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有点小,却是刚刚好。
刚刚好,遇见最美好,
这个世界中许多美好的相遇和际遇,使我的生命丰盛满盈!

据说,台湾一年最适宜旅行的月份就是4月11月,当然喜欢台湾的人,未必会对气候过于挑剔,只要不是严苛的天气,其实各种季节去都有一番风情,而且一年四季都是草木含芬,鲜花常开。
春天可以赏樱,夏天可以下海,秋天可以看红叶,冬天可以泡温泉,各有风趣。

台湾 · 景点印象

台湾的旅游业可以说发达、有序、文明,把自身有限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当成功。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就是自然景观也规划和保护的相当完善。

台湾环岛游,线路的甄选应该是用了心的,起码适合此生也许只去一次台湾的大多数人,自然的、人文的,沉淀历史的、热闹现实的,高大上时尚的、陋巷僻地市井的,可谓够周全。

自然风景,海景的、山景的、水景的,都是我们从小学课本读到后就充满憧憬、台湾风光片里占据排行榜的地方。
但说实话,阿里山也好,日月潭也罢,不管文人墨客抒的多么妖娆、风光纪录片拍的多么美轮美奂,但远不及泰山的雄伟、黄山的雍容、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清朗、庐山的奇秀那般震撼人;也不及千岛湖的辽阔、西湖的娟秀、青海湖的纯净那般令人酣醉。台湾的自然风光,最吸引人的其实还是其“自然”,尤其感动于其保持自然的用心。

阿里山

阿里山,除了稀稀落落的游客,和必不可少的登山栈道,满眼全是长在山上的林木、生在树下的花草和偶或宛在林草间的小水潭。
游览中发现,坐落于景区内的一所叫阿里山香林国民小学的学校和阿里山博物馆,门楣朴素,毫无气派,且也不是方方正正的规则建筑,一看就是迁就了周围环境的产物。

日月潭国家风景区

日月潭水是循环的,用于发电,但你看不到钢筋水泥的发电场所,从导游的讲解中才知,为了保护生态植被,发电场和设施是安放在山峦的“肚子”里的。
据说,日潭、月潭“联姻”合并时,诞下了世界上最小的岛—面积不足一公顷的拉鲁岛,出于尊重和保护原住民文化的初心,不仅将诞生于特殊时代的岛名改了,还在岛上遍植原住民邵族人的祖灵神树茄苳,岛周则放置了一些草墩,给予小岛更好的防护,游客不能登岛,游船航过也是自觉远行。

在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的野柳地质公园、七星潭、白沙湾海滩,水蚀风化的岩石、天然的细沙、安布的砾石,扮演着各自处所的唯一主角,单纯、干净而自然。

环岛长长的海岸线, 只见澎湃的雪浪、嶙峋的裙礁、峭险的海崖、千姿百态的海蚀沟、海蚀洞、海蚀台,处处展露著自然的生机。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所有旅游团必去的,也是台湾唯一人流摩肩接踵的景点。
相较于北京故宫高阶大气上档次的皇家气派,台北故宫博物院属低调奢华有内涵型,所有藏品,件件皆精品。

历史的长河中浪花不计其数,再多的史书往往也只记载最绚烂的几朵,有太多太多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无人得知。时间侷限,在匆匆的浏览中,你可能连一件宝贝的完整名称都难记下,更别说记住凝结于其的文化传承和纷繁故事,但你一定会记住几个细节:
一是解说和游客分别要戴传送和接收的耳麦,解说要把音量控制到最小,而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听力状况尽可以调到最大,人群静悄悄,大家互不干扰。想想我们的有些景点,几个甚至十几个团同时涌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每个导游嘴边架一口扬声喇叭,你讲你的历史,我讲我的传说,那一种热闹。
二是站立在人群中疏导人流和轻声细语提醒游客安静的志愿者,那是一道温婉暖心的风景。

在高雄市的一个由废弃的旧火车站改造成的主体公园里,在没落港口仓库改造成的艺术特区里,是旅程中见到台湾人最多的地方。

纯纯的小情侣,亲暱,但不过火,使你不由想到琼瑶,她书中的故事也许是杜撰的,但人物一定是真的。

年轻的爸爸妈妈陪伴一个或一双儿女,或吹彩色泡泡,或掷飞盘,一位父亲指著不远处的港口讲述著过往的经历,年龄不大的儿子则在一旁耐心地聆听着,不哭也不闹,那种温馨,莫名契合你内心的感动。

总体来说, 台湾景点,有一些不一样的景,总会打动你、感染你,而有些,则会深深地触动你的神经。

一是台湾景区的空旷:
台湾景区人少,虽然由于大陆游客的推动,各个景区已然热闹了不少,周遭也充斥着大陆客的南腔北调,甚至在台湾本地人看来,已经超载到影响游览品质的境地了,逃离呴噪,只是安静地游景、看景、赏景,在台湾所有景区都能够实现~

二是台湾景区的纯粹:
如果阿里山或者日月潭景区在大陆,旅游纪念品的摊档可一溜儿从山脚摆到山顶!



由于巧妙的设计,在一些景区,出景区时走完必走的土特产品展览通道甚至比游览景点还要耗更多的时间;各教名山,僧人、道士、和尚,带着俗世的微笑,兜售著各色真真假假的开光法器;景区里,最迷人的风景日益被观景宾馆、温泉度假村、农家乐休闲苑蚕食,最有故事的景点则日益被卖香烛的店铺、烧香的庙堂、算卦的密室占据,过度商业化,不仅失去的是景区的纯粹,还有旅游的初心。

台湾景区,吃、喝、玩、娱、购、住、游,疏密有度,你可以从容地依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喜欢吃可以吃到极致,喜欢喝可以喝到痛快,喜欢玩可以玩到尽兴,喜欢购可以购到过瘾,喜欢住可以住到舒畅,喜欢游可以游到沉醉。
于是,你见到的阿里山,里面只有一座小小的生活便利店;你见到的所谓必去的日月潭景区,也只是在游客集中休息的区域摆着几个售鲜切水果的小摊,一间卖饮料的小铺,还有游客人人都会吃一枚茶叶蛋的那间闻名全台甚至全国的阿婆茶蛋铺。

三是台湾景区的干净:
干净在台湾,实际上是全岛的:山干净、水干净,城市干净、农村干净,自然干净、人干净,室外干净、室内干净,明处干净、暗处干净不干净我没研究


……
在台湾,能看到的环卫人员很少,诺大的景区,常常寥寥数人有的甚至见不著一个清洁人员,但你偶或会看到劝诫不要乱丢垃圾的志愿人员。在台湾,大部分地方,连垃圾桶都没有了,不竟慨叹,台湾人他们都不产生公共垃圾了,的确,不改变制造垃圾的人,仅仅倚仗装置、设施和工人,再高阶的清扫车、再稠密的垃圾桶、再多的环卫工人,皆是枉然。

