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闯入香港影史票房十大,《寒战2》后五年来港产片最佳成绩】

《梅艳芳》目前香港票房收入超过5660万港币,以此成绩跻身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榜十大,五年来一直没曾变动过的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排名榜的前10名终于更新。

《梅艳芳》上映不久,票房已超越《唐伯虎点秋香》(周星驰巩俐)、《赌侠》(刘德华周星驰吴孟达)、《瘦身男女》(刘德华郑秀文)、《食神》(周星驰莫文蔚)等影片,并在上周跨过5000万大关及抛离《审死官》(周星驰梅艳芳,1992年,5000万港币)。上述这些影片曾是不同年代的香港电影代表作及票房冠军。

《梅艳芳》挤下原来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榜第10名的《赌神2》(周润发张敏邱淑贞,1992年,5250万港币),第9名的刘德华梁朝伟《无间道》(2002年,5500万港币),第8名的《美人鱼》(5622万港币),逼近第7名《红番区》(5691万港币),香港影迷都在期待《梅艳芳》最终能够晋身“华语片票房前三甲”。

11月11日,《长津湖》香港公映,次日《梅艳芳》开画。前者票房目前已突破2000万港币,创下近年来国产片在香港市场的最佳成绩。

《梅艳芳》5660万票房则已稳拿今年香港市场港产片、华语片年度票房双冠军,何况影片仍在热映中。

在国际电影史上,音乐传记片产量丰富且不乏优秀经典佳作,如《莫扎特传》《贝多芬》《钢琴课》《钢琴家》《8英里》《灵魂歌王》《与歌同行》《光荣之路》《我不在》《Bird》《Elvis》《翠堤春晓》《一曲难忘》《火箭人》等,《波西米亚狂想曲》更是全球卖座9亿美元票房。

但在华语电影中,音乐传记片历来一直是个短板,产量稀少,票房也鲜有佳绩,兼具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华语音乐传记片在《梅艳芳》出现前一直空白。

《梅艳芳》在内地上映月余,已是尾声,1.11亿元人民币票房已令其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票房最高、也是迄今唯一破亿的音乐传记片,同时已超越了原来发行界业内人士预测五、六千万票房的估算。

香港电影市场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年度票房冠军均被境外片(美国片)雄踞,香港影史票房最卖座的前二十位,清一色是境外片,而前三十五位中仅有两席华语片,分别是第27位的《寒战2》(6682万港币),第35位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6186万港币)。

“漫威电影宇宙”的《尚气与十环传奇》,今年9月登陆香港,票房收入6311万港币。不仅香港各界,连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地区的传媒,都密切关注著《梅艳芳》能否超越《尚气与十环传奇》,从而登上今年香港电影市场的年度票房冠军,摘取“三冠王”(中外片、华语片、港产片)。

悬念尚未揭晓前,《梅艳芳》已笃定另外“三冠”:香港疫情时代的港产片票房冠军,近五年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冠军,及近年来在香港上映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自2015年《叶问3》(6026万港币)、2016年《寒战2》(6682万港币)后,香港再也没有出现超过6000万票房的本土作品,《梅艳芳》无疑给寒气缠绕的香港电影业增添了一抹温暖和一丝希望。

2021年12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商经局驻曼谷经济贸易办事处在清迈举办“香港电影之夜:清迈(梅艳芳首映礼)”,这是香港政府机构继曼谷、普吉之后第三次在泰国举办以香港电影为主题的文化商贸推介活动,也是香港政府第一次在清迈举办香港电影首映礼。

《梅艳芳》电影故事里面有梅艳芳与清迈的情节与画面。香港拍摄的不少电影,都有清迈的拍摄外景,例如《扫毒》《无双》等,但电影里面并没有点明故事情节发生在清迈。

《梅艳芳》是唯一一部清晰讲述香港人在清迈的度假生活状态、并且在画面上特地同步打出“泰国清迈”字幕的港产片。

首映礼上,经贸办事处李湘原处长专程从曼谷赶来致辞,他用流利的三语(粤语、英语、泰语)介绍了“香港电影之夜”活动的意义、梅艳芳的成就及对香港文化的贡献。李处长表示:今后只要有合适的华语电影,办事处将继续举办“香港电影之夜”。

《梅艳芳》泰国版电影海报上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中文字,包括“梅艳芳”,影片名字就叫《ANITA》。

《梅艳芳》泰国正式公映日为2022年1月6日,放映的是粤语原音泰英语双字幕版。

【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排名TOP10】

1:《寒战2》6682万港币。

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6186万港币。

3:《功夫》6127万港币。

4:《少林足球》6073万港币。

5:《叶问3》6026万港币。

6:《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5751万港币。

7:《红番区》5691万港币。

8:《梅艳芳》(上映中)

9:《美人鱼》5622万港币。

10:《无间道》5505万港币。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