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对我而言,这次的美西之旅是一次游荡式的随性过程。没有为了某个景点一路驱车赶路,没有为了某个网红餐馆按图索骥排很久的队。。。只有感受真实自我的存在,然后紧紧抓住,不愿放手。
西部荒野的天气恰如其分的时而狂暴、时而灿烂;时而冰冷、时而酷热;自由而充满力量,坚决拒绝普通和平庸,无处不彰显它的个性。在西部荒野游荡,空气里那种无拘无束、没有中间状态的味道,像一柄锋利无比的刃,时时刻刻深深地刺入你的内心,毫无拘束感地呐喊你所渴求的自由也好、大快朵颐也罢。

准备篇

租车:因为之前去东欧的时候租租车上的租车公司乱扣我信用卡的钱之后,我这次改用了惠租车,对比之后发现价格还相对实惠很多。除了在旧金山、图森这两个地方没有用车,其他两次租车都是用了Alamo, 价格最便宜服务也不错。建议还是提前在app上租好、买好保险,现场购买保险什么的会比在国内买贵一点,但缺点是,如果要出险的话,需要自己先垫付,而当场买的话不需要。

住宿:所有的酒店这次都是在携程上完成的,和booking相比,携程的价格会把额外的税都很清楚的显示出来,而在booking上你很难搞清楚你所付的价格到底有没有含税,一激动定了之后发现到店还要再付这个那个的,特别不爽。
旧金山——San Francisco Marriott Marquis Union Square,优点:位置很好,机场过去BART直达。缺点:大堂实在太乱了, WIFI 收费!Parking 70刀/夜
一号公路第一晚(蒙特雷)——Monterey Bay Travelodge,这个汽车旅馆真的太好了,房间大、干净。
一号公路第二晚(莫罗贝)——The Sea Air Inn, 离小镇的中心很近,走过去就到了。
图森——The Westin La Paloma Resort and Spa, 泳池不错,另外酒店本身就是一个植物园,各种各样仙人掌。
佩吉——Hampton Inn & Suites Page – Lake Powell,希尔顿旗下的酒店,距离马蹄湾开车5、6分钟就到了,有免费的茶、咖啡等全天供应。早餐品种也挺丰富。
拉斯维加斯——Treasure Island Hotel & Casino,优点:位置不错。缺点:设施太陈旧,还需额外付度假费

机票:这次机票是出发前三周在携程订的,美联航上海旧金山往返,回来是拉斯维加斯转旧金山回来。机票价格4600人民币。这次特别幸运,去和回都是两个人坐三个人位子。下个UA的app, 还可以选座位、扫登机牌等,十分方便。

电话卡:某宝上买的原生卡,去的当天会启用,去多少天就买哪个范围的,建议买不限流量的。唯一的问题是,如果你要用Uber和你在美国的电话卡系结使用的话,这个卡是原生卡有可能就是已经被注册过的。

交通:去之前下了个Lyft, 还挺好用的,如果想用Uber的话,可以从支付宝里进入,居然可以一样用。

行程篇

因为借着公出两天在Tucson,所以大致还是定了美西的行程。12天的行程把其中一个重点放在了旧金山,和洛杉矶相比,旧金山的人文内容更深度一点,所以想要花点时间好好探索一下。另外一个重点,则放在了一号公路上,我们也整整花了三天时间,到了那里才知道大苏尔有一段因为塌方已经关闭了。不过因祸得福的是,我们翻了另外一个山头多绕了很多路,却有了特别难得的一些发现和惊喜!最后,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羚羊谷,遗憾的是报了的摄影团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不得不取消了。(这是一个特别遗憾的地方)

Day 0 上海——旧金山
Day 1 唐人街——圣位元圣保罗教堂——科伊特塔——渔人码头
Day 2 艺术宫——金门大桥——九曲花街——小意大利
Day 3 市政大厅——卡斯特罗区——传教区壁画和涂鸦——联合广场
Day 4 金门大桥——半月湾——鸽子灯塔——情人角——蒙特雷
Day 5 17英里——比克斯比大桥——Big Sur (绕路)——Morro Bay
Day 6 丹麦村——Camarillo奥特莱斯——洛杉矶机场
Day 7 图森亚利桑那大学
Day 8 图森
Day 9 图森——佩吉——马蹄湾
Day 10 鲍威尔湖——上羚羊——下羚羊
Day 11 马蹄湾日出——格兰水坝——拉斯维加斯
Day 12 拉斯维加斯——旧金山——上海