台湾 · 城市印象

出了桃园机场进入市区,初入眼帘的台湾建筑是矮小和陈旧,与大陆上个世纪的城市建筑大体相当,在大陆不用说大城市,就是一般的县级市也是高楼林立、门匾光鲜,如此矮小的建筑不是被拆迁,就是隐藏在高楼的后面,很少在街边“抛头露面”,最大的城市台北的建筑状况也是如此,远远望去除了101和新光大厦等为数不多的几幢高楼之外,其余的都为低矮建筑,若以此来评定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在大陆拿出任何一个省会城市甚至二线城市都可以与之相媲美。

走在台北的大街上,仔细观察两边的建筑,楼房不仅矮小陈旧而且密度之高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用见缝插针一词来形用它再贴切不过了,楼与楼之间的距离触手可及,因此这些楼房窗户设计的都特别小,无需考虑采光通风良好即可。在几天的行程中除了看到高雄、新竹两个城市较为现代化之外,其它城市大体相当。

与拥挤的城市相比,台湾农民的生活较为舒适和惬意,沿途所见每户农家几乎都是二层小楼,池塘、槟榔树、香蕉树环绕四周,宛如一幢幢乡间别墅,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

台湾 · 乡村印象

如果台湾的城市是“安静”,那么,台湾的乡村可以用“寂静”来形容。

台湾的乡村是悠闲的,虽然日落尚早,游客尚有,但烧烤摊、鲜榨果汁摊、水果摊,各摊主都已开始做收摊的准备,脸上平静安然,没有我们常见的那种唯恐放走哪怕最后一个顾客,宁可“不生活”也要急吼吼,忙不迭揽客的摸样。

台湾 · 马路印象

种在记忆的,还有台湾街道上的透明和处处为人着想的种种细节。
台湾城市的街道,宽的不多,但奇怪的是,不但车不拥人不挤,甚至还有一种旷疏的错感。仔细观察,原来他们的街道,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到人行道,都在一个水平面,甚至大多数沿街商铺的门槛也与道路在一个水平面上,且相互之间除了用划线、或稍有差异的颜色区分外,鲜见采用路面落差、绿化隔离带、隔离防护栏等强制性分隔办法,再加上人家没有商铺在门外延伸摆货的占道经营,也没有自行车、三轮车、摆摊车等杂七杂八的随意停放,这就大大节约了道路空间,也提高了道路的利用效率。

台湾普通街道两侧,也是商铺林立,门面一般都不大。门楣也没有我们仿古街、步行街惯常的那种整齐划一,而是充满著平常生活的烟火味。
印象中,有三种店最多。
一是据说可以包办一切的7-11便利店多。
二是牙科诊所多。
三是动物医院多。

台湾 · 声音印象

台湾的城市可以用安静来形容。

人,安静地走路,静静地等车,轻声地说话。车,不仅在城市道路上不响喇叭,奇怪的是在乡村,我们法律上规定在经过村庄、学校、特别是山路转弯处必须要鸣的喇叭,他们也是静悄悄地通过,几乎从不鸣笛。商铺安安静静地做着生意,不象我们,家家门口架个音像,流行乐、红歌、广场舞曲、古典音乐、打击乐混响一片。

在国父纪念馆,也见道一群群跳舞的年轻人,但人家的音量小到如听佛音。

在台湾,城市里最大的噪声来源于庞大的机车队。

但沿途听了大黄讲了很多有关机车的种种故事,比如机车是每个台湾人年轻时的梦想,只有骑机车才能有那种帅到头发竖起来的体验,机车还是警察执勤的工具,等等。再看看眼前,所有开机车的都无一例外地戴着漂亮的头盔,且又那么地遵守交通规则,你立马觉得机车声也没有那么讨厌。

台湾 · 庙宇印象

在台湾最漂亮的建筑当属寺庙了,它们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都非常精致。

沿途所见几乎每个村镇都有一座寺庙,寺庙的建筑风格与大陆寺庙基本相同,飞簷起脊、红墙碧瓦,尽管风格相近但是要比大陆的寺庙漂亮了许多,一座座寺庙就像精美的工艺品一样,坐落在村镇之中。

仅登记在案的寺庙、教堂,平均每个县市就有600座,如果加上没有登记的,数字更为惊人。
其中,寺庙最多的为台南县,有1200多座;高雄县次之,有1100多座;屏东县第三,有1000多座。
台湾以一岛之地有这么多的寺庙、教堂,其密度堪称“世界第一”是毫无疑问的。

台湾 · 美食印象

夜市里的美食绝对是台湾一个最响亮的名片,就算再草根再平民,都是一打一的人气美食。
闲逛时最惬意的享受,最怀念的是那信手拈来的绝世美味!而台湾的夜市小吃更是其中的翘楚,为多少食客所艳羡和怀念著……

花园夜市

台湾的夜市与大陆的夜市基本相同,既有临街小铺也有推车出摊的,一家挨着一家,熙熙攘攘非常热闹,生煎蛤蜊、薰酱小吃、炒粉等品种繁多,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不知选择哪种,走走尝尝没等走完一条小街,已经吃不下任何东西。

喜欢小吃的人们更是恋恋不舍,台湾的饮食偏重于福建人的清淡口味,做菜较少用盐和辣椒,以蔬菜和海鲜为主,肉类较少,主食以大米为主面食不多,看到的台湾人很少有大腹便便的,这或许与他们的饮食有直接的关系。

台湾,你好!

飞机落岛前,从窗户俯瞰,在海天一色的碧的空间里,缀著一块陆地,突然机前出现了一艘艘或远或近、或大或小的轮船,恍惚间误以为飞机也航在海上,神未回过,广播报道,已安全降落桃园机场。

到达台湾桃园机场,为了防止非洲猪瘟和口蹄疫疫情,一下飞机就要检查,如果携带肉品入境,最高罚款100万元。

一次难忘的旅行,一程美好的心情,也许是从遇见一位美好的导游开始的~
嗯,是的,我这次去台湾,是有导游的。
对台湾人的印象,从地接大黄开始~

大黄讲话,让人感觉很舒服,大巴上的欢迎致辞,简短。
只一句大黄的贵宾,就谦卑地亮明了和游客之间的关系,大黄交待行程中的注意事项,从安全规则、政治忌讳,到民俗风情,皆清楚明了,客观实在,从大黄的“请大家如何做”和很多地方导游的“绝不允许做什么”,那种感受,不仅仅是舒服与不舒服的差别。

