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簡介
日本,國名意為“日出之國”,位於太平洋的此岸,與彼岸的美國加州隔太平洋而望,可以說是世界的東方盡頭。日本共有一都、一道、二府、43縣。一都是東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的中心。一道是北海道,這裡的開發比國內其他地方晚一些。二府是京都府和大阪府,是關西地區的主要地方,是關西的歷史和經濟的中心地帶。還有43縣。 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按GDP,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它兩大是美國和中國。

領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這四個大島組成,其中本州島是日本最大的,也是世界第七大島。面積相當於我國雲南省大小,人口約為1.26億,其中80%集中在本州島。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所以,日本的設計師非常善於狹小空間建造格局。還有日本物資極度匱乏,除了大米可以自給自足,其他的都要依靠進口,所以,憂患意識從小就被培養,小盤小碟幾粒青豆,數著個數吃個8分飽……,這些都是形成現在日本的“精細文化”(“精打細算”簡稱“精細”)的點點滴滴。😏

本州擁有日本三大都市圈,即東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由下圖:關東地方擁有東京都市圈,中部地方擁有名古屋都市圈,近畿(jin ji)(關西)地方擁有大阪都市圈。

下圖可見各個地區主要城市,中間藍色小三角,即是日本的富士山🗻。

日本的紙幣面值有10000,5000,1000,鋼鏰面值有500,100,50,10,5,1。(單位:元)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紙幣上都印著該國家的政治領袖或者開國元勳,但是日本這個國家的紙幣就很特別,各版紙幣上印著的是科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等等這樣的人。在2004年日元人物選擇時,日本財務省負責人說:“我們從來都是以政治家為中心的,在貨幣上更是如此,但如果從更廣泛的領域去考慮,科學、文學、男女平等對我們同樣重要。日元上選擇這些人物,也正告訴著日本民眾:應該以這樣的學者為驕傲,讓這些先賢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

10000元:上面的人物是福澤諭吉,他是日本明治維新前後一位西方近代文明的啟蒙者和偉大的教育家。他畢生從事著書和教育活動,形成了富有啟蒙意義的教育思想,對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對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日本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他也是日本著名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的創立者。1984年以來,日幣經歷了很多個版本,但是一萬面值的紙幣上始終都印著福澤諭吉。

5000元:2004年以後的版本上是日本明治時代的女作家樋口一葉,她是日本小說家、也是日本近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早期開拓者之一,她創作過多部著名的文學作品,有《大年夜》、《濁流》、《青梅竹馬》、《岔路》、《十三夜》等,可惜我都沒看過😢,以後會看的😊。她是日本紙幣史上的第一位出現在正面的女性肖像人物。
1000元:2004版上的人物是野口英世,他是被譽為“國寶”的日本細菌學家、生物學家,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野口英世是最先從因患梅毒而出現麻痺症狀的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中分離出梅毒病原體的科學家。他培養出奧羅亞熱的病原體,設計出培養過去從未在試管中生長的微生物的方法,成功地培養了梅毒螺旋體。代表作有《蛇毒》、《梅毒的實驗診斷》。

下圖重點看字“平成十三年”。現在日本仍然採用我國古代年號紀年法。年號平成(1989年1月8日—2019年5月1日),今年是新天皇登基,改年號為令和,2019年即是令和元年。

旅遊計劃總概
我是個做不了獨行俠的人,但是這次我必須一人赴日,考慮各方面我還是報了個團,這是第二次跟團,正因為有過經歷,我才確信,這次團行是我想要的。優點:觀覽城市多,旅遊效率高、交通佔用時間最少。缺點不講了。矛與盾的問題,我想要優點,自然就要接受它的缺點。具體計劃:
第一幕:東京1日自由行:日暮裡和上野之間的博物館群。文藝青年會喜歡的街巷,走走看看拍拍……
第二幕:富士山:打卡留影。30分鐘的事。世界著名景點都一樣。
第三幕:京都:金閣寺。古都最有名的寺廟打卡留影。30分鐘的事。
第四幕:奈良:神鹿公園。有趣的點是與鹿🦌,而且是這麼多的鹿🦌零距離接觸的感覺。🦌就近在咫尺,讓你摸,讓你喂,讓你拍,重點是還會跟你走…….(精彩後續🐶)
第五幕:大阪:心齋橋筋。“大規模殺傷性”購物區……😼
第六幕:伊豆半島日式溫泉。住日式榻榻米房間,泡溫泉,吃溫泉料理(詳見後續😁)。
第七幕:其實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環,大巴🚌公路篇。從第一環節到第六環節,都離不開的就是大巴車和車窗外匆匆掠過的城鎮鄉村,這才是我期待看到的,是網路上看不到的真實的日本。(詳見後續)

東京到京都,相距370公里。京都、奈良、大阪呈三角形分佈,相距幾十公里。1964年10月1日東京奧運會前夕新幹線(Shinkansen)開始通車營運,第一條路線是連結東京、名古屋和大阪之間的東海道新幹線。這條路線也是全世界第一條投入商業營運的高速鐵路系統。列車載客執行車速可達到每小時240-320公里(除北海道新幹線青函隧道段140km/h),空車試驗速度已高達603km/h(磁浮試驗線)。
如果乘新幹線🚄從東京到大阪,人民幣約900元多,需2.5小時。日本新幹線列車都是採動力分散驅動方式,即每節車廂都有動力驅動。
新幹線0系電力動車組:1964年投入使用,最大執行速度為220km/h。2008年0系列車正式退役。
新幹線100系電力動車組:1985年投入使用,最大營運時速為230km/h。於2012年正式退役。
新幹線200系電力動車組:1982年投入使用,標準最高營運時速為240km/h。2013年全部退役。
新幹線300系電力動車組:1992年投入使用,以270km/h的最高車速投入營運,於2012年退役。
新幹線400系電力動車組:1992年投入使用,最高營運時速為240km/h,於2010年退出營運服務。
新幹線500系電力動車組:1997年投入使用,營運最高速度為300km/h。
新幹線700系電力動車組:1999年投入使用,營運最高速度為285km/h。
新幹線N700系電力動車組:2007年7月1日投入使用,營運最高速度為300km/h。
……
以上只是簡單瞭解一下日本高速列車的歷史而已。
剛剛祖國70歲華誕,閱兵儀式看的全國人民都熱血沸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閱兵的時候,我們還都只能用外匯券買來膠捲,多方周旋借到德國造的相機,請來蘇聯導演主導,才完成了開國大典的錄製!……敢問當年城樓上的老革命家們是否會想到70年後,我們造出了港珠澳大橋、貴州天眼、三峽大壩和已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中國高鐵呢?!!
我愛你!中國!重複N遍……
跑題了,再跑回來。順便把我國高鐵發展史也列出來好了:
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水平的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工程型別最複雜時速350公里的武廣高鐵開通運營。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條修建在溼陷性黃土地區,時速350公里的鄭西高速鐵路開通運營。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條地處高寒地區的高鐵線路——哈大高鐵正式通車運營,以冬季時速200公里行駛在高寒地區。
已經可以看出,“時速”不是厲害的唯一指標。
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內有本館、東洋館、表慶館及法隆寺寶物館4個展館共43個展廳,普通票價是620日元,特展需另外購票,此時特展是三國志,票價大約也是600多日元。不久之前的特展是來自臺灣故宮博物院的我國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顏體”創始人)的真跡,我是圓桌派的忠實粉絲,有一集主持人竇文濤就講述了他特意為顏真卿跑了一趟這裡!

