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又想起了阿薰,我知道,自己已經身在熱海了。
每隔幾分鐘,就有夾雜著“噠噠噠、噠噠噠”伴音的火車駛過,來的突然,去得乾脆,不過30秒。這是東伊豆半島的主幹線,從東京到伊豆的必經之路。
在陽臺上眺望,大海上一片灰白色的光,海中有座墨綠色的島,名叫“初島”。它像一艘幽靈般的巨輪停在海天之間,一動不動。
昨晚泡完溫泉,回到房間,已過十點。晚風中,坐在陽臺看天看海,遠處燈光如散落在大海上的星星,閃閃地眨著眼。一輪紅月亮掛在天上,靜默無聲。
忽見矮一層樓的走廊上,一位著和服的年輕女子送同樣穿和服的男人回房間。因屋簷遮擋,看不見男人臉,卻能清楚地看見女子,年輕,美麗。晚餐時,我曾看見兩位和服美女陪兩個有點謝頂的老男人吃飯,這是其中一對嗎?
他們似乎有點不捨,說著什麼。最後,那女的墊起腳,估計是親了那男人,然後優雅地倒退著鞠躬離開,男人則拉開透著溫暖燈光的門,消失不見了。
一切又恢復了平靜。但我的心卻難以靜下來。阿薰現在如何了?我腦中始終縈繞著她的影子。雖然我身處之地距離阿薰曾經呆過的著名的伊豆僅有20多公里,可我的旅程已到此為止,無緣再進一步了。
櫻花樹鬱鬱蔥蔥,花已隨風遠去,正當枝葉蓬勃生長的時節。來年春天,櫻花盛開,這一樹的繽紛,或紅或粉,該是何等的美麗。

1

雖不時有人邀我作日本遊,但對日本,我是心有牴觸的。不過,朋友一句話讓我動了心:見過日本,你就明白當年他們為什麼能夠佔領大半個中國了。
其實,日本還是有吸引我的地方:文學和藝術。如寫《伊豆的舞女》的川端康成、《羅生門》的芥川龍之介、《金閣寺》的三島由紀夫、《挪威的森林》的村上春樹等,還有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久石讓的音樂,葛飾北齋的浮世繪。更別提40年前,讓我輩耳目一新的日本電影《追捕》和《望鄉》,電視劇《排球女將》,以及我當時熱烈追捧的偶像:硬漢高倉健、大氣美麗的慄原小卷等等。可以說,最早進入中國的日本文學和藝術,對當時處於青春期情竇初開的我,有一定的啟蒙作用。當然,也還有不得不提的愛情動作片。也許,同在亞洲,又是鄰居,相比歐美,其文化要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恰逢成都伊藤好友邀我日本一遊,便利用年假於百忙之中隨幾位年輕人一同前往。時間很短,不過四五天,只能算感受一下而已。

2

第一站是東京。
經過大半天的旅途奔波,6月初夏的一個下午,我們到達成田機場。機場不大,但整潔有序。一年以後,這裡或許會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機場,因為夏季奧運會將在東京舉行。傍晚入住新大谷,據說這是東京新宿區比較好的酒店,緊挨著國會、防衛省、警視廳等國家機構。從酒店視窗望出去,國賓館如一座歐洲城堡,色彩特別,一身蒂凡尼藍,置於一片蒼翠的綠蔭之中。這是日本接待各國要人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的釣魚臺吧。

