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看重旅行的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是双重的。

首先,旅行本身就充满著仪式感。在95%的日子里,我过得平淡且平凡。我不喜欢鲜花,也不喜欢烛光晚餐。我喜欢的,只是旅行。旅行意味着遇见未知,刺激感官,体会大千世界,回归自我本真。而这,就是我所期望的仪式感。

另外一重仪式感,则来自于旅行结束,我一字一句地写下我的回忆。我用最大的诚意去记录旅行,我不过度怀念,却也不愿忘却,只愿以自己的图片和文字让平淡的日子里也充满丰富的层次和无尽的意味。

2020年1月底的这次日本旅行,更有着特别的第三重仪式感。彼时的疫情还未肆虐全球,我却已经预感到这是很长时间以来我最后的一次出国旅行了。我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因为眼泪都流给了当时的武汉。我只是用心去体会这其中的每一天,单纯感受我作为一个活着的个体在此之中的喜怒哀乐。

2020年对日本京都、大阪、东京和富士的初次造访,就是这一年我做过的最有仪式感的事了。

⛩ 京都的晨钟暮鼓让我静下心来,重新与世间万物产生联络,沉浸在禅意静谧的氛围里。


🏯 大阪的传奇食物都变成了舌尖美味,饕餮之间竟是这座城市纷争百年的历史。


🗻 富士冬日的暖阳减轻了心中对于瘟疫的恐惧,灾难总是不时出现,但心中的祈福不会白费。

🗼 东京延续了富士的天气晴好,对东京塔的遥望是此行旅途不期而遇的惊喜,也是最合适的句号。

🚈 简单的行程如下:
Day 0: 抵达京都
Day 1 – Day 3: 京都
Day 4: 京都 — (新干线)– 大阪
Day 5: 大阪
Day 6: 大阪 — (新干线) — 东京
Day 7: 东京 — (大巴) — 富士山 — (大巴) — 东京
Day 8: 东京
Day 9: 东京返回

Day 0 抵达京都

1月底,疫情四起,突如其来。说实话,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是没有想过放弃出游。然而,有另一对朋友也是同一天要去日本,他们去北海道滑雪,而我们去关西。于是我们在互相询问 “取消了吗?”“还去吗?”的不确定中,最终都还是狠下心来,在大年初二到了双流机场。

⬇︎我和张老师在双流机场的合影留念。为了保护眼睛不被传染,我借来了外婆的墨镜


虽然知道可能没用,但当我看到海关检疫处的的工作人员都戴上了护目镜,就觉得武装到牙齿是正确的。

一路3个多小时飞机,不曾吃喝,最多两层口罩变为一层。张老师倒是吃得欢快,很是羡慕他这种洒脱的个性。后来看新闻,有人在公交车上摘口罩,就因为他前座是个确诊病人,16秒就染病了。看来,我还是应该把张老师的口罩捂严实点

由于提前在网上买了HARUKA的车票,所以到了关西机场之后,就直接走到车站乘车去京都,非常方便。

⬇︎非常欢脱的Hello Kitty列车是我对日本的第一印象,让一直很紧张的心都放轻松了些。

⬇︎终于到达京都。从成都出家门到京都,连续近7个小时没有摘口罩,以至于在宾馆似乎都没有脱离口罩的阴影。来之前觉得自己应该很难区分日本人和中国人,但在疫情下不要太容易,中国人的口罩多半是蓝色的,而日本是白色的

到宾馆再出来觅食已经是九点过了,不敢造次到处跑,就在楼下默默地吃了咖哩饭。想到去年春季在印度吃咖哩,今年在日本吃咖哩,去年到印度生病,今年害怕自己生病,也算是个轮回

I 京都 ⛩

“你真喜欢月亮啊。”

“我只是在等。”

“等什么?”

“等月亮从盈转缺。”

—— 《京都人祕密的欢愉》

Day 1 静谧 ❀ 饕餮

一大早还在床上,看到科比直升机失事的讯息,赶紧拍醒张老师,“科比去世了”。张老师瞬间清醒,拿起手机,久久还是一副不能相信的样子。今天看到最多的评论是,2020年到底怎么了?

窗外阴雨一片,似乎是对应了这无数的坏讯息。其实出行前就看了天气,在京都的三天天天下雨,但还是忍不住带上了长裙。我穿上长裙跟张老师走出宾馆的那一刻,默默地对我的裙子叹了一口气,

“今天注定不是你的黄道吉日。”

果不其然,今天的重点都不在拍照上。

【观 ・建仁寺】

选择拜访建仁寺,实在是因为很多小姐姐在这里拍的照片实在是太好看了。但这里现在已经不让拍和服了,所以就想着第一天不为拍照,就为静静心。

一片雨雾缭绕下,建仁寺似乎是被仙气笼罩。这座京都最古老的寺庙终究是不俗的。

⬇︎ 去了很多禅寺,看地图才发现都会有一个“三门”。查了查才知道这三扇门在佛法中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按佛教的说法,应是从左门进,右门出,中间的空门一般是走不得的。

眼下病毒纷扰,内心总是波动,看到这样平静的禅寺,不免很依赖这片刻的宁静。

进了方丈庭院,更是一片宁静,也是一片纯净。在静与净之间突然就有一种感动,就是纯粹的感动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以及这个世界终究应该是美好的。我现在知道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在这里听禅,这样的环境能让人立刻从内到外的安静下来。

建仁寺“历经800年的时间。至今仍然是学多民众的心灵依靠。”

我感动于方丈庭院的至纯至简,而这样的简朴却是思想博大之体现,借一粒沙尘便可思宇宙之奥祕。以下这段话摘自建仁寺官网,我完全不会日语,所以就用翻译软件试了一下。

“最低限度的生活是我们的做法。奢侈是烦恼、妄想,我们的目标是摆脱它……在修行道场的禅堂里,大家生活的地方只是一张榻榻米的方寸之间,睡觉、吃饭、坐禅都在那里进行。需要的只是随身携带的东西,没有多余。这样就足够生活了。我并不是在忍耐,也不是不方便啊。

生活简朴。我觉得这是最奢侈的。虽然可能很难做到,但是试着做了之后就会明白这是最奢侈的事情。如果能控制满足的上限,心情就会平静下来。”
(来源://www.kenninji.jp/zen/)

看了以后,觉得自己在有生之年应该至少有一次这样的生活。

后来我们匆匆地参观了建仁寺里的双龙图,在威严的法堂里,我不禁开始祈祷。

“你知道我在祈祷什么吗?”

“我的第一念头竟然不是自己要开开心心的。”

“我脑中蹦出的四个字是,国泰民安。”

❀ 建仁寺Tips ❀
1. 地图如下,方丈庭院建议一定要去看一看,门票是500日元。
2. 游览时间:早上10点至下午4:30
2. 建仁寺地处祗园附近,可以和周围的景点一起。
3. 和服拍照的话,个人感觉是很难了,如果不是有充裕的时间,不要轻易尝试进不进得去。

⬇︎图片来自于官网。


虽不懂禅宗的奥义,但从建仁寺开始,就已经爱上了京都呢


【食 ・ 菊乃井】

今天整个行程的重点就是吃,而菊乃井是重中之重。当时订餐的时候,张老师默默下了决心说带我去吃一次米其林三星,然而在我以为我真的要吃人生中第一顿米其林三星的时候,张老师又默默地告诉我没有定上,转而定了另一家二星菊乃井露庵。在张老师颇为懊悔没有早点定的时候,我偷偷地为暗自剩下的钱开心

从建仁寺去菊乃井的路并不远,然而这不远的路却一波三折。当我们经过小巷里的一家店时,我感觉站在门口招呼的人看到张老师眼前一亮,看着后面跟着我又暗自退了回去。

“不该看的地方不要看”
“什么地方?”
“你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不知道”

“哦我知道了!”
然后我就更好奇了,好奇到吃完饭还专门又去看了一眼

就在那家店的旁边,张老师说我们到了。然后我们开启门,出来一个穿和服的女子,跪坐在木地板上,一直跟我们摇手。我们就一直说booking, reservation,然后出来一位年纪稍长的说we are full。我们就说怎么可能呢,我们预定的,然后拿手机给她看。她啊了一声,说菊乃井在另一条街


原来这一家并不是菊乃井。所以,张老师的方向感也有滑铁卢的一天。

“刚刚我们走错的这家该不会也是……?”
“不,这家是真的餐馆”

⬇︎终于到了菊乃井,一进门别人就准确的叫出了张老师的名字。这才是找对店的感觉嘛!


いただきます!

