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2018年再訪日本。從10月底到11月初,用9天時間從北海道的小樽、札幌、登別、函館到東京,從繁華落盡到紅葉滿天再到綠意枝頭,從景點到博物館到大學,從美食到美景,從自然風光到文化,試著去見識一個不一樣的民族,去體會日本人的細節為王和匠人精神,也看到他們拘謹守禮和放浪形骸的雙重表現。這個民族,值得我們用心思考和學習。

乾貨篇

一、時間:
2018年10月27日-11月4日,共9天自由行。
自由行還是跟團,一直是個兩難選擇,但我一直傾向前者。自由行的優點在於航班的時間合適,朝發夕歸,不用轉機,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白天時間,但也不用坐紅眼航班那麼辛苦。其次,住宿地點離活動地點近,現在有很多團住宿安排偏僻,大量時間浪費在交通上。其三,行程自由吃得好,還可以自己掌握旅行節奏和重點。缺點當然是貴和累。不過,日本的旅遊資訊獲取方便,公共交通發達,對自由行遊客極度友好,個人建議如果精力允許還是自由行吧。
二、地點:
北海道小樽、札幌、登別、函館和東京。由於我們出行的時間點剛好北海道的道北、道東紅葉結束,道央、道南紅葉已近尾聲,而東京、京都紅葉未紅,9天行程都安排在北海道則看點不夠豐富,所以重點放在了道央、道南加東京。
1.小樽:運河、硝子館、浪漫館;
2.札幌:北海道大學、狸小路、中島公園、中央市場、札幌啤酒園、大通公園、北海道舊廳舍、北海道神宮、二條市場;
3.登別:地獄谷、奧之湯、大湯沼、大湯沼川天然足湯、熊樂園;
4.函館:金森倉庫、函館山、大沼國定公園、函館朝市、五稜郭;
5.東京:築地市場、日本橋、江戶東京博物館、明治神宮、東京國立博物館、六義園、東京大學、皇居二重橋;
三、人物:
我與外子兩人。
四、簽證:
單次旅遊籤,馬蜂窩代辦:悅晟旅行,用了蜂蜜後2人578。一定要提前出富裕時間,像這次我辦的太晚,走前4天才拿到簽證,其實還是挺緊張的,關鍵是很多住宿沒法提前確認,價格上肯定有損失。
五、費用(RMB):
總計約32110(不含自用的免稅店購物)。
1.機票:國際段2人11092(國航北京-札幌,東京-北京),國內段2人988(日航函館-東京)。國際段,國航時間上是最合適的,早去晚回。從函館到東京這一段,考慮到火車時間長、價格貴,即算用上JR周遊券價效比也低。而日航和全日空都有針對持國際航段機票的外國遊客特惠機票,所以還是選了飛機,日航網站上購買即可。
2.住宿:7152;全程經濟型酒店雙床間,房間面積都在20平米以上,沒有選特別小的那種房間。其中,札幌多米附酒店3晚雙人間含早2987,登別雅亭酒店1晚含早晚餐1089,函館帕科酒店1晚含早603,東京上野新御徒町站 ICI 頤養酒店3晚不含早2473。關於酒店,首選還是要離JR站或地鐵站近,因為通常也會是BUS總站,交通方便。但這次為了滿足先生早餐吃得好的要求,選的含餐的3家酒店都是評價吃得好的,未必離JR站近。另外,有個小建議,我對酒店的要求除了乾淨安靜,比較難忍受衛生間太小,洗澡水小,尤其是怕洗頭不方便。如果有跟我一樣挑剔的選手,其實可以考慮帶公共溫泉的酒店,這樣洗澡就方便多了。另外,日本酒店一般是下午3點以後入住,11點前退房,所以大家記得掌握好退房的時間。
3.零花:現金6205.4(合日元10萬,銀行兌換),刷卡消費約5800。主要用於本地交通、餐飲和零花。餐飲上,除了酒店早餐,其它基本上都是走哪吃哪,湯咖哩、蟹料理、拉麵、壽司、海鮮燒烤、天婦羅這幾種特色餐都嚐了一遍,但是沒有吃和牛,留到下次吧。
4.其餘:西瓜卡2張232(攜程:驢媽媽旅遊網),上網電話卡62(攜程:上海棉花糖國旅,),2人簽證費578(馬蜂:窩悅晟旅行)。兩個人都是華為雙卡雙待手機,一張上網絡卡再開上wifi,兩個人完全夠用,缺點是不能分開行動。
六、天氣和著裝:
彼時,札幌等地氣溫和北京差不多,10-15度左右。東京氣溫略高,20度左右。除了東京的兩日,其餘日子每天都有雨,傘是必需品。尤其在北海道,前一秒悽風苦雨瑟瑟發抖,下一秒晴空萬里溫暖如春,真是變幻莫測,氣象萬千,所以也造就了不一樣的風景。著裝上,在北海道一般打底+薄抓絨+薄外套足矣,主要考慮防風防雨,東京打底+薄外套即可,9天4身換洗。考慮到衛生和乾衣問題,雖然酒店基本都提供自助洗衣機,但不建議使用。在札幌多米附酒店用了一次自助洗衣機,洗完的衣服有很多碎屑粉末狀殘留,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體驗很差。
七、行李:
新秀麗28寸拉桿軟箱1個+皇冠20寸拉桿軟箱1個+隨身揹包1個。主要是換洗衣物鞋帽、洗漱用品、充電裝置和少量備用藥。護照和簽證影印件、備用證件照照片和列印好的機+酒預訂單一定要隨身攜帶,電子版存一份在郵箱和手機裡,以備不時之需。沒有太多購物需求,國航、日航每人2件23kg行李額,返程時兩個箱子一共才25kg,空間和配額完全夠用,備用的摺疊購物袋都沒用上。
順便吐槽一下新秀麗的箱子。一直以為大牌應該質量好,我們部門有一個公用的28寸硬箱,n年前去美國回來時兩個卡扣鎖壞了一個。好吧,我當是偶然事件。今年1月初為了去非洲,我在實體店買了個28寸軟箱,去日本是第二次用,結果回國後發現箱子背面拉桿附近的織物部分已經磨破了。想想15年前買的25寸雜牌萬向輪箱子,斷斷續續跟我出國不下4次,依舊完整!新秀麗這個做工,真是對不起它的價格。
八、本地交通:
一路上除了函館機場巴士和登別酒店巴士,其它交通都支援西瓜卡(有指定席的JR需要單獨買票),各站點和便利店均可充值,可購物,羽田機場國際航班候機區的餐廳和禮品店也可以消費,非常方便。在北海道城市間接駁巴士+JR,小樽靠走,札幌地鐵+巴士+電車,函館電車+巴士+JR。日本的公共交通基本都有固定時間表,也沒必要買JR周遊券,體驗不同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種樂趣。
九、購物:
事實證明,微信和支付寶的匯率並不如傳說中的實惠,總結了匯率最優排序:全幣種卡最優,銀聯卡與現金差不多次之,微信、支付寶最差,所以下次還是要多刷卡,少現金。大一些的餐飲場所都能用信用卡,但是居酒屋、拉麵館之類的還是要用現金,西瓜卡充值也要用現金。總的來說,兩個人9天10萬日元的現金還是很充裕的,到東京後來兩天我基本上都是用現金結賬,花不完的可以在機場用,或者回國在日上花掉。購物方面,從我的購物結算單來看,東京市內商場退稅後比羽田機場免稅店便宜,札幌的藥妝價格比東京便宜,iphone手機比國內便宜,而且不排隊不限購不加價。
十、工具軟體和網站:
1.旅遊類:馬蜂窩,查遊記和基本資訊。日本各城市旅遊官網,機場官網,JR官網等等,大部分有中文版,沒有中文的就日文版、英文版對照著看,總有一款適合你





2.訂票類:國航、日航網站,比第三方價格低而且靠譜,退改簽也方便。
3.訂房類:主要用Hotels、Agoda、Booking和攜程。幾個網站各有利弊,取消預訂後退款處理都是極快。相比起來,Booking和攜程的酒店和房型資訊更完整和全面,尤其是評價,我建議多看看攜程的,因為中國遊客的需求比較接近,但也許會不夠客觀。Hotels和Agoda的價格相對優惠,尤其是這次趕上Agoda有VISA信用卡88折活動,不過Hotels人工客服接通速度和態度比agoda好。另外要注意,Agoda預定後如果延後扣款的話,因為匯率差問題,預訂價格會和實際扣款金額不同,我聯絡了人工客服後幫我補回差額。估計除了攜程,其它國外訂房網站都有這個問題。
4.交通類:“雅虎乘換案內”,非常好用的APP,但需要花時間來熟悉使用,而且有些日文地名輸入不方便,我剛開始不會查簡直崩潰,一旦搞懂以後覺得真是太有用了,可以提前來計劃行程和費用,大大提高出行效率。“Googlemap”,到日本後下載的,在東京步行導航用的多,也很方便。另外,建議大家每到一地,先去觀光案內所去諮詢景點和交通訊息,拿到時刻表和地圖,回酒店後好做規劃。這種地方一般都會有中文服務人員,再不濟也會有英文服務。
5.其它:全能計算器(匯率換算)、日上會員app或公眾號(免稅店商品價格查詢、預訂)。
十一、攝影:
全程華為P20pro手機攝影。沒背單反(太沉,遊客氣質濃重不適合都市簡裝出行),沒用濾鏡,沒做後期處理,原片奉上。如果看官覺得景色不錯,那就確實是美景天成。

背景知識

從地域區劃上來說,日本號稱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京都)43縣(。。。),下面介紹一下此行的幾個地方基本情況:

北海道(Hokkaido),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唯一的道,也是最北的一級行政區,為日本除了本州以外最大的島,也是世介面積第21大島嶼,略小於愛爾蘭島。南以津輕海峽界本州島,北以宗谷海峽界庫頁島。札幌是北海道的行政中心以及最大城市。北海道舊稱蝦夷地,曾居住著阿伊努族人。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新政府決定在蝦夷地設定箱館裁判所,隨即把名稱改為箱館府。1869年蝦夷地改稱北海道。同年7月設定北海道開拓使(箱館府因此廢除),北海道的開拓正式開始。1882年廢止開拓使,設定函館,札幌,根室三縣取代開拓使。1886年代替3縣設定北海道廳。

札幌(Sapporo):人口195萬,面積1121平方公里(相當於東京23區總面積的近2倍,大致與香港相同),位於日本北海道道央地區,為全日本人口第五多的城市,是北海道政府(道廳)以及石狩支廳辦公室所在地,北海道的行政中心、工商業中心及最大城市,1972年舉辦過第11屆冬奧。札幌新千歲機場是日本第三大機場,距離札幌45km。

小樽(Otaru):北海道的一座港口都市,鄰接札幌,約在100年前作為北海道的海上大門發展起來,極盡繁榮,1922年設市,是北海道西海岸經濟中心之一。不少銀行和企業紛紛來此發展,工業以食品、金屬加工、木材、機械等為主。昔日運河裡曾擁擠著無數裝卸貨物的舢板,沿岸都是磚石結構的倉庫。如今這些倉庫建築都改成了玻璃工藝品商店、茶館、餐廳和大型商鋪。由於境內有大量歷史建築物,因此成為日本非常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

函館(Hakodate):古稱“箱館”,是位於北海道南方的主要城市,也是個重要的天然港口,面積677.68平方公里,人口31.8萬。13世紀時是本州被廢貴族、罪犯的流放地。江戶時代開始有移民定居,從事漁業和農業。原本幕府時代釋出鎖國令之後,日本除了長崎市與平戶市之外的港口都不對外開放,直到1854年日本與美國簽訂“神奈川條約”(又名:日美和親條約),決議開放北海道箱館港與下田港(靜岡縣下田市),正式瓦解了江戶時期的鎖國政策。箱館開放後,商業日漸繁榮,曾有“北方長崎”之稱。1869年改今名。

