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接下来你会看到他们~~

行程综述

我们决定一起飞去美国的西南部。这里地广人稀,气候条件干燥炎热,有着火星一样的地表特征。因为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的居住,更给这里新增了一层神祕的色彩。以前我总是习惯在旅游前做好详细的攻略,旅游的时候一步一步跟着来。这次时间紧,很多行程都是当天决定的。我们走了一些弯路,但也偶遇了不少惊喜。这次出发前,我并没有看很多目的地的美图。当我亲身站在那片景色中的时候,眼前震撼的景象只能发自肺腑的用“哎呀我去”来形容。我们这次一共解锁了五个州:Texas,NewMexico,Arizona,Utah,和Nevada。全程自驾,一共1,300多英里。平坦的公路非常好开。因为是自驾游不想赶路,我们这一路的酒店都是当天定的。我接下来也会为大家介绍一些当地的酒店。好啦,先囉嗦这么多,现在请跟着我们的脚步一起开始旅行吧!我会做个称职的导游,在每个景点前画出关于它的知识点和历史故事。咱是文化团,追求的可不仅仅是上车睡觉,下车拍(sa)照(niao),对吧?毕竟玩儿完回来还得和别人装一下呢!

是时候要搬出地图了,小星星标识是此程的主要景点。

埃尔帕索(ElPaso,TX)白沙漠圣达菲(SantaFe,NM)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NM)石化森林公园纪念碑谷马蹄湾,羚羊谷,鲍威尔湖圣多纳(Sedona,AZ)拉斯维加斯(LasVegas,NV)

行前准备

防晒(50倍数以上,我每隔两三个小时会补一次,一路下来并没有被晒黑)

帽子帽子帽子!(我刚开始两天为了凹造型,并没有带帽子,头皮就被晒伤了,到现在两个多月了,太阳一晒还是会很痛,呜呜,当然如果你擅长往头皮里涂防晒的话,请忽略这一条)

防晒服(这个很推荐,因为那片区域非常的晒。我并没有带,hmm..觉得照相不好看

预定羚羊谷。羚羊谷是不允许自己单独进入的。需要报当地印第安人的团。因为景点十分火爆,所以一定要提前预订。具体预订网站,何时去参观等,会在羚羊谷的部分细讲。

相机:Leica卡片机,Canon5DIII+24-105mm/16-35mm,因为那里风沙比较大,建议带上相机防沙套。没有防沙套?没关系,羚羊谷的部分会教大家怎么自制防沙套~

租车:我们选择的租车公司是Thrifty(他和Dollar一样都是租车界大拿Hertz旗下的公司。这三家的车都是互相share的,但价格一般比Hertz便宜很多)。我们四个人选择了七人座的Full-sizeSUVGMCYukon。非常的宽敞和舒服,车内音响也是杠杠的。因为是异地还车,所以七天的价格略贵,租车共花费$1,033。索性这一路五个州都不用交tollfee。下面是一张我们的肌肉猛男车。

下载离线地图:这一路除了住人的地方,几乎是没有手机讯号的。也好,没有了手机的干扰,家人坐在车里谈心的时间变得更多了~

买一大箱水备用:和我们之前去过的很多地方不同,这一路的加油站/服务站都间隔的非常远。所以一定要提前备好水和食物。

一颗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心

Day 1: 飞往埃尔帕索 El Paso, Texas

旅行的第一站我们将前往新墨西哥州的白沙漠。大多数游客选择先飞去同位于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再开车四个小时过去。本着不走回头路以及懒得开那么久的车的原则,我们直接飞去了位于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小城ElPaso(属于德州)。这里到白沙漠只要一个多小时。我们本来计划一大早的飞机,中午飞到ElPaso,可以赶到白沙漠看个日落(也是最适合照相的时间)。无奈睡过头了,早上的飞机没赶上,最后又改签,直到下午快6点才落地。ElPaso机场的租车工作人员非常的nice。我们对之前在网上定的车各种不喜欢,换了好几次,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换到一辆很满意的车。工作人员一直都非常的有耐心帮助我们。至于ElPaso本人呢是非常的荒凉。我们并未过多停留,只在日落时分在一个叫做ScenicDrive的观景台上远眺了邻居墨西哥。之后便一路向北开到距离白沙漠入口只有15分钟车程的小镇Alamogordo。夜幕早已降临,关灯,睡觉。

住宿:QualityInnSuites(1020SouthWhiteSandsBoulevard,Alamogordo,NM88310,UnitedStatesofAmerica)便宜,舒服,有免费的早餐,距离白沙漠开车十五分钟。

飞机上看ElPaso,十分的荒凉

在ElPaso的ScenicDrive看日落,远处就是墨西哥了。

Day 2: 白沙漠

起床啦!今天开始正式的旅行!参观白沙漠(WhiteSandsNationalMonument)有两个时间点最好:一个是早上七点刚开门的时候,天气还不是太热,另外就是太阳落山的时候,五彩祥云配上奶白色的沙丘不要太好看(表情)。然鹅,我们两个都没赶上==我们大约9点多抵达了入口。却被通知这个国家公园将在中午12点关闭,所有的车辆要在11点前离开。(只关两个小时,下午两点会重新开门)原因是紧邻着白沙漠的是一个美军导弹试验基地,而我们到达的当天中午12点,要进行。。导弹试验。。。WTF?!这就是没有提前做功课的结果啊朋友们!接下来导游我就要划重点了,介绍白沙漠的前世今生(当然这都是回家之后补课的),以及旅游注意事项。不感兴趣的盆友直接往下滑看照片。毕竟,我们的照骗还是很美的。