⬇︎第一道菜是蒸虾配上碎萝卜和糯米。可是我尝下的第一口并没有一种想象中的中华小当家里进入极乐世界的感觉,我喜欢粥的味道,但可能因为我本身不爱萝卜,中间这一小团我也是勉强下咽。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文化差异吧

⬇︎第二道菜是开胃菜拼盘。我们的厨师说这个娃娃在日本是美的代表,看着倒是很喜乐。这里面我觉得最好吃的是娃娃旁边的寿司,名字叫horse reins,由沙丁鱼和虾组成。没有了萝卜的虾真好吃

⬇︎厨师在制作这一道菜时,我才发现连橄榄的位置都是基本上差不多的,却被我囫囵两口就吃掉了。

⬇︎紧接着是两道Sashimi。生鱼片一向是我的最爱,隐约是从这道菜开始,我才真正吃出了激动,吃出了期待。第一盘是鲷鱼red sea bream,配以鱿鱼和紫菜,第二盘是金枪鱼young bluefin tuna,配大豆醃制的蛋黄酱。其实我更喜欢不蘸酱,这样的鱼片本身就格外鲜美,人间有味是清欢。

⬇︎下面两盘是硬菜。第一道看着像狮子头,但直译过来其实是“饺子”,百合粉末做的饺子。厨师还兴致勃勃的用中文说了一遍这是饺子。也许我是南方来的,本身对饺子就有一定的误解吧


。是饺子就有饺子馅,而这里面的饺子馅是鹌鹑和鹅肝。听着爽不爽?爽死了好吗!但是,配的酱是黑松露酱,而黑松露酱在我的世界里是和榴莲齐名一般的不能碰。我记得在法国埃兹小镇也是点了一份黑松露的risotto,真真是一口没吃下去。

⬇︎于是,在经过了下图的摆拍之后,我就趁厨师不注意,直接把我的换给了张老师,让他独享盛宴。

⬇︎第二道硬菜是烤比目鱼配上干乌鱼子。这道菜就是中规中矩,除了鱼肉鲜,没有留下太多印象。别看这只是小小一块,我吃到这里已然已经吃饱了,终于记起来让张老师给我拍一张大头照。

⬇︎下面这一道菜,姐妹们,吃它!确实是我觉得整个体验下来最爱的一道菜。将鲱鱼片在火锅里涮上几秒钟立刻放入口中,鱼片的新鲜加上高汤的浓郁,真的是一鱼一世界,一口一天堂呐


这个火锅里还配有胡萝卜和豆腐,并在熬制过程中融入了清酒,美味还很有特色。

⬇︎在吃饭途中,厨师还把他们用到的食材摆出来让我们看一看,摸一摸。虽然不知道为啥要摸,但摸的倒是很欢快。

甜点前的最后一道菜就是米饭配胡萝卜豆腐汤。然而吃到这里,我是真吃不下了,为了花出去的钱扒拉了两口,剩下的又都奉献给了张老师。

⬇︎最后的最后,终于到了甜点啦!甜点是可可果冻和配有草莓酱的牛奶冰淇淋。于是这次米其林的经历就在无尽的甜腻中告一段落了。


由于我们坐的吧台,所以吃饭可以看到厨师备菜的过程。在我们面前的厨师长得真真是帅,手指纤细,让我不禁感叹,这年头,如果不是长相好看再加上可以当手模的水准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在米其林餐厅里当厨师了。关键是英语还说得字正腔圆,亏得我之前有很多同事是日本的,听久了还是能感受到他的某几个字母的发音比较日本,但是这种口音显得很是有魅力呀


都像新闻广播似的多无聊

张老师白眼直翻中

⬇︎这是店里的主厨,有一种非常沉稳的气势。据我们帅气的厨师说,这位主厨已经是餐馆第三代了。

怀石料理来源于禅道,最初是因为坐禅的僧人太饿,不得不手抱石头,以抗饥寒。然而现在却已经演变为诸如菊乃井这样高阶料理的代名词,在菜色和餐具的使用及摆放上都做到极为精致的程度。整个流程下来,我的确是感受到每一份菜细节上的完美。但张老师问我,“你吃了米其林你就会开心吗?”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想起了在西雅图的最爱-武藏的chirashi bowl,白米饭配着散寿司,人民币不到100元。我很感激有机会体验菊乃井,但是我最想念的还是那简简单单的chirashi呀。

“我也不会,重点是贵。”
“……”

是我们家金牛座宝宝无疑了。

❀ 菊乃井预定Tips ❀
1. 本店预定可能需要提前两个月,能定本店还是尽量定本店。我看了一下本店的环境还是比分店好很多,如果是在本店吃,那我的体验可能会不一样,毕竟是个在乎环境大过在乎口味的人


但我们提前一个月定本店时,已经没有位置了。

2. 按人收费,费用根据晚餐、午餐以及不同的店而不同。以下价格来自官网,均不含消费税和服务费。
– 总店:午餐10,000日元。晚餐16,000日元/20,000日元/25,000日元/30,000日元
– 赤阪:午餐10,000日元/盒饭5000日元。晚餐16,000日元/20,000日元/25,000日元/30,000日元
– 露庵:午餐4000日元/7000日元/10,000日元。晚餐13,000日元/16,000日元/20,000日元/25,000日元

3.预约可以通过马蜂窝,也可以用其它平台。官网也给出了联络方式


4. 选单是由餐馆决定的,就不劳烦各位点菜了。

5. 官网连结://kikunoi.jp/chinese/

【观 ・ 金阁寺】

最早知道金阁寺是因为去过一次的张老师说这寺的外墙以金箔为装饰,然后我想象中的金阁寺就和张老师闪闪发光的表情一样。后来看资料的时候,发现曾经有一位僧人因为金阁寺太美而烧掉了金阁寺,并切腹自尽(被救回了生命)。这样对美追求到极致,反而因爱生恨,又要毁掉美的行为,倒也挺符合我对日本民族矛盾性格的印象。

可惜我们到达金阁寺的时候,飘起了中雨。加上,金阁寺是我们今天行程中最不小众的景点


,便只给我留下了人多拥挤还有泥的印象。

直到某一天在看到bing的封面时,我才突然意识到金阁寺到底有多美,也才突然意识到美景是需要缘分和耐心的。果不然,应了川端康成的那一句——

“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上图版权归bing所有。

据说金阁寺还是挺灵的,跟风买了一个御守,希望祈祷的愿望能实现吧。

❀ 金阁寺Tips ❀
1. 开放时间:9:00-17:00
2. 门票:成人400日元

【观 ・ 仁和寺】

去了金阁寺之后,我们并没有什么计划。时间晚到许多寺庙都关门了,却又远远不到吃饭的时候。一身雨淋到多走几步便是负担。在地图上搜寻了一会儿,看到仁和寺还开着门,公交车很快能到。于是便决定去仁和寺再坐一坐。后来才知道仁和寺以200多棵御樱闻名,枫叶时节也是美得不行,然而我们这个时节去自然是什么都看不见的。何况寺庙还在修缮。

⬇︎很好的是这里感觉比建仁寺还小众,几乎就我们两人独享这1000多年的世界文化遗产。

当我回头时发现张老师在拍我,我也就顺手拿起了相机

当我在仁和寺时,我感觉仁和寺的庭院并不如建仁寺壮观,会觉得非常私密。我和张老师就这么静静地在这里坐了30分钟,看着外面的淅淅沥沥地小雨,随着自己的思绪任意飘散。我记得我中学的时候非常喜欢一个人发呆,总觉得发呆的时候生活是最美好的。后来发现发呆是一种奢侈,不仅是时间上的奢侈,更是心里纯净没有杂念的奢侈。

生命总是囿于时间的流逝,幸而思绪不会。

当我们快离开的时候,仁和寺的大门已关。工作人员给我们指了一条小路,我们沿着这条小路,经过了一处院落。我听到了僧侣唸经的声音,深沉而威严。仁和寺的地位极高,是日本真言宗御室派总寺,而真言宗是日本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在仁和寺的官网上介绍,许多僧人都会专门来到仁和寺修行。

真想在樱花和枫叶的时节来看看呢。

❀ 仁和寺Tips ❀
1. 地处京都西北,附近有龙安寺和金阁寺。
2. 参观时间:9:00-17:00(3月-11月),9:00-16:30(12月-2月)
3. 樱花季可8点入园,最美赏花的庭院是需要另外收费的。
4. 门票:成人500日元
5. 网址://www.ninnaji.jp/en/(英语)

【食 ・ 京の焼肉処 弘】

作为两个肉食主义者,是不能不对烤牛肉下手的


这家弘烤肉在京都有好几家,我们因为住在京都站附近,所以就预定了京都站前的这一家,步行只需3分钟。我们约的是晚上7点,谁能想到晚上7点才是我们今天的第二项重头戏?

⬇︎今天果然一天都是关于吃的


⬇︎生牛肉,其实处于疫情期间,我对于生的食物是很担心的,但是架不住张老师这位食客点餐,更架不住他在我面前吧唧吧唧地吃得很欢快。我最终尝了两口,真的是很嫩很好吃啊,如果不是疫情期间,我自己就能吃掉一碗吧


⬇︎店里有一些套餐选择,为了方便,我们就点了两个拼盘。上菜以后,发现每一小碟肉都有很贴心的标记,虽然我们看不懂,但是仪式感很重要!每一种肉都有不同的蘸料和吃法,即使是怀着狼吞虎咽的心,也得小心翼翼地去对待每一块肉

吃晚饭时还发生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我们被安排与一家三口也是中国人坐在一个隔间里。点菜时,张老师咳嗽两声,不知是不是我们的方言也跟湖北方言很像,这一家三口在落座以后又直接走掉了。不管是他们怀疑我们而走掉,还是我妄加揣测别人走掉的原因,都只能证明整个疫情弄得大家草木皆兵


❀ 弘烤肉Tips ❀
1. 预约网站://yakiniku-hiro.com/chinese/(中文),一般晚上五点开门,过预约时间15分钟后预约取消。建议提前预约。
2. 不同的店菜品不同,大家预约的时候看清楚。
3. 人均约300软妹币。

Day 2 橙黄 ❀ 橘绿

苏轼《赠刘景文》诗里写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本是指秋末冬初之时的好景色,倒被我胡乱用在形容我的和服上了。

体验和服是早就想好了的,之前去韩国体验韩服,去印度体验沙丽,都给自己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通过服饰去感受和理解这个民族似乎也成了我的愿望清单之一。去之前心心念念地想好了自己要选一件淡绿色的和服,然而真的到店还是被一件橙黄色的振袖给惊艳到了,后来一想,韩服体验的是红色,沙丽是橙色,这次又是橙色,真是架不住自己那艳俗的眼光


于是只有在后期的时候把颜色调绿来弥补。

这便是我的“橙黄橘绿”。

【观 ・ 南禅寺】

我最钟情的和服拍摄地其实是永观堂和建仁寺,但是听说都禁止了和服等拍摄。我们没有请摄影师,无处打听是否真的能进去,为了不冒险,便在换好和服后直奔了南禅寺。

南禅寺是由天皇的离宫改建而来,是临济宗的主庙,昨天去过的金阁寺也是属于临济宗的。这样国家重点扶持的寺院,虽然在之后经历了腥风血雨,但现在看来依然是非常的大气。令人惊叹的是,南禅寺好像并不属于特别热门的景点,所以我感觉南禅寺还真是个拍和服的宝藏之地。总结三个我觉得南禅寺三个最好拍的地方吧