東京(Tokyo):位於本州島關東平原南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廣義的“東京”通常是指“東京都區部”(亦稱東京23區、東京特別區)地區,其與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地區共同組成日本一級行政區——東京都。古稱江戶,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都城從京都遷至江戶,並改名東京,逐漸發展成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東京下轄23個特別區、26個市、5個町、8個村,總面積約2155平方公里(略大於深圳1997.5平方公里,相當於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城區面積621平方公里多)。東京市區人口約1351萬(2016年),東京都市圈總人口達3700萬(2016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注:本篇資訊根據搜狗百科、百度百科等網路公開資訊整理)

遊記篇

和先生在一起以後,每每說到出國玩,他死活不肯。一個不願意坐飛機的人,出境只是公務去過日本和臺灣,香港和澳門還是我每次回家省親時生拉硬扯去的。經我多次遊說,終於鬆口說可以再去一次日本,所以趕快行動起來。
以往自己出國自由行,雖然也會查資料,但是由於資訊不全,又是一個人揹包遊,所以只會規劃個大概,不會具體到每一步,住的地方除了大城市的週末住宿高峰會預訂,經常會臨時現找,行程也可能隨時調整。這次因為日本的資訊查詢方便,時刻表也清晰,去的都是城市地區,加上帶著我家老爺出門,所以生平第一次把所有的酒店和行程都做了預訂和詳細規劃。差不多行前三週開始查詢各種資訊,準備簽證材料,訂酒店、訂機票,玩得還算盡興。如果時間更充裕,也許可以把計劃做得更好。

D1 10/27 出發,前往札幌

航班是國航北京08:00-札幌新千歲12:50。因為有免稅店採購計劃,所以起了大早,辦完登機安檢才6點。T3出發區的日上是24小時的,所以不用擔心不開門的問題,品牌也很全。正在採購的時候,航旅縱橫發來了悲催的訊息,札幌在下雨,所以航班延誤,起飛時間待定。這樣給了我更充分的血拼時間,於是又衝動購物了



飛機真正起飛在10點半左右。越過高山和大海,越過白雲和藍天,這下面應該是渤海灣吧

經過本州島,遠遠看見的應該是富士山

來個近景,注意圖中靠右的那個小椎體。

在北海道上空,看見彩虹。

札幌的雨停了,陽光破雲而出,照在北海道的大地上。

雨後的新千歲機場。

機場不大,下機後先去衛生間,體會了下自動洗pp的馬桶。日本的絕大部分廁所都有這種沖洗馬桶蓋配備,但發現只有在機場的帶烘乾,在酒店、車站、公共衛生間的都沒有,難道是我沒看懂?
進關的地方不大,但是人很多,悶熱異常。估計是因為天氣關係,航班到達時間都集中在一起了。進關需要錄指紋,有專人指引。札幌入境海關的效率還是很高的,本國人通道辦理完畢後,迅速開放給外國人辦理,贊一個。
入境後提取行李,關檢人員會抽查大件行李,比如我們的28寸箱子,檢查後沒問題就放行了。出來後正對著就是觀光諮詢處。因為帶著行李,不想去坐JR,以為機場巴士會方便,但實際上,機場巴士一來要掐點(不同班次路線不同,事先要問明白),其次會堵車,所以還是JR換乘地鐵更便捷。
巴士可以刷西瓜卡(上下車各刷一次)。生怕坐過站,經過仔細研究,發現司機上方有個螢幕會滾動顯示到站情況,每個座位附近都能找到下圖這個按鈕,要下車的話提前按一下就好。

飛機落地是2點左右,坐上巴士已經3點多,因為堵車,到札幌市內已經天黑,下車步行到酒店已經5點。我預訂的多米附酒店(Dormy Inn Sapporo Annex Hot Spring)和多米高階酒店一南一北隔著札幌著名的商業街——狸小路,同屬多米酒店集團,早餐和夜宵拉麵需要去多米高階酒店的一層用餐。辦理入住很快。房間大小還算合適,進門處是衣帽櫃和洗手檯,衛生間乾溼分離,洗浴的地方會覺得有點憋悶,總的來說還不錯。

酒店每天早上提供去札幌JR站的計程車接送,提前預約,在多米高階酒店大堂等候即可。計劃第二天坐JR去小樽,所以預約了早上8點的車。

收拾一下準備出去逛街覓食。介紹一下,札幌市中心區道路也是棋盤格佈局,橫向為“條”,以大通公園為界,分南北,如“北1條”“南2條”。豎向為“丁目”,以平川河為界,分東西,如“西1丁目”“東2丁目”。狸小路從東往西1丁目-6丁目全部為步行區域,都有這種透光的頂棚,遮風避雨,逛街無憂。在札幌呆了幾天發現,這種設計特別適合這兒陰晴不定的天氣。
臨近萬聖節,出門就是遊行的隊伍,牛鬼蛇神,什麼都有,大家還都挺認真。狸小路很繁華,食肆、藥妝店、電器店比比皆是。

看到觀光諮詢點,裡面有北海道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提供幫助,於是諮詢了小樽和定山溪的情況,順便請她推薦吃的。按照她給的位置,找到一家據說不錯的湯咖哩店,叫Suage。店員的英語不咋地,幸好有英文選單。湯咖哩有雞肉、海鮮、蔬菜之分,還可以選辣度,米飯的多少。實物看上去就是霓虹版麻辣燙麼!下圖左邊是海鮮加一個什麼特別料的,右邊是雞肉的。右邊的味道一般,而左邊這份加料的味道厚重,感覺像是加了沙茶醬,好吃多了,湯用來佐飯最佳。

在Suage的樓下,看見一家檔口,極小極簡到用塑料棚避風,倒是收拾得挺利落。
另外,這旁邊有家藥妝店,粗略看了一下,價格很實惠。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札幌還是不大,再跟狸小路上的松本清、札幌藥妝比較了一下,暢銷的那些款,其實價格都差不多,總的來說,比東京我看到的店都便宜。我因為還下面還有行程,所以打算到東京再開啟購物模式。

吃完飯,一路閒逛回酒店。多米酒店的特點就是所有酒店都會提供公共溫泉和夜宵拉麵。這家的男湯在一樓,女湯在二樓,要去前臺拿密碼進入(每天更換),房間內提供浴衣和毛巾,泡湯的地方洗浴護膚品都有,洗護還行,護膚一般,我還是用慣自己的。說是溫泉,其實就是大熱水池子。
泡溫泉的程式,先在洗浴區衝乾淨身體,都是坐著洗。洗乾淨後再進入浴池,毛巾可以頂在頭上,但是不能浸入溫泉中。就像國內的北方城市,札幌的夜晚還是寒冷的,所以泡個溫泉確實舒服。泡完溫泉去對面的多米高階酒店吃拉麵。好像是9:00-11:00供應,憑房卡每人限量一份。最普通的醬油拉麵,對我而言,面太硬了,味道一般。吃完回房睡覺。

D2 10/28 札幌——小樽——札幌

昨天因為航班延誤,天黑的也早,完全沒有時間遊玩,今天才是旅途正式開啟的一天。7點多去吃早飯,人太多,等了一會,領班過來安排了位置。
早餐西式日式的東東都有。西式的比較簡單,沙拉麵包等,乳酪肉腸很少。日式相對豐富,湯咖哩、成吉思汗(烤羊肉)、天婦羅、烤物、海鮮飯、刺身、湯都有。最愛的是可以自由搭配的海鮮飯,見圖右下,吃起來很滿足。

吃完早飯,趕緊去搭約好的計程車。司機已經在大堂等候了,是個女司機,車內有資訊卡,收拾得也整潔。大概十多分鐘到達札幌JR站。

藍天晴好,空氣清冷,札幌站在一個商業綜合體裡,設施很新。

首先找地方要給西瓜卡充值,買來的西瓜卡有500押金,1500可用額度。機場巴士花了1060,所剩無幾。JR入站口有一大排自助機,日文介面看不懂,研究了一下發現可以調到英文介面,搞定!去小樽刷西瓜卡進站即可,用“乘換案內”APP查好時間、車次,看好站臺等車就好,反正我們都是自由席,位置很富餘。
下圖是JR站內的吸菸室,菸民們在裡面互相傷害。

站臺等車來一張。

車廂內來一張

右邊臨海,眼看著烏雲集結遮住藍天。

這塊礁石出現在無數的小樽遊記中,快成網紅了

到了小樽,開始下雨,剛好站裡有便利店,剛買完傘,就看見遊客中心提供傘,更桑心的是,發現外面雨居然停了。小樽確實小,從JR站一直往前走,沒多遠就是運河。下圖的左側是個碼頭,有遊船可以繞運河和海道一圈,需時40分鐘。我們選擇了步行。

運河邊的倉庫外牆爬滿了爬山虎。

沿著運河一直走,是大正硝子館。硝子就是玻璃,館裡面的玻璃製品大路貨居多,個別特別精緻也很貴。

旁邊有個小作坊,可以看見師傅現做。

硝子館門口的樹上,掛滿了玻璃墜兒,在陽光下閃爍,特別夢幻。

小樽浪漫館裡漫天漫地全是八音盒,看看就好。

據說北海道的哈密瓜很甜,走過水果攤,來了一份現吃的。

看見網紅的LeTAO,嚐了一個雙色冰淇淋和奶油的東東(忘記叫啥),味道還可以,倒也沒有驚為天人的感覺。

恰逢週日,小樽是典型的旅遊地,遊客中有很多日本人,所以一路上賣魚乾、昆布(海帶)之類的特產店還挺多的。

下圖是蒸汽時鐘,貌似現在還在使用。

時鐘對面的廣場上有個常夜燈,相當於燈塔,舊時用來引導海上船隻。

廣場上,有迎接萬聖節的裝飾。一個臨時搭建的舞臺,好像是在為什麼活動籌款。

廣場邊有一家很大的LeTAO。一層買西點,二層是咖啡廳,人還不少,需要等座。其實LeTAO的點心在羽田機場就有專櫃,據說札幌機場也有賣的,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中國遊客在這兒大包小包的買很多,拎著不累麼?

買了個泡芙隨便吃吃。

看見抹茶店,沒忍住好奇心,買了個抹茶紅豆,甜的差點齁著。

路過一間傳統式樣的房子,沒見過世面的我們趕緊照一張。

小樽溜達半天時間也就差不多了。已經快兩點,可是吃了亂七八糟一堆甜點,也不餓。傳說中超好吃的“政壽司”還要等座半小時,懶得再等,決定回札幌。

突然出現的膏藥旗引起一陣反感,讓我想起那些戰爭片子,想起這個國度的人們曾經給過我們那麼深刻的傷害。

回到小樽JR站,左邊是可以坐大巴的中央車站,右邊是海鮮朝市。烏雲又來了。

最後,用小樽啤酒來結束這個精緻的旅遊小城半日時光吧。

坐JR回到札幌,直接去北海道大學。從JR車站出來一直往北走就能到。校園裡林木扶疏。下圖的大石頭上估計是校訓。

校園裡林木扶疏,秋色正盛,紅、黃、綠色彩繽紛,非常漂亮。

楓葉似火。

配著古老的紅磚建築,更具風姿。

一路上都是漂亮的紅楓,忍不住停下來拍照,先生倒是催著我往裡面走,說不定前面的景色更美。果然越走丹楓金葉越來越多,越來越熱鬧。下圖是正對著大學正門的銀杏大道。

銀杏正好,可惜這個時候天色已經暗下來,加上雨後,拍不出來效果。

到處都是攜老扶幼賞秋的人群,原來校園裡正在搞“金葉祭”。

落葉圈成一個“心”

肉眼所見的絢爛之美,令人震撼,可惜無法用鏡頭來展示。

很快天黑,從校園出來坐地鐵 ,去了薄野站附近的“蟹將軍”吃蟹料理。
到了那兒,不過5點左右,見門口等著幾個說粵語的同胞,飯店的服務人員也沒來招呼。過了一會,飯店的人和那幾個同胞不知道說了些啥,他們就說沒有位置吃不上明天再來。我覺得奇怪,這麼早就要排隊嗎?上前詢問,原來有位置的。服務人員招呼我們脫了鞋上樓一看,偌大的飯店,就只有一桌客人,看來交流有誤。
這家是傳統風格的日本館子,席地而坐,服務員都著和服。領班是個有點年紀的日本婦人,拿著中英文選單給我們推薦,會用簡單的英語單詞,英語程度明顯好於其他服務員。在我們研究餐單的時候,她會在遠遠的上菜口位置等著,一邊機警的盯著我們這裡,只要一招呼,立刻倒著小碎步飄過來,態度恭敬跪在一旁等我們提出需求,難道這就是傳統的跪式服務?好在我們是盤坐在榻榻米上,所以服務員跪著也並沒有覺得我們高出一頭,相信他們也沒法盤著腿點菜上菜,那不就成了嘮嗑了,所以我覺得這種情形下的跪式服務也只是為了大家的姿勢舒服,未必如傳說中的那麼謙卑和低人一等。

