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的疫情时代,近期已不再幻想出境旅行,
想用这段时间把之前欠下的游记整理一下。
说不定写完作业,任意门就又重新开启了。

我的固定模式【写在开始】

2015年偶然在ins上发现了彩虹山,于是那时就种下了救赎山的草。
之后顺手整理起了旅行to do list,这也是前几篇游记中清单的来源。
三藩和L.A.是从小就想去的地方,
2018年上半年去过了大洋洲和欧洲,于是在十一起了去美洲的念想。
想想塞班、关岛、夏威夷全都去过了,却还没有真正踏上过美国本土,
果断查了机票,简单规划了一下行程路线,就有了这次最早的美西雏形。
提前3个月的准备时间,包括重新启用美签,买机票、订酒店、租车和各种门票,
当然还要制定一条不走回头路的自驾路线(是不可能的)。

旧金山进,洛杉矶出,中间去趟拉斯维加斯,顺便打卡羚羊谷和救赎山,
遗憾是约书亚公园没有去,圣迭戈的大仙人掌也没有目睹真容,原因是它们分别败给了两个购物胜地。
优胜美地由于大火也不得不放弃……但其他想去的地方这次一并计划入内并得以实施还是很完美的。

总体来说请了几天假,加上国庆7天的假期,还是匆忙了些,
如果知道是今日疫情这般景象,当时肯定直接辞职多呆一阵子,但世上没有后悔药。
不过这些年都在不断出游,想想已经算是很有先见之明了。

第一次去米国本土,未知,疑惑、忐忑、兴奋……塞满了计划中的三个月。
首当其冲的是安全问题,毕竟之前拉斯维加斯的扫射案及各种爆头案还历历在目,
让我这个惜命的人在出发之前就开始各种不安,
不自觉的开始查要去的地方每年发生的重大枪击案,想想也真是够抓马。
和去过拉斯维加斯的朋友们交流,显然朋友们觉得我这种担忧多虑了,
尤其是本来就在米国和加国的伙伴都说,嗨没事儿,你就是过的太安逸了,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说不定哪天你就听见临街区打枪了。。。

当然除了安全,住哪儿、吃喝、甚至停车问题我都有点恐惧,
自从冰岛被罚了,对于境外交通问题就不寒而栗。
加之上次去新西兰因为右驾的不适应,险些和当地车相撞,这些阴影不得不让我谨慎思考自驾。
但这次发现,其实美国比中国还要好开,路权真是个好东西。
建议去米国自驾的小伙伴们提前查好路标内含,
我们从洛杉矶到圣迭戈就很开心的走着两人以上的快速道,想想还是很赞的。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N个系列问题扑面而来,但去过之后才发现,不确定的未知才是最有趣的存在。

下雨的三番市

提到大加利福尼亚就肯定少不了想到旧金山,如你所料,这里现在已没有金山,
但也的的确确是因为很早之前出现大量金子而吸引了全世界很多的淘金客来到这里。
后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发现金矿那里被叫做新金山,所以为了区别,这里就叫旧金山。

旧金山,英文直译过来的三番市更亲切一些,当然你也可以叫它圣弗朗西斯科。
飞机落地,迎接我们的小雨下的淅淅沥沥,整个城市云雾缭绕。
提车后把行李放进后备箱,开车按下窗户深呼吸后,嗯,是想象中的那味了。
经过了长途飞行,最重要的就是好好睡一觉,这一晚选择的酒店也是颇有工业风。


留给三番市的时间不多,毕竟后面才是大头,所以就真是one night in San Francisco。
当然还是要把第二天的自驾路线再梳理一遍,
旧金山—17里湾—卡梅尔小镇—圣巴巴拉,也不算远,大概就开个半天的路。

九曲花街必去打卡之一,练车技最好的地方,真的是九曲十八弯,
但当车子穿行于花丛中时,你才能感觉到人生的美妙,不来体验绝对想象不到。
一定要把车停在正规车位里再体验解放双腿的快乐,否则体验完你也要同时体验被拖车的快乐。