入口:USHighway70边上。游客中心在入口旁边,有一个影厅,循环播放小电影(别瞎想,说你呢!)专门介绍白沙漠的。

门票:$5刀/人

游览时间:两个小时+

开放时间:每个季节都不一样,官网传送门//www.nps.gov/whsa/planyourvisit/hours.htm

气温:非常热,非常晒

游览简介:白沙漠国家公园里面并不大,需要开车进入。里面只有一个环形的小路,叫做DunesDrive,全长16miles(26km)。路边有很多停车场可以停车。停车以后脱了鞋就可以爬到沙丘上耍啦。白沙漠公园里一共有四个trail,供徒步爱好者使用(一定要带上水!)。另外临近日落的时候,公园里还有步行团可以参加。具体请参见官网。

白沙漠的故事:

那是两亿年前的一个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又到了恐龙们交配的季节。这时候的白沙漠还是一片内陆海。翻腾的海面下面,逐渐形成了大量的硫酸钙(也就是石膏Gypsum)。随着地表运动,这里的海变成了山,恐龙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石膏还留着。几万年前,山体塌陷又变成了湖泊,这些石膏还留着。后来湖水也蒸发了,这些石膏还留着。那这石膏是咋变成散沙的呢?二月春风似剪刀啊!这片区域刮起了一阵狂风,一刮就是几千年。大风将石膏解体重新组装成现在我们眼前的这高低起伏的像白雪一样的沙丘。白沙漠的独特之处不仅是因为他的颜色,更是因为这些“沙子”与其他的普通沙子不同,他们是可以很轻易的溶于水。每一颗沙粒其实都是透明的,但被狂风无情的摩擦,在表面上留下了很多”伤痕“,人们看起来就是白色的了。所以你看大风多残忍,把人家拆散的同时还要给他毁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说,人也不能两次爬上同一个白沙丘。因为白沙丘是在不断移动的。移动最快的沙丘速度达到了每年9米。二战的时候,美军在这里成立了导弹基地,一直沿用至今。白沙漠的官网大约会提前两周通知导弹试验的时间。大家可以提前查好,以免遇到我们的情况。我们大约快12点离开了白沙漠,一共玩了两个多小时,也完全够了。

可以随意拍出大片的feel~

白沙漠的游人不算很多,很容易找到没人的地方,随意摆拍。沙子很细,踩上去软软的超舒服。

不知道长什么样的小虫子从沙漠上爬过去,留下一串长长的小jio印

离开了白沙漠,我们午饭也没吃就一路向北开往SantaFe(圣达菲)。这一路开了四个多小时,路上没有一处厕所所以大家上路前一定要排干净,不然真的很难熬(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当然,路上也没有手机讯号。沿途的略显荒凉的景色和我的家乡内蒙古非常像。忍不住在这条无人的公路上摆几个pose。

Day 2: Santa Fe (圣达菲), NM

下午四点多钟,我们到达了新墨西哥州的首府SantaFe。这是我此行最向往的地方之一啦!之前在照片上看到过这里别树一帜的建筑,瞬间被那像全麦面包一样憨厚造型的小房子们吸引了。SantaFe是一个很艺术的城市,街边尽是博物馆和画廊。如果时间充裕的话,真想在这里悠闲的住上几天。别看现在的SantaFe是旅游与艺术圣地,他光鲜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沧桑的灵魂。走在SantaFe的街道上,你会看到很多“OldSantaFeTrail”的标志。不知道这是什么?没关系,接下来我就要开始画知识点了。还是老规矩,不感兴趣的请直接下翻看美图~

SantaFe主要景点:这里的景点主要是博物馆和教堂。最先要强调的是,他们关门非常的早!!我们很多都没有看上。连周边的小商店基本六七点也关门了。SantaFe市内景点都集中在市中心。就算不看景点,光看他的建筑就很有意思了。市中心不大,围绕着中心的SantaFePlaza广场排列开几个街区。最有名的是各种艺术博物馆(NewMexicoMuseumofArt,MuseumofInternationalFolkArt)。可惜的是这些博物馆下午五点就关门了,我们没看上。有两个教堂也很有名(LorettoChapel,CathedralBasilicaofSt.FrancisofAssisi)教堂六点关门。市中心很商业化,基本都是小商店。距离SantaFe开车一个半小时有一个叫做TaosPueblo的地方。他是唯一一个现存的印第安人居住的村落。也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留了许多古印第安人生活的风貌。因为时间来不及,我们只能放弃。

停车:市中心停车很方便,有很多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收费,露天停车场有些不收费。

餐厅推荐:SantaFe最有名的餐厅莫过于TheShed,而他们家最有名的莫过于各种Martini,酒真的很好喝。他们家是传统的墨西哥菜,说实话我觉得味道一般,辣椒特别的辣,食物很大份。有一个很漂亮庭院。每晚五点开始营业,如果想坐在庭院里吃饭,一定要五点一开门就去,不然分分钟让你排两个小时的队。

住宿:FortMarcySuites(321KearneyAvenue,SantaFe,NM87501,UnitedStatesofAmerica)我在当天中午定了晚上的酒店。酒店是一个大大大大的惊喜,我们此行最喜欢的住宿,没有之一!房子是两层小别墅,三个大卧室,一晚上只要$200刀,价效比超群。里面的装饰都很印第安风格。各位朋友们,真的墙裂墙裂推荐!这个酒店步行至市中心15分钟,开车5分钟。想要住在市中心的话,可以住在InnandSpaLoretto或者LaFondaHotel(有闹鬼的传闻哦)。

SantaFe的故事:

论年纪来讲,SantaFe可以算是美国其他城市的老祖宗了。他今年已经快1000岁了,是北美最古老的首府城市。最开始是印第安人居住,后来被西班牙的侵略者占领发展成了繁荣的城市。再后来墨西哥从西班牙独立出来,又和美国打仗,最终这片土地被美国抢了来。几经周折,物是人非,时至今日唯一不变的是他地区首府的地位。早在一百年前新墨西哥州刚成立的时候,SantaFe就立了法律要保护这些房子的原始面貌(难道当时的人就已经预感到了一百年以后旅游业会如此蓬勃的发展?)。其实现在你走在街上看到的这些像面包一样的小土房们(adobe)已经不是古老的印第安人(Pueblopeoples)当年的房子样子了。而是经过西班牙文化融合,以及艺术家建筑师们的改造而形成的。这样的建筑风格就叫做Spanish-Pueblostyle。

?

