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還記得第一次看到澳門的場景,大概是15年前,並不是想象中的“東方拉斯維加斯”。陳舊擠壓的高樓,從珠海關閘向海延伸,這是一座隱藏曆史語言、尋找新方向的島嶼。15年過去了,這個島嶼閃耀霓虹,可感覺骨子裡,還是那個獨立堅強不爭不搶的島嶼。今天想跟你們聊聊澳門,分享一些關於TA的私藏“可愛之處”。

[ 安德魯蛋撻 ]

來澳門,安德魯蛋撻必定是個跳不過的。這個小小的焦香軟脆的葡式蛋撻,對甜食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終結者。而它背後的故事也像極了這座城市,曲折迴轉,融合交錯。

英國人安德魯Andrew Stow本是一名藥劑師,因為工作在澳門定居。後來去葡萄牙旅行時吃到了當地的小吃葡式蛋撻,很想分享給大家,沒有食譜的他靠著藥劑師的本能和對美食的熱愛,創造了安德魯葡式蛋撻。後面的故事你們大概也都知道了,安德魯葡撻爆紅,前妻瑪嘉烈在澳門開了另外一家蛋撻店,還把配方賣給了肯德基……後續故事的精彩程度也不亞於一部劇情電影了。

安德魯在澳門一共有6家店,氹仔3家,分別在威尼斯人度假村購物、官也街和旅遊學院,而我們更推薦位於路環島的3家安德魯餅店。一來三家不同風格,但距離超級近,在一個環型的街角內,二來也有安德魯的第一家本店,也更有意義。

安德魯的葡撻撻皮都是手工捏製的,13個阿姨每天要捏1000個蛋撻以上。烘烤的過程要時刻關注,來回翻面至少三次。新鮮出爐的葡撻,酥皮香脆鬆軟,中間奶蛋爆漿,表層有一些焦糖脆皮,整體來說甜而不膩。另外,即使是冷卻的安德魯蛋撻,內外的層次口感也很特別,醇厚濃郁,也推薦嘗試。

📍 路環安德魯餅店原店:澳門路環市區戴紳禮街1號地下(7:00-22:00)
📍 路環安德魯咖啡店:澳門路環市區屠場前地9號地下(9:00-18:00)
📍 路環安德魯花園咖啡店:澳門路環市區屠場前地21C康靈閣地下(9:00-22:00,對寵物友好餐廳)
📍 氹仔安德魯餅店及咖啡店:威尼斯人度假村大運河購物中心臉譜街870號鋪(10:00-23:00)
📍 氹仔安德魯餅店:官也街9號栢鴻大廈地下E座(10:00-21:00)
📍 氹仔中心咖啡店:旅遊學院氹仔校區地庫二層(8:00-18:00)
✏️ 時間不多的話可以去官也街或者威尼斯人店嘗試或者外帶回家,後來之後記得放冰箱,要吃的時候熱一下就可以。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建議去路環島三家店感受下。

[ 龍華茶樓 ]

想體驗正宗的粵式老茶樓文化,龍華茶樓是澳門為數不多的選擇。就在老城區紅街市對面的一棟黃色小樓,它在澳門幾乎是無人不曉,也見證了60年澳門歲月。綠色的鐵窗搭配電影裡熟悉的地磚,老茶樓的自取餐車和夾在餐桌玻璃下的手寫選單,你能想象得到的復古茶館場景,在龍華茶樓裡全在眼前。

茶樓供應的是早茶,每日營業到下午兩點,初夏的日子,接近中午時間,客人並不算多。雖說也算是拍過電影(《澳門風雲》)、明星常見的“網紅店”了,可老闆並沒有刻意高調宣傳,牆上掛滿的仍是字畫、工藝品和攝影作品,保留了樸實無華的文化氣息。也難怪,客人當中遊客並沒有想象中常見,倒感覺像是附近的爺爺奶奶、阿姨叔叔們聊天喝茶的熱門場所,親切得很。

