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從2015年開始收藏外國紙幣,至今也有了4年多時間,由於本人是處女座的顏控,對美麗的事物有一定追求,所以說我收集紙幣以好看為第一位,並不追求珍稀和評級幣。錢幣不只是一個國家的貨幣,從錢幣中也能看到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說下我收藏紙幣的方向,首先最貴一張紙幣除非超級喜歡,否則單張不會超過2500元,第二我不追求套幣,一般挑一套紙幣裡最好看的,或者價效比比較高的小面額。目前已知的,在我經濟實力承受範圍內,我最喜歡的紙幣已經收藏的差不多了。在這裡與各位朋友共享交流,水平有限請大家諒解。我所說的世界最美紙幣不代表普世價值,只代表個人眼光,特此宣告!
荷蘭早期三枚10荷蘭盾
格勞秀斯
牧羊女


5馬克:貝蒂娜·馮·阿尼姆(Bettino von Arnim,1785—1859年),德國著名女作家,她曾是歌德、貝多芬、喬治·桑的朋友,屬於德國第二次浪漫主義的關鍵人物。其作品極具吸引力,充滿獨立和世俗精神,她創作的《岡德洛德》非常出名。阿尼姆曾以自己的名字,在柏林設立過一個文學獎。
高斯:德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近代數學的奠基者,在歷史上影響之大可以與阿基米德、牛頓、歐勒齊名。有“數學王子”之稱。他11歲發現了二項式,15歲讀完了牛頓、拉格朗日等人的著作,大學一年級發明了用直尺和圓規進行正17邊形的作圖法,解決了千年懸而未決的幾何難題。1798年大學畢業第二年即獲博士學位。
他對超幾何級數、複變函式、統計數學、橢圓函式論都有重大的貢獻。他把數學引入天文學研究,研究了月球的運轉規律,創立了可以計算星球橢圓軌道的方法,能準確地預測出行星的位置。並利用這種計演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算出了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的穀神星的軌道。
著作有《數論》、《分析》、《天文學》等,《高斯全集》達11卷之多。
20馬克:安妮特·馮·德羅斯特-許爾斯霍夫(Annette von Droste-Hulshoff,1797—1848年),德國女詩人。她終生隱居,擅長創作自然詩歌,著有詩集《最後的贈品》。


荷蘭人像版5、10、25盾,正面人像分別是荷蘭詩人馮德爾,劇作家哈爾森,管風琴家斯韋林克
這套紙幣共有5、10、25、100、1000五種面額


葛摩法郎,是葛摩伊斯蘭聯邦共和國的法定貨幣,它的輔幣名稱是分,1法郎=100分。2009年2月7日,匯率換算是1 美元 = 380.645 葛摩法郎,1 歐元 = 491.968 葛摩法郎,1 英鎊 = 562.403 葛摩法郎,1 日元 = 4.13745 葛摩法郎,1 中國人民幣 = 55.6873 葛摩法郎。
歷史
印度洋西部島國,由大葛摩、昂儒昂、莫埃利、馬約特四島組成。
西方殖民者入侵前長期由阿拉伯蘇丹統治。1841年法國入侵馬約特島,1886年其他三島均為法控制。1912年葛摩四島正式淪為法國殖民地。1946年成為法國的一個“海外省”。1961年取得內部自治。1975年7月6日獨立,成立葛摩共和國,1978年10月22日改國名為現名。
一套法屬風格的葛摩紙幣




早期法屬風格馬達加斯加紙幣
阿里亞里(Ariary)是馬達加斯加的法定貨幣,其ISO 4217名稱為MGA
阿里亞里也是全球僅有的兩種非十進位制貨幣之一(另一種是茅利塔尼亞的烏吉亞),每1阿里亞里分為5分,而當地的分稱為iraimbilan。當地語中,Ariay意指“銀幣”,iraimbilanja意指“一塊鐵的重量”
這套錢幣特別貼近生活,富有生活氣息




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紙幣,價格非常便宜,大票幅。


最後的法郎50法郎
聖埃克蘇佩裡(1900-1944),法國作家。他是法國最早的一代飛行員之一。1940年流亡美國,僑居紐約,埋頭文學創作。1943年參加盟軍在北非的抗戰。1944年他在執行第八次飛行偵察任務時失蹤。其作品主要描述飛行員生活,代表作有小說《夜航》,散文集《人的大地》《空軍飛行員》,童話《小王子》等


