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安排

第四次日本之行,去了高松(及周边小岛)和尾道。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个很完美的行程规划啦:首先高松市在香川县(属于四国地区),而尾道市在广岛县(属于中国地区),一般正常游玩路线应该是高松及周边小岛+同属于四国地区的松山,或者尾道+同属于中国地区的广岛哪怕冈山;其次交通上不算特别便捷—-到了高松站要先坐JR濑户大桥线到冈山站,然后在冈山站转JR山阳本线再到尾道;最后,不得不承认,其实尾道的气质跟高松的男木岛有一点点雷同啦—-都是依山面海、都是民居沿着山坡而建、都有数不清的蜿蜒曲折的坡道、都“盛产”猫。。。

但是怎么说呢,我对尾道一见倾心,迫不及待地想跟它早点见面,所以即便有点点麻烦,也是心甘情愿愿意折腾的那种而且,高松到尾道除了需要转车,无论在时间上还是花费上,都跟到松山差不多嘛(嗯,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Day1:上海–高松–冈山–尾道

Day2-4:尾道(千光寺公园–尾道本通商店街–寺庙巡礼)

Day5:尾道–冈山–高松(北浜alley–中央商店街)

Day6:高松一日游(栗林公园)

Day7:男木岛+女木岛一日游

Day8:直岛一日游

Day9:丰岛一日游

Day10:高松–上海

准备工作

1、签证:无论单次还是多次签证,都可以选择在淘宝/穷游等平台上找靠谱店家,按照他们的要求把资料准备齐全,一般10天左右就能拿到;

2、机票:又又又是春秋航空,不过这次还真不只是图便宜,而是大陆直达高松机场的航班,只有上海的春秋航空啦~

3、住宿:在尾道的四五天,依旧选择了Airbnb;高松的话,权衡了各方面因素(穷),最终选择了片原町附近的酒店(终于!第一次!在日本住了酒店!);

4、租WiFi:这个也是在万能的淘宝搞定,出发当天在机场自取,回来当天在机场还货,灰常方便;

5、换钱:最好提前一至两天跟中国银行预约,我现在的原则就是根据出行时间,一天一万日元,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不够的话不还有微信支付宝嘛~

Day1:上海–高松–冈山–尾道

这次去高松依旧乘坐的是春秋航空,他们飞日本的航班多是上午八九点钟,所以很贴心地为早班机乘客提供了免费班车到浦东机场(乘车地点在人民广场145路终点站,乘车时间是早上5点),具体资讯请大家以官方释出为准。

轻车熟路地领取Wi-Fi装置、办理值机手续,然后发现登机牌上显示的登机口是G开头,然后盖的是“卫星厅”的戳。咦,我是失忆了吗,怎么这些看起来都这么陌生~

网上查了一下,才发现浦东的卫星厅S1/S2已经于20190916正式启用,它通过捷运系统与T1/T2无缝衔接。所谓卫星厅,说白了就是T1/T2航站楼的扩充,用来分担T1/T2的航班压力。就像卫星必须依赖行星一样,卫星厅也必须依赖T1/T2航站楼执行,所以不管是出发值机、托运/提取行李、出关/安检,都仍旧在T1/T2航站楼办理哦~

最大的一个便利,据说是能为浦东国际机场新增90个登机口,将飞机靠桥率从目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比如我们这次的航班,就不用再坐摆渡车去登机口啦~

我到达的是S2,到达后乘坐自动扶梯上楼就是中央大厅,这里有奈雪的茶、西贝筱面村、本家韩国料理等不少餐饮店。当然最多最大的肯定还是日上免税店啦,不过当时还都没开门(导购说07:30开门,但如果指定要买什么的话也可以先付款拿货

候机区蛮惊艳的—-特别大,而且宽敞明亮,不同区域设定了不同风格的座椅(普通座椅、三角围合座椅、沙发座椅、还有高脚凳),充电插口的数量也非常感人

这次飞行说起来也真是一言难尽,后半段的时候乘务员广播说航班会提前半小时到达,然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最后不仅没有提前,等到下飞机、过关、提取完行李,已经比预计到达时间晚了近一个小时。。。。。。

高松机场的国际航班一共就四趟(上海、台湾、香港、首尔),机场大巴的时刻表是跟起降高松空港的航班接续配合的(基本上每一班往返高松的航班,不论国际线还是国内线都有相对应的机场巴士班次),比如春秋航空预计12:00到达高松机场,对应的高松机场开往市区的巴士就是12:45出发。

具体时刻表看这里高松空港至高松市区时刻表://www.kotoden.co.jp/publichtm/bus/limousine/index.html

我当时还想呢,飞机延误的话,一板一眼的日本人总不至于严格按照时刻表办事拉空车去市区吧~事实证明确实不是的,机场大巴也是跟着顺延的

一楼大厅靠近门口的位置有机场大巴的售票机(矮马机场工作人员老热情了,真是恨不得替你买票),买好票后出门到2号站牌上车。

(高松机场门口一共有4个巴士站牌:

1号站牌是前往JR琴平站;

2号站牌是前往JR高松站

3号站牌是前往由佐的地方巴士;

4号站牌是前往JR阪出站、JR丸龟站;)

在大巴上脑袋瓜也是一刻没停,因为飞机晚点了嘛,那我后续的高松–冈山、冈山–尾道的车次都得跟着顺延

下车后立马往高松站狂奔,车站小倒也是小的好处—-买票、进站、找月台都特别容易(尤其还不用过安检),在站内的便利店买了个三明治就上车啦~

高松去冈山,要坐JR濑户大桥线,顾名思义肯定经过濑户大桥嘛,濑户内海你好呀~

15:02到达冈山后,我迅速出站、买票、进站检票,15:09又坐上了冈山开往尾道的山阳本线,这个效率就问你服不服?!!(也完全把飞机延误的时间找补回来了,因为我本来计划的就是坐15:09的车次前往尾道)

途中经过的小站~

17:03准点到达尾道,在车站附近找了半天公交站台,然后又有点看不懂路线(站牌写的不是几号公交车从哪里开往哪里那种,用的是一套我完全不明白的规则!!),一怒之下拖着行李箱走去民宿了!!

第一眼的印象:尾道·真山坡上的城市~

尾道的很多旅馆都在千光寺周边(包括我十分感兴趣的见晴亭,它是由别墅古民居翻修改建的,建筑本身就是注册文化财产),优点缺点都很鲜明:因为在半山腰,所以视野特别好,住在里面能俯瞰整个尾道市;但也正因为在半山腰,往返就免不了要上下坡,对我等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就不是特别方便。

事实上我选的这个公寓也很好呀—-位置不错(对面就是千光寺公园的缆车站)、屋内设施齐全、大小也OK,很适合我一个人住

放下行李,略微收拾了一下,六点钟左右出门吃饭。

一出门我就直接fong了—-矮马街上特别黑(路灯恨不得隔八百米才有一个)!!而且我一路摸索找餐馆的过程中几乎没遇到什么人!!心里不是不害怕的!!

接连去的两家店今天都休息(功课没做充分!!需要做检讨!!),退而求其次次决定去壹番馆吃拉面,结果由于粗心(maybe更多是害怕!)找错了地方,在一家误以为是壹番馆的拉面馆吃了拉面(这个检讨可做可不做!!),好在味道也不错~

日本最有名的三大拉面分别是北海道地区的札幌拉面(味噌汤底)、东北地区的喜多方拉面以及九州的博多拉面(豚骨白汤)。但其实,日本的拉面流派特别多,多到什么程度呢,看图~

尾道拉面在备后地区也是相当有人气的当地拉面了,特色是使用小鱼乾和鸡骨熬的汤汁作为基底,再加入猪的背骨脂肪,使得表面浮着一层油,再加上各种肉各种菜,清淡跟油腻并存~

吃完饭,想逛逛街压压惊!!矮马结果让我更惊了!!放眼望去,商店街店铺全关,街上就零星几个路人!!当时还不到北京时间晚上六点钟啊朋友们!!还说现在年轻人都爱往东京等大城市跑!!这样的生活节奏怎么留得住年轻人嘛!!