南門。

售票口,當時覺得人挺多,可是前幾天去了一趟北京自然博物館,才知道什麼叫人多!😂

本館。

鐘錶館,最古老的一座館。

特展在此展出,當時顏真卿真跡也是在這裡。此時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離著閉關時間不足1個小時,還有很多人向那走去,我在想,來參觀的都是什麼人?日本人佔多數嗎?聽說日本人很喜歡中國的三國故事和人物。

東洋館。
請您欣賞(手機隔著玻璃拍攝):

品名:三彩飛馬紋缽。京都製陶家族“永樂家”第十一代傳人永樂保全(1795~1854)作。仿照了中國明代生產的名為“交趾陶”的三彩。
缽,是洗滌或盛放東西的形狀像盆而較小的一種陶製器具,用來盛飯、菜、茶水等。

品名:色繪赤玉雲龍紋缽。屬於伊萬里燒。江戶時代17~18世紀面向日本國內而燒製的。日本人喜歡使用的瓷器,圖案和畫面顏色都比較明快,多大紅大綠、黑白相間,同時日本的茶杯、酒杯、碗、碟子等食用器邊沿多有金色釉。色繪即五彩。
伊萬里,是位於日本佐賀縣西部的港口城市,江戶時代日本陶瓷器的輸出港。以伊萬里燒而聞名。


此品為吳州赤繪(也稱吳須赤繪)的碗,在日本茶道中備受真愛。其獨特之處在於濃豔的色調,富於氣勢的筆制等。
吳須赤繪,是日本人對漳州五彩瓷(又稱紅綠彩)的稱謂。福建漳州窯是明末清初外銷瓷的重要產地之一。因多見紅綠色,故又稱“紅綠彩”。



品名:色繪鳳凰石榴紋水注。伊萬里燒。這是面向歐洲出口的柿右衛門樣式的水壺。
水注,也稱“水滴”、“硯滴”。是古代文人磨墨時用來裝水、滴水的文具,注水於硯面供研墨之用,有嘴的叫“水注”,無嘴的叫“水丞”。中國傳統的文房用具,除筆墨紙硯外,還有不少其他輔助性用具。如紙怕風吹移動,就產生了“鎮紙”;洗筆要有水盂,就產生了“筆洗”;磨墨要有水,就產生了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的“水注”;放印的有印盒,擱硯的有硯盒,擱墨有墨床,擱筆有筆架,還有筆格、筆筒、筆床、筆船、筆屏、墨盒、印章等等。這些用具,可用可賞,故又稱作文玩。古代,日本學習中國,使用漢字,愛好書法,自然工具也是仿製。
柿右衛門,是陶藝家,原名喜三右衛門(1596~1666),其父親名酒井田円西,也是陶藝家。父子倆試製成功了日本第一件五彩瓷器。父子倆借鑑中國五彩瓷技法,通過貿易商從中國進口彩繪原料,付出兩代人近三十年心血,終於在喜三右衛門48歲時成功燒製出絢麗多彩的赤繪瓷。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喜三右衛門用自己燒製的上等瓷器,盛放柿子獻給藩王,藩王賜給他“柿右衛門”這個名字。




品名:菊堆錦食籠。木質漆器。產地:沖繩本島。用來盛放款待來客的美味佳餚。


品名:青花獨釣圖盤。初期伊萬里的圓盤。雖模仿明朝傳入的“古青花”,但紋樣表現自由闊達,獨具魅力。

品名:五彩牡丹唐草紋大盤。這是一件初期伊萬里五彩瓷大盤,大膽的釉上彩圖案引人注目。
唐草紋是一種花紋,它是“S”形波狀曲線排列的一種花紋,多數刻畫的是一種青草,漢代已出現,但盛行於唐代故名唐草紋。唐草紋屬於唐代流行的紋樣中的一種,其它還有聯珠紋、寶相花紋、團巢紋等,主要表現在唐朝金銀器,唐錦,瓷器和建築裝飾等。

品名:青花吹墨月兔圖盤。也是初期伊萬里的出品,模仿了中國景德鎮窯的古青花瓷器。

品名:青花唐花紋大盤。


品名:彩繪七寶紋杯洗。“永樂家”(上面提到過)第十二代傳人永樂和權的作品,使用了其擅長的將布料貼在器面上進行彩繪的技法。

品名:七寶山水樓閣紋香爐。日本七寶燒巨匠並河靖之(1845~1927)作。
七寶燒是日語中對金屬琺琅器的稱謂。因其燒製工藝源於中國的景泰藍,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藍”之稱。

品名:黃釉鏽繪梅樹圖大瓶。初代宮川香山(1842~1916)作。其鑽研清代陶瓷的施釉技巧,創作風格逐漸趨於莊重雅緻,此為其後期作品,曾出展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品名:青瓷蓮花唐草紋瓶。來自朝鮮半島。我保證手機擺放端正……😏😁