下面请大家脑补一下这样的画面,你和你一直心怡的妹子/小哥漫步在SantaFe的小街道上。你们看见了周边的小土房门前都挂著长串的红辣椒。妹子/小哥好奇的问:“这么多辣椒挂在这里是干什么的呀?”你笑了一笑,用宠溺的眼神看着Ta说:“这个叫做Ristras,当地人相信门前挂的Ristras可以为他们带来健康和好运。当然,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装饰用啦。对了,新墨西哥人是美国最能吃辣椒的哦!”妹子/小哥害羞的点了点头。你们继续散步到了市中心广场SantaFePlaza,看到上面立著一块醒目的牌子“ThisstonemarkstheendoftheSantaFeTrail.”妹子/小哥不解的问:“什么是SantaFeTrail?”你捋了一捋头发,凝视着眼前的牌子说到:“19世纪初,这里还是墨西哥统治的时候,一位美国商人带着他21人的商队从密苏里走了快1000英里的路来到这里做生意,从此开启了一条美国与墨西哥的通商之路。它一度非常繁华,但后来因为19世纪末铁路的普及而废弃了。”妹子/小哥看着你,眼里浮现了一丝丝崇拜。“而且你知道吗”你嘴角微微一上扬,小声的说到:“正因为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纷争不断的战乱,他也是美国最爱闹鬼的城市之一哦”。妹子/小哥吓得凑近到了你的身边。

夕阳西斜,你们依偎在一起的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

?

下面SantaFe市中心的地图,主要的参观景点是红色字型。棕色Parking图示显示了停车场的位子。我们的酒店在地图右上方的黄色圆圈位置。

在某个艺术博物馆门口,可惜已经关门了。不太懂明明八点多天才黑,为什么5点就要关门呢。。。我身后的这个小土屋是非常典型的Spanish-Pueblostyle~

市中心的SantaFePlaza广场上矗立的石碑。其中故事请参见上文的知识点环节~

SantaFePlaza广场的四周

CathedralBasilicaofSt.FrancisofAssisi教堂。教堂的后院是一个很有意境的小花园。

在我们住的酒店旁边有一个小山,上面立著一个很大的十字架,俯瞰整个SantaFe。叫做CrossoftheMartyrs。

我们在小山上偶遇了一位当地的画家。闲聊之下得知原来他以前也住在纽约,20年前来到SantaFe爱上了这里,就决定定居在此了。

画家与他的画~

这就是上面推荐过的TheShed餐厅。我们大约5:30到的。因为想在院子里吃,等了一个多小时的位子。

吃完饭,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小店此时已经全关门了。

这个小窗户很有法国的感觉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舅妈早早起来在酒店里溜达。

这就是上文介绍过的Ristras。在新墨西哥州遍地都能看到这种挂在家门口的红辣椒串。

这就是我们租的小屋,超喜欢!我在二楼伸出脑袋照相,我弟说,像潘金莲

小屋里面的装修也都是印第安风格。

Day 3: 石化森林

早上好!昨晚睡的特别的香甜(真的爱死那个酒店了)。今天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不仅要去两个小时以外的石化森林,还要在入睡前赶到位于犹他州的纪念碑谷。所以我们在小土屋里吃了一顿丰盛无比的早餐(方便面)就启程了。告别了SantaFe,开上了I40高速。这里要说一下,66号公路在很多地方是和I40重合的,即使分开,他们也是紧邻的两条平行公路。为了开上最原始的66号公路(HistoricalRoute66)我必须把googlemap放大找到66号公路和I40分开的地方。这一段的66号公路有一段是离开了I40高速在一堆小山丘里盘旋的伸展,很是漂亮。大约中午时分,我们到了新墨西哥州最大的城市,Albuquerque(阿尔伯克基)。整个城市没什么特色,很boring。游客们经常去的老城区和SantaFe长的很像,非常商业化。Albuquerque最有名的是每年十月的热气球节,以及他是火到没朋友的美剧绝命毒师的拍摄地。

Albuquerque老城的中心也是一个广场。这是广场旁的小教堂。

广场旁边的一个小花园。真的很喜欢仙人掌

66号公路一瞥。

因为接下来还要赶路,我们没怎么停留,便继续回到66号公路一路向西开。下一站,石化森林。

说实话,我对实话,不对,石化森林的期待并不高。想说树木的化石有什么好看的。但这个国家公园大大的超乎了我的预期。首先是size,比想象的大很多!一共有北边和南边两个入口。开车就算一路不停的狂奔也得一个多小时才能从一个入口走到另一个(48km)。还让我意外的就是景色。原来石化森林不仅有石化树,还有很多奇特的自然景观。66号公路由西向东横穿整个公园。在公园的北部是一望无尽的五彩的山丘,人称PaintedDesert(渲染的沙漠)。公园的南部是成片的石化树木。这些树木并不是变成了土灰的石头,而是蜕变成珠宝一样的七彩石英石。相信你也猜到了,树木石化的过程,会在接下来的知识点中讲出。谷歌地图上并没有显示石化森林关门时间,我们想着怎么都会开到8点多日落吧。我们大约快四点到的,却被通知公园将在六点关门。四点以后就只让出不让进了。WTF?!又是一个没有提前做攻略的后果啊朋友们!于是我们只匆匆在里面呆了一个多小时,还有很多景点都没来得及看。拖到五点半被工作人员一路赶了出来。离开的时候,我内心犹如灰太狼在呐喊,我一定会回来的!!!