酒店停車場出入口處,一條狹窄安靜的小路直通皇宮。一個多月前的2019年5月1日,德仁天皇剛從父親明仁天皇手中繼位,成為日本歷史上第126位天皇,年號由“平成”進入“令和”時代。有趣的是,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制度卻來自神話。傳說是天照大神創造了日本,他的後裔成為第一位日本天皇,叫神武天皇,“在位”時間大約在公元前600年。但此事只在公元后700年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本書《古事記》中提到過,虛構色彩很濃,無法確認。直到公元后200年的應神天皇,可信度才大為提高,但他已是第十五代天皇了。一個國家的皇室體系竟起源於神話傳說,可見日本人對神的尊崇和依賴。
據說目前皇宮正在整修,是不是因為兒子不太喜歡老子的裝修風格,想按自己的喜好捯飭一番?目前德仁與妻子雅子僅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多年以後,女兒是否能繼位當上女皇?這是一個問題。
當晚,我們六女兩男一行人走路去附近的飲食街吃日本料理,是一家名為“木曾路”的日本湯鍋。脫鞋坐在榻榻米上,吃著每樣分量極少的各種菜餚,喝著清酒,感受不同的飲食文化,別有風味。我本不喜歡日式料理,吃不慣生魚片等生食,也不喜歡奇奇怪怪的味道。但在日本,好像也能接受。飲食與環境,還是有著緊密的聯絡。

日本人除了非常禮貌,還很守時。伊藤張總說起,有一次高層開會,一高官僅僅遲到一分鐘,進屋即向全體與會者鞠躬致歉。我們同行的兩個女孩因為集合時遲到,飯前便站在榻榻米上給大家鞠躬致歉,同聲道:對不起!給大家添麻煩了。
眾撫掌大笑。

3

翌日一早,拜訪伊藤洋華堂總社社長三枝富博。
三枝在成都伊藤工作了20年,能聽懂一些中文。他還與新中國同齡,已近70,但看起來像50多歲。身材沒有發福,略顯瘦削的臉,一幅白邊眼鏡,帶著幾分斯文。有一次曾聽他講,在因工作業績卓著調回日本總部任社長之前,他是準備將屍骨埋在中國的!這句話讓我非常震撼。日本人對事業
的專一,即所謂的匠人精神,由此可見一斑。試想,我們周圍誰有這樣的決絕精神?願意為某項工作幹到死?大多數人僅僅視為謀生而已。當然,體制不同,另當別論。
三枝富博的辦公室非常簡樸,一張寫字檯,一個會議桌,牆上掛著世界地圖。寫字檯背後的書櫃頂上,有狗、雞等玩偶,而豬特別大,放在正中,因為今年是豬年。書架裡除了書,特別醒目的是三星堆的青銅面具:順風耳千里眼。
張總說,三枝特別喜歡這件文物。因為他認為做任何事都要高度重視情報工作,即要擁有千里眼和順風耳。伊藤對每一件貨物都設立了追蹤系統,哪一件好銷,哪一件滯銷,隨時掌握,隨時調整,跟蹤研究顧客心理,顧客的滿意度被公司視為最高準則。
我向三枝富博提出一個問題,目前零售市場受到網購的巨大沖擊,許多實體大型商場都因房租、人力等成本過高而紛紛關門歇業,為何伊藤還在成都開設新店?三枝說,伊藤並不擔心這個問題,他們為開設新店蒐集了大量的情報,研究了社群的需求,而非盲目行事。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對實體店的需求是剛需,工作之餘人人都想走進實體店,感受其氛圍,感受人和人在一起那種親近感。人畢竟是社會動物,並非都是宅男宅女。
我很贊同三枝的觀點。如果人人都只是與虛擬世界打交道,交流、購物、娛樂僅限於一個虛擬的網路,由此形成一個自我封閉的圈子而不出家門,不逛商店、不看電影、不進餐館,不與陌生人打交道,不與朋友聚會,這樣的生活,還能稱之為生活嗎?會不會退化成原始人呢?很遺憾,如今許多90後、00後都沉迷在虛擬生活中而難以自拔。

