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如果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

美国。都说是一个装在车轮上的国家。在美国,没有车或者不会开车,简直是寸步难行,很多人第一辆车的贷款还没还完,就已经在买第三辆或者第四辆车了 。美国人出行使用公共交通的比例非常低,很多人可能一辈子没坐过火车,他们一般短途乃至中途出行都是开车,实在太远(跨几个州的)才有可能坐飞机。因此,美国的公路网极其发达,路况大都很好,而且由于美国地广人稀,道路大部分时候都比较清闲。
总之,美国简直就是自驾者的天堂。

预告片

话不多说,先上预告片。

说走就走

虽说是很早就动了美西自驾的念头,但碍于时间问题一直也没任何实质性计划,直到八月底的某一天突然又和粑粑聊起,粑粑提议说不管去不去咱先把签证办了吧,反正是十年签,这样随时想去也都行;然后在超快超顺的过签之后果断做了十一就去的决定。8月29号开始填申请,30号预约,约到9月1号面签并通过,2号买机票,7号收到签证,之后就粑粑就开始紧锣密鼓的计划安排,行程、路线、酒店、租车、地图、攻略、物品……几乎粑粑每天都抽几个小时来做各种准备。就在这么紧张的时间里,行程还是一改再改,酒店还是一换再换,租车也是到最后才确定车型。现在想来幸好决定的迟,要不然以我们俩这么纠结的人肯定是拖得时间越长烦恼越多。

自驾路线


或许我们永远都是不走寻常路的那一个,网搜大家的美西自驾经历,几乎90%的人选择的路线都是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因为涵盖了最经典的1号公路和66号公路。
基于时间有限,基于完美主义,也基于我的西雅图情节,所以我们选择了一条从北到南完整的西海岸路线:西雅图-(101号公路)-旧金山-(1号公路)-洛杉矶。
虽然很少有人选择101自驾,但请相信我,这条沿着美国西海岸从北到南蜿蜒前行的公路,将会让你领略到陆地与海洋完美接触之时带来的无与伦比之美,更会让你感受到东太平洋阴晴不定冷冽澎湃的北段与阳光和煦温柔恬静的南段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

11天的行程,除去飞行时间、城市中逗留的时间,其他一共有5天是一直在路上的,全程共1400miles(2200km)。还好一路都是和粑粑俩人换著开,平均每人最多开2-3个小时就换;但即便是这样,全程玩下来,还是挺累人的。好在收获了不少风情美景,值得了!

开车注意事项

1、Stop Sign(停车标志):美国很多路口是没有红绿灯的,大家都是根据路口的红色STOP标志牌来停车和行进,采取的是先到先走,顺序通过原则,如果不同方向的两部车同时到达路口,则由右手边的车辆优先行驶。切记,一定要是让车完全停止下来之后再起步。(美国人大多开车都非常规矩,很多时候当我在路口迷茫到达该谁先走时,对方就会挥手示意告诉你让你先走)
2、Speed Limit(限速):在看到Speed Limit标志盘后最好是严格按照限速来开。不过,美国交通法规是按照实际路况的速度来判断的,也就是说,虽然Speed Limit是限速60英里,但如果实际大多数车辆都开80英里,那么这种情况下你也开80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怎么判断是否超速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跟车走”,与大家保持差不多的速度,就不会有问题。美国几乎没有什么摄像头,大部分的违规都是靠交警现场,如果当你发现你自己跑在所有车辆的最前面,或是你比旁边道的车要快许多,这种时候就要赶紧注意了,也许立马就会有辆警车追上来。
3、Turn Right(右转弯):在美国红灯是可以右转的,但绝对不是像国内一样直接就转了。在美国的红灯右转必须要有个Make complete stop(必须要完全停止)的动作才能右转,哪怕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遇到红灯标志也要先停车之后再右转。当然,有些路口明确的标明了No right turn on red(红灯禁止右转)就不可以右转。
4、Parking(停车):停车或许是美国开车过程中最复杂的部分,需要特别注意各种标志,马路边、标牌指示、地面标注等。路边停车,如果路边马路沿上的颜色是红色,就标明任何时段都不能停;黄色和绿色是有特定的停车时间要求的,没有颜色,且地面上也没有标注,也没有停车指示牌,是可以临时停一会的。咪表,短时间的路边停车用咪表比较划算,一般信用卡都能使用,但要注意是先选择停车时长,付完款,才会开始计时,然后需要在时限内开走,否则就会视为违章停车。停车场,最安全最可靠的停车选择了,付费方式有的需要在取车离开之前到指定地方缴费,有得则可以在开出停车场时直接插信用卡支付(先插停车卡,再插信用卡)。
5、倒车:美国的车普遍都没有倒车雷达,而一路上我们也发现所有人的停车都是车头直接扎进车位里,不像国内都是倒进去,这一点到现在我们也都没搞明白。
6、转弯:转弯一定要让直行,左转右转都一样,必须等所有直行车全部都走完了之后才能转弯。
7、喇叭:少按,几乎不按,只有在别的车没有遵守交规的时候才会有人按。
8、并线:除非是必要的换到行驶,大多数人几乎不怎么随意并线。
9、车速: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大原则就是,跟随车流保持大致一样的 车速前行就不算超速。

其他

签证、面签、机票、住宿、租车、导航、手机卡、费用一系列事宜都放在游记最后了。可用目录选择。

Day1:广州-洛杉矶-西雅图,一路飞!

出发头一天晚上才开始收拾行李。两个人只准备了一个20寸的登机箱和一个揹包,一半衣服一半日用品。没有什么特别要准备的东西,美国哪怕是汽车酒店它的配备几乎也都完备。衣服并没有带足十天的,一方面会在三个城市都分别住两天,所以可以有洗衣服的机会;另一方面,粑粑已经打算随时买了,“T恤嘛,超市都能搞定”,他说的。

10月1号,长假第一天出发,一路顺利,12点半的飞机,11点就已经搞定一切手续安心候机了。
南航,几乎是我们每次出行的首选,其次才是国行。去程回程都是它家,没理由,偏爱吧。
随身包,带了睡枕和水杯,这个是长途旅行的必备品吧。当然,里面还有本、笔、ipad、耳机云云。自驾旅行,最大的好处是携带的物品可以随意些。

波音777,座位是333,大,稳当,偶有颠簸那是在所难免。比较郁闷的是回程也是同样的机型,但不知道是航道问题还是其他,几乎是一路颠回来的,身体一直处于脱虚冒冷汗的状态,太难熬了。

粑粑在飞机座位选座时颇费心思,凭著超强的方向感选对了边本是为了看日出,没想到意外的收获居然是在夜晚看到了明亮的北斗七星,离得超近,就好像从它身边慢慢划过一样,飞了很久还能清晰可见。不过明明肉眼看到的是满天繁星,但镜头能拍到的却只有这七颗星,果然是夜空中最亮点的星啊。

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一万米高空上看星星,不要太惬意了哦!

飞了10个小时后,天际线已经冒出了黄白光,日出要登场了。

拉近了看,感觉一个巨大的火球即将要出现。

我们飞的方向还是有些偏,所以看不到完整的日出,现在太阳已经在我们飞机的左前方高高升起了。

洛杉矶10月1日上午10点,落地了。15个小时的时差,此时北京时间凌晨,飞机上没怎么睡好,身体很重,但精神又很兴奋。

排队自助入关。
可别以为 这么轻松,这一步只是录入基本资讯而已。

一人一机,单独操作,还有拍照环节。根据护照会有对应国家语言翻译,按步骤操作就行,连老人都没怎么见被帮助,可见很简单。
其实这里是不让拍照的,我是为了记下点过程,用手机偷偷拍的。
这个之后就是挨个面试过关了,千万别以为签证在手而且飞了十几个小时人都已经到这了就万无一失了,我们在现场就遇到一个人入关被拒,之后一直站在旁边等待被处理,整张脸上就是个大写的郁闷。期间那位黑人女海关还不时很严厉的呵斥他,不间断的了解到大概好像是因为他在短时间内入境太频繁又没有合理的解释所以被拒了,中间就听明白了女海关说的一句话:you lie to me!这一句可以说是美国人的死穴了,他们接受一切真实的情况,唯独对欺骗深恶痛绝。

我们俩摆着一副真诚无邪、恩爱有加的面孔算是顺利入关了。
接下来是搭乘下一趟飞机,洛杉矶-西雅图。注意并非联程转机,而是我们单独订的当天飞西雅图,是因为一来我们的自驾没法从起点回到起点,二来机票直接买往返会便宜很多,所以我们的路线规划的是:洛杉矶落地-当天飞西雅图-从西雅图开始自驾-回到洛杉矶-飞回广州。

美国国内的航空公司属Delta最有名了,粑粑也真是够了,居然还能想得起他六年前在美国乘坐过Deltad的飞机还有积分没有用,于是看时间充足,在这想方设法的捣鼓他的积分。

最后如他所愿,总算是用上了,给我俩换了一个优选座位。

有没有觉得人家航空公司柜台的工作氛围和风格跟咱们国家完全不同,柜台前的人基本都是咨询的,办理几乎都选择自助机。

在旁傻等的我,只能自娱自乐,看看iWatch上的提示也是好笑:北京,明天02:20。呵呵!