Day 1 初到三藩

China Town——泛美金字塔——圣位元圣保罗教堂——科伊特塔——渔人码头

因为时差关系,到了旧金山又多了十几个小时的感觉特别好。
机场有BART直接到Powell St. 而我们住的联合广场的万豪酒店就在这个地铁站附近。到酒店差不多中午12点左右了,没顾上倒时差,快速的洗漱一下就准备出门了。下午的主要行程是要去渔人码头,大概4公里左右。一看并不远,所以我们还是打算用暴走的方式。

天公不作美,刚踏出酒店门口就下起了雨。所幸的是,酒店借的大红伞,倒是很应景。

从酒店往渔人码头的方向走,第一个就会经过这个不是太长的隧道。过了这个隧道,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来到了China Town.

旧金山的唐人街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可与纽约唐人街相比的地方,都板街Grant Avenue和加利福尼亚街California Street交叉处为其中心形成,唐人街以布什街Bush Street, 鲍威尔街Powell Street, 百老汇街Broadway, 科尔尼街Kearny Street为范围形成一个区域。这里大约有十万余名华侨居住。这里所写的所听的都是汉语,所见的都十分有中国传统风格,宛然是一个小中国。

遗憾的是,大街上低档的货品以及装修粗糙的店面处处表现的那么不精心,也好像是旧金山脏乱差廉价的代名词了。国内发生著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旧金山的唐人街却始终是那副老面孔,真的很想对在唐人街的歪果仁们说一声,有机会去真正的中国去看看,我们不是这样子的。

这个尖尖顶的建筑就是泛美金字塔大厦了,它可是旧金山市最高的建筑,260米高。所以在旧金山的很多角度都能看到这个尖尖顶。

穿过唐人街,就是St.Paul & St. Peter Church.
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也是旧金山市的地标之一,洁白恢宏的建筑,高耸入云的锥形塔尖,美轮美奂的内饰艺术。

与它同一条纬度上不远处就是 电报山上的Coit Tower了。

从科伊塔往教堂看。

再往上走,就是电报山(Telegraph Hill),这儿曾是旧金山的资讯中心。早年淘金热初期,旧金山迅速变为美国西部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满载贵重物资的货船每天进进出出,这儿山顶上立起一座瞭望台,每有船只进港,瞭望台上那只高耸的旗杆长臂上的旗子便会按船只的国籍变化颜色,通告城里的人们港口船只流动的情况。那个瞭望台用了几年,电报的发明和使用便成就了新的通讯方式:电报山这儿建起了旧金山的中央电报站,电报山因此得名。电报山是旧金山市区内的制高点,这一带地势很高,视野非常开阔。

电报山顶就是著名的科伊塔。
沿着那条Filber台阶往上穿过雕塑花园和四季盛开的花圃,经过古老的木板甬道,几分钟便可抵达塔脚。事实上,这是一段非常非常非常幽静、美丽的山间小道,由三百七十梯组成。切莫急于赶路,漫步在鸟语花香、遍地铺满落叶的半山腰,欣赏著两侧充满意大利风情的私家别墅,风景美不胜收。

科伊塔的门票8美金,会坐着最古老的电梯一直到塔顶。我承认高约63尺的科伊塔并不雄伟,外观也谈不上精美,但之所以慕名前来,源于其所在地能尽收旧金山市内以及海湾风景。

雄伟壮观个的海湾大桥,尽收眼底。

39号码头就在下面。

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从科伊塔顶望出去,又是一番别样风景。

小广场中央,矗立着着名航海家哥伦布的塑像

塔顶整个镂空的,风大的实在是吃不消。360度一圈,我转了两圈,把这个旧金山市区大概看了一遍就下去了。真的好冷.

我个人其实特别喜欢旧金山Filbert这个街区,除了上上下下爬坡的乐趣,街边的美景也是一流的。似乎每家
都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房子努力地修到最好看,彼此互不相让。

看到叮叮车,就意味着渔人码头要到了。
其实整个叮叮车从联合广场出发站上车到渔人码头再折返,来回路线不同。而我们把这段距离用双脚来完成了。
人工调头叮叮车是旧金山的一景。一车两工作人员:一人负责开车,一人查票售票,到站时两人一起推车调头,还要回答游客们的许多问题,服务态度绝对一流。我们乘着车子调头衔接的空档,上去体验了一把。

渔人码头的标志是一个画有大螃蟹的圆形广告牌,找到了“大螃蟹”,就到了渔人码头!