4

該認識一下我們的導遊了。如今出國旅遊,幾乎很難接觸到真正的當地人,導遊就成了唯一的連線點,因此,能遇見一個稱職的導遊,就算幸運。
他叫豐島,五十多歲,中等個子,身材有點發福,髮際線後縮,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但他卻娶了一個湘妹子。80年代,他曾在北京大學讀書半年,後又到復旦大學學習兩年。學什麼呢?我問。他回答說:學中文,但我基本都在逃課,到處玩。他雖然會說中文,但發音基本都在一聲,居然有幾分輕柔,有時卻很難聽清。
中國人喜歡來日本旅遊,生意一定很好吧?我說。
不行!他的回答令我感到意外。他說現在日本幾大旅行社都不做中國的旅遊專案,原因是成本很高,掙不到什麼錢。日本的大媒體幾乎沒有對中國的宣傳,即使有,也是負面居多。為什麼呢?因為日本人怕死。
日本人不是都不怕死嗎?比如……以前打仗的時候。我說。
日本人有一個特點,沒有自我。他說。個人永遠是微不足道的,團隊才是一切。日本人沒有多少腦子,都是一根筋地跟著眾人跑,跟著輿論走。別人說什麼都信,極容易被鼓動……。說到最後,他有點語焉不詳了。
在我看來,日本人集體意識十分強烈,其“忠”的觀念似乎比中國人的“忠君”意識還根深蒂固。對天皇也好,對自己的上司也好,十分強調忠誠。加之武士道精神的影響,塑造了日本人的個性特徵,即對強者絕對臣服,舔皮鞋都行。對失敗者則是毫不留情,甚至殘忍。這樣的文化傳統,造成日本人在至高無上的天皇,或所謂的國家需要的時候,根本不管是非,人人都如機器一般,變得十分可怕。這和德國人是不是很相似呢?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最新出版的小說《刺殺騎士團長》中,提到南京大屠殺死亡了40萬中國人,竟遭到日本右翼的圍攻,理由居然是南京大屠殺僅死了10萬人,甚至譏諷多年陪跑的村上春樹因為得不到諾貝爾文學獎,才投其所好大談和平,想得諾貝爾和平獎。
村上春樹回答的很鏗鏘:就殺人來說,10萬人和40萬人,又有何區別呢?!

5

熱門美劇《紙牌屋》中,有句經典臺詞:玩政治,什麼最重要?第一是位置,第二是位置,第三還是位置。做房地產,做零售業,莫不如此。
7&i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五大零售企業,旗下擁有眾多企業。武藏小杉集團就是其中之一。它所在的川崎市這個區域,屬於我們常說的新開發區。因為此地交通便利,與東京市中區很近,因而吸引了許多有錢人居住,此處地鐵線每天人流量竟達到40多萬人。武藏小杉看上了這塊優越的地理位置,很快在此建立了大型百貨商場。
聽取了簡單介紹之後,就是參觀商場。這裡的一個細節讓人感慨,它在商場的每個入口,都設定有香味散發器,每個門的味道不同,有檸檬、薄荷等。商場外的綠地裡,不僅有避難設施,甚至還考慮到了內急時的應急廁所。負責人說,這些設施從來沒有用過,我們也不希望用。
中午在商場餐廳吃日本蕎麵。麵食是我喜愛的,這家店的蕎麵現磨現煮,上桌後每人一籠蕎麵,一碗湯。將蕎麵挑入湯裡吃,非常清淡,非常可口,也很健康。我注意到許多日本人身材都比較勻稱,大肚子很少,原因就在日本飲食。

吃麵時,豐島先生欲說還羞地對我說,如今的日本,除了一些非常正式的場合,一般都不需要打領帶。我說,張總臨行前一再囑咐要帶正裝,所以我才西裝革履。你不是也打著領帶的嗎?豐島不好意思地說,因為客人沒有取領帶,所以我也不能取。我恍然大悟,立刻取下領帶。豐島也馬上卸下彷彿被勒了太久繩索,舒服地轉動著脖子。
第三站參觀銀座的LOFT,它也屬於7和i集團。銀座是東京最有名的地方,電影裡只要涉及東京,幾乎必有銀座。日本國土面積有限,擁有兩千多萬人的東京更是寸土寸金。豐島說銀座最貴的房價,一平方米售價達到270萬人民幣。站在銀座街上,全球頂級奢侈品店一家挨著一家。唯一的缺憾是,這裡的氛圍與世界上許多現代化大都市沒有兩樣,除了店招,你完全感受不到其不同之處。都說銀座的夜晚很美麗,但我雖然住得很近,卻無緣一睹。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沒有去銀座的街頭走一走,只能在豐島先生的一再催促下,匆匆返回酒店附近的美食街,進入一家很日本的烤肉店。意外的是,三枝富博也出現了。張總說,三枝將成都視為第二故鄉,見到成都來的人,就像見到老鄉,感到十分親切。
因為體重和健康的原因,近年來,我已經很少吃肉。但我不得不說,在這家烤肉店,我吃到了從未吃過的美味烤牛肉。特別是有一種切成巧克力大小的牛肉,短暫燒烤以後,滋滋冒著油珠的肉質十分鮮美,幾乎達到入口化渣的境界。三枝見我吃的香,特意增加了一份。毫不誇張地說,在日期間牛肉、魚肉等肉類的攝入量,比我平時三個月吃的還多!