作為食客還是要聊一下吃的方面,非常推薦的是白切蔥油雞,軟嫩,蔥油蒜蓉入味,絕對是精彩的蔥油雞。其它點心全憑個人喜好,去小車裡自取就好,不精緻,勝在量足隨意,還有那份原汁原味的人情味。

📍 澳門提督市北街三號
⏰ 營業時間:7:00-14:00
✏️ 發哥拍《澳門風雲》的時候,坐在靠窗的第三張桌子。茶館老闆很nice,願意聊天,有眼緣的還會送明信片。另外,茶樓沒有空調,夏天全靠風扇。

[ 恆友 ]

第一次吃恆友,是十幾年前在澳門讀書的時候。那是新馬路的一個又小又破的檔口,三三兩兩年輕人,圍著熱氣騰騰的咖哩湯,老闆手腳麻利,用剪刀切菜,速度驚人。自選料,剪碎快煮,澆上濃稠咖哩汁,手捧一碗,坐在大堂巷的噴泉前,這就是記憶中的恆友。

現在的恆友, 名聲傳開了,除了本地人,也成了遊客的必選項。在澳門本島和氹仔開了幾家分店,也有模仿的同型別店鋪,倒都挺受歡迎。特別是本島新馬路大堂巷的原店和氹仔官也街這兩家,幾乎每次都是大型排隊現場。還好的是,那麼多年過去了,再捧起一大碗澆滿湯汁的恆友,一口浸潤濃香咖哩的娃娃菜和牛雜,箇中滋味,依然讓人滿足。

📍 恆友大堂店:大堂巷12號C鋪(10:00-0:00)
📍 恆友氹仔店:官也街8號地下(10:00-22:00)
✏️ 排隊有風險,時間需謹慎,建議非高峰期前往。腐竹、娃娃菜、牛雜、魚蛋、魚籽包等等,自選料全憑個人喜好,咖哩醬有罐裝可以單買回家。

[ 洪馨椰子 ]

古早風味的果欄街離熱鬧的大三巴、戀愛巷不算遠,相比起來安靜市井。這家椰子冰淇淋店已經起家100多年,第四代傳人正在堅守經營。你很難想象現在他們仍然用傳統方式製作椰子冰淇淋,開殼、刨皮、磨絲,榨出椰漿,再混合煉奶等製成,保留最原始的椰子味道,清香微甜,還有一絲絲的椰肉口感。十個椰子做六十杯冰淇淋,一天只製作兩回。

📍 果欄街14號地下
⏰ 營業時間:10:00-18:00
✏️ 洪馨椰子對面的榮記豆腐麵食的豆腐花也可以試試看。

[ 皇冠小館 ]

竹升面是一種粵式傳統的麵食,用鴨蛋和麵,用竹竿壓打,麵條纖細,口感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麵食,帶著脆爽彈牙,很有特點。雖然現在大部分都以機器製作,但也不乏堅持用古法造面。皇冠小館算是一家,一碗竹升蝦子撈麵,有彈性的麵條裹著鹹鮮蝦子,吃起來有沙沙口感,是好吃的想體驗的特色。

📍 總店:水坑尾街308-310號(10:00-凌晨2:00)
📍 銀座店:伯多祿局長街1-15號銀座廣場一樓J室(11:00-22:00)
📍 百老匯店:路氹城蓮花海濱大馬路澳門百老匯A-G017號鋪(11:00-0:00)
✏️ 皇冠小館跟蝦子撈麵搭配的清湯看著寡淡,其實是用大頭蝦、大地魚和豬筒骨熬製的,專門用來搭配竹升撈麵。另外,他們家的花膏海蟹粥也是坊間推薦,有興趣可以一起試試看。

[ 盛記白粥 ]

盛記是我們在澳門最喜愛的早餐店,也沒有之一。明明只有簡簡單單的粥和小吃,鹹甜適中,吃出了幸福飽滿的感覺。白粥用泰米、腐竹慢慢熬煮,米粒已煮爆,不見粒粒,只有米的甜香滋味,還品出了些豆漿的味道,像我本不愛喝粥,在這裡全然忘記了這回事。蘿蔔糕、炸腸、腸粉、皮蛋瘦肉粥、豆花全都不錯。(我會告訴你們我們有連續好幾天每天早上都從這裡開始的嗎?)