 在这里除了吃蟹,Boudin酸面包工厂也是每一个吃货必须膜拜的去处之一。波丁酸面包工厂是码头附近一栋年代久远的红顶黑墙的法式建筑,极富历史意义。外墙上巨大的品牌标志和画著的巨型法棍非常醒目。在这里有现场制作面包的生产车间,面包和相关食品的销售,烘焙用品和纪念品商店,可以就餐的美食餐厅为一体的概念诠释了如何将面包店做到极致。

做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哈哈哈,啃一个像猪猪一样的面包。

好吃的Clam Chowder 蛤蜊浓汤。把圆形的酸波丁面包掏空后,盛入奶油蛤蜊汤,温暖而香浓,浓稠的乳白色汤汁包裹着新鲜的蛤蜊肉,入口浓郁厚重。将波丁酸面包撕成小块,浸上汤汁,可以让两种味道在口中相互交融。尤其适合旧金山阴冷的日子。

如今的39号码头已经被完全改装的几乎看不出码头的影子了,这里实际已经是一个色彩鲜艳充满童话和卡通风格的商业广场,有许多纪念品商店、特色餐馆、街头艺人表演,也有海洋哺乳类动物中心和海湾水族馆。各种鲜花把这里点缀的五彩缤纷充满生机,游客很多也很热闹。走到码头尽头,可以凭海临风远眺旧金山海湾内的天使岛,恶魔岛(Alcatraz Island)、金门大桥和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 。当然,还有一直嗷嗷叫着的海狮们。

逛了一下午,时差开始作祟了要回去休息了。准备再次暴走回酒店,这一天,真的溼冷溼冷的!回去的路上,看到了一个暖暖的嘴唇,带来了一丝欣慰。还喝了来美国的第一杯咖啡。

Day 2 梦想照进现实的金门大桥

艺术宫——金门大桥——九曲花街——小意大利

睡了足足十多个小时,时差也倒得差不多了。在旧金山的第二天艳阳高照,不过温度依然不高。今天主要的目的地就是去看看现实中的金门大桥。
第一站——艺术宫。谷歌地图查了一下,MUNI28 可以到达。旧金山的电车简直是要了命的,地图上距离不长,但是基本每1分钟都有一个站台要停一下停一下,到艺术宫就坐了好几十站。而站台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站台,就是一个电线杆上写了哪一路哪一路。

这座旧金山艺术宫建造于1913年12月8日,当时是作为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的会场,艺术宫是当时博览会最后开工的主要建筑,以古罗马建筑废墟为创作灵感,主要由一个圆顶的大厅配上众多的拱门和石柱形成。

最主要的一点是,这里还是“勇闯夺命岛”里面尼古拉斯凯奇和肖恩康纳利演对台戏的取景地,当时肖恩康纳利和她女儿就在这里会面。

游览完艺术宫,继续坐上MUNI28前往金门大桥,当时买的车票是单次票2.75刀,1.5小时内有效。而我们早已超过了这个时间段,稀里糊涂的我们还是拿了这个票继续坐,司机也没看票,就让我们上去了,哈哈哈。

车子把我们停在了游客中心,在桥上是拍不了整个金门大桥的全景的。而在桥下的尖兵堡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照片里面插著美国国旗的地方就是fort point 尖兵堡。从游客中心去往那里的那段路也是非常不错的经历。

《猩球崛起》中人类和大猩猩在金门大桥上的最终决战时常浮现在眼前,影片中把大桥的雄浑壮魄展现的淋漓尽致,加之桥上的云雾,一切就好像在梦里一样。而这次人族与兽族的终极PK,影片还是倾向于兽族朋友的,因为只要通过大桥,就意味着通往了自由。而这自由就是美国梦的一部分。

特别巧,遇到了这么可爱的游览车带着一群游客来这里,明艳的黄色在太阳底下显得更加好看了。

边上的堡垒博物馆也值得一逛。

在海边静静地坐着晒著太阳,海鸥也来一起陪我了。仔细一看,这只海鸥还是只有一条腿的。特别坚毅地站在那里和我对话呢。

还是同样一张车票


,我们又坐到了Lombard St九曲花街。
这就是旧金山,这就是九区花街,九曲花街也称作斜街。它是从浪巴街到利文街的一段大下坡。车行至此,只能盘旋而下,时速不得超过5英里。就是这样一条坡型山道。经过城市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仅将此路建成九曲状花坛道路,并以花草树木进行绿化,又在两侧修建了人行台阶,便成就了今天享誉世界的一个著名景点。

