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里偶尔翻阅以前的旅游照片,2015年2月的台湾环岛之旅又进入我的脑海中,本来一直想把这段旅程写一篇游记以作纪念,却由于自己的懒散与拖沓未能成篇。六年之后,重拾记忆,把这次台湾行的所见所感写下来,和亲友们分享,也作为我人生中一个美好而珍贵的纪念。
宝岛台湾于我,可谓既熟悉又陌生。说到熟悉,大陆和台湾人民同文同种,本属一家,且我的大伯韩韶华一家在台湾,自1988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后,大伯曾多次回大陆探亲;说到陌生,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和大陆曾长期隔绝,两岸的社会现状、生活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我虽然在新闻、影视等媒体上对台湾已有一定了解,但一直没有机会亲身去宝岛走走看看,颇为遗憾。
2008年5月国民党胜选在台湾重新上台后,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当年7月开放大陆居民赴台团队游,2011年6月经两岸相关部门协商,又开通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2011年2月我父母以探亲方式去了台湾一个月,我看到他们在台湾探亲、游玩的照片,好像自己也去了一趟台湾,也更希望有机会能亲身去台湾一游。谁知父母去台湾的第二年,父亲不幸因病突然去世(2012年8月),真是世事无常!不过,父亲在去世前去了台湾也见到了那边的亲人,这没有留下遗憾。
2015年2月,利用春节前的一段珍贵假期,终于开启了我的台湾之旅。当时因为我是一个人去台湾,又是首次出境,所以在团队游和个人游之间选择了团队游,参加了江苏省中旅的环岛七夜八天游,这个团是温泉特色。跟团游有利有弊,优点是省心省力比较安全,缺点是行程比较赶不自由(有限的时间每天还要去购物店),不能深度感受台湾的风土人情,而且也无法去探望在台湾的大伯了。
day1 南京——桃园机场——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
2月10日中午十二点,我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随旅行团乘坐华航AE988次航班飞往台湾,两小时后就抵达台湾桃园机场,其实台湾离南京并不远,但这一段旅程我却等待了太长的时间。桃园机场离台北市区还有一段路,须乘车前往,这时台湾地接社的大巴车已在机场等候了。一位穿着薄款羽绒服戴着帽子的老者从车上下来,看样子年龄在六十岁左右,他自称是本次环岛游的导游姓叶。我有些惊讶也有些失望,如此高龄的人在台湾还能做导游,在大陆一般都是年轻的帅哥或美女做这个的。待我们都上了车,旅行团领队肖先生和台湾导游叶先生在车上介绍了旅游注意事项及今天的行程,大巴驶向台北市区,今天下午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初来台湾的我,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从车窗向外看台湾的街景,和大陆的城市好像也没有多大差别。
下午四点我们抵达台北故宫博物院,旅游大巴直接开到博物院负一层。博物院内人很多,基本全是大陆的旅行团在参观(当时正是两岸交往的蜜月期,大陆游客赴台数量屡创新高,我去的2015年达到最高峰)。我看见博物院的大厅里有一尊孙中山先生的坐像,顶棚上悬挂著一盏盏中式宫灯很漂亮。院内还有一个专卖故宫文创产品的小超市,导游只给我们半小时时间,我匆匆选了几样小纪念品,这些文创产品基本都是“台湾设计、大陆制造”。等跟着叶导游走马观花参观一圈出来时,天已经黑了,博物院内禁止拍照,旅行团也没安排在院外的拍照时间,照片也没拍一张,这就是跟团游的悲哀啊!但好在镇馆三宝——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我在现场都看到了。给我印象较深的文物还有北宋汝窑五件套、明斗彩鸡缸杯等,这些文物十分精美且价值连城。回望历史,“国民政府”1949年从大陆败退台湾,不仅带走了大陆的资金、人才,还带走了中华文物的精华……这些国宝历经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几经迁徙,行程万里,最后来到了海岛的一角。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是中华几千年文物的精华,享誉海内外,细细看几天几夜也看不完,我虽只能欣赏到冰山一角,但能到现场一观也满足了。
今天的晚餐在台北的七天王冠军牛肉面馆就餐。来台湾的第一餐吃牛肉面,也很有台湾特色啊。今晚的住宿,台湾的地接社安排不佳,为了省钱竟安排在基隆市郊区的一家汽车旅馆。
day2 台北士林官邸,国父纪念馆,台北101大楼——南投埔里
2月11日早八点,我随团从基隆赶往台北士林官邸,途中经过圆山大饭店和基隆河。

