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冬天来啦…非常不喜欢这个瑟瑟发抖的季节


正寻思著去哪儿避寒几天


支付宝突然伸出了橄榄枝


钻石会员可以用18888积分兑换威尼斯人酒店的房券 当然~只免费一晚


辣么~不要浪费这好运气 就去澳门吧



虽然澳门是东方的“拉斯维加斯” 但是对于无产阶级来说 拉不拉斯的和咱也没什么关系


还是好好溜达溜达 吃几个蛋挞吧

澳门的从前

Q阿姨出门有个习惯 就是先了解当地历史 不过由于学生时代是个学渣 长大之后都是边行万里路边读万卷书



澳门古称濠镜澳,约前3世纪(即秦始皇一统中国之时),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澳门这个名字源于妈祖,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从当时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取得澳门居住权,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欧洲人。当时葡萄牙人从妈祖阁(妈阁庙)附近登陆,问当地人这里的地名,因在妈阁庙旁,当地人便回答妈阁,于是根据葡语的译音澳门便被命名为Macau。
1521年屯门海战失利后,葡萄牙人转往澳门地区寻找地盘。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贿赂当时明朝的广东提刑按察司巡视海道副使汪柏,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
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
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了四轮谈判。
1987年4月13日,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宣告》及两个附件。联合宣告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门群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进驻澳门;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400多年间,无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远渡重洋来到了这里,他们来自葡萄牙、荷兰、西班牙、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甚至非洲、拉丁美洲,他们在这里盖房子,建教堂,修城墙,铸炮台,建广场,在这片土地上开始崭新的生活,东西方文明在这里邂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在这片土地上碰撞与传承、聚合与共生共长。

Day1 巴黎人

这一天全被灰机Delay两个小时给毁了



到酒店已经是晚上九点


胡乱溜达一圈就十一点了


该睡觉觉了

今晚和明晚都住巴黎人酒店


在纸醉金迷的澳门 酒店的功能除了睡觉觉外更是一道奢华的风景

巴黎人酒店顾名思义就是让你感觉在巴黎
威尼斯人亦是如此


下周就到圣诞节啦 酒店的装饰到处充满圣诞元素

这座铁塔是按照巴黎埃菲尔铁塔二分之一的比例所建造 保留着和埃菲尔铁塔一样的工艺


铁塔会有声光秀 bling bling圣诞色的哦

酒店大堂有一棵大大的倒挂圣诞树



胡乱溜了一圈就接近十一点了~

Q阿姨的生物钟在十一点就要呼呼了


晚安


明天会是锻炼身体的一天

Day2 澳门半岛

澳门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二岛组成。澳门半岛是澳门居民的主要聚居地,也是澳门最早开发的地区,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澳门半岛原是海岛,后因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冲积成一道南北方向的沙堤,使这个小岛成为与大陆一体相连的半岛。

早安 风和日丽 心情美美哒


酒店门口有很多公共汽车 到哪里都很方便 拍游客照打卡景点的一天开始了

第一站 澳门渔人码头


其实就是一个公园 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 还有一个仿古罗马的剧场

白天没什么好看的 开着的店铺也不多


晚上似乎有圣诞节的集市活动 应该会热闹许多 还有不少餐厅 酒吧和特色小店铺 不过…


并没有什么想再来的欲望

第二站 玛嘉烈蛋挞



从渔人码头步行大概三四十分钟 慢慢悠悠走走停停 一路也有许多美好的风景

远处可以看到澳门旅游塔 塔上可以玩蹦极跳


之前已经玩过不少塔 其实就是爬上去看看风景啦


so…此行忽略…虽然买机票已经送了澳门塔的门票

走哇走 路过新葡京酒店 很有特色的豪气建筑


下次可以住这里看看

在澳门名气响当当的葡式蛋挞店之一 为葡式蛋挞创始人安德鲁先生的前妻玛嘉烈女士所创


玛嘉烈女士把葡式蛋挞的祕方卖给了肯德基


将葡式蛋挞推广到了全世界

蛋挞店在一条小小路上 刚坐下一会儿就来了好多好多人排队



PS:这家蛋挞口感很厚实 不太甜 那啥…我觉得还是我做的好吃哎


真的真的呢 想吃的举手哦

第三站 大炮台



澳门半岛的路牌非常有特色 所有路牌规格统一 由上下两排各4块约15厘米的瓷砖拼成 瓷砖采用中国传统的青花瓷工艺烧制 白底蓝字 看上去典雅大方

大炮台斜巷走到底就到大炮台了

澳门半岛的地形有很多的斜巷 有些真的很斜 比如这条


看到不少停在巷子的车车 就怕有谁没拉手刹


在这里停车感觉好难哦

大炮台的正式名称为圣保禄炮台,位于大三巴牌坊附近。澳门炮台众多,大炮台是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失去军事作用后就成了历史见证物。

沿着这条路走上去就到啦

除了对历史文物特别感兴趣的人 多数古蹟对于游客来说都是“到此一游”

