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準備

本州島,是日本四島之一,亦是日本的主島。在本州島內,一般有關西、關東和關原(關中)之說。關西地區包括了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奈良縣、歌山縣、滋賀縣及三重縣。而關東地區則包括東京都、茨城縣、栃木縣、群馬縣、埼玉縣、千葉縣等。作為兩者分界的關原地區為盆地地形,在歷史上就是重要的關卡與交通要道。此行四日,主要集中在大阪、奈良、京都三地,是謂關西之行。
一、去日本前的一些必備清單:
1.護照+簽證:簽證是在馬蜂窩上辦理的,根據不同套餐提供不同資料即可,10個工作日基本都能出籤,目前去日本簽證辦理極為方便。
2.機票:天津來回大阪。從北京直飛大阪較貴,選擇天津是個不錯的選擇。均是春秋航空的特價機票,越早定自然價格越便宜。需要關注的是春秋航空的托執行李有重量限制,超重後額外購買價格較高。但官網上說的行李尺寸或者上機揹包的尺寸並沒有硬性要求。
3.交通卡:icoca卡或者suica卡,兩者類似於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即充即用,非常方便,可在網上提前購買,2000日元的價值,裡面包含1500日元+500日元押金;兩者在全日本通用,一般便利店或者地鐵站均可充值。回國前可以退,個人認為沒有退的必要,有效期是10年,下次再去日本時依然可以用。
4.Apps: Google Maps(主)與系統自帶指南針(輔),兩者搭配在一起基本擺脫了需要問路的狀況,有時候谷歌地圖難免卡頓確定不了大方向,所以需要指南針來把控;谷歌翻譯或者滬江詞典用於一些日文單詞或者句子的查詢。
所以,本篇遊記基本不涉及具體倒車換乘方案,直接查谷歌地圖比硬設計路線要靈活實際得多。
5.大阪周遊一日券:在網上提前購買,包含了大阪大概25個景點以及一天的交通,第一次去大阪必買的實惠劵,當天用當天有效。
6.京都公交一日券或者京都地鐵一日券:兩個劵不一樣,這個沒有購買,一般根據行程安排購買。一般來講,公交一天坐三回值回票價,所以如果景點安排的都是公交能到且能用到3+還是值得購買的;地鐵類似於公交,不再贅述。
7.京都-大阪關西機場的直達快車karuka:這個票可在網上提前購買,快遞現貨或者去關西機場取票,避免了當場買票上的時間上的浪費,77分鐘,3站直達(途徑新大阪和四天王寺)。另外,關西機場到京都、大阪市內、奈良均有公交或列車直達。
8.日元兌換與支付卡:在中國銀行提前預約並兌換。七人一共兌換14萬日元,平均一人2萬日元。一般使用cash或者銀聯基本沒有問題,如果cash花完了可以用銀聯在ATM上取現,尤其是在一些不能用銀聯卡的場合。藥妝店、機場免稅店、連鎖化比較高的餐飲店,比如鬆屋、吉野家,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也是可以的。
9.住宿:Airbnb定的民宿,兩晚大阪,兩晚京都;均是兩層的套房。
10.移動wifi:在網上訂好後在天津濱海機場的T2與T1航站樓的交接處取即可,一臺最多可連5個機子,一般連2個較好,7人一共訂了3臺移動wifi。基本上滿格的電量能用一天。
11.黃包車服務:因為從天津出發抵達到大阪已經是日本當地時間2點多,公交什麼的都已經停運,等到早班車再趕往市區太過疲憊,所以在飛豬上提前訂好了黃包車接送服務。中國人在大阪做類似行當的還挺多的,接送我們的就是一個義烏的小哥。
12.學一些簡單的日語會使行程有意思不少!最基本的就是五十音圖,學會了五十音圖拼讀單詞基本沒有問題。另外是一些常用語,比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非常感謝);ちょっとまって(稍等一下);すみません(打擾一下,結賬或是問路或是要下車需要借過時);これわどこですか(這個在哪裡,尤其是在藥妝店需要幫人代購而找不到東西時)。當然,主體部分還是用英語在交流的,不過交流起來有些費勁,尤其是要聽懂日本人說英文。
13.電源轉換器:這個不需要,日本只有兩個孔的插口,110V,但充電效率沒有影響。三孔裝置就沒有必要帶了,排插是否帶看個人需求,住的四晚民宿插孔還算多。
14.相機裝置:看個人需求。自己帶的器材包括:Nikon D3400機身+18-55mm+55-300mm+50mm-1.8G定焦這三個鏡頭;三腳架一支。
二、大體預算:(單位:RMB;均為單人)
1.四晚住宿:936
2.機票來回:2149
3.日本簽證+來回快遞費:356
4.黃包車服務:180
5.西瓜卡+大阪周遊一日券:297.5
6.公共開支:1406(七人,包括一起吃飯,買門票,去711等便利店買食物買水,公交卡充值等)
三、時間:
5.26日晚啟程-5.30日晚回國