這是中國藏品展廳,看了朝鮮的,再看中國的,就算外行,也能看出來水平技術高低之差。古代中國的各種工藝技術,都是他們模仿研究的物件。

品名:木偶。居住於樺太(庫頁島南部)的少數民族鄂羅克人將其作為神像放在身邊,並對其禱告。

品名:埴輪猿。6世紀的。
埴輪,是出土於日本古墳內的一種土偶殉葬品(如中國古時入墓葬的陶俑)。此品屬於動物埴輪。

品名:搖錢樹。青銅配綠釉陶。仔細看,樹葉子都是銅錢
。其來自於後漢時代(1~2世紀)的中國四川地區。

品名:皮影 黑天。此品來自於印度尼西亞,黑天是一名足智多謀的大將。不看介紹,我還以為是名女士。


品名:紅型染衣裳 淡藍地 水菊蘆雁花紋,來自琉球(沖繩本島)。
紅型染,是琉球的一種傳統的手工染色工藝。紅型印染品在南國的日光的映照下色彩豐富,為王族等身份高貴之人專用。”紅”在日文裡是彩色之意,也就是多采多姿,其用色大膽豔麗。“型染”工藝:使用型紙鏤刻花紋圖案,再將刻制完成的型版覆於染布上,並於其上刮印防染糊,待所刮印的糊料幹固後即成為防染層,再將染布浸染染料,染後除去糊料,現出圖底明顯的圖案。又因往昔多以藍靛染色,染後呈現藍白分明的圖案,所以也稱藍印花布。型染工藝的主要步驟:圖案設計,雕刻型版,調製防染糊,染布定位,刮印防染劑,染色,除糊料。型版經由不同的設計可以產生陽紋,陰紋,陰陽組合紋等不同型別圖案。

品名:小袖。採用了日本宮廷女性日常著裝款式的小袖,刺繡奢華。

品名:水淺蔥色縷地水衣。縷,是輕薄透孔的羅織物的一種。水衣,在舞臺上作為庶民的勞作用裝或僧衣。




品名:帷子。帷子是用麻料製成的單層和服,只在盛夏八月穿用。

品名:輕便型甲冑(jia zhou)。即,鎧甲。

品名:白菊圖。鬆村景文(1779~1843)作。

品名:武藏野圖屏風。武藏野,是位於江戶(東京)西部的廣袤原野。十分巨大,佔據展廳一面牆。



東京國立博物館裡確實看到了大大小小的一些小孩,小的睡覺,大的學習,咋回事捏!嗯,還是多帶外甥去博物館,觀察。
日本藝術
浮世繪:


音樂:
很多耳熟能詳的歌都是日文歌改編而來,比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劉若英的《後來》和《很愛很愛你》《原來你也在這裡》,小虎隊的《紅蜻蜓》和《青蘋果樂園》,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張國榮的《風繼續吹》和《莫妮卡》,李克勤的《紅日》,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實》,郭富城《對你愛不完》,周華健《花心》,f4的《流星雨》、花兒樂隊的《洗刷刷》、王菲的《容易受傷的女人》…… 足可見日本流行音樂對亞洲音樂的影響之深遠。
文學:
擁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還有在中國也是暢銷書作家的村上春樹。
科學:19個諾貝爾獎足以說明問題。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約2241萬人民幣)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中國人(包括華人華僑)共有5人獲得此殊榮,分別是:
1
2、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獲,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早在莫言之前就有幾位作家入圍過,只是因為各種因素,沒有獲得這個獎項。1968年的文學獎要頒給老舍,但他在1966年就投太平湖(北護城河)自盡,諾獎一般不授予已故之人。沈從文也遭遇了類似不幸,與諾貝爾文學獎遺憾錯過。據說,林語堂也是多次入圍,但未獲獎。
3、2015年,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還有2位美籍華人,李政道和楊振寧獲得過諾貝熱物理學獎。不過,2017年,95歲的楊振寧正式恢復中國國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佈,日本化學家吉野彰(71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約翰·B·古迪納夫(97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學教授M·斯坦利·威廷漢(77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原因為對鋰離子電池所進行的開發,三位獲獎者均被稱為“鋰電池之父”。該項研究改變了全世界人們的生活,對以IT領域為代表的產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2001年時,日本曾經提出了一個50年拿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十九年過去了,日本已經拿到了十九個諾獎(2019年名單還在揭曉中),數量上僅次美國。有一篇文章講述了其中的幾位獲獎者的故事(摘抄):
1、本庶佑,日本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他決定將獎金(約751萬人民幣)全額贈送給母校京都大學,用於支援年輕研究者的研究工作。
2、下村修,因發現“綠色熒光蛋白,獲得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長崎原子彈爆炸時,16歲的他正在附近的工廠工作。成年後,他到美國做訪問學者,他一直有一個疑惑,就是水母為什麼會發光?而讓下村修研究下去的就是他的初心:“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應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為什麼會發光。” 初心不改,讓下村修得了個諾獎!
3、中村修二,畢業於日本的德島大學,這是日本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大學,頂多只能算是中國的211大學,排不上985,學校的老師以前不少都是教高中生的。這樣的學校自然無法讓他有較高的起點。他畢業後到家鄉的一個小企業工作。因為他在大學已經結婚,日本人的觀念,結了婚就不要去大城市了,留在家鄉就好。於是,他進了日亞,主要工作是製造磷化鎵,一種用於製造發光二極體的材料。他在工作中發現了量產藍光LED的方法。他說:“保持孤獨,我才能夠不被這些東西左右,逼近事物的本質,這讓我能產生新的點子。”從藍綠色發光二極體,到高亮度綠色發光二極體,到藍色半導體鐳射器,中村修二像開了掛一樣,一個人搞起了一個產業。發光二極體是我從上班就接觸的東西,原來是這樣出現的。算起來,中村修二連科學家都不算,只能算一個公司的研究人員。
4、田中耕一,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跟中村修二類似,也是日本一家公司的底層研究員,在26歲時,參與一個儀器的研究。結果在做實驗時,誤把誤把丙三醇(俗稱甘油)當成了丙酮醇(一種微粉末的固形材料)倒進了鈷粉末裡。因為出身貧窮家庭,節約觀點很重,而鈷粉不便宜,田中耕一就決定湊合著用一下加入試劑的鈷粉,結果沒想到加入甘油後的試劑竟然可能測出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靠著這個發現,他在十七年後拿到了諾獎。
5、大隅良典,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小時候家裡很窮,一輩子都落後半步,25歲才畢業,43歲才擁有自己的實驗室,50歲了還只是個副教授。這時候,他還看不到自己有什麼希望,他說:“我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必須尋求新的領域做研究,哪怕是並不受歡迎的領域。”他留在了實驗室裡,終於憑藉細胞自噬機制方面的發現獨得生物學獎。生物學獎往往會獎勵數名科學家。獨得的含金量幾乎相當於得了兩次。試問,40歲就等著退休的人們,情何以堪!活著還是要有追求,追求活著的意義。
……
日本人對細節的追求(下文贅述),對孤獨的適應,對研究的認真,是日本能夠屢獲諾獎的原因。日本的科學家就算名氣再大,他也會堅持親自下實驗室,甚至參與擰螺絲這樣的工作。日本的實驗室大樓到了晚上大多亮著燈,進出的不只有年輕人,還有白髮蒼蒼的老科學家。我只想說,成功都是有原因的。
日本在2001年,宣佈五十年拿三十個,其實是有底氣的。諾獎是一個延遲的獎賞,往往獎勵的是前二十年的科研成果。而八九十年代,正是日本對科研大量投入的時候,每年的科研投入比美國還高。儘管後面日本某些方面的經濟陷入停止,但日本從沒有在科研上削減過任何經費。日本造了一個超級神岡探測器,是用來探測質子衰變以及被設計來尋找太陽、地球大氣的中微子的。
也就是這個東西,幫助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發現了中微子振盪,從而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5年,梶田隆章又藉助超級神岡探測器拿下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而另一位科學家戶冢洋二如果晚去世十八個月,也有可能獲獎。
一個大型的儀器,幾乎催生了三個諾獎。日本像這樣的黑科技神器還有很多。各種獨角獸型的科研型企業就更多了,很有可能製造出更多的工程師級諾獎得主。我們中國的研發型企業也是越來越多了……要趕上日本,一是要加大在科研的投入。其實,中國早已經在努力。貴州的天眼,東莞的散裂中子源,還有中國超大量子對撞機。
楊振寧教授曾經反對中國建造對撞機,因為擔心中國沒有高水平的物理學家使用,反而為他人做嫁衣。
但沒有對撞機,怎麼產生高水平物理學家?這好像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但不管怎麼樣,先搞起來再說。隨著中國對科研投入的加大,一定能在未來見到成果,也許過些年,我們也可以說,我們有希望拿幾個諾獎,因為諾獎比的就是投入。
現在日本已經拿了這麼多諾獎,但在日本科學界並不是讚歌一片,反而出現很多擔憂。
2018年,日本剛剛斬獲大獎時,日本釋出《科學技術白皮書》,對日本發出警告,日本的科研水平下降!白皮書表示現在日本科研發布的論文數量在減少,引用次數排名也從第4下降到了第9。2018年的科研投入是2000年的1.15倍,在所有科研大國中增長最少。日本一些諾獎得主指出,如果日本在研究資金、研究時間和研究人員數量上繼續惡化,未來將難以獲得諾獎。
日本《東洋經濟》更是提出日本“大學崩潰”論,警醒日本的科學研究在急劇下滑。諾獎得主大隅良典也呼籲:“如果日本不能形成培養年輕研究人員的體制,日本的科學將空心化”。
日本已經每年拿諾獎,而2018年是日本拿獎最風光的一年,日本卻史無前例的發出警告。這種憂患意識可能才是日本最可怕的地方。比如下文中提到的大阪城裡的時間膠囊,就是憂患意識的產物。還有,當年在中國東北掠奪的煤礦木材等資源,圍著日本島填海造田,即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不可再生的能源,也給子民帶來了更多的土地,羽田機場就是填海造出來的。這些全都源於那種可怕的憂患意識。
所以,日本將來一定會在教育上繼續加大投入。日本的教育也極具特色。在日本的學校,不會片面強調知識傳授,反而更注重聯絡現實生活。尤其在在幼兒園、小學階段,會讓孩子們接觸自然,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 。諾獎得主大隅良典就說過:“一個人在幼年時通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往產生一代科學巨匠的路。”對大自然的興趣,是日本科學家的初心。日本學校會經常組織孩子踏青,去接觸大自然。所以,下文提到的奈良公園,經常會看到學生。
東京街頭走一走
東京1日自由行,我安排從日暮裡步行到上野,這一路博物館之覽。日暮裡電車站出來後,看到嚮導圖(“案內”意“嚮導”),在日本經常可以看到“案內”字樣,有查詢,導遊等意思。

百度地圖導航至我要找的目的地——朝倉雕塑館。

到了,……。沒有開放,門口有個小櫃子,上面貼著通知……,不知何意!
。導航app上提示開放時間是上午10:30,已經是了呀,好吧。
朝倉文夫(1883年 – 1964年),日本近代雕塑、美術史上一位比較重要的人物。號紅塐,被稱為“東洋的羅丹”。此處是他的故居,現為博物館。

既然沒開放,只好轉身離開,這一轉,真是一面人間,一面陰間呀,朝倉雕塑館大門竟然對著一片墓地,不足2米遠。中國文化中長大的我,心頭一震,既來之則安之吧,還好小巷子裡偶爾也是能看到個過路人,騎自行車的,遛狗的,一幅寧靜祥和的生活畫面……

這條几百米的小巷子的地理位置類似於北京的南鑼鼓巷,3000萬人口的東京城的核心區,能擁有門庭和車庫(儘管很迷你)的房子都可算“豪宅”,可見房主不一般,像朝倉這樣的大雕塑家只是其中一戶。左側是“豪宅”,右側是陰宅。

哦……禁止停車。

日本的自動售貨機隨處可見,價格基本全國統一,無論是景區、機場還是衚衕。礦泉水最便宜的7元(任何商品的售價均是價格+8%消費稅)。大東京的市區中有幢如此的獨棟也是難得了,即是車庫是修身款,也是極好的
。

騎車不耽誤刷手機……

這位奶奶級別的女士(目測也許有80歲),妝容美麗,紅色口紅💄顯得奶奶特別漂亮,騎車動作也麻利,都沒拍到美麗的正面,略感遺憾!