桃园站,整个站台都是浓浓的卤肉味,好饿~

台湾最高的摩天轮,高雄之眼

梦时代购物中心以顶层的Hello Kitty摩天轮“高雄之眼”而出名,目前是高雄市的新兴地标景点,也被财经杂志《Forbes Traveler》评选为“亚洲10大商场”之一。

高雄之眼

购物中心全馆由梦时代logo为出发点,共设水、花卉、自然、宇宙4大主题,国内外1000多个国际品牌进驻,更是引进了阪急百货、北海道百货等个性商店,还有奇美幸福体验馆、时尚故宫、台湾文创馆、台华窑等文化创意产业进驻(这是百度的,我直男哪里懂这些品牌~)。

碰到了这个小妹妹很多次,她父亲在帮她拍照,我也拍一张吧~

顶层的Hello Kitty摩天轮有红、橙、黄、绿、蓝、紫6种颜色车厢,标高102.5米,近200支总长度超过2公里的霓虹灯管可做出上百种灯光变化,让你体会一场视觉的盛宴。

高雄之眼票价150台币,上去可以看到高雄的夜景,还有广播导览,转动的速度不会特别快,摩天轮底下就是一个游乐场,在楼顶的游乐场,也是很有趣~

依山临海西子湾

西子湾位于台湾高雄西隅的一个风景区,距市中心车程约20分钟,位于柴山西南端的山麓下,南面隔海与旗津岛相望,是一个风景天成的湾澳,而最北端则傍著柴山,是一处由平滩和浅沙所构成的海水浴场,傍晚时分的夕照,是为台湾名景之一。

高雄的捷运只有两条线,路线非常清楚。
西子湾靠近中山大学,这里有很多办展览的地方,特别适合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来。
也很适合拍照。

高雄是台湾第二大港口城市,原来位居亚洲第三大港,现在退到第七位。
高雄港在高雄湾内,港口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海水不停地冲刷著堤岸,泛起白色的浪花。
这里的海岸、港口、街道、高楼已经浑然一体。
中山大学毕业的我,怎么可能不去看台湾的中山大学,国立中山大学静静地坐落在高雄港内,使这座现代化的港湾增添了文化的气息。

“打狗”是台湾原住居民语言中的音译,指的是高雄这个地方,路牌的意思是英国领事馆在“打狗”(高雄)这个地方,并没有半点侮辱的意思。
打狗英国领事馆建立于1866年,是清朝外国人在台湾正式建造的第一座领事馆。
英国领事馆为一座欧洲风格的二层建筑,面向大海,屹立山顶,它是台湾最早的一座洋楼,古香古色,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西子湾是一处以夕阳美景及天然礁石闻名的湾澳这里的夕阳是高雄八景之一,每当夜幕低垂时,渔船灯火闪烁其间及晚霞的照耀下,将大海点缀成海天一色的美景,常可见一对对情侣在此互道情愫,是约会的好地方,可能我去的时候是上午吧,一对情侣都没看见,却看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钓鱼~

这是一位身材有一米七几粗壮的老人,一头白发下是一幅上方如匾下圆赛苹果的大脸,上身套著黑色夹克,下身穿着蓝色牛仔裤,踢著一对大拖鞋,闲聊中老人说,其实开始他并不喜欢钓鱼,来这里纯粹是想消磨时间,后来却慢慢地喜欢上了,钓鱼的时候能忘记一切,颇有“何以解忧,唯有钓鱼”之意。

有没有人觉得这个老人家有点像赵本山~

艺术的汇集地,驳二艺术特区

高雄港的发展出现负增长,是近十年台湾经济地位衰落的一个缩影,国际航商甚至台湾航商都纷纷抛弃高雄,转向大陆和其他地区的港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港口码头是高雄人谋生的重要场所,驳二的香蕉码头就曾是全台湾的香蕉集散地,香蕉由此外销日本,香蕉输出渐趋没落,远洋渔业繁盛,但香蕉码头是内港,没有办法停靠大吨位的货轮,因而随之衰落。“驳二”这样储存货物的仓库没有了用武之地,闲置废弃,2002年,高雄市对仓库进行了整建,打造驳二艺术特区,驳二目前由高雄市文化局经营管理,是高雄文化观光路径的延伸。

高雄首选景点,人文气息重,交通也方便,是挺值得一去的艺术特区,那里的展览都很有趣~

一路上很多学生在拍照~

“驳二”意为第二号接驳码头,原为港口仓库,后改造成为艺术特区,保留了斑驳的铁门与裸露的水泥墙表面,展现出港都的原貌。

都将它称为台湾版的798,但我却觉得它跟北京的798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更像是一个公园。
安静、朴素、没有过分的雕琢,只是一个艺术的汇集地。

创意无限哦~

在艺术特区后面有一排旧房子,不少被当地人改成了商铺,买著小吃和饮料~

一心二路

每一天的期待,不打烊,诚品书店

驳二艺术特区这里不仅有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还有几家创意小店,著名的诚品书店就坐落在这里,千万不要错过。

诚品的英文名称“eslite”是由法文古字引用而来, 为“菁英”之意,意指“努力活出自己生命中精彩的每一个人”,这里不只是单纯的书店,而是一个复合式文化场域,相容艺术书店、专业画廊、艺文空间、人文咖啡、设计商品。

诚品书店1989年由台北仁爱路圆环创办第一家开始,本着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初衷,发展为今日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一家民营书店能开到吸引游客、增加外汇收入、刺激经济、提升形象的地步,放眼全球,除了台湾的诚品书店,无出其右。

诚,是一份诚恳的心意,一份执著的关怀;
品,是一份专业的素养,一份严谨的选择;
取名诚品,代表着诚品书局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实践正如名字的含义一样,诚品书店正是展现的人文艺术美好~

书的气息像是锻造,又像是捶打,把城市浮躁的心,悄悄地压了下去,宁静在心中暗泛波澜买书即是争取知识,在平凡中寻找答案,在书的海洋里畅游的宁静~
走进这样一家书店,阅读将成为一种快乐,让读者在这里追寻岁月,品味时光。

走进书店,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嘈杂无章,会变得安静,这是一个能够让时光慢下来的地方。
书店很静,静得只能听到翻书的声音,或是敲键盘的声音。进入书店,所有的人都会静下来。服务生上来问话,也是轻声细语的。
书店的布局也很特别,展示给读者的就是阅读与休闲的一致,给人一种心境里的安静与舒适。

