大峽谷的全貌,露營地夜晚可以欣賞到大峽谷的絕美星空;但是需要負重完成全程,對體能的考驗並不低;而露營地的許卻是最大的攔路虎,每年一放出瞬間搶光,之後也絲毫沒有撿漏的可能,對於我這種臨時起意要來的完全不適用,pass

Phantom Ranch 2 Days Hike 兩日完成全程,在谷底的Phantom牧場休息一晚,享用可口的晚餐並舒服的睡上一晚次日再完成後半段。然而搭帳篷都需要提前搶permit,睡在床上怎麼可能不需要預定?甚至想在Phantom Ranch 吃頓飯都需要提前幾個月預定

R2R One Day Hike 嗯沒錯,留給我的選項只有只一個,單日走完全程。


R2R2R, 硬核玩家玩法,大峽谷往返穿越,從南(北)緣出發下到谷底到達對側再原路折返回起點的挑戰。油管上面馬拉松大神12小時跑完R2R2R的視訊我是跪著看完的


說了這麼多,感覺R2R還像是一小群人自娛自樂的東西?它的確沒有吸收了九成客源的南緣出名,也沒有全年只開放4個月的北緣那樣的神祕,更沒有印第安人管轄的西緣有各類上天下水和凌空行走的新奇專案;但是R2R卻有著自己的網站。更是有專門為Hiker往返南北緣開設的shuttle


從前一天下午4點睡到凌晨1點,徒步波浪谷的疲憊已經一掃而清,準備迎來新的挑戰

07/08
2:00 a.m. 收拾好行李重新裝車,告別這個住了4晚的小鎮,向大峽谷北緣出發

3:40 a.m. 順利抵達大峽谷北緣North Kaibab Trail停車場,一路上總共看到了2輛小轎車,一輛18輪重卡,5只橫穿馬路的鹿,1只在路旁張望等待的野牛,和停車關燈時發現的大峽谷上方的璀璨夜空
(此處無圖,車差點報廢哪有功夫拍照==)
4:00 a.m. North Kaibab Trialhead背好日行的輕便登山包,裝好摺疊登山杖,開啟頭燈,鎖車,出發

5:00 a.m. Redwall Bridge順著盤山步道一路下行,全靠頭燈的光線辨別前方的路況,月光下三三兩兩的獨立光束緩慢的移動著,看來我並不是最早出發的那批Hiker

6: 20 a.m. Mazanita Rest Area太陽已經和月亮完成了接力,我也把頭燈摘下放進了揹包中,此時已經走了8.2km, 海拔下降了1170m

7: 10 a.m. Cottonwood Campground 揹包露營的營地之一,從這裡開始步道的坡度將逐漸變緩,我也隨之加快了步伐,趁著清晨陽光還未完全照進谷內,我想盡早到達Phantom Ranch再做修整

8: 00 a.m. Ribbon Falls junction 步道在這裡分岔,可以跨過溪流去看一個絲帶狀的瀑布,往返一公里,也是個不錯的休息野餐的地點,著急趕路的我繼續沿主步道走去

10:30 a.m. Phantom Ranch 一路超過了不少揹包徒步的Hiker,終於在不知道轉過了多少次山角後,Phantom Ranch 終於出現在了眼前。此時距離起點已經是21.9km,海拔也下降了1750m。穿過數個獨棟的小木屋,快步走向餐廳。雖然沒有預約不能在這裡預約,但是零食飲料和紀念品是所有到訪者都可以購買的。如果想要最低負重徒步的話,甚至只用帶一點應急的能量棒,午餐吃的零食都可以來這裡買。至於價格嘛,想想所有物資都得騾子駝進來也就還算良心了。買了杯續命的Iced Lemonade , 4.75美元,續杯1美元。冰飲的種類只有冰檸檬汁和冰茶兩種,但卻足以讓來此歇腳的登山者歡呼雀躍。
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知足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11: 30 a.m. Silver Bridge 經過一個long break, 充分補充了食物和水後重新出發,來到了橫跨科羅拉多河的Silver Bridge;橋的北側是North Kaibab Trial, 南側連線的是Bright Angle Trial. 不到兩人寬的橋身有時還要通行運送物資的馬隊,好在正午時分過橋時並沒有太多往來的Hiker

12:15 p.m. River Resthouse 過橋後沿著河邊走了一段,開始真正的上行了。看到河谷中漂流的人們,好想衝他們大喊一聲:帶上我吧!(放心,他們聽得懂,來大峽谷的遊客中華人還是佔很大比重的)

2:30 p.m. Indian Garden 距離谷底已經上升了400m, 然而時間卻是下行同樣高度的三倍多,正值一天中日照最強烈的時段,每前行幾百米就要停下來休整下補充水分。終於到了有棚子的休息點可以暫時躲避下直射的陽光。

3:40 p.m. 3mile Resthouse 最後5公里處的休息屋,爬了無數段Z字型盤山路後來到了這座標誌性的小亭子。天南海北的登山者都聚集在這個小亭子,聊著旅途路上的所見所聞和家鄉的故事;有剛退伍的美國大兵,講述著他在新墨西哥州訓練時的故事;也有德州和佛州來的couple,一邊爭論著誰的家鄉的夏天更難熬一邊嘲笑的這邊的溫度不足掛齒


4:30 p.m. 1.5 mile Resthouse,臨近終點時體力幾乎快耗盡,愈發頻繁的休息,調整呼吸也不再那麼輕鬆

5:10 p.m. Lower Tunnel 最後1500米,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到崖邊的建築了,卯足勁兒,步伐再次加快

5:32 p.m. Bright Angel Trailhead 和步道起點的路牌自拍合影,I made it!


我的首次R2R成績單:
39.2公里,3070米海拔變化,微信步數70625(新的首位數,撒花),用時13小時32分鐘

Bright Angle Lodge
誤打誤撞的訂了整個South Rim當日的最後一間房,竟然是最佳選擇,遠在1.5mile Resthouse 看到的崖邊的屋子就是 Bright Angle Lodge;酒店自帶的餐廳也還算不錯,少走幾步比菜品口感更重要;房間標準對於一個徒步了13小時的人來說足夠舒適。預定網頁如下:

Rim Shuttle:
除了挑戰R2R2R的硬核玩家,剩餘準備完成R2R穿越徒步的Hiker都需要考慮的就是交通問題;雖然作為起終點的南北緣直線距離只相隔不到50公里,但是最近的公路連線都需要4小時的車程。不想再走回去取車的話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舉家出行的老美們:家人朋友會開著車把Hiker送到步道起點再開車到大峽谷另一側步道終點迎接成功完成徒步的勇士
哎,獨自出行的我只能默默羨慕…

機智的華人小夥伴們:(初次見到這個想法是在遠夏的遊記上),兩隊人分別從南北緣出發,在中途交換車鑰匙,這樣車上的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徒步了,而這條步道全程幾乎無岔路,不存在錯過而沒碰面的情況,想出這個想法的小夥伴實在是機智。

只有一車一人的我再次羨慕…

好在獨自前往的我們並沒有被世界拋棄,專門有一家巴士公司經營往返於南北緣運送Hiker的巴士。網址如下,需要至少提前兩天預定。
//www.trans-canyonshuttle.com/
就是這個票價讓人
(滿臉寫著高興)
單人單程90美金(突然想起了良心的印第安朋友的85美金直升機出谷服務)旺季每日上下午各一班,淡季每日一班。當然也有土豪專屬的隨叫隨到包車服務,價格絕對對得起服務,至於服務對不得起價格嘛,咱沒體驗過也不好評價。

喔,差點忘了R2R的綜合評分:
綜合推薦指數:7.5
風景指數:9
簡易指數:3
路況指數:10

R2R對於我來說,挑戰自己的意義甚至勝過一路壯麗的峽谷景色。

我一直認為美國的國家公園不待個兩三週很難說玩透了,哪怕我已經從南、北、西緣無數個不同的觀景點感受過大峽谷的壯麗;曾做過直升機下到谷底、乘船在科羅拉多河上行進,在玻璃棧橋上看腳下的萬丈懸崖;從Marble Canyon的大橋上直觀的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曾從Supai tunnel一側窺探大峽谷柔情的一面,再加上R2R也給我360度的沉浸式體驗,我都不能說我從這個國家公園畢業了
大峽谷依然有許多吸引我再次到訪的地方。
在科羅拉多河上的急彎漂流;沿著河谷紮營徒步;Tuweep的四驅探險…
我和大峽谷約定好了,see you soon