第四站 澳门博物馆



博物馆就在大炮台这里 腿脚已酸软 走马观花游一游

现在的大炮台更像是一个大公园 可以在这里看看书 发发呆

第五站 疯堂斜巷


奇怪的名字

1956年,澳门天主教首任主教贾尼劳不忍当地麻风病人流离失所,出资建起一座麻风病院。

由于麻风病院是封闭管理的,为让病人也有心灵寄托,随后在病院旁建了一间小教堂,取名“望德堂”,供麻风病人做祈祷。当地人对麻风病患者避之唯恐不及,于是把望德堂叫做“发疯寺”、“疯堂庙”等,望德堂前的斜坡路就有了“疯堂斜巷”的称呼。

现在这条街有各种颜色和各种风格的建筑 今天下午这里刚好有大学生集市活动 沿路都有发传单喊大家去参加 热热闹闹敲敲打打

路过一家文艺小清新的店铺

好多人在这栋房子前拍照


可能都喜欢复古绿

第六站 大三巴牌坊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门,也把天主教带到了澳门。1562年,葡萄牙人历经数年,在澳门建起了这座教堂,取名“圣保禄”教堂。葡语“圣保禄”发音接近粤语中的“三巴”,所以也称“大三巴教堂”。
后来,教堂两次毁于火灾。1602年,圣保禄教堂再次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场大火又把教堂烧毁,只剩下耗资3万两白银的前壁,因为这前壁的墙类似中国传统牌坊而得名为“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上的雕刻十分精美 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教堂气势恢弘 教堂下连68级石阶 白天的时候石阶上总会有许许多多来参观和拍照的游客 不知道夜晚安静的大三巴牌坊会有什么样的意境呢

第七站 恋爱巷



在大三巴街与大三巴右街之间有一条斜巷,名为恋爱巷。这条小巷只有50米,葡语巷名有“受难”的意思,可能与耶稣受难故事有关。译为中文时,却演变成“恋爱”这个浪漫的巷名。

在澳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单身的男女只要是走过恋爱巷的,用不了多久就会遇到自己心仪的人…



涮惹~还是来碗鱼蛋和碗仔翅实在~

第八站 玫瑰堂



这个巴洛克式的教堂供奉玫瑰圣母,所以称为玫瑰堂。教堂主体建筑富丽堂皇,外观米黄色与白色相间,配以绿色的门窗,墙体刻着细小的花纹。门口贴著纸条说是施工期间不对外开放


白来惹~

第九站 议事亭前地



澳门有20多处“前地”。这个称呼翻译自葡语,指某建筑前较开阔的空地。最有名的“前地”当属“议事亭前地”。议事亭前地在民政总署前面,而民政总署所在地正是当年的议事亭旧址。

广场上满满的圣诞气氛



这里的仁慈堂是亚洲地区最古老的慈善机构

第十站 民政总署大楼

澳门民政总署大楼的位置为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1784年葡萄牙人购买了该地皮,并兴建具有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会和庆典,都会在此举行。后曾多次重修,现规模是1874年重修时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1904年(清光绪30年)澳门政府对大楼内外进行装修,大楼内所有布置均按照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王朝时代图案样式配置。

后花园的小天使

继续下一站 已经走了两万步

第十一站 郑家大屋



郑家大屋大约建于1881 年,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祖屋,由其父亲郑文瑞筹建。后来,郑家后人四散,该大屋长期没有进行整体维修及改建工程,但建筑物被完整地储存下来。文化局于2001年7月接管该大屋,并开始按原貌进行维修工程。

大屋的建筑特色虽是古雅的19世纪中式院落大宅,但又受17、18世纪葡式住宅及西方古典风格的影响,处处体现中西结合的特色。

郑家大屋由两座并列的四合院组成。入口右手是澳门民居中常见的门官土地神位。进入第一个院落,便可看到门楼墙身的灰塑,包括“年年有余”“封侯”“鲤跃龙门”等喜庆内容。经过圆形的“月门”,后面是被称为“轿道”的廊道。这是通往主房区的通道,也是访客下轿的地方。

第十二站 亚婆井前地



传说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筑水池贮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饮用,故人称呼水池为亚婆井。亚婆井的葡语意思是山泉,由此可知,此地昔日为澳门水池之一。有井就有人住,澳门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处,故为最古老的住宅区之一。澳门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谣说:“喝过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

附近的学校正好放学 很多小朋友在这块前地嬉戏玩耍 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模样


时光一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原来的亚婆井水泉仍然存在,在亚婆井斜巷尽头的高地上~然而~累坏了


此时只想回家躺沙发


附近没有可以到氹仔的公共汽车 也没有出租车


走街串巷走哇走 半小时后终于走到了公共汽车站 回去的路上体验了澳门下班高峰期的拥堵

回到酒店啦

特别喜欢这个装饰 用了音符的元素

看!