诚品书店,每一天的期待,不打烊,无终点。

光之穹顶,美丽岛站

高雄有个神祕景点隐藏在捷运站里,TA的名字是美丽岛。
美国旅游网站BootsnAll于2012年初评选全世界最美的15座地铁站,美丽岛站排名第二。

高雄有南北向的红线和东西向的橘线,而美丽岛站刚好位于红线与橘线相交点,很多游客,例如我,特地来此,并不为换乘,只为一睹光之穹顶真颜。

美丽岛站由日本建筑师高松伸所设计,以祈祷为主题象征;光之穹顶,则由意大利艺术家水仙大师(Narcissus Quagliata)耗费四年半的时间创作。总共用了4500片玻璃窗面,勾勒出一幅面积660平方米的琉璃画作,是全球最大的琉璃公共艺术。
光之穹顶中间的两根蓝红柱子,分别代表阴阳两极,阴阳交融,世界伊始。上方的玻璃延伸水、土、光、火四大主题,讲述了出生、成长、荣耀、毁灭而后重生,画面最后是凤凰涅槃,生命展开新的轮回。

美丽岛站的名字是以台湾历史上1979年12月10日在此地爆发,震惊台湾社会和影响民主运动发展的美丽岛事件而命名的。
所以,这里不仅令人惊艳,在台湾历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每一块玻璃都诉说著一段故事,每一份荣耀的背后都是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

在台南遇见凡尔赛,奇美博物馆

奇美博物馆位于台湾,由西洋绘画雕塑、乐器、古兵器、自然史、古文物等五个部门组成,馆藏内容丰富多样 ,包括了西元前八世纪的埃及文物、世界顶级的珍贵名琴,到数百年前的日本武士刀、文艺复兴与巴比松等画派的经典之作,以及独步全亚洲的鸟类标本等~
(馆内不允许拍照)

奇美博物馆是由奇美实业的创办人许文龙先生私人创立的博物馆、美术馆。
成为大企业家的同时,他对艺术、音乐也一直痴迷。由收藏名琴开始,奇美逐渐扩充套件收藏艺术品的领域,终于有计划有规模的成立了奇美博物馆。

馆内收藏特色包括:
●全球数量最多之小提琴收藏,涵盖世界各大制琴师名作。
●全台湾最完整之西方绘画雕塑收藏,堪为西方艺术之窗。
●亚洲最大的动物与化石标本收藏,架构出栩栩如生的自然史。
●全亚洲最完整之各国珍贵古兵器收藏,展列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兵器史。

经过希腊12位神祗的众神之桥,才能进到充满无限价值的馆藏区域~

这里的艺术收藏以西洋艺术品为主,从1988年开始,有系统地广泛蒐藏艺术史上各流派的作品,包含古罗马帝国的马赛克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后印象派等等这些经典杰作。其中收藏最为丰富是十九世纪法国的绘画与雕塑。

按照世界五大洲的的分布,展出了许文龙先生收藏的各式乐器!
这里有很多世界名琴,看到介绍中,有如下讲解:
这里有两把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名琴:
其中一把是1730年的大提琴《Pawle》,另一把是1722年的小提琴《Joachim-Elman》
还有耶稣·瓜奈里的两把小提琴:
1744年的《奥雷‧布林》)及1973年的《Lafont-Siskovsky》。
其中《奥雷‧布林》价值约3亿台币,号称奇美博物馆镇馆之宝。

美食天堂,花园夜市

夜市里的美食绝对是台湾一个最响亮的名片,就算再草根再平民,都是一打一的人气美食。闲逛时最惬意的享受,最怀念的是那信手拈来的绝世美味!而台湾的夜市小吃更是其中的翘楚,为多少食客所艳羡和怀念著……

在夜市,有很多波子机,很多家长带小朋友来玩~

还有这种用麻将玩的,感觉有点赌博性质的摊档~

牛肉汤,好吃~

当年一部《转角遇到爱》,我是彻底记住了蚵仔煎这个台湾地区小吃,我很喜欢这种用薯粉做的海鲜煎饼,糯中带嚼劲,还带点脆脆的口感。
蚵仔就是我们常说的蠔仔,一份蚵仔煎里有蠔仔+鸡蛋+蚵仔煎粉+生菜,蠔仔8-10只,15元/份,价效比很高。

台湾香肠是我挺喜欢的小吃,去到台湾夜市,一定不会少了香肠的影子。
香肠也是现炸的,黑椒味很浓,配着番茄酱能减轻黑椒味,或者用来拌饭吃也是很不错呢。

要对台湾小吃下一个准确性的定义并不是那么容易,或许可以尝试做以下区分:狭义而言,仅指发源于台湾的小吃,如:珍珠奶茶;而由于小吃的变化性极高,易于随地域、时间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广义的来说,亦可以包括那些于台湾兴盛、创新,而于台湾随处可见甚至发扬光大的庶民美食,如:生煎包、蚵仔煎、爌肉饭、肉粽、担仔面、起司马铃薯、卤肉饭、碳烤鸡排、蜜汁烧烤,葱油饼、臭豆腐、猪血糕等。

臭豆腐这种美食,评价分为两极化,虽然闻起来很臭,但吃起来却香气四溢,喜欢这种味道的朋友停不了口,但闻不惯的朋友却无法下口。台湾的臭豆腐除了豆腐本身,还会搭配独门泡菜、九层塔等配料,形成独特风味。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早晨开启窗子,老天仍然没有笑脸,雨水冲洗的街道黑黑的,扑面的空气,潮溼而清新。
因担忧大雨或暴雨而中断久已盼望的阿里山之行,心情有点难以言状的忧扰。
庆幸的是,早餐后上车时,灰暗的天气晴朗了不少,纷扰的心情随之轻松,带着一睹阿里山美景的愿望,我们出发了。

阿里山,其实不是一座山,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2600多米,以森林、云海、日出、晚霞和高山小火车而著称。
阿里山的森林面积共有3万多公顷,分别生长著热带、温带和寒带十几种林木,红桧、扁柏、亚杉、铁杉和姬松被称为著名的“阿里山五木”。阿里山中的姊妹潭、受镇宫、千岁桧、光武桧、三代木、象鼻木、慈云寺、树灵塔……

不知道经过几转几曲,终于到了目的地。走下车子,阿里山小火车站映入眼帘,这是进入阿里山原始森林的起始点。
阿里山中,古董一样的森林铁路算是林区的一大景观,乘坐慢悠悠的森林火车,感受老去的岁月,汽笛一声长鸣,小火车在高山峡谷的云海山岚中盘旋而上,仿佛是一段梦幻般的旅行,穿越时光隧道,走进阿里山原著居民的山林生活。

阿里山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的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组成。相传以前,有一位邹族酋长阿巴里曾只身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常带族人来此,为感念他便以其名为此地命名。