Day 1 大阪一日

七人。抵達關西國際機場已是27日的深夜1時30分。

進行簡短的入境單填寫及入境審查後就出關了,關西國際機場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或多或少會些中文。兩個小細節:日本人有禮貌的印象在機場就得以窺見,機場的工作人員整體給人感覺非常nice,這種狀況在之後幾天得到反覆驗證;入境單填寫時某一欄填錯了,於是我就問小姐姐能不能換一張,順手就拿了張新的,她好像不是很能聽懂,但邊說日語邊使勁比劃這樣不行,然後就進入了我講英文她說日文的奇妙境地。
黃包車小哥早已在機場外等候許久,開出不久後,浩倫哥問到,怎麼駛過了好大一條河,小哥笑笑說,這是太平洋。深夜開車駛上160碼,往常的睏意完全被剛到異國的興奮感衝散。大概對未來四日的期待真有Pacific 那麼大。

民宿的位置在天神橋筋六丁目,大阪城內稍往北的區域。皓月當空,街巷寧靜,下了車,看到周圍陌生的環境與深夜零星走過的路人才知道確實已經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進入住宿,樓道和屋內的“9點以後請勿大聲說話,否則罰款100美元”的標語提醒我們不要因為興奮而搞的太high。但是該high還是得還high,簡單的上樓收拾一下後就去711採購了,半夜去異國711的心情簡直就像小學時候跟著大人去百貨超市的心情,看到什麼都好奇,看到什麼都想買。


輕手輕腳地上樓後,七個人啃著麵包、嚼著薯片,喝著啤酒,輕聲閒聊,慢慢進入所謂的“微醺”狀態。這四天每天晚上都喝點酒吃點零食,麒麟牌的啤酒(5度或者是10度的)、果汁類飲料、味道像啤酒的碳酸飲料、明治牌純牛奶及草莓牛奶,這四種是每天晚上喝的最多的類別。開始時天空呈現著某種淡灰色,喝的差不多了遠處泛著淡紅色的朝霞提醒我們天都亮了,於是各自上床,短暫休息。順便附上住的民宿的環境,想想要是2、3個人去就得住賓館了,七人同行住民宿不能更本地化了,體驗到了日劇裡面的場景,早上起來看看電視,聽不懂在說什麼但看看畫面也是很有意思。

第一站:大阪城公園
11點,啟程前往第一站。

提到大阪城(Osaka Castle),不得不提到日本的歷史。自1467年的應仁之亂起,日本開始了長達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時期,即戰國時代。後織田信長逐漸統一全國,並在1573年,以驅逐最後一個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為標誌,開啟了安土桃山時代(織豐時代),然而在臨近統一前,織田信長在京都的“本能寺之變”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自殺。在此次政變後,豐臣秀吉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的實質接班人。在1591年平定九戶政實之亂之後,豐臣秀吉最終完成了織田信長的統一全日本的夙願。1598年,豐臣秀吉逝世,全日本又陷入混亂之中,豐臣家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家臣與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關係惡化併發生內戰,在1600年兩大家族發生了關原合戰,德川家康擊敗石田三成,由此奠定了江戶幕府(德川幕府)的天下。而德川幕府統治的兩百多年後的歷史,正如我們熟知的,在1867年全國範圍內發動的“倒幕運動”中終結,明治維新由此開啟。
大阪城,即是這段歷史(戰國時代-織豐時代-江戶時代)的一個縮影。大阪城由豐臣秀吉在1583年建造,是豐臣氏的本家所在。德川家康在建立江戶幕府後(1603年),逐漸與豐臣家的矛盾加深,後經大阪冬之陣和大阪夏之陣,徹底消滅了豐臣家,而大阪城也在此役中化為灰燼。德川幕府在隨後對大阪城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倒幕運動中的鳥羽、伏見之戰又使大阪城再一次焚燬。大阪城內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即經過 1931 年模仿豐臣時代的天守閣外觀所建造的。