窗户上有个美女

巴黎人和威尼斯人一样 都有一片湛蓝的天空

好大的麦克风


这张感觉像相亲照


晚安


瞬间入睡

Day3 威尼斯人

早安


元气满满的一天又开始啦 在漂亮的泳池游个泳先

磨磨蹭蹭到中午该填肚肚啦


在大众上搜到黑珍珠二钻餐厅巴黎轩 入口在铁塔五楼 然后坐电梯到六楼的餐厅

据说是网红走廊

忘了拍餐厅的图片 网上偷一张



在这里支付宝钻石会员菜品可以打八折 超划算耶

这道肠粉推荐指数五颗星

这道春鸭推荐指数五颗星

这道虾球颜值很高 味道就soso啦


推荐指数三颗星

这道蒸凤爪和排骨也超好吃的 推荐指数五颗星


吃得太起劲 其他菜忘记拍了

吃饱喝足


今天要换酒店啦 跟着路牌指示可以从巴黎人酒店里面直接到威尼斯人酒店

LV的大广告


好喜欢这个配色

穿过大运河购物中心去威尼斯人酒店前台 建议大家下载金沙导航APP 不然里面很容易迷路


走太多冤枉路会对腿脚很抱歉

金碧辉煌的大堂到啦


前面有一块很大的电子屏 播放著Ali pay的广告


这次Q阿姨也是享受了Ali pay的福利
在这里安利一下支付宝钻石会员在金沙度假区的福利:房间有升级(亲测得加钱才升到套房)、餐饮全线8折(亲测需到指定餐厅)、购物有折扣(完全没享受到)、每天领取一个沙莉葡挞(据说在巴黎人大堂,回来后才知道这件事


)、等等(看攻略也挺累的


就忽略吧)。
据说支付宝接下来每个城市会树一个标杆,澳门正好是第一站,而金沙度假区又正好是第一站的标杆。

办理入住时前台小哥哥推荐升级房间 只要多加862MOP可以升级到170方的房间


毫不犹豫升升升

去房间需要穿过赌场


每次进赌场都被查ID 询问是否成年


难道是因为穿了揹带裤



到房间啦 据说威尼斯人大多都是套房 而且面积相比其他酒店都要大

客厅超级宽敞


房间的色调也是非常合心意

床很软哦


同行的姐姐睡得腰疼




就是一张摆拍照

今天也有健走任务呢


前往官也街 出乎意料之外一会儿竟然还有奇遇记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龙环”是氹仔的旧称,“葡韵”是指葡萄牙建筑风格。这五幢翠绿的小型别墅是氹仔重要的文物建筑与文化遗存。它们曾是政府高官的官邸,后来其中三幢被改建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由东到西分别是“土生葡人之家”、“海岛之家”以及“葡萄牙地区之家”。

咦?


巷子里有一座圣诞小屋 圣诞老人在看你耶

官也街是手信和小吃满满的一条街 整条街都是某记某记的手信店


街道全长121米 宽5米 以澳门第81任总督名称命名

来一只大利来记猪扒包



其实这次澳门的小食七七八八吃了一圈 真没觉得什么特别惊艳好吃的 那些某记某记的手信 基本就是各种各样的饼 蛋卷 糖 肉铺等等


和大陆卖的味道也差不多 并不觉得多特别

这个大菜糕据说是海草做的果冻 味道很复古

回酒店的路上 奇遇记发生了


后天就是澳门回归20周年了 竟然今天来澳门啦


虽然遇上的只是车队 没有亲眼见到 已经是非常lucky啦

大运河边遇到一场路演

圣诞季很多店折扣力度都还不错哦


买买买

打卡安德鲁饼店 葡式蛋挞的鼻祖店



葡式蛋挞王安德鲁其实是英国人 他情迷中国女子玛嘉烈后定居在澳门 可惜啊可惜…爱情总有保鲜期…最后两人还是分道扬镳…



玛嘉烈比较野心勃勃,她积极拓展分店,改良配方,提高蛋挞的知名度。而安德鲁喜欢佛系地享受乡村生活,这也许就是两人渐行渐远的原因。1997年随着他们婚姻的结束,蛋挞事业也一分为二:安德鲁继续经营老店,玛嘉烈则在澳门半岛经营“玛嘉烈”蛋挞屋。据说玛嘉烈要求安德鲁不可以将分店开到澳门半岛这边来,玛嘉烈也不会把分店开到路环、凼仔那边去。分开后两人各自精彩,安德鲁名扬亚洲,每天都空运很多蛋挞到外地,陆续在日本、菲律宾、韩国,台湾、香港开立分店。玛嘉烈独守澳门半岛的一家店,将改良过的蛋挞配方卖给了肯德基。
PS:安德鲁蛋挞口感棉柔细腻酥软 更符合Q阿姨的口味

很多游客坐着贡多拉船 船伕都很会唱歌哦 好几位都是美声唱法 歌声环绕整条大运河 超好听哦

重点不是这棵圣诞树哦


远处人声鼎沸


来了两天其实都没好好逛一下赌场 睡觉前进去溜达了一圈一脸懵 除了比大小完全都看不懂


越看越瞌睡


嗯 还是不要浪费这么好的房间 洗洗睡吧

Day 4 Happy Ending

Macau!bye!



想念这里的好天气 回去继续瑟瑟发抖

PS


这是Q阿姨烤的蛋挞 真心真心也是非常好吃


经常做给学生宝宝们吃呢

如果有一天不教唱歌了 是不是考虑去卖蛋挞







客官 来个葡式蛋挞吧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