大黄一路走,一路问,大家都知道阿里山的原住民是高山族,但谁知道阿里山原生植物是什么?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大黄继续介绍,阿里山的原生植物是红桧,红桧属于柏科扁柏属的大乔木,是一种非常非常高大的树,树身高度可达五十七米,比现在的十层大楼还高许多,它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爷,在植物王国中它的高度排在第二位,但从树身的材质上讲,美国的第一高树世界爷是不能与阿里山红桧媲美的,因为世界爷生长快,木质疏松脆弱,没有多大用途,而阿里山的红桧生长缓慢,木质十分紧密结实,用途非常广泛。

阿里山的红桧树被人称为亚洲神木,胸径可达六点五米,也就是说,若一条公路要通过红桧树,只要在树的底部打一个山洞,汽车也可以从红桧的树身中穿过。红桧木质细密,结实坚固,耐腐蚀,有香味,花纹十分优美,从综合效益上打分,红桧的价值比世界爷高出很多很多,是非常珍稀的树种。

但在1894年,清朝政府在甲午海战中战败后,慈禧太后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得到台湾后,发现了阿里山的红桧,发现了它无比珍贵的价值,从此开始了掠夺性的滥砍滥伐。反正台湾不是他们自己的本土,台湾的树木也不是他们本土的树木,砍得再多也不心疼。大片大片的红桧被他们砍伐后被运到了日本,用来修建他们的皇室宫殿,神社庙宇、贵族庭院、制作高档家俱,靖国神厕(对,是厕,不是错别字)中现在还可看见台湾的红桧木。

大黄指著前面的山林介绍,这些树都不是红桧,它们叫柳杉,是日本投降后,台湾政府为了恢复阿里山的植被,避免水土流失,不断补种的新树。柳杉虽然在材质上赶不上红桧,但它生长速度快,用途广泛,不仅可以制作家俱,也可以制作建筑材料。柳杉生长的同时也保持住了高山的水土。
阿里山上的柳杉高大,结实,树干笔直,一人难以合抱。
阿里山上能看见生长旺盛的松萝,说明这里的空气质量极好,正是因为有了好的空气,生活在这里的人才能身体健康,才有了当今的流行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路边的柳杉树下,出现了一个枯干的大树头,大黄指著树头说这个树头就是红桧的根部,是当年日本人砍伐后留下来的遗物,他们把它庞大的树身分成数节运到了日本,却把这些树根丢弃在阿里山上。
红桧树果然不同凡响,仅仅是一个枯干了的根部,就有一间房屋般大小,只见这个树头中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空洞里面的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这空间可以放下书桌,床铺,就像一个普通卧室般大小。
这个大树头上长满了青苔。

顺着巨木群步道,很快来到树灵塔前,这是有着3000多年树龄的亚洲树王,树高52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约生于周公时代,故称为“周公桧”。

雨渐渐小了,为了行动方便,便于观赏 ,索性收起雨伞,在树身之间穿行。
前望、抬头,视觉中都是参天大树,许多大树需要几人合围,直冲云霄的笔直的树木,在雨水的冲刷下洁净清新,散发著幽幽的木香。
山里随处可见有神木之称的红桧树,这是台湾特有的珍贵树种,著名的长寿木,一般树龄均在千年以上,以其木质好寓意深邃,而市场价格昂贵。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代木”,三代同一根株,枯而复荣,所以称它为三代木,横倒在地上的是树龄一千五百的一代木,枯死后经过250年,一颗种子偶尔飘落在其上,籍枯树为养分,又生长第二代。二代木根老壳空,经过300年又生长第三代,枝叶茂盛。

日月潭,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

日月潭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 之称,日月潭四周,点缀著许多亭台楼阁和寺庙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内存放著唐僧玄奘的部分遗骨。

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是台湾唯一的淡水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层盆地积水而成,面积9平方公里。

下车的时候天还是蓝的,走到码头,就变天了~

雨中的日月潭,别有一番情趣,站在疾驶摇晃的游艇上,满眼望去,四周群山环抱,碧绿清澈的潭水,在大雨和游艇的驱使下,波光粼粼。
视线随着听觉移动,听觉随着视线演绎,眼前出现了一个叫拉鲁岛的小岛,以拉鲁岛为界,北半湖形如日轮,南半湖形如钩月,造就了日月潭宛如图画山水,故而得名。

船长告诉我们:很久以前,邵族人和邹族人一同生活在阿里山,后因两族发生了矛盾,邹族人一气之下把邵族人赶了出去。一天晚上,邵族首领在皓月的光照下,看到一只可爱的白鹿,便紧追不舍,追了一天一夜来到一个美丽的湖泊,但见白鹿纵身跳入水中,向对岸游去。邵族首领发现这个碧波荡漾、水清鱼肥的湖泊后很高兴,随返回带领部落搬迁于此定居,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个湖泊就是现在的日月潭。他还说:邵族目前只有不到300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600余人,是全球人口最少的民族。
台湾政府为了鼓励邵族人的发展,规定外族人与邵族人结婚一次奖励20万台币,生一个孩子每年再奖励6万台币,直到孩子18岁。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有多处名胜古蹟,文武庙、玄光寺、涵碧楼、慈恩塔、孔雀园等。
游艇在云雨笼罩,烟雾濛濛中绕行,这些忽近忽远的建筑,或倒映湖中,似海市蜃楼,或云雾中时隐时现,犹空中高阁,令人幻觉丛生。
玄光寺是观赏日月潭最佳处,因为还不够高,并不能看清全湖的形状。
下船上岸,来到玄光寺前的小广场,老天给了点面子,大雨变成小雨,排著长长的队,在那块刻有日月潭三字的石碑旁留影。

据说,日潭、月潭“联姻”合并时,诞下了世界上最小的岛—面积不足一公顷的拉鲁岛,出于尊重和保护原住民文化的初心,不仅将诞生于特殊时代的岛名改了,还在岛上遍植原住民邵族人的祖灵神树茄苳,岛周则放置了一些草墩,给予小岛更好的防护游客不能登岛,游船航过也是自觉远行,其实,远观日月潭,叠翠环碧潭,碧水抱翠珠 ,更美。

清境农场,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优雅是仙居

清境农场这个名字,源自于蒋经国先生的一句感叹。
清境农场原是台湾退辅会所经营的公营事业,原名见晴农场。
1967年,时任退辅会主委的蒋经国到农场视察,认为此地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优雅是仙居,退辅会将此地更名为清境农场,并沿用至今。
清境位于南投县仁爱乡,全部面积广达800多公顷,而其中的清境农场面积约有760公顷。

从台湾的任何一个地方去清境农场,除了自行开车外,都没有直达交通,得先乘坐高铁,汽车,台铁台中站,再换乘南投客运的接驳车到农场,也可以直接搭乘汽车到埔里换乘客运到农场。