像大巴一样的小飞机,也难怪,美国的交通工具就属汽车和飞机实用最频繁。

槽点来了。粑粑费了半天劲关联上的积分,换来的优选座位就是间距比普通的间隔稍宽一点,而且不仔细对比的话还根本感觉不到。哎,菇凉叫他“作爹”也是够贴切的。

当地时间下午三点多,好天气。

飞机顺着海岸线飞离洛杉矶。在海天一色的中间镶嵌著这块陆地,感觉就像是地球的尽头一样。

飞机上拍到的地貌,蜿蜒细长的公路肉眼可见,会不会这就是66号公路呢。

这座被誉为“天使之城”的加州第一大城市,濒临浩瀚的太平洋东侧,背靠莽莽的圣安东尼奥山,完美的弧形海岸线给它圈出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天气甚好,飞在云层之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流动的云朵之下的河流。

下午六点半,已经在西雅图上方盘旋了。美国国内飞机一般都比预计时间短。

喏,太空针塔。

三个小时前在洛杉矶时还是大太阳热乎著,此时抵达西雅图却是阴冷溼漉漉的,

就像北京和广州似的,洛杉矶和西雅图,也是一个夏天一个冬天,洛杉矶还是20几度的大热天,西雅图却是十来度的阴冷天。

从机场直接走去地铁。
机场没什么车。

地铁也没什么人。

用信用卡在自助机上买了地铁票。
又遇到了以前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尴尬,买的票没地方用,进出都不需要,没闸机也没人工。全凭自觉了,每每在国外遇到这样的经历心里都默默的惭愧,不敢想象这种制度在国内的场景。

干净、整齐的地铁,自带优雅高冷气质有木有。

机场周围并不荒凉,虽然车少人少,但仍有十足的生活气息。

终于看到有人一起等车了,要不然总担心哪里有什么不对似的。不过话说这一看就是从夏天飞过来的。

看着车内的陈设和灯光,说自带优雅高冷气质一点儿都不过分。

人生新体验。地铁不用钻地下也不用上轻轨,和路面汽车共用马路一起跑,这真算得上“接地气”啊,瞬间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又上升了八度。

偶尔有些站还是需要钻地下的,不过没有站台也没有护栏,太亲民。

地铁差不多坐了一个小时,算是到市中心了。从地铁钻出来天已黑。

开始识字认路。

Motif Seattle(第五大道红狮酒店) ,在西雅图落脚的酒店,在市中心,位置相当好,离地铁、购物商圈、派克市场都很近,走路10-15分钟都能到。

这个是这次的行程中住的最好也是最贵的酒店了。地段、设施、服务都很不错,值得推荐。

各种咖啡免费喝、第二天还会给你更新。

放下行李就出来觅食了,想着是市中心嘛,肯定很容易找到吃的,于是就往商业圈方向走。

灯火辉煌的各大商场开始出现,本以为一会可以shopping一轮,谁知走进了才发现全部都已经关门了,只是都开着灯而已。

其实现在是西雅图时间晚上7点40而已,这在国内应该正是人流密集的时刻,可是在这里却已经看不到什么人了。

Macys百货,美国最大的连锁百货商场了吧。已关门,谢谢!

到处找不到一家开门的,最后只发现了麦当劳和星巴克还开着门,没得选了。一人一个汉堡打发了晚餐,没吃好。

粑粑说酒店附近有个大超市,当然不能放过,虽然晚上有点冷但还是走过来了。

香蕉是按个卖的。

各类电子消费卡。

星巴克的咖啡豆,注意噢,全都是咖啡豆,木有磨好的咖啡粉。

买了点东西当第二天的早餐就出来了,走回酒店,沿路的风景像极了老家深秋时的景象,街道干净、少人、溼漉漉的地面上飘落着黄黄的树叶,唯一更胜一筹的是路边的店面全都开着灯,视觉感极好。

路边的钟。

超市里搭配的第二天早餐:草莓、酸奶、面包。

Day2:在西雅图,每一分钟都好满足

倒时差失败,一整晚睡得不踏实,醒来时才是2号早上的6点40分,估计是因为此时是国内的晚上九点正处于睡前的兴奋期吧。
睡不着了,索性起来看风景,不知道是不是总是外面的风景特别美,现在就连看清晨窗外的这第一缕阳光都这么美,特别是映衬著近处高楼里零星散落的灯光。
Good morning,Seattle!

西雅图第一站,华盛顿大学。从酒店附近乘地铁过来,大概半个小时。
早上八点半的太阳,温暖、干净,美的不要不要。

清新的空气中还夹杂着草香,好舒服。

和粑粑在校园里随意漫步。

女主第一次入镜。

很奇怪大学里没什么人,虽然是周末,难道他们全都不在学校里住吗。

干净的走廊,背后有小松鼠出没噢!

和粑粑一人一部相机,但和新的比,老的效果差太远,已经没法用了。

花园式校园,真的好干净,也好孤独,因为人好少。

偶尔看到俩人,也是带娃出来遛弯的。

那个长长的柱子后面的建筑就是华盛顿大学里有名的图书馆,里面的陈设很美的,可惜遇周末,要下午才开放。

华盛顿大学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以哥特式建筑、哥特式风格为主题。

矮矮的大树,满地的落叶,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校园环境里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华盛顿大学一直是全美国获得联邦研发经费最多的公立大学,丰厚的研究经费使得该校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学术科研成就。

好美的一条小道。

据说比尔·盖茨长期钜额资助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大楼是以比尔·盖茨之父的名义所捐助,玛丽盖兹大楼以比尔·盖茨之母的名义所捐助。

深秋时节的校园,满地布满了枫叶。

捡了一片好看的红叶保留。

走回了中央广场,大喷泉池算是学校中轴线上的标志。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啊,真干净。

悠闲的逛了一圈大学之后又回到的市中心,下一站是:派克市场。

派克市场。西雅图市的一个著名人文旅游景点。这里不但有特色鲜鱼市场、口香糖墙,更是风靡全球的星巴克品牌的诞生之地。
但其实我知道这里,并不是因为以上,而是那部《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电影,喜欢电影里的男主女主,也喜欢电影本身,于是就爱屋及乌的也对西雅图有了莫名的好感,从而才促使了这一次我一定要来西雅图。

漫步于派克市场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整桶的鲜花、新鲜果蔬、当地蜂蜜、 葡萄酒、古董、收藏品等等各种好玩的东西。

水果集。

蔬菜集。

阿拉斯加大螃蟹。

这一小盒一小盒的,太适合我这种什么都想吃又什么都吃不了多少的人了。好有购买欲啊。

路牌。

像画一样的街道,颜色各异,错落有致。

迎光剪影。大朵大朵的白云好看极了。

建立于1971年的第一家星巴克就在这里,LOGO与现在的星巴克LOGO也不同,还依然沿用当年褐色美人鱼的LOGO以纪念总店的历史。总会有很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念然后排队进店,店里有很多特别版的水杯据说只有这一家才有得卖,不要错过噢。

亮点是什么?乡村馍馍。

排队进店。门口陈列著星巴克自家的咖啡豆。

虽说是要排队,那也比国内的排队轻松多了,很容易排到。
店内大门口有个大铜柱子,算是它的logo么?

各种杯子店内的陈列柜里都有,也可以直接拿着下面的牌子去柜台买单告诉他你要哪一款就行。粑粑挑了一个杯子,我买了两个大勺子。

这勺子主要是配合豆子用的,质感挺不错的。

店里各式各样的咖啡豆,注意看噢,全豆是咖啡豆,不是咖啡粉,所以别买错咯。

虽然来到全球第一家星巴克重点是买纪念品,但品尝一杯饮品那也是必须的,味道没有国内的那么甜,咖啡味浓一些。

街边摆摊的小玩意儿。果然已经不是小年轻了,对这种小东小西已经有免疫力了。

这家面包店在星巴克旁边不远,被一堆人排队购买的景象给诱惑住了,必须要尝一尝。

买了下图的两种面包,一种甜味一种咸味。

这个土豆什么的包很好吃,虽然粑粑觉得一般,但我觉得好吃。

现做现卖,保证新鲜。

好看的花束。有很多当地人一捧一捧的买回去,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

市场里琳琅满目的小饰品物件,还好我已经升华了,要不然肯定会买到剁手。

西雅图的天空很美,随处抬头仰望都是风景。

在派克市场的一边就能看到摩天轮了。

大红皮卡,超霸气啊。

天空,叠著层层的……云朵。

各种小辣椒,串成吊坠,花环,好漂亮。也不知道是卖著吃的,还是当装饰品用的。

还有各种品种的茄子,胖的扁的,白的黑的,什么样儿的都有。

好看,好想买,可惜带不回来。

派克市场里的鲜鱼市场绝对惹人流口水。各种大虾、大蟹、大鱼,恨不得每一种都要吃。

超大的蟹腿。

丰富的水果。

看过了各种颜色品种的辣椒、茄子,现在又是各种蘑菇,好丰富啊。

肥美鲜香,来一只吧。

哈哈哈,路边偶遇的沙皮,我的最爱啊,最喜欢它满脸褶子,走起路来头一甩就口水满天飞的场景。更搞笑的是,它居然叫George,和粑粑英文名同名啊,笑死我了。

走到尽头再回头才发现,那些商铺的二楼,也被装饰的满阳台的花树,色彩缤纷,俨然又是一道风景。

Public Market,这是市场中间门的大招牌。派克市场的前身其实是农村集贸市场。
派克市场不大,但很适合逛吃逛吃,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打发在这里让人很满足,吃过也喝过,连午餐也吃不下了。

偶遇酷炫摩托帅哥,太酷了啊!

街边的一个普通灯柱,居然都被修饰的如此好看,真讲究。

路边建筑。

从派克市场走到了附近的一个公交站。要去下一站:凯特公园。

粑粑正在研究坐哪一路车。

我就在玩儿拍照。

等车间隙遇到了一家三口,男的是中国人,女的是美国人,在尝试和男士对话普通话之后(主要是确定一下去公园是不是坐那一趟车)由于我们说的那个地方他并不清楚,结果他妻子接过话来跟我们交流,然后被她流利的普通话给惊到了。

虽然刚刚的问路并没有给我们更为准确的资讯,但粑粑的选择最终还是正确的。只不过要注意的是公汽上是没有售票员的,如果没有刷卡就必须提前准备零钱,2.5💲/人。

这里只是半山腰边上的一个街边小公园,重点是这里能够俯瞰到一部分西雅图的城市风景。来这里的人不多也不少,都是过来晒晒太阳看看风景的。

放眼望去能够远眺到对岸的风景,风清云淡的,舒服极了。

自拍来一张。

太空针塔也能入镜,这就是这里的亮点。

路边的小独栋,爽不爽?

