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23號凌晨三點十五分起床,我爸載我媽和我去車站集合,(我上一次這麼早起是四年級去香港玩,也是跟團遊,那次是4點多起床),集合後4點整從我們家這邊的車站出發去珠海,2個小時的車程到達,過海關之後8點多才坐車去澳門機場,(機場超小的


),9點半的飛機,4個小時的航程,(感覺4個小時超級慢),也就是日本時間2點多。
到機場之後上了一趟衛生間,迎來了到日本的第一個小震撼,衛生間乾淨就不提了,馬桶蓋是真的先進,還找了一會兒才知道沖水按鈕是哪一個,(來到日本真的像個文盲,基本不識字,只能看有中文的那幾個字努力去猜測那個詞或者那段片語的意思),3點多搭乘酒店的大巴,酒店就在機場附近,4點多就到了,地方挺偏的,但是酒店很大。
酒店裡面還有一個羅森便利店,我們晚餐就是在那裡買的,琳琅滿目,(超喜歡便利店的,國內的也很喜歡,哈哈哈),還跟便利店小哥說要加熱,誰知道我拿的是冷麵,我媽的壽司也不能加熱


,還在atm機上換了20000日元,拿出來發現就只有兩張薄薄的10000,哈哈。東西也很好吃,就是那種你覺得不好吃,因為都是冷的嘛,中國人吃不慣,但是入口那一下還是有驚喜的,比預料的要好吃很多。
來之前導遊說日本什麼都是小小的,酒店房間小小的,餐廳小小的,就連牙刷都是小小的,有了這種心理準備之後,開啟酒店房間門的時候發現超驚喜,因為真的很大,也很漂亮,設施各方面也比國內要細心體貼很多。那晚巨累無比,我全程眼睛眯著一條縫一手拿著我媽手機跟我爸語音,一手拿著我手機看資料,一步一步教我爸弄我的畢業資料,10點多上床之後立刻睡著了,感覺整晚都沒怎麼翻身,因為累,也因為被子實在重,哈哈哈。
第一天沒有行程,就這樣過去了……

DAY 2

第二天早上7點起床,7點半之後到酒店一樓吃早餐,一下去才發現整個酒店都是接待中國旅行團的,全是中國人。早餐就更誇張了,大家(中國人)都是排著隊去取的,品種少的可憐,可參考下圖。
8點集合上車開始這一天的行程。第一站去到明治神宮,好像是日本的四大神社之一,導遊說到這裡不是看建築有多巨集偉,而是感受日本人對大自然、對樹木的敬仰與熱愛,據說日本男人跟妻子吵架後從不道歉,出去後回家只會對妻子說我剛剛去過神社了,那妻子就會明白了,丈夫都跟神道歉懺悔了,妻子也就原諒他了。日本人幾天不來神社就會感覺全身不舒服,覺得會有黴運纏身,隔個幾天就要到神社參拜,以求沐浴身心。
進神社之前還要走一條小道,道路兩邊都是樹木,地上全是砂石,而不是水泥地,因為大家走在砂石上是會發出聲音的,那樣神明就會知道你來過這裡,就會保佑你。在神社門口的左邊還有一個小亭子,是給你拿著長長的竹筒子舀水洗手的,謂之沐手、沐口、沐心。進去之後,恰巧那天有新人在舉行婚禮,就十幾個人,安安靜靜地排著兩條隊有條不紊地慢慢繞著神社走,前面一人拿著紅傘,意味著把黴運鬼怪都擋在傘外。日本人蔘拜都是投幣進一個盒子,然後先一拜,再拍兩次手,最後再一拜,我們也按著風俗拜了拜。
第二站去東京的千葉原,實際就是帶我們去購物,不想深聊,導遊絕對有回扣,哼。
中午去一家叫太陽城的餐館吃飯,美其名曰吃自助餐、看大灣線,實際還是接待中國旅行團的餐廳,食物也是一言難盡,飯後大家爭先恐後裝熱水,(只有中國人才有的舉動)。
飯後第三站去到豐田體驗館,看了看水素汽車,據說引領未來新科技,不懂車,好像很厲害就是了。
之後就是漫無止境地坐車,不過沿途的風景很好,一直沿著太平洋的海岸線行駛,途中看到有人在海邊衝浪、游泳、晒太陽,導遊說日本的孩子都是在海邊長大,3歲就要學游泳,周圍也都是一些帆船學校和游泳學校,那些人都是到那裡進行訓練的。
在途中意外發現很多烏鴉,日本的小鳥都是不怕人的,都會飛的很低,也會在地上走,還看到有年輕人拿著食物喂一群鴿子,足以可見日本與動物的和諧相處,在中國早被抓去紅燒或者燉湯了。烏鴉在日本被視為吉祥物,因為他們遵循中國的一句古話“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即是說對父母的一種孝心,因而日本人覺得烏鴉是一種很好、很聰明的動物。思慮及此,不禁為中國人感到遺憾,日本人這麼尊重、讚賞及保留中國的文化,而中國早就丟了這些好的儒教思想。
之前到鎌倉高校前站是可以下車拍照的,是網紅打卡點,但上個月日本政府出臺政策不給停車拍照,因為很多旅行團都聚集在那裡拍照,造成交通擁擠,事故頻發,我們就是路過那裡在車上抓拍了兩張。
一直坐車、一直坐車坐到了很偏遠的地方,總算到了民宿,一下車發現又被騙了,那個偏遠的郊區只有兩間小小的民宿,周圍只有車子飛速而過的影子,而所謂的酒店內自助餐(蟹腳無限暢吃)、溫泉酒店絕對是噱頭,之前看小紅書都是在酒店房間內有一個小小的溫泉池,在那裡可以一邊泡溫泉一邊看富士山,到了我們團都是假的,還跟我們說了一大堆泡溫泉的注意事項,要裸泡、泡之前一定做坐著沖洗身體、浴衣的正確穿著方法……然而實際上溫泉是在室內一個很小的池子裡,我10點半上去的時候一個人都沒有,我就自己一邊擔心有壞人進來,一邊很隨意泡了10分鐘,就趕緊衝了衝身子下去了,我媽早就睡了,壓根不知道我自己拿著房間鑰匙上去了。至於晚餐,應該說日本的餐食,我們都是吃不慣的。
民宿是傳統的榻榻米,我覺得還挺新奇的,也算是體驗了一番,房間內還有按摩椅,不錯,哈哈哈,每晚的酒店都是一個小驚喜。
11點多睡覺,第二天也就這樣過去了……