【推荐之1 – 白墙】
⬇︎这段白墙刚进寺门就能看见,就是天然的背景墙,手机都能出片,虽然我是希望张老师能给我拍出一些景深效果的,然实力有限,算是给大家抛砖引玉吧

【推荐之2 – 天授庵】
天授庵是南禅寺的一部分,是一个元素很丰富的日式庭园。秋季红叶时应该最为好看,但即使我是冬季去的,仍然是满眼绿色。前院是经典的日式建筑 加上枯山水庭,即使是急于拍和服的我也不禁在这里小坐片刻,延续著昨日的宁静。

⬇︎在这里,张老师终于拍出了唯一一张有景深效果的照片(下图左)。顺便说一句,日本的跪坐我不知道是不是需要把脚立起来,但无论怎样都是不舒服的,感觉更像是在拉伸自己的脚踝


穿过这扇小门,便又是另一番风景了。

⬇︎最著名的要算这个鲤鱼池塘吧,看起来这些鲤鱼对于人来喂食这件事是习以为常的,我将没有鱼食的手伸过去,不多时鲤鱼变围过来并张张嘴。すみません,我终究是欺骗了你们的感情

⬇︎庭院内的这座小桥也很适合拍照。


【推荐之3 – 方丈庭院】
⬇︎拍够了庭院之后,去到方丈庭院就是想拍拍日式的建筑,很难得这组照片拍出来我还蛮喜欢的。虽然后来发现发饰没有整理好,挂到了我的头发,但倒也有自己的味道。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明明是在寺庙里,想到的却是如此浓墨重笔的诗句。又把自己心里的艳俗嘲笑了一遍,可惜哪有杨贵妃的姿色。

不过幸好没有,比起姿色,我更想要自由。

⬇︎离开方丈庭院之前,在院子里欢脱地转圈圈。振袖必然是要转圈的

总的来说,在南禅寺拍照还是很顺利。室内的室外的都拍到了,虽然对于景深这件事耿耿于怀,但有人免费帮拍也就不错了,何况能赶在疫情在国外爆发之前还旅游一次,心里已然知足了。另外,南禅寺还有独特的水路阁和可以俯视京都的三门,即使不拍照,作为游客看一看也是好的。

在结束了南禅寺的拍摄之后,我一瘸一拐地迈著小碎步往寺门走。这一点上我还是更喜欢韩服,沙丽和和服对我来说都过于拘束了些


张老师看我走姿实在搞笑,在旁边学我的小碎步,边学还边叫上了口号,“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请自行想象一位丰腴的男纸和一位浓妆艳抹的女纸在寺庙里跟着口号小碎步的模样


为什么每次他丑化我,我还觉得很搞笑很开心呢

这世上真是一座寺庙一尊神,一个萝卜一个坑。

❀ 南禅寺Tips ❀
1. 京都东北,附近有永观堂,无邻庵,京都动物园,平安神宫。
2. 开放时间:3月1日至11月30日8:40-17:00;12月1日至2月底上午8:40-16:30。
3. 门票:南禅寺本身不需要门票,天授庵(成人400日元)和方丈庭院(成人500日元)是需要单独收费的。
4. 停车费:2小时内1000日元,2小时后每一小时增加500日元。
5. 官网://www.nanzen.net/index.html(日文)

【饮 ・ Blue Bottle】

逛完南禅寺已经是饥肠辘辘,选择了附近的一家小店【一休亭】吃面。整个小店很袖珍却也很日式,有一位老奶奶和另一名稍微年轻一些的阿姨在张罗。我们去的时候人很少,她们非常热情,不时用英语跟我们聊聊天。老奶奶还夸我面具好看,问我哪里买的,我默默地解释了一番tb

面不腻不淡,恰到好处。出门的时候发现老奶奶还在门口准备了口罩可以自取,真的是很感动。

离老奶奶店走路三分钟便是【蓝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南禅寺草川町店。其实孤陋寡闻的我并不知道它的魅力在哪里。后来才知道这便是“咖啡界的苹果”。嗯,不是红富士的苹果,是乔布斯的苹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追求咖啡的品质,每一杯都是手冲,不卖咖啡粉只卖咖啡豆。网上总是宣传说它的出现就是为了和星巴克进行对抗。默默把西雅图当成第二故乡的我,自然是不愿意以后也没有星爸爸,但有着多样性总是好的。有喜欢米其林的,也有喜欢肯德基的,喜欢米其林也不妨碍喜欢肯德基

说这么多,其实因为身体原因,我早就不能肆意喝咖啡了,美好的咖啡都是留给你们的。

⬇︎这家店的设计是由一座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两层京町屋翻新的,一眼可见的日式风格,却又觉得格外敞亮。


⬇︎折腾了一早上,一碗面加上一杯咖啡终于让我们恢复了元气。

【观 ・ 无邻庵】

不得不说我去之前,对于无邻庵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值的。网上的照片都很好看,但是刚逛完南禅寺再到无邻庵未免觉得气势上输了些。就私人修建的庭院而言,无邻庵还是很值得走一走的。然而如果真的是奔著拍照去,就千万不能像我们大中午才去,否则我只能看着这许多人而远拍一张。于是我和张老师也没有过多停留,在庭院大概走了一走便离开了。这600日元感觉是有点亏的

❀ 无邻庵Tips ❀
1. 南禅寺旁边,步行十分钟。
2. 开放时间:4月-9月9:00-18:00;10月-3月9:00-17:00。
3. 门票:600日元。
4. 进门的时候会发一张提醒单,上面会写无论是否是专业或非专业人士,以拍摄人物照为主、在同一区域逗留超过5分钟以上的拍摄需要事前提交拍摄申请。还有其他的一些摄影要求,如果想拍摄有各种费用的选择,官网上有说明。
5. 官网://murin-an.jp/cn/about/(中文)

【观 ・ 平安神宫】

选择平安神宫是因为它刚好在南禅寺周边,再加上它的颜色真是红得很“正宫”,便想着来看看。整个建筑是仿造平安时代皇宫修建的,大气磅礴。平安神宫并不是祭祀哪一位神明,而是恒武天皇。恒武天皇在794年将从奈良迁都到京都,而平安神宫就是纪念这位天皇平安迁都的。

⬇︎来了之后发现,平安二字真是不能太应景。很多人在这里许愿,还看到了祝愿武汉平安,中国平安的祈愿牌,心下感动。

终于完成了暖色调衣服配暖色调建筑的心愿

❀ 平安神宫Tips ❀
1. 开放时间:6:00〜18:00
2. 除了花园不用门票,花园在樱花季值得一看。
3. 每年10月22日有“时代祭”,再现各个时代的风俗习惯。
4. 官网://www.heianjingu.or.jp/

【观 ・ 伏见稻荷大社】

其实逛完平安神宫已经很累了,尤其是在看过祈愿牌以后,又经历了一波情绪上的波动,我是很想回宾馆休息了。但是我们在京都总共三天,不多走走总觉得可惜。想来想去,决定直接去最远的伏见稻荷大社。于是,伏见稻荷大社就成了今天最后但是最火的一个景点。

可以说我对日本旅行最初的印象就来自大家在伏见稻荷拍的鸟居照片。那时对伏见稻荷真是一无所知,只是一味觉得太有意境了,怎么这么美。现在才知道,伏见稻荷供奉著5位神明,它们的合称是稻荷大神。伏见稻荷最初代表的是人们敬重食物庆祝丰收的愿望,现今已多为生意兴隆的象征。伏见稻荷举世闻名的狐狸像并不是神明本身,而是神的使者。

⬇︎下图亮点是我的鞋。因为走到表情管理失控,所以直接换上了雪地靴

⬇︎鸟居本居,看了那么多照片,没想到最后居然觉得把自己的调成黑白的更好看

⬇︎鸟居是很多人对伏见稻荷的供奉,据说从鸟居下通过即为了愿望实现。为了表达对愿望实现的严肃(其实是为了拍照),我还是换掉了我的雪地靴,虽然后来发现和服结已经乱掉了

⬇︎这基本上是我们爬山到最高的地方,因为需要还和服,也没有了力气,所以并没有爬到最高处。和张老师合影留恋,给摄影师加鸡腿🍗,至此结束一天的行程🔚

【食 ・ 筑地 寿司清】

归还和服后,一身轻松,回到京都站附近的伊势丹。我特别想吃寿喜烧,搜寻发现伊势丹11层有一家“モリタ屋”非常有名。去了之后说要等一两个小时,所以建议要吃寿喜烧的提前预约。但已经身心俱疲的我立马放弃,在旁边找了这家寿司准备嚎啕大吃。

这家店食材吃着很新鲜,而且服务周到。选单上会有图片,基本是以套餐的形式点餐,所以解决了点菜的烦恼。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家有名的连锁寿司店呢

⬇︎鱿鱼稍微咸了些,可能我就是个不习惯吃海味的人吧

❀寿司清Tips ❀
1. 可以不提前预约。
2. 在京都站伊势丹11层。
3. 官网://www.tsukijisushisay.co.jp/tenpo.html 官网上有更多店的选择。

【记 ・ 和服花絮】

我预定的是【桜京和服】,就是在马蜂窝上预约的://www.mafengwo.cn/sales/2119247.html

选择这家是因为对比了一下,如果要租振袖的话这家应该算是价格相对较便宜的。后来发现,其实是不是振袖没有关系,但是希望订到正绢和服,因为衣服料子看起来要好一些。由此定了鸭川店的正绢高阶和服,定的时候价钱是799,送盘发,最后因为加了个特定的发饰以及租了伞还加了一点钱。需要自己化妆。鸭川店离祇园不是很近,但我本来也没想去那边拍和服,因此就想着换好装奢侈一把,打个车去南禅寺。

千万不要觉得我又定正娟振袖的和服,又打车,那是因为我节约了摄影师的钱呐


我家金牛座摄影师对于我找另一位专业的摄影师非常有意见,理由是有爱的摄影才是好的。

好的,有爱可以没技术


高举“摄影装置”的“摄影师”

我这一头乌漆嘛黑的头发,记得拍婚纱照的时候,别人就说我的头发太黑太厚,其实很不好拍,直接让我去染了个发


另外其我并不喜欢我的发型,但是选都选了也没办法了

路遇一家游客,小朋友盯着我看了很久,妈妈来说能不能跟我合影。我欣然答应,但鉴于她用日语跟我打招呼,我总觉得自己是冒牌的,于是拍完照很是诚恳地告诉她,其实我是中国人🇨🇳啦!