差不多的時候,三枝說要回他郊區的家裡,提前離席。而我卻有點醉意朦朧了,清酒入口時不像白酒的酒勁那麼大,但後勁十足。在返回酒店的路上,我和另一個男孩小超走錯路口,居然迷路了。我用英語四處詢問,包括警察,可惜許多日本人對英語一竅不通。這時,我做了件讓我感到十分後悔的事。
日本禁菸與許多國家不一樣,它不允許室內吸菸,也不準在室外抽菸。而是在商場、酒店等公共場所設定專門的吸菸室,或是在建築物外劃出一個很小的吸菸區。對此,我全然不知,居然在大街上叼著煙招搖過市。
雖然我們最後終於回到了酒店。但翌日醒來,我沒有半點聚會的喜悅,唯有追悔莫及。清酒,也是不好惹的。

6

我向來喜歡勵志的故事,特別喜歡聽歌曲《海闊天空》。也許是自己不甚努力,需要以此激勵自己吧。參觀伊藤的研修學院時,我再一次被打動。
1920年,有一個日本家庭,開了一家小店。4年後,家裡添丁,排行老二,名叫伊藤雅俊。不久,父親不知去向。母親帶著兩個兒子艱難經營。戰爭爆發後,物資奇缺,但他們依然以極微薄的利潤經營。戰後,他們在別人的鋪子前面搭了一個小棚屋,就算是鋪面。兄弟倆騎著一輛自行車,挨家挨戶推銷商品,遭受了不少冷眼和磨難。隨著經濟好轉,他們總算熬出了頭,生意漸漸有了起色,被人親切地稱之為洋華堂。這個洋字,與羊相通,古漢語裡又和美聯絡在一起。洋華堂,大概就是美好的意思。不久,哥哥因病去世。1944年畢業於日本橫濱市立商業專門學校的伊藤便挑起了大梁,先是開了一家大型的百貨商店,後又不顧眾人反對,開了許多便利店,生意越做越大。1956年伊藤雅俊任洋華堂社長,先後建立了伊藤洋華堂、7—11便利店等,成為日本標誌性的企業。明年,就是伊藤洋華堂100週年,好一個百年老店!
現已95高齡的伊藤雅俊任伊藤洋華堂集團名譽會長。三枝說,他老人家現在還在上班,還要批評他們工作這沒做好、那沒做好。
凡成功者,都有許多共同點,比如堅韌不拔、隨機應變、目標始終如一等等。道理看似很簡單,常人卻難以做到,故成功者寥寥。那輛自行車,作為企業文化的標誌,就放在研修學院陳列室的門口,以此激勵後人。陳列室裡有許多圖片和實物,還有一段展示創業歷史的視訊,中間有許多對伊藤雅俊的採訪。有句話給我印象很深,他說他從小就沒有見到母親坐著的時候,似乎永遠都在忙。

這個研修院有一操作培訓室,屋裡擺滿了各種水果等商品。神奇的是,它們雖然都是假的,看起來卻非常逼真,連獼猴桃上的絨毛都栩栩如生。還有就是,這裡的一切都一塵不染,乾淨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7