南投县是台湾唯一一个不靠海的县,而被称为“小瑞士”的清境农场也是整个台湾行程中深受喜爱的地方,从台北搭乘高铁到台中,再转乘南投客运的无缝接驳车即可到达,如果没有搭乘无缝接驳车,也可以搭乘南投客运到埔里,再从埔里搭乘客运到清境,从市区到达清境农场有好一段的车程,路过无数个小农庄以及民宿~

清境农场有畜牧区、花卉区、茶园、道、草原等区域~

清境农场规划了六大步道,分别是:
1、“翠湖步道”-全程2300公尺,大片的茶园加上碧湖的景致,碧绿青翠就像是湖泊般,让人心旷神怡;
2、“畜牧步道”-全程500公尺,入口处是农场畜牧中心,让游客以超近的距离接触的羊群牛群;
3、“柳杉步道”-全程750公尺,柳杉群林是寻幽静谧,享受森林浴最佳去处;
4、“落日步道”-全程1000公尺,是观落日美景的最佳地点;
5、“步步高升步道”-全程1800公尺,顾名思义是拾阶而上的一条步道;
6、“玛格丽特步道”-全程600公尺,是六条步道中人气指数最高的,遍布白色法国菊玛格丽特,十分具有欧洲风情。

青青草原是一个适合亲子游的景点,草原本身并不大但修建的有英伦风,值得带小孩来玩下。
绵羊们都很萌蠢,可以用草原里购买的盐水棒等随意勾引至任何位置,任由抚摸和玩耍。

山脚有很多小摊档,在农场内盖个章在手上就可以出来吃午饭,吃完了凭章进园即可~

超大的梨~

选一家民宿,体验台湾生活,明琴清境庄园

一家民宿,
都是一个故事的开端,
一个在地生活的体验。
选一家民宿,体验台湾生活。

明琴清境庄园坐落于台湾正中央县市南投县清境农场,可以看到视野绝佳的山景湖景,位于海拔1700米的高山,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明琴有着清境最棒的观赏视野,可以清晰的看见能高、奇莱、合欢山头,烟波浩淼的碧湖顽皮的倒映着山影,卢山温泉区、雾社的市集、埔里小镇,都在广角镜头下无所遁形。

在露天咖啡座上品茗,欣赏这广袤的山景,看白云戏逐青山,看山岚逗弄著连绵的山峦,看波光粼漓的碧湖,映衬著偶然划过的小船,胜似人间仙境。

九份,9分牵念,1分怀念

九份是一个有想象力的地方。
红灯笼、窄巷道、青石阶,
这是千与千寻的世界。
斑驳的建筑与繁华的喧嚣,
高低错落的街道与攒动的人头,
九份有着台湾最朴实与灵动的一面~

九份老街位于台湾新北市瑞芳区,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即以产金著名。
后因台湾电影悲情城市而名声大噪,也是日本宫崎骏动画神隐少女的参考场景之一。
九份建筑群是顺着地势沿山建造而成,一般指称九份老街乃由基山街、轻便路、竖崎路这三条老街组合而成,由于九份依旧保留着日治时代的旧式建筑,其主要的景观聚集在基山街,是九份最热闹的街道,小吃芋仔番薯、九份第一家茶坊以及九份文史工作室都设定于此,还有观景台可以看九份的海景;竖崎路是特殊的“丰”字道路,为九份的直向道路,绝无仅有的阶梯路上有许多观景茶馆;轻便路上则是有许多九份民宿与九份金矿城怀旧壁画。

据说是因为早期陆路未开通前,交通不便,山上一共住有九户人家。荒野山中的九户人家,每次外出采购日常用品,总要备足九份,每户分得一份,大家都方便。天长日久,“九份”就成了地名沿用至今。”

九份的老街,一定是会宠坏胃的,外脆里嫩浓郁的起司棒,甜而不腻冰凉的雪在烧,软糯又有嚼劲的芋圆,入味三分的卤味,温软香甜的青果,晶莹多味的红糟肉圆,入口即化的凤梨酥,现在想起这些的我肚子又饿了~

老街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不知道要延伸到哪里去,我总是不经意走到了人家的门口,回过身来,人群依旧在不停地涌动,向北向南,向四面八方,因为人这么多,原来就不宽敞的老街显得愈发拥挤了,但是偶尔从弄堂里吹进来的海风带着太平洋浩淼的气息,居然能让人忘了周围的拥挤。

踩了一路青石板路,闻了一鼻子杂七杂八的味道,悠闲的离开~

放一盏天灯,许十分幸福

十分,平溪线中途最有名的小镇,列车一路上在山谷间穿梭,随着一声汽笛,你会发现,火车怎么开进街里了,原来铁轨就直接从十分的商店街中央穿了过去,这里最著名的活动就是:站在铁道上,遂著自己的心愿放飞冉冉升起的祈福天灯~

十分车站

在台湾常能看到各处都写着“十分——幸福”,其中的十分站便在平溪线上,整条线却并没有幸福站。
当从“十分”开出的火车抵达时,就拥有了“十分幸福”。

沿着铁道走下去两旁都是各式小店,逛逛还算热闹的老街,可以DIY自写天灯放到天上,不同颜色的纸有不同喻义,一般贩售的天灯每一面的颜色都不一样,而颜色的不同则代表着不同的诉求,带着写满你愿望的天灯,放飞,向上天索一份祝福。

今天老江80岁生日,祝老江生日快乐~

在十分,走铁轨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居民在铁轨两旁卖东西,摆摊子,游客在铁轨中央放天灯,铁轨本身就是这个小镇的卖点,铁道两旁狭窄的街道,游客穿梭往来,络绎不绝,也有许多游客站在铁道上,或取景拍照,或在放天灯。

老街的游客形形色色,听其语言及看天灯上面所写祈福文字,可知十分老街已成为国际景点,从我身旁走过的,有来自日本、韩国等外国观光客,加上台湾本地的游客,让这寻常下午的时光呈现出如此热闹的景象。

奇妙的海蚀地形,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北县北海岸,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长约1700米,远望如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昂首拱背而游。
据资料介绍,受造山运动的影响,深埋海底的沉积岩上升至海面,产生了附近海岸的单面山、海蚀崖、海蚀洞等地形,海蚀、风蚀等在不同硬度的岩层上作用,形成蜂窝岩、豆腐岩、蕈状岩、姜状岩,风化窗等世界级的岩层景观,是台湾独有的地质风貌。