📍 天通街14號雅緻大廈地下(7:15-19:00)
📍 雅廉訪大馬路77號(7:00-20:00)
📍 氹仔舊城區孫逸仙博士大馬路257號利民大廈地下D鋪(7:30-23:00)
📍 台山巴波沙大馬路264號南慧閣第二座A-G017

[ 肥仔文 ]

肥仔文的菜色類似皇冠小館,竹升面、水蟹粥依舊是熱門的本地特色,還有像椒鹽九肚魚、椒鹽玉米、炸鯪魚球墨魚丸這樣獨家推薦。很多年前,這裡也是我們的后街“食堂”之一,還記得當時最愛點的是魚香茄子炆米。如今再來,肥仔文熱鬧非凡,居然也要開始等位,再點魚香茄子炆米,似乎已經少了很多滋味,但更多的是驚訝:那個時候的胃口真的好大……


📍 氹仔新城區孫逸仙博士大馬路460號地下I舖
📍 皇朝聖德倫街474號獲多利大廈地下
⏰ 營業時間:17:00-凌晨3:00

[ 大利來記 ]

大利來豬扒“紅”得相當偶然:60年前靠賣豬仔包為生,類似短小版的法國麵包,也就是現在豬扒包外層的麵包,那個時候氹仔海島市政廳每天訂購200只派送給街坊市民,叫做救濟包,也全靠這部分收入大利來才活了下去。後來有一位土生廚師建議在豬仔包裡夾入豬扒,傳授了葡萄牙香料配方的醃肉,老闆再結合中式醃法,才有了現在的豬扒包。從救濟包到大利來豬扒包,既有時代的印記流傳,又有澳門人的堅持和創造。


口感上,豬扒包是咀嚼感豐富的型別,外層的豬仔包烤得偏硬有嚼勁,中間是帶骨豬扒,沒有加任何調料醬汁,全靠醃好的烤豬扒與麵包的配合,是很實實在在的“澳門式漢堡”。


📍 氹仔告利雅施利華街35號(8:00-18:00)
📍 大三巴街25號地下B座(10:30-19:00)
📍 威尼斯人大運河美食廣場2505A號鋪(8:00-22:00)
✏️ 推薦剛出爐熱騰騰的吃,另外豬扒包裡面的豬扒是帶骨的,吃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

[ 莫義記 ]


氹仔官也街是一條澳門美食聚集的小街,無論何時總是人頭攢動,十幾年來大部分店鋪都經歷了幾輪更新,但總有些站得住的老字號屹立不倒,巷子最前面的莫義記絕對算是一家。畢竟,饕餮之後,沒有人會拒絕來一點甜品。莫義記最早做大菜糕出名,近20年再研發了榴蓮雪糕,而我們最愛的還是葡萄牙甜點木糠布丁,有同樣喜好的可以再去附近地堡街的沙度娜木糠布丁專門店嘗試下。


📍 莫義記:氹仔舊城區官也街9號A鋪(11:00-21:00)
📍 沙度娜:氹仔地堡街泉福新村第一期第六座嘉裕閣地下AA鋪(11:00-22:00)

[ 南屏雅敘 ]


十月初五日街的南屏雅敘,被兩個詩意的名字吸引進去。後來才知道,這裡傳說是澳門最古老的且第一家有冷氣的茶餐廳,的確復古氛圍濃厚,但絕不冷清,相反人情味十足。獨自一人看報的爺爺,住在附近的老夫妻,準備上班的男男女女,極致的詩意大概就是這樣的市井感。你可以像本地人一樣,叫一個南屏三明治或火腿蛋三明治做早餐,或者帶一個沙翁麵包打包帶走。


📍 新馬路十月初五街85A地下
⏰ 營業時間:6:30-18:30

[ Single Origin ]