DAY 3

第二天6點半左右起床,7點多下去吃早餐,早餐也是很簡樸跟吃不慣,這麼多餐飯下來,唯一一餐有納豆的,一開始以為是松子,放到嘴裡超級難以下嚥之後推測是納豆,一種很難吃、但日本人很推崇的延年益壽的健康食品,對我來說是完全不能吞下去的一種食物。吃過早餐後,出去拍了幾張照片,日本這幾天的天氣都超級好,從民宿外面拍過去富士山雖然遠但風景還是很漂亮的。
8點準時開始我們第三天的行程,開了可能有1個多小時到了富士山五丁目,一下車那種氣溫的驟變還是很爽的,哈哈哈,但也不是特別冷。然後各種抓緊時間打卡拍照富士山,遊人也很多,有一對日本夫妻不僅讓我們先拍照,還幫我們合影,而他們都沒有讓別人幫他們合影,日本人的禮貌每次都讓我覺得很淚目,中國人幾百年才能養成這種與生俱來的素質。
第二站不用1個小時到了忍野八海,日本版的九寨溝,沿途走過去的時候感受到了日本農村的整潔漂亮,再想到中國的農村,就不敢再繼續對比下去了。還以為有八個池子,其實只開放了兩個,裡面還有一個小小的美食街,聽導遊推薦買了一個草餅(150)和一盒生豆腐(200),草餅就是外面是抹茶做的餅,裡面是紅豆餡的,韌韌的,蠻有嚼勁;豆腐就是生的,加點辣辣的鹹鹹的佐料給你配著吃,很滑,就是料鹹了點,總體還是覺得貴了,哈哈哈,日本就沒有便宜的東西。
第三站去到不遠處的地震體驗館,還以為會有很久很強烈的震感,但可能因為有了提前的心理準備,而且時間也不久,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烈。但如果是平時突如其來的地震,那我們會是怎樣的反應,我平時經常會想到突然地震了怎麼辦,我對地震的憂患意識是最強烈的,因為天災面前人類實在太無能為力、太渺小了。從地震體驗館的出口出來,又是無縫對接免稅店,這部分就跳過吧,反正很貴就是了,沒錢。
到了中午2點多才去吃了一頓非常不好吃的午飯,然後一天的行程就走完了,接著就是3個小時的長途車程,2個小時後到了一個很豪華的服務區,(因為日本公路都是私有的,所以環境很好,物價也不貴,而且吃東西的店很多,服務區真的又大又漂亮),購買當晚的晚餐,因為被告知當晚住的地方很偏,周圍可能沒有餐館,當時立刻想起前一晚住的地方,覺得住宿肯定也很不好了。
終於到了知立,酒店比想象中的豪華很多,房間也很大很好,晚餐是泡麵,也很好吃,就是比國內的好吃呀,但是物價也比國內的貴很多,哈哈哈。
賴到12點多才睡覺,第三天就這樣過去了……