>好玩但不好吃—墨西哥的表親新墨西哥州

單就墨西哥文化的普及程度和老墨的人口密度來說,加州更像是墨西哥的表兄弟,Socal(南加州)尤為明顯;而州名中有“墨西哥”這幾個字的New Mexico倒更像是遠房表親了。和鄰居亞利桑那州一樣,新墨西哥州境內也有許多印第安部落的保留地;連地質地貌也很相似,橘黃色的峽谷和沙漠是這裡的主色調。

還沒從R2R的疲憊中完全恢復,我就一連開了9個小時從Arizona來到了New Mexico

沒有選擇住在美國海拔最高的州首府—人文氣息厚重的Santa Fe, 也沒有住在山腳下名字拗口難讀的Albuquerque(ABQ), 而是直奔ABQ南側小鎮Los Lunas 上的一處歐式風格的Airbnb

這是一座建在自家農場上的民宿,房主夫婦開的歐式café就在隔壁,雖然只是和主房一體的Guesthouse ,但從整體裝修上仍然可以看出房主的歐式品味。廚房的灶臺上放有剛從農場上的雞窩中撿來的新鮮雞蛋,茶几上放著當地的玩樂攻略和幾副桌遊。

早上聞著煮咖啡的香氣醒來,到隔壁自家開的餐廳吃個豐盛的早餐來點亮美好的一天。沒想到我竟然在新墨西哥州鄉下小鎮的農場上吃到了如此美味的歐式風情brunch

>>整趟行程唯一到訪的室內景點—Meowolf

位於Santa Fe , 一個集中展出藝術家們作品的地方

有人稱之為大型多人密室逃脫

而我覺得它更像是小時候去過的北京東單附近的索尼探夢,一個科技館和藝術宮mix在一起的地方,每個角落都是展品,需要的只是一個渴求探索的心
至於它具體是個什麼東西,只有真正自己去感受下才能有定論吧

>>”老司機”翻車現場—徒步無人區驚魂記

我也不知道從哪看到的關於Bisti De-Na-Zin這個景點的介紹,裡面主要是惡土地貌,腹地還有個恐龍腳印啥的感覺不過如此,但看到“無人區”三個字,內心就有些按捺不住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是喜歡一些小眾的東西,從專業到愛好,再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就是想避開人流,倒不只是為了與眾不同,只是覺得最複雜的還是人吧,一向試圖尋求捷徑的我也總想著應付不那麼複雜的物總比和人交際起來容易的多;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因此吃了不少虧後,想法也有了些許變化;但是“無人區”,“廢棄的鐵索橋”,“山澗中的祕境”這些字眼總能第一時間抓住我的眼球

開了兩個小時車來到一個都稱不上是停車場的空地,門口只有一個棚子和一塊許久沒更新過的公告板;沙土地上停著兩輛本地牌照的車,這種地方似乎很少有外州牌照的車到訪。眼前只有鐵絲網圍成的一片荒涼景色,一個帶門栓的鐵門分隔著無人區和文明世界。


正好遇到一對父女剛出來,我上前打探下情況。他們說這地方還挺有意思的,只是要帶足水並記好回程的路,步道的標識並不是很清晰,這並不是個容易的徒步。由於之前看過徒步app上對於這個步道的評分,難度評分只是easy, 往返全程不到8公里,幾乎沒有任何爬坡量,我不禁開始重新思量起剛剛徒步者的評價。

在門口的簽到表上sign in , 但我不禁懷疑每晚真的會有人來檢查並搜尋沒按時出來的徒步者嘛?

轉身關上鐵門,那對父女已經開車離去,現在只有我和另一車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在探索著這片看似溫和的土地。


所謂的惡土地貌,不過是砂石經過風華後形成的疏鬆表面不利於植物的生長,正片土地也就沒了生氣,被人稱為惡土,不過看著起伏的沙丘,還是有種別樣的荒涼美感。


沒走一會兒,步道便拐入了沙丘之間,路面上的標識也愈發的不清晰了;回頭看了下,停車場標誌性的棚子和公告板還清晰可見。

走入沙丘中,左拐右拐,很快就迷失了方向感,我急忙爬上小山丘以確保自己走的大方向沒有錯,回頭看到遠處的小黑點,應該是停車場的棚子沒有錯。

對照著手上的地圖,怎麼也找不出地上哪條水溝的痕跡才是對應的步道,索性放棄看地圖,自由探索吧,只要保證停車場還在視野可見範圍內,始終沿著同一個大方向前進就行了。

從沙丘上下來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風化的砂石可能是讓人一腳踩空的脆弱地表,也有可能是讓人一不小心崴腳的堅實表面,光從外觀很那分辨出下方的那塊砂石有沒有被徹底風化,只能小心翼翼的邁一隻腳向前試探著,就這樣還是時不時的被巧克力脆皮一般的砂石暗算,滑下一段踉蹌幾步才站穩腳跟,好在坡度不高,還算安全。

又往前走了一段,並沒有看到任何像恐龍腳印的標記,周圍的景緻看久了也失去了新鮮感,我打算返程了。

然而早在初入石丘群時我就犯了一個徒步的大忌,不按標定路線前行;定向的常識也早拋到腦後,丟失站立點的情況下非但沒有停下定位,而是繼續往腹地前行…

沒事,停車場我可一直都…我為了證明自己一直引以為傲的視力,開啟相機,拉近了看那個我以為是停車場棚子的東西…然而只是另一團黑色不明小山丘罷了。

一時間我有些慌亂,我帶的水並不足以支撐我在這裡過夜,一共兩輛車的停車場也標誌著幾乎沒有任何能被路過的徒步者帶出去的可能;救援?大概門口的簽到表半個月才會有人來看一次吧…

深呼吸幾下,儘量讓自己的心態平靜些,畢竟爭取在天黑前找回停車場才是最重要的。
調整好大致方向,開始朝著我認為的停車場大方向進發;為了避免再次在砂石堆中迷失方向,我刻意繞遠路避開。

可能是由於大方向偏離,連原先我以為是停車場方向的黑點都消失在了視野範圍外;視線範圍內除了刻意繞開的砂石堆,就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荒漠。

似乎隱隱約約看到了邊界一樣的一條線橫跨在荒野上,仔細一看,是鐵絲網—分隔文明世界和無人區的界線。看到這個總算是鬆了一口氣,畢竟沿著鐵絲網走,找到進來時的鐵門正對的停車場只是時間問題。

幾次跨過乾涸的河溝,繞過左側的石丘群,終於在不遠處看到了鐵門,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終於,到了只剩一輛車的停車場,打著車,坐上去,長舒一口氣…真的是好久沒有這麼高度緊張過了。
回想起深入腹地的時候支撐著自己走下去的竟是個錯誤的參照物,出來時也是開始不起眼的鐵絲網成了最後的救星,責怪自己計劃太不仔細就闖入未知地貌的同時也很感激一路幸運女神常伴左右。

回頭再望一眼這蠻荒之地,竟還有點不捨
(老哥開玩笑的)
還是趁著天黑前趕緊溜吧,還有不少路要開呢

綜合推薦指數:3.4
風景指數:4
簡易指數:4
路況指數:2

>>一個人的遊樂場—白沙滑沙記

白沙國家保留地,一個出片率極高的地方:老法師帶妹子拍寫真的極佳場所,一襲紅裙配上白色的沙丘很是上鏡…

醒醒,你一個人來的。

那一個人來白沙就沒的玩了嗎?
當然不會,除了常規的幾條徒步線路,還可以玩點沙漠才有的特色專案—滑沙
入口處的遊客中心就有滑沙盤出售,19美元一個,用完後不想帶走的話還可以以5美元的價格回收;配套使沙盤時刻保持光滑的手工蠟塊3美元一塊;這裡明顯比大山裡的會做生意多了好嘛;想想人家挨著美墨西邊境,掙點錢也不容易
這也是我此行離墨西哥最近的一次,不足40公里,出去容易,再回來就難了

整個園區內的道路是一個環線,開了一段後路面就被白色的沙粒覆蓋上了,一秒把我拉回到春天在阿拉斯加雪地上開車的情景;一片白色的沙子讓我也不禁會想起之前去過的多彩沙灘:夏威夷大島的火山岩黑沙灘、同在大島卻費勁千辛萬苦到達的綠沙灘、加州一號公路上的紫色沙灘再加上猶他州Kanab小鎮以北的粉色沙灘,我也算是集齊了五彩沙~

來白沙遊玩的大多是一對對的情侶或是一家幾口帶上汪星人,為了避免吃太多糧過的還不如狗,我選擇了最深處的一條步道。

頂著將近40度的高溫在沙漠中徒步無異於自殺行為,走了兩步避開人群后,我就進入了自嗨模式


行了,拍兩張差不多行了,又沒老法師那功力,也沒帶模特還得親自上去尬秀,趕緊幹正事兒。
把手機支好,帶上我的滑沙盤爬上一座高度足夠的沙丘,3,2,1,走!
(此處無圖)
滑下來走到手機旁正準備欣賞下自己的帥氣滑行記錄,結果手機上就顯示這麼個東西

(手機已過熱,網圖,侵刪)當時並沒有心情拿go pro給中暑的手機來張特寫。
換上go pro, 重複剛才的過程,下來檢驗,what?沒對準?…

調好角度再次氣喘吁吁的爬上沙丘,坐上滑沙盤,出發!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它永遠不會堵車~

就是可能會翻車…

又自娛自樂了一會兒我就回到車上了。什麼?為什麼沒徒步?這溫度,沙漠徒步?