台北士林官邸花园,蒋自败退台湾后就一直居住于此直至逝世,原先戒备森严,现在已变成对普通民众开放的公园。我参观了蒋宋美龄的玫瑰园,蒋宋夫妇曾住过的官邸(只能外观)和平常参加礼拜的凯歌堂。旧地仍在,斯人已去。

从士林官邸游览出来,听导游说台湾最近这二十几年工资都没怎么涨过……以前好像也听到过这种说法。曾经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优于大陆。在“两蒋”统治时期,因为台湾原先较好的基础,因为国民党从大陆带去的资金、人才,因为美援,因为领导人的正确政策,种种因素叠加使台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腾飞,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巅峰时期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台湾的GDP总量竟接近当时整个中国大陆GDP总量的一半,台湾人均GDP更是大陆的十几倍……然而自台湾实现所谓“民主化”之后,蓝绿恶斗、社会分裂,蒋 经国之后再无能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领导人,整个社会不是一心一意拼经济,致使台湾经济最近这二十几年增长缓慢……此消彼长,大陆在经历建国后“大跃进”等弯路,国民经济行将崩溃之时,中共于1978年开始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凭著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大陆经济在此后的四十多年持续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于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突破1万美元,像上海、南京等发达地区人均GDP和台湾已差不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然后我们去国父纪念馆参观,不巧国父纪念馆内部正在整修不开放,只能在外面拍拍照。国父纪念馆对面是正在建造的台北大巨蛋,号称台北的“鸟巢”。国父纪念馆前的广场,可以以台北101为背景拍照。

从国父纪念馆出来,导游给我们1小时自由活动时间游览信义商圈,这宝贵的1小时我选择登顶台北101大楼。台北101大楼,曾经的世界第一高楼,如今已退出世界高楼前十名之列。我在5楼售票处排队半小时,乘坐号称世界速度最快的电梯到达89楼室内观景台,俯瞰大台北市容。从101大楼观景台往下看,台北市区被群山环绕,淡水河与基隆河相枕左右,建筑密集。台北市高楼不多,只有101大楼鹤立鸡群;新建筑也不多,整体市容已有点陈旧,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世界一线城市。我也喜欢台北那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感觉,干净的市容和素质较高的市民。
据说台北市区的房价很贵,普通工薪阶层工作一辈子的收入也很难买得起台北的一套房。台北有很多建筑的顶层都加盖了铁皮屋,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这种铁皮屋并不适合亚热带地区的台湾居住,但是没办法,房子尤其是台北的房子太贵了。这种情况大陆和台湾又何其相似,大陆最近的这十几年,房价也涨了十几倍,老百姓的收入上涨远远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尤其是大城市,工薪阶层的收入也很难买得起一套房。高房价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贫富分化、阶级固化、实体经济受损难以发展;高房价让无房的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因为再努力靠自己的工薪收入也买不起大城市的一套房,于是开始变的佛系、低欲望,甚至成为“躺平一族”。

意外发现今天中午吃团餐的饭店“迎宾楼”(在北市民权东路上),紧靠着“国防医学院”(应该是学校的新址),这所学校是我在台湾的大伯韩韶华先生的母校啊,真是意外之喜。我走到学校门口刚想拍照,被门卫阻拦,赶紧抢拍了两张逃去……