尾道

我之前说对尾道一见倾心完全没有夸张啦,我在看廖作的公众号文章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个小城的存在。看完他游记里生动的描述、美美的图片,我仿佛也走了一趟尾道,感受到旅行带给我们全然疗愈又温暖的感受,激起我非常想来这里的想法,所以做了一些功课:

尾道市位于广岛县的东南方,靠近濑户内海,地理上大约在广岛市和冈山市的正中央。日本明治时代曾经是交通要塞,但随着昭和时代的产业转移,尾道市的繁华也逐渐褪去。

尾道市有千光寺和净土寺等众多古寺,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和林芙美子的《放浪记》等作品中也描写过。另外,小津安二郎导演的《东京物语》和大林宣彦导演的尾道三部曲《穿越时空的少女》、《转校生》及《寂寞的人》等备受好评的电影作品也都在尾道取景。

即便不再繁华,这座城市依然很吸引人: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民宅沿着山坡建立、繁华褪去后的旧时光风景、多到数不清的寺庙和喵星人、还有深受自行车迷喜欢的岛波海道等等~

总结就是,尾道的关键词有:《东京物语》/《穿越时空的少女》等影视剧、志贺直哉/林芙美子等作家、自行车迷圣地、坡道、寺庙、喵星人、尾道拉面。

开启尾道的旅行方式有两种:一个是骑自行车(这里有绝美的海边自行车道岛波海道),另一个就是徒步,慢慢步行在尾道街道上,充分融入到这座城市怀旧氛围的慢步调当中,更可以沿着山坡爬到千光寺,居高临下俯瞰尾道市的风貌。

时间的话,一天也行,三五天也行,各有各的玩法。一天的话,就建议去千光寺公园+天宁寺三重塔+猫之细道+尾道本通商店街+尾道拉面;三五天的话,可以在一日游的基础上,或加上古寺巡礼,或加上自行车骑行,或者坐轮渡去尾道对岸的向岛转一圈,都是可以的。

低能预警:关于尾道的干货,我全都写在前面啦~下面这几天行程,多多少少有点流水账,不喜欢可以跳过哦~

Day2:千光寺公园周边+尾道本通商店街

一个普通的周三早晨。

看到这些丁零当啷的小物件,好想问它们:台风海贝思来的时候,你们怎么过的呀?~

尾道的寺庙真的特特特特别多,甚至有条专门的“古寺巡礼线路”,沿途有大大小小二十五座寺庙,包括但不限于持光寺、海福寺、光明寺、宝土寺、千光寺、天宁寺、正授院、福善寺、大山寺、持善院、金刚院、西国寺、西乡寺、海德寺、净土寺、海龙寺。。。。

本来计划抽一天时间专门走一遍这些寺庙的,但是第一天上午就发现,这里寺庙多到跟民居混在一起,就算不刻意去找也能在街巷里偶遇它们。既然这样,就把这些寺庙打散到每日的行程里吧,虽然少了系统性,但也多了随意和偶然的趣味~

首先来到福善寺,被这棵巨无霸松树森森地震撼了,它的树枝是繁盛到需要许多石柱托住的那种程度(查了下日文网站,说这棵叫鹰松的松树1961年被指定为城市天然纪念物)~

几乎每个寺庙后面都有墓地。

我查了资料,说日本的墓地基本都是寺庙经营的,寺庙墓地结合一方面确实是与佛教讲究轮回有关,但更多的还是江户时代的政策遗留的影响。江户幕府尊崇佛教,寺庙当时不仅是宗教场所,还承担著户籍管理、人员流动稽核等职能,每个人一出生就要到就近的寺庙挂名,而死后葬礼也有寺庙安排,葬入寺庙内的墓地。从统治者层面来看这其实是为了社会安定的一种手段,由生到死全面管制,但对民众而言长久的习惯已经足以化为一种风俗保留至今了。。。。。

看来日本寺庙跟国内一样也是暴利啊!!日本地价那么贵,寺庙靠出售墓地和每年收取墓主的公德钱都盆满钵满了吧~再加上抽签算命、做法事等等,啧啧,真是闭着眼睛挣钱!!

接着去了西国寺,特色是仁王门上挂著两米多长的大草鞋(人们因为敬仰仁王的健壮大脚,为祈求腿脚健康而敬奉的)。。。。

才刚刚开始行走在坡道巷弄之间,已经让我有点点激动了呢~

其实去千光寺的话,自己爬上去难度也不大,缆车上山步行下山倒不只是为了节省体力,主要还是想体会两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啦~

千光寺缆车执行时间为09:00–17:15(15分钟一班),单程门票320日元。从早晨出门到现在,遇到的人屈指可数,所以以为自己能包车呢,没想到最后都坐满了,看来千光寺人气蛮高的嘛~

缆车只要三分钟就能到达山顶的千光寺公园。从车厢里可以看到那些紧挨在山坡上的民居、寺庙、学校,可以远眺濑户内海饱览尾道的市容,与此同时导览小姐也会进行相关的日文介绍,耳朵听不懂没关系,毕竟眼睛已经大饱眼福啦~

好天气真的是非常加分啊~

山顶站出来就是千光寺公园了,绝大多数游客第一件事应该都是登上这个观景台,360度欣赏尾道的美景吧~

上来之后的视野其实跟缆车里差不多,只不过空间更宽阔—-整个尾道市区、港口、濑户内海尾道湾和尾道大桥,辽阔的风景真的很治愈啊~

btw下图那个醒目的建筑就是尾道市立美术馆(安藤忠雄的大作),这个美术馆一度在网上特别火,因为有只黑猫为了进馆看展,与保安大叔展开了多场激烈的攻防战,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山顶公园除了展望台,可以游览的地方其实很多,比如市立美术馆、文学之路、千光寺、天宁寺三重塔等等(话说看这张导览图就知道千光寺公园是赏樱胜地了吧,网上找了张樱花季的图片跟大家分享,是不是美炸了?!!)~

我先往美术馆的方向游览。

太羡慕尾道的乡民了—-这里天那么蓝云那么白空气那么好风景那么美~OK想想五六点钟关门的商店街我又稍稍恢复了一点理智。。。。。。

尽管尾道寺庙众多,千光寺也绝对是最为知名的一个,所以就算不走古寺巡礼,这里也是一定要来的。

千光寺跟其他寺庙相比,热闹的不止一星半点—-游客更多、香火更旺、寺庙内有好几处卖御守和绘马的地方。

千光寺钟楼面向濑户内海,是拍尾道大桥的好位置。

文学之路,这条小路沿途有许多刻著作家和诗人的语录的石碑,这些人大概都是尾道出身或者与尾道有什么渊源?

走完文学之路,算是绕着展望台环游一圈啦,我心里止不住的纳闷:为什么没找到那个三重塔的经典场景呢?(其实那个三重塔是天宁寺的海云塔啦,根本不在这里,要往下走才找得到~),然后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Anyway饭还是要吃的,想下到商业街吃饭,GoogleMaps给我指的这条路,我是相当服气的!!它还真敢指,我也真敢信!!

途中经过光明寺。话说我现在经过一片片墓地的时候也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了。。。。。

午餐是在一家专门做定食的店吃的套餐,店主是一对老夫妇~

店内有带图片的英文选单,可以说非常贴心了。点了炒牛肉+炸鸡块的套餐,是好吃的,但也绝没有到惊艳那种程度。

这时候的本通商店街,店铺倒是开门了,街上人其实也不多,但比昨晚真是好太多了!!这里的店铺跟东京大阪那些大城市的商业街自然没法儿比—-基本上没有品牌店,都是一些很有年代感的小店,无论是店铺装潢、店内商品甚至是店主(很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都充满著怀旧气息~

廖作游记中写到,日本都已经进入令和年间,尾道给人的印象似乎还留在昭和时代;商店街里很多店,老板一辈子就守着这间小店,现在人老了,店里也旧了;有家玩具店,店门口摆着陈旧巨大的奥特曼,里面的玩具包装,也是有一半都褪色了

这家大和汤,前身是公共澡堂,现在被改造成贩卖尾道土产和餐点的店铺,店内还能清晰地看到以前澡堂时代的构造和装饰。

因为尾道是港口城市,曾经的海运物流集散地,所以用来制作船帆的帆布工业特别兴盛,据说全盛时期甚至有超过100家帆布工厂。随着时代的改变,帆布的需求大为减少,但在尾道商店街中,依旧有几家帆布专卖店。

我去的两家都是前店后作坊的形式,都是各种帆布包、零钱包、帽子、手创小物品(水壶袋、卫生纸包)应有尽有,价格嘛也都不便宜~

慢慢逛著,也觉得很有看头—-这些店铺虽然不时髦不精致,看起来老老旧旧,但是却因此格外真实,烟火气十足。真是忍不住感慨:我们眼中别有情调的风景,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现在进行时。

因为尾道又是猫城嘛,所以很多店铺售卖的商品都带有喵星人元素~

尾道的生口岛,是日本柠檬发源地,产量至今仍是全国首位。所以商店街上每一家土特产店里,都少不了使用柠檬等柑橘类制作的甜点果酱等伴手礼。

从商店街出来,去了一趟尾道站。

尾道站小归小,案内所、储物箱、休息处、便利店等应有尽有。

意外发现尾道也有乃が美,本来计划去高松时买来吃的,那择日不如撞日,先买来吃吧~(吐槽!!店内的招牌吐司一个足有两斤重!!这尼玛让我一个人吃到什么时候!!然而我没有别的选择!!864日元!!最后吃到离开那天!!)

知识点:乃が美生吐司是日本超人气面包店,发迹于大阪,目前在日本已经有超过一百年分店。所谓生吐司,就是不必经过烘烤就可以吃的面包?

曾经繁华的尾道逐渐没落后,缓慢的步调中有种朴实的温柔~

无论在寺庙里还是在街边,都看到许多戴红帽子穿红衣服的石像。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一个说法是“这些都是曾经有婴孩夭折的父母,将其过世婴孩的出生时辰写在红帽子或围巾上,系于地藏菩萨像上,代表将自己的过世婴孩嘱托给地藏。”

再次上山!!先来到天宁寺,本堂左侧的罗汉堂供奉的五百罗汉(佛陀的500名弟子像)是必看之处。

尾道这里比较好的一点是,几乎每一所寺庙都有语音讲解装置(中英日韩四种语言,其实是五个选项,因为还带广东话!!),讲解词嘛聊胜于无吧~

太喜欢这种行走在坡道上的感觉了—-无论神社寺庙还是住屋民宅都栉比鳞次地散落在半山腰,靠着细长陡峭的石阶坡道串联起来。而蓦然回首,又能从各个角度俯瞰到尾道的山水,每个转角都是无可替代的明信片风景。

老人与海与猫。

突然,意外发现了我上午一直找而未得的天宁寺三重塔(是天宁寺不是千光寺啦难怪上午怎么都找不到!!)。从三重塔旁边俯瞰整个尾道,也是尾道最经典的观光照了~

一天逛下来,已经对尾道有了大概的印象:这里有山林与海、码头、旧仓库、造船厂、铁路、寺庙、坡道、老房子,每一项都相辅相成,造就出尾道独有的风格~

Day3:尾道一日游

我甚至出发来日本之前就已经看到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仍然倔强地没打包雨天穿的鞋子),所以起床后也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索性今天也没给自己设定什么计划,走哪儿算哪儿吧~

十点钟左右,趿拉着人字拖(冷!!然而我自作自受没有更好的选择!!)出门了。

也是很佩服自己呢,按理说这个天气这个装备,不应该舒舒服服在有篷子的商店街逛逛或者坐哪儿喝杯咖啡吗,然而我闲不住!!硬是又往山上走了!!

