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行,筹划了很久,每每不得成行。这次是早早下定决心,利用春节假期去台湾,即使是成行前刚刚发生花莲地震,也抱着“只要岛没震塌,就坚决要去”的决心才终于成行。虽说是走马观花,但因为亲身走过、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对台湾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第一天(2月13日,腊月二十八)

到的时候就已是晚上,等著和北京的朋友汇合的时候,办好了移动WIFI的租赁和悠游卡(公交、出租、地铁通用),从机场坐捷运到博爱路上的爱满多民宿。

著名的西门町就在附近,步行前往。见识了台湾夜市的热闹。各种小摊,卖豆花的、烤鱿鱼的、烤肠的、烤鱼的,各种各样,可以买了拿着吃,也可以在摊边的简陋的桌子旁坐下来吃。吃的品类和大陆其实很像。而台湾夜市之所以这么繁荣有名,成为旅游者必去体验的一个专案,和政府的支援不无关系。经济又实惠,这点,大陆是要学习的。大陆官员就会做面子工程,为了城市的所谓卫生,把所有方便老百姓的小摊小贩全部取缔,其实也是一种懒政。没想到的是,支付宝也推广到此了,很多摊位上都可扫码,而且也有优惠活动,最幸运的话可以扫中一元吃的优惠,好比是中了大奖。竞争无处不在呀。
在国内出游经常住民宿,喜欢那种亲切、温馨、贴心的服务,还有可口的饭菜。也了解国内的很多民宿都是向台湾学的,所以临去之前特意预定了民宿,准备好好享受一下。依据携程上的评价,择优而居,结果大失所望,床又小,马路上噪声又大,几乎一夜未眠。想想在台北还有两晚,第二天宁可赔了一晚的房费,提早退房搬到附近的喜来登去了。
教训就是,如果是在大城市,一定不能选择民宿。当然这是对居住极为苛刻的人士而言的。

第二天(2月14日,腊月二十九)

有些景点,作为旅游者是一定要去点个卯的,台北也是如此。
为了省事,报了台北一日游,走马观花看了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之后去了故宫着重看了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翠玉白菜、毛公鼎、宗周钟、肉形石,捎带着还看了郎世宁新媒体艺术展。台北故宫因为蒋介石败退台湾时,将北京故宫中的重要藏品都带到了台湾,仔细观赏,应该一天都不够。跟着旅行团由不得自己,计划单独再来一次也因为要看的专案太多而搁浅,下次再来台北,一定要在故宫中呆上一天。

之后去了位列台北十大名店的台北手信店,试吃之后,确实美味,买了一大箱的凤梨酥、绿豆糕、牛轧糖等点心,准备送亲朋好友。没想到后来还成了一个负担。
晚上,去了导游推荐的宁夏夜市吃小吃。喝了有名的奶茶。确实好喝。

第三天(2月15日,年三十)

听说九份不错,也因为在郊外,接受导游的推荐报了一日游。

首站是猴硐猫村。在车上时,导游讲了一大堆不能随便触控猫咪的注意事项,想象著下去就会被猫群包围,结果,因为当时气温较高,找来找去偶尔才发现几只或树丛、或走廊、或车站的长椅上在睡觉的猫。完全是一个人造的景点,活用了废弃的挖矿机和弃猫的资源。虽小,但却精致。
九份老街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因为电影《悲情城市》的拍摄而众所周知。和所有的旅游景点一样,沿街的店铺全都卖吃的和卖纪念品,也按导游的推荐,吃了当地据说有名的芋圆、肉圆和卤肉饭。有个陶艺店,店名就叫“就是爱陶”,很有个性,有好几样陶器我都很喜欢,考虑到行程才刚刚开始,犹豫再三,终于没买。沿着陡陡的台阶往下,左手边,电影院外面是侯孝贤的《恋恋凤尘》的宣传海报,电影没看过,但看海报上的内容,应该是个悲情故事,给人凭添一份伤感。站在阿妹茶楼的平台处,通过窄窄的街道两边的屋顶留出的空隙远远望去,是蔚蓝的大海和天空,心情一下子清澈起来。


到菁桐,好像专为放天灯。四个人一组,写上对自己对亲人的祝福,点燃蜡烛,热气升腾,美好的祝愿升上天空,仿佛带给了你要告知的那个人和能帮我们实现梦想的老天。我为儿子和家人也送上了祝福。
当天最后的一项活动是参观三叔公手信厂,好吃的雪之恋,原来产于此。活动还安排的有亲手试制环节,很有意思,自己动手感觉就是不一样,如果有小朋友来,应该会更高兴。头一天在台北守信店买的点心,也皆产于此。

遗憾的是朋友不适,晚上没能出去吃有台北特色的年夜饭。


第四天(2月16日,初一)

乘坐2号线在士林站下转乘R5线至阳明山,本想看看林语堂故居。也许是政府财力不够,辅助设施很差,巴士太小,人又多,来回站了两三个小时,诱发了腰痛病。
说实话,阳明山更适合本地人周末爬山休闲,并不适合观光客。
晚回到士林夜市。喝了台北有代表性的木瓜牛奶,不错!吃了阿宗米线,地道!