来三藩总要看看地标性建筑金门大桥。
没有上桥,因为在它上面就感觉不到它的雄伟,所以很多建筑都是如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大家对桥一定不陌生,它是城市的象征标志,也是海陆连线的唯一通道。
桥面比我想象的要宽的多,虽然没有走上去,但目测至少是5条车道以上。
桥上是飞驰的汽车,桥下是海浪拍打着的礁石,很美。


但当天这个雨真的是下的非常烦人,是那种半下半不下。
所以拍照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我们把一小时留在了车里,
外面下著雨,看云雾缭绕的金门大桥,其实感觉还真的不赖,
以至于今日想起来,我还是可以感受到那份舒适。
没有体验到灯火通明的夜间金门大桥,有些遗憾,想想应该是另外一番景象吧。

进十七里湾要先交费

在排十七里湾进口队时心里碎碎念,是不是不用再交钱了?
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效仿比较重要,于是打算跟着前面的车骚操作一番。
没想到前面几辆都是当地人,抬杆就进。
所以……我也天真的抬杆就进,往前开了几百米,突然听见后面看门师傅大喊,
第一次觉得可能不是说我呢,但从反光镜看到腰间的枪,心说还是掉头回去解释一下比较好。
停下来和对方说明自己不知道要交钱,以为不用交钱,
那黑哥们说了句我不要你以为,果然在一些用词上,全球还是高度统一的。
好吧,认怂缴费以后我们继续赶路,就莫名其妙心情有点不好。
毕竟不是想要逃票,弄的跟给祖国丢脸了一样,我是不是心理负担有点大。
现在猜想是不是前车他们有年票,或者本来就是本国人的优惠待遇?

好喜欢圣芭芭拉这样的沿海地带

到达这里已经是下午,车直接开到了West beach。
这里有海鸟与鱼,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一个镇子,
行程至此也就意味着我们离LA更近了。
这个镇子风景很美,可能是背靠山脉,面临太平洋的缘故,
来这里之前听说房价挺贵,不知道有没有贵过北京。
整体建筑感觉很欧洲,并且有很多山坡地带,总之浏览为主吧,高大建筑就只有教堂。

在镇子上转了一圈就开始找觅食的地方,
其实想说这里的每一家餐厅都值得进入,
因为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桌子上的蜡烛已经把氛围烘托好,
就等六七点钟,在这里边吃饭边欣赏黄昏落日与晚霞,美妙至极。
(不好意思,光顾著欣赏没有拍照)

在奔赴拉斯维加斯之前,我们兜了一圈沙漠奥特莱斯。
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这个奥莱的位置,觉得在沙漠里建了个奥莱好酷啊,
当然到了才发现,并不是每家商铺都开在沙子上,也是中规中矩的门店,只不过被沙漠包围。
哦,对了,在这里还头一次收到了总统警报,想想怎么一购物就有警报。
毕竟上次在韩国购物也是,刚一开始买买买,京畿道的手机警报就来了。

从漆黑的沙漠公路到灯火通明的拉斯维加斯

从奥莱奔赴拉斯维加斯,天色越来越暗,直到最后一丝阳光被大地吞没,
突然间感到了沙漠的恐惧,因为像大海一样看不到它的边际。
开启车窗,呼啸而过的是凄凉的风声,我正开着车窗吹风沉思,
卷卷突然说,你看这路边可是埋了很多交不起赌金的人啊,吓得我赶紧按起了车窗。
为了证实这件事儿的真实性,开启Google开始查起拉斯维加斯的赌博历史。
首先看到的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了度过经济难关,这里合法化了赌博。
不禁想问,都萧条了哪有什么钱来赌博呢?
还没有查到更多便又不仅想到到了去年此时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
可以说我简直把这个案子又翻了一遍够,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拉斯维加斯。
如先前攻略的一样,灯火通明,地球上最厉害的赌场就这样展现在了眼前。