我感觉住在这里附近的小区人民应该也很头疼,明明一个生活区,就这样挖掘成了旅游景点,24小时不分昼夜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

下一站,Little Italy.
我很喜欢这片街区,不仅仅因为这里聚集了跨掉一代的作家和艺术家,还可以让你体验到当地的文化。
一定要去他们的City Light书店 261 Columbus Ave, San Francisco, CA 94133,书店已经很多年历史了,旁边的巷中壁画缤纷美丽。

完美的一天以一顿正宗的意大利餐结束了当日之旅。

Day 3 St. Patrick’s Day?彩虹街区?

市政大厅——卡斯特罗区——传教区壁画和涂鸦——联合广场

早晨刚准备去市政厅转的时候,得知今天是St. Patrick’s Day. 而旧金山的市民也会举行游行活动。

游行开始时间为上午11:30,超过5,000名的游行队伍将从市场街与2街的交点出发(Market & 2nd Street),一路欢声笑语地向市政厅广场(Civic Center)行进。这一天,在美的爱尔兰人会佩带着三叶苜蓿,用爱尔兰的国旗颜色——绿黄两色装饰房间,身穿绿色衣服,并向宾客赠送三叶苜蓿饰物等。除了服装外,食品、玩具等在节日期间都会带上绿色。所以今天目光所及都是一片绿色。

市政厅广场

旧金山市长的游行车。

旧金山消防车及消防队员

这两个肌肉猛男也很帅。

这个小哥特别地嗨,一直在我们的镜头前juggling.

最喜欢这辆可爱的BART托马斯小火车车厢。一脸萌。

看看这游行的盛大场面。

大游行看完,已经下午1点多了,今天的重头戏是卡斯特罗街区,也就是旧金山的同性恋区。

这里没有任何歧视与偏见,你能感受到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这里满街飘扬著彩虹旗帜,林立著充满想象力的精品店、书店和酒吧,连人行道、车库门都用彩虹装饰

在这充满自由气息的大街上,满街都飘着彩虹旗,连斑马线也被彩虹宣示了态度。据说彩虹旗是代表同性恋骄傲的旗帜、古怪族的代表旗帜。

在这个街区实在是有太多有趣的事情,这对情侣站在这面墙边似乎也没有什么违和感了。

来到卡斯特罗区,我这个吃货不得不去的有两家店,第一家就是这个Bi Rite, 这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冰淇淋店,曾经被很多榜单评为美国最佳的冰淇淋店,店里面很小,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门口很长的队伍在排队。
地址:3692 18th St,

另外一家就是附近的Tartine Bakery & Café。在旧金山知名的面包店不少,但几乎没遇到总是大排长龙的,这家Tartine虽然店面不大,但不管任何时间去,总是看见络绎不绝的人潮进进出出,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途径附近的女性大厦

接下去,就是去mission区的涂鸦墙了。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反正一下午跟墙干上了。

在旧金山的最后一天,以一杯blue bottle的咖啡结束。

Day 4 再见,金门大桥!一号公路,我来了!

金门大桥——半月湾——鸽子灯塔——情人角——蒙特雷

今天要开启自驾模式,驶上一号公路了。早上去租车公司提了车,还是念念不忘再想去金门大桥上走一圈。作为一名跑者,我还是用双腿丈量了这座大名鼎鼎的桥。嗯,旧金山马拉松,我还会再来的!

回来后,朋友们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在我们镜头里的金门大桥没有在云雾中,我朋友去了连续三天,每次都没有看清楚她的全貌。

在金门大桥隔海相望对面的海湾大桥。

再见了,金门大桥!

驶出金门大桥,我们开在一号公路上,第一站来到了半月湾half moon bay, 和一号公里的其他景点相比,这个bay没有什么特别惊喜的地方,倒是这个小姑娘,真的很扛冻啊!