日本人的禮貌,地球人都知道。豐島說,日本人從小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絕不要給他人添麻煩。所以我們對“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初次見面,請多多關照!”等都很熟悉。日本許多公共場所,都非常安靜,只有大眾餐廳除外,也許這是東方文化根深蒂固的東西。
不停地90度鞠躬和嘴裡不停的“嗨!”,已經成為日本人的常態。這次我又有了新的體驗,每到一地參觀,門口總有人迎接,這也算正常。但當離開的時候,他們不僅送上車,還一定會舉著雙手告別,直到看不見車為止。每次一上車,張總就提醒說:快!開始擦玻璃!
最後一個參觀點是崇光。崇光在亞洲地區赫赫有名,香港那家隨時都人滿為患的崇光我曾多次去過。但這幾天逛商場已經逛到審美疲勞,沒什麼新鮮感了。很快,我們又在一家叫“竹葉亭”餐廳的榻榻米上坐下來進食。一個漂亮長方形漆盒裝的鰻魚飯,一碟小菜,一小碗味增湯,看起來分量不大,因味道好,竟也吃的非常滿足。

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我也特別關注精神食糧。在崇光和其它幾家大型百貨商店,都有面積不小的書店,叫“紀伊國屋書店”,這是日本一家大型連鎖書店,在日本有近60家,海外也有分店。
雖然看不懂日文,我還是細細去觀賞了一番。除了和我們書店一樣各種經典和暢銷圖書以外,它的最大特點是漫畫書特別多,因為日本是一個動漫文化發達的國家。從動漫書衍生出來的動漫遊戲和電影,也風靡全球。日本的漫畫有一個特點,它不僅僅是給小孩看的,老中青幼都有適合閱讀的漫畫書。正在我國大銀幕上映的、於20年前製作的《千與千尋》,創造了5個億的票房,並非偶然。日本人為什麼喜歡漫畫呢?不得而知。我小時候也喜歡連環畫,但到成年就幾乎不再看它了。日本人卻可以看到老,是不是因為它通俗易懂,無需動腦呢。頭腦簡單的日本人!
想想我們許多大型百貨商場,書店已經消失殆盡,難免生出一些悲哀。

8

離開崇光,“公事”終於辦完,直奔元箱根蘆之湖。
經過一段綠樹重重、濃蔭密佈的盤山公路,繞過峰巒疊嶂的青山,來到箱根町港的“桃花臺”的碼頭。購票登上一艘帶有古典帆船風格的大船,其外形很容易讓人想起電影《加勒比海盜》,它的名字就叫“海賊船”。船體嶄新,今年4月25日才開始運營。登船眺望,遠處青山如嵐,波平浪靜,清風徐徐,甚是愜意。特別是船頭雕塑——一尊展開雙翅的金色女神像,在一碧湖水的襯托下,急速前行,彷彿真的在飛翔。

日本是個火山島國,40萬年前火山漸漸平息,才有了現在的美麗山川湖泊。蘆之湖也是火山湖,水深近50米,面積約有7平方公里。豐島先生說,晴天的時候,這裡能看見富士山。一般上午容易看見,下午水汽上升,就只有雲遮霧罩了。可惜,我們恰逢天陰,還是下午,只有想象富士山了。
幾十分鐘後,到達元箱根港。繼續乘車趕往熱海市,直奔大觀莊溫泉酒店。因為日本島源於火山噴發,地熱資源異常豐富,全島溫泉遍佈。大觀莊名字,源於一位叫大觀的日本畫家。車行至酒店門口,就有穿和服的女服務員在門口鞠躬迎接,這才感覺觸控到了真正的日本。

