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3日,我向自己预约了这篇游记,当时我说:
再赴西太平洋之约,AOW on the way!

先来几张美图镇楼,其中螃蟹图来自AOW教练麽麽哒~~小螃蟹实在太萌啦必须分享一下

Why Panglao Island?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点儿基础知识。(我也是临走才看明白。。。)邦劳岛属于菲律宾,与薄荷岛相连,由中米沙鄢负责管辖。菲律宾号称千岛之国,其中薄荷岛(Bohol Island)是菲律宾第十大岛,而邦劳岛就是在薄荷岛附近的一个小岛,两个岛是相连的,主要用的是薄荷岛塔比拉兰的机场。
以下摘抄一段百度百科的介绍,并配上我的附注:
宿雾薄荷岛是菲律宾7000多个岛屿中最美的一个,这里的沙滩可以媲美马尔代夫(注:没去看);这里海水清澈,是世界潜水爱好者的天堂(注:天天看,但不算太清澈);这里有奇特的巧克力山(注:完全没空看)、世界最小的迷你眼镜猴(注:完全没空看)、落差3000尺的海底悬崖(注:这个很壮观)、可爱的海豚群(注:完全没空看)。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不难看出,除了潜水,我们此次8天7晚的行程什么也没做。所以如果是休闲度假方向的行程,我们的游记除了吃喝以外恐怕很难贡献什么,如果你是潜水员,相信此篇游记还是会对你有所帮助的,看官们可自行选择是否往下看。话不多说,下面就以潜水篇和吃喝篇来总结一下此次行程。

潜水篇

Briefing

首先,我们自备的装备基本与上次没有多大区别,感兴趣的可参考上一篇关岛游记,//www.mafengwo.cn/i/8508250.html,此处不赘述。
此处先概况地介绍一下我们本次的行程,也算是一个简单的记录吧。

整体时间是2018.3.31-2018.4.7。
2018.3.31 (+1)北京-首尔-宿务,住宿务丽笙大酒店。
2018.4.1 宿务——薄荷岛——邦劳岛海妖潜水度假村,宿海妖。
2018.4.2Fundive Day,地点卡比劳(Kabilao Island),3 dives,主要观看珊瑚花园,水流较平缓。
2018.4.3Aow Day 1, 地点Doljo(海妖教学点),2 dives,下午出发,包括水底导航及夜潜。
2018.4.4Aow Day 2, 地点卡里帕岩(Kalipayan),3 dives,包括深潜、顶尖中性浮力及放流。
2018.4.5Fundive Day,地点巴里卡萨(Balicasag),3 dives,主要观看杰克风暴及海龟,放流,流较大。
2018.4.6 邦劳岛——薄荷岛——宿务,宿务-首尔-北京(+1)。

完整的潜水日是4天,下面先附上一张薄荷岛主要的潜点地图以供各位参考。

海妖的主要FUN DIVE船程安排图。

1. Kabilao Island Fun Dive

这个潜点因为位置较偏远,坐船单程要将近2小时才能到,所以一般选择它的人较少,然而它却成为我们此行最惊喜的一个点。选择它纯粹是因为我们不想浪费哪怕半天的潜水机会,而前一天教练帮我们报名时前往它的船上仍有空位,所以就选择了它,虽然第二天6点就要集合准备出发,体验了一把起的比鸡早。但实际抵达了潜点下水时,感觉真的不虚此行。此处的软珊瑚数量众多,颜色也较为鲜艳,不超过18米的深度让我们更好地看到了珊瑚和小鱼们原有的色彩,超过了之前所见的数个珊瑚花园类的潜点,所以建议时间充裕的潜友们不要错过这个点。温馨提示:去岛附近深潜要交上岛税,具体忘了多少了,船上会统一收,还有相机税300p,如果在船上时装BCD里不露出来就不用交啦,但水摄大神们没有办法,乖乖交税吧。

在此摘抄一段关于卡比劳岛的介绍,便于大家了解这个点:卡比劳岛位于保和岛(Bohol)西边,面向宿务岛(Cebu)。岛上有保和省唯一一个天然湖泊Lake Lanao ,此湖亦是一个鸟类保护区。对潜水员来说,甲比劳是一个水下天堂。环绕甲比劳的珊瑚礁茂密丰富,壮观的珊瑚墙上有巨型海扇,软硬珊瑚礁,鱼群和各样罕见的小生物。