Single Origin店如其名,主推的就是單品咖啡,也是澳門第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手衝單品咖啡店。米白色的街角小店,一樓是咖啡區域和幾張靠窗的小桌,陽光明朗的週末,一樓滿座,點單後上了二樓,也是狹小的佈局,好在咖啡迷人,豆子都是自家烘焙,每一季還有限量的手衝特製,咖啡師也很願意推薦介紹。


📍 荷蘭園二馬路19號地下
⏰ 營業時間:12:00-20:00
✏️ 除了單品咖啡,布丁燒和抹茶蛋糕也可以搭配試試。

[ Communal Table ]


Communal Table與Single Origin出自同門,Single主打單品,Communal則是混合豆和創意咖啡。狹長形的佈局,相對來說空間寬敞一些,特別是館中間的大長桌,在澳門咖啡館裡也是少見,也能體會店主在不同店裡去設定不一樣的風格和小小心思。


📍 澳門美麗街29C(近水坑尾)
⏰ 營業時間:12:00-18:00(週一至週五)11:00-23:00(週末)
✏️ Communal Pizza、海鮮三明治法包可以搭配一起

[ Blooom ]


Blooom是澳門本地的咖啡烘培所,就在荷蘭園菜市場街口,市井之間,這樣的咖啡天地顯得更生活化,透明開放的空間,設有烘焙房、咖啡培訓中心及傳統的Espresso Bar。據說全澳門的精品咖啡店的咖啡豆都由這裡烘焙提供, 絕對是咖啡愛好者的打卡之地。


📍 雀仔園柯高街5號
⏰ 營業時間:8:30-19:30(週一至週五)11:00-19:00(週末)
✏️ 帶些咖啡豆和咖啡衝煮器材回去也是不錯的選擇。

[ 瘋堂區 ]


瘋堂區是澳門本島的一片特色區域,你能在很多電影裡見過這些熟悉的場景。《伊莎貝拉》、《游龍戲鳳》,女孩在黃燈下的瓷磚巷子裡奔跑,背後是斑駁破舊的葡式建築,充滿了高對比度和黃綠色的色調。


瘋堂區只是俗稱,這裡本叫做望德堂坊,曾經是華人天主教徒聚居的地方。坊內以前有一間麻風病院,大家對麻風病避而遠之,時間久了,就把病院旁邊的望德聖母院叫做瘋堂,聖母院前的斜坡叫做瘋堂斜巷。現在這裡以仁慈堂婆仔屋為基地,是澳門的文化創意街區。

可以從瘋堂斜巷往望德聖母堂,經過演藝學院音樂學院,到仁慈堂婆仔屋,再由馬忌士街向舊西洋墳場走,最後可以到中央圖書館附近。這一區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傳統澳門景點,但地上的葡式瓷磚、婆仔屋的巨型榕樹和黃色調的特色建築,仍有種異域又熟悉的感覺。


✏️ 週末的瘋堂斜巷經常會有集市活動。也可以傍晚夜晚的時候閒逛過去,會另有一種感覺。

[ 龍環葡韻附近 ]


以前住在氹仔,就很喜歡沒事來這裡走走,那個時候印象就好像一片安靜的氹仔後花園,有居民的日常和好吃的甜點,有昏黃的路燈和階梯上的老榕樹,哪怕十幾年過去了,再經歷這些巷子,除了遠處背景裡的路氹區酒店霓虹燈,幾乎沒有太多的變化。


如果從酒店區過來,一般都從嘉模巷走進來,這時候可以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避開美食和人流,就沿著嘉路士米耶馬路走,沒多久會看到一座淡黃色的嘉謨聖母教堂,再往前是文化遺產龍環葡韻住宅博物館和公園溼地一帶,是傳統有特色的澳門漫步路線。另外一種深入居民街巷,跟著人流直入官也街,嘗試小吃之餘,轉入小巷,新巷、望地列古街、福隆彩街、日頭街,披著陳舊的色調,被彩色的民居屋包圍,也許能找到攻略之外的美食獨享地,是舌尖與好心情的發現路線。

特別是深夜的施督憲正街和飛能便度街,狹長的街道,那麼恰到好處的暖色路燈,光線反射到素啤古街拐角的古榕樹與石板路上,把影子拉很長,像只能聽到自己腳步聲的內心電影,那個時候,也許你能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澳門。