我试穿和服之前有一些很困惑的问题,拿出来也给大家分享:

✿ 冬天穿和服会很冷吗?
我是非常怕冷的体质,所以我做了充足的准备——穿秋衣秋裤


秋衣是比较低领的,穿和服的阿姨试了一下觉得OK就没让我脱。秋裤是完全没问题哒


然后我还有一件大的外套羽绒服,不过照相的时候脱掉也不会冷,大概是因为京都还是海洋性气候吧(地理学渣)。

✿ 鞋真的很难走吗?
鞋不好走是真的,鸭川店只有人字拖,所以不清楚木屐的程度。人字拖走个一两个小时还行。但我逛完南禅寺后就换上了我的雪地靴


我怀疑就是人字拖和过于紧绷的腰封,让我之后的几天每每走上了10000步左右就开始腰疼

✿ 能上厕所吗?
绝对能!像我穿着振袖还有秋裤都能上,夏天穿浴衣的更没问题,就是厕所稍微小了一些


所以该喝水的不用犹豫。

Day 3 探祕 ❀ 寻宝

为什么说今天的主题是探祕和寻宝呢?因为来京都之前就看到了网上有各种三年阪二年阪很好看的照片,但很多照片并没有标记在哪里拍的,我只得一顿好找。幸亏今天天气似乎是有放晴的征兆,我也总算是换上了便装,可以随意摇摆奔跑。

“还是穿自己的衣服舒服呀


【探 ・ 三年阪二年阪】

看过三年阪二年阪人潮攒动的照片,想趁著店铺都没开门,去安安静静的探一探这里的日式建筑。于是我又发挥了自己只要旅游就能量爆棚、6点起床的超能力,硬是拽上了眼睛还没睁开的张老师,在七点到达了三年阪二年阪。

⬇︎到达的时候真真是人烟稀少,感受到了最原始的宁静。看着垃圾车收垃圾,不禁沉溺在这种生活化的感觉之中。大约是因为前两天下过雨的缘故,石板路有一些溼漉漉的痕迹,这种水气混杂着木头的味道,满足了我对日本最初的幻想。

刚到的时候天还没完全亮,走到网红拍照点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妹子和摄影师在进行拍摄了。他们装置道具都很齐全,我都不好意思让张老师帮我拍照了,只得趁着他们在看照片的时候,我才飞速闪了几张

⬇︎接着云慢慢散去,天渐渐亮起来,甚至还能看到些蓝色。这便是老天赏脸了

⬇︎自从被昨天一休亭煮面的老婆婆说面具不错之后,今天也带上了拍照用,被张老师一顿嘲笑

路过一些小铺子,不是很古朴就是很可爱

【饮 ・ 榻榻米星巴克】

无论是以前咖啡成瘾,还是现在基本处于戒咖啡的状态,我对于星爸爸的热情都是很充足的。得知二年阪有世界上第一家榻榻米星巴克,今天自然不能错过!古朴的木质装修和现代机器的融合,产生了一种奇怪却又融合的美感。店铺不大,一层灯光比较暗淡,看着跟普通的星巴克好像区别不大。点了早餐后,走到二楼,才发现榻榻米座位都在二楼。

这里的星巴克是单向的,一个楼梯上,一个楼梯下。日本人的原则观念很重,不曾想过这是我第一次切实体会到。

⬇︎二楼是一个一个小房间,每个房间有两三张桌子。由于我们去的早,所以承包了一个房间。进入房间之前要先拖鞋,放在门外的鞋架上。房间光线很好,我很喜欢


日式入座的方式我并不是很习惯,吃得还是有些费劲,奈何环境不一般,倒也顾不上腿酸了。


⬇︎一直想去【京都幽玄】拍一张掀帘子的照片,无奈去的太早,京都幽玄并没开门,只好在星巴克门口做做样子啦


❀星巴克Tips ❀
1. 地址:京都市东山区高台寺南门通下河原东入桝屋町349番地
2. 时间:8:00〜20:00
3. 最好早上去,据说中午连点餐都是排队的,榻榻米座位更是可遇不可求。

【观 ・ 清水寺】

应该没有人到京都不到清水寺吧,这座建于778年,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的寺庙是京都的地标之一。果然,我们从几乎没人的三年阪二年阪走到清水寺的时候,发现旅行团已经簇拥在这里了。清水寺主要供奉千手观音,前来到访人数每年可以达到1000万人次,竟是前天去的金阁寺两倍。想来要不是大清早到访,又如中午时到访金阁寺那样,怕不是挤破了头。第一次庆幸自己是冬天来的日本,不知道樱花季和枫叶季是怎样一副情形。

⬇︎清水寺在高处,我非常喜欢在高处的建筑,整座城市风貌一览无遗。我们去的时候,正殿的屋顶还在施工,从2017年施工到2020年5月,不免有些遗憾。没有拍正殿也没有关系,其实清水寺远眺的风景已经是不枉此行了。

据说历史上有一名武士在这里猎鹿,这里的一位智者警告了他并宣扬了菩萨的功绩,这名武士对这一教义印象深刻,后来以十一面千手观世音菩萨为主要神灵建造了这座寺庙,并将其命名为清水寺。沿着清水寺而下会到达音羽瀑布,泉水分为三股,分别代表长寿、智慧、健康。可惜我当时因为前一天和服的影响,已经开始腰痛了,并没能够走下看起来长长的阶梯。现在重新查了资料以后,后悔不已,毕竟最在乎的并不是功名利禄,只是健康呐。

⬇︎远眺京都,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还真是舍不得。

❀ 清水寺Tips ❀
1. 开放时间:6:00-18:00
2. 票价:成人400日元。
3. 官网://kiyomizudera.or.jp/(日文)官网真的是极好看,然而加载也极慢。有英文版本,英文加载比日文更慢。

【寻 ・ 八阪庚申堂】


八阪庚申堂便是我这次寻的超级激起少女心的一个地点。最先连这里的名字都不知道,翻了好一些照片才发现有人标记。这五颜六色的圆坨坨其实是手脚被固定住的倒吊猴,据说把愿望写在这上面并且挂上,愿望就能实现。

“猴子的四肢代表人的贪婪和欲望,寓意人们先将自己的贪婪和欲望束缚起来,驱除心中的杂念才能专心实现愿望。”(来源://baijiahao.baidu.com/s?id=1613589792978278246&wfr=spider&for=pc)

⬇︎这里其实很小,但是很适合拍照。八阪庚申堂本身对于照相是极其友好的,门口专门立了一个牌子说欢迎照相


看过很多小姐姐穿和服拍的很好看。我本来穿着绿色毛衣,发现还是白色更配这里,只好穿上了我的“白大褂”,这羽绒服这几天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插入一幅漫画,也是来自于上文的连结,感觉看着各位可爱。

地址: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金园町390-1

【寻 ・ 三面大黑天】

⚠️ 警告:本段特别冗长,大家随意跳过。

没有导游,没有摄影师,大概就只能自己苦苦寻找。下面这张照片也算是一个出片的地点,虽然我自己拍的不好,可是当时看网上觉得大家都在这里拍的好好看,郁郁葱葱的,加上很有设计感的路标,那些穿着和服的女生在这里,让我觉得看照片跟看电影似的。只是没有人标记到底这到底在哪儿


那么就让我来给妹子们做个地图指南吧,顺便也给大家讲讲我和张老师的侦探故事

下图星标的地方是上文的八阪庚申堂。我因为看到照片里有“石塀小路”,以为这里就在石塀小路。于是沿着蓝色点状的线走到了中间的石塀小路。然而整条石塀小路不仅没有这个日式路标,而且也是不允许拍照的。然后我们就沿着原路退回到了法国风味那个路口,顺便把石塀小路又找了一遍,发现还是没有。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错误

突然我们就意识到,既然路标指的是石塀小路,那么当然不在这条路上!

于是我又开始狂翻照片,发现有个妹子标记了这里是宁宁之道附近。我们又搜寻宁宁之道,并且这次选择了走浅蓝色石线的路线。走着走着又路过了石塀小路的正门,然后看到高台寺公园,想着这里面有树会不会有路标呢?于是进去逛了一圈发现没有,这是第二个错误。

然后我又开始翻照片


,发现还有妹子把图片和圆德院以及三面大黑天放在了一起。三面大黑天在地图上是找不到的(之后发现可以Google: sanmen daikokuten temple)。于是搜了圆德院,终于锁定到了以下这个图附近。

于是我们进去逛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这是犯的第三个错误。最后快放弃的时候,张老师说我们再去逛一圈,终于发现了






下面让我郑重的把从宁宁之道开始的路线标记出来。要注意的就是东山八百伊那里是有一条小巷子可以进去的,沿着巷子走了以后记得向左看,我们第一次就是直走出去了。

这么一来二往的绕圈圈还连犯三个错误,大概也是花了半个多少小时了。其实最后发现并没有拍出想要的效果时,还是略微有些难受的。但回过头一想,有个人,还是平常我一直说缺乏耐心的人,为了我想拍一张照片,不仅大清早就被我拖起来,陪着我绕绕绕,还出谋划策,还在我放弃的时候说再试一下,最后还是他找到的


照片照的差就差吧

我放佛看见他看到这儿回头用四川话跟我说,“就是(si),你想下(ha)我对你好好”