這真是豪宅中的戰鬥機了,像是開店的,時間緊,沒進去。重點看看這些房子與馬路之間幾乎是“零距離”,我想拍全景照,必須到路對面。如果來車,我站在馬路牙子上,車子擦身而過……

去東京,有個好玩的專案,就是卡丁車上路。網上搜搜,有很多。恰巧偶遇一隊!

ATM機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垃圾桶(捂臉小蜂)!

上野公園導覽圖。

公園的椅子上,坐的幾乎都是老年人……

上野公園裡的寬永寺,顯貴家族出家之地,主要供奉藥師如來。寬永寺的創立者是德川家光,1625年建造。因為在寬永年間開始建造,所以被稱為寬永寺。江戶時代十五位大將軍中,有六位被埋在這裡。十七世紀中期以後,歷代住持開始由皇族擔任。

寬永寺旁邊的草地上有不少人躺在臺布上享受陽光。

上島咖啡食品有限公司1968年成立於中國臺灣,但它的根是在日本神戶。神戶是日本著名的港口城市,也是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之一,因此很早以來,歐美人便來到神戶做生意,把咖啡文化帶入了這一個異色的城市。1933年,神戶商人上島忠雄先生創辦了“上島忠雄商店”,開始經銷咖啡豆。1951年,正式成立了上島咖啡株式會社,並於1958年在福岡市開出了第一家咖啡店。其實上島咖啡的真正出名,是在1969年。我們中國人正忙於大革命武鬥的時候,上島咖啡公司卻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罐罐裝咖啡,並以此奠定了它作為日本最大咖啡銷售公司的地位。1991年,公司改名為“UCC上島咖啡”。

東京國立博物館西門。日本的小汽車基本都是平頭無尾式,從0.6L排氣量開始,與他們地少人密資源匱乏的國情有關。適合的,合適的,最重要。日本是個務實的國家。

東京藝術大學,1887年創立,在日本國內被一致公認為日本最高的藝術家培養學府。

國立科學博物館,建立於1872年,是日本最大的自然科學博物館。


東京都美術館,1926年開館。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於1959年建成,2016年,申遺成功,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美術館本身變成了藝術品。有趣的是,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的申遺過程其實與日本沒太大關係,不過這座博物館的建立卻有賴於一個人的收藏,他就是日本西洋美術收藏大亨鬆方幸次郎(梵高的“臥室”曾經是他的收藏),他於20世紀初於法國收集的不少美術作品都在二戰後被法國政府收回。國立西洋美術館是作為鬆方幸次郎回國的條件而建立的。本館由法國建築家Le Corbusier擔任設計。

上野之森美術館,1972年建館,是私立美術館。以上這些博物館都散落在上野公園周邊,步行10分鐘內都能到。

東京文化會館,於1961年4月開館。內有大音樂廳、小音樂廳、彩排室、會議室、餐廳、音樂資料館等設施。是東京都交響樂團的演出場所,也是海外藝術團的主要公演場所。


東日本旅客鐵道,通稱JR東日本(logo見下圖綠色部分),是日本最大的客運鐵路事業者 。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JR列458位。而上野站是其重要的樞紐站,共有高架站臺12線,地面站臺5線,新幹線站臺4線,可見客流量之多……,而我們的國寶熊貓🐼(租給日本的)就在這裡展示,下圖中你能找到它嗎?


東京的地下高速公路,像停車樓一樣,不過是向下旋轉,用以應付擁堵的地面交通。
新宿警察署這個路口可說是360度無死角……
新宿區(Shinjuku-ku)是日本東京都內23個行政區之一,也是比較繁華商業區。東京都政府位於區內,是東京都的都市核心之一。商業娛樂設施齊全,高等院校集中,有許多大型企業總部。
這裡是皇居(天皇居所)附近,我在大巴車另一側,沒有拍到皇居,遺憾。
這是皇居正對著的路口,下圖右側就是日本天皇家,我們團安排的是車覽,一走一過,看看就行。
網路圖片補遺憾。日本天皇日常生活居住宅邸。


淺草寺始建於公元628年。當年一對兄弟一起去打漁,結果網子裡突然撈出一塊木頭,但卻一尾魚都沒有,兄弟們把木頭丟回水裡,再次下網,結果等了半天,撈起來的還是那塊木頭。連續3次之後,這對兄弟才仔細端詳這塊木頭,終於發現原來這是座觀音雕像,而淺草寺也就由這木頭觀音雕像的奉祀慢慢興起。淺草一詞出自唐朝白居易的 古詩《錢塘湖春行》。這首詩寫早春的西湖極有特色。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此“淺草”是不是彼“淺草”?不得而知。
東京的淺草是以淺草寺為中心的鬧街。




我觀察到空調都是固定在建築內部走廊或陽臺上的,不能掛在外牆面,我猜想可能因為日本多發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安全考慮。

東京晴空塔,又名東京天空樹,是電波塔。於2008年7月14日動工,2012年2月29日竣工。其高度為634.0米,於2011年11月17日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第一高塔”,成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電波塔 。也是目前世界第二高的建築物,僅次於迪拜的哈利法塔(828米)。建造目的,是為了降低東京市中心內高樓林立而造成的電波傳輸障礙。

東京的軌道交通
進入成田機場範圍,就可看到圖片上的上、下、側面的各種提示:停車場、火車站、第二侯機樓向前520米……藍色帶是反向通道,我是按紅色帶向前走,走起來心裡很踏實,520米,嗯,明確……

走到紅色帶盡頭,按指示箭頭走進這扇門……

看到了:鐵道下電梯。電梯口還站著工作人員,下電梯到底下,也站有一個工作人員,不過,不需要諮詢了,因為“鐵道”這倆字我認識。

1030日元(約67元人民幣)是最便宜的票,從成田機場到日暮裡(約70公里)。貴的車票大約是這個兩倍吧,差別主要是車體票價高的車像我們的動車。車票還是磁性票,不是卡制。