还选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我严重怀疑!!就算不下雨!!白天都没几个人从这儿经过!!

还是有点怕怕的,所以赶紧回到平地,其实平地上也没见几个人。。。。就这么说吧!!我在东京一晚上见的人都比在尾道四五天加起来多得多!!

去吃午饭!!一路走过,看着沿途的街景都觉得特别享受~对我来说日本的风景不只是樱花、红叶等特定的景致,而是融合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中。这种街景也许随处可见,但是不加粉饰格外真实,恬淡自然却足以仔细回味~

中午吃广岛烧。其实第一天到的时候,晚上就想来吃的,到了才发现晚上不开门!!(店家老奶奶超任性的!!每周只营业四天,还只做午餐!!所以,我在尾道呆了四五天,只吃到一次!!)

还没到营业时间,于是在隔壁几条巷弄转了转,瞅著时间差不多了,就赶紧往回走。事实证明我这么做是非常明智的—-再次回去时,店里已经有三个人了!!不一会儿,店内迅速坐满甚至排队的位置都坐满!!

想说,吃这种店一定要赶第一波儿!!因为排队太难受了(尤其还饿著肚子的话)!!因为你要亲眼目睹老奶奶现场制作广岛烧的过程还要盯着客人吃完让座!!自己闻着味儿吃不到干着急!!

之前在大阪吃过大阪烧,特别喜欢,这次来到尾道(属于广岛县),当然要尝试广岛烧啦~

知识点:大阪烧和广岛烧都属于御好烧(一种由小麦粉与其他配料混合后,在铁板烧烤而成的料理),它们的区别是使用的材料和作法都不同:大阪烧是一开始就把面糊和食材混在一起成为一个厚厚的饼再烧,算是煎熟的;而广岛烧是先用面糊摊一个薄饼,再一层层加入蔬菜以及面条等食材、翻面来烧,中间许多材料更接近于被蒸熟。

看不懂选单,点了最贵的招牌产品(带鸭/鸡胗)。太好吃啦!!是我十天旅行里最好吃的一餐!!感恩~

吃完饭,就在商店街打发时间啦~

其实古朴老旧的商店街里也有几家明亮时髦的咖啡店~

而且很多店铺的门面摆设都特别可爱,无论是门口桌椅、花草、饰物的摆放,无一不体现出店主的小心思~

找了个地儿歇脚,看到一群中小学生成群路过~

尾道有多朴实呢?这里的药妆店是这种画风!!想买什么爆款面膜眼药水足贴,不存在的!!

社恐症患者不敢进去,因为毕竟没准备在这里买什么,怕跟店员面对面徒增尴尬!!(更不敢想万一他还上来打招呼呢!!

本通商店街入口处有座日本著名女流文学家林芙美子的雕塑,一个对我来说无论是去之前还是回来之后都非常陌生的小说家。。。。。。但不可否认,她是尾道文学的代表人物。

本通商店街跟尾道站之间的站前商店街,注意看有一排“星光大道”,上面罗列了一堆尾道籍的名人,比如作家啦艺术家啦美食家啦,然后看到了这个。。。。后来微信群里有在日本生活的朋友给我解惑:“女优”其实是女演员的意思啦,我们理解的那种实际是“特殊女优”

站前街店铺中卖尾道手工布丁的和车轮饼的两家专卖店人气最旺。

知道我穿过天桥是要干什么吗?!!是的!!我又要上山了!!我也很好奇,我为什么停不下来?!!

上坡的时候,不是不担心的!!毕竟我穿的是人字拖!!就怕走着走着,人还在,拖没了!!

赶上小盆友们放学~

路过西土堂休憩所,进到小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雨天,周围没什么人,脚边有几只猫陪伴,看着山下的濑户内海,突然内心胀得满满的有股想哭的冲动,尾道太美好了,可我也应该不会再重返此地了吧,一种无法排遣的惆怅充满着心间~

回去路上路过一次寺庙,然而叫什么我给忘了(疑似千光寺)!!尾道寺庙太太太多了,而我每次的开启方式都不是通过正大门!!全是从犄角旮旯的地方冒出来,然后穿寺庙而过!!

Day4:尾道一日游

早起后,惊喜地发现天放晴了,矮马激动地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始这一天了~

想了想,还是继续随心所欲地探索自己的私房景点吧~

净土寺前的阶梯,紧邻著铁轨、隧洞和港口,人从铁轨下面的隧洞穿过,可以通往海岸边的马路。

一口气转了净土寺–海龙寺–海德寺,听起来很厉害但其实离得很近啦~感觉我已经把这辈子“在日本参观寺庙”的额度用光了~

其中净土寺在尾道寺庙中名气也不少,首先它是《东京物语》的取景地,其次院内的多宝塔是国宝级的存在。然鹅,我还是对里面超多的鸽子印象最为深刻。。。。

不知不觉又往高处走了,看着山上这大片的民居,真是佩服古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与哲学。

寺庙多墓地多就很容易出现墓地与民宅比邻而居的情况,寺庙、墓所、住宅,毫不介意又全无规划地拥挤在一起,普普通通的风景中蕴含着生与死的轮回。

路过尾道市役所,进去参观了一圈。

你脑海中(国内)的政府大楼是什么样的?高耸的围墙、宏伟的建筑、空旷的广场、没有人敢坐下的大台阶,民众只能远远看着,因为它们无时不刻都在传达着无所不在的威严感?在日本,政府厅舍显得更具有亲和力—-民众不仅可以来这里办理各项事务,还有活动室和休息区,经常举办各种市民活动,大一点的高层还有设定展望室(比如之后去的香川县厅)~

来到商店街,想再去定食屋どん吉吃一次定食套餐,结果碰上他家临时休息,只好又往回走吃另一家。

另一家就是阿部食堂。其实到达的第一晚我也试图来这家吃饭来着(先去的广岛烧店!!),结果兜了几圈硬是没找到位置(就是站在店家定位的地方,举目四望找不到店!!)!!今天又来,即便(不算顺利地)找到了我也是气不打一出来:这风格尼玛大晚上黑灯瞎火的能找到才怪!!!

点了猪排套餐,不过我全程都在口水我隔壁小哥哥点的猪排丼,失误失误后悔后悔(然而店家没有中英文选单!!也没有图片!!我大字不识能有什么办法!!全是盲点!!上来什么全靠缘分!!)~

吃完饭,沿着海边堤防一路向西进发~

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尾道的车子牌照上地名印的都是“福山”,我猜可能是尾道实在太小了以至于没有国内类似车管所的机构,上牌照只能到隔壁大一点的城市。

中间有一段路,被称为“尾道海边美术馆”,因为堤防内侧镶著十几幅画作,内容多是描绘尾道的风景~

走这段路真的超舒服的—-吹着海风欣赏著海景,风和日丽坐在这里野餐也很惬意呀~

再次经过尾道站。蓝天白天下的尾道真是美出新高度~

其实尾道也是很多自行车爱好者聚集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岛波海道的起点。岛波海道不只被誉为“日本最美自行车道”,也是美国CNN旅行资讯网的“世界七大骑行道路”之一,两端连线著广岛县尾道市和爱媛县今治市,横跨濑户内海海上六个岛屿(向岛,因岛,生口岛,大三岛,伯方岛,大岛),全长约70km。

想想都觉得很爽啊—-蓝天之下,绿水之上,纵车放浪于天与海之间~而且全程并不是只有单调的骑行哦,途中经过的每个岛屿都有值得你停下来探索游玩的景点。

OnomichiU2可以说是专为自行车爱好者们提供的租赁/修理自行车、住宿餐饮以及骑行补给的综合设施。

它的名字是由当初仓库名称“县营上屋2号”延伸而来,将已经有70多年历史的海运仓库改造成现在集住宿、自行车店、餐厅、烘焙店、杂货铺等于一体的复合空间,是很好的建筑再生的示范。

里面有家捷安特商店,提供跟自行车骑行有关的一切服务。租车的话,我看了价目表,从4000日元/天的越野车到13000日元/天的公路车都有。我个人觉得蛮贵哈,其实除了这家捷安特,港口附近还有当地政府机构经营管理的租车处,价格便宜很多~

这里最特别的,或者完全可以说是U2存在的原因之一的,就是这家可以骑着自从车入住的酒店hotelcycle。

因为11月1日到3日有比较隆重的Betcha祭祀(而我完美地错过!!),我看街上已经开始布置纸垂(しで)了~

知识点:Betcha祭(べ?チャー祭り)是小盆友的狂(e)欢(meng)节日,因为期间除了一般常见的神轿外,还会有三个不同的鬼怪(称为beta、soba、shouki)追逐孩子们,用棍子和木棒敲击他们的头部,如若被敲中会子孙满堂,或者小孩子会变得更聪明。(以打人的方式为被打的人消灾解难,这个过程被称为"祓")

这个店铺装潢风格,有点点难懂。。。。。

路过一家章鱼小丸子的小店,想进来吃吃看。

这一餐加上之前在大阪吃过的那次,让我可以很有底气地宣布,我不喜欢吃章鱼小丸子!!

