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遊雜記4
第4天,3—12,星期二,皇居。
今天上午遊覽皇居,下午去大阪。
因為下午要到大阪,必須提前退房,否則,將有不小的罰款。8點,我們在服務檯結清賬目,寄存好了行李(免費),然後出發。
去皇居之前,我們打算順路先到東京火車站。東京站是有名的老站。乘大江戶地鐵線換乘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走了。詢問一個年輕人,不理會,還躲閃。繼續問。這時,一位老者手提一個方便包,主動向前告訴我們怎麼走。繼續走,走著走著,又不知道怎麼走了。正待問路,剛才的老者又出現了,又告訴我們怎麼怎麼走。當我們找到這輛車的時候,那個老人又出現了,似乎是目送我們上車後才放心。我們向他深深的鞠了一躬。
東京車站,4層,建築左右對稱,紅牆,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看不出破舊 ,站前是一個很大的廣場。穿廣場而前行,約20分鐘,可以看到一大片古老蒼翠的松樹林,寬闊的護城河環繞期間。河上有橋,名曰“二重橋”。跨過這座橋,就像到了另一個世界。這裡寂靜肅穆,自然安詳,同周圍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熱鬧繁華形成鮮明的對比。不用問,應該就是皇居了。
皇居是現在的日本天皇平時居住的場所。由“御所”(天皇居住的地方)“宮殿”(舉辦公共儀式及政務的場所)和宮內廳(行政機關)組成。1869年,明治天皇從京都遷到江戶城,將其改名為“東京城”,並從此定居於此,皇居亦保留至今。
皇居分內院和東御苑,東御苑不需預約,內院要提前預約。參觀時間,每週4天,每天兩次,分別是早上10點和下午1點半,參觀時長是75分鐘。據說每天只放300人。我們在2月初就在網上預約,卻始終沒能成功,只得在某寶上每人花50元定了票。自己弄好幾天沒弄到,別人輕鬆搞定,真弄不清裡面到底是什麼名堂。
9:30,我們提前到皇居大門外,例行檢查,發給通行證。先到休息室,挺寬敞,可以喝水,看資料,該方便的方便,裡面是沒有廁所的。參觀分3撥,第一撥導遊講英語,第二撥講中文,這兩撥人較少。第三撥講日語,是日本本國人,人很多,但不亂,大多穿黑藍兩色服裝。
中文導遊是一位美女,說話溫柔,慢聲慢語,不時的帶著嗯嗯的口音。我聽小孫女同她閒聊:“導遊住哪裡呀?” “住在札幌(可能是)。”“在哪裡上的學呀?”“北京。”“我也想當導遊。”“好吧,到前邊來吧。”跟隨我們參觀隊伍的,除了導遊, 還有兩個中年男性,一前一後,任務是協助導遊。
先參觀的是一個古建築,叫伏見櫓,只可遠觀而不可入內。然後是宮內廳和宮殿。宮內廳是辦公的地方,有400多人。宮殿,說是宮殿,我看倒挺像一處臨時建築,與普通民宅無異,上下2層,簡簡單單,只是更長一些。與北京故宮的巍峨雄偉威嚴,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但這也更顯示了它的親民。試想,建這些東西,錢、物誰出?還不是民脂民膏。越高貴,越豪華,老百姓的血汗付出越多!由此而想到,日本明治維新時天皇從自己內庫中拿出30萬元資助海軍。此舉引起舉國華族富豪競相效仿,紛紛捐款,不到三個月,海防捐款總額竟達103萬之多。1893年,甲午戰爭前一年,明治天皇又決定此後六年,每年從內庫中拿出30萬元帑銀,用於海軍建設。而這,已經超過了皇室開支的十分之一。此舉再次帶動了日本政府議員主動獻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艦。反觀同時代的大清慈禧太后在幹什麼:1894年,正當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國難當頭的關鍵時刻,慈禧太后竟有閒情逸致,讓手下積極籌備自己六十大壽的“萬壽慶典”,不惜從海軍軍費中抽撥大量銀子來修建慶祝壽典的頤和園。1894年10月,慈禧在頤和園慶壽之日,正是清軍全面潰敗之時。這年10月,中國的安東(今丹東)海城相繼被日軍佔領。10月底,日本軍隊不費一槍一彈便佔領了大連,旅順雖有抵抗,最後也被日軍輕易侵佔。在慈禧慶壽頤和園的日子裡,旅順百姓正遭到日軍的凶殘屠殺,連婦女兒童也沒能倖免。4天大屠殺,全市倖存者只剩36人。怒乎?悲乎?反思乎?
據導遊說,天皇在日本威望很高,除了國務活動,平時天皇種稻,皇后養蠶。今年元旦慶典,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在宮殿接見民眾,整個廣場人山人海,共4場,她等了很長時間才進得來廣場。現在,宮廷的清潔工作都是由自願者做的。每個自願者做4天,結束後天皇接見。就這樣,還要排隊等很長時間。圖中穿黃衣服的就是自願者,圖右側即導遊。
參觀完皇居,我們急急往回趕,取了行李,直奔羽田機場。當晚住大阪。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