路边公园不大,主要就是歇歇脚看看风景,溜达了一圈就走了,继续坐公汽回市中心。

路牌的指示是说红灯的时候要停在这,地上红线黄线是表示不能停车和临时停车。

多么有画面感的房子,好看之余,我倒是担心是不是会有很多的虫蚊飞进屋子里啊。

传说中的鸭子船,旅游观光的,既能当车开又能当船过河。游人对它的评论褒贬不一,有的说是必玩之一,有的又说没意思划不来。

下午的时间是逛商城。
Macy’s,梅西百货公司,是美国的著名连锁百货公司,在全美大概有八百多家店,品牌很多,折扣也很大,除去奥特莱斯,梅西百货应该是美国值得购物的不二选择。

Westlake Center,西湖中心,也是西雅图比较大的mall,没有梅西百货那么正式。

Nordstrom,诺德斯特龙,是美国高档连锁百货店。西雅图的这家店是全美第一家。

话说这可是周六下午,最好的时光,但位于西雅图市中心的商场和外面,并没有特别多的人。

兰博基尼都能成群结队了。

高大上的商场建筑。

街边的公共休息区。

连小朋友的娱乐设施都这么富有科技创造感,不像国内到处都是塑料滑滑梯之类的。

看到没,还有乒乓球台呢,但看人家这整体的设施和环境,完胜我们一些小区里露天的破烂的拿几块砖放在上面当中线的台子吧。

下午时分迎光拍出的剪影。

酷!随处可见的皮卡。

溜达到海边看摩天轮。

真的,走到哪儿街道都很干净。

伴着夕阳的摩天轮剪影。只想看看并没有半点想坐的欲望。

这么蓝的天空是怎么做到的…

蓝天白云映衬著海面,好安逸的一座城。

站在摩天轮脚底下。

西雅图并不像其他海滨城市显得那么俏皮或者热闹,望海,看到的恬静的海面,望城却又感受到的是满满的高冷范的现代感。

好吧!其实来到海边的目的是要觅食,有攻略中推荐的海鲜大集合。

围绕着摩天轮附近转了三四圈才找到了这家店的入口。

有四种套餐,其实每贵一点就是分量稍微多一点,没有太多实质性差别,但两个人必须点一样价位的套餐。

这就是这里的特色。一大锅海鲜杂烩会直接扑在垫了吸油纸的桌上,然后每人都有一副砧板和木锤子,用来敲螃蟹吃的。

来来来,饕餮大餐上桌了!

鲜香肥美的帝王蟹大腿啊,

没有参照物所以没拍出来它大块的肉感,但慢慢用小锤子敲碎外壳后剥出来的蟹腿肉被一口吃下去的感觉太满足了。

俩人就要了一份餐就已经吃到饱,后面还剩点儿没吃完。点了两杯鸡尾酒,外加税什么的,一共接近80刀,不贵吧。

酒足饭饱之后的下一站是要坐城铁去太空针塔看夜景。

这是一趟专门从购物中心到太空针塔的空中的列车,应该也算是观光线吧。

票价是多少忘了。需要从街边的一个入口上到三楼来乘坐。

穿梭在城市中,这样的体验也很到位吧。

夕阳渐落的城市。

列车的终点站就是太空针塔。

和以前去登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一样,赶在傍晚时分上塔,来看一座城市的白昼交替。

太空针塔上面是360无死角,可以全方位欣赏西雅图的不眠之夜。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

而另一边,夕阳的余光还停留在天际线上不肯褪去。

整座城市被霓虹灯下的马路给点亮。

这样深蓝的夜空和这样炫目的夜光,突显了这座城市的静逸和高冷。

这是塔内的一面照片墙,可以把手机上的照片上传到这里,形成了一面世界墙。

在塔外面看风景时还是挺冷的,毕竟西雅图此时已是深秋季节。在塔顶观赏完夜景之后下到塔底负一楼的纪念品中心买了冰箱贴就出来了。走出来后回望太空针塔发现比白天美多了。

按原路线返回到macys百货,然后再走回酒店。
在西雅图满满的充实的一天,每一分钟都很悠闲,每一分钟也都很满足。

Day3:出发,西雅图-奥林匹亚-波特兰

虽然约了上午十点钟取车,但由于时差的原因仍然起的很早,索性又走去派克市场,逛逛早市,吃吃早餐。

清晨的西雅图不喧嚣、不拥塞,但却一点也不显寂冷。

早晨的派克市场好安静。

稀稀疏疏的人。

相比其他还没开门的门店,星巴克突显出了它的地位,毕竟是全球第一家店,只要一开门就门庭若市了。

找到一家香港美心餐店,买了一些热乎的熟食当早点,意外那蒸饺的味道居然像极了在老家时小时候吃过的味道,瞬间满足感爆棚。

在水果市场里挑了些好看又特色的水果,然后回到酒店收拾好行李,洗干净水果,然后去取车,正式开启美国的自驾之旅。

取车还算顺利,虽然全程没听懂粑粑和租车公司的人员都说了些什么,反正最终是顺利拿到车,然后就这么开走了。在这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流程里没有出现任何纰漏,挺好。
连上粑粑的手机地图,连上我的ipod放上熟悉的音乐,上路咯。

都说在美国开车要么不出事故,一出事故就不轻。还真是这样,眼前这一幕是我们刚上高速就遇到的,虽然只看到了满地的碎片但也可见一斑了;不过,我们整个10天的行程里,也就只看到了这么一起交通事故,其他的像什么追尾、剐蹭、违规统统都没遇见,说明人家整体的开车习惯真的是好。

在奔去下一个城市波特兰的途中,会路经奥林匹亚小城,其实那里的亮点是奥林匹克公园,理论上应该是到西雅图的必去景点之一,可惜我们的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连半天时间都空不出来,所以只能是绕到小城里简单看一眼,在这里吃顿午饭,然后继续下一程。

小城的一个湖边公园,地砖上刻满了字。

湖对岸是主城区。

湖边的房子着实让人羡慕。

此行陪伴我们的座驾。

转到小城里来觅食。

在国内的习惯,在到达一个地方之前一定要先找好停车的地方,也是因为还没习惯美国的路边停车,怕停到了不该停的位置,也还没试过路边咪表要怎么玩儿,于是转了一圈发现一个有格公园有少许免费停车位,然后妥帖的停好之后走路到附近找餐馆吃饭。

真的,不想说国外的天空特别蓝,但确实随便一个小城的空气和环境都让人感到舒服。

粑粑走到一个咪表面前仔细研究了一番,算是基本搞明白了怎么用。不过事后的整个行程当中我们一次也没停过路边也没用上这玩。

找到了一家韩国小餐馆,点了一份石锅拌饭和炒面,也算是偏中餐口味的。

吃完就取车继续前行了。路边的红枫叶树好扎眼。

下一个目的地,波特兰。

美国大片味道的铁桥。

在波特兰的酒店是订在了市中心之外的红狮酒店,红狮是一家连锁酒店,有高阶的大型酒店,也有中端甚至低端的汽车旅馆。波特兰的这家红狮算是中端的那种吧。

第一次体会什么叫汽车酒店,几乎都是开车经过这里住一晚第二天就开车继续走,所以窗外满满的都是车。

办完入住简单收拾之后就开去波特兰市中心了,因为波特兰是免税区,所以啊,逛奥特莱斯,买iphone7就是来这里的重点。

波特兰(Portland)是俄勒冈州的城市,也被成为“玫瑰之城”(由于临近太平洋,拥有海洋性气候,冬季较夏季更加溼润,这种气候特别适宜种植玫瑰,因此市内有许多玫瑰种植园),是美国人均收入非常高的城市,也是美国西岸唯一的购物免税州,连续多年被评为美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说两个大家熟悉的点,一个是Nike的总部在波特兰,一个是Intel全球最大的子公司也在波特兰。

第一站就直接奔到Apple Store去买Iphone7。把车停在了附近的一座大楼里,走时直接插信用卡付款走人。
满怀着对免税iphone7的期待跑去店说要买一台,结果被冷冰冰拒绝,说是不接受现场买,必须提前一天上官网预定,这也就算了,更甚者是被告知必须要用美国手机号及其关联的社保号来做预定,顿时抓瞎了,无奈只能作罢。

失望了一程,于是到下一程弥补,奥特莱斯购物。

一边购物还在一边琢磨不死心的iphone7,粑粑联络了他在美国的同学,试图用对方的资讯来做预定,折腾了好半天,尝试了他同学自己的和他同学老婆的,后来勉强算是订上了一个。但是由于美国的手机号也有套餐之类的,极有可能用这个资讯订上的手机会和手机号之间做一个套餐系结,所以没有办法了,一切都只能等到明天再去店里咨询,如果真是如此就只能取消订单了。
在奥特莱斯一直在折腾这事,所以基本也没怎么逛,好像就只给粑粑买了几件T恤,等到想起来吃饭这件事情的时候发现已经好晚了,只能随便找了一个快餐店打发。

方便面啊。

最后离开奥特莱斯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也不知道粑粑咋想的,订了一个双人大床房。
晚上我回到酒店洗完倒下就睡着了,一个是时差还在,二个今天自驾第一天,还是相当紧张的。但是佩服粑粑的精神和体力,他晚上回到酒店后还去研究了自动洗衣机,发现没零钱,又跑出去便利店给自己买了吃的喝的顺便换了零钱,又跑回酒店洗了一波衣服,又等衣服洗完烘干完取回来,才睡觉。

Day4:穿村过林、披风戴雨,抵西岸之北

依旧起的很早,窗外一副被风雨洗礼过的模样,倒突显了这里的清新和爽朗。

曲折的iPhone7购买之路。一大早到门店后告诉店员我们昨天线上支付了一台手机,但因为系结的手机号不是本人的原因现在需要取消线上订单然后现场重新拿一台,本以为不行的,结果对方果断答复no problem。郁闷了,为什么昨天说不行的今天又全部可以了。没时间和精力追究缘由了,于是让店员重新定了一台但又被告知不能现取,最快的取货时间是下午一点,有一种深深被套路的感觉。还好我也不笨,让粑粑找来经理跟对方说我们因为要赶着离开波特兰是否能做个加急,经理在听完粑粑费劲的描述之后回答了一句:OK!于是没过一会店员就拿了一台新机给我们了。
整个的购买过程真的有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感觉,好歹国人最会的伎俩就是专门研究对策,哈哈!