✏️ 推薦兩家咖啡,Quater Square的三樓天台和蜂大咖啡。

[ 路環市區 ]


路環是距離澳門本島最遠的一個離島,以前這裡更像是一個郊野與漁村混合的島嶼,沒有什麼所謂的規劃與建設,頗有點探索大自然的感覺。路氹填海區建成之後,路環開始有了一些不一樣的生機,變化還挺大,利弊並存,要尋找到商業和生態的最佳平衡,並不容易。


路環市區是巴士最密集和方便的地點,下車之後馬上能看到現在已經成為澳門經典代表的安德魯蛋撻門店,沿海散步,走十月初五馬路,左邊是路環特色居民街道,會自動被彩牆、花屋和路環聖方濟各堂吸引,右邊面海,能望到不遠處的珠海橫琴島。時間不多的話就在這一帶的街巷裡度過吧,是不被打擾的悠閒散漫。


✏️ 腳力優秀的話,可以沿著十月初五馬路一直往南走,從鄉村馬路一直走到澳門的最南面,竹灣海灘。同樣推薦一家咖啡:漢記手打咖啡。

[ 十月初五日街 ]


雖然現在大家普遍都知道澳門的新馬路,但七八十年前,十月初五日街才是那個時候的“新馬路”,繁盛至極。如今,這條街道在吃這個領域,包攬了一批老字號的懷舊座標。英記茶莊、大龍鳳茶樓、黃枝記粥面總店、牛記咖哩美食、南屏雅敘、時香花生瓜子,體驗澳門街道骨子裡的老時光情懷,這裡恐怕最合適不過了。


📍 北端接沙梨頭海邊街,南端接十月初五日巷

[ 新馬路 ]


新馬路的全名叫做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當然沒有人會記得這個名字。這裡是澳門商業及樞紐中心,無論是去逛街還是前往標誌性文化遺產,先到新馬路總是不會出錯的。我們非常推薦大家在傍晚的時刻到來,天氣好的七點鐘左右,夜幕剛剛落下,天空呈現深邃的藍色,搭配新馬路的暖色霓虹,再對映到石板路上,煙火人間,也許會忘記平日裡那個洶湧嘈雜的新馬路。


✏️ 白天除了無人不知的大三巴牌坊之外,建議大家去看看附近的市政署大樓、福隆新街和玫瑰聖母堂。

[ SIGNUM ]


SIGNUM是澳門本土室內設計師創立的一間創意家居集合店,明知道在旅行中家居類東西可能是遇到最多心水卻最難帶走的類別,但還是在無意間發現這間店的時候,義無反顧的走了進去,並且逗留了相當久的時間……


幸好沒有錯過SIGNUM,單純從陳列到選擇的品牌來說,就能感覺品位不俗,輕工業與北歐的混搭,兩層並不算大的空間,黑頂白牆,錯落有致,簡單又繽紛,主打歐洲風格化明顯的家居品牌,Tom Dixon、Magis、Moooi都有出現。


另一方面,原創服裝、箱包飾物、文具雜貨也巧妙搭配其中,因此整體更像一間有設計感的複合買手店,非常好逛。以及他們家也提供寄送國內的服務,我對比了下Anglepoise的燈,跟海淘比也是划算的。


📍 東望洋街9-A號麗景樓地下A座
⏰ 營業時間:11:00-20:00
✏️ 網站://signum.mo/zh_hk/

[ 井井三一兒童繪本書屋 ]


一個城市書店的多元化也是文化包容性的體現,比如很多人喜歡的澳門的邊度有書,從03年堅持到現在,成為許多往來澳門的獨家記憶。還有這家井井三一兒童繪本書屋,充滿想象力與童趣的繪本空間,仍然有很多故事正在發生。


空間不大,佈置也很簡單,吸引目光的還是彩色書架上擺滿的繪本,繪本的主題不止是童話故事、人生道理等常見的內容,更有很多人與自然、生老病死、社會發展等更深刻話題,每次經過,都有小朋友和大人認真的閱讀和討論,不像是一個買賣的場所,更像是不分年齡的開拓眼界的天地。