第五天(2月17日,初二)

搭乘台北至高雄的高铁。有三节自由票车厢(可以选择当天的任意班次,很人性化),基本都有座。
午后到达高雄头等舱酒店。腰疼加重,放下行李就去寻找药店买药。因为着急,害怕腰痛加重,就买了店员推荐的药,花了两千多,也算是被小坑一把。
之后去小S推荐过的鼎王火锅吃饭,非常一般。主要是调料单一,远逊大陆同类火锅。
下午去了西子湾的英国打狗(TAKAU,高雄日语发音)领事馆。西子湾是一个海湾,而领事馆是一栋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两层红色砖瓦建筑,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朴素典雅。前面是个平台,凭栏可以俯瞰大海。右手边是个植物园,左后方是个院落,开了家叫古典玫瑰园的酒吧,坐在那儿喝着奶茶,看夕阳西下,灯火渐明,海面上波光粼粼,海港里船进船出,一片宁静。舍不得离开,坐了许久才走。

第六天 (2月18日,初三)

忍痛陪着朋友去了驳二。是个利用老仓库改造的创意园区,成了一个旅游观光点,创意园区,多半有各种各样的雕塑,彰显其个性和风格。去的早,游客不多。在这个园区里,还有一个诚品书店。喜欢它随意舒适的购书环境,闲散慵懒中有种自由的感觉。买了书签和明信片。
12:00,从高雄包车去垦丁(事先在携程上定的)两个小时到达。司机热情周到。
垦丁住宿以民宿为主。我们预定的是海洋之星民宿。离垦丁夜市主街道很近却又躲开了喧嚣。设施一般,家庭风格。地板被老板娘拖得一尘不染,但被褥和床单因为漂洗不够,用的太久,有点发黑。没什么好说的,就这么将就著不敢沾著脖子住了两宿。价格不菲。但唯一的好处是老板娘特别热情。
不管怎么说,台湾的民宿和我在国内住过的民宿差距甚远。
下午出去吃东西,走到临街夜市上,吃了大众点评上超赞的“”大头的虾“,因为好吃,把盐烤、蒜烤、酒烤、胡椒味四种口味的,全吃了,350台币一份。朋友连手指头都吮了好几遍。我们忍不住对大众点评点赞。

第七天(2月19日,初四)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虽然报了垦丁一日游,我却因为腰痛加剧,终于不能行动。朋友独自去玩,每到一个景点,现场播报景点景色。但不幸的是,他们这个一日游团队午饭被宰。看着他们在群里发的各种抗议,想着三亚的宰客事件,觉得旅游景点规范管理真是一个难题。台湾也不例外。
我呢,呆在酒店,要么坐在临街的椅子上看书,要么在门前溜达,还有就是和老板娘聊天。其实哪个党当政,老百姓并不关心,她只关心谁能让她的酒店生意更好,谁能让她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所以蔡英文的政策,造成两岸关系紧张,大陆客减少,影响了她的生意,也是不无抱怨。
因为是春节,她的酒店大堂有一群类似读高中、大学的年轻人,每人都抱着个手机热火朝天的打着游戏,相互之间交流很少,一问才知道,是她的侄子外甥之类的,来给她拜年的。过年风俗一样,还有手机掌控了我们的生活,人和人之间的交流缺少了。这看来是全世界的通病吧。
也许是真心,也许是恭维,这几年接待的大陆客占了她的客人的一大半,她对大陆客的素质赞许有加,说大方、礼貌。看我不能动,还叫人给我买了水果,中午帮我叫了外卖。
下次再来垦丁,不用报一日游。最合适的游览方式是租个电动车,随走随停,还能避免被导游坑骗。据说最好的居住地也不是垦丁,而是南湾,好的酒店都面朝大海,价格还便宜。

第八天(2月20日,初五)

一早司机按约定时间来接我们,两个小时到达高雄。顺利坐上高雄-台北的高铁,住圆山大酒店。
一进酒店,就觉得决策正确。新装修过的圆山大酒店,既保留了中式建筑的恢弘大气和庄重,房内设施也先进舒适。棒极了!
朋友是个吃货,事先做了功课。放下行李就把我带到台北有名的上引水产(类似国内的盒马鲜生)去饕餮了一顿。
不知是不是抹的一条根(台湾有名的治疗脊椎增生的中成药)起了作用,腰痛减轻了很多。

第九天 (2月21日,初六)