比预期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上路,所以今天的整体时间就只能被压缩了。

这座阴雨小城虽没有西雅图高大上,但也仍让人感觉舒适安逸。

工业化城市的气息比较足。

离开了波特兰市区,开始一路向西,直插西海岸沿线。

雨后的村野公路让人神清气爽。

双向自行车道,大皮卡也只占了道路的三分之二,路宽车少,很爽。

路过了平原,开始进入树林了。

前方有鹿出没。

树林里的自行车道,限速最高55英里=88公里,再对比在国内这种地方一般都会是30-50吧,速度可见一斑。

虽然有导航,但是一直往森林里扎,而且看不到同行的车辆,心里还真是挺虚的。

此番景象可不是什么云雾缭绕噢,这是遇上了偶阵雨,瞬间大雨倾盆,而且雨向时而顺势时而逆势;加之既要时刻注意对面来车,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太靠右以免翻沟,在开启自驾模式第二天就遇到如此复杂的路况,我俩着实都捏了一把汗。

看得到前方的一股雨势扑面而来么。

再说一遍,这真不是雾气,是大大的阵雨。

奇妙的穿越森林之旅,随时的大雨滂沱,又随时的拨云见天。

当快要穿出森林的时候,雨也渐渐停了,这一路跟随的偶阵雨,或许这也与森林里的地势及气候有关。

这一段紧张而又欣喜的森林之路,让我和粑粑的心情各种起伏,同时也是重新整理了我俩驾驶的历史经验。其实更多的担心并不完全是天气的变化,还夹杂的有对未知路况的担忧,以及这一程路上我们始终没有遇到一辆和我们同向行驶的车辆,让我们一度怀疑我们有没有走错路,会不会开到深山老林里去……

当再一次路过村落时,我俩的心里才彻底踏实下来。

坐落在公路两旁的屋舍,虽说已是乡下之地,但丝毫不显其陈旧落迫。自己有屋有院、有车有地,何其自在。

你看,奶牛场也就在房子附近,自己饲养,多好。

在经过了又一段长长的乡村小路之后,终于看见了大海,美国大陆的西海岸,太平洋的东海岸。

抵达粑粑设立的西海岸线上的第一个景点。Cape Kiwanda State Natural Area。

这处景点在网上找不到具体的中文名字和相关的介绍,是粑粑在看别人的旅途攻略时发现的一处景点。 这里的海滩很广阔,风大浪大,应该很适合冲浪。

第一次亲历太平洋,着实被它的壮阔和汹涌震慑到了,顿时觉得之前去过看过的海边真不叫海……

海滩边上有一个相当大的停车场,还有一些吃、住的地方,可见这里的确是一个成熟的落脚点。

半山上的住所,多半是专门设立的海景房。

一望无际,心旷神怡。

眼看着这波涛汹涌的大浪铺面而来,却在抵达岸边时又平静的退潮。

风大、浪大,但太冷,毫无勇气再往前一步。设想若是夏天该多爽。

伫立于沙滩上的鸟儿。

适合冲浪的好地方。

岸边不远的一排海景房,但是没看到有人住。

这处景点的周边配套还是蛮齐全的,吃、住都有。

我们在附近找了家小店解决午餐。

所谓装在车轮上的国家,是在各种服务设施上都优先对车做出了安排,所以压根不用像国内一样去哪儿先得忧心车停哪儿,在这里几乎到任何一处都能很妥帖的就近停好车。

米国标准快餐,汉堡。一洗从前对汉堡的恶劣印象,转而开始觉得它好吃呢。

面包外酥内软,酱、菜调配适宜,最主要是,好大份,一个俩人管饱。

这类浓汤倒是粑粑的最爱,我只会尝一尝而已。

饭饱后继续前行。

大皮卡到处都是。

路遇一处房车聚集地,好生羡慕。

西海岸北段的天气阴晴不定,随时一场风雨等着你。

这是一路在追雨的节奏。

沿途发现了一大片延伸出去的绿草坪,果断靠右使出主路。

惊涛拍岸。

有一种美国灾难片的感觉。

别看是绿油油的草坪,因为刚下完雨,草地里溼漉漉的,粑粑在奔跑中还滑倒了。

无尽的海岸沿线,凛冽的美。

岸上一群悠哉的鸽子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继续上路。离开了村落、森林,开启沿海公路模式。

所以为什么西海岸一定要从北往南开,就是为了能贴著海的这一边走,然后遇到想看的好看的风景可以方便靠边停驻。

路过一个临海的小镇。

路边有临时停车点。

会想到这海边的居民们常年经受着这惊涛拍岸的生活怎么受得了啊!

西海岸北段的公路略显冷冽。

但也不失气势磅礴,一种直开入海的感觉。

冷艳的美景。

右边宽敞的地盘都是可以用来临停的地方,想想如果是反方向行走会错过多少可停驻的对啊。

到底第二个景点处,Yaquina Head Lighthouse,亚奇纳滩头灯塔。从101公路上有入口直接开进去。要收门票,7刀一辆车,一天之内可以多次进出。

据说这是西海岸最美的灯塔,如果季节合适,应该还能看到遍地花开的场景。

可惜此刻已是深秋,只有一片枯草丛生的景象。

停留了片刻就离开了,连灯塔近处都没走去,因为海岸边上的风实在是太大太冷了,从车里出来待不住一分钟就想回到车里。

像是看到了世界尽头一般。

这座位于俄勒冈州纽波特市的亚奇纳滩头灯塔,自1873年建成至今仍在工作中,已经属于当地自然保护区的地标了。

隔岸相望对面的海岸线,其实是一排村落住所,只是风浪太大看不清。

出来景区,继续沿101公路南行。

美国的房屋都特别的接地气也特别的亲民啊,直接都坐落在道路两旁的。

跨过大桥,向前。

路上的行车好少。

基本每路过一座桥,就会路过一座村镇。

虽然也走过沿河、沿江公路,但沿海公路的体验相比来说还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沿着太平洋一路开。

路过村。

路过林。

往天上开。

往海里开。

大浪席卷。

分流入内。

美式大桥。

此时是下午,阴晴不定的天气

沿海盘山公路。

虽然是双向自行车道,但大部分路段还是黄实线,偶尔会在一些有岔路口的地方给出可并道的虚线。几乎没见什么车违规越线。

美式隧道。

九十度急弯。

大片感又来了。

美国的交通工具基本以汽车和飞机为主,很难得看得到火车。

路过大桥,看来又要进城了。

车灯渐亮,夜幕渐浓。

进入一座小城镇。

木材厂。

晚餐是小城中的一家Subway,形式和国内的赛百味一模一样,味道倒是好吃很多。

因为上午在波特兰买手机导致今天的行程整体推迟。吃完晚饭还得继续赶路,因为既定旅店在下一个城。

Day5:沿101公路到旧金山,行程过半

昨晚到的太晚,又开了一整天的车,累得入住后洗完倒头就睡了。早上起床出来才认真体验这家坐落在太平洋岸边的汽车旅馆。

好吧,这才是地道的汽车旅馆吧。矮矮的地面一层,开门就是车,太接地气了。另外旅馆边边上就是太平洋,走出来听到滔滔不断的海浪声才注意到我们居然是在太平洋边上酣睡了一晚。

Pacific Reef Hotel (太平洋礁岛酒店) 。

亮着灯的是我们的房间。

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冰箱、咖啡机什么的都有。

顶头的门面是前台服务厅。

对面一家快餐店是和旅店合作的早餐点。

依旧是这类食物,暂时还没腻。

好迷你的一块小堡,但有辣么大的一块肉和蛋,对我来说完全可以管饱了。

吃完后收拾行装,继续上路,今天的终点是旧金山。

又开始下雨了。西海岸北段的地势也不知道是什么气候,基本都是阴雨交替,哪怕有些许阳光,也透不过厚厚的阴云。

在经历了森林里的狂风暴雨之后,再遇阵雨已经十分淡定了。

大片感又来了。

又开始披风带雨的行驶了,只不过沿着海岸线向前就不会有往森林里开的那种不安了。

加油。难得碰到有人协助服务的油站,绝大部分油站都是自助加油的。

雨雾朦胧。

暂时离开沿海公路,又进一段森林。

又穿出来了。遇到一个停住点。

还有微雨,下车歇歇脚,呼吸海风海浪海潮。

风大浪大。

海浪一层叠加著一层扑面而来。

住在这里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最不会凹造型的人出场。

101公路牌。

到达Redwood State Park,红木国家森林公园。

需要购票进入,但无人看守,所以,全凭自觉。

没有深度逛,只是为了这个可以钻汽车的红杉树而过来“到此一游”。

小车刚好过去,大车就不行了。

小心翼翼的司机。

摆拍一下走人。

在森林里穿行,一路上都是雾茫茫的。

从森林出来,我们又来到了海边,这里好像是个临时歇息点。

今天一直很大雾,回来才听说东太平洋当天又台风,是不是太后知后觉了。

遇到几大家一起出行的,每家都好几个孩子,今天不是周末,也不知道这些大大小小的孩子为什么不上学。

透会儿气,继续上路。

一路走来的感受是,路上的车真少。

看着这树,感觉是走出俄勒冈地界了,来到加州了

果然,San Francisco,该找地方吃午饭了。

在美国找中餐馆还是蛮容易的,这种小镇上也快找到一个。吃了几天汉堡什么的,想吃中餐了。

面条还勉强凑合,没什么味儿,自己拼命加醋加酱油。

广东人开的餐馆,那照例来份干炒牛河。

本来是问说有没有青菜,答曰有,那就说炒盘青菜吧,结果上来一份白菜盖饭,很难吃。

总体而言,午饭不好吃,不多评论,继续上路吧。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来到了加州,感觉公路都变得宽些了。

开在这条路上,感觉在玩儿极品飞车,画面莫名熟悉。

路过巨大的红木林,即使在号称贫瘠的加州,自然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真心话,在这种路上开车很惬意。

我开车,是我在开车。

加州天气真是好,真正的蓝天白云。

大下坡,车速究竟到了多少不知道。

这里的人都喜欢跟着别人开,我们的习惯总是领头。

加州的秋天终于不再是阴冷凛冽,而是秋高气爽了。

为什么路边越来越秃?

