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交通簡直了,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真的不知道日本人為什麼搞這麼多么蛾子,私人公司這麼多,搞一個國企合併一下多好,多方控股,大家一起分蛋糕,方便老百姓啊!
日本交通有地鐵線、JR線、公交。
我們說的新幹線其實是JR線的一種,乘坐的站臺和JR線站臺一樣。
前面說過,因為是不同的公司經營,所以地鐵和JR連站臺都是不一樣的,常常是我坐地鐵到了某地方,下車後發現沒有換乘的站臺,問了一下才知道,換乘的是JR線(這種情況是地鐵可能到不了我的目的地),下樓出站,橫七豎八拐幾個街,走5分鐘問10分鐘到了JR站臺。
一般JR站臺,站名末尾會有一個“伬”的字,這說明這裡是坐JR線的地方。

出發前,通過萬能淘寶,我們提前買好了三種票:西瓜卡、東京48小時地鐵卡、大阪一日券

終於到了日本行最複雜的一篇遊記。這篇是我《東瀛浪裡個浪》遊記系列的日程篇、美食篇、購物篇的兄弟姐妹。

回顧一下10天日本行程流水賬

D1: 上海 浦東 飛 東京 成田機場。
D2: 上午淺草寺,中午秋葉原逛吃,下午明治神宮,傍晚新宿澀谷
D3: 上午 三鷹 市吉卜力美術館,傍晚六本木
D4: 鎌倉 一日遊
D5: 上午 新干 線 東京 到 京都 ,下午伏見稻荷神社,傍晚鴨川四條逛吃
D6: 上午清水寺,下午祗園八阪神社,晚上四條逛吃
D7: 上午二條城,龍安寺,金閣寺。下午 京都 到 大阪 ,晚上道頓堀逛吃
D8: 大阪 環球影城一日遊
D9: 上午 大阪 城公園,天守閣,下午四天王寺,通天閣,新世界,傍晚梅田藍天大廈空中庭院
D10: 大阪關西 機場肥 上海 浦東

提前購買的日本交通卡

西瓜卡

Q1.西瓜卡和iccoa卡有什麼區別?
有沒有問到你們心坎裡,哈哈哈哈。區別只有一個,就是退卡地點。如果你要在回國前退卡,那就要注意選擇,西瓜卡只有在東京可以退還卡里的現金,iccoa卡可以在大阪退還現金。兩張卡都不能退還工本費500日元。
除此之外,這兩張卡沒區別,全日本通用,可以在地鐵站或者JR站充值,全日本坐任何交通,便利店也可以購買東西。就和杭州一卡通一樣。

Q2.要不要買卡?日元現金換好西瓜卡還有必要買嗎?
有必要,因為這比現金方便很多。萬能淘寶真的良心,提前一點時間購買(江浙滬包郵,郵寄時間頂多3天),商家會把實體卡寄到你家。我買的是2000日元,其中500日元是工本費,大概人民幣130吧。
日本的早晚高峰期,不是開玩笑的,人多到爆炸,還要往車廂裡擠,如果你每次都用現金在機器上買票,會浪費很多時間,而且,不能保證每臺購票機都有中文字幕吧,不要站在自助購票機前涼涼。

東京地鐵卡

這是節約交通成本的一種方式。日本的交通費真的是我無法承受的靈魂重量。十幾塊人民幣一站的價格真的非常常見,分分鐘破產。
根據你在東京玩的時間,可以購買24小時、48小時、72小時地鐵卡。
注意,因為是按小時 計算,所以是你第一次刷卡的時間開始計算,比如我們是中午11點開始地鐵卡使用,48小時,第三天的中午11點前還可以盡情的刷。
地鐵卡的使用範圍,顧名思義,就是地鐵,所以JR線不能用。儘量找地鐵線來走。基本東京市內景點地鐵線都可以涵蓋。
在時間範圍內,無數次刷卡都ok。
淘寶良心價,48小時的地鐵卡74元人民幣。

大阪一日券

這也是日本專門為遊客準備的卡。
一日券的使用範圍更廣,除了地鐵,還包括大阪的景點和一些遊樂設施。
淘寶良心價人民幣150左右,一天讓你玩死大阪。
淘寶商家會在寄卡的時候同時郵寄一份一日券使用手冊,詳細記錄了一日券的免費使用景點和優惠是費用景點。注意有些景點可能週末不開放,儘量避開週末使用。
另外,我們避無可避是週日使用,本來寫著通天閣無法使用,但是我們那天碰運氣試試,居然檢票員給我們過了,賽高!
日本的景點門票真的都很良心,所以要值回一日券票價,不做的專案是水上巴士,不管你坐什麼巴士,方針水上專案搞一個沒錯。我們做了大阪城御座船,1500日元。心齋橋的水上巴士看著也不錯,時間來不及我們沒坐,可惜羅。
總之吧,一定要做一個1500日元以上的專案。老人的忠告!