石化森林营业时间:7AM-6PM

浏览时间:至少半天

票价:$20/车七天内可以使用

厕所:景点内厕所很少,建议在入口处的visitorcenter先处理好

景点推荐:开车从北边入口进入(I40旁边,Exit311)PaintedDesert的几个不同的观赏点,BlueMesa(徒步非常漂亮,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关闭了),JasperForest(最负盛名的整合堆的石化树)推荐的景点就是下面地图的1到4,7和9。

石化森林的故事:

人类再漫长的历史,在地球面前就是沧海一粟。我们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比不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化森林就是这样一个经历过了时间沉淀与自然雕琢的杰作。石化森林的历史要追溯到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以小短手著称的霸王龙家族此时尚未登上历史舞台。像石头,不,像珠宝一样的树木是怎么形成的呢?和PaintedDesert一样,他们都与河水分不开。倒下的树木沉到河底,迅速的被泥土掩埋。这些泥土大多是火山灰,他们有效的隔绝了氧气,延缓了树木的腐烂。与此同时,火山灰里面的二氧化硅,慢慢的渗入到树木的体内。二氧化硅和其他的一些矿物质比如铁,镁一起,取代了树木原来的内部结构,形成了七彩斑斓的晶石。而树表面的样子也被完美的储存下来了。就像是我们熟知的动物标本,外表还是动物,核心早已换了。然鹅石化森林的管理者对这些珍贵的石化树实行了”散养“,并没有将他们与游客隔离起来。很多到此一游的游客会“情不自禁”的带走一些晶石,所以很多石化树遭到了损坏。当然现在监管已经变严了,希望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就是石化树的故事。石化森林北边的PaintedDesert非常壮观。他更像是一座座山丘。和石化树一样,走的也是七彩斑斓路线。不过他的颜色是一层一层的从下往上很整齐的排列。颜色不一样是因为土层内矿物质氧化程度不一样。也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有关。他的地质结构叫做ChinleFormation(不知道中文应该咋翻译==)。PaintedDesert这个名字,是几百年前一个探险者经过这里时给它起的。如此诗意的名字,配上如此壮观的景色,这就是人们口中的诗和远方了吧。

PaintedDesert

JasperForest下面那一颗一颗的不是石头

石化树的特写,里面是五彩的石晶,外面依旧保持了树的样子。

带着一腔的不舍和留恋,我们离开了石化森林,一路向北开往纪念碑谷。我依旧是当天订的酒店。纪念碑谷附近的酒店并不多。我们住在他旁边20分钟车程的Kayenta小镇:WetherillInn(1000MainStreet,Kayenta,AZ86033,UnitedStatesofAmerica)。如果大家能提前预订的话,一定要住在TheViewHotel。这个酒店就在纪念碑谷大门口,景色非常非常赞。但是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接下来会有这个酒店的照片~

在去往纪念碑谷的路上。弟弟开了一天车太累了,吃个太阳补充一下VitaminD

Day 4: 纪念碑谷

你曾想象过行走在火星上是什么感受吗?今天,我们不用花$1billion买逃离地球的船票,也可以体验一下了!我们在早上9点到达了纪念碑谷。游客中心建立在一个硕大的观景台旁边。当我站上观景台的时候,心跳真的漏跳了一拍。一望无际的火红大地上,一个个大石头山突兀的耸立著,直指苍穹。此情此景,只能用“哎呀我去”来形容!从今天起,我们也正式进入了印第安人部落Navajo王国(NavajoNation)。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早已和它融合在了一起。想知道更多关于Navajo和这片神奇土地的故事,我们在接下来的知识点环节相见!

门票:$5/人

营业时间:5月到9月6:00-20:00,10月到4月8:00-16:30

旅游最佳时间:最美的时候是日出和日落。但上午去的话,从观景台上照那三个最著名的平顶山(Buttes)是背光的。所以推荐下午或日落照相。纪念碑谷最适合照全景的照片,这样才能显示出他的宏伟霸气。另外一个所有人必去的照相点就是接下来会介绍的ForrestGump’sPoint。但这里要上午去最好,中午至下午去照人都是是大背光。我们这次全程都走反了(因为当时还没有人像我这么负责任的写游记呀哈哈)

参观路线:纪念碑谷的景点是沿着一条长17mile的环形土路。沿路上一共11个景点。有两种参观放式:一种是报团,会有当地的印第安人导游开着敞篷吉普带着游客一边游览一边介绍。参加吉普车团的好处一是可以听到讲解,二是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可以离开土路,步行至纪念碑谷深处。这是其他自己开车的游客禁止进入的。而跟导游的弊端是不能自由的安排路线拍照。另外,别看敞篷大吉普的外表很风骚,他不防晒不防风。纪念碑谷里风沙非常非常的大,经常会有小龙卷风旋转跳跃闭上眼的飘过。我们坐在车窗里同情的看着坐在敞篷吉普上的人们在狂风里痛苦的捂著脸。。。另一种参观方式就是自驾啦。之前在某不靠谱的游记里看到说纪念碑谷不允许租的车子进入。不是这样的,任何车子都可以进入。但是!土路很颠簸,所以底盘低的小车还是不要尝试了。可能是我们去的比较早的原因,纪念碑谷里的游客并不太多。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纪念碑谷最最有名的景点是ForrestGump’sPoint,也就是当年阿甘正传的拍摄地。一条笔直的公路在广袤的土地上延伸。公路的尽头,土地的尽头,是一座座连成片的红色石头山。阿甘带着他的追随者们一路奔跑。这个最受欢迎的景点其实并不在纪念碑谷中。他在纪念碑谷东北边的13mile的公路上。大家在地图中输入ForrestGump’sPoint就可以找到啦。当然,如此著名又免费的景点的最大特征就是,照相的游客特别多。