雖然只走了一小段,但這條trail還是給個分吧
綜合推薦指數:6.5
風景指數:8
簡易指數:6
路況指數:5

>>地下的天然空調— Carlsbad Carven NP

位於新墨西哥州東南角的Carlsbad小鎮,從白沙開來的這一路很考驗車技
雙向單車道的盤山公路只是開胃菜,臨近Carlsbad附近的平原地區的雷暴天氣才是真正的考驗。
雷暴帶來的短時暴雨讓小鎮的排水系統近乎癱瘓,平原公路上前方頻繁的閃電也時不時分散著司機的注意力。


Carlsbad Carven NP由多個天然洞穴組成,參觀方式有自行參觀和講解遊覽兩種。講解遊覽由Ranger帶領參觀,每天固定時間出發,夜間還有特殊的蝙蝠洞穴探險團(需單獨付費並提前預約)。

由於我到達Visitor Center時距離公園閉園只剩一個小時了,只能選擇最短也是最熱門的Big Room自行參觀。一邊惋惜著因為時間原因沒法選擇從自然入口徒步走入洞穴,一邊又感嘆著科技的美好。電梯直達,真香

Ranger檢閱了一下我的國家公園年票就放我進去了,一個人乘坐一臺碩大的電梯下到地表下

遊覽路線是一個平緩的環形,洞穴內石筍和鐘乳石集中的區域在燈光的照射下接受著遊人的檢閱。光滑多變的外表讓人感嘆著水的力量與柔和。

綜合推薦指數:7.1
風景指數:5
簡易指數:8
路況指數:9

>>小人國既視感—Tentrock帳篷巖

我要先吐槽一下這個景點的歸屬治理問題,作為一個國家保留地,歸屬於國家公園系統,國家公園門票可用,但是連visitor center都不建真的好嗎?出來後通過詢問附近Navajo部落紀念品商店的工作人員才得知,如果需要在國家公園護照上蓋章留念,需要在進大門檢票時向工作人員索取。回頭看了眼路邊已經開始排隊的車輛只能放棄回去蓋章的想法。最終強迫症的我去蓋了一個當地Navajo部落的郵戳當紀念。

第二點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但是前一天規劃行程的時候確著實讓我差點放棄了這個景點。如果遇到客流高峰,停車位極少,在達到客流滿載後將暫時關閉景區大門,後面的車輛只能在一條雙向單車道的路上排隊等候放行,大約100米開外就是一小時的等待時間。而且道路極窄很難掉頭,一旦開始排隊就沒法反悔。
景區只有一條主要步道(其他探索自然的步道實在看不出有啥特點),環繞帳篷巖的集中區域,從停車場到山頂全方位360度的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置身巨大的石錐群中,彷彿真的來到了小人國。

聽著旁邊歪果妹子的談論:你看它多像一個倒扣的蛋筒!
Ummmm,其實我覺得挺像竹筍的,配上一點香菇,倒入醬油,老抽燉煮…一定很鮮嫩。我只是有點想吃中餐了==

回到車上不過是一個多小時之後,整個景點安排半天時間足矣,如果住在Santa Fe的話甚至可以晚點起,不過排隊等位的風險和床的誘惑就要自己衡量啦。

>>爬梯子才是真樂趣—並不人文的Bandliar

同樣位於Santa Fe周邊的Bandliar更偏向於人文風光,巖壁下保留著人類原始文明的智慧,一處處穴居人的房屋遺址展現著早期文明的進步。但這些都不是重點,攻略介紹上吸引我的是連線地面和穴居人舊址的方式,木製的長梯供遊客攀登遊覽。


對於人文歷史更感興趣的話可以參加固定時間的講解,由ranger帶領著遊覽,一圈下來歷時一個半小時左右。自己爬梯子探索隨便看看的話40分鐘就能搞定。
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注意關門時間,旺季(大約在4-9月)時期,公園內部只能在附近鎮上的遊客中心停車換乘擺渡大巴前往,錯過最後一班大巴的話,就需要展現極為高超的搭車技巧了。

>>正經飯還不如吃快餐—新墨西哥州食譜

羅列一下停留在NM的四天時間,正經吃飯(不算在車上湊合或者回Airbnb煮泡麵的時候)一共就五次。好像有點慘,我還是算上煮泡麵的時候吧,ummmm7頓,聽起來好多了。那還是從好吃的開始羅列下吧。
我一定要給Airbnb房主開的咖啡廳第一名,能在新墨西哥州吃上歐陸風的brunch簡直滿足(好像有些違和?)。看著哪道都想吃的我點了如下這麼多

雖然不太記得具體叫啥,但小店的好處就是看著哪個好吃直接問老闆就好啦。不過雖然同時身為他們農場Airbnb的房客,來他們開的咖啡廳吃飯還是要花錢的,畢竟房價和餐費都是很良心的。牆推,哪怕不來這裡住,路過也一定要嚐嚐他們家的Café。

排第二的就是Red Lobster了。是的,沒錯,在一個內陸沙漠為主的州,我去吃了最近也剛開進國內市場的這家美式家庭快餐。從白沙出來的我可能以位自己是在海邊,再配上那個陰雨連綿的傍晚,我突然抑制不住的想吃clam chowder。Google map給出的建議是180公里外小鎮上的red lobster。看在並不算太繞路的份上,向傲嬌的胃妥協了一回(其實每次都是向吃的低頭==)一份大碗的clam chowder, 和當天捕撈的某種tryout(說是新鮮魚類,但我在地圖上沒找到附近有啥藍色的地方)。心滿意足,獨自自駕的快樂有時就是這麼簡單。

之後並列的應該是Buffalo Wild Wings的雞翅和點的某越南粉外賣。嗯,這兩個不配有圖片。畢竟在灣區也常吃,更何況吃wings還拍照,我是魔鬼嘛?但Hiking一天後回到住處吃wings喝快樂水的生活,真香~

好了終於輪到local food登場了,離開NM州的那天中午,yelp了一家評分極高的新墨西哥菜,Maria’s kitchen, 這名字聽著也很正宗,有一種媽媽傢俬房菜的感覺。結合了選單上面的磨損程度和服務員小姐姐的建議(忽悠)後,點了如下一桌子。嗯,量大是真的,除此以外真沒別的優點了。各種碳水配肉餡,但它真比不上餃子和餡餅。(真想喊一句老闆來碗棒渣兒粥,再來倆韭菜餡兒餅)

>美西“小瑞士”—Colorful Colorado

告別NM,來到科羅拉多州,視覺中的主色系也逐漸明亮了起來。一路上途徑AZ, UT, NM都是黃褐色主導的峽谷和怪石,科羅拉多州正如同官方宣傳版上寫的一樣多彩。

這次到訪科州也算是刷了不少景點,雖然坑與驚喜並存,但是總體上還是想讓我來二刷的,畢竟真的是每一個季節都會是不一樣的色彩。路線圖如下:

>>走訪不同的NP—科州不只有洛基山

科州的4個國家公園在數量上位列榜四,除了大沙丘國家公園和剛到訪過的白沙有些讓我審美疲勞捨棄了,其餘三個NP的質量都對的起國家公園的名聲,從自然到人文也都是各具特色。