是的!!在山上了!!

尾道站北口。

沿着海边往回走。这家北前亭挺有名的好像,主要卖“调味小鱼干”料包?店里主打的几款产品,貌似都是用以制作饭团或者配米饭吃的。

最后一晚啦,本来计划吃炸串的,结果到了之后一推开店门,好家伙里面坐地满满当当(生意这么火爆吗,我可是踩着点儿到的呀!!),正当我一脸懵逼考虑接下来怎么办时(排队还是换一家店),老板笑着跟我说#¥7%@&*,我继续懵逼,老板继续徒劳地解释,然后坐靠近门口的一个小哥哥温柔地跟我解释今天被他们包场了。。。。

在尾道的行程就这样接近尾声啦,几天下来我非常喜欢这里。当然每到五六点钟天黑的时候就无处可去只能回公寓休息的痛苦是真的,但还是喜欢多一点:这里有山有海有铁道有寺庙还有猫,城市古朴而且节奏缓慢,一切都是我想象中的日本小城该有的样子~

并不是没有遗憾,比如没去对岸的向岛看看,没有用骑自行车的方式了解这里。但还是非常感谢尾道给了我一段每天早睡早起、不必疲于打卡的旅行~

Day5:尾道–冈山–高松

有了去程的经验,往回走就相对比较从容啦~

之前有抽空去尾道站踩过点,确认了出发去冈山的时间及站台(好习惯一定要保持哦~),所以心里有底。起的不算晚,但不知道怎么肥四,收拾完行李出门的时候依旧很赶,路上急匆匆地去车站,把行李箱的轮子都拉坏了,好气哦~

一路上因为轮子的问题心烦意乱,看着沿途街景都没顾著伤感不过说实话,下次再来尾道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啦~

前几天经过冈山的时候,基本就是出站买票立马又进站上车,所以这次路过,格外珍惜这半个小时的中转时间~

直观印象就是:冈山比高松、尾道都大多了,从车站规模都能比较出来(铁道线路、月台数量都多很多)。

站内有个伴手礼商店,里面不光有冈山特产(比如桃太郎相关、水蜜桃相关),还有四国地区/中国地区的一些热门商品,而且在这里让我买到了之前几次找了好久的章鱼钥匙扣,感恩~

车站出口对面,对面有个SUNSTATIONTERRACE商场,粗粗浏览了一下二楼,多是一些甜品糕点店,然后很醒目的位置有家LUPICIA(里面有冈山限定的白桃大吉岭红茶)~

坐上车后,看着窗外匆匆闪过的陌生的小城镇,有种“初见即别离”的伤感呢~

再次回到高松站,未来几天就请多多指教啦~

高松站又被称为微笑车站,矮马现在连车站都要靠卖萌来吸引人了~~

前往酒店的路上,有了朴实的尾道的对比,一路都忍不住感叹,矮马太繁华了!!街上这么多人!!沿途这么多商店可以逛(尤其到了晚上七八点,商店街还人潮涌动时,我简直要流泪!!)!!Sei说高松是乡下,我第一个表示不服!!

高松的人行道上会分隔出行人专用道和自行车专用车道,之后在几个地下停车场也发现上下都有推自行车的坡道,可以说规划地对骑自行车的人非常友好了~

来到位于片原町的酒店,因为还没到入住时间,先寄存了行李。

说到高松的住宿,也真是蛮曲折的:之前搜了Booking和Agoda,惊讶地发现稍微好一点的酒店单人间竟然都要500+人民币/晚,真是让我惊掉下巴—-一时分不清是因为艺术祭所以处于旺季的缘故,还是日本城乡差距已经小成这样了。。。。。然后Airbnb上的民宿倒是有一些便宜的,可位置又在栗林公园附近(离港口太远了,之后每天去跳岛的话无论往返的交通时间还是交通费都不划算)。穷则变变则通,最后想起用日本的Jalan网站订房(房源确实多了一些,然后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酒店。

So,这就是我精挑细选之后的选择啦~

今天下午的安排呢,就是去北浜alley转转,然后到高松码头踩个点:去趟高松港综合案内(看要不要买艺术祭作品鉴赏passport+三日轮渡联票);了解下高松码头买票位置、登船位置;检视自行车租赁点的位置;沿途能看到机场大巴的停靠位置就更好不过啦~虽然都是一些琐事,但都是为后面几天的行程打基础呢~

剩下的时间就是尽情逛街!!尽情消费!!把在尾道缺失的全都找补回来!!

酒店附近有家平冈精肉店(据说是已走过半个世纪的老店呢),门口也卖各种炸物,忍不住诱惑点了几样饱口福~

沿着片原町商店街一路向西先来到三越百货。高松三越百货包括本馆和新馆两个馆,说实话,除了本馆一楼的护肤品和五楼的美术画廊(里面超多草间弥生的大南瓜,可以全场只有我一个人,完全不好意思拍照~),其他真没什么好逛的。

高松市中心这一块,有许多商店街(片原町商店街、兵库町商店街、丸龟町商店街、南新町商店街、LION通商店街、田町商店街、トキワ新町商店街、常盘町商店街等等),然后它们统称为中央商店街。

最最热闹的首推丸龟町商店街(一头是圆顶广场+三越百货+壱番街东馆西馆,一头是GREEN购物中心东馆西馆,中间还有GAP/ZARA/无印良品等时装店、全家/711便利店、Francfranc/Daiso等杂货店、松本清/可开嘉来等药妆店、星巴克/GRAM/LUPICIA等餐饮店),其次是南新町商店街(有大国药妆、乃が吐司专卖店、橘子共和国等等),其他商店街相比之下就冷清很多,店铺多是一些餐饮店了~

下图是网上找的图片,出处看水印哈~

兵库町、片原町、丸龟町交汇的地方是个圆顶广场(周围开了LV/GUCCI/BottegaVeneta/TIFFANY等大牌店),这里经常举办各种活动/集市,感觉妥妥算是高松的门面担当了~

沿着丸龟町往南走时,两侧的小巷子都超美呢~

很快走到丸龟町的另一头—-GREEN购物中心,商场分为东馆和西馆,里面有超市、有LOFT/ALEXCOMPORT等杂货店、有三叶草/tiger等运动品牌店,顶楼有个小小的花园,还有一堆餐饮店,我觉得比三越好逛很多~

两馆之间也是有块不小的榉树广场,那天有乐队在办签售活动~

穿过马路就是南新町,放出两家比较能打的店(乃が美生吐司和大国药妆)~

看了下时间,觉得还是应该趁早先把正事儿给办了,然后再毫无心理负担地尽情购物~

往北浜alley去时路过鹤丸,晚上也想来吃乌冬面来着,矮马寒风中那个队伍排的,我果断放弃!!

路过一家qiao好看的花店,店门口的摆设也很别致,于是我停下来自拍。然后一个阿姨路过,怕打扰我还特意停下脚步,我示意让她先过去(因为我还没拍出满意的照骗),她一边走一边打量我在干什么,恍然大悟之后超大声地笑眯眯地对我说@#¥%&*!,我给她脑补的配音是“哦哦,原来你是在这里自拍呀,好的好的那我就先过去啦,你慢慢拍哦~”好嘛,感觉整条街的人都知道我在臭美了

北浜alley距离高松港不到10分钟,跟尾道的U2差不多,是利用港口废弃的旧仓库改建的融合艺术与商业的复合式文创园区(说是园区,但其实并不大,十几家店全都紧挨着,所以逛起来蛮不费力的~)。

这里有咖啡店(umie)、餐饮店(206TSUMAMU、黑船屋)、服饰店(depot女装)以及一些特色杂货店(element、RAG-STYLE杂货、Kitahamabluestories),据说周末节假日还会不定期举办活动,人气蛮旺的~

这家RAG-STYLE算是服饰与民族风杂货铺,一进门就能闻到浓浓的香气,昏黄的灯光中看得出是东南亚风情的装潢,店内的杂货工艺品也多是热带风格~

另外一家杂货铺element超酷(可惜不给拍照!!),一楼贩卖各式各样的杂货商品(文具、创意商品、食器、玩具等五花八门的都有),二楼全是怀旧范儿的游戏机,每台机器不间断地发出叮叮咚咚的电子效果音,竟让人不觉得嘈杂~

这些建筑外观并未大幅改造,所以破旧的铁皮屋斑驳的木墙,浓缩著往日港口仓库的日常写照,但是内里却古朴文艺到爆炸,强烈的对比让这里格外有特色和魅力~

这一家店铺也超好逛,一格一格的木架上中展示的都是香川各地的特色产品,有吃的有玩的有用的~

往码头方向走,经过玉藻公园,这两天有个小集市。哎呀,刚来一个下午都没到,已经感受到高松满满的文艺气息了呢~

然后就去踩点高松各个码头啦:高松港有四个码头,1号2号在一起,3号4号在一起。其中,去往直岛、丰岛、小豆岛的快船和男木岛女木岛的轮渡是在3号/4号上船,去往直岛、丰岛、小豆岛、宇野的轮渡则是在1号/2号,售票处根据乘船点的不同单独设定(注意哦,前往男木岛和女木岛的售票视窗在2号码头售票厅的外侧而不是在厅内)。