胖胖的大哥是台湾人,因为喜欢潜水,刚刚在薄荷岛花100多万买了块地~也是很拼了。

起得比鸡早纪念照一张,自从喜欢上潜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赖床了。。。

要乐开花的小叶~

满载装备重返海洋的感觉真好~

好佩服他们能在这里休息、睡觉

同组的来自台湾的大姐~

很常见的蓝指海星

软珊瑚的一种

这个应该是克氏海葵鱼,Amphiprion clarkii (Bennett, 1830),也叫克氏双锯鱼,雀鲷科双锯鱼属的一种鱼类。是优质的观赏鱼品种。

我们此行的DM领队landing~

中间下面是海绵的一种,锉海绵属海绵

可爱的钻嘴鱼,Chelmon rostratus又名三间火箭或三间火箭蝶,属鲈形目、蝴蝶鱼科、钻嘴鱼属,为一类珊瑚礁区热带海水鱼。有一个细长的嘴用以捕食岩石缝及洞里的食物。白色的身体带有橘黄色垂直条纹,条纹戴黑边。在背鳍上有一眼点用以迷惑敌人。跟其他蝶鱼有很大区别,很好辨别。

跟我们一组的峰哥和他媳妇~

珊瑚和海绵

眼斑海葵鱼,也叫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又称公子小丑,公仔小丑,为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眼斑双锯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及澳大利亚西北部,活动于珊瑚礁区,觅食各类有机物碎屑及小型猎物,与海葵有着明显的伴生关系,平日躲藏于海葵中。为一种著名观赏鱼。

棘穗软珊瑚,珊瑚体呈灌木丛状,躯体通常呈白色或象牙白,而珊瑚虫本身的颜色随品种不同而不同,有浅米色、白色、桔色或粉红色。大型的针骨非常明显,甚至突出体表。

下图中的小鱼为双线眶棘鲈,Scolopsis bilineatus又称石兵,鸡仔,红尾鮗仔,为鲈形目,金线鱼科,眶棘鲈属一种热带地区近岸生活于珊瑚礁区的海水鱼类。双线眶棘鲈分布于印太海域马尔代夫至印度尼西亚海域,可作为观赏鱼。

下图为白条海葵鱼,Amphiprion frenatus,背鳍前方有一条围着黑色窄边的乳白色宽带斜伸向下,经眼后缘达问鳃盖骨后部。暖水性小型鱼类,生活在珊瑚礁海区,与大海葵共生,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体长一般为33~94毫米。

下图中黑白条纹的鱼叫宅泥鱼,Dascyllus aruanus,为雀鲷科宅泥鱼属的鱼类。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北至日本以及南海诸岛、海南岛、台湾等海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亚和东南亚。体呈银白色,体侧有3条较宽的黑褐横带。腹鳍为黑色。

肉质软珊瑚

下图亮橘色的小鱼叫粉红海葵鱼,又名双锯鱼,学名Amphiprion perideraion,为雀鲷科双锯鱼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
开口报盘海葵,Amplexidiscus fenestrafer

感觉这两口子比我们会摆pose得多~~羡慕脸

海绵

柳珊瑚(Sea Fan)

我们连自拍都是丑绝人寰= =

小鹿

水中超人(二傻子)

总结一下,由于我们去的时候快赶上满月,水中浮游生物很多,能见度并不算太好。卡比劳三潜下来,在珊瑚花园处的潜水最惊艳,大片的平地上布满了各色珊瑚,还有草丛,各色的小鱼群在期间穿梭,完全就是一片水下花园。峭壁潜水的体验一般,没有太多特色,也可能是我相对来说更喜欢大蓝水里的峭壁潜,来卡比劳还是尽量选择核心的潜点体验会比较好。

我们的潜导Jeff,真的非常赞啦~

2. Doljo AOW导航&夜潜

下一天就迎来了本次出行的主要目的,AOW考证。不得不说,海妖真的是太火啦,去年春节时爆满,木有瓶能潜,今年特意请假来考证,学潜水的小伙伴们也是超级多,幸好定的早,不然连房间都全订完了。我们的教练是Jerry,经我们耐心(软磨硬泡)地沟通,把AOW第二天的课程安排到了fundive中,然后还帮我们订到了最后一天的巴里卡萨最后的名额,非常感谢。此处提醒一下,巴里卡萨FD务必提前订,不要相信客服的什么到了再说,旺季的话到了再订肯定就没名额啦。Doljo是海妖的教学潜点,有句话说得好,新手潜水员下水处必定寸草不生,且时值满月(不得不说潮汐神马的太强大),所以生物和能见度基本呵呵,下面看图说话吧~