从小时候看到的那个Las Vegas牌子照片,到今日真的来到这里,
感觉时间那么一晃就过去了。
其实小时候也真的没有想过自己能走到这么多国家和城市,
但好多事就是这样,冥冥之中就会顺理成章的按自己的方向前进。
不好意思跑题了,我们还是来说说拉斯维加斯。

在这里,选酒店就真的可以闭眼入,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好。
并且只要是拉斯维加斯闹市区里的酒店,好像就没有差的。
威尼斯人、特朗普、凯撒、米高梅等等,
总之每个酒店的设计风格和秀都不同,重在欣赏和体验,不多聊,疫情过后你们自己来体验。
除了去赌场逛酒店,街头艺术也是丰富多彩,街头歌舞、街头喷画、街头灯光秀,
总之屋内屋外都很精彩,由于时间关系所以就在这边呆了两天,
还是怀揣著忐忑的被害妄想症般心态在这里“煎熬”了两天,
说出来都可笑,可整体总结下来就是我太怕死了,
老鼠一般四周环视,出了拉斯维加斯心情就好多了。

险些被时差打败的羚羊谷之旅

沙漠中最想打卡的地方之二就是羚羊谷,
攻略后才知道,原来美西有两个羚羊谷,一个上羚羊谷,还有一个下羚羊谷,
简单来讲一个在地面上一个在地面下。
可以两个都去,看到的景观应该有所不同。
但如果时间有限二选一的话,和我一样去上羚羊谷吧。
不用担心恶劣天气导致闭谷,保险。
接下来就要研究一下上羚羊谷的光照情况,因为要提前确定入谷时间。
羚羊谷的上方是岩石,阳光会从岩石缝隙中照射进来,所以最好的时间是正午。
还要提醒的是,羚羊谷属于当地印第安人领土,
所以必须要跟着印第安小分队tour进入参观,
提前预定并准时到达才能顺利进入。

说到准时就要说说这次我的经历。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羚羊谷的位置,为什么要说地理位置呢?
因为去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州与州之间的时差会影响我什么,结果当天傻眼了。

羚羊谷确切的地理位置是在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的交界,
我们是从拉斯维加斯所在的内华达州出发。
出发当天阳光普照,想着到达时间绰绰有余,
我们边欣赏戈壁大漠,边慢慢悠悠的向前开。
恍然间,时间突然从9:55跳到了10:56,我莫名慌了神,
但比起上次冰岛犯的傻,这次反应快多了,这是……有时差!
在一刹那间 心急火燎的大喊 完了,赶不上入谷了,白跑了这么大老远。
懊恼、烦躁一秒钟充斥了整个大脑,疯狂踩油门,高速开车,现在想想还好木有产生罚单。
与此同时赶紧Google了一下,才发现,这是因为我们在去羚羊谷途中会穿越犹他州,
时差会被偷走一个小时,但是从犹他州穿到亚利桑那州的瞬间,时间还会被送回来。
也赶上是夏令时,所以才有以上这种情况,终于长出一口气。

因为赶路导致又富裕出来一个小时,
于是决定先去看看马蹄湾,之后再进谷。
马蹄湾是科罗拉多河在亚利桑那州境内的一截U形的河道,
因为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马蹄湾。
这里和一路开过来的景观差不多,大峡谷地貌。
感觉能找到马蹄湾全貌的地点就是下图我坐的地方,大家get一下。

回到羚羊谷,是一波又一波的印第安旅游团带游客进入谷中,
不知道他们每天是否会厌烦这样的工作,
想想如果这是我日复一日的工作,这种重复度会让我崩毁。
但或者每次入谷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光影斑驳?
也或者就像当时我在朋友圈写下的,这可能是他们祖祖辈辈的记忆与神话,
守着羚羊谷就像是守着一场历久弥新的梦,所以也就不止工作性质那么肤浅。


谷中导游会给我们演示如何能找到更美的羚羊谷,
并教我们在不同光线下启动不一样的滤镜烘托效果,
是真的美,直照下的羚羊谷颜色更浅一些,反倒是阴暗面更能突出它的土红色。
介绍成因之余也不忘给游客拍照,可以说虽然短短几十分钟的旅程但却仍旧印象深刻。