这两根彩色圆柱,是知名艺术家大卷伸嗣的现代雕塑作品LiminalAircore,妥妥算是高松港的地标了吧。每天早晨出发去坐船时,每天傍晚回来时,都会路过它。

高松港综合案内所:在这里可以咨询艺术祭相关资讯、可以买艺术祭passport以及轮渡三日联票,此外这里还有个纪念品商店可以购买四国/香川/高松/直岛丰岛小豆岛等地的特产。

关于艺术祭passport(4000日元)和轮渡三日联票(2500日元),都挺纠结要不要买的。

不买passport是因为:地中美术馆、BenesseHouseMuseum、丰岛美术馆等必去的重头戏都不支援联票,直岛家计划中的“きんざ”KINZA也不支援,按每个展点300–500日元门票算,如果去的少的话就很容易值不回票价;

买是因为:一来虽然未必能省到钱,但好在比较方便,不用每到一个展点就三百五百的掏钱买票。二来联票护照上有每一个岛每一个展点的标识,拿着护照可以每到一处都敲章做纪念~

三日轮渡联票的话,买的话肯定方便嘛,不用每天早上排队买票,然后如果往返各岛坐轮渡的话,多少能省一些钱;不买是因为,既然是轮渡联票,顾名思义就做不了高速船了呀~尤其去丰岛的话,还没有直达的轮渡,只能先坐到小豆岛中转,有点点麻烦~

最终决定先买passport,轮渡联票的话就让我再纠结纠结吧~

高松市中心不算大,尤其游客常去的区域就更集中了,然后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也蛮多:比如出租车、琴电铁路、公交车、11路。。。。。。

穷游如我,肯定首先pass出租车和琴电铁路(日本交通费太恐怖了,举个栗子,我住的片原町距离高松筑港只有一站,往返竟然要400日元!!);喜欢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我,首选肯定11路,有个自行车作planb备选心里肯定更有底气嘛~

比较好的一点是,高松市政府有提供超便捷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市内有七个租赁点(全都是JR车站、琴电车站、市役所等游客密集的地方),然后租车费用也超便宜(6小时内100日元,超过6小时但是在24小时以内则200日元),业界良心有没有?!

要租借自行车,首先要办张临时租借证,办证的话需要去有管理人员的地点,之后租还车就可以随意啦~

高松站附近,有很多直达电梯通往地下停车场,照着指示牌很容易就能找到自行车租赁事务视窗。

提供护照、填写申请表、看教学视讯,然后工作人员会带你到停车场选车子,手把手教你怎么借车还车付款上锁等,确保你会使用后才带你到出口。

其实我本意是想今天先办张卡,之后有需要时再骑的。无奈教学结束之后,我手里就多了辆车子,盛情难却只好骑着车子回丸龟町(第一次使用还赠送24小时免费券,我简直给跪!!)。

接下来就是购物时间啦~

高松的LOFT很小,但仍然很好买啊,很多小东西让你心甘情愿地付钱付钱付钱!

LOFT楼下还有个ALEXCOMPORT,感觉两者有点点撞型。。。但必须偏心地说,LOFT里面的物品更有质感一些~

高松除了远一点的堂吉诃德,市中心这块儿有三家主要的药妆店:可开嘉来(粉粉的这个)、松本清和大国药妆(有兵库町和南新町两家分店)。其中松本清价格最贵,跟另外两个完全没有竞争性,可开嘉来和大国药妆价格相当(都可以在支付宝或者大众点评领免税+优惠券)。

药妆店边上还有家宫脇书店,不得不说,全世界各地的心灵鸡汤/成功学书籍气质都很类似啊~

差不多八点的时候,走在商店街上,看着来往的人群,竟然有种不真实感(不得不说尾道给我带来的冲击真是太太太大了)

看到这样的鹤丸,我果断放弃啦~

回到酒店,办理了入住,忍不住感慨一声:四渡日本,终于住上酒店啦~

Day6:高松一日游(栗林公园

其实之前给今天安排的行程也是蛮满的,比如早晨先去中央卸売市场吃碗海鲜饭啦,逛完栗林公园再去YOUME商场和堂吉诃德看看啦。后来反思:为什么老是忍不住让自己陷入这种疲于奔波的行程中呢??可不可以不追随那些游记推荐的景点不跟风那些网红推荐的店铺,就照着自己内心的选择,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呢?

所以,最终决定除了栗林公园,剩下的时间就在高松不那么市中心的地方走走看看,感受一下这个城市最真实的日常是什么样子,探索属于自己的私房景点~

在兵库町的另一侧看到一家店门口堆著几个日式酒罐,上面都写着醒目的“金陵”二字

网上查了一下,原来“金陵”清酒是日本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清酒品牌,而原产地就是在香川县的琴平。那为什么一款日本的清酒会叫“金陵”这么一个中国的地名呢?好像说是因为江户时代一个著名的日本学者赖山阳到访琴平,认为这个地方跟中国的古都金陵很像,所以产自这里的清酒就借用了“金陵”这个名字来作为品牌。。。。也太随意了吧!!

离开了商店街,只往西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已经看不到什么人了。。。。。

这几天又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比如之前在尾道,车牌都是“福山(市)”开头,但高松这里的车牌都是“香川(县)”开头。

我旺盛的好奇心驱使我查了一下原因:“车牌上的这个地名指的是发放牌照的地方运输支局又或者“自动车検査登录事务所”(可以笼统地理解成我国国内的车管所)之所在地。简单点来说就是,你的车子在哪里上牌,你就用哪个地方的地名。现在全日本一共有106个地名划分。一般来说,这些地名均取自日本的县级划分城市,但是,日本交通省也允许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市级划分城市即便是在不设定车管所的情况下,也可以拥有以自己城市为名的车牌地名。”

绕着香川学校外围转了一周,已经是初秋的样子了呢,好美呀~

来到中央公园,与其说是公园不如说是市中心的一片城市绿地,园内倒也有不少供市民游乐活动的设施。走着走着看到有个什么品评大会,我凑过去瞅了一眼,各种鱼??日本乡民真是好有闲情逸致~

饿得不行,在中央公园对面的自行车租赁点骑了辆自行车去吃乌冬面~

据说日本乌冬面最早发源于赞岐(赞岐是香川的旧称),香川现在也是以乌冬闻名全日本,被称为乌冬县。所以高松这里真是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乌冬面馆,比较有名的有乌冬-Baka一代和鹤丸等。

我觉得我现在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不再追求去吃那些热门的top3甚至top1(同时也是排队大户的那种),会选那种相当小众一点、但是分数和评价也不差的那种店~

所以我选了南新町的一福,据说也是百年老年呢~

点单方式也跟国内的丸龟制面一样,先在门口排队点餐,拿到面后再自助夹取想要的天妇罗、关东煮等,最后再一并结账。

再次犯了眼大肚皮小的毛病,点了大碗的咖哩牛肉乌冬面和一堆天妇罗,最后根本吃不完。。。。。

街上经常看到老年人骑这种电动/助力车,感觉有点点可爱~

吃完饭,感觉这会儿去栗林公园有点早也有点晒,于是跑到瓦町Flag购物商场杀时间~

瓦町车站算是高松比较大的一个站了,瓦町Flag跟瓦町站连在一起(在日本这叫商场与车站共构?),两者都是由当地琴电公司执行的。商场一共有十层,地下有药妆店、一楼有星巴克、楼上则是杂货店、家居百货店、男女服饰、儿童用品(阿卡酱就在这里啦!)、书店、餐厅等,算是蛮好逛的~

这里也有一家Daiso,在里面看到了貌似很火的美白精华乳液,可是磨磨唧唧的我当时没买,然后后面几天也没有机会再买,sigh~

这一趟旅行,让我对日本人的铁路情节理解的特别透彻—-这里的铁道真的就在你周边,它如此地深入城市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你可能每天乘坐它、或者看它驶过、或者为它让路~

找到我的小坐骑,准备前往栗林公园,“骑上我心爱的小自行车,它永远不会堵车”~

在无数的游记里看到大家推荐栗林公园,而且它来头还不小的样子:在三百多年前的江户时代初期到中期期间,曾是日本最著名的"回游式大名庭",是被指定为日本特别名胜的庭院中最大的。2009年还被《米其林绿色指南—-日本篇》评定为最高等级的"三星景点"。

说实话,我之前觉得这个名号还蛮hulan的,我怎么没听过京都的清水寺、金阁寺或者大阪的大阪城东京的什么什么景点打着“米其林三星景点”宣传,是不是说明这个奖项含金量也就那么回事嘛~

话说回来,买完票入场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附赠一份手册,里面有栗林公园的介绍以及推荐的游览路线。

虽名为"栗林公园",可满园中见得最多的却是修剪得姿态各异、郁郁葱葱的古松(据说栗林公园所在的这片地方最初是长满栗子林的,后来修建成庭园,栗子林早已不在,但还是沿用着这个名字)。

栗林公园主要分成南庭和北庭两个游览路线。南庭的景色比北庭好很多,基本上网上或者宣传册上那些经典图片都出自南庭。

说实话我觉得就害行吧,没网上吹得那么夸张,什么一步一景。

南庭最精华的部分要属南湖那一块儿—-那里有错落有致的小桥流水、有楼庭阁宇造景,有著名的木质拱桥–偃月桥,当然还可以乘船游湖~

最佳观赏角度,莫过于站在飞来峰上看偃月桥了吧,远山近水真的好美呀~

其实栗林公园门口有停自行车的地方,可我没仔细看,以为没有,还特意把车子停到不近的一个停车场。。。。。不过如果这一切是为了让我有机会发现这个由几条长凳一些盆栽组成的特别小特别可爱的街心公园(中央公园:还嫌我小吗?),也是很值得的呀~