蟹料理有各種檔,內容不等。沒有帝王蟹,只有毛蟹,所以我們選了右下的這個豪華套餐。

圖左這個是整隻的毛蟹,圖右的鍋裡煮了兩隻蟹腿,服務員會幫忙把蔬菜下進去,吃完蔬菜再下白米熬粥。一頓吃下來,東西雖然不多,但也有葷有素,有涼有熱,配上清酒,吃的某人手舞足蹈。

吃完了往回走,看看札幌的繁華夜晚,回家泡澡睡覺嘍

D3 10/29 札幌

關於賞秋,札幌附近的定山溪本是個好地方,又有紅葉,又有溫泉。可是一來在網上查詢,紅葉盛期已過,二來往返較遠,需時一天。其實如果能第一天到札幌時直接去定山溪住一晚溫泉酒店最合適的。據說中島公園的秋色正濃,所以決定今天的行程是中島公園、海鮮中央市場和札幌啤酒館。
早起外面就在下雨,吃完豐盛的早餐,雨依舊不停。坐有軌電車去中島公園,刷西瓜卡即可,車內依舊乾淨、安靜。

下了車往中島公園去,路過一家中華料理。瞧先生這婀娜嬌俏的交叉步。他撐著昨天便利店買的雨傘,一路上誇便宜好用,還打算帶回國。這一秒還在嘚瑟,下一秒到中島公園遭遇狂風,傘就給吹變形了。這是後話。

中島公園的西邊有個渡邊淳一文學館。渡邊淳一是在札幌長大,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

雖然知道這個日本作家,但沒有拜讀過他的作品。本來想去文學館學習一下,沒想到恰逢週一閉館。

無奈只好給渡邊淳一文學館的入口照個相。文學騷年們,我盡力啦

文學館去不成,還是去中島公園溜達吧。淒雨冷風中,恰好走的又不是大門。偌大公園裡,除了我們兩個遊客,鮮有人影。

雨雖然不是特別大,奈何風勢強勁,先生得意的那把透明塑料傘,瞬間翻折,好在傘骨並沒斷,還能湊合用。凍手凍腳的往前走,突然一片黑影掠過頭頂,降落於前,我和先生都嚇了一跳,卻原來是一大群灰鴿子飛來覓食。

看看這紅的、黃的、綠的,倘若風和日麗,這兒真應該是美不勝收的。

靠近中島公園東側入口大道上,遇見些遊客。高大的銀杏與楓樹交錯繽紛,可惜這天氣差強人意。

決定轉戰中央海鮮市場,從這坐地鐵倒JR線即可。看著長長的站臺,發現了女性專用車廂(注意圖右邊的專用席字樣),不過車廂並無特別,除指定時段外,乘坐沒有限制。

從地鐵換乘JR,發覺天已放晴,不過冷風依舊。中央市場外圍很大一片都是冷庫廠房、水產品公司,就像進了工廠,包括交易市場,這些都是不對普通消費者開放的。好容易走到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朝市,發現只營業到11:00,正好趕上人家關門打烊


,心塞呀!也怪我功課做得不夠,以為像二條市場一樣,一直營業到中午。我心心念唸的海膽蓋飯啊。。。。

悲憤之下,只好回到札幌JR站,據說有個根室回轉壽司,物美又價廉。
札幌JR站上蓋是個商業綜合體,連著丸之內百貨。正是午餐高峰期,裡面真是熱鬧異常。而這個根室還要等座,好在叫號也是比較快的,差不多等了半個小時。
就坐後,可以直接從迴轉臺上取餐,也可以直接下單給就近的壽司師傅請他單做。同時,壽司師傅也會集中做一批特別食材的壽司,比如章魚,我猜可能是正當季或當日鮮貨,推薦給附近的顧客取用。和國內吃過的回轉壽司不同,這裡壽司臺師傅和外圈後廚的師傅不時大聲招呼應和,或者通過旁邊的話筒替顧客下單或者回應,店裡一片“嚯嚯哈嘿”的,很是熱鬧!不過想想壽司師傅們也不帶個口罩啥的,而且拿手直接接點選單,國內大館子裡的大廚炒個菜也就罷了,他們這個相當於直接對著食材噴啊,呃。。。不能多想

看看我們的戰績,感覺自己很能吃

這餐點了海膽、金槍魚、星鰻、烏賊、牡丹蝦等等,一共花了日元5532,人民幣不到350,按照食材的新鮮程度和量,應該算是全程價效比最高的一餐。
吃完直接從札幌站北口坐迴圈巴士去札幌啤酒園。下圖是啤酒園返程的巴士時刻表。

札幌是日本啤酒的發源地,札幌啤酒廠建設於1876年,適逢北海道開拓時代,也是為數不多用自產的大麥和啤酒花進行啤酒釀造的工廠。

博物館的主建築,是保留著北海道開拓時代的面貌的紅磚歷史建築物,現在已經開闢成博物館和特色餐館。在札幌啤酒博物館可以瞭解日本啤酒發展史、釀酒器具及釀造過程,參觀結束後還可以試飲啤酒工廠直送的生啤。如果買500日元的門票,就能包含講解和啤酒,當然也可以免費自行參觀,我們選擇了自行參觀。

有中文講解說明,自己取用閱讀即可。

歷年的廣告。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恰逢週一,反正當天館內的啤酒吧不開放,喝不到工廠新鮮直送的生啤了。
這些老建築外牆的爬山虎已經變色,在陽光下看著格外精神。

此時的碧雲藍天哪有一點上午冷風苦雨的慘狀。

啤酒廠的老建築都改成餐飲場所,但大多飄著一股烤肉味,看來都經營著“成吉思汗”(烤羊肉)。我們選了這家在博物館對面的餐館,靠著落地大窗,喝喝酒,看看景。

啤酒都是冰的,配上這個天氣,越喝越冷。正好啤酒園挨著一個洋華堂商場,於是決定去那逛逛。超市裡的海鮮都打著中央市場的旗號,還陳列了一輛同款運貨車。

從商場出來,夜幕四合,華燈璀璨,紅磚老建築平添了一分魔幻色彩。

坐車回到札幌大通公園附近,看到札幌電視塔。日本的電視塔好像長得都差不多。

終於拍到了有軌電車的正臉。

今晚打算去吃鼎鼎大名的札幌拉麵,網上查到有一家館子叫“一幻”,據說比較正宗。冒著寒風,終於找到僻巷裡的這家店。還挺大,牆上掛著各種簽名,店裡還坐著老外,不知道是不是個網紅或者什麼LP推薦餐廳。可以選擇細面或者寬面。

終於喝到了札幌啤酒

拉麵本尊。湯頭肥厚,這個倒不意外,但是很鹹。搞得我只好偷偷的拼命往裡面加水,因為要躲過店小二一臉問號。

在這裡,還要說一下拉麵館就餐的門道。
當時天特別冷,我們去的時候店裡沒有等候的客人,有空座,所以我們就直接入座了,店小二雖然有點詫異,也沒說啥(也許腹誹來著,或者說了啥俺也聽不懂),很快過來抹桌子,遞選單。再來客人,我們發現雖然有空位,客人也都在等候區坐著。剛開始以為他們等人或人多,要坐在一塊,後來發現好像也不是。一直到小二領位,他們才會入座。後來又去了幾次拉麵館,發現拉麵館幾乎都要由店小二領位後才能入座的,而不是由客人來選擇坐哪兒,或者有空位我先坐了等著點菜上菜。我理解這個可能跟拉麵館明檔操作的佈局有關。一般拉麵館的格局像回轉壽司店一樣,廚師和顧客是靠一個封閉的臺子分隔開。廚師在裡側操作,客人在外側用餐,中間是個分隔的餐檯。廚師按照點單準備好食物,直接放在客人面前的餐檯上,客人取用吃完後也要把餐具擱回餐檯才離開。領位入座估計一是要照顧到店小二負責收拾桌面的同時,還要招呼客人、結賬(有的拉麵館沒有點單機)、上酒水比較忙,再一個也是根據廚師當前的工作量來分配他服務的客人。日本大多數館子營業面積其實都很小,高峰期等位很嚴重,這種營業方式可以避免有位置的人等老半天吃不到嘴,取到食物的人又找不到地方吃,還能提高翻檯率,其實很值得國內餐館借鑑。也提醒大家要是去拉麵館,即算有空位,不要急於入座,等著店小二來安排就好。
吃完拉麵,往酒店溜達。路過薄野歡樂街,據說有很多不可言說之場所,看上去倒是氣氛有點詭異。

路過一個摩天輪,可惜照的模糊了。

狸小路上有很多居酒屋,先生一直想找個光顧一下。今天是在札幌的最後一晚,於是我倆隨便找個進去。這家地方不大,店裡也不甚講究。

點了杯清酒和烤蟹腿,店家送的開胃菜是一小碟清水毛豆。不要以為開胃菜是免費的,這個就跟粵港一帶的餐館收茶位費一樣,按位算錢的。比如我們去的這家,一個人是500日元,所以那碟毛豆要收1000。所以就這麼點東西,我們一共消費了5000多日元,想想中午那頓,真是很不值。
另外,大家不要以為日本的館子都很乾淨,這家居酒屋真是超級不講究。我坐的位置能看見一大堆杯子堆在水池裡,廚師這邊烤著蟹腿,那邊用洗滌劑和刷子刷了杯子就拿到架子上,消毒是不可能了,我還親眼見他調酒的時候,找了個長柄的勺子在擱了酒、冰塊和糖漿的杯子裡攪和了一通,拿出來放進嘴裡嚐了一下。鬼知道這個勺子他會不會伸進下一個調酒杯裡。最後結賬時,店家那個收銀機也是髒的沒法看。所以說,與其相信日本人天生愛乾淨和自律,不如相信他們是靠後天的約束和教育。
吃完先生仍是覺得不盡興,可這一天寒風吹得實在讓人木了興致。這樣的天氣,還能看見夜跑的人,穿的也並不多,日本人是有多不怕冷!還是回酒店收拾東西,準備明天的行程吧。

D4 10/30 札幌——登別

今天要啟程去登別溫泉。從札幌去登別溫泉可以坐JR或者高速大巴到登別JR站再倒專線巴士,直接去登別溫泉的高速大巴班次非常少,票價大概在1000日元左右。溫泉巴士時刻見下圖。

大家最好提前瞭解下預訂的登別酒店離哪個bus站近,省得拖著箱子到處跑,比如我們預訂的登別雅亭酒店就在足湯入口的前一站。剛好酒店也提供到札幌市區的往返接駁巴士,單程票價為500元,乘車地點在札幌電視塔,13:15發車,需要提前預約。所以我懶得折騰,直接約了巴士。預約EMAIL地址供大家參考:[email protected]
中午才坐車,所以還能在札幌浪半天。吃完早餐,先生去狸小路上這家小神社抽了個籤。

上午天氣不錯,一路走到大通公園逛逛。

大通公園其實類似於城市綠心,是一條東西向的街心公園,兩邊都是札幌最現代化的建築,環繞著銀行、電視臺、寫字樓什麼的,覺得像他們的CBD。

陽光下的札幌電視塔看上去還真是“平平無奇”