DAY 4

還是6點半左右起床,因為要扎頭髮弄到7點半左右才上去吃早餐,早餐是吃了這麼多天最高階的了,終於有點平時我們去其他酒店吃早餐的感覺,但品種還是較少,總體還是很滿意的。導遊說我們住的那間酒店一般都是日本人去住的,吃早餐的時候看到左右兩張桌子的日本人吃完都是把盤子疊起來,杯子放在上面,吃得又幹淨、擺放得又整齊,從遠處看覺得是洗好了的餐碟,當時心裡又震撼了,日本人的教育和素質該有多好,反觀自己及中國人,真沒有幾個會做到這樣,在餐廳吃完飯後,基本就是本能地主動把餐盤疊放好,他們覺得這就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大家都會這樣去做的,但在我眼裡,實在太震驚了。回過頭再來說早餐,我拿了一個叫溫泉玉子的,當時覺得是溫泉蛋,應該是溏心蛋,很好吃的吧,但拿起來發現是冰的,還以為是煮熟太久了冷了,敲開來才發現裡面基本沒熟,我是吸著吃完的,感覺有點噁心,但還是努力入鄉隨俗,體驗品嚐他們的特色。
8點半集合,第一站又是去到名古屋的一家免稅店,那家免稅店專門招待中國和韓國的遊客,看著團裡的人又是幾千幾千人民幣地花出去,真是又羨慕又心疼。
之後就繼續坐車去到京都,導遊說那裡都是唐代和宋代的建築,確實有點穿越的感覺,那裡的房屋有好多都是中國以前建築的樣子,為什麼日本能保留,中國就不能呢?好惋惜。中午去了一家還是招待中國人的很小很小的餐廳,4個人吃一鍋燉菜,我覺得還是不好吃。
第二站去到金閣寺,當時是中午,又熱又晒,京都的天氣要比其他地方熱,因為那裡是盆地,外面熱,裡面就更熱,還是走馬觀花地遠遠遙望那座金色的寺院,這個景點是最多人,外國人也多,大家自由行也特別喜歡去的景點之一,所以都是人擠人,太熱太晒了,忍不住去路邊的售賣機買了一條什麼味道都沒有的冰棍。
第三站連著第四站,一起去了祗園和花見小路,祗園好像是一條風俗街,就是我們說的紅燈區,在日本丈夫找小三、找知己,妻子是不能生氣的,一生氣就會犯了嫉妒罪,是不賢淑的表現。走過祗園,就來到花見小路,花是沒見著,就是一條很有日本特色的古街,拍照的遊人也很多,但中間還是有很多車子在開,路邊超多警察在指揮交通,感覺很不安全,太多車子人來人往了,一直走到盡頭進了一家寺院,也不知道是什麼寺院,想進去認真看看,但時間不允許,又匆匆趕回去集合了,覺得有很多有意思的景點,想慢下腳步靜靜觀賞,但都沒有時間留給我們,全是走馬觀花,拍幾張照片就走。走回停車場的時候,路上的風景也很美,就是那天實在太熱太晒了,我臉還過敏。
然後就坐車到了大阪,依然是去一家招待中國旅行團的餐廳吃晚飯,那些品種完全是中國人吃的菜,但是連我們小城鎮20塊錢一個人的自助素食館還不如,速戰速決之後,趕緊去樓下的大國藥妝掃貨,因為擔心第二天去心齋橋導遊留給我們自由活動的時間不多,所以趕緊去買東西,大國藥妝果然如網上說的都是中國留學生打工的地方,讓一個小姐姐照著我的清單幫我找東西,他們都很親和很熱心,是到了日本被同化感染了嗎,真好。
買了半個小時就坐車回去酒店了,酒店位於城市的老區,很多地方在修建,酒店旁邊一條長長的路邊都是流浪漢的聚集地,導遊說日本便利店的熟食食物當天賣不完的,就會拿給流浪漢吃,但對於流浪漢來說,不是一種接受別人施捨的行為,而是一種很體面的事情,因為是我幫你解決了這些應該倒掉的食物,你們就不用付那麼多垃圾費了,店員為表示感謝還會贈送一瓶水給他們。平時也會有一些穿著制服西裝的人去排隊領盒飯,也是為了幫助便利店解決可能面臨浪費的食物,這又是一種價值觀的顛覆。反觀中國,只要聽到免費兩個字,全是蜂擁而至的人群,哪有白來的便宜不佔的道理,唉。
那晚住的酒店是五晚以來最小的,總算體驗了一下日本的小房間了,但設施還是很齊全,就是酒店旁邊就是一條鐵路,一直有車嗚嗚駛過的嘈雜聲,但也沒有影響我們休息,睡的還是很好。