100法郎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國著名畫家,後期印象派的主將,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造型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
他對物體體積感的追求和表現,為“立體派”開啟了思路;塞尚重視色彩視覺的真實性,其“客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獨特性大大區別於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畫家。
200法郎
居斯塔夫·艾菲爾
艾菲爾出生於法國東部的第戎城。他的父親是軍隊的文職人員。母親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婦女。艾菲爾小時候由外婆撫養。艾菲爾的外婆心細善良。正是由於長期受到母親和外婆耳濡目染的影響和教育,艾菲爾從小養成了善於獨立思考、大膽設想、勤學好問的好品格。這就為他日後成為一個出類撥萃的工程師奠定了基礎。艾菲爾12歲進入本地的一所皇家中學學習。20歲那年,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培養工程師的技藝學校。不久,他以良好的成績領到了工程師的畢業文憑。
500法郎
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 — 1906年4月19日),巴黎人,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是“居里定律”的發現者。
1903年和居里夫人還有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居里在一場馬車車禍中不幸遇難。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100日元
板垣退助(いたがき たいすけ,[1]生於天保8年4月17日(1837年5月21日),[1]死於大正8年(1919年)7月16日,日本第一個政黨自由黨的創立者。明治維新的功臣之一。[1]板垣以自由民權運動的主導者的身份而著名,以“庶民派”的政治家身份而擁有絕大多數的國民的壓倒性支援。[1]1887年被封為伯爵。[1]在戰後日本政府發行的100日元紙幣及50錢政府紙幣上都繪有他的肖像。[1]今日日本國會前還有其銅像以紀念這位日本民權運動家。
500日元
巖倉具視
明治維新的功臣,出身於公卿中最低階的半家,從擔任孝明的侍從起家,逐漸嶄露頭角,他是宮廷中倒幕勢力的核心人物,為打倒幕府,和薩長聯合,形成宮廷-薩長聯盟,這也成為明治初期政治的根基。在維新的一切重大活動中,他都發揮了核心作用。明治維新後,歷任大納言,右大臣,一直活躍於中樞。在明六政變中,與大久保利通一起反對徵韓,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最終翻盤。1884年封公爵。
1000日元,在我的家鄉哈爾濱的火車站被朝鮮愛國者擊斃的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日語:いとう ひろぶみ;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1]字俊輔,號春畝,日本長州(今山口縣西北部)人。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他還是日本第一個內閣總理大臣、樞密院議長、貴族院院長,首任韓國總監,明治憲法之父,立憲政友會的創始人。官至從一位、大勳位、公爵。
日元的水印超級清晰,可以算是所有貨幣裡的水印之王


1000日元,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筆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晉書》孫楚語)[1],日本近代作家,生於江戶的牛迂馬場下橫町(今東京都新宿區喜久井町)一個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他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既是英文學者,又精擅俳句、漢詩和書法。寫小說時他擅長運用對句、迭句、幽默的語言和新穎的形式。他對個人心理的描寫精確細微,開啟了後世私小說的風氣之先。他的門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龍之介也曾受他提攜。他一生堅持對明治社會的批判態度。
1000日元野口英世
野口英世(Noguchi Hideyo,1876-1928),男,博士,被譽為“國寶”的日本細菌學家、生物學家,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主要作品有《蛇毒》《梅毒的實驗診斷》等。
2000日元,正面是被日本薩摩藩滅亡的琉球王國(中國附屬國)的守禮門,上書中文守禮之邦,反面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名著《源氏物語》的圖片詩詞


5000日元
樋口一葉 (ひぐち いちよう ,原名樋口夏子,生於1872年5月2日,逝於1896年11月23日) ,是十九世紀日本優秀女作家、日本近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早期開拓者之一。
儘管她的文學活動極為短暫,但她為日本文壇留下諸多深刻反映明治時期社會下層人民悲慘生活的作品,被日本文壇稱為“明治紫式部”。她的頭像甚至被印在5000元面額的日元紙幣上,成為日本紙幣史上的第一位出現在正面的女性肖像人物。
5000日元
新渡戶稻造(1862年9月1日 – 1933年10月15日),出生於日本巖手縣盛岡市,父親是南部藩士。國際政治活動家,農學家,教育家。札幌農學校(今北海道大學)畢業。曾擔任國際聯盟副事務長,也是東京女子大學的創立者。他是從1984年到2004年間流通使用的日本銀行券5,000日元的幣麵人物。
10000日元
福沢諭吉(ふくざわゆきち,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大阪人。日本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明治時期傑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的創立者。
他畢生從事著述和教育活動,形成了富有啟蒙意義的教育思想,對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對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日本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
此***本脫亞入歐的始作俑者,鼓吹徵韓滅亡華夏,日本軍國主義的始作俑者之一


