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7日中午12:45分,在浦東機場2T航站樓62號登機口,正在播放著我和夫人的名字,是再催促我們倆人登機。那時我們倆人已在62號登機口的地面浮梯旁,趕緊三步並作兩步趕到登機口,出示護照、登機牌就登機了。開始了我倆人的自由行,去一衣帶水的東瀛之國七天之旅。這次是在兒子、媳婦的支援下,我們倆人終於又出發了。雖然,旅館預訂了、線路攻略做了、國際通訊開通、保險買了等(全是兒媳幫助弄的。),但還是會遇到困難的,語言、交通、吃飯都是會有的。但,既選擇了挑戰自我一一自由行,那就迎難而上吧,反正七天,很快就過去的。不一會關閉艙門,飛機就開始滑動了。我們及時把資訊反饋親人。那就等飛機在日本大阪關西機場的降落。

經過兩個小時的飛行,到達關西機場,溫度和上海差不多,稍微冷一點。一下飛機,就進關稽核,乘擺渡車從2號航站樓擺渡到1號航站樓。此時,我們倆人的通訊聯絡不通,經過丹陽老鄉黃春香女士(他鄉遇故知)及時為我們解難,恢復了通訊後。我們倆人及時到地鐵站給JR卡充值,這也是一次學習的過程。充好值就坐地鐵去大阪市內旅館住宿。經過一次換乘,到達肥後橋地鐵站,已經是燈火輝煌,一片熱鬧,無心觀看。找到了酒店牌子,就是找不到入口。真是近在咫尺,可望而不可及,後經人帶路入住酒店。

2019年2月8日,今天主要去了大阪城公園,大阪城公園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昭和天皇即位之時就規劃建立,總共耗時6年時間。 裡面包含了眾多設施,包括:大阪城天守閣、西之丸庭園、大阪城音樂堂等等。公園內綠樹成蔭,種植著各種花朵。內城中央聳立著大阪城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天守閣不僅是軍事堡壘,而且還是領國的政治中心,藩主權利的象徵。建築巍峨巨集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外觀看五層內八層的天守閣,可以瞭望整個大阪市。城內的歷史博物館裡儲存有豐臣秀吉的木像、武器和美術作品等。還在護城河中坐了遊船,聽船伕講了了護城牆的出水口等玄機。大阪城也就是豐臣秀吉的政治中心。
晚上去了道頓堀、心齋橋,逛街進超市買點牛奶、食品等,以備明天自由行的需要。

2019年2月9日,去了京都宇治市平等院。平等院建立於永承7年(1052年),是時任關白的藤原賴通將其父藤原道長的別墅改建成的寺院。院中有鳳凰堂,以佛經中描繪的淨土宮殿為原型,建築風格優美輕靈。庭院為淨土式借景庭園,被指定為史蹟名勝,現鳳凰堂周邊建有沙洲、直橋、拱橋等景觀。平等院是古都京都的文化財富之一,已登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下午,我們去了奈良的東大寺、春日大社、奈良公園等地。 東大寺是日本華嚴宗大本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佛殿是世界上現存的木造古建築,殿內供奉一尊高16米的盧舍那青銅佛像。也去了春日大社,它是奈良公園內的一座神社。建於和銅二年(710年)。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奈良公園內的小鹿也太可愛了,與人很親近,我們餵它鹿餅和撫摸它,似乎向人不斷點頭示好。這是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4:20分,我們很順利從奈良站乘火車、地鐵、巴士到達京都千本出水站旁的朱雀旅館住宿。 找住宿時還費了一點周折,因為比較晚了。

2019年2月10日早上,京都漂著點點雪花,給餘擔心遊玩帶來折扣。但,還好,太陽一出,金閣寺更耀眼奪目。金閣寺建於1379年,原為足利義滿將軍的山莊,後改為禪寺。“金閣寺”一名源於足利義滿修禪的舍利殿,因其外以金箔裝飾,民眾遂以金閣殿稱之,寺院也因此被喚作金閣寺。其後金閣寺建築幾乎皆遭毀損,儲存至近代的金閣殿亦在1950年的火災中被毀,今日的金閣殿是1955年亦原物重建而成。殿外金箔則在1987年重貼,1994年金閣寺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下午將去清水寺……。
清水寺是全日本最古老的寺廟,其建築本身也是日本平安時代建築的典型代表,有點酷似中國大唐時期的建築風格。清水寺的香火非常旺盛,特別是供奉的主尊觀音像每隔33年才對外開放一次,吸引無數善男信女來此參拜。同時,在清水寺可以俯瞰整個京都的風景,其山體的景色也非常怡人,特別是秋色,層林盡染,美不勝收。同時在清水寺經常可以看到身著日本傳統服飾的女子,也是一道極為靚麗的風景線。清水寺所在的祗園是京都最具風情的地方,包括八阪神社、二年阪、三年阪、花見小路圍繞左右,也古時也是極為繁華的所在。我們倆人盡情盡興地在花見小路、二年阪、三年阪享受大和民族的風土人情。與身穿和服的美女合影,並看到一對日本青年男女舉行莊重的婚禮儀式,拍照、司儀講話,沿大阪神社內的石板路上撐傘行走……。
晚上,我們返回京都站。吃了當地的晚飯,並把十三日從京都返回大阪關西機場的JR票買了,這樣就心定了。