彩虹救赎山真的好震撼

这次是从拉斯维加斯往LA回头开,途中要去打卡我的封神之地。
开了几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期盼已久的彩虹山。
不得不说中途的一段道路又把我吓到了,放眼望去全是沙漠。
老怕走入荒漠地带,什么指南针失灵,淹没在浩瀚沙漠中的鬼事情轮到自己。
从这里到洛杉矶大概就三个小时的车程,进来前记得去最近的小镇子上补给好。

救赎山比我想象的稍微小了那么一点,但绝不会影响它的震撼程度。
从沙漠开过来,几乎没有什么宣传海报或者文字,就简单的几个木牌指引著车辆到达。
反正整个沙漠的车队都是直奔这里而来,所以也不怕走丢。
到也没有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可能真的是我太想人少拍照了,
专找大中午来大沙漠,也真的是很少能遇见与我志同道合之人。

即使是十月,感觉这里的温度也能到40多度,
然而为了阻止一些乱爬乱踩的拍照者,志愿者就猫在沙漠里,顶着烈日劝阻人群不要乱踩乱踏。
但我发现没素质的人去哪儿都没素质,尽管志愿者一再提醒要走大路,不要踩那些彩色的部分,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热间接影响听力,有几位无素质游客仍旧摆着pose,踩着不能踩的区域。
有时候怎么说呢,一边美其名曰欣赏文化,一边干着没文化的事儿,还挺讽刺的。

言归正传说说这个救赎山的来历吧。
SALVATION MOUNTAIN,美国南加州沙漠中的童话镇,
时尚杂志、电影桥段、MV和乐队的取景等等都少不了这里,ins网红的聚集地,
你要认为这里是个施工队搭建的取景地就错了,
这里是由一位叫Leonard Knight的老爷爷独立创作完成的,
用时多少年还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老人用了半生经历来筑建山体这事儿实属牛b,
要知道这是沙漠,每天的日照、温度,想想都是一项很艰辛的大工程。
工程的浩大独自一人完成可以说是不可思议,但也见证了老人对上帝真诚的信仰,
在这里无处不见God ~Love。

毫不夸张,不是我不想在这里多呆,而是半小时就给我晒晕。
连防晒霜也不想补,就躲在背后荫凉里欣赏洞穴文化。
顺便大家可以看看我的腿,真的被晒得外焦里嫩了,
外侧颜色真的是比内测黑了几个度,
当然了这是这些天积累下来的黑,锅不能都让彩虹山背。

离开救赎山,我们终于要去洛杉矶了,
虽说不是魂牵梦萦的地方,但也是期待满满的城市。
此次美西呆的时间最长的城市就是洛杉矶了,
虽然四天看似很短,但对于上班狗来讲已经非常奢侈。

打卡网红街道从PaulSmith开始

到达洛杉矶市区,第一件事儿把行李送到酒店,第二件事儿你需要找到Melrose街区。
停车可以他停到Supreme店再往前几百米的停车场子里
(4年后我还能回忆起停车场,给自己点个赞)
反正最著名的就是这个粉红墙,但真是没明白为啥红,分明是粉红色。
之后你们就顺着这里往前往后往左往右都有可以拍照的地方。
比如彩虹墙、LA制造、天使之翼等等,当然还有弥补我圣迭戈的小仙人掌。

奉劝大家想照相没人就早起,
还记得上篇意大利游记里我写的凌晨的罗马许愿池吗,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你起的早,当然没必要做最早的人,但要做较早的人,
这样大多数人影响不了你拍照的背景,并且一早照完一整天还是你的,
果然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事儿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除了拍网红打卡照就是逛街了。
不用过多介绍,大家都懂这条街上有什么。
回国后时常和朋友们说起,那天遇见一帮美西黑皮男孩们进店买东西,边挑边跟着音乐就舞了起来,
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也不知道他们是天天这么开心,还是那天那么开心。
但不重要,至少那天他们的愉悦也带动了我,这很难得。
这个区域可以逛上大半天,因为S店一定是要排长队的,其他的本土品牌也要留出试买时间。