接下来就是骑着自行车坐追风少年啦~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刚刚好~

高松确实也不大,沿着栗林公园再往南一些(离高松筑港不过五六站琴电铁路而已),就已经可以看到大片菜地混迹于居民区了~

途中看到一个妈妈载着购物袋慢慢地骑着自行车,微胖的儿子在她旁边小跑追上,真是亲妈无疑了

回到丸龟町,看到一群群万圣节装扮的小盆友从我身边路过,才想起早晨经过圆顶广场时,有不少工作人员在搭建活动场地,于是马不停蹄往圆顶广场赶~

可惜到的太晚啦,活动已经结束,场地都已经被拆的干干净净啦~

我是如此的喜欢吃大阪烧,以及在尾道吃的广岛烧是如此的美味,以至于我特意又找了一家评分挺高的大阪烧来吃。

到的比较早,店里只有一位客人。但是我点单之后仍然等了很久,老爷爷手也一直没停地忙活,貌似是电话外卖的订单比较多。

这家大阪烧的制作风格跟之前吃的不一样—-不是老板在你面前演绎整个制作过程,而是他在工作台做好之后拿给你。话说这个成品颜值未免太低了吧,甚至有一点点焦(叫大阪烧所以也沾上了大阪人暴躁的脾性了吗),但口味依旧是很棒的,IloveJapanesestylepancake~

最最最让我尴尬的是!!在我开始吃的时候又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客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所有的客人都在等著上菜!!全场只有我一个人在吃(或者说全场人都在盯着我吃!!)!矮马我都不敢回想我当时揹负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吃完饭就早早的回酒店了(毕竟要为后面几天的巡岛之旅储存精力嘛)。酒店正对面有家大超市,去买了几样水果回来,以备之后几天去岛上参观时做口粮。

我每次在日本逛超市都很不解:明明有那么多蔬菜种类,为什么在饭馆吃到的永远都只有包菜包菜包菜?!!!!(好啦我知道是因为贵啦)

Day7:男木岛-女木岛一日游

濑户内海的巡岛之旅,我准备从两个不那么热门的小岛开始—-男木岛和女木岛。

因为之前踩过点了嘛,知道售票厅位置和登船位置,所以我先优哉游哉地在松屋吃了个早饭,觉得提前一二十分钟到港口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到达港口后,我当场崩溃!!售票厅那里至少排了五六十人!!!好在我脑袋瓜反应贼快,本来还纠结要不要买三日轮渡联票呢,现在觉得果断要买啊!!不说能不能省钱,光每天排队都能少花多少时间!!

既然决定买轮渡联票,那就可以不用在这排队买了吧?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我找了个老外工作人员咨询了一下,他问了我的今日计划,告诉我去马路对面的综合案内所买会比较快。

于是,我立马跑去买了联票,又火速跑回来登船,一切都刚刚好~

先去的男木岛,又被人熟知为猫岛,因为岛上居住着200多只猫咪,猫的密度简直比人的密度还高。。。岛上的房屋基本都是依山而建,所以那些蜿蜒曲折的阪道也是另一个特色啦(是不是mini版的尾道既视感!)~

一下船就能看到这个纯白的男木岛案内所,是西班牙雕塑家JaumePlensa的作品“男木岛之魂”,镂空的屋顶是世界各种文字的问候语。纯白的建筑仿佛从天而降的一片羽毛落在水面上一样,轻得像随时可能会随风飘走~

案内所内部也是功能非常齐全—-既可以买船票、纪念品,也可以获取岛上旅游资讯,还可以在这里休息,真是非常好看又实用的空间~

有个角落还实时公布岛上游客的地域排名,台湾游客数量真是遥遥领先~

大多数游客离开案内所之后,通常都选择通过鸟居开始看展之旅。我呢,有点点想避开人流,所以选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找到两个展点,但工作人员都说09:30才开馆,所以我索性先去了高处的丰玉姬神社,当年在公众号文章里一看到这个角度的神社照片就一见倾心,从此就在心里埋下种子想着找机会一定要来濑户内海一定要来高松一定要来男木岛~

这场景是不是就像新海诚动画片里的一样~

男木岛虽然道路曲折,但指示牌标得特别清晰明了,完全不会迷路~

岛上有间男木岛图书馆(也是一间咖啡简餐店),是岛上居民自办的图书馆,由本地老屋改建而成。

馆内布置地古朴而又温馨,如果有那份放松的心境,那么在这里看书是最合适不过了~可惜我还想着多看几个展览,不能匀给这里太多的时间

翻看了留言册,没想到留言区也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兜兜转转把岛上所有展点全都转了一遍,这时候倒还挺庆幸买了passport的:一方面passport给了我底气去每一个开设的展馆,不用扣扣索索地作出取舍,另一方面不用每到一个地方三百五百的掏现金,也真的很方便啦~

由于男木岛坡道多,岛上居民从很久之前就是用小推车来运送物资。艺术家以这种现象为灵感,制作出各式各样、有着亮眼造型的小推车们供岛上居民使用。

所以看这个展点的时候就有点点感动,觉得好棒啊,艺术不一定就是固定在某个地方给人参观,也可以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btw这些小推车不便宜哦,我看大部分价格都在50000日元左右)。

在岛上很多小巷子里都能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墙壁,它们同属于“路地壁画projectwallalley”。这个专案利用废旧的船只、木材废料,把他们涂上缤纷的色彩,再加设在岛内民宅外墙。也是艺术融于生活的很好的栗子呢~

og10(SEAVINE:ontheshoreline,这个展品在室内通过瓷器藤蔓,模拟出波浪与风,展现出波涛从望海的空屋窗户涌入的景象。我无法描述出我当时的震撼,就觉得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艺术细菌、只能靠拍拍照片发微博装x的我,也终于有一天有一次能看懂艺术了!!!

og09:这一片黑色废墟在古朴的民宅区显得特别醒目,也特别能够让人通过对比明白毁灭的破坏性。

og08:罕见地在这里排了一会儿队,因为馆内一次只能进6个人以达到最佳观赏效果。

空间的二楼天棚和地板上都摆放著很多种会发声的竹器,用电力控制竹器摆动来演奏不同的音乐,声音清脆悦耳。一楼一进门处的大萤幕上,则刚好是二楼这些竹乐器在不同维度演奏投射出来的平面投影,真的是好奇妙的感觉~

至此,把岛上所有的艺术装置都看了一遍,心满意足,终于可以闲下心来吃午饭~

男木岛小归小,但吃饭的选择还是蛮多的,比如港口边上就有男木岛观光协会的小卖铺、男木岛图书馆院子里有提供咖哩饭、お食事処まどか(Madoka)有各种海鲜套餐等等。我选的这家梦幻咖啡厅位置无敌,可以一边吃简餐一边看海~

13:00的时候,坐船去女木岛,只要20分钟就可以到达。结果我在船上光顾著跟人聊微信,到女木岛的时候忘了下船,结果船继续开回高松了!!!

查了下时刻表,好在下一班高松开往女木岛的船是14:00出发,前后加起来也就耽误一个小时!!然后,万分庆幸买了轮渡三日联票!!

女木岛,又被称为鬼岛,因为这里是《桃太郎》故事中的鬼怪们居住的小岛,因此获得了这个名字,所以岛上到处都有卡通版的鬼怪雕塑,然后山顶还有个鬼岛大洞窟。

一下船,就跑过去拍“海鸥停车场”,可惜人好多,只能另辟蹊径选了个不一样的角度~其实,港口边很多地方都有海鸥停车场,一排排假海鸥当中,偶尔还会有几只真海鸥混迹其中,特别好玩~

拍完海鸥,附近就是“20世纪的回想”~

因为之前在男木岛上山下海玩得比较彻底,今日份的满足已经达成,所以在女木岛就不想走太远了,准备就在港口附近的区域活动,所以那个特别远的需要坐巴士的鬼怪大洞窟就不去啦~

即便是随便逛了下,还是遇到几个印象深刻的展览。比如mg04:在和式庭院里展示各种盆栽~

往东走的时候,不期而遇的一个装置,好喜欢它洒脱的酷酷的样子~

mg17:梯田的风。之所以来这里,完全是因为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啦~在过往是梯田的场地设定了400多个陶块,我是完全没有get到其中的艺术内涵,但在这里远望大海也是蛮美的~

没了特定目标,剩下就随心所欲的闲逛了,沿途看到的都是女木岛的民宅和农田,除了偶尔经过的一两个游客,真的完全遇不到什么居民。据说女木岛才100多个居民,热闹的场景估计是看不到的,而且在这里居住应该特别耐得住寂寞吧。

回到港口,再次路过20世纪的回想,夕阳的暮色下钢琴内飘出英文版的《友谊地久天长》,让人有种分外的荒凉萧瑟之感~

这时候的海鸥停车场完全没人啦,配着日落真是超美der~

回到高松,跑去武内食堂吃饭,点餐时鸡同鸭讲完全盲点,好在上来的成品还不错~

办理入住时告诉前台不用每天打扫房间,回来时看到清洁人员把换洗的和服、毛巾等洗漱用品放在我房间门口,真是瑞斯拜。。。。。。。。

Day8:直岛一日游

直岛是我此次行程的重头戏之一,完全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因为直岛可以参观的展品非常多,一天的时间里想完完整整走一遍是百分百的missionimpossible,所以最好提前做好功课,了解下各个区域有哪些展品感兴趣,明确目标后提前做好规划,这样到时候会比较高效一些~