因为离大城市越来越近,感觉人类就是自然之敌。

看到路边的矮树了么,我们路过了纳帕,加州甚至美国最有名的葡萄酒产地。

继续前行。

本来想着要不要在纳帕住一晚的,但是我们都不好这一口。

继续一路狂飙。

感觉是森林里的道路比城市附近的道路更好,更喜欢车开在柏油路上的感觉,城市道路胎噪难受。

当出现“carpool”,就说明到大城市附近了,要遇上traffic了。

找地儿加个油。

突然看到有清洁车辆的东西,自己试着来一把,图中的灰色马桶,有水有刷子,还提供了卫生纸。

虫胶什么的都刷干净了,继续上路吧。

已经接近旧金山市区了。

道路越来越宽,当然车也越来越多了,赶了两天的路,总算是看到大城市了。

奥克兰大桥,我们要绕开旧金山市区,太堵了。

马路骑(sha)士(shou)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天色渐晚。

我们好像路过了一片码头区,一架架高大的龙门吊,还有半空中飞过的飞机,看见了么。

天空出现粉蓝交杂的唯美色彩,甚是好看。
接下来我们匆匆杀到落脚的酒店,草草的解决了晚餐就休息了。

Day6:旧金山逛吃逛吃的一日游

起了个大早,杀向旧金山市中心。

算是遇着一次早高峰了,难得。

堵著堵著,发现离高楼林立的旧金山城区越来越近。
PS:为什么说挺堵的,但照片上看起来车都稀稀拉拉的,是因为个个都高速前进,哪怕堵也都是平均高速度的堵。

进城一路走高架。

虽然很堵,但是大家都很规矩,不窜来窜去,车距拉很开也没关系,不焦躁。

似乎附近有个火车站,听说旧金山地区的轨道交通还是蛮发达的。

看得明白么,什么时候能停车,什么时候不能停车。

拥挤的大都市。

但看起来没有那么逼恹,香港是目前去过觉得最符合“逼恹”这个词的。

上图大大的“parking”看到了么,我们在联合广场附近找了个停车场,打算把车扔这里去逛。
停车贵不贵?我觉得其实还好,联合中心附近几个停车场,价格大概是每小时2~3刀,分时段的,跟广州16RMB/小时的停车费比起来,也差不多。

铛铛铛铛,道路上红色部分就是铛铛车的轨道了。

路两旁的店还是蛮多的,不过价格就。至少看了HM和GAP,不比国内便宜。

到了,铛铛车的起点站。猜猜地上的圆形圈圈是干什么用的。

看到没有,人力手工掉头。

轨道车开到这个圆盘上以后,有两个大力士,推动圆盘将车掉了个个儿。

真正的凭身体吃饭啊。

看这里就更明显了,掉头的车开走以后,力士再把圆盘继续旋转15度左右,做好迎接下一辆车的准备。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都要过十一,没有卖全天通票的,只有单程票,7刀,可以从任意一站上车。犯傻了,买了4个单程票,其实回来可以不用坐。

排队准备上车。

长长的路,麻麻最喜欢拍这种对称结构。

满满当当一车人,前半头车厢还可以允许在车厢外的车沿上站坐人,如果你愿意的话。

出发啦。

下坡是最刺激了,旧金山的坡是一段一段的,像分段的滑滑梯。

两边的房子倒是挺整洁的,不过估计都是旅社。

到了渔人码头,多年前粑粑来过这里,但是完全没印象了。

冰箱贴控上场了,开始挑;可冰箱贴控也是个选择困难症患者,这下可麻烦了。

最后选了最有代表的金门大桥。

哎,鸿雁?!这可是闹市区啊。

开始凹造型。

继续凹。

对面那座岛,是特别有名的监狱岛-恶魔岛,时间足够是可以专门乘船过去参观的。可惜我们没时间去逛。

凹个显腿长的。

码头的广场上人不算多。

很多人玩儿著不知道什么东东。

换一个人凹。

这个光线没处理好。

大船冒黑烟了,但是没走,难道是要做饭了。

那我们也去找地儿吃午饭吧。

起名能认真点么

走,走,去找一家听说很好吃的汉堡店。

码头上停满了小游艇。

到了,就是这个。

汉堡好吃,薯条一般般。

吃饱喝足,慢慢往唐人街溜达。

现在光线好,再凹一张。

这过曝的效果好啊

自然的坡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背景,显腿长。

来张糖水片。

马上要到下一个景点了。

九曲花街。

好多车从上面开下来,本来粑粑是想来一把的,但担心车技不过关。

正面来一张,视乎焦距还不够短。

回头扫一张,天真蓝啊。

从九曲花街出来,我们跳上了一趟铛铛车,往唐人街方向出发。

城区感觉大部分时候真是安静。

铛铛车可以扒在外面,只要你有这个勇气。

不停的上上下下。

一个大下坡,可以看见铛铛车的轨道,除了车轮的轨道,中间还有个凹槽。

变道不是靠扳道工,是靠司机摇动把手。

下车了,88。

这里比较容易停车了。

转过一条街,又转过一条街,怎么还没到。

看到熟悉的中文了。

医院。

哈哈,熟悉的水果摊风格。

熙熙攘攘的人群,特别有生活气息的广告牌。

大部分跟国内一样。

偷拍的,拍完就被轰出来了,因为价格要保密?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分割好的肉啊,跟国内超市一模一样。

橘子甜度还行,就是口感欠佳。

真的能感觉到中国的日益强大。

咋一看还以为去了国内某个小镇。

远处的高楼把我们拉回现实。

逛完唐人街,走到联合广场附近,逛街。

买完该买的,取车。我们要出发了,晚上约了粑粑的老同学吃饭。

我们选择从南往北通过金门大桥,因为金门大桥是从北往南单向收费,费用在其次,现在听说是拍照网络缴费,怕把车牌记错搞出麻烦。

大桥边有专门的景点可停驻。远眺旧金山市区。

要说创纪录的桥,现在哪里都比不上中国的桥了,但是这里的历史感任然吸引着人们前来。

临走的时候,觉得不过瘾,又绕道桥下的一个海边地点继续拍。

从侧面才能体现出这桥的壮观。

来个剪影。

继续上路,往旧金山附近地区,去赴晚宴。

开启车窗,看着夕阳渐落渐远,好美!

我们遇上晚高峰了。

粑粑在这里走错路了。

感概一句,堵成这样也能开到车速65迈。

终于赶上这顿饭了,这是截至目前出国几次以来,吃到的最好吃的一次,以前都是对西餐不感冒的,这次觉得每个菜都好吃,甚至回去半年多了还在念叨。

零食。

我来了杯酒,边喝边舔杯子上的盐,说实话给我喝有点白瞎了。

沙拉也是被赞不绝口的,要知道我是个从来不点沙拉的人。

以往这都是喜欢尝鲜的粑粑才会点的,这次被麻麻抢走了。

烤三文鱼和大土豆,烤鱼改变了麻麻三文鱼从来不吃烤三文鱼的观念,后来我也有幸给七月宝贝做过一次,当然比大厨做的差多了。

还有一份牛排,口感也超级棒。

一直闹不懂这个西多士,为什么要配冰淇淋。但是太好吃了!

这次把起司也吃了,简直是大突破。
一顿饕餮盛宴之后,和老朋友一家告别,再见不知道何时了。

Day7:遗憾斯坦福,但有唯美17英里

上午第一站本是斯坦福大学,结果一路导航开进校园之后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完全不知道学校该怎么逛,有什么重要观赏点,甚至连个停车的地方也没找到,在责怪粑粑事先没有做好详细的安排之后就草草离开了。之后去了第二个目的地Great mall,又是一番买买买。然后吃过午饭,重新踏上101公路,前往下一站。

走着走着又到了静谧的森林。

这个弯道限速25迈,你猜我们是多少速度过去的?反正过弯之后开车的人和坐车的人都晕了。

本来想岔上1号公路,结果被导航绕回了101,就看见了大规模的汽车迁徙,据说旧金山到洛杉矶的101号公路每日都是如此景象。

好像到海边了,看来离目的地不远了。

大海就在附近。

又转过一个大弯,海边小镇近在眼前。

有了红绿灯就说明进入城镇范围。到达了今天的主要目的地,蒙特利。
风光明媚的蒙特利半岛被称为世界上陆地、海洋、蓝天的集大成者,并被公认为理想的度假胜地。

又看见一个渔人码头,据说这里就是旧金山渔人码头的原型。

天气真好,小镇显得特别干净整洁。

有一种让人想住下来的感觉。

到酒店了,我一直不适应这种全是平房的汽车酒店,觉得没有安全感。

好在房间设施还不错。

收拾一番,我们要去今天最重要的景点了。

17 Mile Drive,门票10刀/车,其实可以算是过路费吧。

沿途都能看见这种道标,有鹿出没。

太阳还挂的很高,一会儿我们要在这里看日落呢。

一个小遗憾吧,没有租一辆敞篷野马,奔驰在加州1号公路上。

风景如画的“17英里”,以它高纯度的自然闻名。整个高速公路上连一个醒目的标志也没有,随意行驶。

据说在1880年,,猎奇者们在旧金山南方约120英里的一处海岸线上发现了这个别有洞天的风景区,后来人们就此铺设了一条17英里的小径。这条小径也因此得名。

海边沙滩上有栈道,还有供人歇息的桌凳。

和俄勒冈的海滩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看起来太阳还高高在天上,其实一会儿就日落了。

海里冲上来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鞋都舍不得脱的人。

拥抱大海。

露出来啦。

你在拍风景,拍风景的人在拍你。

只给了我一个背影。

太阳逐渐落下,洒下一片金黄。

17 Mile Drive 里也有酒店,不过价格就。。。

今天的海浪比前天小多了。

边走边拍吧。

继续前行,一路上有好几个观景点呢。

落日余晖。

海天一色。

云的纹路奇奇怪怪,在这个年代,大自然的美景总是有一些人为的破坏。

人生是一场单程旅行,我们都是在路上。

谁的车停在这里。

哈哈,我们的车怎么变成黑色了。
这是个比较长的故事了,今天早上发现车上出现了机油报警,就找了个机场门店去换了辆车(悄悄的告诉大家,粑粑最亲爱机场绕了三圈才开进停车场)。而换车手续十分简单,开到门店跟工作描述情况,人家就安排给你换辆车,而且刚好碰上有同款型的车,稍等片刻之后工作人员告诉你直接去某个车位去取车,车钥匙就在车里,开车走人就行。

从这么看,我们这辆车确实很大啊。

海鸟一点也不怕人。

大海,落日,孤独的鸟。

来个特写。

捕捉最后的落日余晖。

“17英里”的确可以称得上海景的大整合。这里既有平缓的沙滩,更有十分陡峭的岩壁;既有成片成片的茵茵芳草地,更有茂密葱郁的生态林。

换个角度,拍出了可以做桌面的美景。

上车,我们要继续前行了。

此刻我们在车里放起了California Dreaming的歌曲,伴着熟悉的旋律沿着海岸走,看着太阳从海平面一点点沉下去,心都醉了!