100比利時法郎
比利時畫家詹姆斯·恩索爾以及恩索爾的作品《死亡和麵具》
海濱繪畫的場面
紅灰色
200比利時法郎
比利時樂器製造家阿道夫·薩克斯 ,薩克斯及五線譜音符
演奏薩克斯的人物輪廓形象、右下方是比利時南方小城狄南特Dinant建築輪廓,這裡是薩克斯的故鄉
黃色
500比利時法郎
比利時畫家雷尼·馬格里特
馬格利特的畫作《Golconde》


羅馬尼亞列伊,複數為Lei romacircnesc,ISO4217程式碼:RON,數字程式碼:946,是羅馬尼亞官方貨幣,,1列伊=100巴尼。17世紀時,羅馬尼亞地區通行荷蘭金幣,由於這些金幣以獅子(lei)為圖案,故而羅馬尼亞居民通稱這些貨幣為“列伊”(lei)。1867年羅馬尼亞獨立後,便確定列伊為官方貨幣名稱,規定1列伊價值5克83.5%的白銀或者0.29032克黃金。
1列伊:史學家,政治家,詩人尼古拉·約奧加(1871.1.17-1940.11.27)
5列伊: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畫家喬治·安奈斯庫(1881.8.19-1955.5.4)
10列伊:畫家尼古拉·格力高里斯庫(1838.5.15-1907.7.21)
50列伊:工程師,發明家,飛行員奧雷爾·瓦萊庫(1882.11.19-1913.9.13)


丹麥克朗
丹麥貨幣名稱為丹麥克朗(Danish Krone)。丹麥自1950年至1999年發行3套貨幣。1979年3月13日.歐洲貨幣體系正式成立,丹麥為成員國之一。
經中國央行授權,自2016年12月12日起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對匈牙利福林、丹麥克朗、波蘭茲羅提、墨西哥比索、瑞典克朗、土耳其里拉、挪威克朗直接交易。


瑞典克朗
瑞典克朗,ISO 4217程式碼SEK ,1668年,在瑞典成立,瑞典國家標準銀行”(“國家銀行”)發行。該行於1755年開始印製紙幣,幣面印著“仿冒者將處以死刑”的警告。瑞典克朗實行浮動制,從未參加歐洲貨幣體系。2012年,瑞典克朗作為諾貝爾獎金髮放。
20克朗:瑞典兒童文學家,繪本作家阿斯特麗德·林格倫(1907-2002),斯莫蘭省。


50克朗:著作家,作曲家,藝術家,歌手埃弗特·陶布(1890-1976),布胡斯省。
100克朗:瑞典著名電影女演員葛麗泰·嘉寶(1905-1990),斯德哥爾摩市。
200克朗:瑞典著名電影,歌劇,劇場導演英格瑪·伯格曼(1918-2007),哥得蘭島。


喬治亞拉里
拉里(喬治亞語:ლარი,ISO程式碼: GEL),喬治亞的官方貨幣單位。每一拉里可以分為100特瑞。“拉里”一詞是一個古老的喬治亞詞語,含義為儲藏,而“特瑞”是科爾基斯地區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使用的貨幣術語,含義為白色。喬治亞曾用過的貨幣還有馬內季和阿巴齊。
5拉里:歷史學家伊萬涅·雅瓦希什維利(1876-1940)
20拉里:作家,政論家伊利亞·恰夫恰瓦澤(1837-1907)他所創辦的雜誌,伊比利亞的瓦赫坦一世(約439或443年-502年或522年)
50拉里:喬治亞的塔瑪拉女王(約1160-1213),桑塔維西大教堂的格里芬,出自12世紀喬治亞袖珍手抄本的人馬座占星學符號。
100拉里:12世紀的詩人紹塔·魯斯塔維利(1172-1216)


馬爾地夫新版紙幣一套
丹麥紙幣雕像版
50克朗:女作家凱倫·馮·白烈森-菲尼克(1885-1962),措辛厄島的蘭迪特教堂內的石質浮雕。
100克朗:作曲家卡爾·尼爾森(1865-1931),北丹麥托姆比教堂內的巴西里斯克雕像。




瑞士法郎
瑞士法郎(Swiss Franc)是瑞士和列支敦斯登的法定貨幣,由瑞士的中央銀行發行。瑞士法郎是一種硬通貨。瑞士的大部分鄰國使用歐元。瑞士境內亦有商鋪、機構通行歐元。2015年01月15日起瑞士法郎與歐元脫鉤。已經發行了1000, 200, 100, 50,20和10瑞士法郎紙幣。貨幣程式碼:CHF。
2004版紙幣正面人物
10瑞郎勒·柯布西耶建築家
20瑞郎阿瑟·奧涅格音樂家
50瑞郎 蘇菲·託伊伯舞蹈家
100瑞郎阿爾貝託·賈科梅蒂雕塑家
200瑞郎查理斯·菲迪南德·拉繆茲詩人
1000瑞郎 雅各布.布克哈特藝術家