此行一起学习AOW的小伙伴们,后来我们还拉了个群发照片哈哈,来自上海的妹子和来自hk的小哥,比较神奇的是hk小哥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听习惯港普的我还是挺惊讶的。上海妹子爱吃也会吃,推荐的餐厅都很靠谱。潜水的乐趣之一也在于交朋友吧哈哈。

我们的教练Jerry,不过他一般的名字叫麽麽哒,最擅长水下泡妞专长,其实我觉得还有船上泡妞和陆上泡妞,哈哈哈。

这张意外拍下来的小叶还挺有感觉的,也可能我完全没有深海恐惧吧。

萌萌哒上海妹子~

香港小哥的额头次日就开始掉皮了,这就是密集学习ow+aow的代价。

海妖教学平台。

红须狮子鱼,红色、白色及黑色垂直条纹布满全身。外形奇特,大的扇子形的胸鳍及高的羽毛状的背鳍。鳍刺中间缺少连线膜,看起来像很多刺。

夜潜能看到好多狮子鱼,我还是挺喜欢狮子鱼的,感觉特别有灵气的样子。夜潜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带着手电下水,光之所不能及处都是一片漆黑。但这种黑却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静谧黑,而是有隐约的光点闪烁。各种水下的生物在其间穿梭,有的本身能发出微光,有的则用自己透明的身躯反射其他生物的光点。记得一位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就是专门拍摄夜间的水下生物,这一摄影手法又叫黑水摄影。他在杂志中介绍,很多深海鱼类会在幼体时期做垂直的洄游,白天待在水下数十米深处,夜晚上升到浅水区域捕食,待幼体发育为成体后则可能终生待在水下一百至数百米深处,人们再难觅其踪迹。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许是一生唯一能亲眼看到其生存状态的时间段,而我们对海洋生物所知还太少,这也让夜晚的海洋独具魅力。于我而言,好奇心是远超恐惧的,因此我格外喜爱夜间的大海,也期待未来能在夜间潜水邂逅更多美丽的生物。

小螃蟹

会发光的水母

小螃蟹,我们拍得不好,麽麽哒教练的更出彩

下图是晚上返航时,半船的广东人半截都下去捞海胆吃去了,当地人看我们无聊,给我们指出些水下的小东西看,大海真的是拥有无穷无尽的生物啊。

夜潜前在教学平台拍的落日,很美

3. Kalipayan AOW深潜、顶尖中性浮力、放流

AOW的第二天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我们跟随fun dive的大船一起前往卡里帕岩(Kalipayan)完成后面的三项专长,包括顶尖中性浮力、深潜和放流。由于在关岛时每天都在水下20多米泡著,前两者对我和小叶来说还是挺easy的。这次最开心的是体验了一下放流,虽然当天流不大,但为次日的巴里卡萨打下了良好基础。其实一开始我们是贪心地想去学沉船的,但薄荷岛周边船太少,也不适合新手,但放流整体又轻松又省气,体验还是不错的。

水下喝可乐专长,全员毕业~~

尖翅燕鱼(Platax teira)又称长蝙蝠,为鲈形目,刺尾鱼亚目,白鲳科,燕鱼属一种热带及温带地区近岸生活的海水鱼类。尖翅燕鱼分布于印太海域阿拉伯海,印度尼西亚至日本海海域,多群聚在开阔水域中活动,其外形奇特,尤其幼鱼更为特殊,可作为观赏鱼。

几只克氏海葵鱼

麽麽哒教练的女票

左边的是网纹宅泥鱼

美人虾,Stenopus hispidus (Olivier, 1811),亦称姬虾,是猬虾科猬虾属的一种虾。最常见的观赏虾。它们的地域性很强,热带海域都有分布,喜欢打斗,是生命力最强和最好打斗的观赏虾,还可以忍受高含量的硝酸盐。配成对的两只美人虾能一起生活五六年,堪称模范夫妻。

当天还有一点小插曲,第一潜下来船上就丢了俩go pro,一个是我们team的上海妹子的,刚跳下水手上的绳子就松了,眼睁睁看着相机沉下去。另一个是同船的小哥在海妖店里租的,在水下2、30米处他的潜导要求他报气量,小哥一激动用双手来示意,go pro就飘上去了,结果也丢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次日我们前往巴里卡萨时第一潜就有一组人捡了个go pro,貌似是别人忘在水下的,还比他们自己用的高阶,人品也是简直了。教练们都说这些潜点底下埋葬了无数相机,值得学个技术潜水下去捞一捞哈哈哈。

下面是麽麽哒教练拍摄的照片,请大家参考,有兴趣找他学潜水的可以加他哦~~

上图是不是高度符合Padi教科书画风?