我都冻成了狗了。

第二站,鸽子灯塔。

鸽子点灯塔是西海岸最具代表性的灯塔,建成于1872年,圆形砖塔,塔身漆成白色,塔高35米,灯笼黑色,灯高45米,是美国西海岸线上现役灯塔中最高的一个,被列为美国国家历史文物,也全球最美的十大灯塔之一。

鸽点灯塔虽有140多岁的高龄,至今仍稳稳地耸立在岸边,眺望着远方;因其古老而颇具韵味,从而成为1号公路上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灯塔附近偶遇一片油菜花田,这个时候应该也是国内油菜花开得正好的时候吧。

从灯塔出来后,我们一直驱车到了蒙特雷,今晚要在这里入住。
在motel 里安顿好之后,赶到了情人角lovers point看日落。

这次的美国之行无人机还没派上过用场,在情人角公园进行了第一次放飞。

Day 5 一号公路封路了? 还好,看到了海獭

17英里——比克斯比大桥——Big Sur (绕路)——Morro Bay

今天要赶在太阳落山前到Morro Bay, 一大早起来就往17Miles去。17 Miles 位于卡梅尔( Carmel)小镇,是一条环绕着蒙特利半岛的私家公路,通向德尔蒙特森林。该公路环绕着半月形的海岸,一路高尔夫球场、私家豪宅、古柏和 Pebble Beach(鹅卵石海滩),风景绝佳。

17Miles入口总共有5个:从北到南依次是Pacific Grove Gate、Country Club Gate、SFB Morse Gate、Highway 1 Gate、Carmel Gate
最方便的入口是最北面的Pacific Grove Gate (GPS: 36°36’47.6″N 121°55’56.6″W /36.613219, -121.932393)
最常见的出口是最南面的Carmel Gate (36°33’31.6″N 121°55’44.1″W / 36.558785, -121.928911)

而我们因为错过了第一个Pacific Grove 导致我们问了很多路才绕回正轨。所以同志们一定要导好正确入口定位。所幸的是,我们提前来到了卡梅尔海滩。(当时还未欣赏到17Miles的美)

这条狗,和我玩了好久,非要把嘴巴里的球示意我扔出去让他去找回来。就这么无聊的搞了十几个回合,哈啊哈

再次把导航定位到Pacific Grove Gate, 一辆车10.25美金。会给你一份小地图,地图上有每个景点的标号、名字和介绍,到了地方用对应地图上的数字就可以。沿着海边的17 Miles一直开就可以经过除了1号、2号和3号以外的所有景点。(1、2、3号景点都不在海边)
总共有21个景点,只有10号、12号、19号景点有卫生间。

探望 Pebble Beach 上那些孤独的枯柏

还深深地被17Miles的美景吸引著的我们继续上路,朝着比克斯比大桥前进,当时我们对big sur段封路的讯息浑然不知。

比克斯比大桥,是一座钢筋增强混凝土的开放式拱肩拱桥梁, 在大桥于1932年开通之前,大瑟尔地区的居民在冬季几乎是与外界隔绝的。当时桥建的预算是199,861美元。大桥跨度为320英尺(98米),是加利福尼亚州公路系统最长的混凝土拱桥。在桥梁建筑业空前发展的今天,这些桥看起来很普通,更称不上震撼。但是就是它连线了两座山谷横跨比克斯比河使得一号公路得以贯穿延伸。

桥一侧的无敌海景,浪花惊涛拍岸。

继续往前开着开着,突然发现一个小小的加油站兼休息站这里的路已经全部封死,没有办法继续,才知道原来封路了。而这一段路一度没有讯号,幸好下了探途离线地图的我们仔细研究了另外一条路,多绕差不多100公里左右,也看不到据说是大苏尔最美的那一端紫色沙滩、海象、mc瀑布等等经典风景。略带失望的我们没有选择地继续上路,谁让我们之前的功课没有好好做呢。。。。但是,事实证明,我们后面多绕了的这个山头也成为了我们此次美西之行特别值得回味的一次经历。

总结:
1号公路的桥梁断裂以及随后的泥石流塌方导致了该公路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封闭状态。
但庆幸1号公路上的蒙特雷,卡梅尔,圣西蒙,索尔万,圣芭芭拉,等特色小镇并没有收到影响,仍然可以入住。就是从卡梅尔到圣西蒙这段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直接通过1号公路到达了,而是需要绕道101号公路前往。时间可能会比以前多浪费1-2小时在绕道上。

一下午,都在绕路翻山中赶路,还想着在日落前到达赫斯特古堡。

这个草坡下面是悬崖峭壁,吓得我赶紧往回跑。。。

刚到赫斯特古堡的大门口,警卫就竖起了牌子不让我们进去了,说是已经下班关门让我们明天早上再来。不过之前在东欧看过很多古堡的我们觉得也不是特别大的遗憾。

到达morro bay的汽车旅馆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日落的点了。
像是其他的加州海岸一样,莫洛贝海湾有长长的海边木栈道,正宗的海鲜小餐馆和一些私人游船。

宁静的海边,对面就是morro rock.