太阳消失在地平线前留下了最美的景象。这也不是凑巧,是我们特地赶在日落前后开来这里看这一段完整的日落。

有那人,那狗来给画面点题。

按七月宝贝的说法,粉色的云彩铺满天空,美翻了!
1英里里面也是美国超级富豪的休闲地,半山腰上隐匿的一幢幢豪华宅邸,得用7位数甚至8位数的美元单位来标识它的物值。

从17英里出来后,夜幕已完全降临,我们来到了艺术气息浓厚的卡梅尔小镇。

虽然是饿了,但也没有喝一杯的兴趣。

看见各种卖甜食的小店。

各种糖果。

万圣节快要到了吧。

吃饭的地儿挺多,但是看起来都没食欲,难道是因为昨天晚上的太好吃了。

车拐进卡梅尔之前,还以为会到一个寂静偏偏的小镇,结果是这样一番觥筹交错的景象。

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

各种卖纪念品,美食的小店仍在营业。

上面贴著星巴克的标志,其实不是星巴克,是说这家店的面包也是专供星巴克的。

橱窗里的衣服不认识牌子,反正不便宜。

看到一个室内小巷,还想进去探祕了一番,结果里面的小店都关门了。

晚餐时间到。其实我们不是在卡梅尔小镇吃的,我们从另一条路往回走,结果路过了下午看到的渔人码头,本来想停下车看一番,然后就偶遇了一家日料店,于是就顺势去吃了。

食材够新鲜,吃饱喝足,回酒店就呼呼大睡了。

Day8:一路向南,1号公路全体验

难得的一个带早餐的酒店,早餐就是这些,不过虽然简单,味道还不错。

好吧,真的有鹿出没,而且还这么大摇大摆的过马路,没有生在吃货国是你的幸运。

安静的街道,我们今天的行程虽然不算太远,但是专案却很多呢。

急弯,晕了晕了。。。

终于踏上传说的1号公路。

没开多远就到了1号景点,下车清醒一下。

Rocky Creek Bridge,洛溪大桥。

也是有历史有故事的桥。

稍作停留后继续前行。

下面有海滩,不知道有没有人下去过。

今天换了身嘻哈风衣服。

下一站是哪里。

路边的visit point很多,想停就不要犹豫,不要错过。

远处突出的半岛上有个灯塔,本来也是目标之一,现在一看觉得没太大意思,跳过。

太阳从正南方出现,当初规划形成说了一路向南,为的是一路走来都是靠海,结果忽略了直射的阳光。

真正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仿佛看到了世界的边缘一样。

加州一号公路从北至南连线著旧金山与洛杉矶,沿着美国西海岸蜿蜒前进,全长超过1000公里。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它一边是海阔天空惊涛拍岸,风帆点点碧波万顷;一边是陡峭悬崖群峦迭翠,牧草如茵牛马成群,风景美不胜收,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一条公路。

看到前面那辆车了么,“当时我们怎么没有租一辆suv”,租的时候嫌车大,开的时候嫌车小

这辆车和我们一样在上一个visit point 停过,也是一车中国人,十一出门,遇见同胞的概率非常大。
当然,什么时候去哪里都很容易遇见同胞

有人说,开车走加州一号公路,是一种享受,一种洗礼,一种浪漫,一种人、海与阳光的融合。

公路离开了海边,这会儿我们要去一个据说很美的地方。

Pfeiffer Beach,紫沙滩,很不容易发现,哪怕跟着地图的提示,也差一点就开过了。

不要被这张图迷惑,进去的路很难走,很多地方只能走一辆车,会车需要互相避让,而且上坡下坡也很多。

美国这种景点都是全日通票,买一次票当天可以反复进出。

下车直接就到沙滩了。

当当当当,来到攻略里被推的梦幻紫沙滩,此刻深刻体会了什么是淘宝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了。

景色还是不错的,但是紫沙滩的紫呢,我换了n个滤镜,也没看到一点儿紫。

海浪涌入这些大石头缝,激起的浪非常大,整个沙滩就听见海浪咆哮。

拍了个奇奇怪怪的倒影。

这个季节水还是比较冷的。

这里的浪明显比昨天17英里的大多了,但也比北段101路上的小多了。

费尽千辛万苦后,粑粑终于找到了一丝紫沙滩。

不计较紫的话,这片沙滩还是蛮不错的。

哦呦,一个小朋友在沙滩上做的图案,小小年纪志向远大哈。愿世界和平。

离开紫沙滩继续前行。路边的野草,似乎有什么正在发芽。

每一个visit point都有人停下来。

我们也停下来看看吧。

You’re the king of the world。

忘记关滤镜了,整个山都泛著紫色。

这是托尼的豪宅么。

水里有怪兽么。

继续前行。

遇到了公路骑士。

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1号公路的美。

上山下海的感觉。

看这蜿蜒曲折的海滨公路。

一路向南。

海边的山上长满了说不出名字的野草。

熟悉的极品飞车场景。

上山下海的一阵狂飙后,赶紧歇歇。

树根被雕成了张椅子的模样。

蜿蜒曲折的海滨公路。

路上遇见了很多骑自行车的人,真心佩服。

好不容易抓到一张1号公路的道标。

似乎每当公路离开海边,就到了下一个景点。

海象滩(Piedras Blancas Elephant Seal Rookery)。像是一个普通的公路停车休息处,只是用木栅栏,铁丝网将长长的沙滩围了起来。
这里的海滩上有大量海象堆积在一起晒太阳,非常奇特,蔚为壮观。

海象的体温通常是38度,而它们深海中的环境温度是4度。可能是这个原因,它们在沙滩上尽情享受相对温暖的时光,酣睡,酣睡,很长时间酣睡,上千头海象集体酣睡。成年的公母海象分别是在每年的十一月,十二月来到这个海滩的,一直到五月才会渐次离开,回到千里之外的深海。

野生的海象成群的堆在一起,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大部分懒洋洋的卧倒在沙滩上,个别引吭高歌,有的懒在水里被海浪冲上来刷下去,还有拱趴打架、圈圈叉叉的,真让人跌破眼镜。
但是……那可怕的气味,真是令人一刻都不想呼吸,虽然罕见,仍匆匆退去。

一路上见到很多带着宠物旅行的人。

驱车离开海象滩。

路边的小动物一点也不怕人。

蔚蓝壮观的海岸线风光,迷人。

继续上路,我们要找地方解决午餐。

这份鸡肉沙拉真的是,特别的美式

论sandwich,burger,hamburger的区别。这个是hamburger。

这个是beef sandwich

吃完午餐散个步。

继续上路,已经被自行车骑手超越了。

继续咔咔咔。

转弯了,要去丹麦村。一个new home 的价格是,40w,so good!

林荫大道。

到达丹麦村。
丹麦村,Solvang。据说,很久以前三个丹麦籍的美国人买下了这块土地,并集中建设,逐步发展成一个被丹麦人称为比丹麦更丹麦的一个村庄。全村有5000多人,大都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每年有一二百万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收入可观。

安静的街上没有什么人,很典型的美国小城镇风格,车少,人少。

各种免费自取的杂志。美国好像还大选呢。

主街Mission Drive上随处都是景,童话般的建筑、鲜花、风车,勾勒出了一个明快雀跃的美丽小镇。

看见有礼品店,麻麻回去买什么呢

还是冰箱贴。

万圣节快到了,到处是南瓜。

这里的甜品都好好次。

麻麻总觉得味道怪。

一路溜达。

正面来一张,像极了童话里的房子。

各种巧克力。

我们带了2块,结果路上都化掉了。

刚才的点心太甜,来个冰淇淋解解腻。

把街的两边来回逛了个遍,买了纪念品,吃了好吃的,心满意足的走了。

才发现我们又来到了101公路。

接下来沿着101公路奔向圣巴巴拉。

高高的棕榈树是圣芭芭拉的标志,这里是富豪、明星们买房置业的清幽宝地,海滨沙滩平坦开阔,路旁棕榈树影婆娑。

约翰肯尼迪总统在此度过蜜月;里根总统在此的别墅“西部白宫”一度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克林顿在他当选总统后不久也来这里度假;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庄园Neverland Valley Ranch就在附近;美国知名的脱口秀女主持人奥普拉也斥资5千万美元在此购买了一栋豪宅。真是一座不可小觑的小镇。

来到了斯特恩码头,这个码头可以把车开上来。

又一次在海边等来了日落。

港湾里不时有帆船游过。

还有很多有闲情的人在钓鱼。

就这样看着日落,再满足不过。

逛完码头,我们该去下一站了。

天色渐暗,我们又杀去卡玛里奥奥特莱斯去shopping了一番。

马上就到达天使城了,而下午这段路上1号公路和101公路是重合的。
今天的晚饭是什么?你不知道中午的沙拉和三明治有多大份,到达酒店后微波炉热一下,继续吃完。

Day9:天使之城,流连圣莫妮卡海滩

这是我们最后一站住的汽车旅馆,主要是图了离机场近,再加上都说洛杉矶市中心治安不好,不安全,于是选择住在机场附近。

为什么房子是咖哩色呢,因为是印度人开的

出发,星光大道、好莱坞。讲真,天使城没有三藩市气派。

Hollywood Boulevard,东接日落大道,西北方止于佛蒙特大道,其中一段因为有很多影视明星在大道上留有手印,脚印和签名而出名,被称为好莱坞星光大道。
不追星,所以随便拍了两张。