直岛的参观区域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宫浦港附近的宫浦区域、本村港附近的本村区域和Benessehouse周边。

每块区域我比较感兴趣的点有:

1、宫浦区域:红色南瓜、直岛銭汤“I?汤”、直岛展览馆;

2、本村区域:家计划(南寺)、直岛大厅、ANDOMUSEUM;

3、Benessehouse周边:黄色南瓜、地中美术馆、Benessehousemuseum、李禹焕美术馆;

交通的话,可以选择巴士:从宫浦港下船后,有町营巴士(单次100日元)前往つつじ荘(町营巴士的终点站,而且它有个超诗意的中文名字“杜鹃庄”),途中也会经停本村港。到了つつじ荘,可以换乘区间巴士(免费)前往地中美术馆。所以,靠这两种巴士,是完全可以把三块区域串联起来的。

当然我更推荐骑自行车啦:直岛大部分割槽域的道路都比较好骑的,指引做得也比较清晰明了,相比受限于公交车的固定时刻表,骑车则可以做到随走随停。但是需要考虑的一点是:Benessehouse到李禹焕美术馆这一段是不允许除了酒店住户以外的自行车入内的,所以只能把自行车放在つつじ荘(附近的停车场,所以Benessehouse到地中美术馆这段路要么步行要么坐巴士,参观完之后再坐巴士回到停车场。

今日早餐选择了食其家,忍不住夸夸自己—-尽管选择有限,我也是尽可能吃出了多样性呢~

前往登船口时就远远看到了前往直岛的轮渡,船身上有着著名的红色波点,totally草间弥生style,波点分布的没有那么密集的时候,看起来也是有点可爱啦~

今天无论是轮渡本身还是游客数量,都碾压昨天的男木岛&女木岛。船内宽敞明亮,有多种座位选择(有软座有沙发还可以席地而坐或躺),而且有吧台有自动贩卖机有厕所还有一些游乐设施,简直不能更优秀~

不得不说,我出来玩,心情和判断力太容易受天气影响了—-早起后发现仍然在下不大不小的雨时,心情也跟着灰濛濛的。在船上就一直纠结到岛上之后是租自行车环岛还是坐巴士—天气预报倒是说雨到下午就会停,但上午骑车总归不是很方便吧;坐巴士的话又有点不甘心,因为想骑自行车。。。

想来想去想不出答案,下船后我索性跑到案内所休息了半个小时!!这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因为等我下定决心租自行车时,最想租的那家店车子已经全部租完!!备选的那家也是大排长队!!没办法,残酷的现实只留给我一个选择,然后我也不负众望紧接着犯了第二个错误!巴士就在眼前,工作人员也热心问我去哪里,我还在那儿故作高冷要考虑一下,眼睁睁看着巴士从我眼前开过,白白多等二十分钟。。。。。

前前后后浪费了一个多小时!!(后面没能去到南寺时,没有时间逛Benessehousemuseum和李禹焕美术馆时,我无数次的气自己,如果当初把这一个小时利用起来就好了

到了本村港,我没有令人失望地犯了第三个错:本来来得就很晚了!!我愣是兜兜转转一圈之后才想起去领南寺的整理券!!等领到的时候,已经排到下午13:15了!!!

心情差到极点,但是也没有办法,不停安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了本村港闲逛之旅~

路上看到两个骑车的老外,啊,是顺利租到自行车的幸运儿呢~

我做了下功课,其实直岛艺术岛的计划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来,最早日本Benesse集团老板福武总一郎邀请安藤忠雄来规画几栋建筑,建了美术馆及展场,后来又有了草间弥生的南瓜,再后来又有所谓的“家计划”赋予老房新生命,再后来2010年起濑户内海艺术祭的举办,这座小岛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的“家计划”全都集中在本村港地区(这个系列目前有七部作品:角屋、南寺、“きんざ”KINZA、护王神社、石桥家、碁会所、“はいしゃ”牙医所),利用当地废弃的住宅、粮仓等房屋,邀请艺术家重新进行空间设计或在其中进行艺术创造,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热爱艺术的年轻人踏上直岛,带给小岛新的活力~

OK最后一个错误来啦!!我当时心态完全崩了,误以为就算拿着passport,参观家计划仍然要买家计划的通票(其实不是的!除了KINZA以外全都可以凭护照免费参观!!)不瞒大家说,我是写这篇游记时才反应过来的,所以现在真是心中有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

只能安慰自己,算啦,漫步在这些宁静巷弄也是很不错的体验啦~

以为家计划需要额外收费,所以在本村正儿八经参观的只有这个na09

直岛大厅,是举行文娱活动、竞技运动等各种活动的会馆,是三分一博志历时两年半时间调查直岛的自然人文环境,以及当地人的生存智慧,总结出的建筑设计。我不懂设计啦,只觉得建筑很漂亮很特别,尤其屋顶部分,据说屋顶上的洞是为室内换气所开。

来到本村港港口边,觉得这里的景色还挺好看的,有那种小渔村的感觉。然后我突然就释然了,真正的跟坏心情saybyebye~

港口边上还有个巨大的、像肿瘤一样的不明物体。走近一看是个停车场,矮马我真是要给跪下,直岛的艺术资源已经丰富到连停车场都这么酷嘛?!

安藤博物馆外观为老民宅,内部却为混凝土空间,建筑本身即是作品。几次经过时都大排长队(全是歪果仁!!!)我当时有点破罐子破摔,觉得反正南寺看不了,整个家计划也都没看,干脆连这个也不排了,全都留给下次吧!!!!

农协前(Nokyo-mae)这一公交站旁边,有个本村休息厅&资料馆,这里可以领取很多导览资讯、可以买到“家计划”的通票,还贩卖很多直岛纪念品,当然顾名思义也可以在此休息啦~

因为之前预约了13:45参观地中美术馆的票,所以算了算时间12点左右就赶紧坐巴士去了~话说连巴士都是草间弥生style呢,想问问岛民,有没有一种被红色波点支配的恐惧

下车后,往前走大概五分钟就能到达海边的黄色南瓜,相比宫浦港边上的那个红色南瓜,我更喜欢这个,废弃的码头阴暗的天气,有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算了下时间,想一路挨个把BenesseHouseMuseum、李禹焕美术馆、地中美术馆全都参观一遍是不能了,与其囫囵吞枣不如就只去地中美术馆(在直岛的遗憾还差这一点吗?!!)

沿途先经过直岛有名的Benesse酒店周边。这一片区域被规划的真的超级棒,有酒店有户外装置有纪念品店,配上大片的草坪及不远处的大海,很有度假feel,无论是在这里散散步还是坐在哪里看着大海晒太阳,都超级惬意~

一边走一边感慨,直岛简直可以称为“安藤岛”嘛,除了本村家计划中的南寺、安藤博物馆,这一片的三大美术馆(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BenesseHouseMuseum)都是安藤忠雄一手设计与建造,服不服!!

这一段路还蛮长的,好在有美景作伴所以走起来并不无聊~

BenesseHouse附近有个户外展区,放置了蔡国强的作品。

李禹焕美术馆(入口的风格跟地中美术馆都超像的~),我们有缘下次再见吧~

先到售票处,工作人员告知要距离预约时间10分钟以内才可以换票。拿到票后仍然要走好一段路才到美术馆(但是这条路超美的,有无数的花坛还有几块睡莲池),门口有工作人员,他们一边检票一遍告知进入之后就不能再拍照了。所以下面全是官网图片啦~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一贯以来都追求将建筑融入自然的地貌之中,而这一理念在地中美术馆的设计上达到了极致。为了不破坏濑户内国家公园的视野,安藤忠雄将美术馆的建筑都建在了地下。从空中俯瞰,只有一个个简洁的几何形状开口向着天空。

美术馆室内完全依靠天井采光,光线透过不同形状的缝隙与开口被引汇入室内,在每天的不同时刻呈现出独特的色调与影子;在地中美术馆,光是馆内艺术作品展示的有机参与体。”

馆内有三个展览:莫奈的睡莲、JamesTurrell的灯光展、WalterdeMaria的作品《Time、Timeless、Notime》。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就是美术馆的建筑本身,因为在这里,建筑不仅仅是用来摆放馆藏艺术品的屋子;建筑本身与艺术作品同等重要,他们互相呼应、互相衬托,达到光影、造型、比例的完美平衡。

展览的话,就是对JamesTurrell的灯光展印象比较深刻啦—-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感觉每一步都有非常奇妙的视觉体验(btw南寺也是安藤忠雄和JamesTurrell双剑合璧的作品,真是更让我遗憾了)~

参观完毕之后,终于可以卸下整天的不安不满以及其他有的没的的情绪,彻底放松下来吃个下午茶~

出来的时候,意外发现放晴了~

轻车熟路坐区间巴士先回つつじ荘,再坐町营巴士回到宫浦港。离回程发船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趁著天气好,把周边几个展点逛了一下~

完全不懂为什么这个艺术装置叫直岛展览馆据说设计师的灵感来自海市蜃楼“浮岛现象”,不过这个没有支架的多面体构造,看起来是蛮轻盈而漂渺虚幻的~

直岛钱汤的画风真的蛮张扬的,有点点热带风情的感觉~(如果在直岛留宿的话,真的可以到这个浴场泡汤哦~)

暮色下的街道和民居,看起来好温柔~

连这个案内所,都是大名鼎鼎的建筑师妹岛和世的作品~当然经过一天的洗礼,我现在也是很能心如止水的接受这种设定了~

上船的时候,工作人员拉着条幅欢送我们,真是好笑又感动—-这份细致的贴心真的只有日本人能做得出来吧~

坐在回程的船上,看着窗外的夕阳,翻看着拍的照片,回想着今天的种种,总的来说还是开心多一点—-虽然开场不算顺利,但有个happyending也不错啦~

Day9:丰岛一日游

其实关于要不要去丰岛,我很是纠结了一阵子–一方面感觉丰岛上面就一个丰岛美术馆略能打,然后还没预约到丰岛美术馆的票!!也不知道到了现场会是个什么情形!!其次就是,既然买了三日渡轮联票,那肯定想充分利用起来尽可能让它值回票价嘛,然而高松又没有直达丰岛的轮渡!!只能起个大早先去小豆岛中转!!

