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在天后和铜锣湾中间,距离闹市不远处是宁静的大坑,是一个自成一角的宁静小区,闹市中有人情味的地方。小区由一幢幢唐楼组成,车房遍布每条街,同时开设不少文青小店、cafe 和餐厅,乱中有序,静中带旺。大坑有很多充满个性的特色餐店开设,大坑cafe、小店、餐厅都由一班本地人和设计师打理,并保留当中的地道特色,适合喜欢 chill、宁静、慢活的港人。想过一个又 chill 又宁静的一日,就发掘大坑好去处,享受大坑一日游。

大坑拥有不一样的悠闲气息,老建筑进驻新潮小店,古庙、传统老茶档与酒吧、咖啡店共存,每一个拐弯都是惊喜。

出发之前先尝尝 superhooman 一间超人气的新餐厅。店舖已简约工业风为主题同时加入了大自然的元素,设计风格独特深得年轻人欢迎,当然也少不了打卡位置喔~
PS: pets friendly

天后庙

铜锣湾天后庙,又称灯笼洲天后古庙或简称天后古庙,位于香港岛铜锣湾天后庙道10号。铜锣湾天后庙始建于清朝初,由戴仕蕃建造,当时称之为“盐船湾红香炉庙”,天后庙的业权至今仍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拥有,1928年通过的《华人庙宇条例》,规定全港庙宇由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但红香炉天后庙获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铜锣湾天后庙主祀神灵是天后娘娘,另祀神灵为观音、正财神及包公。附近的地铁站亦命名为“天后站”。该建筑被列作香港法定古蹟。

庙宇的背景
铜锣湾天后庙原本建于海边的高台之上,背靠炮台山,面向维多利亚港,虽历经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至今仍保持着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规模宏大重修时的面貌。天后庙为二进式的中式传统建筑,面阔三间,以青砖建成,屋顶盖以绿色琉璃瓦,采用左右对称布局,第一进为门屋,正门为前簷廊式设计,正门后设定挡中用作挡煞,两进之间的天井加盖屋顶而成为香亭,后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厅主殿,设有光绪二年的石制神枱。两傍各有一个侧殿,左为“戴福堂”而右为“百家神殿”,侧殿前各有天井及独立出口通往庙外或经上书前“瞻云”后“龙化”和前“就日”后“虎变”的左右月门进入香亭。天井照壁分别有龙和虎的灰塑装饰。

庙门横额《天后古庙》四个大字,庙门外部石梁有同治七年的字样,两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雕刻有“兴邑刁爵”字样的石狮,及光绪廿八年(1902年)的铜聚宝炉和香炉。门屋正脊分3层,上层为“二龙争珠”,中层是以中国戏曲人物陶塑装饰的石湾花脊,而下层则为彩绘,但大部分已经脱落,两端饰以上有鳌鱼的博古。正厅正脊与门楼正脊类似,惟没有“二龙争珠”。山墙两端的墀头有分别写上“富贵”和“寿考”的花鸟灰塑。

天后庙还有一个传说
有一个红香炉被水冲到现今的铜锣湾,当地乡民和渔民认为是天后娘娘显灵,在该处建一小庙,用这个香炉来上香奉祀,由于灵验之故,庙貌便发展起来;故此庙所在地改称为“红香炉山”,冲来香炉的港口改称为“红香炉港”。及后“红香炉港”泛指港岛一带,亦是“香港”的命名。

交通

由天后步行去大坑大于10-15分钟左右,沿途经过不少的cafe & bars

前往大坑交通
1- 港铁铜锣湾站D出口步行约10-15分钟前往
2- 天后站A出口步行约10分钟前往
3- 百德新街搭乘25号小巴于“励德邨道”下车
4-坐电车到兴发街站

湾仔利万车牌,想必香港车友无人不知。60年代主要做改车服务,后来易手新东主,转型为车牌专门店。现在小店座落大坑,店面门口看似一家文青 cafe,走年轻路线,独家研发车牌制作数码技术。

莲花宫

大坑莲花宫,现为法定古蹟,位处铜锣湾大坑区,建于同治二年(1863)左右,主祀观音菩萨,建筑风格独特,全港独一无二。本庙的前半部建于平台之上及以石柱支撑,庙的后半部则座落于巨石上,惟现时该巨石为外墙所挡,仅可于庙内见到部份。

莲花宫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并于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成今貌。莲花宫原本是曾氏家族的私人产业。1960年代因管理不善,一度成为区内罪案温床。直至1975年,庙宇才移交给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并于1986年进行修葺。 莲花宫的建成相传是观音大使曾在该处显灵,祝福当地的乡郊渔民,而观音大使亦是坐在莲花上下凡,所以那里的村民建了一座庙来供奉观音大使,祈求保佑出海作业平安收获,在传说中,观音贵为大慈大悲的菩萨,是“南海的守护神”,所以凡出海捕鱼的渔民,都会把信仰建构在观音与保佑生活安定之间。从历史考究而言,莲花宫的源起可追溯至庙内的一座铜钟,该铜钟赠送自一个清朝的官吏邓贵清,详尽没有考证建庙年份,以目前的考究显出最早的莲花宫起源。

创意小店

叮“金社”是一间日式五金行,空间虽小,却包罗永珍的工具零件齐全,排满了复古有趣的用具。螺丝、灯泡、工具箱或纸巾架杂物等多来自日本、欧美各个国家,即使生活上毫不起眼但有重要功能的物件都能在这里找得到。
🐾地址:大坑浣纱街30号B
⏰营业时间:星期二至日 13:00 – 17:00

文青必逛

静月不只是一家小小的杂货店,还是一个透过汇聚职人品牌及期间限定的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静心的空间。店铺售卖各种本地创作和海外品牌的离货,如香港品牌麦子的手工啤酒、日本品牌 Motohiro Aoki 的蓝染、香港品牌 Needful Things 的金工创作、香港生活馆有机蔬菜。
🐾地址:大坑新村街35号地舖
⏰营业时间:星期二至日 14:00-20:30

以上的资料都是从wiki上找到的

The Shophouse 所在地大有来头,这幢战前唐楼被列为三级历史建筑,楼高五层,地舖位置曾被粉饰成粉红色,掩盖了原有的“上海批荡”外墙,备受争议。2020年,这里进驻了艺文空间 The Shophouse,得以重现原貌。The Shophouse 定期举办展览,搜罗世界各地的产品,楼上也会售卖时装。

除了文青小店与特色食肆外,只要细心发掘,不难发现大坑街巷间有很多有趣的打卡位,非常适合闺密、情侣一日游!

大坑巷弄打卡位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