2019年2月11 日,上午的方向是嵐山風景區。我倆坐93路巴士可直達嵐山,到達天龍寺站下車,後進入遊覽區。今天早上也是小雨淅淅瀝瀝,時隔100年的今天,我們倆人踏著先人的足跡,在小雨中游覽嵐山,別味風情。江心島的頂端,矗立著一快像小山峰似的石塊,上面由94叟的良慶老人寫的:“日中不再戰”。此碑承陰刻,像機械深刻,凹陷處很深。線條顏體書寫,大字遒勁有力,雄渾蒼穹。表示了此老人的心願,也代表了日本愛好和平的人們心願。戰爭,對百姓而言,那是痛苦不堪的重負,有百害而無一利。而對於執政者,那是他們的政治目的。
借了風雨,把總理的詩碑細細地韻讀了兩遍。總理寫下的《雨中嵐山》詩篇如下:“雨中兩次遊嵐山,兩岸蒼松,夾著幾株櫻。到盡處突見一山高,流出泉水綠如許,繞石照人。瀟瀟雨,霧蒙濃;一線陽光穿雲出,愈求姣妍。人間的永珍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突然見著一點光明,真愈覺姣妍。”1919年,周總理在二次雨中游嵐山後,寫下了為真理而戰的光輝詩篇。餘也有感而發:雨中倆人遊嵐山,先人足跡呈輝煌。如今國強億民安,冬去春來綠如許。兩岸蒼松泉水流,中日世代友好傳。
在總理碑文前,我倆遇上了來京都33年的郭亞東女士,性格開朗,好客。交談中流露出一見如故之情。相逢未必曾相識,相識這是一種緣分。相互建立微信聯絡。相繼在嵐山又遊覽了觀景臺、竹林等處。我們倆人後乘坐她的小車,在京都遊覽了北滿天宮、銀閣寺兩個景點。下午,去了北滿天宮和銀閣寺。北滿天宮主要是看梅花的綻放,梅園中一大片的紅、黃、白梅花,讓你心曠神怡,心花怒放,還有一陣淡淡的清香。銀閣寺小巧精緻,滿山鬱鬱蔥蔥,給人以幽靜深邃,並清雅之感,不是身臨其境是無法體會到的。沿著山路拾階而上,並在半山腰可以鳥瞰京都城在群山懷抱之中……。

2019年2月12 日,上午我們去二條城。京都二條城又名二條御所,是幕府德川將軍在京都的行轅。二條城建於公元1603年,是江戶幕府德川家族權力的象徵。1867年,江戶幕府把政權移交給天皇。城府建有東西約500米、南北約400米的高大圍牆,並挖有壕溝。二條城內名為“鸝鳴地板”的走廊,人行走其上便會發出黃鶯鳴叫般的響聲,其聲響並不是設計之初就預料到的,而是因為年久失修,由地板下部的釘子跟木板摩擦造成。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為二條城的主要建築。“二之丸”的建築很有特色,殿內牆壁和隔門上畫有狩野派畫家的名畫,精美絕倫。每年梅花和菊花盛開的季節是遊覽的好時機。還是很值得一看的,我們並借了中文機邊走邊聽講解。

京都三十三間堂建於公元1164年,位於洛中和洛東旅遊精華間和中間點,與國立京都博物館毗鄰。主屋共建有33間殿堂,供奉著1001座觀音。坐姿千手觀音是日本的國寶。每年1月15日,舉行射箭儀式,射者從距60米之處瞄靶發射,稱為“通矢”。我們倆人為了細緻地觀看,巡遊了二遍,感覺與國內的五百羅漢等佛像近似,不過千佛觀音都是銅鑄的,還是很壯觀的。
看完後三十三間堂後,本去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結果閉館,只得打道回府。

上午我們倆人利用三個小時的時間,又去了一次京都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位於日本京都府,在這裡珍藏著流傳至今的與千年古都共呼吸的國寶,是世界公認的“寶物殿”。佔地102,623平方米,是日本明治中葉時期建造的法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博物館。分為新館與老館兩個部分。老館為歐式的老館建築外形,現已不開放。新館建築外形,給我印象深刻,輕盈、簡潔、流線感強,肯定是適宜國情的需要一一防震。裡面也是整潔、人性化,旅行包也有地方寄存,也就是這點給我們兩次(昨天)來這裡,看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真面貌,圓滿結束日本大阪、奈良、宇治、京都之行。
這次齊白石大師畫展是東京、京都博物館與北京國畫院簽約共同舉辦的,也是中日友好締約四十週年的活動之一。也是餘平生第一次目睹大師一百餘幅書畫作品,這也是大師一九二二年在東京辦過畫展後的第二舉辦畫展。白石先生也無從知曉,他於1957仙逝。看了大師的作品,讓你歎為觀止,不得不敬佩。也讓餘這東瀛之行畫上一個完美句號,盡在自由行的回味之中……。

參觀完京都博物館時是12:15,我們倆人就趕緊拿上行李,乘巴士206返回京都站,等我們倆人趕到京都站30 號站臺時,已有一輛京都至關西機場的列車停在站臺上,我們找到自由席4、5、6節車廂,把行李放在行李架上。少息片刻,13點正,列車就緩緩地向關西機場進發,正是很及時。經過新大阪、天王寺兩站1小時20分鐘執行,就到達關西機場了。再從T1航站樓駁運到達T2航站樓,我們就趕緊擇機、入關、安檢,進入免稅店買了一些點心,就趕到80登機口,稍作休息整理。16:40登機坐定,17:00就起飛了。到達浦東機場已是6:20,結束了我們倆人自我挑戰的東瀛之行……。

登機結束旅行!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