听说我可以陪同游玩,朋友高兴得手舞足蹈。
首先逛了士林官邸,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台北的住所。远离喧嚣,林深幽静。正巧有兰花展,各种颜色的蝴蝶兰,有黄色的、紫红的、白色的、玫红的,大的,小的,配上枯木、山石、花架,或悬挂、或凌水盛开,真是争奇斗艳。煞是好看!
据说玫瑰是宋美龄的最爱,所以有个很大的玫瑰园。花圃精心维护,品种齐全,芳香四溢。
士林官邸外围,无论从那哪个角度,无论哪一处,都自成一景,值得玩味,处处透露著女主人的品位和优雅。
在官邸内,仔细看了播放的蒋介石抗战的纪录片。加之从各种途径了解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和文化名人的重视、对夫人宋美龄的疼爱呵护,以及此行对台湾的认识,让我对这个政治人物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想起在中正纪念堂看到他写的代表他心志的对联“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也看到他临终之时,对蒋经国的遗言:“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伟人就是伟人,志怀天下!而所谓叶落归根,像他这样一位曾经叱吒风云的中国一号人物,死后,灵柩一直停厝在慈湖,不得落土于他的出生地浙江奉化,不能不说是一辈子的遗憾,也是远甚普通人的悲哀。
之后去了中央研究院的胡适纪念馆,因为之前不久才看了唐德刚写的《我们的朋友胡适之》,对这位人材人品才华一流的名士抱有深深的敬意,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出任过北大校长、提携资助了众多的如林语堂等青年才子,在国难当头时出任美国大使,为让美国支援中国抗战而奔走呐喊。像他这样的一个人,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原因为何,这也是促使我来台湾的原因之一。
之后,到东吴大学看了国学大师钱穆的故居。碰到了几组参观人员,几乎都是大陆来的,当然,能到此的也都是热爱国学的人,和馆员闲聊时,他情不自禁的说,这几年,大陆国学兴起,来的都是大陆人,台湾落伍了。既有赞叹也有伤感。买了几张钱穆故居的水粉画明信片,就在东吴大学的邮局给自己及几个朋友寄了出去。没想到还都收到了。
晚上又去了士林夜市。已经不想再提夜市了。

第十天,(2月22日,初七)

朋友赶一大早的航班回北京。我呢,因为是晚上的航班。所以,从从容容吃完早餐,开始逐层考察圆山大饭店。据说,宋美龄在时,这个饭店由她亲自管理,所以二楼的长廊有国民党政府在台湾的历次重大活动的照片。
一楼是酒店大堂,中式风格,因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身份,注定和一般的酒店不同,以中国红为主基调,恢弘大气又不落俗套。
二楼是各种纪念品商店,从三楼开始,才是客房。每一层都分别以梅兰竹菊之一作为主题,这四种植物也是中国画的主要元素。可能和宋美龄喜欢国画有关吧。她先后师从张大千、黄君璧、郑曼青学习国画,据说天赋极佳,画作拍卖也有高达100万元的,除了名人效应也应该是自有价值吧。
我从三楼开始看,三楼有个外平台,其实是下面大堂的屋顶,浓墨铺写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中堂两边各有一幅画,一副是岳母刺字的铜版画,另一幅到现在也没想出来。看到这个,心里真的涌起“同宗同祖,一脉相承”的感受。
每一层的主题,悬挂的都是历代名人大家的书画作品,连地毯的图案也是和主题一致的,应该是特别定制的,交相呼应。或是一副小画配一首古诗,或单就是一幅画,古雅的装帧,精致的镜框,极有韵味和档次。近当代的作品则标识的有作者的身份、名字,细细看来,每一副都值得收藏。我一层一层的看,三楼为竹,四楼为梅,五楼为兰,六楼为菊,七楼以后开始重复。不管住在哪一层,都好比是参观了一场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画展。住在这里,单就能欣赏到这么多的佳作,就已经值了。
从这个酒店的建筑风格、装饰,周遭的环境都可见宋美龄的审美情趣非比常人。也好比在士林官邸看到的宋美龄作画,蒋介石为夫人题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由此可鉴,这是极有生活品味的两个人。
说不出的喜欢,以后再来台北,一定再来住。

后记

想来台湾,更重要的是喜欢这里的人,不仅有前面说过的胡适,还有作家如余光中、林语堂、齐邦媛、龙应台、三毛,艺人如罗大佑、林青霞、李宗盛,都有一种和大陆不一样的澹然、自由、忧愁的气质。所谓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因为时间所限,此次未能逐一探寻他们的故居、故事,留作下次的念想。

因为腰痛,不能拿重的行李,之前买的点心本应送到酒店由我自己带着走,我申请退掉,但手信店了解到我的情况,专门派了两个人把我的点心送到机场,帮我打包,帮我托运,看着我进了安检门,才挥手道别,没有增加一分钱。要说大陆和台湾有什么差别,这就是代表吧。真的感动!这一趟台湾行,无论是夜市、酒店、商场各种场所,我觉得台湾的服务是远胜大陆的。人们之间的礼仪礼节也更遵循传统,长幼有序。这是印象之一。

一路走来,和出租司机、民宿老板娘、导游聊天,都有一种迷茫的情绪。他们不知道台湾的出路在哪里,也看不清台湾的明天。这是印象之二。

对台北的印象,高低错落半旧不新的建筑,仿佛生活在民国的繁体招牌,简慢的节奏,有一丝亲切、有一丝温暖、有一丝怀旧,极像老友发来的一首老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有一丝伤感。

再见,台北!还会再来!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