来盖蒂中心看大神的鸢尾花

回国后,有人问我,洛杉矶竟然有梵高真迹啊?
我才意识到,原来洛杉矶盖蒂中心真的容易被大家忽略。
虽然总说美西是艺术荒漠,但是我觉得那只是对于东海岸来讲,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加州的艺术馆博物馆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所以也借游记来说说这次花了一天时间参观的保罗盖蒂中心。

它又被称为洛杉矶的现代卫城,整个中心分为Getty Center和Getty Villa,
注意这两个地方不是一个地,我们是先到了Getty Villa,逛了园区又开车去了Center,
盖蒂中心算是加州甚至是全世界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展馆内部收藏的很多都是古老欧洲艺术品以及大量的摄影作品。
一定要租导读器,从头到尾听一下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最开始一圈只是浏览,但是溜达了一圈后觉得非常有必要再仔细听听,
所以又返回了入口一层租借导读器。

此外,与其说盖蒂中心是一个博物馆,不如说是一个建在悬崖上的大花园。
这里有洛杉矶的市花鹤望兰,还有我最爱的大仙人掌。
整个占地面积最大的中央花园,也是著名的景观设计案例,各个角落都被绿植覆蓋。
因为整片建筑在山崖上,所以本身来讲就很有艺术气息。

曾经的战争机器现在的航空乐园

圣迭戈又名圣地亚哥,加州沿海城市,
官方翻译圣迭戈更多,大多数人更愿意翻译成圣地亚哥,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知道这里有中途岛号航母,有胜利之吻。
虽然不是军事迷,但是也愿来此一睹曾经的战争机器。


我们是提前买了参观门票,在门口可以领导一份游览地图,当然如果你需要导读器这里也有。
第一部分参观了船舱,很难想象,这么狭窄的过道和床铺咋能安稳的睡个觉,
脑子不自觉又穿越回沙漠中的救赎山,
愿世界和平这简短而不简单的祈祷在脑中反反复复过了很多遍。
没想到在更新这篇游记之时,赶上俄乌之战,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希望早日平息。

从船舱内部出来,是博物馆大厅,当然你也可以从大厅作为你的起始点。
这里摆放著不少二战时期的舰载机。说实话我真是一架也不认识,毕竟高中历史也没好好学,
不过现在的好处是有解读器和一些简要介绍,所以可以清楚的识别哪架是明星战机。
当然也可以通过排队合影的人数来判断,这里就不过多介绍。
卷卷在这里认真的学习打劫手法。

历史已成过去,更重要的是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都结束了,我还没有写完这篇游记)
接下来就可以来到甲板上参观,有很多的战斗机和直升机,
虽然不知道它们当时所充当的角色,但曾经的战争机器已变成现在游客拍照的航空乐园,
感慨的同时很难想象当时的悲痛景象。
总之大开眼界的同时并没有记录下更多的机型资讯和重要参展时间以及功勋情况,
如果大家感兴趣,建议翻阅军事爱好者的游记,细读一下这个部分,
毕竟我这个是美西流水账系列,就看看照片欣赏一下当时的美图美景。
最遗憾的是其实这里离城区也就半小时车程,
很想去看看城门口那个大仙人掌,毕竟对这种植物的爱无法自拔,
然而某人为了奔赴S店,直接返回了洛杉矶。

洛杉矶环球影城一日游

那时北京的环球影城还在建设中。
之前去过新加坡的那个环球影城,整体园区很小,
听说洛杉矶的是新加坡园区的十倍,所以特意买了优先票来这里做个一日游体验。
这里离好莱坞大道很近,所以也被叫做好莱坞环球影城。