大觀莊溫泉酒店緊鄰太平洋的相模灣,依山而建。規模不大,但庭院樓閣,曲徑通幽,環境優美。鞋在酒店門口就被“沒收”了,換上拖鞋。拉開房間格子門,屋內居然沒有床。榻榻米中間,置有一茶几,相對兩個坐墊。很快有和服女服務員進來,指出物品放置的地方,並交代如何換上和服。其實,這和服如同浴衣,只不過袖子寬大,還能裝小東西,另有一兩寸寬的紅綠腰帶。小超不會系,只好纏上一圈,在後面栓個疙瘩,這正好是和服最早的穿法。
日本和服由中國三國時期東吳傳入,故在江戶時代被稱為吳服。後來受到傳教士腰帶的啟發,在腰上繫了一根繩。再後來為了美觀,繩變寬,成了絲質的精美腰帶。因為背後系一個疙瘩不太美觀,所以女人的和服後面做了一個小枕頭,這就是現代和服的由來,其它亂七八糟的傳說都不可信。有人說,日本人穿和服裡面是沒有內衣的,這話說對了一半,以前和服裡面確實沒有內衣,因為西式的內衣是明治維新以後才進入日本的,現在當然不同了。日本和服很民族,但在現代日常生活中行動很不方便,一是無法利索做事,二是完全沒有身體曲線。所以,如今日本人也只是在某些餐飲娛樂行業,或逢民族節日的時候才穿和服。你在大街上看見穿和服的,說不定都是遊客,他們只是圖個新奇而已。

話不多說,簡單吃了料理以後,很快進入溫泉。這家酒店有好幾個溫泉,都是裸泡,但男女是分開的。男人的池子門口有標誌,叫殿方。溫泉都是半露天的,但又很隱私,綠蔭環繞,人也很少。溫泉水非常乾淨,無色無味。不像成都花水灣的溫泉,濃烈的硫磺味不說,浸泡後每個毛孔都會沾上點點黑渣,必須仔細沖洗。
一泡解千乏,洗淨塵埃。
回到房間,榻榻米上被褥已經鋪好,躺下去渾身舒展,讓我想起了北方的土炕,有一種與天地共眠之感。

9

和平時期,社會固化,平庸者眾,不易顯現才華,而在混亂的時代,往往會人才輩出,所謂亂世出英雄。許多國家初始,都是經過連年征戰,互相吞併,直到出現一個梟雄,統一全國。比如我們在春秋戰國之後,秦始皇最終統一中國。當然,歷史也有反覆,正如《三國演義》所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日本最早也有許多諸侯國,或者叫部落。日本歷史上的梟雄,著名的有豐成秀吉、德川家康等。日本人之所以非常喜歡我們的《三國演義》,並影響深遠,因為他們也有一個戰國時代。
熱海往北不遠,有一個小田原市,其中有一座城,就叫小田原城。它的故事就發生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它建於15世紀初,以城牆堅固、易守難攻著稱。最早屬於一個叫北條家的諸侯,1561年,一個叫上杉謙信的諸侯曾帶領十萬大軍圍城一個月都未能攻破。1590年,著名的豐成秀吉發動二十二萬大軍圍城數月,最終因北條氏因軍心動搖、士氣低迷,開城門投降。北條家的首領北條氏政自裁,其他官員遭流放,北條氏從此滅亡。豐島先生對此的解釋是,當時城內北條氏的士兵都是農民,因為快到秋天了,都想回家收割,不願再戰,導致投降。

我們也有些古城,但大多或毀或拆,所剩寥寥,如西安古城、平遙古城,尚能見到當年的一些風采。相比之下,這小田原城規模不大,但很完整,因為90年代曾重新修整,看上去非常堅固。恰逢細雨淅瀝,遊人卻不少。摩肩接踵,登上城樓,可見四周都是小平原,更顯出這座城的孤獨。古代打仗為什麼一定要攻城呢?因為佔領一座城池,意味著能獲得大量財富,以及糧食等補給。當然,這也只能發生在冷兵器時代,如今飛機炮彈如雲飛來,瞬間城就不城了。
歷史解決不了溫飽,還是要回歸到吃。三枝早已提起,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天婦羅店,日日客滿,不接受預訂,進餐只能排隊。原來,他說的這家店,就是小田原的摩詰料理店。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帶有濃濃的佛教色彩。
冒雨從小田原城步行出來,到店門口,果然門外已有客人在等候。再次出乎意料,三枝也出現了。從東京坐新幹線,只需30多分鐘就能達到。