加拿大紀念幣三張
特別說明下最新的2018紀念幣
$10
維奧拉·德斯蒙德,哈利**斯北部地圖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月桂葉花紋,鷹的羽毛,加拿大人權和自由憲章的文字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
加拿大財政部長莫諾12月8日宣佈,加拿大首位印於鈔票上的女性人物已經確定,她就是黑人民權主義者維奧拉·德斯蒙德(Viola Desmond)。有德斯蒙德頭像的面值10元鈔票定於2018年流通。
圖:財長莫諾與維奧拉·德斯蒙德的妹妹一起宣佈這個訊息
加拿大雖然早在1834年就廢除了奴隸制,但是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黑人仍然受到種族歧視。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以前,他們是不受歡迎的人。加拿大政府和主流社會都不希望見到黑人移民人口的增加。
戴斯蒙德1914年出生於新斯科舍省哈利**斯市,父母都是當地黑人社團的活躍人士。她發現當時的美容院和髮廊沒有針對黑人女性特點的產品和服務,遂決心從事這個行業。但是當時哈利**斯市不允許黑人蔘加美容課程或培訓,她不得不遠赴蒙特利爾、亞特蘭大和紐約市上課和實習。
1946年的時候,戴斯蒙德32歲,那年11月8日,她開車去鄰近的新格拉斯哥市辦事,車卻意外地在那裡拋了錨,需要修理。因為要換零件,需要等待。為了打發時間,戴斯蒙德買了一張電影票就走進電影院。
根據當時的法例,當時全加拿大對黑人進行隔離政策,作為黑人,她只能坐在樓廳看電影。
但戴斯蒙德去到只許白人坐的正廳坐下。電影院其他白人立刻對她叫起來:“你這樣的人應該坐在樓廳。”
但戴斯蒙德拒絕離開,最後被警察強行拖出電影院,並被指控欺詐罪名,最後判30天監禁和20元的罰款。
戴斯蒙德不服判決,向法庭提出上訴。她在法庭內外的抗爭引起了公眾對加拿大黑人境遇的注意和討論。
戴斯蒙德後來定居在美國紐約,她於1965年2月7日,在50歲時死於胃腸道出血,被埋葬在家鄉哈利**斯。
直到2010年,加國政府才向她做出正式道歉並免除她的罪名,但此時戴斯蒙德已去世45年。


5加元
威爾弗裡德·勞雷爾(Wilfrid Laurier,1841年11月20日—1919年2月17日),第七任加拿大總理、首位法裔加拿大總理。任內曾經歷第二次布林戰爭。其肖像現在印於加拿大五元鈔票上。
10加元
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John Alexander Macdonald,1815年1月11日—1891年6月6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加拿大政治家、律師、第一位加拿大總理,被譽為是“加拿大國父”。
富於想象力的保守黨人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是當之無愧的加拿大之父。麥克唐納熱衷於自己的英國血統,但比那些苛求於他的批評家更具有加拿大人的氣質。麥克唐納利用傳奇般的政治技巧,聯合各種政治力量,建立起橫貫北美大陸的國家,並且使這個新的國家成功地抵禦了美國的政治經濟吞併。
2004年,在加拿大廣播公司舉辦的“最偉大的加拿大人”評選中,麥克唐納獲選為“十大傑出加拿大人”。
20加元
伊麗莎白二世(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現任英國女王,英聯邦元首、國會最高首領。伊麗莎白二世於1926年4月21日出生,為已故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1]。全稱為“託上帝洪恩,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以及其他領土和屬地的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的保護者伊麗莎白二世”[1]。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2015年9月9日英國當地時間下午5時30分以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成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打破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63年7個月零2天的時長紀錄。[2]2016年6月,《福布斯》公佈,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伊麗莎白二世排名第29位。2017年5月4日10時(北京時間17時),英國王室宣佈,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2017年秋天將退休,不再參與公共事務。2017年11月20日,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親王迎來結婚70週年紀念日


法屬太平洋小套紙幣,個人非常喜歡的海島風情




1970版德國馬克


加拿大元旅版





新增三張非常精美古典的比利時紙幣






末版葡萄牙紙幣
票面人物
500埃斯庫多:航海家若昂·德·巴羅斯(1496-1570)
1000埃斯庫多:航海家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1467或1468-1520)
2000埃斯庫多:航海家巴託羅梅奧·迪亞士(1451-1500)
5000埃斯庫多: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1460-1524)
10000埃斯庫多:航海家,維塞烏公爵恩裡克(1394-1460)