札幌的鐘樓

北海道舊本廳舍,裡面有關於北海道歷史的展覽。
關於北海道廳舊本廳舍:是日本北海道過去的治理機關北海道廳的辦公場所,為北海道的象徵,位於札幌市市中心,是一座用紅磚建造巴羅克風格的歐式建築;因為過去道廳所在,又稱為舊道廳或北海道廳舊廳舍,或依其外貌直接稱為紅磚。現已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文物財。目前建築內作為北海道立文書館、北海道歷史畫廊,開放供民眾免費參觀,館內基本保持著過去的風貌,並展示有關北海道開發歷史的文物及資料,可以閱覽有關北海道的歷史檔案;同時也設有北方四島的資料館,展示過去日本治領北方四島時期的相關文物。——摘自百度百科
仔細看了關於日俄北方四島糾紛由來的展覽。就像之前我看過某位峰峰的遊記裡提到的,北方四島的問題,我們一個外國人都能通過這種展覽展示看到,可是關於釣魚島的問題,從來沒見過哪個地方有過專題展覽,能把來龍去脈說清楚,又或許是我無知了,不過真心希望咱們能全民普及一下。

舊廳舍門衝東,前面有兩方池塘,此時也是風景獨好。

舊廳舍正對著一條銀杏大道,由綠轉黃,漸入佳境。烏雲來了,眼看著又要下雨的節奏。

從北海道舊廳舍出來,尚有時間,又去了趟北海道神宮。門前清靜,小小庭院,整潔有序,見之有肅穆莊嚴之感。

石質鳥居,不多見。三三兩兩會有人過來參拜,很虔誠的樣子。

時近中午,於是去二條市場吃海鮮飯。

二條市場不大,毗鄰狸小路,遊客紛紛。店家十分熱情的招呼,頓時有置身旅遊區的感覺。

找了一家貌似人氣比較旺的館子“大磯”。點菜時,手腳並用跟服務員描述要吃啥,一通英語以後,服務員突然說:還是說中文吧


原來是同胞,為啥早不說,搞得我們用英語描述。要了兩個海鮮飯,下圖是三文魚、金槍、魚子、海膽、蟹肉拼的

這個是全海膽的,各配一碗蔥花大醬湯。

吃完回酒店取行李,又遇電車,不過這次是紅色的。此時的札幌又開始下雨了。

拖著行李,去札幌電視塔地下一層辦理乘車登記手續。12:45開始辦理,到早了就等會,看見這家拉麵館門口排起長長的隊伍,兩邊都是他家的店面,生意還這麼好。右圖是點餐機。

等著無聊,先生買了個扭扭蛋,裡面是一節火車車廂。

臨近12:45,接待臺來了兩個女生,帶著各種物品有條不紊得開始辦登記手續。這邊廂15分鐘辦理完畢,收拾東西走人。那邊廂到地面上大巴旁,兩個女孩子又開始迎接上車的客人,同時還負責在車上嘰裡呱啦講解一通,高效而幹練。這輛巴士是隸屬於同一酒店集團的三家登別溫泉酒店共用的,所以車上幾乎坐滿了。

要離開札幌了,其實這裡還有很多可玩的,可惜時間不夠。札幌夏天有啤酒節,冬天有冰雪節,城市夠現代方便,但是不擁擠混亂,我還挺喜歡,不知何時有機會再來。離開札幌時陰雨綿綿,走著走著就放晴了,一路看景,也是享受。

這個山頂還有雪,就像富士山一樣,不知道是哪座山?

3點左右出登別溫泉高速出口,路邊能看見這樣卡哇伊的鬼,據說鬼文化也是登別的特色之一。

登別溫泉街不是很大,一路上都是各種溫泉酒店,雅亭酒店在班車最後一站,相對離登別溫泉的bus總站遠一點,走過去要5-10分鐘的樣子。辦理好入住,去房間放好東西準備出去耍。酒店的設施偏陳舊,我們的和式房間夠睡四個人,挺大的。窗戶正對著樹林,能看見殘留的秋葉。登別到底是山裡,此時已是晚秋了。

登別主要想玩的景點是地獄谷和熊牧場。後者需要坐纜車上山,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所以安排在明天上午,下午到晚飯前的這個時間打算去地獄谷。從酒店走過去不過5分鐘,地獄谷的入口是第一瀧,規模很大,據說有30多個池子。位置自然是好,在地獄谷的入口處,看評價都說旅行團超多,吃的很一般,也不知真假。不過確實買東西、坐bus都很方便。說實在話第一瀧規模特別大,建築並不好看,建在地獄谷旁看著挺突兀的,但這是當地第一家溫泉館,有100多年曆史。而且正是因為他們的開發,登別溫泉才漸漸發展起來。

地獄谷不需要門票,入口處有張地圖示明瞭附近景點的位置。我們到這兒大概4點左右了,按著指示走吧。

裸露的溫泉地表看上去荒涼可怖,空氣裡是硫化氫的臭雞蛋味,山上滿是紅葉。其實以前去長白山應該也見過類似的地貌,但我竟然印象不深,想不起來是否有這樣大的規模。

夾雜著礦物的溪水都是奶白色。

層次分明的山體

從地獄谷旁邊有上山的小徑,應該也是下過雨,山路稍嫌泥濘。

一路爬到山頂,看見對面的山尖兒還在冒煙,俯瞰山下的大湯沼,幾株紅葉點綴在側。

俯瞰奧之湯

有路下到近旁,如一池滾湯,熱氣蒸騰。

附近有個大停車場,估計是給不願意付諸腳力的遊人方便開車來此一觀。

日落西山,雲彩漫天。

大湯沼

大湯沼旁有路可去足湯,一路上熱氣瀰漫,溪水流碧

泉水流緩處是足湯,遊客散坐沐足,很是歡樂。

旁邊有坐墊可以自由取用,用畢掛好即可。

寒冷中泡個熱水腳,真是舒服的緊。提醒大家,一定記得帶條備用的毛巾擦腳,我是帶了一塊用過的一次性毛巾,擦完腳帶走扔掉就好。

天色已暗,從足湯出來,沿公路下山沒多遠就是我們的酒店。此時大概5點左右,6點才開餐。都說住一泊二食的溫泉酒店要泡三次溫泉,晚餐前一次,晚餐後一次,第二天早餐前再泡一次,充分利用。於是走去附近的7-11買了點關東煮,胃裡先墊些食物去泡湯。
酒店房間內提供日式浴衣,換好了去泡湯,雅亭有6個室內湯,1個室外湯,我也分不出什麼差別,唯一不同的室外那個湯有細細的粉末沉澱,溫度也比室內湯高得多,倘或下點雪會更有感覺。
泡完湯去吃晚餐,蟹腿、三文魚、金槍魚等等非常新鮮,雖然人多,補菜很及時。甜瓜也是無限量供應,總的來說,吃的還不錯。

吃完回去房間喝我們在便利店買的梅子酒啊紅酒啊什麼的,睡前再去泡個澡,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D5 10/31 登別——函館

今天計劃上午在登別玩半天,然後坐火車去函館。為了踐行“三泡”原則,起了個大早去泡湯,泡完吃早飯,然後寄存行李去熊牧場玩。酒店提供去熊牧場的班車,不過最早一班也要8:30。可是此刻才8:15,我們決定走過去,順便活動活動。大概一刻鐘就到了熊牧場,8:30開門,我們是第三、四位客人。熊牧場門票包含了纜車票,成人票價2592日元,可以刷卡支付,這是我們此行第一個付費景點。

登高觀景果然很美,可以看到海面。

纜車下,一隻小鹿在覓食。

遠處的雲聚成帶,應該在下雨。

出纜車站,最先看到就是這三隻。先去右手的博物館和展望臺。

博物館有關於熊的進化、全球分佈、在北海道生長情況的科普介紹,樓頂是個展望臺。遠遠的海面上烏雲壓城。

近處的俱多樂湖是個典型的火山湖,和長白山的天池何其類似,此刻也是山雨欲來。

雨說來就來。山上的熊並不像我想象的那麼多,也許是因為下雨,只派了幾個代表出來。大熊們並沒有傘,無處可躲雨,但仍然執著於此處等著遊客投喂。圖片裡那個像“糞球”一般的東東,就是熊飼料,200日元一袋。可以在這個廊道里投喂,這樣可以近距離觀察它。看見有食,大熊紛紛圍聚過來,哐哐的使勁撞玻璃,催促人們投食。

可是遠處竟然有幾隻不為所動的大熊,這麼有骨氣咩?

原來這邊裡可以直接投喂,飼料扔過去,熊會直接用嘴接。不過我們投喂的時候,居然有隻烏鴉橫衝過來截了胡,於是兩隻熊同時表現出“一臉懵圈,錯愕不止”的神情。

雨越下越大,山上風大尤其冷。等食物投喂完了,大熊們和我們都覺得這歡樂的氣氛已然無法繼續,這麼差的天氣,彼此都不願再遷就。靠利益維持的關係是這麼經不起風吹雨打。好吧,就此別過!

臨走前的遠眺。

下山時,居然趕上一個放了熊玩偶的轎廂,佈置得及其浪漫,很興奮的上去玩了一通自拍。

出口處也有這樣擺著玩偶的轎廂供拍照用的

還有這個掛著魚乾的地方。

感覺熊牧場確實沒太多玩的,也許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吧,回到山下不過10點。可惜錯過了回酒店的班車,雨又大,不想冒雨走回酒店,這就意味著我們要錯過一趟去JR站的巴士,錯過從登別去函館的一趟火車。。。一步晚,步步晚,算了,回到酒店賞雨,等下班bus吧。從大廳的窗戶看出去,一片斑斕。登別其實還有不少遊玩方式,比如附近有不少登山小徑,可惜大部分遊客估計都像我們這樣只停留一天。

登別JR站非常小,有位中文服務人員幫助大家提供買票服務,這點非常周到。從登別坐快車去函館也要2.5小時,因為非週末,覺得座位不會緊張,所以買了去函館的自由席,票價6370/人,事實證明座位確實很多。之前查遊記,發現有不少人問JR站儲物櫃的情況,我幫童鞋們看了,大小儲物櫃都有,放28寸大箱子也沒問題,所以如果大家查好火車班次,在登別耍完了,當天趕去洞爺湖或新千歲機場什麼的也可行。

登別JR站沒有便利店,連售賣機都沒有,出去買又來不及,只好等著坐上去函館的車上再解決午飯問題。

自由席的車廂很空,隨便坐。車廂乾乾淨淨,沒有異味,沒有喧譁,沒有人開著聲音看視訊玩遊戲。這趟火車上有中文報站和廣播,無比親切。

買了個便當果腹,味道很一般。也有高階便當,不過需要預定。車內沒有飲用水,售貨小車上的熱水好像也只是衝咖啡用的,這一點不如咱們的火車方便。日本的鐵路交通那麼發達,但貌似沒法用手機訂票訂餐,也許有我不知道。

左手是海。

偶爾露出天空,窗外的農田與國內差別不大。

從登別去函館的火車會路過大沼公園站、五稜郭站。大沼公園和五稜郭都是我們計劃中的景點。如果不是晚了一班車,其實也完全可以先去大沼公園玩,然後再去函館市區住宿,省得第二天再坐回頭車,費時間費錢。我看JR車票上寫著當日有效,不清楚是否中途下車再上車,可惜忘了在登別車站問那個中文服務人員。不過當天一直下雨,也有些晚,建議再去童鞋們可以合理計劃一下。
至於五稜郭,廣播裡報站建議去五稜郭的乘客不要在五稜郭站下車,直接去函館站搭乘bus,估計這站離景點有點遠。下圖是大沼公園,能看到紅葉正好。

函館站裡就有觀光諮詢。我詢問是否有中文服務,接待我的中年男子傲嬌的回答沒有,不過他可以說英語,果然,他是我此行遇到的英語講得最好的日本人,沒有什麼口音,要知道大部分日本人的英語水平也不咋地。在這裡,我詢問了計劃要去的幾個景點情況,並且拿到了地圖和bus時刻表,太有用了。下圖是函館機場的巴士時刻表。

預訂的函館帕科酒店(Hotel Paco Hakodate)離JR站不到2km,拖著箱子不願意走,而且又下雨,所以打了輛車,起步價540元就到了。酒店房間類似公寓,可以做飯、洗衣,挺適合一大家子來住。這家酒店設施很新,離著bus的松風町和大森町站都很近,坐bus和電車都還算方便,出後門走兩步就是機場bus的大森町站,而且還有溫泉,還是比較推薦的。

從房間的陽臺望出去就是普通的日本住家。

原本預備在函館待上兩晚,可是因為訂票太晚,從函館到東京的優惠機票只有次日的,所以在函館只能住這一晚,因此當晚必須上函館山看夜景。趁著天亮,先坐車去元町、金森倉庫附近轉轉。十字街下車,就能看見下圖這個老式的交通指揮台,記憶中很小的時候,中國也有。上函館山的巴士也是在這兒附近坐。

這個時候又開始下雨,往金森倉庫和碼頭走的時候,看見網紅的小丑漢堡,順路進去嚐了一下。內飾是極儘可能的花哨,大紅大綠的實在欣賞不來。這個是大熱的炸雞漢堡,個頭不小,味道一般。

冷雨不停,看看天,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天氣太冷,看見金森倉庫的標誌性紅磚牆,趕快進屋逛逛。裡面就像798一樣,都是創意商業街或者餐飲,還有規模很大的旅遊產品店。

天色漸暗,準備坐巴士上山看夜景。實在太冷,經過一個7-11,進去買了個義大利肉醬面加熱了吃。這個是微博達人“回憶專用小馬甲”的推薦,但味道真心不咋地。對了,去7-11裡面等位子吃麵的時候,看見一個霓虹mm穿著露大腿的短褲,巧笑倩兮和一個男孩兩個人依偎著一塊吃東西,當時就震驚了。這都什麼體格呀,有小宇宙護體咩?我穿著衛衣、風衣還都凍成狗,大家不在一個次元?