【观 ・ 八阪神社】

从宁宁之道出来走了没多久就到了另一个地标——八阪神社,八阪神社是祗园信仰的中心,供奉的是疫病之神——武塔天神。本来想在刚刚的三面大黑天拍照的我,看到说禁止照相,于是便放弃了。没想到到了八阪神社又看到了灯笼,自然是一顿狂拍。每个灯笼上应该都是捐赠者的名字。

八阪神社整个园子也值得好好逛一逛,毕竟是全天开放又参观免费的良心景点。

八阪神社每年七月会有京都祗园祭,和前面提到的平安神宫时代祭都是京都的三大祭祀。祇园祭起源自869年瘟疫流行时,现今祗园祭的目的也意在驱除疾病,想想倒是很符合当下的形式。在我搜寻的时候,果然发现,八阪神社请出了神舍内的珍贵的“茅之轮”,希望这次疫情能够顺利度过。

来源://baijiahao.baidu.com/s?id=1661741824614325604&wfr=spider&for=pc

【食 ・ 寿喜&一兰】

其实整个以上行程只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中午饿狠了,想吃荤


最先说吃烤牛肉,结果走了大约快20分钟吧,快到的时候,我问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这家店开了吗?” 张老师的脸色突变,一查,“没开。”

我突然就觉得人生遇到了挫折。

于是默默查了好几家店,发现都因为周末没开,只好默默的又往最繁华的祗园走。想来今天的主题不应该是寻宝,而应该是“绕路”吧。最后找到了这家“但马屋”。

地址:京都丸井百货OIOI河源四町7楼

优点:在大商场里,中午开门(很多寿喜烧中午都不开门),自助餐可以放开吃。
缺点:只有一个小时餐饮时间,看评论应该是没有“モリタ屋”好吃的。

⬇︎我和张老师狼吞虎咽了六盘和牛,又要了好几个生鸡蛋,不知道是不是为国丢脸了

另外说一句,商场的厕所居然有鸟叫声。惊吓了一下之后,觉得日本群众真会享受啊!

到了下午张老师问我要不要去心心念唸的宇治,我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腰,和已经一万+的步数,说算了吧,就在祗园附近逛一逛。查到附近有一家很有特色的三宅一生,走了十分钟到那里,发现竟然再也走不动一步。带着哭腔跟张老师说咱回宾馆歇歇吧。于是慢慢挪回公交车站,回宾馆,睡觉。

一睡就是一下午。

我反思了一下,以前旅游也有六点多起床的时候啊,怎么今天到中午就不行了呢?后来发现以前基本是自驾,大不了轮到张老师开车的时候我睡一会儿,也不太耗体力。在日本真是一条道走到天黑啊

睡饱了出来觅食,终于去了朋友推荐的火热的一兰拉面。我们去的是京都河原町店。一兰拉面在京都分店还挺多的,但是去了之后还是排队了


排队的时候其实很有好感,一人发了一个选单,就汤的浓度、油腻度、香蒜、葱、叉烧、辣酱以及面的硬度都可以选择!这是什么神仙选单,我就喜欢吃很软的面(牙不好


)。而且服务员还专门问了我们需要什么语言的选单,第一次觉得被餐馆照顾了呢

⬇︎最有特色的是,一兰是每个人都有隔间的,所以虽然我和张老师坐在同一列,但还是不同隔间。很适合一个人来吃呢!然后服务员会把你面前的帘子升起来,收提前就在门口自动售货机买好菜的小票。并说了一堆我听不懂的话,我只能回一句阿里嘎多。除了面,我们还点了抹茶杏仁豆腐和拌牛肉。味道虽然没有到惊艳的地步,但还是很不错的。

吃完晚饭,我们又去八阪神社走了走,晚上人极少,但是灯笼极好看。张老师说给我照相,然而我因为不想脱外套不想凹造型又没化妆而拒绝了他,然后我俩居然因为这件事吵了一架


以前没发现摄影师这么急着出作品啊

⬇︎结果就是突如起来的吵架然后又五分钟和好。他道歉一句,我便揉碎了我的肖像权,任凭他素颜闪一张。由此记录我们京都的最后一个景点

京都街景

一天一万到两万的步数,虽然总是匆匆而过,但也总是被京都的街边一景所吸引。

⬇︎作为一朝古都,京都你是否能正经一些?

⬇︎搞笑归搞笑,但在京都的任何一个路口回头望一眼,都会觉得这不是日剧吗?又好像是我记忆中的90年代。

⬇︎我时常觉得一座城市如果有一条河,那一定是极其有福气和灵气的城市。鸭川便是京都的福气和灵气,也许它不是最重要的景点,然而却总是不能忘记的。像一位故友,一回头就在那里,映衬著蓝天,吞吐着白云。


当初二战时,美国是要炸掉京都的,但是梁思成说,京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应当珍惜并储存下来。因此京都才得以储存。即使二战我们与日本有着极大的深仇大恨,就这一点上,还是需要感谢梁思成。有些财富应该是全人类的。

神社参拜礼仪


我去到神社的时候经常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下面一图来自《日本神社解剖图鉴》,这样就可以自信地出入神社,大大方方参拜啦


京都小记

京都是我此次最爱的一所城市,大约也是没有之一的。我从来都认为自己最爱大城市,然而相比于东京,我心里竟然偏向了规模并不算大的京都。后来和东京的朋友聊起来,京都在他们眼里大约是什么中国城市的样子。他们告诉我,可能是西安吧。我忽而就想起我在黄帝陵,看见大雪纷飞,享受着千年古都静谧的心境。原来,这种对古时文化和氛围的代入感与好奇心是我仰慕京都的源头。

然而,这种代入感是极其粗浅的。我对于京都的理解不仅差著时间,还差了空间。正如游记京都这一部分刚开始对于月亮的对话一样,京都人似乎容易被不完美的形状和事物吸引。“也许过于完美的满月会让人害羞吧。” 向往完美不是人之本性吗?为什么会有人会期待月缺呢?也许正是京都人对于美的极致敏感度让他们一看到美的事物,便不免想到其即将消逝之景,于是看到月圆的兴奋瞬间就被一种即将月缺的感叹所代替,所以内心苍凉,只能叹一声“唉”;反倒是月缺总能让人盼望着月圆,心中只剩下了慢慢的期待。

京都相比于我去过的很多城市而言,并不是一个开放且包容的城市。之后看的一些纪录片更加说明了这一点。京都有着自己的骄傲,不能轻易触碰。所以我所有关于京都的猜测都是臆想,但正是这样我就更好奇了。我更希望有一天能够在京都小住一两个月,看看自己能不能有些新的发现。而且,我还有很多,很多京都的地方还想去。

小住一个月不知道对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物哀的文化竟然已经在我身上产生了影响。我在秋冬交际的时候,发现比起我一直最爱的色彩斑斓的秋天,突然还是更喜欢北京萧索的冬天了。因为色彩斑斓总会消逝,还是萧索更加直白无所期待,如果突然下了一场雪之后,反倒是个惊喜了。

“这美丽迷人又捉摸不透的京都啊,唉!”

II 大阪 🏯


“他之前似乎没有在此久居的打算,可回过神来,15年已经过去。本打算离开却不小心融入的,就是西成吧。”

——《纪实72小时:大阪西成24小时的夫妇食堂》

Day 4 天守 ❀ 天际

抱着舍不得离开的心情,在酒店磨蹭到很晚才出发去大阪。曾经还抱有一丝幻想说去宇治吃抹茶,到了今天早上已经因为两个大箱子而彻底放弃了。宇治虽然没去成,然而因为张老师接到延迟复工的通知,我们开始严肃地考虑是否延长旅行。之前的计划是到大阪就结束了,但我告诉张老师我还想去东京和富士山看看。我给出的理由是,我们这次回国以后,再想出国估计是很久以后了。

后来回想,真是一语成谶。

早上在京都站的星巴克,刚摊开隔壁买的包子,就被服务员say no了。原来星巴克是不让吃外带食物的,规矩就是规矩。

早饭没有吃好的我,到达大阪以后其实是很想觅食的。然而我们忍住了饥饿,想着去买大阪的周游卡。没想到进入大阪的地铁站就是个错误!至此就开启了在地铁站兜兜转转的一天。

好不容易找到售卖周游卡的地方,然后说去觅食吧,半路又看到抢口罩的药妆店,自己也顺手买了两盒。等最终吃到牛排的时候,已经是一百零一分的饿了。

⬇︎不知是否是心理作用,觉得这家小店格外好吃。肉的外表是炸脆的,内里却是半生的,旁边有个小火炉可以自己烤到想要的程度。

⬇︎我们就是用这种新奇的方式大快朵颐了一番。

【观 ・ 天守阁】

吃饱喝足以后,自然就是去大阪地标天守阁了。说到大阪,总是能想到服部平次出场的画面可不就是大阪的天守阁吗?天守阁是大阪城公园的中心,虽然是重建的建筑,但一点不影响游客的络绎不绝。到天守阁之前,会进大阪城的两道大门。在京都的时候觉得南禅寺很大气,在慢慢接近天守阁的过程中,我就想,这种大气是不一样的。南禅寺的大气是内敛的,你得有足够的耐心去接近它。而这种大气其实也包含着一些安静和温柔,比如天授庵这样的禅院。但天守阁却是外放的,是希望众臣臣服于天子脚下的气质。

⬇︎即使是大阪城中最温柔的元素——水,也是以一种极其开放的姿态放置在园中,没有过多的树木遮掩,更没有流水小桥。顺便说一句,这个机位真是大阪城中照天守阁最上镜的地方。

还可以照出天守阁的倒影。

⬇︎到了天守阁,我们也不能免俗地想要登顶。谁能想到这下午三四点的登顶,竟然只是今天第一次俯瞰大阪呢?