📍 聖祿杞街31號地下
⏰ 營業時間:13:30-19:30(不定休,通常週一)

[ 集貨 ]

粵語裡“集”與“雜”同音,所以很好理解,集貨就是雜貨的意思。一走進來,就能感受到濃烈的復古腔調,牆面被刷成了明豔的黃色和紅色,牆上掛滿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鐘表和標識。既能看到傢俱、打字機、本土絕版舊物、玩具、黑膠唱片、杯碟等老物件,也有如眼鏡、飾品、工具等新雜貨或原創物品,可以說是想把“雜”到極致。


相比店裡的雜貨,我們更推薦這家出其不意的餐飲選單。咖啡蘇打、蜂蜜蘇打、姜’s、布丁蛋糕都不俗,坐在入口的吧檯,老闆也很願意跟你聊一聊店裡老物件的故事。


📍 聖祿杞街15B號新興大廈地下
⏰ 營業時間:15:00-21:00(每週一至週五、週日)14:00-22:00(週六)

[ 古著市集 ]


集貨的對面就是夫妻店古著市集,黃色的鐵柵門後,是兩層滿滿當當的古著,主打美系戶外和日系工裝風格,老闆主要從日本、美國和泰國蒐羅服飾,涉獵極廣,認真挑起來能逗留許久。


📍 聖祿杞街22A號百德大廈地下
⏰ 營業時間:15:00-21:00(每週一至週五、週日)14:00-22:00(週六)
✏️ 如果經常去日本逛古著店的話,就可以忽略這裡,價效比相對低一些。

[ 沙梨頭圖書館 ]


上個世紀30年代,沙梨頭圖書館就已經矗立在澳門最早的填海區域,由七座騎樓風格的建築組成,80多年曆經長期地質沉降和附近興建高層建築的影響,在16年重修後重新對外開放。特別的是重修保留了騎樓的外立面以及部分內部結構,新舊融合的沙梨頭圖書館成為澳門城市公共建設有特別有分量的存在。


一樓是報紙雜誌閱讀區和兒童讀物區,二樓和三樓分別設立了大量的借閱和自習空間,也有影音區和多媒體區。圖書館也不設門禁,對所有人開放。因此能看到不同年齡層的居民享受沉浸閱讀和學習的過程。


我們很欣賞的是,沙梨頭圖書館在設計上既呈現現代化,又保留了曾經屬於這裡的歷史印記,比如內牆上掛著曾經老建築的木窗作為裝飾,比如某個閱覽室的頭頂能看到以前用來維修船隻使用的支架,更別說外立面的彩色騎樓。在享受知識的同時,並不曾忘記珍貴的記憶。


📍 沙梨頭海邊街69-81號
⏰ 營業時間:8:00-24:00(週二到週日)14:00-24:00(週一)

[ 瑞吉金沙城中心酒店 ]


澳門的酒店選擇很多,從本島到路氹再到路環每個區域都有各個價位和風格適應的選擇。我的建議是大部分來澳會選擇兩三天的旅行,所以住在路氹酒店區是相對推薦的。一來選擇多,酒店新,二來這個區域能滿足吃、住、娛樂、親子、逛街購物等等需求,能在有限的時間裡體驗更多。


在路氹酒店區,瑞吉給我們的印象很不一樣。不是那種豪華氣派、亦或是打造豐富娛樂專案的綜合型酒店。就是單純的舒適,視覺、觸覺和服務的舒服,雅緻的暖色調,沒有刻意營造的華麗,以及整體價效比算蠻高的。


📍 路氹連貫公路S/N


澳門這個指南,拖拖拉拉寫了很久,多少是因為四年在這個小島的求學經歷,想在個人與客觀之間找一個平衡點。與內地很多城市相比,澳門並沒有那種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種曾經時光裡的熟悉和一次次往來的新發現,也在一點點的重新整理我對澳門的認識。以上列舉了24個澳門的可愛之處,但心目中的可愛之處,遠不止這些。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