關於函館夜景:“函館山位於日本北海道函館市的市區西端的沙頸岬(沙洲,大陸和大的島和陸地毗連的島)。海拔高334m,方圓約9平方千米。外觀好像牛躺臥一樣,因此也被叫做臥牛山,山頂設定有展望臺。從1898年到1905年,函館山上,開始津輕要塞建設,有炮臺、發電站、觀測所等設施,山全體成為軍事機密從地圖消失。二戰後,津輕要塞被美國軍要求拆卸,普通市民也能進入。2001年被指定為北海道遺產。白天,從山上可遠眺到津輕海峽的下北半島。夜間,細長的市街上閃耀的街燈和漆黑的海形成對比,釣墨斗魚的漁船上點燃的油燈(聚魚燈)編織成美麗的夜景,十分有名,同香港、那不勒斯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夜景”。”——根據百度百科整理
上函館山有BUS、纜車和步道三種方式。函館山上曾設炮臺等軍事設施,不向民眾開放,二戰後才逐漸解除封閉。天氣晴好的時候,步行登山觀日落賞夜景應該很棒,但這天就不用想了。
冒雨坐上函館山的巴士,票價200日元,巴士上有專門的服務人員維持秩序和介紹。隨著山道盤旋上升,函館的百萬夜景漸入眼簾。這個觀景臺不如香港太平山的規模大,雖然氣溫很低,看夜景的人還是很多的。函館的夜景好看在於這兩個灣區,像雙C疊加的香奈兒logo。

惠州有個雙月灣(見下圖),也是這種地貌,俯瞰也很美。

觀景臺上太冷,匆匆照了幾張照片就下山了。這麼冷的天,bus站有工作人員堅守,所以遊客雖多,但是秩序井然,安排車輛也很快,沒有滯留或在風雨中苦等的情況。
下山回到JR站附近,一路往酒店走,一路覓食。看見一家叫“丸南”的餐館,門臉齊整,進去裡面還挺大。坐下來看它的介紹,自陳此處為老店,別處還有分店。此處是百年老店,明治時期即有,一直開在函館站前的這個位置。點了一份面,還果然只是一碗麵!誠不我欺!這樣的天氣,這樣的面讓我想起初中語文課本里的《一碗陽春麵》,母子三人冒著寒風湧進小店,要了一晚陽春麵三人分而食之,互相鼓勵。感覺文章裡的面應該就是這樣清湯寡水的樣子。味道呢,也真是沒啥味道可言。

吃完繼續往酒店走,發現了一片餐飲區,就是下圖的這個“大門橫丁”,就像國內的夜市一樣,燈火輝煌,門可羅雀,許是因為天氣的原因。

匆匆穿過這片區域,回酒店,繼續今晚的泡湯。酒店的浴場在地下一層,也同時對外開放,所以進門處有服務檯,收鞋子,給手牌,有點像國內的洗浴中心。浴場人氣頗旺,有室內帶按摩的池子,也有室外帶電視的池子,總體還可以。

D6 11/01 函館——東京

今天要離開北海道飛去東京,航班是日本航空19:35(函館)-21:05(東京羽田),所以我們有一整個白天可以在函館玩耍。計劃是上午去大沼國定公園,中午回函館朝市吃飯,下午去五稜郭。因為大沼公園要趕火車班車,所以還得早起退房吃早飯,飛奔去JR站。酒店點評裡說這家早餐不錯,我感覺就是一般商務酒店的水平吧,肯定沒法和多米比。

到了JR站,在人工視窗買了票。大家不要怕人口視窗買票麻煩,沒有中文服務人員幫助的時候,直接在手機上用換乘案內APP或googlemap上查好班次,截圖儲存給售票員看就好了。陽光總在風雨後,天氣大好,正應了小時候作文裡寫到郊遊必有的開頭“晴空萬里”。去大沼公園的車已停候站臺,居然只有一節車輛,好新鮮

車廂內比較簡陋,就像咱們的慢車,可是整潔度遠超高鐵。

關於大沼國定公園:為日本北海道渡島半島東側的國定公園,面積9,083公頃,是北海道內面積最小的國定公園,是一個大自然樂園,範圍以屬於新日本三景之一的大沼為主;另包含附近的小沼和蓴菜沼,以及大小126個島嶼、32湖灣。三個湖泊中,各有小島點綴,水面上駒嶽活火山峰巒倒影,相映成畫。——百度百科
車廂左手就是小沼,與大沼一水相連。隔著窗戶,都能感受到碧水藍天,美景如斯。

9點左右到大沼公園。出了JR站就是遊客中心,幸運的碰到一個會說中文的服務人員,在地圖上劃重點,告訴我們步行的話去哪裡看紅葉比較好,還給了租自行車和坐遊船的優惠券,服務真棒!
大沼公園可玩的東西很多,附近還可以騎馬、坐纜車上山,而且也有溫泉酒店,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在這附近住一天好好玩耍。考慮到騎車環湖需要70分鐘,可是我們只有半天時間,所以還是坐船吧。船票好像一個人是1000日元出頭,用了優惠券,兩個人花了1980,可以刷卡。
剛好趕上一班船,船上大部分都是有點年紀的遊客,像我們這樣的中年人不多,估計也是因為工作日的關係。開船的是上圖這個小夥子,中圖右手這個人專職介紹:“各位叔叔大嬸,幸會幸會,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今天你們上了我這艘賊船,啊,不對,是遊船,都是緣分啊。說到緣分,各位算是來著了,所謂秋風起,蟹腳癢,魚兒肥得慌,正是湖裡捕魚的季節,各位來看我手裡的魚乾,這麼大一盒不要88888,也不要8888,只要888,而且今天老闆母親大壽大優惠,您買一盒我們再送一盒。。。”我瞎編的,日語我也聽不懂,不過他真的有推銷魚乾。這老兄特別能說,一會左邊指個山,一會右邊指著水,嘰裡呱啦介紹一陣,大家就會心領神會發出感嘆,我們雖然聽不懂,但也時不時很配合地哼哼一下。

天氣絕佳,遠望駒嶽,山尖剛好被雲遮住。

來一張全景。

遊船從大沼一直到小沼繞個圈圈再回到公園入口處的碼頭,大概30分鐘的樣子吧。下了船,沿著岸上步道溜溜達達看紅葉。下圖遠處就是遊船碼頭。雨後通透的天氣裡,一步一景,色彩如油畫般亮麗。

遇見不少臺灣同胞,年輕的男孩女孩們結伴而行,各種跳、各種自拍,high得不行。也不知道是亞洲人特別愛自拍,還是年輕人都這樣。每次出國,遇見的歐洲人好像都比較安靜,對著景色默默欣賞一陣,拍兩張照片就走了,亞洲人則多半喜歡各種組合,各種蹦啊跳啊各種自拍,歡樂得不行

陽光正好,葉繁如花。

霓虹國的烏鴉隨處可見,常常讓我想起北京的喜鵲。這兩種鳥都是寓意吉祥,備受愛護,一個個吃喝不愁,養的毛色發亮,日子過得安逸閒適。下面這隻黑的連眼睛都找不到。

看見一處咖啡館,掩映在紅楓中,不知道這個小圖騰是何寓意。

旁邊還有處小小的神龕。

走走停停,拍拍照,已是11點,玩的差不多得回函館朝市吃飯去了。大沼的JR站很小,但一樣有各種儲物櫃,方便遊客寄存行李。看來從登別過來直接下車,遊覽完大沼公園再去函館確實可行。

此行的最小車站,只有一個站臺。

回程買的快車,票價單人1160。車票有兩張,上面是特急券,下面是乘車券。出站時兩張票疊放直接插入閘機,就給回收了,留個照片紀念一下。

烏雲襲來。

回程的火車上,看見駒嶽山終於露出山尖,可是看著又要下雨的樣子。

回到函館,朝市就在函館站旁,檔口、餐館比比皆是,正是午餐的高峰,有不少拖著行李的遊客。隨便找了一家規模大些的進去,不知道是不是網紅店,反正牆上也是一大堆簽名。要了海膽飯、烤烏賊和烤生蠔。海膽飯在照片裡看著很大份,其實就是小小一碗,不如札幌的“大磯”那家來的實在。烏賊和生蠔很新鮮。

吃完飯去五稜郭。bus班次少,電車的車次多。
日本的公交不但發達,而且高效。一般都是分段計價,後門上車,有自動出整理券的機器,自己取,車內會有顯示屏提示到站和對應的整理券票價,下車投幣,刷卡的話就上下各刷一次即可。不論巴士還是電車,一般車上就一位司機,同時負責充值、兌換零錢。當然,有的車上會有換錢機。司機一邊開車,一邊自言自語,估計就是報站、提醒之類的。大部分司機聲音是暖男體貼型,輕聲細語,一路叮嚀。也有司機是慵懶高冷型,慢條斯理,惜字如金。函館的電車上為方便遊客與司機交流,很細緻的準備一張常用短語的提示卡,上面有日、英、韓、中文繁體和中文簡體,比如:車票、換乘、上車、遺失物品等等,不能日語交流的話直接指給對方看就好。

關於五稜郭:是日本江戶時代建造於現今北海道函館市的一個星形要塞城郭,也是日本第一個以西洋建築格式所建造的一個城堡。“五稜郭”原本是指這座建造呈五角星狀的城郭,並非其城堡的本名。日本共有兩座“五稜郭”式的城堡,另一座是位於長野縣佐久市臼田町的“龍岡城”。北海道這座城的正式名稱是“龜田役所土壘”(亀田役所土塁)或“柳野城”,後來大眾廣泛的直接稱呼為“五稜郭”或“函館五稜郭”,是日本國指定的特別史蹟,同時也是日本最大的西洋式城郭。1854年日本與美國簽訂“神奈川條約”(又名:日美和親條約)中決議開放北海道箱館(函館原名)港口,為了增加防衛能力以及解決官方行政中心的設立問題,由德川幕府的徵夷大將軍下令建造五稜郭。由當代知名的軍事學者武田斐三郎所設計,於1857-1866年建造完成。因為當時的戰爭已經多數使用大炮,所以採用了歐洲稜堡樣式的西洋要塞建築方式設計,並且以5個V字狀打造成星型的型態建造。2006年,新建立高達107米的“五稜郭塔”完成。——根據百度百科整理
車到五稜郭,又開始掉雨點兒,在烏雲襯托下,五稜郭塔顯得格外高大。

五稜郭外護城河環繞,一道木橋,直通入口。無需門票

五角星的一個角

五稜郭內現在可見的重要建築就是復建的箱館奉行所。門票500元,只收現金。
關於箱館奉行所:隨著五稜郭的建成,箱館(函館舊稱)奉行所成立,即江戶幕府因箱館港口開放而設定的政府辦公樓,建造於1857-1864年,但僅僅7年後江戶幕府便解體消亡。1868年,擁護舊幕府的舊幕府軍曾佔據與此,建立“蝦夷共和國”,與擁護維新的新政府軍在此進行了日本史上最後的內戰“箱館戰爭”。1869年,新政府軍獲勝,日本從此進入明治維新時代,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內戰結束後,包括奉行所在內的大多數建築物被拆除。函館於2006年正式啟動奉行所復原工作,2010年完成。——根據百度百科整理