天守閣高 39.8 公尺 ,共有8層,2-7層主要介紹了上述歷史以及豐臣秀吉的一生,最高的第八層樓上則可以眺望大阪市景。大阪周遊一日券中還有乘船遊覽護城河和大阪城歷史博物館的專案,因時間關係,兩者均未參觀。

天守閣外景:

八樓遠眺:

護城河:

第二站:四天王寺
四天王寺是公元593年由聖德太子所建立的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因此它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家寺院。雖說歷史悠久,但四天王寺整個翻新程度非常高,看不出有什麼歷史的痕跡,主塔部分需要收費進去(500日元),自然一日券是包括在內的,主塔——五重塔,需要脫了鞋才能上去,臺階極窄,每層樓的擺設大致相同,都是佛經、碑刻之類的成列。總的來說,佛教景點的整體佈局大體類似,相關佛教知識也能通用,只是日語介紹畢竟不能看懂,整體走馬觀花地逛完也就奔赴下一個景點了。

五重塔外景:

第三站:通天閣
通天閣實際上就是一個商業化程度極高的高層觀景平臺,與商業化相配的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確實好到炸裂,他們會極有禮貌地問我們是否需要一些附加商品,穿著正式,微笑,點頭致意,鞠躬,手勢引導,展現著極為熱情積極的形象,無論是客觀需要還是主觀散發,對於遊客而言結果是一樣的——對這個景點以及對整個城市的好感度都在加深。在頂層俯瞰大阪城全景,如果等到日落時分,確實可以在上面拍個延遲,可惜自大阪城公園走出之後天就已經陰了下來。
三張通天閣外景。

通天閣附近非常熱鬧的小吃街:

再來欣賞自通天閣頂層俯瞰下面的景色。若天氣更佳則光影效果能結合地更好,俯瞰有種看積木模型的感覺。

比較搞笑的是通天閣一樓竟然還有這麼多牌子的戀人??大阪戀人,通天閣戀人,面白戀人,原來不止東京戀人,戀人還能全國連鎖,哈哈哈。

第四站:梅田hep five 摩天輪
傍晚6時。剛出梅田站,就看到有日本藝人在街頭唱歌,表現力與節奏感都極強,儘管駐足欣賞的也就前排的幾個小姐姐,但大概正是這幾位大哥能將這片商圈的熱鬧程度推向一天當中的高潮。梅田也是個中轉大站,人流量大,列車刷刷駛過。

梅田站

至於說摩天輪,坐摩天輪本身也泛善可陳,15分鐘一圈,在裡面坐都感受不到它在動,主要是隔著窗玻璃看看梅田附近的夜景,之前看攻略說梅田藍天大廈可以上去看看,但一是時間不夠,六點就關了門;二是大阪全景在通天閣已經感受一二,再上大廈也就差別不大。
下面:兩張俯瞰圖;一張hep five商場一樓的巨大鯨魚(Hep five摩天輪在第6層大概);四張夜幕降臨後梅田站附近的街拍(放低快門拍攝出來的效果很有動靜對比感)。

右邊綠燈邊有個插袋的酷酷小哥:

第五站:道頓堀-心齋橋一帶
梅田停留1個半小時後坐地鐵到達了著名的心齋橋-道頓堀一帶。沒有花太多時間在心齋橋的購物街上,走馬觀馬地逛過後就到了道頓堀,特別是走出心齋橋拐到道頓堀時,遠遠看到人流量我都似乎產生了節假日北京王府井商業街的錯覺,看到了香川大叔和Gakki的巨型廣告產生了莫名的親切感,今天還看到了綾瀨遙代言的格力高和SK-Ⅱ的廣告,一併放上。

