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
全长55公里的跨海大桥,全部由我国工程师自主设计建造,堪称人类奇蹟。
我们也曾经求助于荷兰设计师,但由于价格无法谈拢,对方告诉我们:“我给你们唱首歌为你们祈祷吧。”

为了欣赏一下港珠澳大桥的奇蹟,我们暑假从香港,经港珠澳大桥到澳门。

港珠澳大桥

用八达通买穿梭巴士票,随时发车,通关很顺利。

大厅空空荡荡,过关的人并不多。

车行至港珠澳大桥,正常天气香港段限速70,珠海段限速80。

大约40分钟左右抵达澳门,一路欣赏大桥美景,回味建桥历程。
我倒真觉得港珠澳大桥应该叫伶仃洋大桥,也正合文天祥的那首《过零丁洋》。

澳门是个很小的城市,相信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她就是座赌城。
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这部小说也更加深了人们对澳门赌城的印象。
澳门被珠海三面包围,其中北部的澳门半岛与珠海接壤,南部的氹仔岛和路环岛被澳门半岛和珠海两面包围。

其实,澳门是座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其自1553年葡萄牙人开始居住,一直到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经历了几百年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澳门成为一个风格独特的城市,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蹟。
澳门历史城区也于2005年正是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澳门半岛

澳门半岛是历史文化遗蹟最多的地方。
当然,澳门的历史还要从妈阁庙开始,其始建于1488年,后来葡萄牙人在此登陆,问本地人这是哪里,本地人回答“妈阁”,这也是MACAU—澳门名称的来历。

妈阁庙对面是海事博物馆。

沿妈阁街一路前行,尽头就是郑家大屋。郑家大屋建于1881年,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祖屋,由其父郑文端所建。
郑观应著名的《盛世危言》不但被光绪皇帝推崇,亦被后人成为“医国之灵枢金匮”,影响了康有为、孙中山、蔡元培等一批当时的知识分子。
由妈阁街直行至高楼街,经圣老愣佐堂,可至岗顶剧院,其建于1860年,为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这是中国的第一所西式剧院。

其正面正在修缮,我们就看看侧面吧。

岗顶剧院旁边就是何东图书馆,这栋楼建于1894年,原属于官也夫人,后被香港富绅何东爵士于1918年购买。
1955年何东爵士去世后,其后人按医嘱将其故居以及25000元购书经费捐赠予澳门政府,建立一所公共图书馆。

古色古香的木窗。

四层的建筑布局。

林立的书架。

空间宽敞明亮的阅览室。

岗顶前地旁有圣奥斯定教堂和圣约瑟修道院。

圣奥斯定教堂内景。

沿东方斜巷走下去,有一家“公鸡”葡国餐厅,装修菜品都值得推荐。
公鸡,可也是葡萄牙葡语国名的来源,至于葡萄牙中文问什么带“牙”,那却是因为西班牙的原因了。
在向下走不多远,就可以到大名鼎鼎的议事亭前地广场。

右手边的邮政大楼很有欧洲大陆风格啊。

穿过议事亭前地途径玫瑰圣母堂,可到大三巴牌坊。
玫瑰圣母堂建于1587年,是天主教多明我会在中国的第一所教堂。

大三巴牌坊也是一座教堂的遗址,其全名是圣保禄大教堂遗址,因圣保禄发音类似粤语的“大三巴”,所以被当地人成为大三巴教堂。该教堂1580年竣工,1835年10月的一场大火将教堂烧的只剩下前壁。
1583年,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就是在这里绘制《万国图》,加上中文标识送给中国政府。1569年,教堂附近建立了圣加扎西医院,从此西药和西医开始进入中国,天花疫苗“牛痘”也是葡萄牙医生戈梅斯从这所医院引入中国。
大三巴附近的圣保禄学院,也是东亚最早的西式大学。