加州海外线曲折嶙峋,还生活着最可爱的一种海洋哺乳动物——海獭,这次就在Morro Bay看到了好多。它们有的拿石头砸螃蟹,有的用灵巧的小手擦脸,嘴里还bia ji bia ji的嚼著贝壳类的海货。

最后选择在这家 The Gallery Sea Food & Grill吃晚餐,我们没有预约,前台的服务员告知我们要等45分钟左右,看了一下yelp说这家餐厅历史悠久口碑也不错,于是选择等。

Day 6 Shopping Day

丹麦村——Camarillo奥特莱斯——洛杉矶机场

今天,我们要离开一号公路从洛杉矶飞图森了。outlets是在计划内的,时间也是很紧张的。因为到达丹麦村已经10多左右了。还要再开近两个小时才到Camarillo奥特莱斯,果断放弃了圣芭芭拉等众景点,决定好好买买买。

丹麦语中的Solvang意思是“阳光下的田野”,而这个小镇一年有300多天沐浴著阳光,这个由丹麦人聚集并精心打造的小镇如同他们的家乡一般,拥有极具北欧风格的教堂、风车、店铺。

游客中心的老爷爷,正在兴致盎然地拉着手风琴,大方地让我们拍了照。

Day 7/8 在Tucson感受亚利桑那风情

Day 7/8 在图森开会两天。

图森Tucson,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皮马县, 是该州第二大城市,仅此凤凰城。是离墨西哥最近的美国城市。图森的名字来源于印地安语,大意是“黑山脚下的泉水”。而“亚利桑那”同样来自印第安语,意为“少泉之地(little spring place)”。

该城位于荒漠山谷区,三面环山。干旱充满阳光的气候长期以来吸引著不少游客,带来了持续增长的疗养中心和退休者的到来。

我们开会的酒店在Westin La Paloma。酒店本身就像一个植物园,不用出门就能见到形形色色高矮胖瘦不一的仙人掌。

不知道这一屁股坐上去会怎样,哈哈哈

仙人掌科植物巨人柱,原产即为美国亚利桑那州,以挺拔高大著称,其垂直的主干高达15米,重达数吨,能活200年。茎干具有极强的储水能力,一场大雨过后,一株巨大的巨人柱的根系能吸收大约一吨水。
据说树形仙人掌50年才能长约一米高,很多树高达三四米,已经在干涸的沙漠中站立了一两百年。当生命进入晚年,它则先从根部死亡。亚利桑那的法律规定禁止砍伐树形仙人掌,只有居住在保留地的印地安人可以例外,很多个世纪以来,他们靠采伐树形仙人掌来盖房子。

这里的降水量据说每年平均不到11英寸,但是有成百上千种沙漠植物和动物生存,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风信子、万寿菊、锦葵……图森人说这里是世界上最绿的沙漠。

在美国没有车子,到哪里都不太方便。而酒店又实在偏远,看一下最近的景点都要15公里开外。幸好,亚利桑那大学不远,12公里。就这样,在30度的高温艳阳下,我靠了两条腿,一路跑去了一趟亚利桑那大学。

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简称UA。始创于1885年,是亚利桑那州第一所综合研究型大学。
这是一所非常美的学校,不浮躁,适合学习。

校内公交

酒店的日落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Day 9 到马蹄湾看日落

图森——佩吉——马蹄湾

从今天开始又要踏上自驾旅程,这一天,我们要开500多公里,从图森到佩吉。车子行驶在亚利桑那州的感觉,和在一号公路的感觉又是截然不同的。只能用壮美来形容。

这个P的Parking lot也实在太大了!不知道是停飞机还是停汽车。。。。

开启行李箱,随时随地换装换镜头。

佩吉也属于美西自驾的一部分,而对这个小镇的描述并不多,仿佛这个小镇的一切都围绕着羚羊谷和马蹄湾团团转!