进入野柳风景区公园大门,沿着步道而行,一个个奇特的景观呈现在面前。
游走在一个个蘑菇石之间,犹如置身于奇幻石林中。
一个个长得像菇模样的蕈状岩,头上布满许多大大小小的坑洞,远看好像蜂窝一样,仔细看所有蕈状岩的头部,似乎可以连成一个平面,尤其是代表野柳地质公园象征的“女王头”,神态雍容尊贵,脖颈修长、脸部线条优美,极像昂首静坐的女王,由此而称为“女王头”。
女王头修长的脖子,因为长期的风化侵蚀,已经变得十分细弱,根据地质学家考据,女王头的“年龄”应不到4000岁,但依照目前颈部的风化速度推估,大概还可以坚持10到20年,一旦遇上了大地震、大强风,女王头很可能就会因而断落,结束一生。

烛台石的特异造型举世无双,在台湾也是绝无仅有的,当驻足于烛台石前,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烛台石的形成与结核脱离相关,烛火其实就是岩层中的一颗球形结核,当海水侵蚀砂岩时,较硬球形结核就突出地面,海浪拍打结核,会绕着结核四周流动,而侵蚀结核周围的砂岩,向下挖出一圈沟槽。
由于结核外围的一带环圈比较坚硬,海水依著环圈的形状向下切割雕出圆锥状的外形,形成烛台的部分,形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烛台石。

整个景区还有数不清的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岩石、洞穴,它可以随你的想象而变为生活中现实的形象。
这里的岩石表面看上去就像是沙滩上的沙子一样干净、柔软,但触控上去,却又很硬。

在2000多万年前,台湾仍在海底下面,由福建一带冲刷下来的泥沙,一层层的堆积出砂岩层,6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把岩层推挤出海面,造成台湾岛,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偷拍,被发现了

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宝贝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民族,国家的日记。
一个国家的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彰显著历史的积累和辉煌,记录著的是祖上的荣耀和耻辱。
当然,有些博物馆,馆藏丰富,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各国各文明的奇珍异宝,除了说明祖上是海盗,抢劫犯,奴隶贩子和毒贩以外,并没有太大意义,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不知羞耻反以为傲。
蝼蚁与王侯,都只是长河中的浪花,数不胜数,谁能想到时光丢下一朵浪花在现代人眼前绽放,却是优雅瑰丽震惊世人。
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则是看宝贝。
对了,好讯息,台北故宫博物院允许拍照了(不能用闪光灯~)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座落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

台湾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共有60万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湾唯一人流摩肩接踵的景点,相较于北京故宫高阶大气上档次的皇家气派,台北故宫博物院属低调奢华有内涵型,所有藏品,件件皆精品。

想想我们的有些景点,几个甚至十几个团同时涌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每个导游嘴边架一口扬声喇叭,你讲你的历史,我讲我的传说,那一种热闹,站立在人群中疏导人流和轻声细语提醒游客安静的志愿者,那是一道温婉暖心的风景。

时间侷限,在匆匆的浏览中,你可能连一件宝贝的完整名称都难记下,更别说记住凝结于其的文化传承和纷繁故事,但你一定会记住几个细节:一是解说和游客分别要戴传送和接收的耳麦,解说要把音量控制到最小,而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听力状况尽可以调到最大,人群静悄悄,大家互不干扰。

历史的长河中浪花不计其数,再多的史书往往也只记载最绚烂的几朵,有太多太多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无人得知。

感受台北的繁华和时尚,西门町

台北的西门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的商圈,说是商圈,和大陆的集市类似。
西门町名称由来起源于日据时代当地的行政规划,由于地理位置恰位在台北城西门外,故称西门町,日据时期西门町约为今成都路、西宁南路、昆明街、康定路之一部,但今日之西门町更为广大,尚包括有昔日之新起町、若竹町等,并不全然相同。

西门町

华灯初上,人流渐渐地湍急了起来,热闹的店铺,热情的商家,热烈的街舞,古典和青春在这里交融。

店铺的物品并不一定精致,但却足够华丽。面对街上的歌者、舞者,你只需送出掌声,就会换来诚挚的微笑。走得比较疲惫,坐到街边,来一杯冰镇的酸梅汤,直沁心脾。或是来杯纯正的珍珠奶茶,多得让你喝不完。

由于阿宗面线的煮法是将卤制好的大肠,香味四溢,味道酸酸甜甜十分爽口。关于阿宗面线的传说是1975年,阿宗老伯凭借著在台北走街串巷卖面线积累下的资本,在台北西门町有了一家小小的店面,用着最初叫卖时的招牌,开起了阿宗面线。
据说,阿宗面线用米面制成,米在所有谷类中是及有营养的食物,米面食品对血脂,血糖代谢的平衡起着极好的调节作用。

来到西门町你会发现周围都是潮牌商场,美妆药妆店,还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城品书店和有好几家不同电影院可选择的电影一条街,偶尔路过的建筑就有可能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历史建筑(像西门红楼、妈祖庙、晋德宫等)。

台北天后宫位于台北市原来最繁荣的地区西门町内,这一带古地名叫作艋胛,公元1952年该庙才由艋胛街新兴宫改称今名。庙内尚存有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由无锡匠人铸造的古钟,以及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巧匠雕制的八仙香炉,足证艋胛初开发之际,该庙便已存在。

被年轻人“攻陷”的国父纪念馆

国父纪念馆,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于1972年落成,是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王大闳的作品。
纪念馆四周有供市民活动的草坪绿地和雅致庭园,称为中山公园。

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为宫殿式建筑,古朴典雅,环境宽松和谐,据称是世界最大的孙中山坐像,高约10米,耸立在纪念堂中央。
塑像前两侧有礼兵执勤,执勤的两个礼兵,手握钢枪,神情严肃,目不转睛,纹丝不动,远看是雕塑,近看如蜡像。

国父纪念馆

按大黄提示,提前占据有利地势,目睹了15点的卫兵正点换岗仪式——“花式操枪”。
换岗开始,从大堂右侧,三个全副武装的礼兵正步走出,中间一位腰别手枪,两边的手持带着明晃晃刺刀的步枪,在中间一位的口令下,步伐整齐、潇洒帅气,落地咚咚有声,操枪动作,干净利落,俨然机器人一般,花样变换,令人目不暇接,全场观者鸦雀无声。
整个换岗交接仪式用了15分钟。
大黄告诉我们:这些卫兵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事前训练一年半,合格后填写志愿,义务履职。不仅需要刻苦锻炼,还凭一种精神和毅力。

有意思的是,在纪念馆门口的走廊上,台湾的国中生在那里练习舞蹈,明明是最需要清净的地方,却可以让年轻人在这里跳舞。

这个视讯的主题是“混搭”和“碰撞”,国父纪念馆,被年轻人“攻陷”,但却无关政治,他们就是单纯地释放汗水和荷尔蒙。

在101大厦俯瞰台北

如果你真的了解台湾的人文知识的话,你就会觉得其实台湾是一个集合了传统文化和新文化的地方,TA甚至比内地更注重风水,101大厦整体采用中国风的设计,中国人所讲求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融合等观念。
我们在过年的时候,窗花或者是吉祥话中,总是能够看到竹节的符号,象征著发展,蒸蒸日上、节节高升,101大厦的外貌形态就像是竹子的变形,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化解摩天楼底下的风势,以保障行人的安全。