⬇︎比起在清水寺俯瞰的京都,大阪自然是高楼耸立,现代化许多。

⬇︎戴口罩留念一张。无论自己照了些什么照片,总觉得这样的口罩照才是最真实的状态。

❀天守阁Tips❀
1. 地址:京都市东山区高台寺南门通下河原东入桝屋町349番地
2. 时间:9:00〜17:00
3. 票价:成人600日元
4. 天守阁登顶有电梯,排一排还是比较快,体力不好的同学不用担心。不过从展望台走下来的时候,可以顺便看看每一层的展出,都很精彩。
5. 交通:红线到大阪城公园站,下来走10分钟(地铁站内5分钟


),走到快靠近大门的地方,有摆渡车可以直接送到天守阁,继续走路的话可能还得10-15分钟。摆渡车是要收费的。
6. 官网连结://www.osakacastle.net/kantai/index.html

【乘 ・ 天保山摩天轮】

大阪城公园出来之后,我说我要去看摩天轮。我所指的摩天轮是红色的HEP FIVE摩天轮。张老师说没问题。一顿地铁卡卡暴坐,把我直接带到了下面这庞然大物面前。

“这不是我说的摩天轮……”
“有啥区别……”
(区别大了好嘛)

⬇︎无语凝噎地看看这蓝天,想着觉得既然来了,周游卡也包括,不坐白不坐。


⬇︎坐上之后,才发现这里像极了西雅图。有湖有港口,同样是在摩天轮,趁著日落眺望一座可爱的城市。没想到,今天的第二次俯瞰大阪,竟然是这样阴错阳差、不期而遇的幸福。

当我们下了摩天轮,又在商场啃了一顿肯德基,离开的时候让张老师再照一张夜景。

“你这构图太差了,你让摩天轮靠右一点”
“好的,我把摩天轮搬一下”

于是,他这个冷笑话让我笑了一路


❀天保山摩天轮Tips❀
1. 地址:大阪市港区海岸通1-1-10
2. 时间:10:00〜22:00 推荐日落时间,绝美!
3. 票价:成人800日元(周游券包括)
4. 摩天轮下的商场里有乐高乐园,但一定要在日落坐摩天轮之前去,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关门了。
5. 有全透明(包括脚底)的座位,但是需要在周游券的基础上付费,并且日落时需要等位。
6. 官网://www.senyo.co.jp/tempozan/index.html
7. 摩天轮实际上是一个萤幕,还会有萌萌哒天气预报

【乘 ・ HEP FIVE】

吃完晚饭,本想着放弃HEP FIVE摩天轮,看了看周游卡里最贵的是大阪空中庭院展望台,觉得很值回票价,于是直奔而去。到达之后大约在地铁站绕了20分钟,然后出地铁又走了15分钟,到了之后得到的噩耗是6点以后周游卡不免费了。本着今天已经登高望远两次了,果断放弃。费这么大劲好歹在大国药妆买了药缓解腰疼,顺便告诉自己该做的功课没做真是活该受罪。

既然展望台看不了了,如果回宾馆又觉得亏(什么时候我也变得如此之抠门


),便又支撑著去到了HEP FIVE。顺便,入地铁和出地铁又分别走了20分钟


等真的见到HEP FIVE,其实已经累得没有兴奋了。

⬇︎这种状态下,我还是得说这修在楼顶的摩天轮真的是很特别呢!

⬇︎今天第三次俯瞰大阪,夜色不输黄昏。

⬇︎带着憔悴的脸摆拍一张后,心满意足的回宾馆。回宾馆后完成了对之后去东京和富士山的行程规划,一下行程感觉拉长了一倍。

❀HEP FIVE Tips❀
1. 地址:大阪市北区津田田町5-15
2. 时间:11:00〜21:00
3. HEP FIVE所在的梅田商圈有很多可以逛的商店,建议多留些时间
4. 官网://www.hepfive.jp/

Day 5 漫步 ❀ 经心

这本来应该是在日本的最后一天了,突然又多出了几天,就像天上掉下了甜筒冰淇淋。本来是伤感的一天,突然变得开朗起来,有了漫步的心思。走在路上,脑子乱转,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就没有多出来的这两天。但就是因为疫情,接下来的两年都不要想出国了。

“曾经还以为5.12地震就是我经历的最大的灾难了。”

【探 ・ 通天阁】

比起天守阁,通天阁虽然更高,但周围的小街似乎更接地气一些。其实去通天阁,完全是冲著下图这条似乎是手绘出来的街去的。虽然我算不上是动漫迷,但这种二次元的感觉还是很吸引我,放佛要来一趟才对得起自己看过的动漫。

⬇︎毕竟也是出现在《世纪末的魔术师》里的呀!那时候的柯南画风完全没有现在现代,但剧情是真好看。

⬇︎让我们元气(发量)满满地来比个耶。

⬇︎通天阁楼上,结束旅程以后才发觉,我们对于大阪的印象全停留在高空中

❀通天阁 Tips❀
1. 时间:9:00〜21:00
2. 票价:成人800日元
3. 官网://www.tsutenkaku.co.jp

【食 ・ 八重胜】

这家店可算真是漫步中的奇遇了。早上到通天阁的时候,就看到一堆人在排队,看起来都是日本人的样子,张老师在吃上敏锐的嗅觉立马探测到这应该是类似于成都“苍蝇馆子”之类的餐馆,即店不大,环境也不会高大上,但特别好吃。等我们逛完通天阁,发现一店已经满了,好在二店就在对面,还有一些空位。

⬇︎后来才知道这是有着70年历史的老店,算是日本最正宗的的炸串店。店员一看我们紧张侷促的样子,就知道我们不是大阪人


问了我们国籍后瞬间拿出了中文选单,也是很贴心了。

⬇︎炸串的选项还是很丰富的。

⬇︎烤串非常金黄酥脆,并没有什么面粉的味道,我和张老师点了一波不够,又点一波。

⬇︎右图的蘸酱是公用的,所以拒绝二次蘸酱,一次就蘸够。如果不够,就用旁边的白菜瓦一勺淋到烤串上就好啦。

⬇︎烧牛筋是本身就带酱的,也是店里的景点料理了,不容错过

❀八重胜Tips❀
1. 地址:大阪市浪速区惠美须东 3-4-13
2. 时间:10:30~21:00,我们去的时候是工作日中午,一般是不用排队的,听说晚上都需要排队。
3. 100-300日元一串,具体花多少钱就得看你有多大胃了!

【观 ・ 狮子神社】

狮子神社的原名为难波八阪神社,其实狮子神社非常小,但是驱邪的狮子头确实看着有一种冲击感。

⬇︎据说狮子口能够吸掉厄运,那就赶紧跑一跑,赶紧把厄运都吸走吧!

狮子神社胡乱拍拍照之后,在网上搜到一家甜点【CANELÉ du JAPON】,据说是大阪人气第一的可丽露专卖店,就在步行距离之内。虽说是人气第一,但是还是相对小众,毕竟是一家开在日本的法国甜点。

⬇︎小店真是非常小,刚刚够人站在里面,但装饰特别清新,看着就很夏天。

⬇︎小店并没有堂食的地方,我们只好拿回宾馆吃。吃第一个的时候还是很美好的,吃到第五个便腻了。不过颜值始终线上呢!

就在这一程又一程的步行之中,我们完成了所有的退票买票程式,计划了在东京的行程,在携程排队改签一共排队了1000多名吧。顺便发现我2月底去英国的机票取消了,至此,日本确实成了近几年最后的一次出国游了。

想多了过于悲伤,测了个温度发现逼近37度,如惊弓之鸟般告诉自己还是睡觉吧,一睡便又是一下午。

【探 ・ 道顿崛心斋桥】

晚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道顿崛和心斋桥逛逛吧,怎么著也得冲著食物去吧。一到道顿崛就看到了道乐螃蟹,在螃蟹和大阪烧之间徘徊了一下最终选择了大阪烧。

为什么要选?!不应该都要吗


⬇︎人流如织。著名的格力高小人,好奇调查了一下,发现原来是糖果公司为了塑造健康的正面形象而挂的广告牌。

⬇︎不能免俗,我一介淑女(装的)就不模仿了,撺掇张老师,没想到除了身材,眼神还挺像。

⬇︎格力高奔跑小人的另一边就是造型很奇特的Donki唐吉坷德摩天轮。看到它之前,我还以为Hep Five长在商场上面已经是最特别的呢。唐吉坷德摩天轮是瘦长半椭圆形的,由于看不到任何前面后面的摩天轮,感觉更像是在坐观光电梯。

⬇︎摩天轮顶上的景色,还是远方的城市风貌更好一些。

⬇︎看看张老师略带紧张的小眼神。这个摩天轮刚开始每过一段时间会调整一下角度,会发出一阵机械旋转的声音,确实容易让人摸不著头脑。

⬇︎找了一家小店吃大阪烧,结果和张老师发现,还是炒面更好吃

⬇︎吃完之后张老师觉得不过瘾,看到纽约的Lukes Lobster,瞬间跑过去买龙虾三明治。我想到我们在西班牙吃了几餐之后,直奔麦当劳和星巴克而去,顿时觉得我们的快餐连锁口味可能真的无药可救了。不过这个龙虾三明治还是可以良心推荐一下,就在心斋桥里。

大阪周游卡

我们买的是两日券,大概基本上是坐完了摩天轮+天守阁+通天阁,再加上来来回回的地铁,差不多刚刚好能值回票价。大阪空中庭院展台应该是很值回票价的,然而需要六点以前到。为了让大家吸取教训,我把周游券包括的景点都照下来啦,下面的图上写的比较清楚。建议大家买卡的时候也看清楚。

票价:1日券2800日元,2日券3600日元。
官网://www.japan-osaka.cn/osp/ch/(中文),是可以网上购入的!网站上还有路线建议。

总的来说呢,我对大阪的印象没有对京都那么深刻,最后能记得的便是各种天空俯视城市的角度,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但是大阪的生活气息更重一些,也就更好接近一些。大阪的西成区,也就是大阪这部分游记刚开始提到的地方,是大阪发展缓慢以及冲突最多的区。虽然没有直接体验这个区,但却符合我心里对大阪的印象,非常多样化、生活化的城市,哪怕有冲突也愿意接纳各式各样的人。没有东京的繁华,也没有京都的古韵,却以它的急躁却又热情,骄傲却又亲切吸引着人们。大约这就是纪录片里的人物为了更好的机会哪怕是在西成这样的区也是愿意留下来的原因。

But!但是!しかし!如果有一个留不下来的原因,一定是大阪地铁的出口真的太复杂了!如果不确定出口,请不要犹豫直接问人


III 富士 🗻

“这是富士山,日本的灵魂。”

——《詹姆斯梅:人在日本》

Day 7 山遥 ❀ 水清

Day 6一直在路上,想了很多日本的文化和特质,也在晚餐时和朋友聊了许多,但不涉及景点,因此就跳过吧


。第七天早上从东京出发,前往富士山。以为无缘一见的日本象征,竟然最终也是见到了。想想生命中那些错失的,总会得到见到的,或许是晚一些,或许是换了一种形式。

所以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呀!