在道頓堀的吃了一些美食,比如章魚丸、蒸餃之類的,味道一般,大概每一個專為外地人開設的美食街都是坑外地人的?想想國內去過的熱門小吃街無一例外;蟹道樂之前在大眾點評上看已經預約到了30號,所以作罷;另外聯想到大眾點評上日本評分比較高的吃飯地兒確是有可能是被刷出來的,所以需要謹慎看待評分。
繼續通過照片感受夜晚時分的心齋橋-道頓堀。總之就是人多,幾乎每家店都排有大長串的隊。

著名的蟹道樂店:

儘管不想排大長隊,但實在餓的不行,於是便就近去了一蘭麵館吃了面,依然是裡三層外三層的排隊,索性麵館的服務態度確實不錯,加之又累又餓實在生不出什麼脾氣。但一碗麵的量確實少,800日元的價格只能填飽1/3肚子的量,最後還是得靠深夜711的麵包填飽肚子。味道很鮮,湯很好喝,做的比較精緻。吃完後又在河邊走了走,特意架上三腳架在橋上拍了張慢門。

總的來說,一天的行程不算太緊湊,之前設想的在大阪城公園裡面博物館、划船以及梅田藍天大廈都沒有去,不過整體影響不大。大阪的各個景點間的距離不遠,基本幾站地鐵就能到,而且景點相對而言較小,1-2個小時都能逛完。大阪的大型景點——環球影城沒有去,大概逛過歡樂谷、香港海洋公園之類的已經不對這類景點特別感興趣了。不管如何,單是走在大阪的街頭小巷已經足夠有趣了,特別是見到揹著大大書包的可愛的小學生,穿JK制服的高中生,踩著單車的大叔、阿姨;行色匆匆的上班族。這也是除卻景點之外最有意思的地方了。

小學生的書包真的很大:

Day 2 奈良的鹿-京都夜騎

雨。
出發前往奈良已接近中午。
在日本橋站(Nipponbashi)換乘前往奈良,沿途的風景真的很像我們江浙地區,濛濛細雨,遠處覆蓋著生機綠的群山,雲霧在山頭縹緲莊重地移動,村莊,小道,列車和軌道摩擦出的搖搖晃晃的只想讓人發呆的重複聲,想起了電影《小森林》裡的場景,大概在田間勞作、騎著單車在村莊中穿行、用心做好一道菜,這樣的小幸福就藏在每一個這樣的村莊當中。
坐至近鐵奈良站,這個站有行李存放點,七人簡單存放後就輕裝上陣,出站後就看到有許多穿著制服的中小學生,大概都是來公園春遊的。一路上坡,原以為需要走一大段路才能看見鹿,沒想到鹿輕而易舉地出現在大街上。

在奈良見到了特別多的中小學生,穿著統一制服,帶著稚氣的臉蛋顯現出可愛與蓬勃的朝氣,看著他們我竟然有些欣慰,難道是自己老了,看看年輕人都覺得是充滿希望的一代???在春日大社裡面的許多學生在這裡也一併提前放上。想想當年小學時候每個學期一次的春遊,自己當時大概也是這幅可愛模樣啊!不得不說,制服真的很有特色。

偷拍時被這位小哥回過頭瞅著了,看起來是個挺逗的小夥子!