等終於坐下來,一個胖乎乎的男人來與三枝打招呼,他是店裡的廚師長。想起高曉鬆曾聊到過一個做了五十年天婦羅的日本匠人,只需要走店門口過,就知道這家天婦羅用油的火候如何。他曾帶了一個徒弟,做出來的天婦羅沒有達到要求,便訓斥道:你知道一條魚從魚卵到長大,再到漁民捕獲,再到廚房,要經過多少磨難嗎?卻被你糟蹋成這樣,對得起嗎?!徒弟當場淚奔。
天婦羅登場時,果然名不虛傳,香酥鮮脆,堪稱人間美味。

在日本人心目中,吃飯就是與生命對話,亦是修行。中國人的筷子是豎放,而日本人則是橫置,向內一方是人,向外一方是神,進食則是與神交流。動筷前應該感謝上蒼賜予我們食物,感謝那些為了維持人的生命而犧牲了自己的動植物們。這與基督教的飯前禱告有點相似。尊重食材,尊重給予自己生命延續的東西,是日本料理的靈魂,所以日本料理講究使用當季食材,講究保持食材的原味,儘量不破壞食材本色,因此許多日料都是生吃,僅僅輔之以一些佐料。
同樣,器皿也有靈魂,必須雙手接碗,吃飯時單手捧碗,嘴裡不可有聲響,不可攪動菜餚等等。日文有一詞,叫物格。專注一物,物即有靈,因此日本的精細,世界馳名。與我們精心設計、追求美麗的瓷器不同,日本更喜歡粗而不鄙的陶器,漆繪的木器,因為他們更接近自然的本質。
我對日本的“本”字,忽然有了領悟。

11

感謝無處不在的網路,經搜尋,發現熱海有一家非常不錯的美術館,叫MOA美術館,並得知它有一個燈光構成的美麗天頂,還有浮世繪展覽。乘著天婦羅的熱度,迅速前往。沒想到,卻有意外收穫。
MOA美術館的一大特點是依山而建,進館以後需要經過幾級很長很陡的自動扶梯,中途有一圓形大廳,天頂由燈光構成色彩豐富的抽象圖案,它們圍繞中間的圓,層層鋪展開來,似奼紫嫣紅的花朵徐徐盛開,又如夢幻般水之漣漪輕輕盪漾,再配以清新如涓涓細流的音樂,和諧而美麗。

上到頂層,忽見一能樂堂正要開演。趕緊購票進入,只見舞臺非常簡單,一個迴廊,一個亭子間。觀眾席成扇形,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看見演員表演。亭子間裡坐著八個灰色和服男人,屬於幫腔唱和的。舞臺靠裡是鼓手和吹笛子的樂手。主角是一個灰衣黃披肩男人,站在舞臺中央唱著什麼。後來從迴廊裡走出一個帶白色面具、穿紅色華麗和服的人。他走路極慢,彷彿在漂移。接著,主角男和麵具演員輪流發聲,似唱似念,幫腔則隨時插入。聽起來感覺聲音都很壓抑,彷彿都在非常剋制地用喉嚨發聲。鼓聲是節奏,單調,響亮,很容易想起夜半打更的聲音。整個演出,彷彿置身非人間,有幾分詭異。演出的劇目叫“杜諾”,杜若本是花名,不知這齣戲裡只不是指那個戴面具的主角。