中国戏院。这就美国人眼中的中国风吧。
除了奥斯卡金像奖之外,许多好莱坞电影的首映也多在此举行。中国的电子企业TCL集团以500万美元购得中国戏院10年冠名权,于2013年1月11日起名称正式改为“TCL中国剧院”。

看这造型,莫名感觉到了泰国。

看到有认得的人了,哈哈。

意思是:就认得这俩字。

噢,还有继续认得的。

三六九等什么都能有啊。

究竟是这些星星代表了星光大道,还是那些“星星”代表了星光大道呢。

在星光大道旁的一个广场上居然看到好莱坞的标志了。

来张糖水片。

可能是我们来早了,临走了星光大道才慢慢热闹起来。

这些超级英雄分外热情,是为了什么呢。

最后来个全景。

还是莫名的想笑。

车就停在附近的路边,停车指示牌挺容易理解的。

下一站,直奔格里菲斯天文台。

半山腰上远眺洛杉矶城,也一般哈。

跟香山上看北京城差不多。

天文台本体,不过大部分人都不是冲这个来的,也包括我们。

因为转过身来,背面,看到hollywood的标志了么。

在山顶拉几张全景。

一目了然,地盘不小,高楼不多。

从山上下来,我们路过了比佛利山庄,传说中的富人区,感觉也普普通通吧。

非常艰难的在附近的购物街找停车位。

红线不能停。

在周围兜了一圈没发现有什么好逛的,路上行人也不多,干脆走人。

接下来,我们要去趟大超市,做回家前的采购。

又来到熟悉的target,在这里采购了一大堆零食。

在这里吃饱喝足,带上零食,我们去圣莫妮卡海滩。

难得登高远眺,我在那里,我在停车场,因为没车位,所以开到了8楼。

先缴费再取车,我看明白了。

我以为这里就已经到海边了,结果不是。

这会儿觉得亏了,应该直接开到海滩边上的停车场。

住在这里多酷,不过房子临街也是种烦恼。

再凹个造型,今天多云,估计是看不到日落了。

看这里车多的。

要走一个长长的栈桥才能进入莫妮卡海滩。

人超级多,这真的是我第一次看见非中国人最多的场合。

如果想下海可以考虑把车开过来,停车位还是有的。

原来莫妮卡海滩还是66号公路的终点,好,66号公路作为二刷目标吧。

风轻云淡,海燕翱翔,夕阳西下中伴随着成群的弄潮儿,好享受的画面。

画的还不错。

拉的更不错,美国的街头艺人还都不是假把式。

每个海滩都有摩天轮,不过这回是提不起兴趣了。

长长的码头,来艘大船就更应景了。

恩爱有加的背影。在国外经常看见有很多行动不便的人也会到处走走看看,这其实是个好心态。

太阳落山了,天还是这么蓝,景色还是这么美。

长长的海滩延绵数里。

是的,收集癖又犯了。

为什么都是66。

我们也去海滩上感受一下。

大浪淘沙。

粑粑下水感受一下,水有点儿凉,不管怎么说也是十月份了。

这张没有凹造型,背景挺好,可惜了。

这是在思考什么哲学问题。

小盆友,你的裤子掉了。

不在乎

转过来才发现扎了皮带,好吧你赢了。

远处海浪里一直站着两个逐浪的人。

原来是故意在迎接大浪的扑面。

从海滩溜达回来,我们继续逛街。

“第三街步行街” (Santa Monica Third Street Promenade) 是圣塔莫尼卡最有名的一条街,许多美国旅游达人将其放进攻略里,并列出多条购物指南。

街道两旁有许多温馨浪漫的咖啡厅、电影院和很多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小商店,还有步行街,从圣塔莫尼卡广场到威尔榭大街的“三大街区”全都集中在这条街道上。

一片热闹景象。

粉蓝粉蓝的天空配上高挑的棕榈树,一副清爽的画面感。

晚餐。确定这是pizza,这不是韭菜盒子?

逛完吃完,回到停车楼驱车,今天到此为止,此次美西自驾也到此为止。明天一早还车、去机场、往回飞咯。

Day10:时间很短,也很长,下次再会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或许舟车劳顿,或许颠沛流离,但我宁愿成为那远方的一部分,而不是隔着纸张和荧幕漠然地遥望它们。

赶路狂奔过的陌生街道,足以忘却疲惫的登高美景,难吃的要死的当地食物,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在路上听到的一首歌……

走过的路看过的景遇到的人都好好地收藏起来,给回忆带来色彩,让过去的时光不至于虚度,也激励余下的人生。
一张机票能到的地方,不算远方。继续前行吧,不能停下的脚步!

关于签证

虽然美国签证有效期延长至十年,但这并不代表过签率就一定高,至少在我们面签时,看到被拒的人还不少的。
签证需要先在官网上申请,然后预约面签。//www.ustraveldocs.com/。先注册账户,然后在“非移民签证申请”里选择“完成DS-160表”。

可以在页面右上选择语言“简体中文”,然后当鼠标指向所有英文文字时网页会自动翻译成中文。
面签地点要选好,我们是“China,Guangzhou”。(美签并没有要求面签地一定要是护照签发地,所以还好)
具体填表过程就不赘述了,内容除了中文姓名,其它都需要用英文填写,所有资讯一定要填写真实情况。
要填的内容很多,折腾到第二天上午才弄完,主要是页面很容易超时导致退出,特别是在填写工作简历和学历的时候。建议:1、先准备好简历的英文资讯;2、每做一步都储存一下,以免资讯丢失。
填表的最后一步是上传照片,美签的照片是专用的,2*2英寸的白底方形证件照,记得要提前照,拿了电子底片直接上传就好。

DS-160表格填好了,会邮件传送一封确认函给你,上面有一个资讯确认号码,用这个号码回到首页去选择“支付签证费”。

支付有两种方式:1、去中信银行的自动柜员机;2、在中信银行网银进行缴费(只能用储蓄卡不接受信用卡)。可以几张表格一起缴费,缴费完成后会给出一个收据编号,记得打印出来。有了这个缴费凭证,就可以预约面签了。
两个人的签证费用大概是2150人民币。

预约的时候,同行人可以约在一起面签。

广州领事馆面签号非常充足,8月30号还能约到第二天下午的号,但是根据过去经验,下午去排队时间长,所以约了一个9月1号上午八点的号。

关于面签

去面签要带什么?
除了签证网站提示的:护照,DS-160确认资讯,缴费凭证。其他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带,如果你足够自信的话。当然,按粑粑两次面签经验,第一次被要求出示名片,第二次被要求出示身份证,这些都是作为附带材料用来证明个人的一些真实情况的。我们除了带以上资料以外,粑粑还让我带上了之前写过的游记书,带上了房产材料,这些主要都是用来说明我们热爱旅游且在国内有稳定的生活。

9月1号,起了个大早,结果去赶8点的面签还是有点晚了。一般来说签证建议提前15~30分钟左右到,因为提前15分钟就开始放人进去了,我们到的时候已经8点整,结果8点15面签的人已经在排队了。

面签禁止携带的物品如下。尽管我们提前做了功课,但还是有纰漏的地方,我戴的iwatch属于电子产品,粑粑的钥匙上有个小U盘也被我们遗忘了,不得已粑粑又跑回停车场放东西再回来。倒是车钥匙确定是可以带的,虽然也是带电池的东西。(其实领事馆门口有很多专门做这门生意的人,交十块钱把东西交给他们临时存放保管,出来后再找他们拿,不过安全性不得而知)

顺利通过安检后,进去先查验证件材料,缺一样都不让进。然后就开始排队打指纹,打指纹的排队很快,大概5分钟就搞定,面签排队就相对慢一点,估计20~30分钟后才轮到我们。
由于不能带电子产品,全程无照片,不过粑粑说广州的排队情况比北京好多了。
这里提醒一下,所有签证官都会说中文,没事儿别跟人拽英文,我两次去面签,都遇到跟签证官聊20分钟全程英文结果被拒;即便签证官用英文问你,能答就答,不能答就说中文或者说没听懂,实事求是,不丢人。再就是,签证官问什么你答什么,回答简单明确,而且和你填的表格没有出入就行,切勿画蛇添足。
这次我们就碰到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排在我们前面一个小伙子,完全被自己作死了。签证官问完去干嘛,去多久以后,他一开始简单明了的答复说是去旅游,之后便开始自说自话的讲他要去美国看一个朋友,巴拉巴拉一大堆,然后签证官中途离座走掉了!这下小伙完全慌神了,等签证官再回来,他开始英文解释,签证官一言不发只对着电脑看他的资讯表,最后给他一个拒签,然后他还在问可否给他个原因,签证官说了最后一个单词“NO!”。所以,基本原则就是是签证官问什么,就答什么,特别是千万不要强调我有个好朋友在美国这种话题,更不要写到申请表告诉签证官,除非你亲爹在美国,否则都没必要提及。你让签证官知道你又能拽英文又有朋友在美国,那不就等于告诉人家你有在那边的生存能力么,那不就变相说明你有潜在的非法移民倾向么。
我和粑粑被问到的问题如下:
1、你们去做什么,去多久;
2、先生是做什么工作的,什么职位;
3、先生上次去美国是去做什么;
4、女士的工作岗位具体是什么。
简单的四个问题,简单的一一作答之后,面试官爽快的答复了三个字:批准啦!