纪念碑谷的故事

纪念碑谷的形成还要追溯到一亿多年前。我们的老朋友,一路跟随着我们知识点介绍的恐龙们此时还幸福的生活着。这时候的纪念碑谷还是一片盆地,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里,他被覆蓋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沉淀物。经历了漫长的发育期,他长成了高原。自然界的力量代表,风与水无声的去除了他身上较软的物质,逐渐雕刻成了今天这个模样。纪念碑谷的景色特征是在广袤的红色大地上竖起了红灰相间的平顶山。红色来自氧化铁,灰色来自氧化镁。我们来到这里,感觉像在火星上漫步一样。巧的是,从火星探测器发过来的照片看来,火星的东半球真的有一处和纪念碑谷很像的地形。于是科学家们给他取了个响亮的名字–火星纪念碑谷(MartianMonumentValley)。纪念碑谷就是人们理想中美国西部的样子:荒芜,野性,神祕。很多电影都来这里取景。阿甘在狂奔了三年之后就是在这里慢慢停下,转头,回到了自己在阿拉巴马的家。

?

纪念碑谷公园并不属于美国国家公园。他属于一个叫做Navajo的印第安部落,他们也是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之一。政府划给Navajo的保留区相当于一个州那么大,在Colorado,Utah,NewMexico,Arizona四个州的交接的地方(FourCorners)。这片区域里有着无可媲美的自然景观,给Navajo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但我们这一路看到的当地居民生活的还是很困难。我们在去纪念碑谷的路上的一个加油站停车加油买吃的。一下车,便有人走过来问我们要不要买首饰,说他只是想要换点加油的钱。加油站旁有几个人无所事事的男人坐在路旁,看见我们走过来便伸手问有没有现金可以给他们。当时的场景让我心里又难受又有点害怕。我排队买吃的时候还有几个特别可爱的印第安小姑娘一直围着我说“你的裙子好漂亮”“你的头发好漂亮”!而我也是真的相信她们是发自内心的赞美而不是为了要钱的。这个古老的部落与这片土地世世代代相互依存,相互守望。这片土地的灵魂也已深深嵌入到了Navajo的血脉中。

踏上观景台的一瞬间映入眼帘的火星地貌。

下面就是之前提到的TheViewHotel。这个酒店直面纪念碑谷,景色非常感人。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哦!

DreamCatcher捕梦网,抓住噩梦,liu’zhu

ForrestGump’sPoint

告别了纪念碑谷,我们并未告别Navajo的土地。下一站,马蹄湾。

Day 4: 马蹄湾

到达马蹄湾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多,太阳已经有些西斜了。马蹄湾和ForrestGump’sPoint一样:有名,免费,人多。我在去之前,马蹄湾的照片看过太多了,对这样的到此一游景点没什么好期待的。但不得不说,等到身临其境,还是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冷气—悬崖边太高啦!马蹄湾的游客比我们之前去的所有景点的游客加起来的人都多。有很多旅游大巴。从停车场出来大约要步行四十分钟才会见到马蹄湾本人。所以,一定一定要带点水!

马蹄湾,顾名思义,就是峡谷中的河水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儿,形成了马蹄的形状。所以想要看到全部的马蹄,需要站在悬崖边。来到这里的游客,基本分三种:胆子大的,比如我,直接坐在悬崖边上赏景;胆子小的,比如我弟我舅,以趴着的形式在悬崖边照个相然后立刻逃走;胆子小又恐高的,比如我舅妈,那是永远与悬崖保持着至少十米的距离。所以舅妈可能在这个景点只看到了人,没看到马蹄湾本人。每个人对于马蹄湾最佳的摄影时间都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说是日落,因为太阳正好从游客们正对着的方向下沉。马蹄湾配落日,完美。然而那时候的马蹄湾本人是完全在阴影中的,照出来非常黑(当然,还有什么是不能后期调的?)。也有人喜欢日出去,也有人喜欢中午去。我们嘛,什么时候车开到了什么时候去~佛性。

晚上,我们宿在离马蹄湾开车十分钟的小镇Page。明天,要去一个比马蹄湾还有名的奇特景点。

恐高的各位,选择趴着照相

Day 5: 羚羊谷 Antelope Canyon

世界上最贵的摄影作品是在哪里拍摄的?

羚羊谷(AntelopeCanyon)。

第一次看到羚羊谷的照片,我就想到了德芙巧克力,纵享丝滑。这次旅行中我最最期待的羚羊谷就在今天早上了!正如我在本篇长篇小说开头时说过的,羚羊谷要提前预定的。羚羊谷分为上羚羊谷和下羚羊谷。景色都差不多,只不过是由两个不同的Navajo的旅游公司承包。上羚羊谷更加有名,所以更难预定,游客也更多。上羚羊谷比较受欢迎的原因是他有名的光柱(sunbeam)。一个个硕大的光柱从顶部穿进谷内,小沙尘在光柱中飞舞,配上周边五彩丝绸般延伸的背景,场景十分梦幻。另外,上羚羊谷地势平坦,比较好走。但他的缺点是游客很多,而且并不是one-way。所以进进出出的游客都混在一起,想照无人的照片有点困难。下羚羊谷比起来就清净些了。里面的路程是one-way,不存在交通堵塞的问题。但是需要顺着梯子爬上爬下,手脚不太灵活的不适合。因为我预约的时候上羚羊谷的团已经满了,我们去了下羚羊谷。但是!完全不后悔!下羚羊谷很漂亮,而且我们也看到了有名光柱哦!