>>>梅薩韋德NP—加強版的梯子洞穴樂園

位於科周的西南角,離之前到訪的Bandliar並不遠,只不過是更大片區域的山谷猿人的洞穴遺址。園區內最大的三篇遺址需要報名guided tour,在約定時間集合由ranger帶領才能遊覽,其餘區域都可以自行遊覽。
從入口處的遊客中心開到中心區域的岔路口大概需要半小時,山路盤旋,無論是為了安全還是美景,慢下來總沒錯。
時間原因,並沒有參加三個中心區域的講解遊覽,如果愛好歷史,6小時往返的long house tour一定可以令你滿意;想要爬梯子,palace tour正和你意。
如果向我一樣只准備在這裡停留兩三個小時,自駕scenic drive一圈,再選一兩個短距離往返2公里內的cave house參觀下時間剛剛好。
身處於群山之中,一天內的光影變幻也讓這個主打人文的NP有了獨到的自然風光。

>>>基納森黑峽谷—不輸大峽谷的景色

位於科州西北部的黑峽谷每年到訪的遊客人數並不多,也許是來科州的遊客都聚集在了東北部丹佛一帶。但真正來到黑峽谷的都不曾後悔專程繞道前往。

科普時間:為什麼叫黑峽谷?明明都是白色的花崗岩。叫黑峽谷的原因是峽谷的斷面狹窄且筆直,一年裡的大部分時間陽光午法直射到谷底,一眼望去谷底漆黑一片。於是有了這個炫酷的名字。

從地圖上看,黑峽谷所處的位置,無論是從南部新墨西哥州沿I-25北上前往丹佛還是從西部猶他州沿I-70前往丹佛都不在沿線,周邊2小時車程內又基本上沒有其他景點。地理位置確實決定了人流峰值。
而到這裡的各類探險者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如果只是想自駕遊覽,到觀景臺拍拍照。一條沿著黑峽谷南沿的Rim Drive可以滿足全部需求,一路上靠峽谷側的每一個觀景臺都有十個左右的停車位,下車到最佳拍照位置不過一二百米的距離。

推薦下車點:
Dragon’s point 來左邊兒跟我一起畫個龍…ummmm串場了,不過確實能看出龍尾的走勢,很適合擺拍。


Painted Wall 某張獲獎攝影作品就是拍攝的這塊僅次於酋長巖的巨型花崗岩壁,巨石上的紋路彷彿水墨畫一樣。只不過那張名作是自下而上拍的,升級的觀感自然需要加倍的艱辛才能到達,對於觀景點來說這個角度已經足夠好了。

如果時間仍然充足也可以找幾條短途的路線hiking。遊客中心附近的oakflat loop就很不錯。海拔爬升不大,但延展出去的部分可以在更好的角度欣賞黑峽谷。全程3公里多一點,只有一小段爬坡。

想要再挑戰一些的高階玩家可以提前申請permit,可以沿著陡峭的巖壁較緩的一側下到谷底再原路返程。這和大峽谷的R2R不是一個級別的挑戰,隨距離不及R2R的一半,爬坡量也稍有欠缺,但坡度的陡峭程度遠超R2R的步道。大部分的地方達到了50度甚至更高,想要徒手下到谷底再返程的話需要極強的體能和控制力。通向谷底沒有固定的路線:唯一標準就是你自己要能原路返程。
在oakflat loop的某分叉口就樹立著一塊標牌,繼續向下前進的話需要提前獲取許可。大部分勇闖黑峽谷的勇士也是從這裡開始探尋下山的路。

如果再硬核一些,也可以申請攀巖permit,這方面還是諮詢專業人士吧。雖然看起來很酷,但我也就想想吧hhhhh.

如果是夏季前往,公園東側的east portal road是開放的,那麼自駕也是可以到達谷底的。這一路開下去單程在十五分鐘左右,基本全是坡度極大的髮卡彎。自駕久了總開筆直的高速,偶爾開開山路還是蠻過癮的。不用擔心必須四驅車,這次全程一輛二手豐田轎車的我已經趟過了水,此行走的所有未鋪裝路段均不需四驅(天氣良好狀況下,雷暴多雨天氣還是多斟酌下吧),普通轎車即可通行。

不過從這側下到谷底實在是沒什麼可玩的,高溫加上靠近溪流,簡直像是在蒸桑拿。河道盡頭的大壩還屬於軍事管理區禁止通行。時間充裕的話可以考慮來谷底來打個卡,否則還是在Rim Drive上欣賞黑峽谷的風光就可以啦。

Oak Flat Loop
綜合推薦指數:6.7
風景指數:7
簡易指數:5
路況指數:8

>>>除了人多哪都好—大名鼎鼎洛基山

落基山國家公園可能是大部分遊客到訪科州的理由,和必經的打卡之地。位居丹佛西北側的洛基山國家公園佔地很廣,想要細緻的遊覽可以玩上幾周的時間,三個大門附近的三片區域加上著名的Trial Ridge Road貫通的中心區域構成了公園版圖。有趣的是公園東門的檢票處竟然還有無人通道,刷一下公園年票就可以通行,簡直是高峰時段的福音。
熊湖區域地處公園東門附近,多雲的傍晚,一抹紅霞灑在雲端,印染在湖面的照片讓這裡往往成為公園內執行限流最早的地方。然而,好不容易搶到了車位的我剛開始往湖邊走就下起了雨,哪有什麼斜陽紅雲,鏡湖映天。水天一色倒是真的,都是灰濛濛的,果然有車位了也不是什麼好事(攤手)。

公園大的好處就是內部各處天氣也是不同的,沒開多會兒就逃離了陰雨,重回藍天白雲下。為了避開車流並體驗一下原始盤山道的樂趣,選擇沿單向通行且僅在夏季開放的old fall river road前往 Alpine Visitor。僅一車寬的土路、連續短距離髮卡彎,欣賞窗外逐漸變換的美景同時,還要認真注意下路況,畢竟這種沒護欄的山路還是要小心點開。全程限速15MPH, 但這麼美的景色(其實是這麼窄的路)怎麼忍心超速呢。

Alpine Visitor Center,國家公園體系中最美的visitor center之一。從遊客中心的窗戶向外望去就是明信片上的景色。


登上附近的一座小山丘,360度美景盡收眼底。雪山加上草甸,典型的科州景緻。

而門口的髮卡彎公路正是Trail Ridge Road,美國境內海拔最高的鋪裝路面,“美帝版天路”。雖已入夏,草甸上仍有未融化的積雪,為沿途的景色增添色彩。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還可以沿著Trail Ridge Road下側的步道走一走,偶遇鹿群和羊群的機率也很高。

公園內的露營點和步道非常多,一週多時間就露營在園內去多體驗幾條步道才能全方位的感受Rocky Mountain的魅力。公園內的景緻也不止有雪山草甸,湖泊和森林也共築了洛基山的基調。

visitor center門口沒走完的trail
綜合推薦指數:7.7
風景指數:8
簡易指數:8
路況指數:7

>>>Maroon Bells—繞路也要去的科州明信片

金秋時節的科羅拉多州有著最受大自然寵幸的景色,而Maroon Bells則是萬千美景的最佳縮影。雪山,草甸,落葉,斜陽下的湖泊共同繪製了一幅科州的明信片。

夏季的景色雖不如秋季的色彩那麼豐富,但是依舊值得專程前往。
國家公園門票在這裡依然可以用,不可錯過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一條很短的trial, 但也要有分數
綜合推薦指數:8.6
風景指數:8
簡易指數:9
路況指數:9

>>付費的快樂—州立景點才是王牌

科州的自然景觀之豐富不僅體現在國家公園體系上,大大小小眾多的州立景點才是科州在雪季外的熱度依然不減的原因。不過既然不是NPS體系的景點,通票自然也就不管用了。當然,付費遊覽的快樂自然是景緻的升級和感官的盛宴。

>>>Rank 1的徒步線路—Hanging Lake懸掛湖

很早之前就看到過有關懸掛湖的推送,老美的很多戶外線路榜單上總有它的名字,最近也被列為了科州Hiking No.1。由於處於旺季,遊客眾多停車位太少,需要乘坐大巴車從附近小鎮前往。連車費帶permit一人$12的價格還是很良心的。
一貫卡點出發的我遇到路上施工差點遲到,趕在關門前最後一刻上了大巴,在一車老美的注視中走向最後一個空座。至於為啥這個景點幾乎沒有華人,甚至是亞裔面孔,可能是之前還沒有人寫過關於這裡的遊記吧hhhhhh
15分鐘的車程很快就到了景區入口,下車前大巴司機囑咐這班回程的車將在3個半小時後發車,如果打算提前回來可以詢問之前的班車有無空座或者選擇站票。