面签结果都是当场答复你的,被拒,会给你一张白色的单子同时还给你护照,不会有任何解释说明;通过,会给你一张黄色的单子然后收走护照,办理完之后会EMS给你。

机票预订

由于计划的太晚,机票贵就是没办法的事了。如果提早买,最好的价格我们有看到过不到五千一个人的往返,不过要多关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特价机票出来了。
机票一般都在天巡网上搜(//www.tianxun.com/),听说google flights挺火,不过要翻墙这次就没用上。
搜寻方式很多,可以选中国往返美国,9月到10月,系统会自动给出价格最低的目的地。

正常来说是不适合买往返票的,毕竟去自驾很难从起点回到终点。但是往返票始终是便宜些,于是强大的粑粑设计出了一条完美的路线:广州直飞洛杉矶,当天再从洛杉矶继续飞到西雅图,然后从西雅图作为自驾起点,一路由北向南开回洛杉矶,最后洛杉矶直飞广州。
这套方案一方面免去了我们直飞美国不想转机的苦恼,另一方面满足了我想去西雅图的愿望,更完美地方是在于从西雅图到洛杉矶几乎是美国境内从北到南完整的西海岸沿线。当然,选择直飞唯一的代价就是,贵!

天巡上最便宜的标价,很多时候买不到,可能是过期了,当然也可能是网站策略,不过基本上不会和这个价格差太远。
最终价格如下。

选择当地中午时间到洛杉矶,可以不急不忙的办理各种手续,然后吃个饭,然后接上下午三点洛杉矶-西雅图的飞机。美国国内航班便宜到令人发指,两个人飞三个小时1800km,总价¥690,人均345,人民币!

住宿

1号到,10号走,总共有9个晚上。
首先,西海岸三个较大的城市,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这是必去的,然后西雅图到旧金山大概1500km,旧金山到洛杉矶,走1号公路600~700km,简单的劈开就是三个城市各2晚,西雅图到旧金山路上2晚,旧金山到洛杉矶路上1晚。
在哪里订?一般粑粑都在Booking上定,这次也试了一下Agoda。

西雅图是全程当中住的最贵的,也是最好的。

要绕去波特兰的原因是那里免税,要去Outlets购物还要去Apple Store买iphone7,嘿嘿。、
波特兰便宜多了,主要是因为有车了,住远一点没问题,选择了不在市中心的红狮连锁汽车酒店,这一站的汽车酒店也是全程当中最好的。

根据每天的行程安排,下一站住宿定在戈尔德比奇,坐落在西太平洋边上的一家汽车旅馆。

然后就是在旧金山附近的住宿了,Agoda订的,两晚价格,这家很一般,偏差。

途径1号公路必去卡梅尔,但卡梅尔里的住宿太贵了,所以选择住在蒙特雷附近是价效比最高的选择。这家汽车旅馆的整体环境和房间内的设施都还不错,毕竟是景区周围的,所以不会太差吧。

最后是洛杉矶,因为10号上午走,怕堵车所以选了个里机场近点儿的。也是Agoda订的,也很一般,偏差。

最后总结一下:
1、美国酒店还是比较贵,汽车旅馆基本上都要近100刀一晚了;
2、整体来说在Booking上订的酒店都比Agoda上好,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问题;
2、Agoda并没有便宜多少,但它比Booking好的在于,它上面显示的价格都是含税价,价格透明;而Booking就比较坑了,第一个酒店Motif,最后实际结算价格差不多290刀。
3、很多酒店会临时降价,比如西雅图的Motif,其实粑粑一早就看中了这家,但觉得价格不划算就订了另一家很一般的酒店,大概188刀两晚不含税。没想到临走前三天Motif降价了,基于它的地理位置比之前的好太多,离我们要去的几个地方,和地铁,租车公司都在步行5-10分钟左右的距离,而且环境也好很多,所以粑粑最后还是选择了Motif。
4、在Booking上不建议预定不退款的,不见得是先定便宜,比如波特兰红狮,最初的预定价格是99刀,出行前一周价格降了20刀。
5、最好是经常关注各酒店的价格,随时都会降价,但已定订单不会自动调整价格,需要取消了重新再订。

租车

如果要省钱的话,整个行程中的机票、酒店、租车的安排都需要通盘考量互相取舍的。比如租车,按周租的价格会比按天的优惠(大部分租车公司的周租价大概是5天的日租价),于是我们10天的行程如果要只租7天车,那么头两天就需要在同一个地方自行玩两天,当然这也完美的成全了我们在西雅图放松自在的游玩了两天,我们步行去逛商场逛集市、坐地铁去华盛顿大学、坐公交去半山上的公园俯瞰西雅图,坐轻轨去太空针塔看夜景,多难得多接地气的体验啊。

现在出国自家的人多了,国内也有很多专门做海外租车的网站,比如租租车、惠租车。
下面是最开始粑粑在惠租车上的订单,包含多人驾驶、一箱油和所有保险,也包含了新使用者立减等优惠。

后来在Hertz官网上对比发现,原来惠租车网站上的价格在Hertz官网上也能拿到,其实就是官网上的套餐价。当然,像惠租车这类网站上还会有一些优惠打折,但就拿不到租车公司的积分了。

另外粑粑找到了一个中国银联卡特惠,九折优惠+美国租车租7付4。可惜如果单用这个优惠的话最后总价还是比上面的套餐高。(套餐上就不能再叠加这个银联卡特惠了)

网上攻略说Hertz英国官网价格最低,而且不限制租车地区。对比了一下,按照上面套餐内容加起来的价格并不低;但是基础价格确实比国内的低了30%左右。
粑粑尝试在英国Hertz官网上叠加了中国银联卡特惠,居然成功了,最终拿到了一个超低价。
操作过程如下:
Step1:在中国Hertz网站上查询银联优惠程式码,包括组织程式码CDP(银联持卡人美国租车9折),以及折扣程式码PC(美国租车,租7付4);
Step2:进入英国Hertz网站(hertz.uk),在租车选项里输入CDP和PC。
最终的优惠价格如下。同样的轿车,合计人民币大概1k8左右,比租车套餐便宜了1k左右。而且(G)的级别比(F)高一档,差别大概就是国内20w的车和25w的车的差距吧。

和国内租车平台的套餐对比,这个租车订单中缺少1、第二驾驶人;2、送一箱油(意思是还车不用加满油)。
a、送一箱油。考虑在国内大部分车加满一箱油也不过3、400人民币,而且美国油价更便宜,所以少这一项也没啥。(实际上我们还车前最后一次加油只加了11刀,最贵的一次加满箱也只用了30刀)
b、第二驾驶人。美国租车和国内有别,国内租车一般不限制驾驶人,在美国不一样,合同和保险都是跟着驾驶人的,所以多一个人开要多加钱。解决办法是,Hertz金会员,免费注册,注册后自动新增免费的第二驾驶员(限配偶或直系亲属)。

最后我们以244刀的价格租下了一辆别克君威,因为订单中的impala太长了,对于两个人来说没必要。(美国租车是按级别来定义的,在你租下的级别里到时候现场提车时你可以自行选择具体要什么车)

关于租车证件。在美国只需要提供本国驾驶证+驾驶证翻译件即可。所有的租车公司都提供免费的翻译网页。比如Hertz,只需要在上面填好个人资讯(英文的)然后上传驾驶证照片(手机拍就OK),Hertz就会自动的把制作好的电子版翻译件发到你填好的邮箱,打印出来就可以用了。

另外,很多租车网站提供所谓“国际驾照认证件”,下面这个,别被忽悠了,这个不是国际驾照,这个也只是中国驾照的一个翻译件。

租车总结:
1、租车公司在每个国家价格不同,但是很多优惠是可以通用的,多试试总能找到最便宜的;
2、驾照翻译就用租车公司的免费网页就行,在美国不需要国际驾照。
最后,给大家强力推荐Hertz金会员,除了免费第二驾驶人,还有就是除了第一次租车,以后都不用去柜台,提前网上预约之后,到停车场依据电子资讯牌的提示直接去拿车就行。(我们体验过,一开始租的车中途机油报警,然后找当时最近的租车点去换车,去到停车场后人家给我们一个停车位资讯,告知钥匙就在车里,过去直接开走就行)

导航

1、 导航仪的种类和选择
车载导航。据了解租车公司的车上大都不带车载导航,而且这件事情无法提前进行确定,否掉;
专用导航仪。可以在租车公司随车租一台,也可以通过国内租车平台租借,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手机app导航。相比上两项,这个是最省钱,而且可以提前做规划,主要的问题是软件的选择,以及是否支援离线,在断网的情况下能否正常工作。

2、 手机app软件
确定使用手机app导航后,境外首选软件当然是google map,由于已经了解到自驾经过的有部分地区没有行动网络,所以还需要对地图进行离线以备不时之需。
通过vpn连上google服务以后,发现了一个之前出国旅行没有发现过的问题。google map的离线地图范围太小,之前我们的行程基本都在城市之中,而当离线区域的选择范围超过一个城市的大小,就需要分多个区域来离线。这对我们2k英里的行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时我在国内租车平台上找到一个app推荐:探途离线导航。通过和google map的对比,发现驾驶线路基本是准确的,最后确定使用离线导航软件+google map双保险的方式。

手机卡

1、上网方式选择
自己手机开通漫游。现在联通手机境外资料漫游的价格还是相当合适的,美国欧洲什么的基本上都是26¥/天不限流量,但是电信手机没有这种优惠。
购买当地手机卡。目前国内机场,淘宝店都有很多国外手机流量卡在卖,东南亚国家的卡就特别便宜,但是美国卡价格不低,10天基本上都在200上下。由于之前去越南,用的一个wifi+充电宝的组合装置比较好用,所以这次就先买张手机卡。

2、 运营商选择
美国主流运营商就是AT&T、T-Mobile,Sprint和Verizon由于覆蓋范围问题大都不推荐。在问了多个淘宝店后,我们还是选了贵点的AT&T,据说在很多山区和1号公路上讯号要好些。十天无限流量无限电话,198元。

3、 注意事项
由于多问了句“手机卡在iphone上好不好用”,结果淘宝卖家给我们发了张iphone手机上好用,wifi热点不好用的手机卡来,结果到美国之后发现把卡装在wifi上几乎无法使用,后来和淘宝卖家询问才知道不同的卡在不同的装置上的使用是有区别的。所以一定提前确定清楚。
关于手机讯号,其实1号公路上有些地方AT&T也没讯号,讯号最好的,还是我们的联通手机卡,ATT和T-Mobile不管哪个有讯号,联通手机都能转到那个网络上去,所以最合适的还是开国际漫游。

费用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