京都公交一日卡

京都沒有提前買什麼交通卡,但是鑑於在東京的票價,我們在京都也買了交通卡。
京都比較古樸,地鐵線比較少,停靠站也比較遠,所以公交車是他們出行的第一選擇。
京都公交一日卡一般便利店就有買,600日元一張。
一日卡和24小時卡不一樣,第一次刷卡的時候,公交車機器會在卡上敲上日期,之後就不用刷卡,下車給司機看這個日期就ok了。
日本公交車和我們國內的不一樣。他們是後門上,前門下。下車前刷卡就可以了。司機有個小喇叭,每一站都會報站,轉彎,剎車,啟動都會語音體現,真的服務周到。
公交車上還有專門的電子報站字幕,可以看到站名和這站下站提醒。成人票價230日元,兒童160日元。
我們第一次坐車的時候,上了車不確定是不是這輛車,張望了好一會電子報站字幕才終於確定。整車的人都看著我們,誒……司機也不開車,等我們終於雲裡霧裡搞清楚了,一屁股坐下了,他才開車,耐心程度可見一斑。
坐在我們邊上的基本都是老人,在我們之前,車上的其他人都是站著的。後來我們才知道,公交車的前排是優先座,年輕人可以坐在後排。即使車上人很多了,他們基本也是不會坐前排的,也沒有說我先坐一下,等下人來了再站起來的做法。作為遊客,我們好幾次坐在前排,後來老人來了站起來讓座,老人家等我們下車了還特意感謝。

上海磁懸浮VS日本新幹線|東京-京都

Q1.虹橋到浦東,怎麼走最方便?
這是我出發前,遇到的第一個交通問題。百度一下,告訴你可以坐機場大巴,坐地鐵。
因為要儘快去辦理值機,去免稅店買買買,我們選擇了地鐵+磁懸浮,應該是最快到達浦東的方案了,但價格要貴一點吧,地鐵6塊,磁懸浮40塊(憑機票在原價50的基礎上便宜10塊)
總計時40分鐘左右,其中地鐵2號線在虹橋到龍陽路30分鐘,龍陽路到浦東T1航站樓8分鐘。
此時,如果有買移動wifi的,一般就在T1拿好,然後去T2。
T1到T2要30分鐘走,有點遠。

這裡一定要重點cue一下上海磁懸浮了,用鄧小平爺爺的話說:就是快!
我前幾年坐的時候,時速有達到600km/h,現在限速了最高400km/h左右,也是很快。坐上去嗖的一下就到了,哈哈哈。40塊就是富人買時間的感覺。

Q2.新幹線怎麼買票?
我們的新幹線是東京到京都,日本櫃檯購票810人民幣左右。包括車票和座位票。
當初,我們選擇購票方式,也想過很多,
方案一,萬能淘寶。大概票價950人民幣左右,需要在櫃檯兌換實體票。
方案二,現場購買。
我們最後選擇的是方案二,一方面,我們把握不好出發時間,另一方面,現場如果還需要兌換實體票,網購其實沒有節省時間,該找的櫃檯還要找。
事實上,日本新幹線的出發時間非常多,任何時間去買票,都是可以在半小時內出發的。
注意一件事,買完票進站後,會有很多站臺都可以到東京,新幹線也有很多線路號,比如“Nozomi號”、“Hikari號”和“Kodama號”等,哪一班車最適合?
這時候必須要下載一個APP,叫“日本換乘”。上面就有詳細記錄發車時間,車號和站臺,這樣走就沒錯了。
東京出發的新幹線,我查了很多訊息,都是隻有東京站,其他站不知道有沒有車可以走。無奈,我們沒有冒險,還是坐地鐵到了東京站(這個是JR站),從這裡出發的。

大阪關西機場怎麼走?

我們住在丹波口,所以去難波站出發,或者去天王寺站出發都是可以的。
最後我們選擇從天王寺出發。
同樣,我們選擇坐JR線,看圖說話,谷歌地圖給我們安排了兩條線路。也可以通過“日本換乘”app進行線路查詢。

我們選擇了時間最短最快的“haruka”號,半小時就能到達。
和新幹線的情況一樣,JR線進站後需要看好班次的站臺和發車時間。
haruka號像新幹線一樣需要購買車票和座位票,一般進站口有專門的購票中心購買。
其他線不同發車時間也可以到達關西機場,時間會長一些,有些就不需要買兩張票,只需要刷西瓜卡進站就可以,“日本換乘”app上兩個價格的是要另外購票的,一個價格則不需要另外購票。

谷歌地圖吐槽大會

日本遊記系列中交通篇大概是最後一篇了,也是燒腦的一篇。我提煉了自己認為作為第一次去日本自由行,會遇到的和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儘量精煉的作成科普文和問答文的形式,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文末,必須吐槽一下谷歌地圖。回顧我在臺灣的愉快使用經歷。在日本,谷歌地圖真的讓我抓狂。明明可以簡單粗暴的路程,谷歌要繞很久。
還有一點真的希望,如果有谷歌地圖組的程式設計師小姐姐小哥哥看到這篇遊記,請聽到我的心聲,請在每個路程的地鐵線路下面標記一下出站口名稱,謝謝!
日本的交通,地鐵加上換乘JR線,真的太複雜了,往往每次下車以後,不知道怎麼才能到達下一個站臺。地圖上的“跟我走”常常是地面路線,拜託,我們地鐵都是在地下的好嗎?在心齋橋,我真的氣的用上了百度地圖,可惜百度啊,地圖資料庫受到國外限制,沒有谷歌全面。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心酸。
另外,我也發現,谷歌的路線並不是最快的路線,建議大家一定要在地鐵站拿地鐵線路圖,給大家附上我留念的地鐵圖。每個地鐵站指示牌周圍都會有這些小冊子可以拿,多看多拿多用。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