走過一段沿河的平路後就來到了上山的岔路口,步道起點的牌子表明著這個人間祕境通路的距離。

一路上山需要在亂石堆中和土路上變換前行,只有四個字建議:注意腳下。在第七次穿過橫跨小溪的小橋後,恭喜你,離寶藏景色之差最後一段爬坡了。

如果沒爬盡興,先別急著拐到湖邊,可以繼續往上爬,盡頭處時一個小瀑布,但我更願意叫它小水簾,可以繞道下方的石洞中去擺拍幾張。


回到岔路口,沒走幾步,一個清澈見底的小水潭就映入眼簾。和Havasupai的藍色瀑布和溪流相比,這裡的湖水更透著一抹清涼的綠色,湖面呈現出crystal一般的質感。而稱為Hanging Lake懸掛湖的真正原因是後側巖壁上兩股持續注入湖中的溪流,遠處看去像是兩條水晶繩索,把湖面吊在空中,像吊籃一樣。

在Hanging Lake的岸邊坐一會兒,靜靜的看著湖面,便是對這一路辛苦跋涉來最好的獎勵。

綜合推薦指數:7.2
風景指數:9
簡易指數:5
路況指數:7

>>>彌補出發時的遺憾—Pikes Peak派克峰

行程初期沒有成功登頂惠特尼峰的遺憾終於在科州補上了。坐擁58座超過14000英尺高山(又成為14ers)的科州簡直是初階登山遠足者的天堂。當然,這次過於疲憊的我選擇了最易登頂的捷徑,自駕登頂派克峰。
派克峰位於Colorado Spring市附近,離丹佛也不算太遠,登頂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除了最有挑戰的徒步登頂,沿盤山公路自駕登頂,還有特色的蒸汽小火車鐵路可以選擇。不過我剛好趕上最後一班小火車停駛後的鐵路整修,想體驗這個特色專案要等2021年以後了。而且對於老美的施工效率,感覺保守估計要再加個兩三年時間。

隸屬於American Mountain的派克峰並不屬於國家公園體系,自然年卡也不能用,乖乖的交了$14進門。由於臨近關門時間,上山道路暢通無阻,對向下山的車輛倒是沒斷過。一路甚至開出了秋名山的感覺,假裝自己的豐田也是輛86。不過還需謹記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畢竟為他人和自己的安全考慮,也得為自己的錢包考慮下。園區內的ranger有著和警察叔叔一樣可以開罰單的權力,而且全程限速35MPH或以下的道路加上多處髮卡彎的絕佳蹲守地點讓他們一天總能“收穫頗豐”。不過,對於這驅車即可到達的一萬四千英尺上的高峰,省去了自己攀爬的難度,門票收費和隨處埋伏的ranger又算什麼。

來自頂峰的大眾視角(過程真的比惠特尼峰簡單太多了,但是景色卻絲毫不輸任何的14ers)

>>我真的不建議你來—花錢看人的景點

劃重點了,親身踩的雷,倒不是說花錢心疼,但這兩個地方耗費了一天的時間實在是有點不值得。
Royal Gorge一個位於Colorado Springs 西邊車程一個多小時的裂谷。看到網上有從橫跨裂谷的橋上笨豬跳的視訊。然而這並不是這個裂谷和大橋主題公園的常規專案,需要提前和笨豬跳公司預約(攤手)。這裡的常規專案就是:

排隊一小時坐5分鐘的纜車從裂谷的一側走到另一側(也可以加價選擇滑索)

再緩慢的從橋上走回來,哦對了,這裡的打卡專案是找到橋上的州旗打卡發臉書(加州的熊還是很好找的,很合時宜的喊一句go bears!)

門票$24,滑索另算,車程往返住處三小時,除了帶娃且時間富裕的化,還是別來這坑了。

Seven falls七瀑布 歸屬於Bridemore豪華酒店旗下的一個“私人”景點,酒店客人可以免費遊覽。當然,外人也可以參觀,支付$15就可以參觀著名的私人景點,還有專車(shuttle)往返接送可以說是很會營銷了。只是,說好的七瀑布我是沒見著,不知道是不是季節原因,只看到了微量的水流。


和爬不完的臺階。


而且,支撐著我等了一個多小時返程回到停車場的lemonade 飲品車竟然提前下班了!差評加倍

>>最美的景色在路旁—科州的公路體系

公路旅行真正的意義不只是探索新奇的事物,更重要的是身和心都在路上。駕車行駛在科州的公路才讓我真正體會到這一點。

對得起百萬美元公路造價的無價景色:從Durango 北上去Delta的路上走的正是這條科州最著名的景觀大道。據說當時為了修建這條連線科州西側的南北通路耗費超百萬美元,這條景觀大道也因此有了這個極具分量的名字。
隨處一個停車點的背景板都可以入選電腦屏保的世界美景精選了。
四季絕美的景色賦予了這條公路全年不斷的客流量,沿途的許多滑雪度假村在夏季依舊是沿途到訪科州遊客的首選。
一路向北開到終點的小鎮後向南望去,連綿的雪山在夕陽下的剪影不正是科州車牌背景的樣子嘛。


同樣不可錯過的科州1號公路

如果說百萬美元公路是特意規劃行程前往的話,科州1號公路就真的是Google map給的饋贈了。所謂1號公路,其實是從Hanging Lake前往落基山國家公園時途徑的一段土路,然而Goolge map識別最短路徑時是不會把這個類別的土路排除在外的,不過放心,小轎車也可以開。這段全程40公里左右的東西向土路卻是在科州中部連線兩側兩條南北幹道的主要通路,來往也有許多十八輪重卡,不過總體流量並不是很大,畢竟北部的I-70還是承擔了大部分的車流量。
十八輪重卡揚起的塵土散去,映入眼簾的便是斜陽下蜿蜒的溪水和在一旁並行的小路。

我竟然截不到一張不反光的照片(一個人出遊的弊端:邊開車邊拍的成像質量堪憂)

而這條小溪正是大峽谷中奔騰的科羅拉多河的上游。
因為繞路去Maroon Bells,再次反方向經過這條小路,迎著夕陽,又是一番別樣的景緻。
如果導航把你帶到了一條未經鋪裝的小路上,先不要抱怨AI的不智慧,看向路旁,也許大自然的饋贈就在眼前,只需要稍稍放慢腳步,移開正視前方的目光。

最美的風景只留存於記憶中,一條不知名小路。
從Maroon Bells出來趕往Colorado Springs的民宿時途徑的小路上有著夕陽下最美的風景。Alpine向東直到併入State HW 24前一直是一條雙向單車道的山間小路,車道之窄以至於對於通行車的長寬都有限制,每年也只在解凍後和封山前的6-9月開放。

本因一天徒步開車的奔波折騰的勞累不堪,但轉過山頭的那一剎那,最後一抹斜陽照在雪水化成的湖面上,對映著背後雪山的景色讓我不再抱怨行程計劃不周而繞的路。

剛想停車拍照,最後一抹光暈便消失不見,趕緊鑽回車中繼續趕路,也許最好的景色只留存於腦海中的膠片中吧。

>>美景基礎上的加成—科州食宿

3晚Motel 加上2晚民宿的舒適住宿讓我每天都有充足的精力探索科州的美景。

Motel的選擇只有一個標準,離第二天要去的地方近,我可以接受前一天晚上多開會兒晚一些到,但並不想早起趕路開半天車才到目的地,那樣哪還有精力玩(攤手)。


民宿位於Colorado Springs還是推薦下吧,覺得一個人泡溫泉太矯情的我還是在民俗的戶外“燈光”浴池中躺著看了會兒夜空(是的,燈太強了,沒啥星星)。

吃的必須著重說下(真的不是因為吃是主要愛好,小聲)

第二好吃的咖哩在餐車上
位於Durango的一個餐車廣場上,一輛泰餐餐車售賣的Panang Curry簡直不符合美景周邊無美食的設定。參照下圖,在不那麼暖和的科州夏天吃上一碗簡直幸福感拉滿。

至於排名第一的咖哩,也是個餐車,在Alaska的Valdez港口。好吃到第二天又專程返程回購。(至於為啥沒放地址,因為是餐車呀,而且每年啥時候在Alaska,啥時候在Hawaii我也摸不準,有興趣可以私,我興許可以給你雲指路一下)(注:這兩個州的餐車大多在一年的時間內兩個地方來回跑以應對遊客的旺季和淡季)。

地方好玩,菜也不是水準的地下餐廳—The Rabbit Hole
按導航地址在原地轉了三圈才發現餐廳的入口—一個通往地下電話亭

這個入口真的是吊足了胃口,但如果菜品平平無奇的話最多也就是個網紅打卡地罷了。然鵝

這個雞尾酒的口感就很不錯(別問我問什麼點了個女士雞尾酒,往往這類酸酸甜甜的雞尾酒更好入口嘛,不是經常喝的話出去玩還是別點啥Dry Martini,God Father之類的了吧)玫瑰香檳加上西柚汁混合金酒的清香,顏值口感都滿分。

無獎競猜,pork wings是什麼?