館內按照日本傳統建築方式復原。入內參觀需脫鞋。

在此遇見有人穿著傳統服裝拍照,待拍完後好奇前問。奈何服務人員語言不通,比劃老半天,大意是說他們並非專業攝影服務,可能是為了宣傳或者什麼的,而這禮服是日本結婚用的傳統服飾。見我好奇,服務人員商量了一下,讓我穿上照相。真是驚喜感激交加,於是有了下面這張照片。因為只是臨時披掛一下,所以並沒有繫上和服腰帶。

謝過他們,繼續在館內參觀。展陳除了介紹奉行所的歷史、箱館戰爭的始末,還有重建過程和工藝的介紹。下圖陳列的是館內各個部位所用材料樣品。

參觀完奉行所,天已大晴,五稜郭內各色林木搖曳生姿。

遊客不多,十分清靜。

銀杏半黃。

松柏各具姿態。

此時上五稜郭塔觀景正當時。門票900,坐專門的電梯直上三層觀景臺。電梯裡有服務人員,電梯門關後,燈光會暗下來,四壁的圖片介紹顯現出來,服務人員開始解說,還是聽不懂。看下圖門票的左下角,那個小五角星就是檢票的痕跡,是不是很有小心機。

這個五稜郭塔外形不倫不類,修在一個歷史遺蹟五稜郭旁也不協調。你要說為了方便俯瞰五稜郭全景也就罷了,偏偏在觀景層裡又看不全,我試了各種角度都拍不全五稜郭全貌。

另一邊能看見海。

五稜郭的二三層是餐飲場所,這個是在視窗附近配備的緩降機,上面有詳細的使用說明。日本人應對突發情況的應急裝置真是隨手可見,想起一路上彷彿隨處可見配備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國內像北京這種大城市目前還只有部分公共場所有配備,而且估計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用。

從五稜郭塔下來差不多4點,回酒店取了行李坐機場大巴去函館機場。辦好行李託運,看見著名的“元祖拉麵”。一人一碗拉麵當晚餐好了。

吃完逛了會兒機場裡的特產店,反正也沒多大,過了安檢進入候機區,這時先生突然發現行李票不見了。辦登機時,行李票沒有貼在登機牌上,是單獨給的,找不到的話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我們提取行李。我跟安檢人員說了情況,返回沿著我們走過的路線都找了一遍,問經過的各個店是否有人撿到,奈何英語無法交流,服務人員也就勉強能聽懂“ticket”,就指著航空公司櫃檯。更離譜的是,有位店員把我帶到諮詢服務檯,服務人員居然也表示聽不懂!對他們的英語能力實在失望。無奈之下,只好又去找日航的地勤,說明情況,她們哇啦哇啦請示了一圈,又把行李票號抄了一張紙給我,表示行李不會有問題。
終於登機了,為了再看一眼函館的百萬夜景,辦登機時要求靠右的視窗位置,看來選對了。燈火依舊燦爛輝煌。函館是個典型的旅遊城市,服務好,有歷史,有美景。然而時間限制,無法深入體驗。別了,函館!別了,北海道!期待不日重逢!

從函館到東京,一路幾乎燈火不斷,日本的人煙稠密程度可見一斑。日航的飛機可以上網,一個小時很快打發,東京灣已進入視野。

羽田機場的好處就是離市區近。東京的交通果然複雜,軌交、地鐵、電車交織在一起,瞬間有點凌亂。還好,很順利到達預訂的上野新御徒町站 ICI 頤養酒店。這家酒店是2018年新開業,最近的地鐵站是都營線的新御徒町站,離山手線的御徒町站大約要走10分鐘。位置還可以,比較安靜,去御徒町附近的“餐飲一條街”很方便。
房間很新,很安靜,洗手間也比較大,這點我很喜歡。而且酒店有優惠政策,如果連住而不用客房服務(只收垃圾,補充衛浴用品,不做客房清潔),每晚可以換取10個積點,用來在酒店的大堂吧兌換飲料零食等。我們連住三晚,不用客房服務換了20個積點,兌了一大堆啤酒零食,超級划算。

之前發郵件給酒店,請他們幫忙留了一個高層帶景觀的房間,果然拉開窗簾,就能看見晴空塔。以後的三天,每天都有晴空塔的陪伴。

D7 11/02 東京

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窗外的晴空塔。天氣大好,出門去築地市場吃早餐去也。

關於築地市場:是位於東京都中央區築地的公營批發市場,亦是日本最大的魚市場。面積約為23萬平方米。1657年發生的“明歷大火災”把江戶(東京舊稱)徹底毀滅。因此,德川幕府決定在江戶的海濱地區進行填海造地。從現在的東京灣開始,並將填海造地形成的土地命名為“築地”。如名字所示,是築起來之地。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中,東京市中心大多數遭到了破壞,包括日本橋的魚市場。後來日本橋魚市場遷至築地地區,並於1935年開始營業,築地逐步變成了今日繁榮的街區。2018年10月,築地場內市場停止營業,新的豐洲市場10月11日投入使用。——根據築地市場官網及公開資料整理
到築地市場8點多了,已經有不少遊客從四面八方湧來。場外市場的那幾條街全是吃早餐的遊客,燒烤、壽司、刺身之類的琳琅滿目。

築地市場其實有點像我們的農貿市場,有海鮮,也有水果雜貨

築地市場的一處神廟,橫七豎八的電線也夠亂的,難怪築地市場要搬家改造。

不知道哪家好吃,看這家名叫“壽司清”的店在這條街上有兩家店面,想來規模應該比較大,就選了這家。

事實證明選擇不能說是錯誤的,但也沒明智到哪去。我們坐的是壽司操作檯前的座位,據說這樣現做壽司能和大廚互動交流。好吃也就罷了,不好吃的話多尷尬,總得給廚師留些面子,可是也不想勉強自己忍受不好吃的食物。按照選單,擇其概要都要了一份嚐嚐。

這個是壽司師傅餐前贈送的,不知道是否收費,因為沒有仔細看單子,所以也不能確定。

各色壽司寶寶們

再來一發。說真的,食材是不錯的,但壽司味道一般,覺得還不如“根室”好吃,沒有那種吃完了還想再加一份的衝動。這頓飯一共花了6933日元,感覺沒吃盡興。

離開熱鬧的築地市場,下一站是日本橋。先去銀座的APPLE店,給同事帶了個iphoneXS,不需要排隊,看好型號,很快就能交錢取貨。提醒大家,日本的手機拍照聲音是不能消掉的,其它都沒問題。走在銀座的大街上,經常能看見穿著和服有些年紀的女士,融入現代時尚的人潮中。

看見一支卡丁車隊,特別拉風的轟鳴在銀座大街上。

銀座就像北京的CBD,各色國際化面孔出沒。

綠心公園的柿子累累掛在枝頭。

銀座到日本橋這一段十分繁華,已是中午,寫字樓的白領們都出來吃飯,附近的餐館都是就餐高峰,這家拉麵館的隊伍最長,我們也去湊了個熱鬧。

拉麵館門口有點餐機,一個年輕女孩負責領位。等了大概有二十分鐘?終於可以入座了。拉麵師傅們扎著毛巾,忙得熱火朝天。上圖右側好像是裝拉麵的木箱,上圖下側那些小夾板,就是每個座位對應的客人點單。趕上這家店十週年店慶,送了張配料免費升級的優惠券,可惜我們很難有時間再來光顧了。

上圖是先生點的蘸面,面和湯分開裝,蘸而食之。左下是我點的湯麵。味道夠厚重,真是濃濃的豬骨湯,還是一如既往的鹹,只好拼命的往湯里加冰水。吃完麵,會露出右下這個雙喜的碗底。

吃得大汗淋漓出來,去看日本橋。
關於日本橋:作為橋樑名稱,“日本橋”為日本東京都中央區橫跨“日本橋川”的橋樑,是東京都區部的“道路元標”,即日本道路網的始點;作為地名,“日本橋”為東京都中央區上述橋樑一代的地域街道名稱。在這裡,以日本銀行總行和東京證劵交易所為代表的金融街上,還分佈了高島屋、三越等商業老店。最開始建造的日本橋為木質結構,曾被大火燒燬,經過了代代的修繕重造,1911年改建為花崗岩制雙拱石橋。最後一次對日本橋的改裝工程於1999年完工,是第19代日本橋,被列為日本的重要國家文化財產。——根據百度百科整理。
當年的日本橋現在已經變成現代化的交通要道,在路中央會有日本道路元標,車來車往,是沒法照相的,下圖是在路側複製的一個標誌。日本橋附近有觀光遊船可以去東京灣等地,我們因為下午計劃要去江戶博物館,所以只能放棄。

從日本橋到江戶博物館走路要一個小時。我們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居然決定要走過去,美其名曰用腳步丈量東京。下圖是日本橋附近的福德神社,包圍在高樓大廈中,讓我想起北京金融街的呂祖廟,一樣是傳統與現代的互相包容,本土宗教建築與外來建築風格的無縫銜接。

午後的豔陽下,走得我口乾舌燥,終於抵達江戶東京博物館。
關於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所謂“江戶”就是“東京”的舊稱,隨著居住本地的德川家康開啟幕府,逐步取代京都成為日本的政治中心發展起來,是18世紀時期名副其實的天下首府。1868年明治維新時期,江戶改稱東京。博物館作為回顧江戶東京的歷史與文化、思考未來城市與生活的平臺,於1993年3月開館。常設展使用實物資料與復原模型等介紹以德川家康進入江戶後約400年時間為中心的歷史與文化。——根據博物館官網資料整理
這家博物館姑且可以理解為北京的首都博物館,但展品的數量和質量遠不能及。門票600元/人,提供中文講解器。一進門,便是一個複製的日本橋模型。

下圖是貴族出門的轎子。

展陳旁有這樣的顯示屏可以選擇說明文字的語言。

妝奩漆器

化妝套刷

武士鎧甲。

這個好像是古時巡遊的花車,上面的人居然是——關公。

復原的江戶商業街。

用鮮花拼就的傳統服飾形象。

近代淺草地區成為繁華的商業區,這是那個年代的標誌性高層建築——凌雲閣,裡頭裝有當時的新生事物——電梯。

二戰後,日本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下圖是複製的日本80年代家庭場景,中國城市居民也過上了這樣的生活,只是晚了二三十年。

整個博物館圍繞近400年來,江戶崛起併成為東京的發展過程而布展,看完感觸有兩點:
一是展覽中提到了二戰期間東京人民為了戰爭節衣縮食的困難乃至遭受美軍空襲的慘狀。解說語中,只提到了日本人遭受的痛苦,而對於其對外擴張給別國帶來的苦難隻字未提。他們把在中國本土發生的那場侵略戰爭稱作“日中戰爭”,彷彿是兩國的軍事衝突和對抗,他們稱自己的人民為了戰爭勒緊腰帶、在空襲中家破人亡,而不說他們窮兵黷武橫行於亞洲其它國家,他們在中國大城市的空襲造成了無數的傷亡。。。這個民族始終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罪行,從來沒有真正的反思過,也沒有真正尊重過那些被侮辱和損害過的人民。但長此以往,只怕他們的後代真的不知道他們祖輩犯下的罪行,從而以更無辜的態度面對我們受到過的傷害。
二是東京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同樣經歷了人口高速增長,道路擁堵,汙染排放增加的過程,也是在逐步解決問題。只不過,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由於產業的超速發展和人口高度集中,造成短時間內問題迅速惡化,大城市病比任何時候來得都更快更猛烈。如何解決,不僅要借鑑,也需要創新。
從博物館出來,已是5點多。去秋葉原附近找了家松本清,把自己準備買的和要給朋友們帶的各種物品一站式夠齊。再次提醒大家,東京的某些藥妝比札幌貴,我為了不拖太多行李,所以把購物放在了東京,也以為東京會更便宜,事與願違,但也省卻了一路帶著重行李的麻煩。
回酒店歇了會,不知道該吃什麼,決定去酒店附近的“食其家(すき家)”。在日本,牛丼(牛肉飯)是僅次於拉麵的平民美食,現在日本三大連鎖“平價美食牛丼”包括吉野家、鬆屋、食其家。食其家號稱日本的第二大快餐連鎖店。我們去的這家是24小時店,肥牛飯跟吉野家很像,但是種類更豐富,味道也很好。