然後,我們重新說回到鹿,首先要有如何與鹿共處的基本常識,這裡先來個突進警告。

總的來說,奈良的鹿非常懂得如何與遊客打交道。首先,它們不怕生,走在大馬路上極為坦蕩,即便是路上摸摸它們的腦袋或者身體也沒有關係。其次,它們懂得如何更好地獲取食物:一方面如果其他鹿看到有人餵了其中一隻鹿,那麼它們都會湊過來,通過圍住,咬衣角,咬褲子,咬手指的方式迫使餵食者投放更多的食物,如果它們看到餵食者手裡提著白色袋子,那不管什麼它們的目標就是袋子了,或者發現衣服口袋裡還有食物,那它們就跟著餵食者不放了,直到餵食者將食物都投放殆盡。這裡需要提到有角的鹿,它們簡直是老油條,同行的果蔬哥就被這種鹿突進到了…那是很疼的感受(強忍住不笑);另一方面奈良的鹿點亮了脖子鞠躬的技能,它們會鞠躬向路人要食,這一賣萌特性自然會軟化很多遊客的內心,食物自然能以這種方式獲取到;最後,它們是衝著食物而不是衝著個體本身的,說的實在點就是誰有吃的,誰就是我爹媽,吃完就撤,不論餵食者給過它們多少食物。這種特性讓我想到了另一種生物——貓咪,基本只會在肚子餓的時候粘著主人。
所以,如何更好地餵食?第一,物件:選擇那些小鹿,避開長著鹿角的鹿;第二,地點:選擇鹿不那麼多的地方餵食;第三:方式方法:手裡別提著可能吸引它們的袋子之類的東西,拉好口袋拉鍊;一點一點給,能夠增加餵食樂趣,喂完後向它們攤攤手錶示:我已經沒有東西了,它們也就知趣的散開了。以下這位大哥被六隻鹿圍住,都感覺那隻正面離他最近的鹿要使用突進技能了…

還是來欣賞奈良的鹿的可愛一面,真是一種有靈性的生物。站在臺階上的鹿點頭鞠躬技能點滿,不給它食物真的於心不忍。

說到春日大社。春日大社是奈良公園 一部分,大社裡面環境清幽,走至深處可以參拜。這裡引入百度詞條加深理解:春日大社於768年為了守護平城京及祈禱國家繁榮而建造。是藤原氏一門的氏神,由武翁槌命乘鹿而來的傳說,把鹿作為神的使者。春日大社是日本全國各處的春日大社的總部, 與伊勢神宮、石清水八幡宮一起被稱為日本的三大神社。關於神道教知識及神社知識 在Day 4部分將會具體涉及。

祝願世界和平,一個很好的願望!

到了春日大社的主殿外,沒有進去:

春日大社逛完後就在公園的另一塊區域買了鹿餅開始投食。掰了一小塊鹿餅嚐了嚐,味道淡淡糙糙的,大概是種粗糧,在臨近結束時,我們七人想出了一個巨集偉的計劃,分頭找鹿然後在一點處集合,我架上三腳架,拍喂鹿的視訊和照片,最後一起和成群的鹿來個自拍。一開始,計劃進行的挺順利,邊引邊餵食,但鹿越來越多,並且變得興奮不受控制,幾位找鹿的大哥被圍住突進,被咬了塑料袋,咬了手指(儘管只是鈍鈍的感覺),最後演變成了大型“踩踏現場”。

雨中告別了奈良,小鹿們下回見!之後乘至新大宮站換乘急行列車至京都。在坐著等車時亦是一種觀察視角。

放學回家的學生們:

抵達京都已是晚上8時,細雨相伴,之前計劃著能下午趕到京都,簡短收拾一下後去清水寺的目標沒有實現,加上沒去的二條城,金閣寺,下次再來京都時可以一併去了。
京都站的繁華程度超出我的想象,如果進一步查詢京都的資料也能很好理解:日本京都的佈局仿照中國唐代京師長安城為藍本,自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京都府是人口較多的自治體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是日本文化的源點,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百度百科-京都詞條)

民宿在鴨川邊,神宮丸太町附近。民宿主人有五輛車留在倉庫中,正好可以騎。於是七人中有四人打算夜騎,在差不多11點時出發,騎車沿著鴨川一路往南走,先是騎到花間小路一帶(祗園四條與八阪神社東西走向的一帶),剛拐進花見小路就看到Naruto和Sasuke的影院,我們就知道來對地方了。大晚上大部分店面都已經關門,大概街上走著踩有二三十公分高跟鞋、喝醉酒模樣、穿著時尚高挑與帶有香水氣息的女性是深夜中的亮閃所在了,繁忙的計程車業務點綴其中,之後進一步拐入小巷中酒館就更多了,越是深夜,則越是熱鬧,這種氣質讓我想到了三里屯。這一帶以前就是藝伎街,那麼現在這樣也就能理解。想想我們四個穿著運動服、騎著車的遊客面貌的年輕小夥穿梭在小巷中騎行,每家店門口的男性經理或者是女性招呼者也沒正眼朝我們,因為西裝革履的男性才是他們的顧客所在。