DAY 5

早上依舊是6點半左右起床,酒店很小,一樓的餐廳也很小,吃了一碟沙拉,一片小方包,喝了一杯凍牛奶,後來果然肚子痛。
第一站去到大阪城公園,導遊在車上就給我們講了一下有關這個公園的歷史故事,挺長的,就不復述了,就是一個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建於15世紀的,後來經歷過大火、炮彈,都還能神奇的儲存下來,因而他也是大阪的象徵,遊人也很多,但是我們那天去得早,不到9點,人流量還不多。路上的風景還是很漂亮的,周圍全是櫻花樹……的葉子和枝幹,3月15號左右公園裡全是賞櫻花的遊人,導遊說遊費是現在的一倍。城外有一條護城河,裡面還有一條內流河,不過現在沒水了,都是草。公園內還有一個二戰時的軍事基地,不過現在改為購物景點了,旁邊是天守閣,說是豐臣秀吉200多個妻子居住的地方,但要給門票,導遊沒給我們買…..所以也不能進去參觀。
第二站又車我們去免稅店看珍珠,依舊很貴,轉了一圈就等待車子來接我們,景點給我們2、30分鐘自由活動,到小小的免稅店買東西給我們留1個小時,跟團的弊端。
第三站去到心齋橋和道頓崛,又去大國藥妝買了些手信,隨隨便便又800rmb花出去了,在橋上拍了照,但是沒看到小紅書上道頓崛美食街。在周圍的街上走走,發現了一間神社,進去參觀了一下,也是感受到了日本神社的大概樣貌,這不是景點,所以很安靜,進去的我們受環境影響也不敢大聲說話,感受到了一種寧靜神聖的氛圍。
中午去吃飯,鐵板牛肉和天婦羅,吃了肚子也不舒服,真心吃不慣日本的東西。
第四站去到奈良公園和東大寺,他們是連在一起的,然而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多。本來是第二天的時候去看鎌倉大佛,但時間太緊,改成去看東大寺,導遊說要比那個貴200塊錢的門票,因為東大寺是給日本的孩子上課的地方,所以裡面基本沒有旅行團,都是個人進去的,很多外國人。在日本這幾天,在明治神宮、東大寺這些地方都能看到很多學校的老師帶著學生出來上課,這是中國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治安問題、學校責任問題、家長不放心等等各種問題,就制約了中國根本不可能經常帶著學生外出上課,日本人崇尚戶外教學,覺得在大自然裡教授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知識,因為東大寺裡很多外國人,很多學生也圍著一個個外國人跟他們進行英語的口語交流,實名羨慕了,看看日本多會教育,雖然那些日本孩子的英語發音著實那個……哈哈哈
出了東大寺就趕緊去跟小鹿拍照合影了,沒有買草餅,所以也沒有一群鹿都圍著我,一開始看著我,拱拱我,發現我沒反應就走去其他地方了。很有趣的是,他們跟日本人一樣有素質、懂禮貌,你給東西他吃,他就會跟你鞠躬,你再給他吃,他又會再鞠躬,我看到有人一直跟他這樣玩,一人一動物玩得多可愛、看著多和諧,地上也很多慢悠悠走著的小鳥,這在國內還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也是我這麼大第一次跟動物這麼零距離接觸,因為我從小連貓貓狗狗、小鳥蝴蝶都怕的不行,而我這次還摸了小鹿,真是與動物破次元的一天,晚上睡覺時感覺自己還夢到了小鹿,覺得整個夢都是甜甜的、很溫馨、很舒服,動物真的可以治癒人心,因為它們太可愛了。導遊說這個時候很多母鹿帶著子鹿出來活動,因為母鹿是要靠氣味識別自己的孩子,如果人一直去摸小鹿,他的媽媽就不能靠氣味找到他了,所以我也是隻去摸頭上長了角的成年鹿,有些小鹿角長了一點點、尾巴還沒長出來,每隻鹿都不一樣,我看著它們好像一個老母親般的欣慰。
回去在機場附近的一間酒店入住,也是很漂亮的,對面還有一個超市,也是去見識了日本的超市是怎樣的,總之就是比國內好,買了些晚餐就回去了。酒店旁邊還有一個神社,日本的神社都是可以自由免費參觀的,不過我們沒去,就直接回酒店了,傍晚的風好大好涼快,整個人都很舒服。