先生的生雞蛋拌牛肉飯。

我的秋葵牛肉飯

吃完以後,先生猶嫌不足,要繼續浪。記得路過御徒町地鐵站,附近很繁華,走過去一看,簡直是夜市一條街啊,沿著JR山手線軌道的東西兩側,從御徒町到上野御徒町這一路全是燈火通明的飯店。時逢週五,東京的白領們紛紛在此聚集,飯館內外、便利店前、排擋的露天散座。。。到處都是三五成群、身著職業裝的男女,喝酒抽菸侃大山,各種熱鬧喧囂。平日裡看慣了日本人拘謹安靜的樣子,猛一下見到這麼多肆意快樂的東京人,真是開了眼。一條街的飯店都很火爆,看到熟悉的磯丸水產,在這兒附近居然有兩家店,都是人滿為患,一家還需要排隊,另外一家剛好有座。進得門內,裡面喧譁的不像樣子,旁邊一桌日本男人不時集體發出爆笑,一瞬間以為自己到了熱鬧的華人餐廳。這家主要是吃海鮮燒烤,Pad點菜,現點現撈現做,用右下的小碳烤爐自己烤著吃。

圖右是開胃菜,290日元一位,就是豆製品和小魚之類。圖左,是我們點的海鮮。結果上菜還上的不夠,後來問服務員才補齊,但是也沒有道歉。大家點菜和付賬還是要注意,也是有可能有貓膩的。

喧囂中,吃飽喝足的先生終於肯打道回府了。穿過熱鬧的街巷,迎面就是幾個醉漢歡呼著踉蹌跑來,其中一個撞到先生肩膀,結果腳步不穩直接飛出去拍地上,巨大的一聲,嚇了我們一跳。回頭一看,貌似摔的不輕,臉著地半天也不起來,我都替他心疼那一身襯衫西裝。仰望這燈火輝煌的週末夜空,想想平日壓力巨大的都市人,也許只有藉著杯中之物才能釋放壓力,現了原形。
回到酒店,欣賞一下窗外的晴空塔,今天是藍色的外衣!滿足的拉上窗簾,洗漱睡覺了。

D8 11/03 東京

夜裡浪得再晚,第二天依舊要早起繼續浪,這就是旅行!今天的行程是明治神宮和東京國立博物館。
早餐依舊在食其家解決,先生要的鰻魚飯,我要的肥牛飯

關於明治神宮:坐落在東京都澀谷區,佔地70公頃,佔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站之間的整片地帶,是東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塊綠地。明治神宮於1920年11月1日啟用,是供奉明治天皇(1912年過世,就是明治維新的那個天皇)和昭憲皇太后(1914年過世)靈位的地方,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每年都有多場新生兒命名儀式、成人禮、畢業典禮和婚禮等各種人生重要儀式在明治神宮舉行。神宮內有南、北、西3條參拜道。位於南北參道相匯處的大鳥居,是日本最大的木製明神鳥居。1945年4月,明治神宮的主要建築在二戰中被炸燬,1958年重建完成,現在其南部地帶改為代代木公園,西部由市民捐款建造一個棒球場——明治神宮棒球場,南面圍牆外是著名的表參道,對面是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修建的船形體育館國立代代木競技場。
坐地鐵去明治神宮,本來計劃週末能順便碰上幾場日式傳統婚禮,沒想到在地鐵裡看見明治神宮舉行秋日大祭的海報,而且連續多日有一系列的祭祀和表演活動。當日是11月4日,明治天皇的生日,所以當日上午是秋日大祭的典禮。婚禮是看不上了,可是前幾場祭祀活動也錯過了,看來我的功課做得還不夠。我們去的地鐵站離神宮較遠,從神宮北側進去的,其實還是應該從東側的正門進能更好的感受這個景點的神韻。
參拜的神道上全是參天大樹,樹冠相連,遮天蔽日,十分陰涼。神道是條土路,上鋪細石子。週末參拜的人絡繹不絕,走起來塵土飛揚,感覺很嗆。

主殿上,秋日大祭的典禮早已開場。殿內,奏著緩慢而古樸的音樂,穿著傳統服飾的人或端坐,或舞蹈,鄭重肅穆。殿外,陽光強烈,觀禮的嘉賓在暴晒中汗出如雨。嘉賓有各種膚色,我猜可能是各國駐日的外交官,這也算是觀摩傳統文化活動吧。階下,則是人頭攢動的觀禮和參拜民眾。

典禮終於結束了,工作人員開始攔出一條通道等候嘉賓退場。走在最前面的是穿燕尾服的一個老者,接過一個大祭司模樣的人遞來的不知道是酒還是水喝了一口,在其恭送下上了久已等候的黑色皇冠轎車離去。因為當天是明治天皇的生日,我猜測此人可能是皇室的代表,只不過我們並不認識。等他離去後,現場氣氛就比較輕鬆了。

嘉賓們依次退場的時候,各路人馬都過來主殿參拜。一群穿著軍裝的壯漢形容凶猛、一臉不善,打著“天皇陛下萬歲”的條幅格外招搖,不知道是當地的黑社會還是右翼團體。

各式祈福的小牌牌,是為了尊重隱私,照片處理得模糊了。

看見不少穿著日本傳統服飾的小孩子,跟著家長一起來。

明治神宮好像有給小孩子的初次參拜神宮許願之類的活動,這個媽媽在幫孩子填表。

主殿外的插花展,各式流派,不懂,隨便欣賞一下。

下圖是全國各地方和企業獻給明治天皇的生日禮物,基本上都是各地土特產,也相當於給自己做個廣告。

神宮東側有個零時搭建的小吃攤,賣些炒麵、炸雞之類的。

要了一份章魚小丸子,除了鹹,簡直沒有別的味道,失望失望。

時近中午,神宮內人越來越多,下圖是主殿的屋頂。

房簷下的斗拱。

主殿前的鳥居。

東參道上的菊花展。

各式菊花爭奇鬥豔。

盆景展。

下圖貌似就是號稱日本第一大鳥居了。

參道入口處的日本清酒桶陳列。各式的招牌,有不少在飯館上的餐單出現過的熟悉牌子,有的這兩天還曾喝過。

出了神宮,看見一個傳統音樂的街頭表演。

參道入口的鳥居前,有大批精壯中老年男子聚集,身穿傳統服飾,但胸口繡著小頭、組頭、副組頭,感覺組織森嚴,一副要“搞事情”的感覺。

明治神宮出來正東就是傳說中的時尚之地:表參道,往北是新宿、往南是涉谷。去表參道的the body shop 專賣店給朋友們買了要帶的東西,出來看見街邊停著一排很拉轟的摩托車隊。一色黑衣的騎手們十分嘚瑟的抽菸聊天,旁若無人。

從表參道到澀谷,兜兜轉轉,就為了找傳說中那個最繁忙的澀谷站前十字路口。澀谷站前廣場,有忠犬八公的塑像。因為人流太過密集,可以看到澀谷的整潔程度也變差了。

下圖就是澀谷站前十字路口。
關於澀谷十字路口: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交叉路口”,每分鐘約有3000人通過,每天約有250萬人在這走走停停。這裡8條道路交錯,4個路口都有行人站立等待。它採取的是自由式通行方式,即一旦訊號燈變成紅色,各個方向道路的車輛全部停止,行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走向想去的方向。每當綠燈亮起,相互交錯穿梭的龐大人流總會給人一種人生百態恍惚光年之感,這可能也是其常作為東京地標出現在電影裡的一個重要原因。——百度百科

在樓上星巴克看潮水一般的行人聚來散去,不知從何處來,往何處去,卻各個腳步匆匆,忙忙碌碌。

有星巴克的那個樓右手邊那條街全是吃飯的地方,可是瀰漫著一股臭味,街道上也是黏黏的,不知道為什麼。看見一家排隊巨長的店,走近才發現是國內常見、賣奶茶飲料的“COCO”(都可)。看到一家博多一幸舍,還好不用等很長時間。依舊是厚重有些肥膩的豚骨湯,偏硬的麵條。照樣是格外鹹,加了很多冰水才吃完。

吃完逛去新宿,地鐵站四通八達的步道里看見一隻鴿子,悠然自得裡溜達。

路過一家茶漬飯,沒有吃過,忍不住進去嚐嚐。

一份這樣的套餐,把茶壺裡的湯倒進碗中即可食用。

據說這湯是用昆布和茶一起煮就的,味道很清香,還不錯,至少不鹹。

吃完又去新宿溜達,優衣庫裡轉了一圈,和國內賣的東西差不多,下圖是新宿地鐵站附近的一條小吃街。

從新宿出來,已是下午,直奔位於上野公園的東京國立博物館。
關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建立於明治四年(公元1871年),現在的建築完工於1938年。館內收藏了十幾萬件日本歷史文物和美術珍品,其中有70件被定為國寶。展品分為雕刻、染織、金工、武具、刀劍、陶瓷、建築、繪畫、漆工、書道等類別,反映了日本社會各個時期的文化藝術和人民生活概貌。分為主館(日本文物)、東洋館(亞洲文物)、平成館(特展・日本考古)、表慶館、法隆寺寶物館(法隆寺獻納寶物)、黑田紀念館等。——摘自博物館官網
博物館的成人票620日元/人,特展另外售票。當天是週六,晚上9點閉館。時近黃昏,看見大批攜家帶口的遊人準備返家,而我們逆著人群去趕夜場。博物館南側的廣場上有噴泉,現場的燈光顏色極為詭異,幾乎不能相信北側那個冒著傻氣的奇怪建築就是東京國立博物館。

我們買了常設展票,有自助售票機,很方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夜場,人並不多。進門處便是日本、中國、朝鮮三國的歷史朝代對比,因為這三國歷史上確實糾纏不盡。

所有展品都有中、日、英、韓、法(?好像是)多語說明,看起來就省事多了。

主館空間是長長的迴廊式格局,展品沒有咱們的國博那麼密集。

下圖是一套連續的室內屏風

長廊式的格局,還有可以坐著欣賞展品的沙發,這個在我們的博物館展室裡很少見,有休息位置都是在展室外。以我們博物館孩子亂跑亂爬的素質,這一點也非常理解。

日本傳統太刀,一般邊鋒朝下。

各式頭盔

全套鎧甲

羽箭

傳統服飾

主館的日本展陳文物數量總的來說和我們的國博沒法比。接下去是亞洲館,有中國、朝鮮、越南等各地文物。有些我相信是正當渠道購買或交流來的,有些估計是劫掠來的。下圖是我國的佛頭。

印章和金屬眼罩。

下圖好像是敦煌的絲織品。

依舊是來自我國的搖錢樹和瓷器。

這隻漢代的綠釉小犬,實力演繹一臉懵圈。

恰巧遇上中日文化交流活動的齊白石作品展。2018年的元旦,在北京畫院看了白石作品展,年末在異地又重逢,選了我比較喜歡的兩幅放在下面。

看完主館和亞洲館已近8點,回到上野御徒町那條繁華美食街去吃晚飯。昨天看到一家拉麵館排隊,今天特地趕去吃,還好,不是特別多人。吸取教訓,點了蘸面,裡面的菜碼居然是炒出來的。看下圖廚師的右手,那是久違的炒勺呀!!!。