说到“国防医学院”,就不能不介绍一下我的大伯韩韶华先生。我的大伯韩韶华1930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从小到大一直学习优异,高中会考曾得过南京市第一名。我爷爷奶奶家虽属小康,但子女众多(共有9个儿女,大伯排行第三是长子,我父亲排行第七)。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大伯大学报考了不要学费的国防医学院。1949年国共内战已危及京沪地区,位于上海的国防医学院决定将学校整体搬迁至台北,大伯当时正在读大一,为继续学业不得不告别家人,随学校一起迁往台湾,谁知这一别就是38年……大伯在台湾国防医学院读了七年医学毕业后在军队做了4年军医,因志趣不合重返母校任教。后考取公费赴美留学,获华盛顿大学免疫学哲学博士学位。返台后任国防医学院教授、系主任、台北荣民总医院医学研究部主任,后又任阳明大学(原阳明医学院)校长和振兴医院院长,被誉为“台湾免疫学拓荒者”……大伯不仅是我们韩家的骄傲,也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跟团游的行程非常赶,很累。2月11日上午马不停蹄地游览了台北的三个点,下午去了一个购物店后坐车到南投,坐了三个小时车于傍晚六点抵达南投县的一个小镇——埔里,这儿离日月潭已不远了。穿行半个台湾,感觉台湾在基本建设这块相比大陆发达地区已有些滞后,台北尚且如此,更不论郊区和农村……这只是跟团游的初步印象,但老百姓的幸福感不全来自高楼大厦和大马路。台湾拥有令人羡慕的全民医保体系,大陆的医保与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day3埔里——中台禅寺——日月潭——嘉义
昨晚我们住南投埔里,离中台禅寺很近。2月12日我们团上午八点半就到中台禅寺了,这时别的团还没到。远远就看见中台禅寺那栋形状怪异的建筑,这栋建筑的设计师正是设计台北101的李祖原。原不太看好这个景点,但今天寺里的女讲解员讲得非常好,很有亲和力,声音很甜,自己随她的讲解好像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现在还记得中台四践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中台禅寺之行,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下午一点我们到达日月潭,终于圆了自己的梦……今天天气很好,日月潭感觉还挺大的,四周群山环绕,湖水清澈,在阳光照射下湖水呈现漂亮的蓝色,乘坐“成功二号”游艇在湖中游览,风景好美啊……


傍晚抵达嘉义市,今晚住五花的嘉禾玉山国际饭店,是这几天住的较好的一家。明天行程较紧,早上六点就要出发,去阿里山、台南、高雄……
day4 嘉义—阿里山—台南—高雄
2月13日早六点半,我们坐大巴从嘉义市出发去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大巴沿盘山公路蜿蜒而行,大约开了两个半小时才到,沿途看到成片的茶园和槟榔林……到了山上,气温一下子降下来,好冷啊。观赏了三代木、香林神木,沿巨木栈道(道两边是树龄从九百年至上千年的巨大桧木)走到神木车站等阿里山小火车,悲催的是人太多,我没占到一个靠窗的好位置,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算坐了一趟……但好在,心心念唸的日月潭、阿里山我都来过了……

中午吃过午餐后又去了一个茶叶店,大巴继续向南开行,大约下午两点多我们抵达台南市,匆匆游览了赤崁楼和延平郡王祠。台南市历史悠久,是台湾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台湾味最浓厚的城市–––那略显古旧的街巷和沿街建筑,林立的招牌上漂亮的正体中文,随处可见的古蹟和寺庙,还有府城众多的美食……但我们的行程太匆忙了,只在台南市停留两个小时,不能进一步感受这座古城的魅力……
台南赤崁楼的对面正好有一家翰林茶馆,导游特地安排我们有半小时可去品尝奶茶。我们团的领队已多次来过台湾,他介绍台湾是珍珠奶茶的发源地,有两家奶茶店最有名(其中一家就是翰林,另一家好像是春水堂),排队去点了一杯品尝……店员用柔柔的台湾腔细心地问你是要全糖、半糖或不加糖,是要加奶还是不加奶?
大伯的大女儿韩若怡一家住在台南市,她是嘉南药理大学的老师,丈夫唐先生在成功大学任教授,但我只在台南停留两小时,又无她的联络电话,无法联络她。

