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己是广西人,距离香港比较近,但是一旦出行,两广以北的地方定是首选。所以香港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是存在于想象之中。

偶然一次机会,在香港转机瑞典的时候,凭借第三国机票可以不用港澳通行证,在香港停留七天。做好一览南方这颗明珠的心里准备,内心甚是激动。


我乘坐的是国泰港龙航空从南宁直飞香港,港龙航空的飞机餐可以说很赞了,第一次坐飞往香港的飞机,乘务人员跟语音播报都包含有英语,国语以及粤语的感觉真的很奇妙,特别是当你发现自己三种语言都听得懂的时候更奇妙,哈哈

飞机上的报纸是香港的实事日报,大多是繁体字(原谅小编知识浅薄,有些繁体字是真的看不懂),很多还是用粤语语句写的,自己说了20年的白话,第一次认真的用它来读报纸,对于一些经常说的粤语词汇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写,但是居然在报纸上看到了,感觉粤语文化跟自己一下子产生了共鸣,哈哈哈

到达香港以后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说粤语,加点广东腔说桂平白话就可以无障碍沟通了,(咳咳咳,某人跟我说过桂平白话跟说粤语的人根本沟通不了)

建筑
我从机场直接到了香港站,那是香港的中环,也是市中心。

香港是真正的人多地少的地方,楼房不仅高而且非常密集,看图看图

但是香港楼房的设计是非常讲究的,整个香港分为两层楼,楼与楼之间都在第二层的桥相通,一楼是车子,二层是行人,无论刮风下雨,大家都可以从二层的桥走到对面或者其他的楼,桥面非常宽敞,顶上是遮蔽风雨的建筑,走在桥上就像走在宽敞的阳台一般,外面的烈日风雨都不会影响到你。

楼与楼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俗称握手楼的地方很多,底下都是窄窄的小巷子,顶上是矗立的高楼,走在这栋楼里,却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对面楼里的建筑以及人物活动。

商场

感觉香港跟两广其实是非常相近的,走在大街小巷里听到的都是粤语,就跟走在桂平街听到的白话一般,炒粉,广式粥比比皆是,就是桂平少了苍天的大楼,过于匆忙的商务人士。

香港是免税港口,很多进口的产品在香港的价格便宜到惊人,法国的葡萄酒在商场里的价格是大陆一瓶橙汁的价格。

很多以前小时候家里可以看到的万金油,红花油等等这些现在已经很少能够看到的东西在香港卖的还是一如既往的火热,看到货架上这些熟悉的产品对香港瞬间产生了一些恋旧感,这个城市保留的文化太多了。

上环的永安商场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场所,因为很多东西都非常实惠而且便宜,一进店里老板就跟我用粤语说:“来睇下啦!睇过有某安你个啊?”,看我没反应又换有些蹩脚的普通话说:“来看下有没有四合(适合)你的啦!很便宜的啦!字(质)量很好的啦!”。我笑笑跟他说:“你讲边种话我都听得识哦!”,老板立刻两眼放光地用粤语跟我聊起了天,看来普通话对于他来说是个挑战啊,哈哈


人文
走在香港的街头第一感觉是匆忙,香港本地人的面板是比价接近小麦色的,相对于北方的来说显得黝黑一些,粤语中会带英语,为了更好的感受这个城市的文化,我选择了乘地铁到尖沙咀,这是香港的繁华地带,我去的时候刚好是晚上,霓虹初上。

乘坐电梯的时候自己习惯性的直接走上电梯,猛然发觉自己的面前没有人,此刻发现自己面前的人都非常自觉地站在了电梯的右边,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在电梯的左边(左边空出来给需要赶时间的人通过),我尴尬的赶紧挪到右边,看着面前人的后脑勺,某种军训使命感在电梯上演,内心感慨著香港居民的自觉性。

香港的汽车驾驶座在右边,虽然小编没考过驾驶证,但是我想要是考了驾驶证在香港能不能习惯右边的驾驶座呢?哼哼?

除了电梯上看出了香港令人惊奇的礼貌文化,在每个公交车站也可以看到排队上车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自觉地排队上车,即使是等车也是排队等车,跟国内等车时候的情况大相径庭,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海岸
香港是一个海岸城市,很多地方都有集装箱,海跟百货大楼之间只有一墙之隔,走在二层的桥上,桥的尽头是百货大楼,桥的旁边是是一个巨大的轮船,桥的底下是川流不息的车辆,三者这件毫无距离可言,同时放大到了你的眼前,也许这也是香港的特色吧。

列车经过青衣站的时候看到了很大的海岸跟一望无际的集装箱,感觉像进了上海的深水港的感觉,可以感受到它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的魅力。

在香港游玩的地方并不多,没有资格对香港做过多的解说,但是足以感受到香港的文化魅力,也许下次我会找一个不那么匆忙的时间,再到香港深入感受当地文化,只有到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有资格说:我来过香港。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