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购物的天堂,繁华热闹不夜城,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的小世界,这些关键词说的就是永珍之都香港。
对于香港,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令人向往的地方,那是因为我们生活水平很低,没有见过大世面。1989年,受单位派遣,我曾到深圳创办贸易公司。那时的深圳就是有志之人下海捞钱的地方。在深圳,人们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中英街,那里能买到又便宜又时髦的各类商品,一人在深圳,会有100个人托你在中英街买东西带回内地。中英街也不是随便就能去的,象出国差不多,要办好多手续。
我在深圳的时候,就去过一次中英街,给家人和朋友同事买东西。那时去香港不太容易,那是资本主义花花世界,一般领导不会批准。
1989年,我第一次到深圳。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香港还没有回归,我深圳居住和工作了两年的时间,也没有机会去香港看看。
1989年在深圳。

这是当时去沙头角的照片。那时还没有数码相机,是用彩卷照的,不太清楚。


2012年,第二次去深圳,时隔20多年,感到深圳的变化相当大,很多地方都认不出来了。

今年2月,我第三次来到了深圳。每次都在荔枝公园留影,这次也不例外。

这次来深圳,有个小愿望,就是去香港看一看,还有就是去著名的港珠澳大桥走一趟。
事先办好了港澳通行证,所以去香港很方便。
到了香港,先去看看香港人最崇信的黄大仙。我们纯属看热闹。

12属相雕塑,我是属兔的,和兔爷合个影吧。这个兔爷很爱学习哦!

这个美女也属兔呀!

黄大仙殿前,上香的人很多。

庙宇还是很华丽的。

到了香港,必去紫荆广场,那里矗立的金紫荆雕塑是香港回归的见证。我们到达那里时,赶上下大雨,只好冒雨留个纪念了。

广场边的海滨,冒雨看一看。

在香港,最值得一游的是维多利亚海滨和星光大道。在那里可以体会到香港的历史文化和美丽风光。

海滨大道上的雕塑。


走在星光大道上。

名人们留下的手印。

我们也摸摸名人的手印,沾点运气。

我们没有购物的需求,在街上随便转转,准备下午的港珠澳大桥一览。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车站还是很现代和时尚的。

我们排著长长的队伍顺序登上开往珠海的大巴车。非常幸运,轮上我们上车时刚好可以坐到第一排,那里是观看港珠澳大桥的最佳位置。而非常不幸运的是,天上下起了大雨,灰濛濛的一片,这就很难看清雄伟的大桥和美丽的海景了。
坐在第一排,不管你下多大的雨,也要努力拍照,记录这个难忘时刻。

透过密集的雨雾,看到了被称为“中国结”的桥柱。

大巴车飞驰著开进海底隧道。

我们一直在第一排忙碌著,需要弯腰通过前档风玻璃拍风景,车里两侧窗户向外什么都看不到,和坐大巴车上高速没什么区别。

40多分钟,快到珠海了,可以看到海面上出现了一群小的岛屿。


到了珠海,我的这次走马观花的香港之旅就结束了。总的感觉是,随着内地不断的经济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往日香港在人们心目中的耀眼的光环正在逐渐淡去。人们来这里,购物和美食已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更多的是看看香港回归祖国后的样子,感受祖国的繁荣和昌盛。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