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日本交通 | 手把手教你坐地鐵~

作為一個出門必須自己做一份攻略的人,在出發去日本之前已經寫下了長達18頁的攻略!!!而且做了4個版本!

日本的交通眾所周知是非常複雜了,下方的地鐵線路圖,還沒去之前就把我繞暈了😵看了幾十篇攻略,好不容易以為自己已經搞懂了,結果去到更暈了hhh~想起第一天的迷茫,真的是為自己掬一把辛酸淚……

為了讓各位小夥伴去的時候不再重蹈覆轍,在此為大家整理一份保姆級攻略!

說在前面,日本的地鐵因為是國營和私營混合,各種不同的線路屬於不同的公司,這就導致,同一個地方會有很多個不同的地鐵入口,而這些入口相差甚至可能不到幾米,從一個出口出來馬上就到另一個出口進去了,這也是容易導致很多人混亂的原因。
在此強烈推薦APP【谷歌地圖】,一圖在手,天下我有哈哈哈哈~
(偷偷說,聽著攻略下了幾百個交通app,從始至終就用了谷歌一個哈哈哈)

切入正題。
首先告訴大家,遇到迷茫的情況,答應我,一定要去問列車工作人員!!(被日本人迷迷糊糊指路差點坐錯車的我們只想哭泣😭

在日本坐地鐵,最重要的是要先弄懂,普通/急行/ 快速急行/特急的區別。
剛去到的時候,我很天真的以為,這些不同的普通/急行是代表速度的快慢,傻乎乎地想啥都坐快線,然後就傻乎乎地各種坐錯站。
實際上,應該這麼理解——
普通,有的叫各停,實際上就是每個站都停;
急行停的站比普通的少一點,快速急行更少,層層遞減,最後的特急就只會在一些大站停靠。
如何弄清楚坐什麼線呢?🤔
首先看看谷歌地圖告訴你坐什麼線最快~
其次,當你比較熟悉之後,可以通過地鐵站內的圖來確定哪個快線能夠去你的目的地站點,通過資訊牌來確定哪輛車即將到達。

搞清楚了普通/快速/急行之類的差別,接下來就來弄清楚日本地鐵的分類。
日本的地鐵跟我們國內的地鐵有一些區別,分為普通地鐵(即市營地鐵)、私鐵、路面電車、JR線及JR線的新幹線。

1、普通地鐵(市營地鐵)
這種地鐵跟我們國內的地鐵類似,會在各個地鐵站停,內部也跟我們國內的地鐵差不多,乘坐方式也類似,看到地鐵能去哪個站,正常上下車即可~
圖:都營地下鐵淺草線

2、私鐵
私鐵是主要連結各個都市和郊區的線路,這個開始就稍微有點複雜了!(前方是第一個高能!)
私鐵這一次我們比較經常接觸的有以下幾種型別——
(1)阪急電鐵(高能!!!⚠️)
阪急電鐵是連線大阪和京都的鐵路。
阪急電鐵分為快速特急,特急,快速急行,急行,準急,區間急行和普通列車七種,車走的線路是同一條,停靠的站點卻不一定是同一個。所以在這裡要特別注意。
具體的辨別方式前面已經教過啦~弄懂一點,走通日本~

(2)近鐵(第二個高能⚠️)
近鐵是目前日本最大的私營鐵道,大阪/京都/奈良等的往來大部分要靠它來完成。
近鐵線跟版急線類似,也分有各種急行線,只要看清楚車身上的標註,與自己的行程對照好,就可以放心大膽地上車啦~

(3)小田急電鐵
這條線主要是方便去江之島和鎌倉~主要是連線東京及郊區景點的交通工具,類似這種線路,通常會有一些通票。
例:小田急電鐵,該電鐵與鎌倉的江之電有通票(1470日元),可一日內往返於新宿與鎌倉(1次)以及江之電的無限次乘坐,到藤澤站或者江之島站即可換乘江之電,故買這張卡實際很划算!
所以有需要坐這種線路的,記得查查各種攻略或者是萬能的某寶是否有通票哦~

3、路面電車
也叫有軌電車,就是可以在路面上看到的車量。
坐法跟我們國內的地鐵差不多,只不過是在路面上,能夠看到更多的風景而已~

4、JR線
國有鐵路,所以目前基本遍佈日本的各個城市,在平時坐車過程中,坐的最多的也會是JR線。
通常還是會有快慢車之分,不過比較少,只要看清楚線路一般都沒有很大的問題~

5、新幹線
新幹線本質上也是屬於JR公司管理的,速度有點像我們的高鐵~從京都去東京需要坐新幹線。
不過雖然說是高鐵,真的好貴哦……
找不到我自己的圖了,就這個稍微感受一下吧

搞清楚了列車,我們來搞清楚同一個地方的各個站點~
在日本,因為地鐵的主營公司主體不同的關係,經常會有一個地方同時擁有很多很多個站。
以大阪難波為例。
大阪難波的地鐵站這個地方,擁有JR難波站,近鐵難波站/南海難波站……簡直逼死路痴😂😂
那麼,怎麼認清楚到底是哪個站呢~
既然大家都是難波站,那麼肯定都是在附近的,重點是要看,難波站的前面帶的是什麼線,南海難波站指的是南海電鐵的難波站,JR難波站,當然指的是JR線的難波站。日本的地鐵資訊牌通常也很清晰,一條線路對應一種顏色,都非常好分辨。
通過識別字首,以及你查詢到的路線,來識別你需要坐的車次,就能夠順利摸清楚啦~

來個小總結吧~
1.認清楚自己要出門的路線,特別注意線路和速度;
2.看清楚資訊牌和車輛情況
3.根據站點名稱判斷線路
4.遇到不清楚的,答應我,直接問列車工作人員!
相信我,日本人也不知道那輛車到底去不去那個站~

以上~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