觀眾席幾乎客滿,個個屏住呼吸,彷彿十分專注。但我們新奇感過後,又完全聽不懂,有點難以忍受。十多分鐘後,我們顧不得禮儀,一溜煙竄出了劇場。
後來得知,能樂表演包括能和狂言兩部分,能以唱為主,狂言則是以說為主,類似於我們的單口相聲,以此來調節氣氛。故事大概都是和我們戲曲一樣,無非是王侯將相、才子佳人,也許還有鬼怪精靈。
我問日本人豐島先生,是否看得懂能樂。他連說,看不懂,看不懂!不知他此話是真是假。
日語中的能是什麼意思?我無從得知。日語的起源說法不一,但三國時漢字經朝鮮傳入日本卻是事實。大規模傳入則是唐朝,據說最早是千字文。寫《源氏物語》的紫式部等發明平假名,即借用漢字的草書。16世紀基督教進入日本,日文吸取西方文字的一些特點,結合漢字的偏旁部首等,創造出片假名。有些日文則直接引用漢字,因此在日本許多地方都可以見到繁體的漢字。當然,讀音不一樣,有些字義與漢文略有差別。我特別喜歡日本使用漢字的簡練,比如,看見花,我們會說:見花。而日語則說:花見。看見鶴,日語說:鶴見。是不是聽起來更有味道呢?我認為,日本對漢字的使用,更多地保留了漢字裡最為本質的東西。
豐島說,日本人學前要學平假名,小學學80個漢字,中學畢業學兩三千漢字。所以許多日本作家都懂漢語,甚至文言文,還可以用漢語寫短歌和俳句。俳句就是日本的詩,一般格式是5、7、5,即第一行5個音節,第二行7音節,第三行5個音節。日本最為有名的俳句詩人是松尾芭蕉,被稱為徘聖。如他有一首:“聽得猿聲悲,秋風又傳棄兒啼,哪個最悽慘”。是不是眼熟呢?當然,也有許多俳句並沒有嚴格按照這種格式,加之翻譯的原因,我們讀到的俳句,往往更像短詩。
我最早讀到俳句時,覺得好像口水話,竟如此之直白。其實,這正是日本的特點,看似簡單,卻充滿禪意,有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意境。英文的禪,寫作“Zen”,而不是中文的“Chan”,可見日本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MOA的浮世繪展覽,基本都是浮世繪大家歌川広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
我曾讀過日本另一個世界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畫冊,特別是其中的《富嶽三十六景》印象深刻,富嶽就是富士山,因此每幅畫裡都有它的倩影。最為有名的一幅是《神奈川衝浪裡》,幾條小船在滔天巨浪中艱難前行,富士山就在遠方。這幅畫被認為體現了日本人不畏艱難、頑強生存的精神,幾乎成了日本的名片。
歌川広重的東海道,是指東京到京都一線。他曾隨將軍的使者走過這條道,於是畫了其間五十六個驛站,故有此名。這些畫與葛飾北齋一樣,吸取了西洋和中國的繪畫風格,人物都是普通老百姓,風景都是自然風光。

19世紀浮世繪傳到歐洲以後,給歐洲畫壇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東方氣息,影響了歐洲的印象派,如德加、莫奈、梵高、高更等許多畫家,更使日本文化聲名遠播。毫無疑問,文化的力量,才是一個國家實力的真正體現。

11

櫻花啊! 櫻花啊!
暮春三月天空裡,
萬里無雲多明淨,
  如同彩霞如白雲,
  芬芳撲鼻多美麗,
  快來呀!快來呀!
  同去看櫻花。
《櫻花》這首日本民歌,曲式簡單,旋律優美,它在日本的地位類似與我們的《茉莉花》。雖然我們來的時候,櫻花已過,但這首歌的旋律一直在我腦中迴響,因為櫻花代表了日本的民族性格:優美、憂鬱,還有淡淡的視死如歸。
日本人對轉瞬即逝的櫻花特別著迷,他們認為人就應該像櫻花一樣,單看一朵,平淡無奇,但當無數的櫻花集中在一起,就變得格外燦爛美麗。所以作為個體的人,都要融入集體,然後竭盡全力去綻放,即使很快凋零,化為塵泥,亦死而無憾!
不知是不是多地震、多火山,頻繁的自然災害造成了日本人的這種性格。豐島說,東京日本人大多不買房子,既買不起,也不想買,因為隨時而來的大地震,就可能讓生命戛然而止。所以,日本人都樂於享受生活。
開篇提到的阿薰,就是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那個16歲的女孩,這個純潔如花的女孩,天真爛漫,又剛剛成熟綻放,吸引了一個偶遇的大學生。雖情竇初開,兩人則不得不分離,徒留惆悵。
阿薰,不就是日本櫻花的象徵嗎?!
此行雖然未見櫻花,但我已深深地理解或感受到了櫻花的存在。

2019年7月11日初稿清水灣
2019年7月13日定稿棲居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