豬的翅膀,就是排骨hhhhhhh。

牛排的水準也在均線以上。

無論環境還是口味,這家都值得這個推薦。

半個月來的第一頓中餐—名字不記得了的上海菜
這麼久沒吃的原因一個是因為正經中餐(對panda express非正經類點的就是你)在外州是真的少,再者一個人吃中餐也沒法點太多菜呀,只能吃個炒飯炒麵啥的。

這次我決定奢侈一點,點了三菜一湯,打包時還額外點了第四個菜,結果就是—吃了三頓剩飯(車載小冰箱及汽車旅館的微波爐真的是救星)。

>來跟我讀—Dakota達科他不是Dakar達喀爾

沿著科州向上在到達楓葉國前,會到達一對兄弟州,南北達科他州。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沒啥人。全州在地圖上的主要幹道只有分別貫穿東西向的I-90和I-94高速,兩側都是一望無垠的草原惡土。

哦對了,不提醒我差點都忘了,還特意繞路20分鐘選了一條經過內布拉斯加州的路,額外打卡了一個州(對,就是生活大爆炸中Penny的老家,老美眼中身處正中鳥不拉屎的地方)。對於這個州的唯一印象,ummmmm好像不記得了,真的是個令人印象深刻到模糊的地方呢。

Mount Rashmore 總統山,對,就是電影中和歷史課本上頻繁出現的雕刻著四位美帝總統的山頭。建議就是,別去。實在想看買張明信片挺好,實在想蓋章留念的話就交10刀停車費10分鐘蓋章拍照出來甚至還能賦予幾分鐘去趟衛生間。裡面真的是地小人多角度差,當時還正趕上施工,章倒是不錯,但真不值這專程趕去的時間。

Wind Cave NP
一個沒成型的途徑之地,據說地下網狀洞穴比carlsbad更龐大複雜的溶洞公園。由於地形複雜,只能由Ranger帶領進入,不可自行遊覽。但是由於電梯故障,洞穴暫時關閉,只能等下次啦(那你說那麼多廢話幹嘛)。


Badlands NP惡土國家公園,早知道有這麼個國家公園當時就不去那個惡土無人區作死了。雖然叫惡土,但是風景確很是壯麗。


一個只有0.3英里但是評級為hard的trail,登頂後四面視野開闊,遠處的惡土地貌還有一番中土風味。
出來後買了個野牛肉熱狗,好像也沒什麼不同?(或許根本就是拿普通牛肉騙騙遊客?管他呢,能填飽肚子就行,還都得開4個多小時才到北達科他州首府呢)

綜合推薦指數:6.2
風景指數:8
簡易指數:4
路況指數:6

北達科他州的景點還是很值得一去的,讓我想想有哪些,(檢索失敗)
好,下一個。
這個水庫也是個著名景點,不好意思有啥著名的我真的忘了==

勉強說一個那就是羅斯福國家公園吧,雖然分為南北兩區,但哪個區感覺都像是隨便圈了塊地,毫無特點。好歹人老人家是推行國家公園體系的帶頭人物,以人家命名的國家公園咋是這副寒酸樣。

北達科他州真的不建議前往,如果時間富裕去南達科他州打卡下惡土國家公園足以,多留點時間給科州或者懷俄明州看看肥沃的土地它不香嘛。

>最美的景色不在黃石—而是它的前奏和尾調

因為(腦子進水繞行達科他兄弟州,)想再走一遍熊牙公路,決定從東北部進入黃石。

>>狂想曲—Devils Tower魔鬼塔

從南達科他州的惡土折返或者從科州直接前往黃石的話都會恰巧途徑這裡,雖然附近實在是沒有其他關聯景點,但魔鬼塔的獨特足以讓遊客專程為它停下腳步。

在當地印第安部落的宗教意義中Devils Tower是深山一般的存在,我猜這也是因為它獨特的外貌吧。從根部基座到頂部平臺坡度驟增近乎垂直的巖壁上佈滿了縱向溝壑,猶如山體被刻上了特殊的記號。

每年都有挑戰者向登頂Devils Tower發起挑戰,利用特殊的六角固定器和自身手部的骨骼卡在巖縫內向上攀登。我還是就看看吧hhhhh

由於距離黃石較遠,周圍小鎮的物價水平遠沒有西黃石和Cody科迪那麼誇張。一晚$65兩張超大雙人床的住宿和$19.99無限量Ribs的物價讓奔波了幾天的我對於Gillette這個小鎮頗有好感。

>>變奏曲—黃石大門外的絕美景觀熊牙公路

Montana州境內的這條曲折蜿蜒的山路有著無數個髮卡彎回轉,從航拍視角看去像是熊張開了口,露出了鋒利的牙齒,故得名熊牙公路。可能是經常獨自開長途,以前結伴出行時大部分也是我來負責開車,我反而不太討厭長時間開這種山路,除了讓我清醒些外,每次迴轉盤旋都能讓我找到自駕出遊的樂趣(而這份樂趣是開車的人獨有的)。相反,我最厭煩的就是無窮無盡的比直的高速,兩側的景色也毫無變化。每當那個時候就在想為啥無人駕駛技術還不成熟,光有個定速巡航管啥用呀(攤手)。

一路上兩側的停車點很多,方便隨時停車拍照,一側剛是連環彎道險峻的盤山路,陰天下頗有水墨的質感,轉過山頭又是一幅田園油畫,在光影的交錯下湖面上正泛著雪山的倒影。


時間充裕的話大可以在路上慢慢開,邊走邊開,光是這段公路就可以玩上一整天。當然,一年中通車的時段只有夏季的三個月時間,還要刨去臨時因天氣關閉的日子,想要領略熊牙公路的壯美,還是需要一點點運氣的。

>>主旋律—永遠在堵車的黃石

可能是我和黃石的相性不符,第二次到訪黃石也只是打卡了個幾乎枯竭的猛獁熱泉。每次來都能趕上黃石裡因車禍和密集的車流被堵的水洩不通。這次來黃石最重要的蓋章任務也因為堵車錯過了。要是問我黃石的主旋律是什麼,那一定是擁堵。

綜合推薦指數:7.1
風景指數:5
簡易指數:8
路況指數:9

晚上到達Teton Village的住處已是半夜,餐廳都已經打烊,只好用泡麵結束疲乏的一天。

>>E小調—趕超正室的後花園大提頓

上次黃石一行大提頓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流不及黃石的一半,風景卻不輸黃石一分。這次專程再訪只是為了一探高山湖的美景。
一早上午11點驅車來到Delta Lake Trailhead,裝備好day pack出發,目標Delta Lake。這一路直至最後一段前都是和公園修繕的步道Amplifier Lake共享同樣的路線,一路上只是長距離的switchback稍費體力,總體上還算輕鬆。隨著海拔的爬升,山下的湖面也呈現除了不一樣的色彩。


最後的0.5英里,本以為終點的高山湖就在眼前,然而從大路轉向一條未經修繕的小路後,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連續翻越兩個碎石堆和倒下的樹幹後來到一個坡度超過50度的斜面,上去就已經是近乎竭盡全力,下來的時候可咋辦。回想起剛才迎面下來的hiker們,總感覺我和他們好像不太一樣,少了點什麼。原來是登山杖!上山的時候看步道很平緩就為了減重扔車裡了。

結果就是面向土坡爬著下來的,丟人也比掉下去強呀(強顏歡笑.gif)

那這個高山湖到底值不值得這一路狼狽的上來呢


高山湖特有的碧藍色湖水在陰天的映襯下依舊奪人心魄,配以後方兩座佈滿積雪的山峰食用更佳~最主要的還是,人少!就在湖邊躺會兒(不嫌冷的話)也很舒服呀,美景便是對徒步者最好的獎賞。

綜合推薦指數:7.5
風景指數:9
簡易指數:5
路況指數:8

>後黃石之旅—折返北上

從黃石的後花園西側駛出,繼續著西北區域的探索。

>>好吃但不好玩—黃石體系受益者愛德華州

作為黃石所在三個州之一的愛德華州自然是黃石旅遊業所帶來的受益者,但是除開黃石外的其他景點,也只有捕魚季時釣新鮮的tryout算是一項遠近聞名的活動了。

>>>名不符實—雙子瀑小鎮


Shoeshone Falls,位於Twin Fall鎮上的Shoeshone Falls號稱西部的尼亞加拉大瀑布。

但不知是陰天下看不出瀑布的氣勢雄偉還是我見識淺薄,總覺得這個瀑布也沒什麼過人之處(對,我就是Supai Falls 一生吹)


*Twin Falls小鎮的趣聞:小鎮原如其名有一對瀑布,但後來居然為了發電截斷了其中一個,那這個小鎮豈不是失去了靈魂?