门票:下羚羊谷$40/人

预订网站:上羚羊谷//www.antelopecanyon.com/下羚羊谷//lowerantelope.com/

游览时长:1个小时

我们预约的是早上9点半的团,要求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到场。因为我记错了时间,我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下羚羊谷的票是提前在网上预约的,提前48小时还要再上网confirm一下,当天到了以后再交钱。大约每10个人会有一个Navajo的导游。我们的导游一路边给我们讲解,一边帮我们照相。他特别的有趣,最爱说的中文是:“小心头!”下羚羊谷的人不是特别多,所以经常可以拍到没有人的照片。

那么问题来了,羚羊谷和羚羊有什么关系?在这个如梦如幻的峡谷里最怕遇到什么?

羚羊谷的故事

和纪念碑谷一样,羚羊谷也是Navajo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据说上世纪初,一个Navajo小女孩在附近玩耍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梦幻的地方。这个小女孩的孙女至今仍在羚羊谷做导游。这里对于Navajo来说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他们熟知这些沙石的每一个走向,为他们起了很有趣的名字。随着著名摄影师PeterLik对着一束从谷顶细缝中一泻而下的巨大光柱摁下快门,并于2019年卖出了640万美元的高价时,羚羊谷名声大噪。

羚羊谷为什么叫羚羊谷呢?因为这片土地以前是羚羊们生活的地方(是的,已经很久没有cue到我们的老朋友恐龙了),羚羊谷也是他们迁徙过程中会走的路线。我们可爱的导游还说以前他们Navajo的祖先是在这个狭窄的谷里屠杀羚羊的。所以如果仔细看谷内的石头,会看到暗红色的血手印,就是祖先们宰羊之后涂在石头上的。他随手指了指我脑袋旁边的石头,果然有两个模糊的血手印。(但我个人对这个手印的真实性存在质疑)别看羚羊谷现在的样子如梦如幻,可谓是石头版本的华贵丝绸,不能吃版本的香滑德芙,他的形成过程是可是很暴力的:都是洪水冲刷的结果。羚羊谷地势较低,谷内空间狭窄多弯,洪水涌入的时候,亦犹如猛兽一般。有时外表越是平静,越蕴藏着不可小视的能量。我们这一路看到的奇石怪山,都是由平时温温柔柔的水和风打造的。1997年8月,羚羊谷还不像现在这么有名的时候,来自洛杉矶的一位小伙儿和另外11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谷里参观。和今天的我们一样,他们一路边照相,边感叹于羚羊谷的美。就在他们接近出口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感受到了巨大的摇晃,周围的石头也弹跳了起来。噪音愈演愈烈,震的人头昏眼花。就在人们惊恐又疑惑之际,洪水呼啸而来。它如猛兽一般张著血盆大口,吞噬了一切。小伙儿眼睁睁的看着站在他前面的同伴被卷入洪水。他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下一秒他也被吞噬了。他就像一片无助的树叶被卷入漩涡之中,猛烈的撞向两旁的石头。这一切的发生,不过几分钟。当地的居民后来在事发地几英里的地方发现了被冲到陆地上的小伙儿。他被洪水冲的一丝不挂,满是伤痕。幸运的是小伙儿活下来了,他也是十二人中唯一生还的人。羚羊谷一直是一个存在洪水隐患的地方。所以在羚羊谷中,放了很多救生器材。大家去参观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

我们这一路风沙很大,沙子很容易进入镜头里面。没有相机套的话,可以用塑料袋缠着镜头,保护一下。

之前导游提过的他们祖先的血手印,你们能看得清吗?

在下羚羊谷要爬很多这样的小梯子。

这是导游给我们拍的,名字叫做“落基山脉的日落”。

下羚羊谷的走道差不多就这~~~么窄

这个石头是风中的女人(Ladyinthewind)

这个石头叫做印第安老酋长

导游真的很会照相~~

这就是出口,终于重见天日啦!

Day 5: 鲍威尔湖 Lake Powell

以羚羊谷为圆心开车三个小时以内有很多值得一看的自然景观。舅舅一直心心念念着想看石头拱门,无奈我们因为时间来不及没去成闻名世界的拱门公园。幸运的是我在羚羊谷附近找到了一个小拱门。这个石头拱门叫做RainbowBridge—一个在Navajo文化中极为神圣的地方。它坐落在平静的鲍威尔湖(LakePowell)深处,只有坐船才能到达。说起LakePowell可能大多数外国游客都没听说过。但他在美国可是名声响亮,是非常受欢迎的度假(炫富)胜地。参观完羚羊谷还有大半天的时间,我们便决定坐船去探访湖深处那个神祕的RainbowBridge。不得不说,这个临时加上的行程给了我最大的惊喜。LakePowell真的太美了!在干旱火红的大地上注入了一汪深蓝的湖水,地球如果和火星生一个孩子,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船票是通过我们在Page的酒店预定的。早上一班,中午一班。我们当天早上定了中午的船票。从酒店到登船的码头不到二十分钟。码头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度假村里。我们到了那里换好船票就准备登船啦。整个行程一共六个小时。船会开两个半小时到达RainbowBridge,大家下船照相hiking一个小时,再两个半小时开回来。

LakePowell的故事:

望着壮美的LakePowell,你以为我们又要开始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吗?当然不是,人家可是一个人工湖,常年霸占著美国最大人工湖榜单的top2。随着1963年GlenCanyonDam大坝的建成,科罗拉多河水开始注入。经历了十几年的积攒,yu1980年形成了今天的LakePowell的规模。它的名字来自于一位美国内战的独臂老兵JohnWesleyPowell。1869年,Powell带领一个探险队顺着科罗拉多河来到这里探险,详细的记录了这里的地缘地貌,第一次将它画入了美国地图之中。自从建成,这片湖水和大坝持续为美国西部几百万的人口输送电力。

这世上任何一个人工制造的东西都存在着两面性,LakePowell也不例外。随着河水的注入,很多宝贵的地质宝藏都被淹没,其中包括一些在印第安人文化中极为神圣的场所。好在RainbowBridge储存下来了。印第安人的祖先认为,这个石头是由彩虹化身而形成的,故起名为彩虹桥。为了表达尊敬,人们不能从桥下穿过。这个习俗一直储存至今,去彩虹桥参观的游客是不允许在桥的正下方拍照/穿过的。连年的干旱,使得LakePowell的水位持续降低。如今它的储水量已经不及它最大储水量的一半。虽然人们对它的争议不断,但它的建成已成事实。不如在它还存在在这个地球上的时候,好好感受一下它的美吧!

很多人喜欢开着自己的游艇来湖里度假。

两个半小时以后我们到了湖的深处,下船开始寻找彩虹桥

看完彩虹桥,我也在船上看到了双彩虹!

LakePowell

远方就是有名的GlenCanyonDam大坝

Day 6: Sedona, AZ 赛多纳小镇

如果列一个美国最有灵性的地方排行榜,位于Arizona的Sedona小镇一定会拔得头筹。人们曾说"上帝创造了大峡谷,却把家安在了赛多那"这样一个常住人口只有一万多人的小镇之所以这么有名是因为在它的四周流动着谜之磁场漩涡(Vortex)。来自宇宙的神祕力量在此交汇旋转,传说中拥有治愈的力量。因此很多人来到这里进行灵脩和疗养。你虽然看不见这些磁场,但是你的灵魂却能感受得到。任何感官在磁场漩涡中都被放大,(又是传说中的)一些人甚至能感受到犹如微弱电流在体内流过的奇妙感觉,意识也得到了升华。遍布Sedona的扭曲的树木就是磁场漩涡存在的最直接的证据。除了磁场漩涡,Sedona也是个艺术圣地,无数艺术家到这里生活创作。另外,它延续了纪念碑谷式的红岩景色。错落的岩石,奔流的小河,非常适合徒步攀岩。

Sedona离我们住的Page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当然要前去瞻仰一番。一路开过去有种进入桃花源的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路由宽变窄,蜿蜒曲折,而后眼前豁然开朗,几个硕大的平顶山矗立在天边,一片小房子在他们的脚下延展开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欢迎来到Sedona!

旅游路线:正如前面所说,来到Sedona主要为了三件事:磁场漩涡,艺术,徒步旅行。先说磁场漩涡,Sedona四周有几个点是这些磁场漩涡最强大的地方:AirportMesa,BellRock,以及CathedralRock。后两者景色非常漂亮,但是徒步攀爬有点难度,所以我们选择了机场旁边的AirportMesa。它是一个机场旁边的平顶山。日落时分,选择来这里观赏日落的人很多。磁场的聚集点(googlemap输入AirportVortex)在这个平顶山的中腰位置,大约只有六个停车位,根本抢不到。所以我们一路开到山顶,那里有一个硕大的停车场,停好车,我们再沿着公路旁的小路走下山。小路坑坑洼洼,并不是很好走,二十多分钟以后我们到了传说中的磁场聚集地。那是一个红色的大石头,上面已经坐了很多人。有一群韩国的大妈团特别的显眼。她们正襟危坐,面朝夕阳,紧闭双眼的进行灵脩。除了几个东南亚某国的中年男女叽叽喳喳的不停拍照,其他的人都很安静地或冥想,或欣赏日落。整个氛围十分肃穆与祥和。我也抓紧时间撸了几张照片之后便盘起双腿闭上双眼加入了冥想的队伍。吸日月之精华,取天地之灵气。说实话,我们并没有感受到电流通过身体。但我那一晚却是做了一晚上的噩梦。难道是因为灵魂太过肮脏了么?

艺术也是Sedona的一个标签。在街上随处可见雕塑和艺术画廊。我们在一个艺术中心认识了一位英国的老太太。她以前在英国的大学里做艺术教授。后来遇见了现在的老公,和他一起搬到Sedona生活。老太太自己开了一个画廊,平常继续收学生教课,生活的很自在。

除此之外,Sedona及其周边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参考如下:

#5遥望星空:除了那一片星光闪烁,静谧安宁的夜空,还有什么能与这充满灵性的地方更相配呢?悄悄拿出单反,捕捉一片银河。

#4特色酒店:就连Sedona的酒店也充满情怀,价格较贵,需要提前预订。几个比较有名的:KimptonAmaraResortandSpa(最有名),BestWestern(共两家,每个都很好),PocoDiabloResort(我们住在这里,价效比很高,环境非常美,在小溪旁边,拥有一个很大的高尔夫球场,但是餐厅的食物不好吃)

#3吉普探险:坐上Sedona标志性的亮骚粉红小吉普,在巨大的红色岩石上穿梭。只要你来到Sedona,一定会注意到这些粉吉普。PinkJeepTours在各大酒店前台均可预定。

#2徒步旅行:Sedona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最受欢迎的几个游玩的公园有SlideRockStatePark(滑石公园,可以在水里玩),RedRockCrossingTrail(最有名的拍照地),CathedralRock,BellRock