离开台南,我们继续向南走。因时值周末,去高雄的路上遇上堵车,我们于晚上七点左右才抵达南台湾第一大城–––高雄。原行程计划要在高雄游览西子湾落日和轮渡旗津半岛的,但因晚到时间已不允许,所以导游决定直接去吃晚饭后回旅店。晚上我们入住高雄薇肯商旅客栈,到客栈已八点多。这家客栈在市区位置好,机会难得,我决定去一趟诚品书店(因在台北没能去成,以后几天也没这个机会),不顾坐了一天车的疲惫,我打了辆“小黄”,直接去远东百货(当地人称“大远百”)十七楼的诚品书店,直奔人文类柜台,时间有限,匆匆选了两本,其中一本是介绍台南市长赖清德的新书《看见未来》。(赖清德是民进党的明日之星,现为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台湾的书籍很贵,一般一本折合人民币七、八十元,但印制精美,而且是传统的竖版正体字(排字顺序由上而下,由右而左),令人爱不释手……

day5 高雄西子湾—旗津岛—垦丁—龙磐公园—台东知本
2月14日清晨,我们坐大巴直接去昨晚没去成的高雄西子湾,虽然看不到落日,但清晨的西子湾别有一番风情……因是周六清晨人不多,天气也不错,西子湾显得格外宁静开阔,紧临西子湾的是国立中山大学,西子湾往里就是高雄港,远远还可看见高雄的最高楼—85大楼……

从高雄港坐轮渡到旗津岛,可看到旗津岛轮渡大楼由远而近。旗津原本与台湾本岛相连,1967年高雄港为开辟第二港口将外海中的旗津半岛截断,使其成为一个独立小岛。旗津以轮渡、海鲜、历史人文古蹟吸引游客。
游览完西子湾和旗津,我们离开高雄,坐大巴继续南下,中午到达台湾岛最南部的垦丁国家公园的南湾。(台湾的“国家公园”l都不收门票的哦,真正是全民所有)南湾是台湾岛最南端的一段海湾,大致位置在猫鼻头和船帆石之间,这边海水的浪很大,有一景称为“南湾踏浪”。
看见海,我真想下去游一圈,但旅游团不允许。二月的海水还有点冷,但远处几个少年在海浪里嬉戏,玩得那么开心……童年、少年有父母的庇护,总是那么无忧无虑,然而时光匆匆,这样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之后去了龙磐公园,再往南就是鹅銮鼻和台湾最南点。这儿有无敌的海景,有宽阔的草原,但风刮得极大,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人几乎要被吹倒。

下午约三点,我们离开龙磐公园继续往北走,今晚要住台东县的知本。大巴沿南回公路蜿蜒向北行进,从屏东县进入台东县,南回公路风景在台东县的这一段是其精华,一侧是高耸的中央山脉,一侧是浩淼无垠的太平洋,行进中常给人峰回路转之感……可能是天阴,海水呈现灰蓝色,白色的海浪冲刷著海岸边的挡浪石……经过三个小时车程,我们到达知本,这时天已黑了。知本是著名的温泉之乡。今晚我们入住五星级的金联世纪酒店,是我们此次旅行中住得最好的一家宾馆。酒店的标志是“兰屿独木舟”。每间客房卫生间都有浴缸可泡温泉,在顶楼还有公共的室外温泉可泡(为知本地区唯一的裸泡温泉,分男汤、女汤),晚上和团友们在顶楼泡温泉,可仰望夜空的星星,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

day6 台东知本—琵琶湖—池上—太鲁阁公园—花莲
2月15日上午,离开知本,我们来到台东市。今天的行程有些特别,我们要去台东森林公园的琵琶湖骑自行车,湖不大,但这里有长达4公里的自行车步道。我们每人租了一辆自行车在公园里骑行,追逐声、欢笑声、森林、湖水、海风,这才是旅游度假的感觉,直到骑得身上冒汗……

结束琵琶湖骑行后,我们沿花东纵谷北上,中午抵达台湾的稻米之乡–––台东县池上乡,这里产优质稻米–––池上米。池上乡景色很美,远处是连绵的群山若隐若现在云雾里,近处是大片广阔的稻田和油菜花田,现在是早春,水稻刚刚插秧,稻田里是一片绿油油的秧苗,如等秧苗长大或水稻成熟,那景色更美……午餐我们吃的是著名的“池上饭包”(便当),制作得很精致,味道偏甜但口味很好,便当里的米饭很好吃,不愧是池上米。

午餐后我们游览了池上乡的一个著名景点—伯朗大道。伯朗大道因早期拍摄伯朗咖啡广告,近期金城武代言长荣航空广告在此取景而出名。这条道路两边都是广阔翠绿的稻田,路旁没有一根电线杆,风景绝佳,被誉为一条“翠绿的天堂路”。
喜欢池上乡这个地方,是我想象中台湾乡村的样子,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感觉。而且如果能居住于此,天天吃池上米也是很养人的……