>>>標題黨—月球撞擊坑國家紀念地

Craters of the Moon NM 月球撞擊坑國家紀念地
是不是也被這個名字騙了?啥時候月球還撞擊過地球了?

進去一看原來只是一片黑色的火山灰狀土壤圈成的公園,只是因為土壤的形態神似月球表面而得名。車能開的只是公園入口處的一個小環線,周圍遍佈著幾條很短的步道。腹地深處的探索和自行進入公園內洞穴中觀察蝙蝠都需要提前獲得野外許可。

不過這黑黢黢的一片有啥可探索的?可能需要比我那天硬闖惡土無人區還要再神志不清一些吧。

>>>口眼之爭的贏家—Idaho美食


雖然玩是沒啥可玩的,但吃的確實讓這幾天的口腹之慾得到了滿足。

都到Idaho了,自然要嚐嚐新鮮捕撈的tryout了。

The Snake river’s Grill in Buhl,是一家airbnb房主推薦的local最愛,雖然看起來就是一家平常的路邊小店,但味道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想吃牛排,試試Idaho Falls的這家Stockmans, 當地人氣第一的餐館。還有特別的24.99 endless Steak 無限任吃西冷套餐,Idaho草原上飼養的牛肉很新鮮,非常適合徒步一天後的肉食狂歡(然鵝我再一次高估了自己的胃,低估了自己的嘴)

既然是著名牧場,那飯後甜點怎能少了冰淇淋,這家Cloverleaf奶製品門店與各大超市中售賣的紅色包裝奶牛標識的牛奶的生產商正是同一家,如此品質的牛奶做出的冰淇淋自然是入口即化。

>>收到加國訊號—人間淨土冰川國家公園

一路北上來到蒙大拿州的Great Falls小城入住,行程原因(猜對了,又是趕去抽籤)第二天只有半天時間留給冰川國家,選擇徒步線路的確讓我糾結了許久。

最終現實屈服於了理想,在當天還需趕路8個小時的前提下仍然選了一條往返需要5小時的星級線路。
冰川國家公園分為三塊主要區域,西冰川,東冰川,和Many Glaciers。雖然貫穿東西冰川的景觀大道Going to the sun road向陽大道很吸引人,但考慮到時間和人流,還是選擇了更靠近美加邊境遊客相對較少的many glacier區域。而這條步道,以絕美的景色和高概率的野生動物觀測機會而出名。當然,這裡的野生動物也包括熊,安全起見,建議每組徒步者準備至少一罐bear spray防熊噴霧。雖然60刀一罐不便宜,真正用到的機會也並不常見,並且就算沒開封也不能帶上飛機,但是買個安心嘛。用法如下(風向的管理很重要,否則誰才是熊就真的不好說了):


公園入口處的由冰川水聚成的湖。


開始沿湖的一段步道很平緩,不打算爬坡徒步的就在這裡溜達溜達也很舒服。

開始一段漫長的上坡,坡度不大,但疾走還是會喘,時不時停下腳步看看身後的風景。隨著海拔的爬升,湖面呈現的顏色也愈發的透徹。


轉角處遇到了一頭大角羚羊,悠閒的啃著草。在這片自然的家園中,wildlife居民享有著絕對的路權,在它悠哉的踱步離開步道前,來往的hiker都繞行通過。

回身望去途徑的兩個高山湖已在身後依次排開,寶藍色的湖水連成葫蘆狀。

步道的終點是和冰川相遇的地方,一片靛藍色的冰川湖。從低海拔的湖泊到到高山湖再到冰川湖,湖水的顏色也從深藍變成寶藍再到靛藍。坐在湖邊靜靜的享受著美景,徒步到終點才有的嘉獎,手機突然響了,跳出一條簡訊:Welcome to Canada

綜合推薦指數:8.5
風景指數:10
簡易指數:7
路況指數:8

沒有什麼比一碗越南粉更能讓人在hiking後重新煥發活力了

如果有,那就是再配上一杯當地特產Huckleberry Shake。(一種蒙大拿州的特產漿果,不過說實話,除了甜依舊沒有找到這杯奶昔的任何特點)

儘管蒙大拿州的並沒有什麼與美景匹配的美食,除了遙遠孤立臨近國界線的冰川國家公園外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景點。但最接近人間淨土阿拉斯加的美景還是讓許多遊客不惜繞路兩天的行程專程拜訪,給冰川國家公園一個機會,他定不會讓你失望。

>壓軸的抽籤—Enchantment高山湖區揹包行


行程至此,出發前list只剩下最後一項,無論中籤成型與否,這之後都要南下返程了。
Enchantment Alpine Lake Wilderness高山湖區野外保護區每年只在旺季5-9月(山口沒有被積雪覆蓋時)開放抽籤,想要在裡面露營的hiker需要提前在網上或現場獲取對應區域的permit。Enchantment地區共分為五塊,其中只有獲得core enchantment區域permit的hiker才可以在中心區域和任一區域露營,其餘四個區域的permit只允許在該區域露營,不得跨區過夜。而想要領略整片湖區的美景,最好的路線就算東西向的穿越(從Colchuck Lake進入, Snow lake出或者反向穿行),體力極好的可以嘗試一日穿行,但沿途的風景便會大打折扣,理想時長在3-4天。而這一線路的先決條件就是合理規劃的露營地點,唯一能做到這一點的permit便是core enchantment permit。

上一年度的core enchantment網上申請人數多達3.4萬餘人,中籤人數僅有每天8人,整個季度不超過1000人。現場抽籤的火熱程度和之前幾個熱門景點也不相上下。抽籤地點Leavenworth的住宿太火爆,只好住在了車程半小時外的小鎮Wenatchee上,每天早起抽籤的生活他又回來了。

然而抽籤的過程卻和我想象的大不相同,第一天來抽籤的只有13個人,第一順位都選了coer enchantment,13中8這概率還能沒我嘛?(高高立起的flag)

還真就沒我。

也好,正好之前走完冰川公園徒步還沒緩過來,正好在鎮子裡躺屍一天,看看有啥好吃的~
午餐找了家日料,吃到一半才發現是國人開的,開心的聊了起來,味道尚可,重要的是半個月沒說啥中文了可真是太開心了。

晚上去感受了下鎮上的頭牌意式餐廳,簡單的3course meal,無功無過。

這一天的休整倒是的確讓我回了不少血。

第二天一早元氣滿滿的出現在了ranger station,等候抽籤的開始。看周圍人頭攢動這陣仗,昨天果然是機會最大的一天呀(懊悔中)。但參與抽籤的只有5個人是什麼情況?

?圍觀來看熱鬧?都是附近的居民?只是路過?你們都圍過來我真的以為今天又沒我了。果然,只有在這種百分百中籤的時候,我才有十足的把握。

來不及感動,抓緊時間到鎮上買了張地圖背好裝備就出發了(我是不是忘了說,這裡的現場抽籤抽的是當日籤,不同於波浪谷的次日籤,如果不在當天出發,permit就作廢了)。

Permit的費用也提一下吧,每人每晚是$5,還有額外$6的手續費,抽中的當天為起始日期,最多可以選擇停留14天(除了真想體驗一回荒野求生,誰會在裡面待那麼久呀),抱著一個人多玩幾天想法的我選定了5天四晚的permit,大不了提前出來嘛,一個人好商量。

由於是貫穿類hiking,獨自出行的我又得求助於shuttle了。這距離又不遠我可以打Uber,從Snow Lake Trailhead到Colchuk Lake Trailhead的“路“大概只有高底盤四驅SUV才能過去,還是踏踏實實叫shuttle吧 。不到20英里的路程,$50一位不算小費,罷了,畢竟這裡的旅遊業也都是鎮上壟斷的,我還能走過去不成?

雖然這篇景區裡的熊早已於數十年前絕跡了,只有些看似溫和的山羊。我還是做了雙保險,左右兩側別了一罐防熊噴霧和一把獵刀。

目標第一晚露營地Colchuck Lake,出發!