遮蔽門很重工業質感的。

低價格票的車體與國內地鐵差不多。藍色座椅是老弱病殘孕專座,與我們分散式(每排一個)不同。

由於提前研究了東京1日遊的路線,加上螢幕上不少漢字,我就做到了無師自通,參見下圖本人親自注釋。“特急”在日語中是列車執行最高的一級,它在執行時同線上的車都要避讓。

站臺的乘車引導圖。上半部分是火車軌跡,途經站點,各種顏色的線表示快慢等級不同的火車。下半部分資訊,此線是“京成本線”(東京城區——成田機場),如同北京的4號線、7號線一樣,藍色和粉色的表是乘車的時刻表,藍色的是快車在本站的到達時間,粉色的是慢車在本站的到達時間。還細化到分是週六日還是工作日,時刻表不同。我當時是懵的,所以,最簡單原則,來車就上,然後再看,不行中途換乘,反正我就是要親自體驗一下被神化了的東京地鐵。

這種時間表,很像我們的火車系統。有T 、K、 Z、 G、 D等開頭的車次,都跑在一條鐵路線上,中途停靠點不同,有的經過不停車,有的遇站就停。而我們現在的地鐵系統就完全不是這樣了。


我的目的地是日暮裡,但所乘之車的終點站是在青砥向下的那條分支上,我果斷做出決定:青砥下車尋求換乘。嗨,實在沒想到,同站臺對面停靠的就是去往上野方向的車……後來我總結,這種在主要大站精確設計快慢車換乘時間,確實體現了日本精細治國的一面。

車門上方是液晶螢幕,資訊顯示的很多,注意看,中國人都能八九不離十的看懂。

這是東京一天自由行後從市區上野公園返回成田機場附近酒店,在等車,提示螢幕總是能出現在你眼及所處,這是站臺對面,隔著軌道的螢幕。

我買的是1站臺的低價位車票,火車也是粉色、綠色系列的。2站臺的車像高鐵一樣的那種車體,火車是藍色系列的,最快速的。


富士山🗻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為日本最高峰(海拔3776米),2013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論高度,論雄偉,都無法與我國西藏的雪山群比,但它憑藉“平地起高樓”的相對比優勢,和曲線的優美(三角形)稱為日本的代表。下圖所示,富士山是從古至今一共幾次大火山噴發,一次覆蓋一次形成的山體。

富士山下的一個山村吃了午餐,正宗的日本烏冬面,清湯跨水不見油性是日餐的突出特點
。
有一家民宿,它的氣質讓你忍不住的拍它。
東京的車庫是半截子在外,我能理解,地方緊張嗎,可是這鄉下也是這樣?!這種設計,可以將車庫的寬度做到最苗條,鏡子和前門就不必入庫了吧
。
富士山由山腳到山頂分為十合,由山腳下出發到半山腰稱為五合目(海拔2305米),旅遊大巴車可以抵達的最高點,在向上攀登,可以選擇徒步和騎馬。五合目有餐廳,旅遊紀念品店,郵局等設施。
富士山周圍的氣候變化比小孩的臉還快,上一張圖是下車時,下一張圖是20分鐘後。
天氣給力的話,站在這個觀景平臺,是能看到富士山🗻真容的,無奈,今天就靠想象吧!
啊哈……,當我們下山的過程中,它居然顯現了……,山頂⛰️躥出雲層,看著還是有種震撼的!難怪一直以來,它都被日本民眾奉為神山,有祭拜的傳統。宗教屆的地位像中國的岡仁波齊(海拔6656米)。
富士山下的小鎮。
上了高速已經夜幕降臨,不遠處的富士山,別了……
日本是右舵駕駛的國家。
京都
日本京都(Kyoto),公元794年到公元1868年,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被稱為“千年古都”。京都的佈局是仿照中國唐代長安而建,1974年和中國西安市成為姊妹都市。
京都是日本的“學都”,有“在京都上學、在大阪賺錢、在神戶生活”這樣的說法。多名諾貝爾獎得主都是京都大學畢業的。
京都是日本文學的發源地。以京都為舞臺的知名現代日本文學作品有《羅生門》、《金閣寺》、《古都》等。現代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樹也出生在京都,他的代表作之一《挪威的森林》的故事舞臺就設定在京都。
汽車都沒‘臉’
。豐田埃爾法是它們的成功典範。
路口右轉彎就是著名的金閣寺了。



鹿苑寺,三層舍利殿外裹金箔,又名金閣寺,歷史上被燒燬,現為重建的。建立者是足利義滿,出生在大將軍世家,為第三代大將軍,功成名就後讓位給他兒子,便出家在此,法名鹿苑院天山道義,鹿苑寺的名字由其法號而來。

一層稱為“法水院”,放置著寶冠釋迦如來坐像和足利義滿的坐像;二層被稱為“潮音洞”,放置著觀音菩薩坐像;三層被稱作“究竟頂”,放置著佛舍利。

《聰明的一休》是一部日本動漫,於1975年播出,共298集,風靡全國,家喻戶曉。中國曾引進,你看過嗎?
動畫片描述的就是室町幕府時期(足利大將軍家正風光之時),曾經是皇子的一休不得不與母親分開到相國寺(鹿苑寺前身)當小和尚,用他的聰明機智解決無數問題的故事。回頭看看,沒看過捏,因為播出的時候,我還沒出生呢!


祇(qi)園,是現代日本最著名的藝伎的“花街”。在其最繁華的十九世紀初,祇園的藝伎多達三千多人。現在祇園還有83家茶屋,有藝伎、舞伎約120人。

午餐是在祇園商業街的一家接待旅行團的餐館吃的(清水煮白菜
),亮點是就餐期間餐館會請來一位藝妓站在那裡,配合遊客拍照留念。空間狹小,空氣不好,她就一動不動的站著,團一個接一個的排隊拍著……是工作就沒有容易的!