下午离开池上乡后,我们坐大巴沿花东纵谷一路向北,经过北回归线标志,穿行花莲市区,约下午四点抵达太鲁阁国家公园。这个景点是大陆团必去的,但好在此时景区人已不算太多。我们在燕子口附近下车,徒步走了燕子口到靳珩桥这一段,欣赏壮观的大峡谷和断崖,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游览完天已黑,我们坐车向南折返回花莲市区……

晚上我们住花莲市良友饭店,八点多安顿好后可以去旅店附近逛逛。花莲,很好听的名字,但这个小城并没有给我很惊艳的感觉,一条纵向长长的中山路,中正路、林森路等几条横向的道路,沿街有不少卖台湾麻糬(大概是花莲地区的特产)的店,仅此而已。随意逛了几家沿街店铺,也没有什么好买的,就走进一家饮品店点了杯芒果牛奶汁,70台币,只是为了有个坐的地方……这个夜晚独自在台湾东海岸的这座小城里游荡,感觉旅行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能很快将你从平常熟悉的地方短时间内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感受那里的一切……回旅店的路上发现一家网红店“公正包子铺”,但要排队也不饿,就放弃了。

day7 花莲—南澳—苏澳冷泉—中正纪念堂—新北
2月16日清晨,我们由花莲出发坐大巴至新城,在这里和司机分开,我们乘坐新城至苏澳新的区间火车到苏澳,以避开苏花公路这段危险的路段(以前曾发生旅行团重大交通事故);司机则开着空大巴走苏花公路。我们坐的台铁的火车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制造的,十分老旧。抵达后我们先去参观了南澳珊瑚妈祖庙,庙中供奉的妈祖像手、脸都是由天然珊瑚制成的,我们进庙拜了珊瑚妈祖。然后开车去宜兰县的小城苏澳。
“这里的泉水有点冷”,苏澳镇上有一旷世奇泉–––苏澳冷泉,据说全世界只有意大利和台湾有冷泉,苏澳冷泉是碳酸氢钙温泉,常年水温在摄氏21度左右,泉水清澈,可饮可浴,对治疗人体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人刚泡入冷泉时感觉较冷,几分钟后就浑身发热,十分神奇。我们团去时没有别人,“包场”了。泉水清澈,我把鞋袜脱掉,把脚浸入泉水中,感受冷泉的神奇……

中午我们在苏澳用过午餐后,坐大巴返回台北,原计划下午在台北的行程就是去“御品轩”土特产店和“日升恒”免税店购物,因为明天一早就要乘飞机回南京。下午去完购物店后,导游看看时间还允许,就决定去参观“中正纪念堂”(原行程安排无此景点)。我们急急赶往“中正纪念堂”,很幸运赶上了观看下午四点的卫兵交接仪式,台湾的仪仗兵很帅!
参观中正纪念堂也很有感慨:在“两蒋”时代,蒋中正在台湾被奉为领袖,神一般的存在,并修建“中正纪念堂”以纪念,而如今的台湾“台 独”泛滥,“两蒋”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蒋中正被斥为“二二八”事件元凶,全台各地的蒋公塑像或被移走,或被割首、喷漆……令人感慨;而在大陆,蒋中正由原先的被全面否定到现在对其的评价越来越客观,这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

晚上我们入住新北的一家温泉客栈,泡泡温泉,洗去一周奔波的疲惫,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就要飞回南京了……
day8 新北—桃园机场—南京
2月17日我们旅行团在台湾桃园机场合影,共33位团友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大家庭,七夜八天的环岛游令人难忘,环游全岛行程长达1700公里。感谢台湾司机李师傅的辛苦付出,感谢导游叶育中先生、领队祝肖凯先生的贴心服务,团里小朋友比较多,有几位特别可爱,为枯燥辛苦的坐车旅程增加了不少活力和乐趣。此次跟团游能以较经济的方式环游全岛,行程紧凑,但跟团游的弊端也不少。期待以后有机会我还能来台湾自由行,深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不仅仅是到此一游。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