下圖左手是菜碼,右手是面。菜碼還是齁鹹的,但是我可以自己控制湯汁多少,所以不用再瘋狂加白水。

一碗拉麵結束當天的行程,一天走走走也是很累,趕緊回酒店收拾行李,第二天晚上要打道回府了。

D9 11/04 東京,回國

今天的晴空塔兀立於一片烏雲中,看著要下雨的樣子。今天要抓緊最後的時間去六義園、東京大學和皇居,剩下時間閒逛一下就準備去機場了。

退房寄存了行李,去御徒町地鐵站附近的吉野家吃飯。

除了札幌那個骯髒的居酒屋,這頓是我此行感覺最不好的。店面不整潔,桌子沒收乾淨,一個懶散的印巴人在餐檯裡又收錢又上餐。

照燒牛肉飯的牛肉烤焦了,而且口感很老,味道還不如食其家,失望之極。

坐地鐵去六義園,門口的大橫幅告訴我們,你們來太早,紅葉節還沒有開始呢!
關於六義園:江戶幕府第5代將軍德川綱吉的侍臣柳澤吉保花費7年歲月建造,1702年築園完成,是迴游式假山泉水庭園。園地中央建有大面積泉池,池北築有小山,結構上富於起伏。園內有垂枝櫻巨樹、楓、杜鵑等各種草木,春天的櫻花時節,秋天的紅葉時節,夜晚的彩燈妝點,4月中旬~5月中旬舉辦杜鵑花節,可以欣賞四季各異的風情。繞池一週建有園內小路,庭園融入了和歌情調,是江戶時代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庭園。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被巖崎彌太郎買下,成為了巖崎家的別邸。昭和十三年(1938年)彌太郎的長男久彌,將六義園捐贈給了東京市,昭和十五年(1940年)這座庭園被指定為名勝。——摘自搜狗百科
六義園門票300日元,園子不大,樹木甚多,借用人工山水造景,但不像中式庭院亭臺樓閣眾多,曲廊回窗,一步一景。

這是一片人工湖泊。

林木掩映中的茶屋。

南門入口處一株大櫻花,下圖是春日盛放時的美景。

但是,此刻的秋日裡是這個“平平無奇”的蕭索樣子。

來一張遠景。

下圖溪上茶屋,我覺得是最有意境的一處景緻。

下圖是關於樹木“菰卷”的說明,秋冬季節捆在樹木上,蟲蟻等畏寒,都會躲避草圍當中。待來年春天,解下草圍,付之一炬,就連蟲害等一塊除去了。

下面的提示牌來感受一下“神翻譯”,估計也是翻譯軟體惹的禍。

從六義園出來,找了趟公交車去東京大學。這個大門夠古樸傳統,門口有一群老年人在合影,不知道是觀光團還是校友回校探訪。這個門貌似叫“赤門”,因為在對面就街上發現了家“赤門餃子”的館子,感覺就像北大有個“西門”烤翅一樣。

東京大學貌似可以自由進入,並沒有登記和預約,想起清華北大里各大旅行團橫行,入校都要採取預約制,對比強烈。東大的校園很大,但是建築風格不東不西,讓人覺得一言難盡。

這個鐘樓貌似東大主樓。

在校園裡閒逛,快到操場的時候,聽到一片喝彩喧譁聲。循聲而去,原來是在舉行劍道比賽。黑白兩隊,戰況激烈,靠近了,整個屋子散發著強烈的腳臭味兒,估計裡面的人也是“久居鮑魚之肆,不問其臭也”。

看了一會劍道比賽,順著操場繼續走,遇見一撥撥的男學生穿著橄欖球全副裝備,在操場邊聚集準備開練。日本人真是全力踐行著“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的教育。
大學的校園裡似乎都有一條銀杏大道。下圖的這條路,黃葉之時,想來也是美不勝收。

順便去觀摩了一下食堂,乾淨整潔。

下面是禁止佔座的提示,還有中午就餐高峰期校內人員優先就餐等規則。

從東大出來,直奔皇居。
關於皇居:日本天皇居住的皇宮位於東京千代田區,是江戶幕府於1457年所建的城堡,1888年明治維新時期,江戶幕府結束並由明治天皇奪回管治權,首都由京都遷移至江戶,並易名為東京,前江戶城被改成為天皇居所。由1888年至1948年皇居的正式名稱是宮城。二戰期間,曾受到美軍的轟炸,至1968年依據原貌重建。皇居大部份地方均不對公眾開放,只有東面的皇居東御苑開放遊客參觀(需預約)。皇居內部每年開放兩次,分別在日皇誕生日及新年(1月2日)。皇居外圍可常年參觀。每年1月2日(新年)和12月23日(天皇生日),國民可靠近皇居。——摘自搜狗百科
下圖是皇宮外的護城河。

穿過護城河,是寬闊的內部道路和廣場,能看見不少跑步的人。可惜這次沒機會來皇居刷圈了,寄望下次吧。穿過廣場,就是普通遊客能達到的最靠近皇居的區域——二重橋。
關於二重橋:位於皇居正門前,因護城河水深,舊橋較低,所以在橋上再搭一座橋,稱為二重橋。 日本皇居外苑俗稱皇居前廣場,位於丸內高層樓街和皇居之間,是由凱旋濠、日比谷濠、馬場先濠、大手濠以及二重橋前的濠池所包圍的光大區域。二重橋是遊客的必到之地。二重橋下的護城河,水平如鏡,宮宇蒼垂柳倒映其中,顯得格外優美,被公認為皇居最美之地。二重橋是通向皇宮的特別通道。在新年和天皇生日時,公眾可通過二重橋進入皇宮並接受天皇的問候。

下圖是緊鎖皇宮正門。

日本天皇家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是皇室,也是目前唯一還採用“皇”而非“王”的君主。二戰中,美國內部曾就是否要保留“天皇”制度進行過討論,不過最終的結果是保留,因為天皇對於日本來說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徵,相關的研究可參見《菊與刀》一書。2019年4月30日,現任明仁天皇將會退位,據說日本全國將放假一週慶祝。
看完皇居,已是中午,決定去三越百貨的日本橋本店逛逛,順便把中飯解決了。此行就剩天婦羅還沒吃,準備找一家天婦羅餐廳。沒想到因為是週日,寫字樓不上班,三越百貨周邊大部分的餐館都歇了。找到一家評價的不錯的天婦羅飯也是排著大長隊。只好去商場裡面找吃的。別看百貨區沒幾個人,老館地下一層賣糕點的櫃檯前面人頭攢動,而且看上去都是中老年人居多,有點稻香村或者王府井百貨的既視感。話說回來,真是理解不了日本人對各式“菓子”的蜜汁熱愛,除了齁甜,實在嘗不出別的特點。下圖是特地找了個清靜的櫃檯拍了一張。

樓下沒幾家餐廳,大部分都要排隊。這家尤其離譜,排了一堆老人家,而且查了一下,還就是隻賣天婦羅的,估計應該很好吃。索性強忍飢餓,先逛商場,等過了高峰期再去吃吧。

三越百貨的老店空間大而不當,去問詢臺找中文導購,迅速叫來一個溫柔漂亮的中國女孩。女孩說可以用任一銀行的白金卡辦理商場的VIP,大部分商品95折。於是又帶著我去新館辦VIP,一路上告訴我三越百貨的創始人是原來皇室的裁縫,西風東漸后皇室需求減少,深感危機,於是創辦了日本第一家百貨,併成為皇室和貴族日常光顧的地方,據說日本很多大家族世代習慣在三越百貨購物。聽她這麼一說,想起看見新舊館之間的通道,有專人指揮上下客的一輛輛豪車,估計都是那些貴賓的座駕。不過近年來,三越生意並不好,所以也越來越重視我們這些外國客人。但他們自己的售貨員外語很差,沒法接待外國客戶,所以需要這些外語導購來幫忙。

下圖是三越百貨著名的飛天娘娘,據說是祈福之意。

在小姑娘的陪伴下,去資生堂專櫃買了給朋友帶的化妝品,想看看別的品牌,大部分是日本品牌,想找Armani的化妝品,居然木有。服裝品牌看不太懂,款式也偏成熟,不少服務員都是和服打扮。想找運動和戶外服飾,也以高爾夫服飾居多,整個商場感覺就是“老派”。實在沒什麼逛的,小姑娘看我也沒什麼購物需求,就表示她要退場了。無所謂,我就自己去剛開始辦VIP的地方辦退稅。等的時候,覺得實在口渴,就問服務人員有沒有飲用水,一個說中文的女士過來很傲慢的說,我們這裡不是客服,不提供飲用水,需要的話旁邊衛生間門口有自動飲水機。這話真是讓人不爽,不是客服剛才不是你們給我辦的VIP?這就是三越的服務精神?出去找到衛生間,果然在門口有那種腳踩著出水的飲水機,安裝在這個地點也是絕了。經過這種種,終於理解三越百貨的生意為何越來越差。大企業病不改,只怕生意還要下滑。
此時已經1點,去樓下吃那家天婦羅,據那個中文導購說,這是家非常有名的老店,三越特地請過來在這裡開店,就是為了照顧自己的老顧客。現在沒什麼人等位,很快就吃上了。我和先生各要了一個套餐。一共吃了日元7992,差不多500人民幣。

不同食材的天婦羅配米飯和湯。感覺第一不鹹(我已經把這個作為對日本餐飲的最低要求),第二不油膩,多好吃吧確實也說不上。雖然我有很耐心很有誠意的態度去體會,但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這麼貴,畢竟食材也就是普通的蔬菜和蝦等等。

吃完再閒逛了一會,回酒店拿行李去機場。國航航班,東京羽田20:10——北京23:55。好在我們選擇了羽田機場,無論時間、經濟和便利性,都比成田要更勝一籌。安檢過關很順利,關檢人員對我的免稅購物單看都懶得看。羽田機場有LETAO,不過我覺得價效比一般沒有買,過關後買了些點心送給同事的。化妝品免稅店也並不比市內商場專櫃便宜,和日上比就更沒價格優勢,而且也未必是所謂的“日本人留給自己用的最好的國內版”。對這個說法,我一向懷疑,如果我是國際大牌的商家,既然有效果更好的產品,我一定會想方設法擴大產能去搶佔全球市場,而不是偷藏著自己用好的,給別人用差的,要知道國際化市場競爭不進則退。看看蘋果手機現在首發必定在中國同步,變相降價也要保住中國市場就知道了。
機場內的商家大部分可以刷西瓜卡,剛好把裡面的餘額用掉,剩下的日元現金回國在日上也都花光了。最後,用羽田機場一份難吃的咖哩牛排飯結束日本之旅吧。

感想篇

日本之行,我一直在觀察這個民族。他們是東方國家中最早開始向西方學習的一群人,曾經弱小,但一直崇拜強者,只要是有利的都先學習了再說,這個可能跟日本多年來一直是小國寡民,沒有像我們華夏民族有那麼多的歷史文化包袱有關。
日本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說對細節的關注,在日本看見施工路段,地上不但會有覆蓋很整齊的臨時道,而且臨時道上都會做好盲道。所以在日本的人行道上走路,雖然不能保證沒有一塊壞磚,沒有一處積水,但像國內嶄新的街道不但井蓋坑窪驚喜不斷,下雨天更是“每塊磚都有它的脾氣”的情形很少。盲道上滿是障礙或者突現樹坑井蓋的情形我也沒看見過。在日本幾乎天天都遇到下雨,鞋子會溼,但不會一腳泥水,城市的人性友好和宜居環保正是靠這些細節體現出來的。再如日本人對於身體素質從小的培養和鍛鍊,以往都是在新聞報道里看到日本的學生們冬天如何鍛鍊,這次沿途遇見的孩子在寒風中確實著裝不多。相比之下,我們的孩子似乎還在養尊處優,學校或家長甚至以“安全”為藉口減少孩子的戶外運動。所以日本不光在經社文教衛軍方面大踏步的前進,在體育運動等方面也躋身世界一流。另外,日本人對於事情的專注和執著,接觸的大部分人工作態度都非常認真和高效,一家店可能就做那麼幾樣食物,但他們很專心於這件事,也很善於宣傳(對他人催眠)和自我催眠。
日本雖然在全社會各個層面“全盤西化”,依舊保留著自己的特色文化,但此行也感覺到日本社會的固化和缺乏活力。中國的GDP總量雖然超過日本,但在社會各個方面與日本的差距還很大。近年來,中日外交摩擦不斷,國人抗日情緒頗盛。如果要讓日本人真正尊重我們,尊重歷史,靠“抗日神劇”和憤青是做不到的。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曾經,日本人向我們學習,今天,我們要復興,也要放下身段和包袱,向包括日本在內的一切優秀國家學習。歷史,沒有勝者,只有剩者,能經受歷史的考驗,一直延續下去,才是長久之道。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