京都月桂街——花見小路。章子怡主演的《藝伎回憶錄》取景地。

流穿過京都中央的這條河流叫“鴨川”。



京都四條河原町百貨商場,跟團的行程上的安排,必須去,但不強制購物(約1個小時)

奈良
奈良,日本一個縣,沒有港口,也沒有機場,交通全靠陸路。
東京→奈良:東海道新幹線+近鐵線,約2小時15分鐘;
京都→奈良:JR線約40分鐘;
大阪→奈良:JR線約45分鐘。
春日大社位於今奈良公園內,於768年為了守護平城京(日本奈良時代的京城)及祈禱國家繁榮而建造。相傳是藤原氏一門的氏神乘鹿而來,把鹿作為神的使者。現在這裡生活著1300多頭鹿。


奈良公園是免費的,那麼這麼多投鹿的運營怎麼辦呢?政府設定了鹿餅攤位(一般都是老奶奶級別的售貨員),約9.8元人民幣一個鹿餅,遊客可以買來喂鹿🦌,一是遊客本身獲得了樂趣,二是也幫助公園養活了鹿群,第三個好處,還能安置一批奶奶就業,不得不說是個不錯的良性迴圈專案。


鹿🦌兒們,跟著遊客要好吃的。

你在買好吃的,它在眼巴巴的看著……“給我吃一點吧……”