哈利波特禁忌之旅是第一次来感受,作为半个哈迷真的超级兴奋。
说半个是因为超级喜欢哈利波特系列,看过所有书和电影,但一句咒语也记不起来的那种。
这次也不想再做个麻瓜,所以特意选了巫师战服和秋张的魔杖冒充一下。
卷卷买了伏地魔的哈哈,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这里的氛围真的100分,
在选魔杖时,工作人员扮演的魔法师问请问你想要哪位的魔杖呢,我们说伏地魔,
他表现的很紧张很为难,小声的重复并手指小心的比成嘘嘘装,小心翼翼的拿了告诉我们,
这是很厉害的魔杖,小心使用,祝我们幸运。
魔杖有两种,一种是with magic的魔杖 一种是 without magic。
建议大家要买有魔法的,因为在整个哈利波特的主题乐园里有很多处互动装置,
可以利用有魔法的魔杖跟随手势开启神祕之旅哦,大家一定要体验。
并且据说世界各地的环球影城通用,这个还没有测试,带我天气暖和的时候去大通州试验一下。

水世界我竟然在新加坡没有看,漏看了?
毕竟当时是出差,慌慌忙忙去了个环球影城已经很不容易。
所以这次看水世界真是著了魔,全程无文化我C欢呼全场。
这里的座位分为溼身区和非溼身区,
为了更好的体验以及不负众望的怂B精神,
我们选择了非溼身区的第一排,这就是我俩,永不服输但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佐证。

其他园区好像基本上都是中规中矩的设定,
侏罗纪比较好玩,行尸走肉真的是闭着眼玩下来的,所以也只能说是走了个寂寞。
还有个场景还原电车之旅比较cool,一路上会遇到洪水、赛车追尾、地震等一系列场景化体验。
想想北京的园区更大,突然从大加州期待起了大通州。
整个大半天就好像一直在玩玩吃吃买买,没有拍很多的照片,毕竟是体验之旅。

没有找到失恋博物馆的好莱坞大道

其实来之前攻略说好莱坞大道上有个失恋博物馆,
跟着GoogleMap找了半天,终究停留在了一栋现代建筑上。
进去一问,曾经的确有,但早已搬家,建议地图早日更新,
免得对于像我一样找小众的游客走冤枉路打卡。

从环球影城出来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晚,以为会待到天黑。
所以也就在好莱坞大道上逛了逛,感觉很像在逛王府井大街,
整条街人头攒动,费了半天劲把车停到了小巷子里,
也确实没有什么买的这里,就是纪念品商店,每家店铺大同小异。
说到这还觉得有个遗憾,就是没有拍好山上的好莱坞牌子,
其实也算是拍了,在天黑之前卷卷又飞车盘山,结果……盘错了,
哈哈哈不禁想起我们希腊去沉船湾,开飞车经过各山头,结果去错了码头。
所以最终结果是并没有成功照好,大家通过图片来感受下我当时的心情。

就在The Board说声再见吧

又走上了熟悉的道路,
发现在LA的几天反反复复游荡在这条Gai上。

提前上了The Broad官网,在上面预约了到场门票。
买完的电子票可以储存在iPhone钱包里,到时核销入场。
这个一定要提前预约,否则真有可能满场进不去。

The Broad中文翻译过来是布洛德艺术馆,
是美国亿万富翁Eli Broad 和他的妻子Edythe Broad 所捐资创立的。
之前草间弥生的作品在这里展出,但我去的时候已经换了新展。
最想看的是Jeff Koons的气球狗还有Andy Warhol的波普艺术。
整体建筑超美,进大门做手扶梯上楼参观感觉自己在溶洞中。
并且这里停车超级友好,有地下停车库,然后电梯直通大厅。

看到这些个展品,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哎,这不是那个嘛这不是那个嘛,
然后名字叫不出来赶紧翻解读器。是的,很多次见过画,这次身临其境了一把,
兴奋之余也在呼唤自己的大脑长点心,否则人家一问The broad里到底都展了啥,
只能手舞足蹈的笔画umum那狗那猴那波普……

短短一个假期在美西感受了不同的风土文化,
希望有机会再去东海岸感受一下,
但更希望的是疫情早日结束,让我的旅行大计重新安排起来。
就到这里,我们下篇游记再见。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