雖然相比上次Supai 的backpacking減重了不少,但這次前半程全是上坡的路程還是讓我感嘆高估了自己的負重徒步能力。步道上的碎石,老樹根和望不到頭的switchback都讓我幾度懷疑地圖上的比例尺是不是標錯了。

和途中遇到一起通行的小夥伴在岔道口分道揚鑣,他們前往Stewart Lake露營,我繼續前往Colchuck Lake。(疲憊且黑胖的我)

將近晚上七點,終於看到了Colchuck湖的一角,此時位置好的可露營地都已被搶佔,我只能拖著疲憊的身體繼續繞湖尋找。

終於在湖另一側Asgard Pass下找到了一處避風的平地,稍作休整便開始搭帳篷,濾水,做飯,在日落前完成這一系列生活必須的操作。

雖然仔細檢查了帳篷四角的固定,但晚上的狂風大作還是讓我感覺我是憑藉著自己的體重才讓帳篷沒有起飛。

次日的清晨和山羊說早安。

已經有不少輕裝的day hiker從山腳下爬上來了,他們四點多就從步道起點出發,爭取在天黑前完成一日穿行。

收拾好行李,跟上他們的腳步向core enchantment 地區進發。今日的主要挑戰便是昨晚露營地後的阿斯加德山口。

不到0.75英里的水平距離,卻有著一千多米的海拔爬升,唯一一條土路也是蜿蜒在亂石叢中極難辨認。

負重爬石頭真不是件咬牙堅持就能完成的事,不一會兒就得停下來休息一下,把整段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攀登細化成小節。身旁素不相識的hiker也都互相鼓勵著前行。
回望著身後逐漸縮小的Colchuck Lake又有了繼續前行的動力。


最後一段時腿已經吃不太上力,藉助著登山杖艱難的走完最後一小段switchback,俯瞰下面碧藍色湖和已經模糊成小點的昨晚的露營地,成就感油然而生。

阿斯加德山口旁正是區域內的最高峰Dragon Tail,時間充裕且有夥伴同行的可以嘗試下登頂,有一條可辨認的小路直通summit,只不過途中可能有部分路段需要攀石。

而龍尾峰的另一側則是core enchantment,這片令無數hiker嚮往的核心高山湖區。

This place must be created by children’s imagination!—某油管博主。

找到一塊麵積剛好能放下我的帳篷的平地,這個帳篷前的景色也算是湖景房了吧hhhhh

燒開過濾後的水衝一杯咖啡捧在手裡真的是在冷風中徒步後最大的安慰。雖然登山速食還是一如既往的難吃就是了。

雖然才下午四點,但爬上Asgard Pass已經耗盡了一天的氣力,早早的縮排帳篷,鑽進睡袋裡等待著七八點鐘再爬起來吃頓晚飯。

自己燒水做飯再收拾乾淨後重回帳篷中,日落後的高山湖區冷的讓人不想在帳篷外多待一秒。鑽進帳篷裡又捨不得睡,其實是睡不著,這空無一人的無光環境下的星空該有多美呀。出行前還特意把手機裡的遊戲和小說都清空了,告訴自己要專心享受旅程。一個人只能躺在帳篷裡,無聊的翻看著以前的聊天記錄,思索著獨自揹包徒步的意義。

以往和別人同行時總是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協調適應各自的步伐,搭帳篷準備食材的分工也要合理分配,條條框框限制下的我總渴望著獨自出行,以為沒了束縛和牽絆就可以擁抱自由。的確,一個人揹包行走更輕快了,不用再去緊追別人的步伐或者時常回頭等待,每一步的頻率由自己而定,更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然的懷抱了;選營地時,也不用再準備幾個備選方案,斟酌許久,而是邊走邊看,合適與否全憑即刻的心意,安營紮寨絲毫不拖泥帶水;

但當day hiking的遊客散去,偌大的中心湖區只剩下八個散落在各處的中籤幸運兒時,孤獨感還是不經意間的到來了。躺在帳篷裡,看了眼手機,傍晚的8:10,太陽落下山頭,湖面上還殘存著最後一絲光亮。我本以為我很適應孤獨的環境,但是獨自出行的第34天,我才意識到我錯了。扎帳篷時準備食材的默契配合,一同徒步時的互相鼓勵和萬籟俱寂時天南海北的閒聊都是獨自揹包出行感受不到的。獨自旅行不是一場宣告自我的征程的開始,而是一段自我認知的審視。獨自上路,將這一路的感受化為經歷,重新擁抱和朋友相處時光的美好。讓心靜一會兒,重新上路才能跟上生活的節奏。

和星空說晚安,此情此景,只留在腦海中就好。

轉天一早,被路過的山羊叫醒。改變計劃,今天就下山(其實只是被登山速食摧殘的饞肉了)。
摸了下身上的獵刀,滿腦子都是烤羊腿涮羊肉。算了算了,那樣ranger不得把我宰了。

一路上3萬多步都是下坡,從早上10點打包出發到下午5點重回snow lake停車場,途中只休息了兩次,膝蓋的半月板感覺都被磨薄了,畢竟加上揹包得有將近240斤的重量在雙膝上(做個善良的人,別做減法)。

從snow lake 側下山,險峻程度不比Asgard Pass差多少,這種橫木條在雪天時提供在光滑岩石上的摩擦力。

一路下來也沒太注意沿途的風景,終是在膝蓋著火前回到了停車場。

在終點停車場已被摧殘的不成人樣的我

綜合推薦指數:5.8
風景指數:10
簡易指數:2
路況指數:4

拉麵續命。

>近可賞花,退可賞景—雷尼爾雪山

位於華盛頓州的雷尼爾雪山無疑是附近西雅圖和波特蘭人民夏季賞花的第一去處,每年的八月下旬滿山遍野的野花配上雪上的背景秒殺一眾賞花聖地。
雖然此次到訪時間稍早,沒看到野花遍地。但是沿途的雪山美景足以餵飽追尋美景的遊客。

Sky loop tail一條難度適中的環形徒步線路。適當的爬坡量和超值的景色讓這條步道成了園區內的首席熱門步道。

如果時間富裕,想挑戰下自己,也可從sky loop的遠端沿步道前往雷尼爾山大本營,拜訪下登山營地。至於登頂雷尼爾山,還是那句話,硬核玩法還是諮詢下相關專業人士吧。

綜合推薦指數:8.1
風景指數:9
簡易指數:7
路況指數:8

>環形的最後一筆—1號公路的延伸

在西雅圖被髮小接待吃吃喝喝過了兩天腐敗的生活,重新啟程上路。再次見到太平洋,已經是行程的尾聲。

匆匆路過了奧林匹亞國家公園,颶風嶺到熱帶雨林的穿行徒步還是留給下次吧。

轉上沿海的101北段,這裡正是美西沿海公路加州1號公路向北的延伸。雖不及1號公路那麼出名,但還是能看出幾分相似的西海岸景緻。

Thor’s Well 雷神之井,不知道是陰天光線不對,還是技術不到位,總之站在這裡我是想象不到陽光下的延時攝影為什麼和我看到的如此不同。

別人的圖(網圖)

重回這個曾讓我吃到超速罰單的小鎮Astoria,好在有這頓飯讓我回想起在阿拉斯加的快樂時光。推薦餐廳:Baked Alaska


Drive Thru Tree 重回加州的地盤,周圍的車牌也重新換回了熟悉的加州底色。房價和油價也是讓人熟悉的有點無所適從。
但還是推薦下這家O’Hollaren’s的雞尾酒pineapple upside down很好喝。

這個位於加州偏北的景點是紅杉國家公園的附屬開發景點。門票$10,開車穿行一棵巨大的紅杉樹。打卡拍照,也算是個加州北部的著名景點了。

Richmond Bridge 此情此景如此的熟悉,過了這座橋就又回到北灣了,曾經的公寓和學校就在不遠的地方。獨自出行的環遊之旅至此也畫上了句號。

後記

4天后在回國的飛機上敲下這段文字:不知道下次再有機會回到這片曾經生活過6年的土地是什麼時候,也不知道下次出行是否還是獨行,更不知道距離下次能自由自在的支配40天的時間還有多久。但是這次我做到了,多年後仍能回想起這個夏天獨自探尋美西的怪石和湖泊的經歷就足夠了。12歲的我可能不具備完成這趟行程的資本,36歲的我也許看不上我現在的規劃,60歲的我也許不再擁有獨行這麼久的魄力,但在我24歲這年,這就是我交出的答卷。

P.S. 為了讓這次的flag不倒,年前終於把這篇先發出來啦,每個大標題後面的小視訊過年期間我一定會補上的,這次一定不會成為flag~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