奧地利末版
20先令:奧地利畫家,雕刻家莫里茨·達芬格爾(1790-1849),維也納的阿爾貝蒂娜博物館。
50先令: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維也納的阿爾瑟格倫德的建築。
100先令:奧地利經濟學家歐根·波姆·馮·巴維克(1851-1914),維也納的奧地利科技專科學院。
500先令:奧地利建築師,設計師,作家,教育家奧托·瓦格納(1814-1918),瓦格納的代表作維也納的奧地利郵政儲蓄銀行。












希臘紙幣德拉克瑪
宙斯.阿波羅.雅典娜






早期的義大利里拉是由政府和義大利中央銀行分別發行,政府發行的只有500里拉券,1000里拉以上面額由中央銀行發行。由於500里拉券已停止流通,里拉由硬幣代替,因此現行紙幣只由中央銀行發行。
中文名
義大利里拉
外文名
Italian lira
幣值
20、50、100、200、500里拉
進位制
十進位制
發行機構
義大利中央銀行
1000義大利里拉
義大利教育家(女)蒙臺梭利 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
老師輔導學生在學習
2000義大利里拉
義大利物理學家馬可尼 Guglielmo Marconi 1874-1937,19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馬可尼發明的無線電技術,圖中包括無線電發射塔、無線電收發機、以及通過無線電和發射塔取得聯絡的遠洋貨船
5000義大利里拉
義大利歌劇作曲家貝利尼 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背景是古羅馬的圓型劇場
由貝利尼譜曲的歌劇《諾爾瑪 Norma》中的藝術造型
10000義大利里拉
義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德拉·伏達 Alessandro Volta 1745-1827
位於義大利科莫市 Como的伏達陵墓 Tempio Voltiano
50000義大利里拉
17世紀義大利雕塑家、建築設計家貝爾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貝爾尼尼的作品:《自畫像》,羅馬巴爾貝里尼廣場《人魚噴泉 Triton Fountain》雕像區域性。
貝爾尼尼作品:《君士坦丁大帝 Equestrian Statue of Constantine》騎馬像。
50000
100000義大利里拉
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 1571-1610,作品《女卜者 La Diseuse de bonne aventure》
作品《一籃水果 Basket of Fruit》










義大利紙幣
伽利略·伽利雷
科普中國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專案稽核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02.15-1642.01.08)。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1]。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提香·韋切利奧,又譯提齊安諾·維伽略( Tiziano Vecelli或Tiziano Vecellio,約 1488/1490年
1576年8月27日),英語系國家常稱呼為提香(Titian),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義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0/1451年秋天-1506年5月20日,探險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於中世紀的熱那亞共和國(今義大利西北部)。當時背景是西方資本主義抬頭,各歐洲王國開始經濟競賽,紛紛通過建立貿易航線和殖民地來擴充財富。哥倫布的向西航行到達東印度群島的冒險性計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援。
在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他叫做“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而不是計劃中的日本。在後來的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到達過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瑞拉、以及中美洲,並宣佈它們為西班牙帝國的領地。
儘管哥倫布不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探險家(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探險家是萊夫·埃裡克鬆),但哥倫布的航海帶來了第一次歐洲與美洲的持續的接觸,並且開闢了後來延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殖民海外領地[1]的大時代。這些對現代西方世界的歷史發展有著無可估量的影響。


非常經典的比利時紙幣大蜻蜓
比利時詩人
吉多.哥賽爾
1830-1899
荷蘭語詩人,作家和神父。


我期待已久的丹麥紙幣,蜥蜴和大松鼠,我的最愛,這套紙幣終於收全了




愛爾蘭小套
愛爾蘭鎊
愛爾蘭鎊是2002年之前愛爾蘭的通用貨幣。國際標準化組織貨幣及基金程式碼(ISO 4217)為IEP,常用£或IR£來表示。
中文名
愛爾蘭鎊
外文名
Pound/ Phunt
類別
愛爾蘭的通用貨幣
基金程式碼
ISO 4217
符號
£或IR£
人物介紹:
5愛爾蘭鎊:都柏林米斯里科迪亞大學醫院創始人凱瑟琳·麥考利修女(1778-1841)
10愛爾蘭鎊:作家,詩人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
20愛爾蘭鎊: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代表,英國下院天主教解放領袖丹尼爾·奧康奈爾(1775-1847)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