因為10點才集合搭乘酒店的大巴去機場,所以睡到了快8點,早餐也很不錯,之後就去機場候機,然後幫我姐姐還有我媽的朋友各種大牌護膚品、化妝品買買買。(我拿的時候那個果斷,好像不用錢……)期間又要弄我優秀畢業生的資料,各種忙,還好很快解決了。本來13:15的機,改到13:55,再改到2:15,最後起飛是3點了,做了這麼多次飛機,就一次沒晚點。

總結

我現在坐在返程的飛機上寫下我的第一篇遊記,因為懶到入骨,所以現在才有了我的處女遊記,其實有這種心思的人,還是很有必要記錄下旅行的點滴,不僅是一種留念,也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人的記憶真的有限,你可以記得事情的大概,但過了很短時間之後,那些感動你的瞬間、開心的瞬間,很快就會被遺忘,願意花費時間、花費筆墨的人,為何不記錄下旅行帶給你的觸動。
此次日本之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們的文明,愛國之心我一直都有,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實事求是,我國的科技、醫療、教育、衛生、素質等等各種方面,都遠不能望其項背。這短短6天的時間,我感受到了很多次震撼的瞬間,震驚他們的衛生環境、驚歎他們的文明禮貌、羨慕他們的教育方式……我覺得出來旅行就是要增長見識、開拓眼界、開闊胸襟的,這次旅行感覺見識到了其他國家的文明,這就不虛此行了,我很感激🙏。
期待我的下一篇遊記……

後記

現在北京時間22:55,我們已經回到溫暖的家吃了一頓六天以來的飽飯,覺得應該再寫一寫我們團裡的一對77歲的老夫妻。
一開始看到他們還以為是有兒女帶著一起出來玩的,後來發現只是他們自己兩個人而已,就覺得兒女對他們真好,給錢讓他們出國玩,再之後才知道他們的4個兒女都在國外,他們出國玩,就是想弄兩三個國家的旅遊簽證,到時他們出美國好籤證,之前就是因為他們沒出過國而被拒籤,之後他們應該還會去新馬泰幾個國家再玩一玩。
讓我讚歎不已的是他們的體力、適應能力、思維能力、自理能力,這麼大年紀了,也是跟我們一起凌晨3點起床過去車站集合、跟我們一起坐4個小時的飛機、跟我們一起吃連我都吃不慣的日本餐食、跟我們一起趕行程看景點、跟我們一起逛全是日文的商店、跟我們一起在車上坐幾個小時的長途車……我這麼年輕,回程時都有些累了,問他們累不累的時候,他們都說,不累,這幾天坐飛機坐車走路都沒什麼感覺。我真是對他們豎起了不止一次的大拇指👍,他們的思維和反應能力比我還清晰還快。那位阿姨走起路來健步如飛,還能跑的那種;那位伯伯還買飲料喝、買草莓雪糕吃;看著伯伯拉著阿姨手腕一起走的時候,感覺歲月靜好不過如此;全程也沒聽他們吵過架……我希望我父母年紀大的時候也能像他們那樣,兩個人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地一起去旅遊,平平安安、高高興興地回來跟我們說他們在外的經歷,做子女的就是希望父母晚年能健康快樂。現在那對可愛的老夫妻肯定也安全回到了他們農村的家裡,不知道阿姨是不是真的不煮碗麵給伯伯吃,讓他隨便吃點嫁女餅算了,哈哈哈,這是阿姨的原話,唯一遺憾的是他們的子女都在國外,希望他們能快點弄好籤證,出去跟子女團圓吧,這應該是他們最大的心願了。
其實還有很多可愛的人沒有詳寫,比如給我們開了4天長途車的、也是上了年紀的司機伯伯,比如那位開民宿的、看著謙遜有禮的老爺爺,在日本老人能工作是一件讓他們很自豪的事情,還有很多人很多事我就不詳述了,就寫到這吧,不然我寫幾天都寫不完。
最後希望看到我這篇遊記的朋友能感受到我字裡行間的真實感和人情味。
謝謝你們耐著性子把我這篇流水賬看到了最後🙏

(不知道是不是侵犯了伯伯阿姨的肖像權,但我覺得他們不會介意的,因為我是真心祝福和誇讚、也是實名羨慕他們的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