內心充滿獵奇與暗暗感慨之餘便繼續騎行至清水寺。通往清水寺的二年阪和三年阪都是特色商業街,大晚上上去都已經關了門,白天自然會很熱鬧。一條向上的小道,兩側店鋪黑暗,周圍安靜的沒有任何聲音,真的會想到一些恐怖電影裡的場景,一個人大晚上是絕對不敢騎的。到了清水寺門口,當然是關了門,一路推著車向上道,那麼往下就是放空擋放飛自我了。
清水寺門口望下:

騎回住處已有1點,這趟額外的、不在計劃之內的京都夜騎確實是件不能更酷的事。順便提一件有意思的事:騎行時前方有一小塊施工的區域,施工負責人大叔看到我騎過來向我點頭致意,我亦點頭回敬;離得更近了些,大概8米左右的樣子,這位大叔又向我點了頭,做了做引導的手勢,我亦再次回敬。回想起來,這趟旅程對我來講變化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會向人不斷做點頭致意這個動作了。
一天結束,附上今天吃的一些食物。中午吃了壽司快餐,生魚片吃進嘴裡涼涼的淡淡的,可能因為不太習慣所以覺得有些奇怪,杯子裡的是直接用抹茶粉沖泡的茶水,總體是人均100RMB左右的水平;下午在奈良公園附近點了coffee和pie;晚上在京都站吃了簡餐,大概是烤肉套餐,做的精緻,當然,這點米飯是肯定吃不飽的。

Day 3 嵐山綠意-京都夜景

早晨其他幾位起的稍晚,因此我便先在民宿附近逛了逛。順便去了京都大的本部看了看。隔壁便是京都大的醫學部。

附近民居的建築風格比較像江浙地區,一家一戶,因為地震的緣故所以樓層普遍建造的都不高,但每家每戶的屋子都很有特色,走在街上能感覺出有一些京都大的國際學生。順便再附上昨日晚上前往住宿地時的街巷夜景。

拖著行李的我們一行人:

京都大學的建築風格的整體色調讓人感覺很舒服,有種天然加了日系濾鏡的感覺,從攝影后期的角度來講,對比度被拉低;而HSL中,H(色相)只有固定的幾種,如咖色、灰色,S(飽和度)被調低,L(明亮度)偏高。一個人在京都大逛了一會兒,就想到自己研一時還想著出國交換,大概當時略微能感受到未曾發生的異國求學的心境。另外,大學裡的自行車確實很多。
剛進正門的主樓:

今天把相機的鏡頭換成了55-300mm,打算拍拍街景、捕捉細節、更好抓拍一些有意思的場景。乘坐巴士到達嵐山後,發現嵐山小火車今日剛好停運。
嵐山的第一站選在了大河內山莊庭園,門票為1000日元,包含了抹茶和糕點。大河內山莊庭園是日本昭和初期的名演員大河內傅次郎(1898-1962)費盡畢生精力建造的大庭園。他將其對於佛的虔誠信仰與關東大震災時所看到的無常人事,全數寄託於此處而建造(百度百科-大河內山莊庭園詞條)。裡面環境清幽,鬱鬱蔥蔥,植被茂密,有一塊草坪給我印象最是深刻,綠意盎然的同時沒有一點不平整之處抑或說出現有任何的雜草,綠意平鋪,沒有一點瑕疵,這種精緻程度確實已經達到了極致。

一路爬到山莊最高處,最高處是大河內先生打坐禪修的地方,這裡可以俯瞰整個京都城。拍攝出的照片呈現著綠-白-綠的層次感。

下山後就在歇息處品嚐了抹茶和一小塊糕點(不得不再次用精緻和量少來形容)。下圖用手機拍攝時整體曝光過高,因此看起來茶很淡,但實際上用抹茶粉沖泡的茶濃綠的很,但也就佔杯子的四分之一,一口悶都不夠。