吃飽喝足的鹿🦌兒們,會找個隱蔽的地方迷上一會,不要打擾它,拍拍就好……

被割了角的雄鹿🦌,好鬥本性不減,小打怡情嘛
~~~~

常見穿著和服的遊客,四處尋覓可能願意被拍的🦌物件。
大華嚴寺,又名東大寺,位於今奈良公園內,有1200餘年的歷史,199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東大寺大佛殿,正面寬度57米,深50米,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

下圖來自網路。

聽說奈良公園可常見如下場景。

奈良公園公交站。學生們是來學習歷史,感受自然的吧。
大阪
大阪,是近畿(關西)地區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標記為大阪。在戰國時期,大阪是兵家必爭之地。1570年開始,織田信長和石山本願寺(大阪城前身)之間爆發了長達10年的石山合戰,最後兩者講和,信長退出本願寺。不過信長在退出本願寺之前燒燬了本願寺的建築。1583年,豐臣秀吉在舊石山本願寺的土地上修建大阪城(今大阪城公園遺址),以大阪作為其統治的中心城市。
《達阪城的姑娘》是王洛賓在蘭州整理編曲的第一首維吾爾族民歌。也是現代中國第一首漢語譯配的維吾爾民歌。達阪城是中國新疆的一個地方,與日本的大阪城沒有任何關係
偶遇一老奶奶跑步,背都駝了,不耽誤鍛鍊……
公園門口水果攤。
榫卯(sun mao)結構,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線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連線作用。
中國,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
大阪城原是16世紀由豐臣秀吉所建,他命令全國的諸侯都要參與興建工程,許多護城河及城郭的石塊也是由各地諸侯所捐獻而來,在三年內動用了數十萬名的勞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大阪城外整個長達12公里的石牆,估計約動用了50萬塊的石塊。在櫻門的部分則有一塊約有36張榻榻米大(一般每張90*180cm大小)的石塊。
後被毀滅,由德川家康在廢墟上重建,1868年天皇復政,再次幾近全毀,直到1928年市民捐款再次重建,為現在模樣。
大阪城博物館,趕上閉館,沒有參觀。
(以下文字來自網路)始:
1968年,日本的松下電器和每日新聞集團,聯合慶祝將在1970年大阪舉行以“人類的進步與和諧”為主題的世界博覽會。它們將兩個完全一致的時間膠囊毗鄰的埋在了大阪城公園內。並定於5000年後開啟。
其中,1號時間膠囊被放在最底層,要等到6970年來開啟;2號時間膠囊在2000年時進行了第一次開封,此後將每隔100年開封一次,以此見證人類文明的發展。
日本全國小學生中開展題為《寫給5000年後的人類》的作文競賽,優勝者的信有幸放進時間膠囊,與其他物品共同留傳給後人。
2號時間膠囊2000年開啟時,32年前埋入的松下電視機仍然完好無損,收視正常。時間膠囊裡面分別用29個箱子存放了2098件物品。這些被收藏的物品作為20世紀現代文明的標誌性作品,來自社會、文化、藝術、自然、科技等領域,它們由科學家、工程師和歷史學家等社會各界27名專家認真評議選定。
這些物品包括種子、假牙、手銬、避孕套、布匹材料和琥珀標本等等。還有一些製造商生產出的能夠代表當時最先進技術的產品,如松下公司的電視機和鐵鍋就在其中。
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常被比作豐臣秀吉,即從無名之輩成為奪取天下者。少年時代的松下幸之助只受過4年小學教育,因父親生意失敗,曾離家到大阪去當學徒,開始做自行車的生意,然後對電器感興趣。
1918年,23歲的松下在大阪建立了“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這就是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的前身。
1965年,松下幸之助以70歲高齡獲得日本著名學府早稻田大學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68年埋藏大阪城時間膠囊,剛好是松下電器公司成立50週年之際。
1970年 4月,大阪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松下電器專設“松下館”,展示公司的優秀產品。由此,松下幸之助受到日本政府為製造優異產品等的傑出人士所設最高獎章的“一等瑞寶獎章”。
1981年 松下86歲時,接受日本政府頒發的日本國最高獎章“一等旭日大綬勳章”。
據統計到1988年的63年中,有10年他的收入均為日本第一位,有6年居第二位,1989年他逝世時,留下了15億多美元的遺產。
(以下文字來自網路)止。
時間膠囊露出地面的部分。即結構圖上的紀念碑。
下圖來自網路。構造圖示示時間膠囊被埋入地下15米深,由日語、英語、漢語、韓語四種語言說明。

2000年被從時間膠囊裡拿出的3粒松樹種子,如今已長成3棵松樹🌲了!
日本路邊多見園藝植物🌳,而不是花壇。
各種松樹🌲……
天守閣,是大阪城內主要的建築主體。最高的第八層樓上可以眺望大阪市景,其它層樓則展示了包括各種的武器、豐臣秀吉的木像、書簡,以及以模型展示當年作戰的作戰圖等,還有以電視配合投影的方式描繪豐臣秀吉的一生,除此之外也呈現了大阪城復原之後的模型。1997年重新翻修,天守閣在每個飛翹的簷端妝飾著用金箔所塑造的老虎與龍頭魚身(有鯉躍龍門之意)的動物造型。
大阪城公園免費,但裡面的天守閣是收費的(約40元人民幣),團費不含,沒進去,也沒時間進去
。
心齋橋,自1634年建立,是大阪最知名的購物區,在弧形天棚下的商店街裡,集中了眾多的大型百貨店和服裝、鞋類、珠寶、時尚服飾專賣店以及各種風味的餐飲店,是大阪最繁華的一條商業步行街。左邊優衣庫,右邊HM,有一種三里屯的趕腳……哈哈。


其中,丸井和大丸是日本最富盛名的商店。看看,這一大早的(當時9點多,一般開店時間是10點),代購大軍拉著箱子就已排隊……



流經大阪繁華街區的這條河叫,道頓堀川。有部同名電影,回頭看看。



對導遊推薦的定點主流商品(藥妝)不感興趣的我,四處獵奇,終於發現了這個手作店,眼前一亮!

是個地下室,裡面是有關丹青、宣紙的手作,本就在購物清單中,毫不猶豫出手,花了200元人民幣,買了幾個宣紙明信片和宣紙製相框,真心不菲!不過,雖然語言不通,但櫃檯裡面站著的爺爺售貨員,結算時用筆、紙口算手寫的細節讓我記憶深刻,最後再打在計算器上給我看總計。還比比劃劃,給我歡了其中一件商品,我聽不懂,只好點頭就是,至今不明為何調換。
宣紙本是中國的偉大發明,可是現在宣紙銷量最多的國家確是日本,這個現象很讓我感興趣。

伊豆半島修善寺
伊豆半島有日本最大的溫泉城市熱海和1200多年曆史的修善寺溫泉。修善寺溫泉自古以來深受眾多的學者、藝術家和文學家的喜愛。
修善寺, 9世紀初期弘法大師開建的名剎。佛錐溫泉,據說是弘法大師用佛錐敲打岩石時溫泉水從岩石中湧出而得其名,它也是修善寺溫泉的發祥地。







日本有一種井蓋文化,井蓋上有各種塗鴉。我搜集的資料不多,在此只簡單聊兩句吧。
圓形井蓋:在市區的路政方面,一般採用圓形;
方形井蓋:在鄉下和電纜井利用的,一般採用方形;
另外,還有一種分類,圓形井蓋一般是由個人使用;方形井蓋一般是由政府使用。


排水溝。這裡已經算是山裡村鎮了,排水溝看著滄桑又管用啊。

這是在日本的一個禮拜中住的最好的一晚,不因為別的,就因為它是一個真正的房間啊!
之前的賓館空間狹小的兩個人的行李箱🧳都不能同時開啟
。

修善寺賓館的迷你小溫泉(可同時容納5個人吧),竹簾左側是男浴,男女分開,需裸浴。這是真正的溫泉裡流下來的溫泉水。
不會吧,男浴是上游哎……

賓館還有個露天游泳池,對!也是迷你款!目測有5米長3米寬?!

賓館大堂有一角,如下。都是舊東西,送給需要的人。刷洗的很乾淨。

這就是一路以來惺惺念念的大餐!
還是清水白菜啊……,哦,還有2片三文魚🍣,還有一盤刀功講究的豬肉片!醉了!從來沒吃過火鍋涮豬肉哎,試了試,還是挺腥的!嗯,是不是不是T骨肉?是不是不是菲力?
好吧。日本除了大米可以自足外,其它都要依靠進口!一顆白菜40元人民幣,你受的了嗎!

嗯,早餐挺像樣,擺的……
,不過,那條烤魚確實好吃!左側小白碗裡的就是日本大名鼎鼎的納豆,注意看吃法。紅色盒子裡有驚喜——2片海苔,哈哈
,將其拌飯吃是正宗吃飯,不過大部分人都拿著幹嚼了……日本青菜昂貴,基本海苔是常見的配菜。

順時針攪出拉絲(發酵品)。

拌米飯吃,為日式正宗吃法。

公路篇
名古屋港,是日本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之一。由於著名的豐田汽車公司的總部位於愛知縣內,故該港主要的輸出產品中有一半以上都與汽車相關。
壽司店。
化妝品店。
豆腐店。
加油站⛽️。
本田4S店。
看點是左側螢幕上“道路情報”。
公路收費站。

日本見聞心得
老齡化
日本是個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國家,70歲還工作的情況很普遍。我們的大巴司機是這個隊伍中的年輕人(58歲)
。導遊講,和他合作過的司機師傅有位73歲的爺爺級別的
。

物價高
一個包子20元,一個冰激凌🍦(kfc 6元原味同檔次)28元,一瓶礦泉水7元起。

飲品價格統一
自助售貨機隨處可見,價格統一,而且居然還能買出來熱咖啡,冰咖啡。

精細到骨子裡
公路邊的標示物,不僅僅是反光面設計而已,居然想得出再加上3個小毛刷,當車經過,它就靠“風力”轉動兩圈,灰塵汙漬不見了……
……這也太精細了吧……

公路中間隔離帶的標示物是雙面有毛刷設計哦……
大巴車靠椅上有放置飲料瓶的設計不足為奇,但是,還有放置瓶蓋的設計我是沒見過啦……

這幾天入住的賓館雖然都很迷你,但衛生是可以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有的浴缸🛁只能坐著用
),而且這些賓館的衛生間都有個共性,除了都配備智慧馬桶圈外,洗漱池和浴缸都是一體化設計(幾乎管道材料都是最小長度使用),甚至感覺整個衛生間都是用類似塑料的模具一次成型的,可能與常發地震、資源匱乏等因素有關。

流浪漢
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和警察署附近我都看到了這樣的佈置,經導遊講,它們是流浪漢的家!

(我星星)
日本之旅完
越出國越愛國,親身感受,雖幾次經歷而已……
看過《外交風雲》,更甚……
讓我們珍惜得來不易的生活吧……就從不浪費糧食做起……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