我们到达酒店的时候正好赶上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赶紧办理好入住手续收拾一下,最主要的还是带好厚衣服准备去马蹄湾等待日落了。
马蹄湾是一个免费的景点,可以直接从89号高速路边写着Horseshoe Bend的小叉路进去停车、参观。我们到的时候停车场已经趴满了车子,这人气,都快赶上国内的景点了。从停车场再走到真正的景点还要走上10多分钟。

300多尺垂直落差,270度U型弯道,蓝天碧水红岩,构成气势滂沱的无敌奇景——马蹄湾。

不过马蹄湾要拍出最好的作品,还是要接近夏半年,因为那个时候,太阳高度角比较高,能照进湾两边的光线会更接近平均,否则湾的南侧总是暗的。日出和日落时的马蹄湾,景色也都不一样。(我们后来离开佩吉的时候又去看了一次日出时的马蹄湾)

我们是那天最后离开景区的,没有路灯,只有皎白的月光还有漫天的繁星照着我们走回停车场取车。多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星空了。。。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感动万分。

在佩吉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Day 10 lost in Antelope

鲍威尔湖——上羚羊——下羚羊

沉寂了两天,把最期待的一天留到了上、下羚羊谷这天。一边心想着,今天必须得出大片啊!然而,一波三折,首先,天!气!不!好!这对于摄影的人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啊!对于要去上羚羊这样急需光束射下的场景来说,更是不能再背的运气了。其次,我们报的摄影团,也因为错过了时间就这么泡汤了。再次,因为错过了原来摄影团,所以我们参观上羚羊的时间又变成了下午2点半的团,这个时间段别说是普通团,就是给你摄影团也没法出片啊。。。。心里还是有点失落的,加之天气阴冷阴冷的,突然一下子提不起兴致来。然而,出门在外,这些变量是时常会发生的,既然没有好天气的配合,心情荡到谷底也于事无补啊。那就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要想想如果摄影团真跟成了,钱没少花,关键也还是没能拍到最好的光线配合的片子。

上羚羊被安排到了下午2点半,跑去隔壁下羚羊被告知只能参加4点15的,也还不错,所以把原来要下午去的鲍威尔湖改到了上午去。
鲍威尔湖Lake Powell是美国境内第二大人工湖—,整个湖区是被格兰水坝截断科罗拉多河后而形成巨大的蓝色人工湖泊,其中的峡谷有96个之多。
一车25刀,其实傍晚去最好,收费的同志下班了,还能看看夕阳和日落。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坐游船,不过车子开进去整个地方还是挺大的,适合周末野餐和聚会。

上羚羊谷 Upper Antelope Canyon别名:“裂痕”(the Crack)纳瓦霍语意译:“水流经石头的地方”。多数人口中的羚羊谷,指的就是上羚羊谷,因为这里有光柱,这里旺季的参观团是需要提前很久预订的。联通上羚羊谷和主干道的是一条长长的wash,普通私家车是没法在这样的沙地上行驶的,所以上羚羊谷的团都要在佩吉镇上集中,然后由改装过的大皮卡把你运到峡谷入口。从镇上到入口单程约20分钟

上羚羊谷入口由于上羚羊谷的构造上窄下宽,所以正午前后阳光透过顶部狭缝某特定位置会形成光柱。但是,还需要给这个“正午前后”加上个条件——四月到九月,只有当太阳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出现直射到地面的光柱。而这万众瞩目的光柱其实就出现在靠近入口的地方。就是我下图的这张,可惜,我们没有看到那束光。。。。。遗憾!

传说中的heart of antelope.

即便是我们下午两点半的团,上羚羊谷里面的人还是依旧爆满。所以如果你是黄金季节加上黄金段进去,想安安静静拍个美图难度实在有点大。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需要报摄影团,因为导游会帮你清场,允许三脚架,想怎么拍怎么拍!