台北,一个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盆地城市,如果要在地震频繁且土质松软的土地上,建设一座摩天楼,其难度可以说是无法想象,然而台北101大楼办到了。
选择当时台北盆地东边的新开发区域――信义区,作为大楼的建址,自1999年7月开始动工,并于2003年10月17日竣工,历时4年完成的台北101大楼,可以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又一奇蹟。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从92楼至89楼,悬挂著全世界最大的阻尼器,重达660吨的巨大钢球,利用摆动来减缓大楼的晃动,同时提升了台北101大楼在地震时的安全性。
在同样震级的地震下,在台北101大楼的摇晃度感受比一般的大楼还要来得轻微,这也都多亏了阻尼器的守护,事实上,这栋大楼光是打地基就花了将近15个月,挖出了70万吨土,打入了382根的钢筋混凝土,外加各种不同的防震钢材与防护装置,安全性可想有多么严实。

台北眷村,四四南村

四四南村也称“信义公民会馆”,与台北101大楼仅一街之隔,这里是台北著名眷村,周末的特色市集和音乐展演将老旧的街角带出多元的文化气息,四四南村至今保留着狭长巷弄、红砖墙面和木质窗框的古早风貌,老旧的矮建筑楼群与现代宏伟的101大楼形成鲜明的对比。

1948年11月底,青岛联勤第四十四兵工厂的员工及家眷渡海抵达基隆港,随后迁往台北市日据时代的日军陆军库房联勤第四十四兵工厂暂作停留,因其住所位于四四兵工厂之南,故取名为四四南村,当地居民多以“南村”称呼。

眷村是指1949年至1960年台湾当局为自大陆迁至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及其眷属兴建的房舍。在许多台湾人脑海中,眷村通常是这样的景象:低矮的屋宇、狭小的空间,户与户比邻而居,栋与栋之间仅隔着窄窄的街巷。早期的四四南村亦是如此,许多眷舍异常简陋,从前门到后门仅数步之遥,客厅既是餐厅又是卧室还兼厨房和浴室,没有专门的厕所,厨房和水龙头也是公用的。

时代不停发展,老旧眷村不可避免地面临消逝的命运。上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推出“眷村改建计划”,各地眷村逐渐消失于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四四南村作为台湾眷村的代表和一代人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在原有住户迁出后,以信义公民会馆暨文化公园的风貌延续了生命

台湾最古老的寺庙之一,龙山寺

午饭在龙山寺附近解决,先去陈记肠蚵吃碗面,再去隔壁吃个韭菜盒子,再来一串黑猪肉烤肠,走十来米喝一碗蚵仔汤,一盘蚵仔煎,撑一个胡椒饼,心满意足~

龙山寺在台湾台北市西南,临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立,至五年建成,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观音佛祖,亦称安海观音,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神诞,有盛大祭典,原建筑于嘉庆、同治间先后被地震和风雨破坏,现存建筑多为1920—1926年改建,1953—1965年扩建。

龙山寺为传统匠艺的艺术殿堂,前殿的特色有八角藻井以及全台湾唯一的铸铜龙柱,大殿有金柱撑起的圆形螺旋状藻井,相当罕见。

龙山寺屋顶脊带和飞簷由龙、凤、麒麟等吉祥动物造形,装饰以彩色玻璃瓷片剪粘和交趾陶,色彩瑰丽,堪称台湾特有剪粘艺术的精华。

龙山寺石雕龙柱、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工艺雕刻及木作工艺制作来自福建惠安石雕崇武工匠手工。

盘点台湾电影中的经典地标,剥皮寮老街

当这座城市尘土飞扬的更新属于这里的“器官”——建筑的时候。
当看到一栋栋老楼、或是一整片古旧的居民区从黯然失色到某一天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当越来越多的乏味住宅一座座林立在我们的面前。
有一天,你会遗忘那个最初的老地方么?

万华区剥皮寮是台北市规模最大、区域最广、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古街区。1996年,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就在剥皮寮“太阳制本所”取景,诗意镜头、写意风格,侯孝贤惊鸿一瞥地留住剥皮寮一景。在电影《霓虹心》里,剥皮寮也是阿Ken小旅馆的所在地。
但真正捧红剥皮寮老街的是纽承泽拍摄的青春动作片《艋舺》,剧中90%的场景在此完成,观众们看完“和尚”、“蚊子”、“志龙”等年轻小混混奔突于黑帮血雨腥风后,纷纷前往参观。

剥皮寮,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其实是台北一条源自清代的老街。
其实,这里是清朝福州商船运进杉木时,剥去树皮之处~

剥皮寮是清朝时期台北康定路、广州街及昆明街所包围的街廓地名,也是当时艋舺与其他街庄的联络主道。日据时期时被划定为老松国小的预定地,且禁止增建,因此至今尚留有许多清代的历史建筑原貌。随着台北市政府进行土地征收作业,进而进行老街修复及再利用工程,才形成今日的历史街区。

剥皮寮位于台北市万华区,昔日的万华又称艋舺,是清代水路运输的要道,剥皮寮位于艋舺街道上,老街两侧的多是一二层高的砖木结构房屋,红砖映衬黑瓦,深褐色的木门木窗,闽南式骑廊,显得古意盎然,今日的剥皮寮已无人居住。

从南吃到北,饶河街夜市

台湾的夜市多半围绕着寺庙,其中妈祖信仰极为普遍,饶河街夜市的入口,就在松山慈祐宫旁边,夜市从下午4点开始营业,除了传统台湾夜市必见的美食、烧烤、小吃、蚵仔煎,巷弄里的意大利面,日式拉面,水饺,麻油鸡,臭豆腐,应有尽有。

夜市入口处就排起长龙的是胡椒饼,被评为台湾十大美食之一,可以看到整个制作过程。
这是一种酥脆的口袋大小的饼,里面是多汁的猪肉馅,这些猪肉中混合了咬起来气味芬芳的黑胡椒。在泥制的炉壁上烘烤一下,这些胡椒饼派就成为胡椒植物的美味赞歌。

炭火古法灶内烘烤,皮薄馅多,外皮十分酥脆馅料肉嫩多汁,新鲜出炉,小心烫。

台湾,再见!

“饮食男女”是这座城市的缩影,
嗲嗲的口音,暖暖的柔情。
在这里你随处都能享受到小确幸,
她矛盾,她包容,她悲情,她真实。
你所感受到的台湾,便是最好的台湾~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