⬇︎更惊喜的是,这天天气晴好,富士山轮廓清晰,是我心心念唸的山没错了。在浅间公园山门的鸟居前的相片竟然成为了这次最爱的照片。

⬇︎在西雅图的时候,就时常想是否富士山也和Mt. Rainier一样好看,亲眼一见,真是难分伯仲。

⬇︎也是要来一张明信片角度的。

其实新苍山浅间公园只是浅间信仰的一部分,在多处可以眺望富士山的地方,有多座浅间神社,所以大家不要走错啦!

⬇︎浅间公园后,按照网络上的导航来到【日川计时店】,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街上走过来走过去,只是为了将日式小镇与富士山放在一起。

⬇︎最后来到河口湖,直接坐到最后一站自然生活馆,这里有个小小的木质咖啡馆。接近旅行尾声,我和张老师也是略有倦意,坐在咖啡馆里不肯挪窝。没有想到这就是今天最后一次看见清晰的富士山了。发发呆,聊聊天,富士山的顶就被云朵盖住了

在我想象中,这张照片应该能呈现出巨大而惊艳的富士山,然而乌云乌云并没有走开,反而遮住了美丽的富士山。想过要不要P一个富士山顶,看看自己的技术还是算了,真实就好,即使是不美丽的真实。

❀河口湖Tips❀
1. 从河口湖站有红线和绿线两种巴士进行河口湖游览。一般红线的热门景点比较多,比如我们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直接到了22河口湖自然生活馆,在咖啡馆休息休息岂不乐哉!其它比较著名的还有11河口湖天上山公园,可以坐缆车俯瞰河口湖;16河口湖美术馆;17河口湖八音盒之森美术馆,是个音乐主题公园。
2. 如果要在富士山待两天的,可以买1500日元的无线公交次卡。如果只是一天的话,刷西瓜卡就可以。
3. 根据我们唯一一天的经验,早上看到富士山顶的可能性比较大。

❀东京到河口湖巴士Tips❀
1. 预定官网://japanbusonline.com/zh-cn(中文)
2. 东京有不止一个地方发车到河口湖站,我们因为住银座附近,所以直接就定的东京站的票,而不用去涩谷或者新宿,全程大约2小时。最方便的是车上有卫生间,完全解决了我这种一坐长途巴士就担心自己内急的人


IV 东京 🗼

“复兴后的银座,现代文化欣欣向荣。打破日本女性古风刻板印象的摩登女孩,阔步走在街上。追求流行,享受打扮的生活方式风靡一时。”

——《东京:不死鸟都市的百年春秋》

Day 8 蜃楼 ❀ 海市

一睁眼看到新闻:成都5.1级地震。心态已经无比淡然的成都人民不仅没有展现出丝毫的恐慌,还开始写起了段子。

上联:待屋里怕地震
下联:待外面怕病毒
横批:让不让活

带着这种搞笑又心酸的心情,开始了在霓虹首都的第一天。

【观 · 涩谷Sky】


就像在大阪一样,我看一个城市,最喜欢从高楼往下看。在东京我选择了涩谷Shibuya Scramble Sky。这是一个19年才开张的新地标,楼顶距地面230米。大多数博主拍照都是傍晚去的,然而为了避开人群我们一大早就赶到了。

这栋大楼顶上一共有两层都是透明玻璃的。下图是最顶层,也是直升机停机坪所在的地方。

⬇︎从顶层远眺可以隐约看到富士山顶。人类世界无论怎样混乱,自然是永恒的呐。

⬇︎下图是次顶层的的角落,远处一大块绿色则真是像极了中央公园。

⬇︎连线两层的电梯也非常好拍。

❀Shibuya Sky Tips❀
1. 地址:搜寻Shibuya Scramble Sky即可,就在涩谷站旁边。
2. 时间:10:00~22:00,我们提前一天买票也买到了。
3. 门票:成人1800日元,小朋友根据年纪500-1400日元不等
4. 官网连结://shibuya-scramble-square.com/sky/brand/
5. 购票连结://webket.jp/pc/ticket/index?fc=00396&ac=8001

在Shibuya Sky待了快一个小时,在寻找周围吃什么的时候突然发现忠犬八公的雕像就在楼下。

作为并没有看过电影的张老师自然不知道我在兴奋什么,他甚至不知道我在找什么。刚下楼时他指著一个自动贩卖机表面的卡哇伊的狗狗图案问我,这是忠犬八公吗?

我:……

⬇︎这便是著名的涩谷十字街口了。为什么这个街口好看,我看了半天才意识到,原来国内几乎没有这样斜著过街的。关键是这个路口会所有绿灯一起亮,这样就更显得更加繁华。

⬇︎不过放大这个照片的一角来看,这栋楼其实有个巨大的萤幕在播报新闻,刚好说到今天中国因为新冠肺炎死亡361人。一瞬间,心情又开始起伏不定。

【探 · 涩谷吃喝】

穿过著名的十字路街口,明显感受到了东京相比于京都的快节奏。涩谷和新宿都是在二战后重建的区域,所以自然是十分商业并且繁华,鳞次栉比,摩肩接踵。不过对于张老师,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吃什么才是最值得关心的环节,毕竟这是一个从头一天晚上就可以开始思考第二天中午午饭人呐。

肉食动物的我们不多时便搜到了一家叫做【萨摩牛旬】的地方。据说这家店晚上还要排队,我们中午去的相对较早,不用等位,还蛮开心的。点了一个和牛8种拼盘,9800日元,约人民币600块。还是有点心疼,但是想着明天就要离开日本了,忍!


❀萨摩牛旬 Tips❀
1. 地址:1-22-10, Jinnan, Shibuya-ku, Tokyo, 150-0041,离涩谷站步行5分钟以内。
2. 时间:午餐:11:00~15:00 晚餐:17:00~24:00
3. 人均大概400RMB左右。

吃饱之后随手一查,惊讶地发现周杰伦最爱的machi machi就在附近,忽略已经撑了的肚子,迈向了继续增肥的道路上。到了machi machi,发现没有想象的火爆,也没有想象的好喝,只能默默感受到与周杰伦在不同时间处于同一空间的不知从何而来的莫名其妙的新奇感。


⬇︎点单时柜台非常贴心的放上指示牌,告诉顾客周杰伦究竟喝的是哪杯奶茶


⬇︎说实话奶茶点的什么我不记得了,我记得这个露台周杰伦和林俊杰待过。别样的时空重逢感又出现了。下图侵必删

⬇︎端著奶茶在涩谷闲逛,发现涩谷有很多这样的小店,不管是门面还是里面的东西都非常让人欣喜,当然价格一般也不便宜。

找了一路的药妆店,每一家都出现如下对话:

“还去不去问问呢?”
“去吧去吧”
“真的去吗?”
“就当是最后一家,去看看吧”

于是每家都没有口罩,每次以为的最后一家都不是终点。

【探 · 东京塔】

来到东京,好像标志性的东京塔不得不去。上午在涩谷远眺东京后,便再也没有心情去登塔。转着转着就找到了传说中的网红机位,比京都倒是顺利很多。由于是周中,并没有碰到多余的人,我们也很快拍了两张就离开了。据说平常来可是要排队的呢。

⬇︎附上拍照地地图,这里其实是一个地下车库的入口。搜寻UKAI芝豆腐屋即可。

【探 · 秋叶原】

在又是一番口罩打探无果后,最终在歌舞伎町一条街和秋叶原中选择了后者作为今日的最后一站。这次到东京最遗憾的是没能去成吉卜力美术馆。因为提前没有计划过会到东京,吉卜力又需要提早很久预约,所以直接错过。我不是一个动漫迷,所看过的动漫也非常大众并且稀少,但我特别喜欢宫崎骏所创造出的每一个世界,因此不想放弃秋叶原买周边的机会。

在秋叶原逛到天黑,并没有买太多特别的东西,但是感叹这一栋又一栋的楼里竟然全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智体现。曾经觉得这种文化还是偏于幼稚的,尤其难以理解有人居然会娶了初音。后来在纪录片里看到人们因为玩pokemon竟无意中避免了很多人的跳海自杀,就觉得人类确实需要这样的异想世界。

Day 9 饮茶 ❀ 还乡

一睁眼,意识到今天就要回国了。并不是不想回家,天天忍受腰痛的我也确实想回家好好休息一阵子,但我难受的是我不知道下一次出游是什么时候了。一直以来,旅游尤其是出国看看别的风俗人情似乎是我每一年每一年的盼头,如果盼头没有了,又怎么去忍受生活的琐碎呢?

收拾完行李检查护照的时候,知道这就是这本老护照的最后一次使用了。下一次,就是一本崭新的护照了。下一次,又是什么时候呢?下一次,世界又是怎样呢?