下羚羊谷 Lower Antelope Canyon别名:“开瓶器”(the Corkscrew)纳瓦霍语意译:“螺旋石拱”与火爆的上羚羊谷相比,下的知名度显然还不太够。但是去过的人都知道,那是另一种型别的美,而且是可以跟上羚羊谷比肩的美。

下羚羊谷入口还有个不得不提的悲伤故事。由于下羚羊谷往北延伸一直联通鲍威尔湖,遇上暴洪的时候,大水是能够直接冲入峡谷的,1997年的暴洪事故一共夺走了11位游客的生命。自此以后,官方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检测和预警系统,所以现在去下羚羊谷,大可不必担忧暴洪。
下羚羊谷没有大名鼎鼎的光柱,这取决于峡谷的构造——相对较宽的顶部开口。这样的结构光线充足,拍照变得容易了!拍出来的片子一点都不输给上羚羊谷。

这里的游客明显少了许多,所以让拍照变得相对简单一点。

另外一点,下羚羊谷需要爬上爬下,所以相比上羚羊来说,更注重的是体验感。

Day 11 一路向着拉斯维加斯进发

离开佩吉之前,还想再看看马蹄湾的日出。早上的闹钟5点响了一下,没起来,510分再响了一下,这次没有纠结、没有犹豫赶紧一个鲤鱼打挺。

清冽的空气,把整个人从里到外冰镇了一下也就清醒了。。。

我站在那里,显得好渺小。

牙没刷,脸也没洗,一脸懵逼。

手里的热水壶和三脚架感觉像抗了炸药包和手榴弹。

从佩吉到拉斯维加斯要开4个半小时左右,路上又经过了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需要门票30美金,我们没有进去,而是绕了别的路,翻了一座特别美的雪山。这一路,经历了一年四季的感觉,穿着短袖站在雪地里的感觉太好了。。。

拉斯维加斯,是一个充满奇蹟的地方。
这里可以看世界最顶级的秀,吃最好的自助餐,可以疯狂购物,当然还可以各种赌钱,沙漠之花,娱乐至上,每个人都似乎沉浸在这种纸醉金迷中。

来拉斯维加斯,一定要去看看威尼斯人(The Venatian)酒店,世界第二大酒店,还有威尼斯水乡天幕购物街,贡多拉船,以及杜莎夫人蜡像馆。

酒店的大门拷贝了圣马可广场,那些标志性的建筑都一比一原版重建,在这里就能搭乘贡多拉船。步入酒店,一楼是赌场,二楼是威尼斯水乡购物街,小桥流水,一步一景,不时还有唱着意大利歌剧的船伕从船下经过。

酒店迎宾大厅顶上的巨幅壁画,临摹的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穹顶

从赌场上二楼,就是威尼斯水乡购物街,密集的人工河道串联起众多的店铺,蓝天白云的天幕也成了后来者的效仿。在这里永远都体会不到黑夜的来临,永远置身于白昼中。

最后所有的河道都会汇集于中心的圣马可广场,还有免费的表演可以观看。

其实在拉斯维加斯,不需要特意安排行程,住在拉斯维加斯大道,一切都在你周边。而入夜后的拉斯维加斯大道上,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据说这是一家最浪漫的埃菲尔铁塔餐厅,餐厅位于巴黎酒店埃菲尔铁塔腰部,经营著最正宗的法餐,也是观看对面百乐宫喷泉的绝佳之地。

百乐宫(Bellagio )绝对是每个游人的必到之所,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在上演恢弘的音乐喷泉,是拉斯维加斯两大免费秀之一,也是Strip大街上最值得观赏的一个。
时间:周一到周五,下午3点到晚上8点,每半小时一场;晚上8点到12点,每15分钟一场。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中午11点到晚上7点,每半小时一场;晚上7点到12点,每15分钟一场。

Sin City的精髓在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处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在美国的最后一晚上,吃了一顿好吃极了的垃圾餐,炸鱼和薯条!
Gordon Ramsay, 全美乃至全世界最有名的主厨,拥有多档电视节目,天字第一号红人。凯撒宫 (Caesars Palace) 内的餐厅,几乎都被 Gordon Ramsay 冠名,虽然没能吃到,但是Gordon Ramsay Fish & Chips不需要预约不需要排队啊。

还外加了一顿In-N-Out汉堡。
这是一家实诚的快餐店,它的选单中只有汉堡、薯条、奶昔和饮料,不提供早餐,也没什么儿童玩具,不过,它的每样产品都是实打实的新鲜。主打产品是牛肉汉堡,不厚但是质地分明的牛肉夹在整片的生菜和被火枪喷融的干酪间。

美国之行已经画上句号,似乎写帖子也已经成为每次旅行的一部分。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永远是这样一个场面:车子行驶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于山丘中,忽然出现一条无人经过的小路,停下车来,静静地欣赏定格的画面——美好就在路的那一端。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