然後轉向那個網紅打卡地——竹林。其實網上展現出的效果貴在人少以及後期的調色(如果感興趣可以看公眾號“南山路八十七號西”的那個完整的調色視訊教程);另外,大概是在江浙地區竹子見多了,我也並不覺得這個網紅打卡地有多麼特別,畢竟家附近也有。下圖展現了這個竹林打卡點。不得不說,有時候善於包裝自己也是門技術活。

穿過竹林後到達天龍寺。天龍寺是由南北朝時代著名的禪師(被尊為國師)、造園家夢窗疏石(1275-1351)所創的池泉園,寺內的庭園借龜山和嵐山之景,將貴族文化的優雅和禪宗的玄妙融為一體(百度百科-天龍寺詞條)。在天龍寺逛時離關門時間點已經較近(5點關門),寺廟、湖水、竹林、鳥鳴、傾斜著的陽光,大概一切和閒雲野鶴、坐禪修行相關的場景,這裡都已具備。美學,美妙,美感,三詞正好可以形容此處。

天龍寺的主體建築內:

天龍寺外:

出了天龍寺,吃著抹茶冰淇淋,又街拍了會兒。感覺陽光下的行人們都神采奕奕,另外推車的小哥是真的酷。

氣質高貴、穿著和服的女性:

走至渡月橋邊,上游之水浩蕩奔流,夕陽西下,陽光將金黃色鋪滿河面的同時,亦將橋上行人的頭髮染上了金色邊。感受著陽光照滿面龐,那一刻就好像被某位神庇佑著。

在夜還未徹底黑透前抵達了京都市區,祗園四條。在近江牛肉店吃了這幾日以來最好的一頓,人均550RMB。傳說中的神戶牛肉也安排上了。記得沒錯的話一盤神戶牛肉,也就是三四塊肉,就得7000日元。就口感而言,入口即化,細膩得嘗不出瘦肉和肥肉的區別,可以看到牛肉的紋理相當清晰,層次分明,這也是證明牛肉好壞的的標準之一。另外烤肉也需要技巧,牛油果在鐵板上塗得太多,很容易就把肉給烤焦…

昨天騎車經過八阪神社,今天進去轉了一圈。介紹一下八阪神社。八阪神社於齊明天皇2年(656年)建造,為二十二社,舊社格為官幣大社,主祭神為須佐之男。須佐之男的最大事蹟就是斬殺了八岐大蛇並從其尾部取得“天叢雲劍”(日本三大神器之一!),由此成為了勇武的英雄。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動叫袛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祭(百度百科-八阪神社詞條) 。
昏黃的燈光照不透神社的紅,深色的夜空卻把它強化與渲染,晚上逛神社比白天多了種神祕與肅穆的氛圍,想起昨天半夜逛一個小神社時後面就出現了大概30多歲的女性,也不知道怎麼就突然出現了…燈籠上掛著人名、商店名或者公司名,這些都是對神社做出金錢貢獻的捐贈者的證明。

祗園四條和三條一帶是京都有名的商業街。吃完飯後便在這一帶逛了逛,店鋪眾多,燈紅酒綠,人來人往,很是熱鬧。今天再去昨日騎過的小巷子時並不熱鬧,大概還沒到該出來活動的點,生意還未開張。另外,鴨川邊的這些泛著暖色調的飯館與依舊是深藍色的天空格外相配,隔著河,看到對岸的人們吹著涼風,聊著天,欣賞鴨川夜景,就能體會到其中的愜意之感了。

在京都兩日睡上了榻榻米(Tatami),確實舒服。所謂榻榻米,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粘在地板上的草蓆,有時候也感覺神奇,榻榻米原本是從中國傳到日韓,結果這兩個國家保留並傳承了下來,在我們國家卻不斷衰弱。直到現在好像去日本睡個榻榻米是一件特別cool and exotic thing。當然,也需要辯證的看到榻榻米正是和他們本地的風俗、文化與宗教相結合才能一直發展到現在。Anyway,以一種理性的態度享受才是正解。