古人一不痛快就饮酒,我却没有饮酒的权利,那么我们就饮茶品茗吧。

恩,去心心念唸的中村藤吉品抹茶

⬇︎大早上的银座并没有人,我们是店里的第一组顾客。店里的装潢在银座这样的繁华里却也算得上是古色古香,然而肯定是无法和我们错过的宇治总店相提并论。

⬇︎一些抹茶小食拼盘,有茶冻、冰淇淋等。

接下来就是最受欢迎的,只有银座售出的,只能暂时译为超级抹茶甜点的甜点


虽然不知道名字怎么翻译,但根据说明图从上到下依次是:抹茶奶油-冰淇淋蛋糕-栗子、莓、白玉团子、爆米花-茶冻-红豆-奶油及等等我不会翻译的好吃的东西


不知究竟是败给了日语还是英语。

⬇︎临走之前买了一堆可以带走的小吃。我特别喜欢某一种小蛋糕,特别柔软,在国内买不到

东京小记

我在东京的最后一站,是去了银座的LOFT。我看到许多可爱的文具、厨具、小家俱,深觉让我在这里逛一天都不够。利用了去机场前的最后半个小时,在里面抱了一堆东西出来,一瞬间还是感受到了住在大城市的好处,好像你需要的都能买到,你不需要的商家也会用尽创意买到。在《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蹟啊》这部纪录片里,讨论到这种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会不会让手工制作的更加边缘化。其实,这两种并不是零和的,我们都是需要的。我们总说要珍惜手工制作的产品,但实际生活中早已缺不了大城市机械化、规模化的便利。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模式化的生产,手工产品才显得珍贵。

我爱手冲咖啡,也爱星巴克。我爱优衣库,也爱独一无二的和服。可能这就是东京,就是日本吧。

“没有高度资本主义的发展,返璞归真是没有意义的。”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蹟啊》

一年以后


从日本回来的一个月,因为惧怕疫情,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整个月没有出过一次门。我开始焦虑,并持续失眠,在此之前我可只会是一个睡不够的娃啊。为了让自己的脑子被占据,我开始做在日本买的手工。每当我全身心的投入在手工之中,我就可以完全忘记有那么多需要焦虑的事情。做完之后我又去重温龙猫,千与千寻和天空之城。慢慢的,似乎失眠就好一些,再好一些。我曾经带过一阵子幼儿园,那时候觉得做手工也是挺浪费自己生命的。现在才意识到,原来,那些平常我觉得幼稚和无用的,却是真正触动人心的。

永远的Totoro

《千与千寻》里我最爱的画面就是白龙塞饭团和给千寻的时候,以及千寻一开启门就看见白龙的真身站在门口意气风发的模样。我从来没设想过我的另一半会架著七彩祥云来娶我,但我确实想过我一推开门,他站在门外眉眼笑开的模样。

或者给我一个坚实的背影也行。下面这张图堪称史上最烂偷拍。那时我们刚出东京站,他揹著书包,手拉两个箱子,一个箱子上还放着我的包。我说我拿一个,他有点生气地说说了让你不要管。其实不管任何形式的仪式感背后都是有辛苦和用心的。

虽然他从不送我鲜花,不说甜言蜜语,不做烛光晚餐。但是感谢他给我的旅行仪式感。

行前预定总结

【关于交通预定总结】
1. 关西机场 – 京都市内:提前买好haruka号车票,一般某宝上可以买haruka和icoca的套票。我当时是245人民币一套,包括单程haruka和icoca中1500日元余额和500日元押金。如果是去大阪,可以买南海电铁的套票。建议提前购买。

2. 京都市内:乘坐交通可以使用icoca,往里充值就可以,但没有优惠。其实京都巴士一日券是很划算的,600日元一个自然日,一次公交车乘坐就是230日元,坐三次就会回本。但因为我们已经买了icoca了,所以没有再买一日券。icoca可以在关西的JR车站绿色视窗退。建议提前购买。


3. 京都-大阪:如果是新干线大约是人民币90元,15分钟;JR线大约33元,半小时。可以在车站直接购买。

4. 大阪市内:可以使用大阪周游卡(详见Day 5大阪周游卡)。可以在各大地铁站购买,也可以提前在国内购买。

5. 大阪-东京:新干线线,大约870人民币一人,我们卖的是最快的新干线2.5小时从大阪到东京,极其迅速。车票可在车站购买。

6. 东京市内:购买西瓜卡,性质和icoca一样。东京的JR车站就可以买到。


7. JR Pass7日券是否有必要买?我看了一些总结,七天之内搭乘新干线从关东往返关西,可以购买。像我们这样只是单程从京都-大阪-东京,并没有往返,单独在车站买车票加起来也就1000块人民币左右,但如果买JR Pass 7日券大约要1700元。有必要的蜂蜂建议提前在国内买。

【其它预定总结】
除了交通预定,其它预定资讯:

1. 怀石料理 (见Day 1菊乃井):怀石料理预定至少提前一个月,如果想预定米其林三星则需更早。

2. 和服 (见Day 2和服花絮):一般来说和服也是要预定的,尤其是想要约拍的蜂蜂。

3. 东京吉卜力美术馆:这是我遗憾错过的地方,也是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每个月的10号早上10点放下个月的票,这是网址://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973320223

另外,需要准备好转换头和电话卡哦!

十部关于日本的纪录片

这一年,我一直都在看日本的纪录片。游记可以不看,但这些纪录片还是可以挑着看的!现在总结起来推荐给大家!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蹟啊》

看看我游记起的名字就知道我对这部纪录片是真的很喜欢。这部纪录片每一集都讲述了一个主题,如吃喝、建筑、二次元等。每集夏雨、陈粒和西川会分别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三本书的内容与在日本的游历经历联络起来。其中,旅途的所见所闻,加上书的角度,再加上他们的解读构成了丰富的层次,可以很简单地享受一些文化冲击,也可以不断回味每个主题背后的含义。因为这部纪录片,我还对里面的书产生了兴趣,正在一本一本的读。

豆瓣评分8.2

《詹姆斯·梅:人在日本》

“英国三贱客”之一的詹姆斯老爷爷独自一人撑起了一场在日本旅游的闹剧。爱车的人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过或者看过他的《大世界之旅》。这个老头子真是太搞笑了,他在京都被机器人向导叫错名字自己狂笑不止的画面,他在日本和另一老大爷裸泡温泉的表情,他那莫名其妙作出的不伦不类的日本俳句,都让我觉得这部纪录片非常赏心悦目。如果是抱着非要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目的,那大可不必看这部片子。詹姆斯老爷爷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游客,非常随性随心。

我在疫情居家时看的这部纪录片,每天看一集完全消除了我被困的焦虑心情,以至于像我这样对车毫无兴趣的人最后也去看了《大世界之旅》。然后就发现“三贱客”的名称不能更适合了,取名的人是个天才。

豆瓣评分8.8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号称没有台本的纪录片,主要就是记录在日本的中国人以及在中国的日本人的生活。当我开始看第一集的时候,我发现讲的是一位在日本生活的画速写漫画的中国女生。刚开始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恰恰是这种不带滤镜修饰,没有台本策划的平淡平凡让我觉得非常真实。当然有时候也有很有最新一季里的第一集还讲了一位清华美院的老师,现在在日本有一座自己盖得面朝大海的房子,还有好几个情人

豆瓣评分三季都在9.0左右

《纪实72小时》系列

每一集大概30分钟左右,在同一个地方进行拍摄72小时。风格与上面的《我住》类似,都是很平实的展现,只是这部纪录片更着重于讲述日本本地人的生活状态。

豆瓣评分平均8.0

《东京:不死鸟都市的百年春秋》

这一步纪录片通过给原来的影像上色,还原了100年以来的东京,并叙述了东京几经战乱灾难后又不断复苏的历史。这一部相对于前几部纪录片较为严肃,但能迅速了解东京的历史。结尾的部分尤其燃,即使不看全片也不能错过结尾的部分。

豆瓣评分9.0

《京都人祕密的欢愉》

又名《京都人的私房雅趣》。这部纪录片采用的是半演绎半纪录的方式。通过一个英国人Edward的视角,尤其是他对隔壁甜品铺子女老板的仰慕来展现京都的文化,其中对于京都人性格的刻画深入人心。刚开始对于这种演绎方式不是很适应,但习惯之后就越发觉得有意思。另外,饰演女老板的常贵盘子真的非常非常美。强烈推荐!

豆瓣评分9.3

《寿司之神》

关于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纪录片,小野二郎被称为“寿司第一人”,是米其林三星厨师。80多岁的他还在坚持给客人做寿司。我是抱着去看寿司心情去看纪录片的,没想到是真真正正被老爷爷的精神所感动了。这就是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地步。

豆瓣评分8.7

《宫崎骏:十载同行》
宫崎骏我是真的很喜欢,小学的时候看《天空之城》惊为天人,觉得我穷尽一生也不会有如此的想象力。后来上高中后又看了《千与千寻》,并且终于意识到了这两部作品都是出自宫崎骏之手,顿时看完了他所有的动画片。对他如此入迷,以至于我记得有一份生日礼物就是他的DVD全集。这部纪录片主要是讲他创作《悬崖上的金鱼姬》的过程。我看着他在跟儿子闹不愉快的时候不愿意见他儿子,说自己“还是没有那么成熟”,也看着他在焦虑之中说自己就是个暴躁的脾气,让摄影师不要拍了。我不仅不觉得他很怪癖,反而觉得离这位老爷爷更近了。希望他永远不要成熟,希望我不管多老都能有心境沉迷于他所创造的世界中。

豆瓣评分9.4

《粉雄救兵:我们在日本》

这已经不是纪录片而是综艺了,但是这里面的日本文化却一点不比纪录片少。并且,这几个男人真是绝了,他们所带来的西方价值观与日本的东方价值观形成了非常有意思的碰撞。我记得在第一集里应该是他们去改造一位做临终关怀的护士,这位年纪较大的护士给别人带去了温暖,却把打扮自己的心愿埋在心底。这几位救兵将她心底的愿望重新启用,并为她重新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去温暖别人。

这部纪录片还教会了我一件事:French Tuck(法式塞)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

豆瓣评分9.3

之所以这篇游记写了一年,并不是因为我慢。我很快就写完了80%,但我就是舍不得写完。写完就再没有存货了。希望能随心出行、安心写游记的一天能尽快到来吧!

〖虽然有很多不满,唯希望难以抛却啊。〗 ——《纪实72小时》

❀The End❀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