#1灵魂对话:既然都来到了灵脩之地,当然也要进行灵魂对话啦。享受一场Spa,参加一次冥想课,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Sedona的地标性建筑–ChapeloftheHolyCross教堂

RedRockStatePark

傍晚在去AirportMesa磁场中心

远处那个小石头山就是磁场中心

观赏日落,吸取宇宙精华的人群。

离开的时候再看一眼磁场中心

在Sedona小镇闲逛,很艺术的feel

第二天清晨一早,我们在酒店里溜达。酒店很大,有个golf球场,还有一条小溪

Day 7: 美国的母亲之路 – 66号公路

一个眨眼,我们就到了旅行的最后一天。这天清晨,我们去了WestSedona的一条商业小街溜达了一圈。因为太早,大多数店面都还没开门。当太阳升高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车离开了这个灵性的小镇,重新回到了66号公路上。因为我是当天晚上的飞机从拉斯维加斯回纽约,我们这最后一天的行程很是紧凑。像之前说过的,这一段的66号公路是与州际高速I-40并行的。要把地图放大,把车开到“HistoricalRoute66”上。一路的景色比较荒凉,主要就是参观一下有名的小镇:Williams,Seligman,Kingman。小镇的人不多,夸张饱和的色彩和精致复古的老爷车也不能掩盖住他们日渐衰败的事实。我们在Seligman的一个很公路feel的餐厅吃了午饭。老板是个老太太,收集了很多摩托车模型摆在店里。到了整条66号公路最有名的Kingman小镇已是下午了。Kingman有几个比较有名的博物馆,然鹅,我们去的那天是周日,人家周日都不开门的==(又是没提前做功课的后果啊!)唯一开门的一家是PowerhouseVisitorCenter,下午五点关门,门票$4/人,四点以后就可以免费入场参观了。里面是各种模型介绍66号公路的历史。我们匆匆走了个过场,更多的时间在里面的礼品店里买了很多伴手礼。Kingman小镇总体来讲比我们路过的其他的66号公路小镇要维护得好一些,但依旧很冷清。也许是周日的缘故吧!我们在没什么人的街上溜达了一会儿,看了街边的火车头和有名的Mr.D’z餐厅。很难将眼前这个冷清的地方和曾经那个人声鼎沸的Kingman联络到一起。他的命运和66号公路紧紧连在一起,从一路繁花相送,到破壁残垣,再到重新回归人们视线。接下来,让我们走近本次旅程最后的一个知识点,关于66号公里的故事。

66号公路的故事:

66号公路生于1926年,卒于1985年。虽然享年只有59岁,他却被称为美国的母亲之路(MotherRoad),在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提到66号公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西部大片,公路摇滚,还是汽车旅馆?尽管在美国流行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66号公路开始其实是一条逃亡之路。1930年代是美国上世纪最灰暗的时期,天灾人祸样样来。因为农业迅速的机械化而导致的常年过度种植,土地变得干旱,沙化,进而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巨型沙尘暴(这段时期也被称为DuskBowl)。在长达接近八年的沙尘暴期间,黑色风沙(BlackBlizzard)席卷了美国数个州,以Texas和Oklahoma最为严重。恶劣的环境迫使上万家庭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农场和家乡,沿着66号公路,开始了向加州逃亡的路程。很多人经不住沿途的劳顿,在中途就停下了。而那些逃到了加州的人到了那里才发现,所谓的GoldenState,也已受席卷全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影响而贫苦不堪。到了二战时期,66号公路的存在也大大提高了军事物资运输的速度和效率。二战之后,66号公路进入了最辉煌的时刻:汽车越来越普遍,旅游业开始兴起。公路两旁冒出了许多汽车旅馆,餐厅,和加油站。这里形成的加油站的样子(一个独立的小房子,前面是几个独立的属于某个特定石油公司的加油泵,在提供加油服务的同时还提供购物,换轮胎等服务),便是如今我们在美国大街小巷看到的加油站的雏形。到了1960年,随着汽车行业的愈加发达,美国开始建造更宽更现代的高速公路。到了1970年,66号公路被5条不同的州际高速公路取代。1985年,见证了美国20世纪历史的66号公路正式退役了。尽管如此,66号公路早已深深刻入美国的文化中,大量的书籍音乐的创作都围绕着这条公路展开。因为有了这条路,人们可以随意的开车去想去的目的地。在美国人的心中,她就象征著自由与梦想。

Seligman小镇

很有66号公路feel的公路餐厅

Kingman小镇,有名的Mr.D’z餐厅

沿途经常可以看见这种小龙卷风

我们一路的司机师傅们辛苦啦!

如今的66号公路没有了当年的繁华,路边小镇也渐渐破败。虽然美国政府极力保护,她依旧被列入到世界100个濒临灭绝的遗址之一。曾经的她,是人们开启旅程的地方,现在的她,是人们穿越千山万水来瞻仰的目的地。与其如我开头所说66号公路是一条逃亡之路,不如说她是一条希望之路。人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沿着她一路迁徙到加州海岸。尽管现实总是骨感,却不能阻止人们前进的步伐,因为还有梦,因为还有脚下的这条66号公路,所以就有了希望。

Legendsneverdie.

每次旅游完都想写一篇游记,每次都被拖延症击垮。这次终于战胜自己成功的写完了!也感谢你耐心的看到这里毕竟旅游旅游,旅的是景,游的是心。也许多年后,当时的景色已经记不太清了,当下的心情和感受却是刻在了心里。面对同样的景色,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看完这篇游记,也请你开始收拾行李,去创造自己的回忆吧!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