绕过大三巴右侧,就可以登上大炮台,站在炮台下面,可以看到侧面的大三巴,想象她未被焚毁之时的模样。

大炮台原为圣保禄教堂的祀天祭台,在上面置有大炮,用于防御海盗。
现在,可以炮打新葡京哈。

大炮台中央修建了“澳门博物馆”,可以参观了解澳门历史。

沿大炮台上行(西北方向)600米左右即可抵达十月初五街,这也算澳门历史悠久的街区之一了。

这里的大龙凤茶楼,下午还有粤曲表演哦。

下行不远处就是疯堂斜巷,得名于“大疯堂”。1569年,澳门首任主教贾尼劳不忍当地麻风病人流离失所,出资在医院旁边建设“望德堂”,供麻风病人祈祷和封闭式管理。由于当地人对麻风病人的称呼,这一教堂也被叫做“疯堂”,于是它所处的这条街也叫做了“疯堂斜巷”。

现在的疯堂斜巷已经被改造成艺术街区。

从疯堂斜巷转入东望洋巷,走不多久就可以抵达东望洋山。


东望洋山是澳门半岛的最高峰,可以俯瞰澳门全景。
山上的圣母雪地殿教堂建于1622年,当年正值荷兰人入侵澳门 据说圣母曾步出教堂协助葡萄牙抵抗荷兰军队。

远眺澳门全景。

由东望洋山下行,经理工学院可至渔人码头,渔人码头仿了不少欧洲的建筑,个人感觉一般。

反而是风景不错。

渔人码头附近有澳门艺术博物馆和澳门科学馆,金莲花广场也在附近。
澳门艺术博物馆后面的居民区异常安静,徜徉其间,完全感觉不到澳门是座赌城。
去了附近的海王冰室用餐,感觉不错,附近还有一见葡挞和华星冰室,据说也不错。
从渔人码头乘公共汽车可直达澳门塔,澳门塔可以远眺珠海。

西湾大桥的左边是氹仔,右边是珠海。

氹仔

由澳门半岛去氹仔,公共汽车走嘉乐庇总督大桥的比较多,这座桥现在只允许公共汽车和的士通行。
嘉乐庇总督大桥1974年通车,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桥梁,以第121任澳门总督嘉乐庇命名。
亚马喇前地是重要的公共汽车中转站,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澳门的公共汽车6澳元一次,我还是建议买澳门通。因为澳门通不但优惠,一小时之内转车全部免费。但需要30元的购卡成本和100元现金充值,7-11超市均有售。
氹仔主要的旅游景点除了威尼斯人、巴黎人、新濠影汇、银河等几大娱乐城之外,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和官也街也值得一去哦。

葡式的颜色,确实很亮眼。

难得的一片溼地,对面就是威尼斯人。

沿溼地边走到威尼斯人很近,一路电梯,服务真是周到啊。

威尼斯人的贡多拉

从威尼斯人可以直接走到巴黎人,我们在娱乐城随便逛逛,傍晚便坐26A公共汽车,两站路到官也街。
官也街是根据澳门第81任总督官也命名,现在为著名的小吃一条街。

品尝一下当地的老字号,黄枝记。黄枝记以竹升面起家,得过不少国际大奖哈。

当然不能漏掉她的主打面——虾子捞面。

从官也街出来坐公共汽车回澳门半岛,飞车一样的速度,半小时抵达酒店。
这里提醒一下,澳门的公交车速度真的很快,而且招手停、按铃下,否则可能不停哦。

路环岛

路环岛与氹仔岛原来分属两个小岛,后来填海并架桥联通。
路环岛主要居民区在圣方济各教区,东部主要是黑沙公园等旅游区。

站在圣方济各圣堂旁的海边,可以清楚的看到珠海横琴。

往返半岛与氹仔的途中,在嘉乐庇总督大桥远观西湾大桥和澳门塔,也算是一种体验吧。

结语

很多人说澳门旅游没啥,就是赌场、牌坊和官也街。
其实,澳门的文化底蕴很深,行走在澳门的街头,虽然拥挤,但井然有序。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造就了独特的澳门文化,而澳门也正在很注意利用这一点。
回程的航班上,看到澳门针对土葡(土生的葡语人员)的招商和整合,忽然觉得:一座城、一个区域,一旦与祖国分离太久,其骨子里的文化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