Day 4 遇見稻荷大社

這幾日接觸神社比較多,相關知識在當時詢問或查閱時間有限,因此需要通過後期查資料加以補充與拓展。在日本有兩句有意思的話,“細微之處有神明”;又有“百萬神明”之說。百萬並非數量上的百萬,而是指神明之多,神明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日本人信奉著各種大大小小不同的神,神社由此產生。
神社,是崇奉與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築中最古老的型別。神社主要祭祀物件一方面為主神即天照大神(也稱太陽女神),一方面也崇仰自然萬物及各種神靈。神社名通常由地名、型別(總本社或分社)、社號(神社、神宮和大社)三部分構成。如伏見稻荷大社就是由以上三部分組成的。
神社當中有一些建築和物品值得關注:前者有如鳥居(如千本鳥居,下圖有展現!),這是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屬建築,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玉垣,形似柵欄,用以區分神域和世俗界;參道、神使(如狛犬)、石燈籠,手水舍及社殿等。後者如御朱印(一種參拜證明)、神籤(用以算命的小紙籤)、御守(即護身符,這個非常普遍!)。
在關西三地我們參拜了不少神社,參拜下來的禮儀主要有以下兩個:手水舍淨心,通過手水舍清洗雙手和口,以除去汙穢,使身心清淨,具體步驟基本每個手水舍前都會有寫,這裡不再贅述;搖鈴及拜禮:拉動賽錢箱上方的鈴的繩子,使鈴發出響聲,目的是喚起神的注意。拜禮主要是兩拜兩拍再一拜,拜需90度彎曲,拍則雙手合於胸前,右手略低於左手。下次再去神社時會作的更專業!
說回伏見稻荷大社。伏見稻荷大社建於8世紀,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香客前來祭拜求取農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百度百科-伏見稻荷大社詞條)。由於狐狸是作為神明稻荷的使者,因此在神社中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狐狸石像(下圖有)。
Day 4屬於單獨行動,我在關西地區逛完就提前回來了,其他六人還乘坐新幹線前往東京繼續遊玩。大社山真的很高,爬到山頂是一件特別吃力的事情,爬到一半便氣喘吁吁,由於時間關係我爬到一半就下山了。

千本鳥居的外觀,一千個堆在一塊兒也是很壯觀的。

人流量很大,越是靠近山腳的鳥居越是擠不上去。

神社的烏鴉真的特別大,也不怕人,停在上面好久,等著被拍攝的模樣:

一隻有靈性的小貓:

匆匆參觀完後,即前往京都站採購特產以及去松本清幫忙代購,乘坐Hello Kitty的Karuka專列回到最開始的地方——關西國際機場!See you next time, Kyoto!

順便再說一個小故事:到了關西機場後我並不能找到前往T2航站樓的路,於是就問了問路過的工作人員小哥,但小哥好像聽不懂我講的英文,交流了一會兒後我就把那個航班號拿給他看,他恍然大悟的說,oh, splin(實際是spring) airline!於是他一路帶我穿過過道,下了扶梯直接到了那個前往T2站臺的bus接駁點,然而和我說,it’s a thrii bus(實際是free)。 撇開五十音圖裡r是發成l的音的事實,小哥這個熱情、負責的態度真的讓我印象深刻。
上機之前又在值機及安檢過後的地方——KIX免稅店採購了一番,一開始不大能理解為什麼值機的小哥特意在5點25分這個時間點上畫了圈說在這之前上飛機,原來免稅店逛得很容易就忘記時間…到處都想採購,趁著離開前再多買一點…最後,在朗朗晴空中上了飛機。

返程餘記

四天行程極為短暫,但也足夠充實。四天下來,我對日本的宗教、文化、歷史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關西地區日本人友善、熱情的態度,服務人員極為盡職盡責與熱情的狀態,追求精緻與完美的國民性格,禮儀之邦的稱號,整潔乾淨的城市環境。極為人性化與較為先進的基礎設施…這些都給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我們需要以一種理性的態度審視、對待與交流,從細節之處看到可以學習的地方。
下次再去,應是東京之行。

2019.6.12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