即便如此,我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去一趟,事实证明丰岛带给我的美好是其他任何岛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很感谢自己的不放弃~

丰岛的展品,我感兴趣的只有丰岛美术馆,其他都是可去可不去那种(可能也因为跳岛第三天了,有一点点疲惫),所以只安排了大半天时间。我是先坐轮渡到唐柜港,参观丰岛美术馆(没去心脏音的存盘,去了丰岛美术馆对面的棚田),然后坐丰岛巴士去家浦港,继续参观丰岛横尾馆,最后从家浦港坐高速船回高松(因为不是一个港口进出,所以就完全打消了骑自行车环岛的想法,所以对我而言骑自行车最好的机会就是在直岛!!为昨天的愚蠢悔恨again!!)。

到了丰岛,吸取前一天磨磨唧唧的教训,一下船立马往丰岛美术馆狂奔,第一时间拿到了09:45的整理券

所以没有提前预约到门票不用担心,早点来拿整理券是同样可行的~

09:45时,排队买票后,需要走过散步道,绕明神山一圈,才能到美术馆本馆。不得不说,丰岛美术馆真的是出乎我意料的漂亮–相比昨天的地中美术馆,因为可以有角度看到它的全貌,就觉得它和它旁边的cafe&shop像是两块大鹅卵石镶嵌在明神山一样,很好地把自己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进场前需要脱鞋,有工作人员告知不能拍照,并提醒要小心地面的物品,一切都是作品《母型》的组成部分(就是说小心不要踩到地上的水珠,然而我还是中招了。。。。。看着地上很多半干的脚印,我就知道很多人的遭遇跟我一样anyway大家不管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自己,都还是小心细致一点啦)。

说实话,之前在网上看过照片,感觉也就soso(不然也不会纠结要不要来)。但实际进入美术馆之后,那种视觉听觉被放大之后的体验,真是难以言表。首先美术馆本身

就是一个曲线神奇的建筑–整座建筑并没有采用任何支柱,取而代之的混凝土薄壳构造,并且在穹顶有两个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的洞口,能看到天空、绿树和飞鸟。

虽然叫做“美术馆”,但是整个空间只有一件艺术品,就是水。艺术家内藤礼把地下水引流到美术馆的地表,地表上有无数2、3毫米的小孔,水从小孔中涌出,因为地表有着非常不易察觉的倾斜度,所以水珠在风,地表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以不同的速度流动、汇聚、成为水流,汇入水洼,造就了一个极具禅意的静谧空间。

如果让我试图表达,就是真的可以从水滴的流动联想到人生—-一路向上打拼的时候是选择独自一人还是选择结伴而行,是中途选择了安逸还是一往如前的继续,是不是能够抗拒途中的陷阱或者诱惑,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不是有的人生下来就离罗马更近一些。。。。。

看到馆内有几个人在里面席地而坐写写画画,第一次发自内心地特别羡慕他们,可以把这一幕记录下来~

出来时会经过cafe&shop,不夸张的说,我在馆内所见比明信片上的还要好看一万倍!!!所以大家一定要来!!!

丰岛美术馆的对面,是一大片棚田。入场的时候,拿了一张棚田散步道的导览图,上面显示棚田内设定了观赏道以供游人欣赏梯田和海景,当时就决定从美术馆出来后要下去看看~

这里真的好漂亮—-这里有花田、有稻田、有棉花地、有果树(柿子、橘子)、有大海~我的好奇心驱使我走了一条少有人去的路,导致我离丰岛美术馆看似近在咫尺却实际遥不可及,而我也想尽办法排除万难回到了正途

我不觉得这些是麻烦,相反觉得很有趣,感觉这个经历像是好奇心送给我的礼物~

从棚田上来之后往回走,不期然间就看到这段绝美的海景公路,加上刚才有趣的遭遇,以及当日的好天气,真是幸福得想要原地转圈圈~

感觉今日份的满足已经早早达成,所以就优哉游哉走回唐柜港,准备坐车前往家浦港~

因为这时的心境比来时更放松从容,所以更能悠然欣赏路边的秋色~

沿途经过农宅和农田,literally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可能是艺术祭期间的缘故,好像无论巴士还是高速船,都会额外增开一些临时车次。比如我在唐柜港时,准备照着时刻表乘坐13:18开往家浦港的巴士,结果赶上一趟13:04的加班车

跟司机大叔商量了一下,坐到了副驾驶的位子,真是好幸运哦~

家浦港案内所旁边有个纪念品商店,真的超文艺的~

横尾馆,顾名思义展示的是横尾忠则的作品(横尾忠则,日本著名现代艺术家,被称为“日本的安迪-沃霍尔”,善于将日本元素与波普艺术融合)。

从外表就能判断出横尾馆的独特风格,民居的墙面被改成了红色的玻璃,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透露著creepy的气氛~

出来后随便乱逛,途径一所学校。看到我拍的蜘蛛网了吗?话说来到这些小岛,除了大片的农田能让我真真切切觉得这里是乡下,另一个就是经常遇到的蜘蛛网了(在尾道也是,经常在灌木丛中看到)~

回程就不准备再坐轮渡啦(坐的话依然要在小豆岛中转),想早点回到高松(这个船次也是临时加班的)。话说高速船除了快一点,舒适程度跟轮渡完全没法比嘛—-船又小,引擎声又超大,还有一点点颠~

又回到高松码头,又看到这两根彩色柱子,想到是最后一次看到它们,还有点依依不舍呢~

坐高速船回来主要就是想把时间省出来,趁著日光还在把高松港附近的几个艺术装置也依次打卡~

在高松筑港站前面的板凳上休息,捕捉到一张列车进站的图片~

这家店我昨天路过的时候就有点点想进去一探究竟(主要店招上的二百年老店比较吸引我),但当时天色已晚,店家也在准备打烊,就作罢了。既然今次又从这里路过,那肯定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嘛(门口是我的坐骑和揹包)~

进去就没有空手出来的道理,虽然没看出来卖的是什么,仍然盲目地买了四五样(第二天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吃了,是鱼饼啦,超级美味)~

买完出来就心满意足地往香川县厅赶~

香川县厅的建筑本身就很有名,它是战后日本第一代建筑界巨匠丹下健山的早期重要作品,虽然是混凝土结构,但可以看出来它的原型是日式五重塔,是东方传统建筑结构与西方建筑材料及技术的完美融合。而且庭院中还有水池,叠石,小桥等造景,可惜去的时候县厅在翻修,所以没能拍到照片。

放两张网上找的图片哈,侵删~

香川县厅本馆21层有个展望室,在这里可以360度俯瞰整座高松市。btw我之前在案内所时领到一张宣传册,上面说为了配合艺术节秋季活动,展望室这里会在每天晚上18:30-22:00推出光影展。

从县厅出来,骑车找吃饭的地方。先去了宝食堂,17:30准点到达时发现他家店门紧闭店里漆黑一片没有开灯。咦,GoogleMaps上明明写今日营业的呀,而且门口也没有临时关店通知~我一边好奇一边开启地图搜寻备选餐馆,然后突然听到门内一阵脚步声随即店门就被开启,哦,原来我来早了呀

跟老板比划了一下,盲点了最贵的一个丼(说实话我现在也很能接受这个操作了)。目睹了老板制作的全过程才知道,我点的是个猪排丼

特特特别好吃~能排到我此次旅行吃到美食的前两名(另一个就是尾道的广岛烧啦~

今天各种心愿达成,真是太满足了~

Day10:高松–上海

最后一天,感谢尾道的慢节奏掰回了我的生物钟,早早起来后发现还有点时间出去玩玩~

在商店街看到那天万圣节活动的大合影,我也跟你们来一张吧~

时间差不多了,就坐机场大巴去机场啦(我竟然拖着坏了一个轮子的行李箱舍近求远跑到高松站去坐大巴)~

办完登机手续,时间充足,就把高松机场逐层逛了一圈(好有意思,当时来的时候赶时间,无论高松机场、高松站、冈山站、尾道站都没能仔细端详,而返程的时候,我又全能弥补遗憾,感恩~

国际线附近的伴手礼商店,里面多是一些四国/中国地区的土特产。

当时没买这个红薯饼,真的好遗憾啊~

国内线附近的伴手礼商店反而更洋气一些,里面还有草间弥生的周边~

三楼有个观景台,可以坐在这里看飞机起落~

出关之后,有个小小的免税店,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游客常买的那几样儿都有~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