毫发毕现的小螃蟹哦

还有毫发毕现的清洁虾

4. Balicasag Fun Dive

巴里卡萨岛(Balicasag)是菲律宾最受宠的潜点之一。此处为海洋保护区,环岛有浅水的硬珊瑚礁平台紧接着直下40米的壮观海墙。潜游于此,除了能碰到海龟,成群的梭鱼和杰克鱼风暴,这些常客外还有娃娃鱼,海兔等各种美丽小生物,令人目不暇给。

巴里卡萨每天上岛的名额是有限的,且基本上只能通过当地的几家大潜店去报名。由于这里看到杰克风暴的机率近乎百分百,所以是非常热门的潜点,一定要至少提前一周报,不然真的很可能报不上。这里的流比较大,至少我们去的时候是,所以非常适合放流潜水,又轻松又有趣,只是遇到杰克风暴时要努力游一游去合影,但效果也是杠杠的啦。海妖的巴里卡萨行程都是一天三潜,前两潜在巴里卡萨,最后一潜在处女岛,固定行程,也很适合刷瓶的我们。

最后一天啦,临行前纪念背影照来一张~

这天又遇到了第一天的DM小哥landing

第一潜时我们把相机直接交给经验丰富的菲律宾潜导Martin,一个胖胖的大叔,技术当然是比我们好多啦。事实证明这个决策非常正确,第一潜遇到了杰克风暴,多亏他我们才能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合影。

尖翅燕鱼

杰克风暴(Jack fish storm)前奏

六带鲹,学名:Caranx sexfasciatus (Quoy et Gaimard, 1825),鲹科鲹属的一种暖水性中上层鱼类,著名的游钓与潜水摄影鱼种。小群群游、大群群游白天常见于河口、珊瑚礁及岩礁附近。

此时已经看到杰克风暴的路径啦,我们正在与水流抗争,争取和鱼群们合影

下面就是系列奇奇怪怪的合影,原谅我们根本没空摆pose,在水流中保持原位置都要挣扎好久。。。

下图是跟我们同行的情侣们是如何完美卡位的示意图,相比之下我俩真是太没有镜头感啦。不过也正因此有了个水下大合影,哈哈哈。

总而言之,还是非常感谢Martin帮我们记录下这些照片,我跟小叶其实都更喜欢去拍摄和观察一些水下的生物,常常忘记了给人照相,这回算是合照最多的时候啦。ps:小叶常常吐槽我在水下就喜欢盯着峭壁漂,跟看画展似的,也不注意自己深度。。。但其实我有注意啦= =,起码没有太夸张的时候

新月蝴蝶鱼,Chaetodon lunula (Lacépède, 1802),蝴蝶鱼科蝴蝶鱼属的一种鱼类。身体是由黄、桔黄组成,但身体上半部暗些。新月蝴蝶鱼在眉部有块月形黑斑,显得旁边的白色很突出。喜栖息在有岩石的浅水海域,夜行性蝶,白天多停留在大石头的间隙。

斜纹蝴蝶鱼(Chaetodon vagabundus Linnaeus)鱼体色以白色为底色,眼睛上有黑色条纹穿过,在背鳍软条,尾柄、臀鳍软条处为黄色,身上有暗色细斜纹,与人字蝶的区别是这条鱼头部至背鳍的斜纹有6条,而人字蝶只有5条,后半部黄色较深近尾部有1条黑色带,尾鳍黄色,后面有1-2条黑色带,与人字蝶极为相似。常栖息于珊瑚礁区,有强烈的领域性,主要以藻类,珊瑚虫,甲壳类及蠕虫为食。

这里能看到非常多的海龟,简单总结下就是海龟看到吐,哈哈哈

一只小螃蟹哦

不是潜导指给我们看,根本看不出来

千手软珊瑚(xenia actuosa)

眼斑海葵鱼

好像很生气的样子,小丑鱼其实很凶哒

小叶帮妹子拍到了和海龟的合影~~妹子很开心,此时我跟她老公都在水底下瞎逛呢。。。

这一组海龟感觉很美貌啊

下图的这只小丑鱼在我靠近观察时主动出击,用尽力气去撞我的面镜,后来发现打不过只好气呼呼游回。附近的小叶听到声音给它来了个肖像照哈哈哈,幸好我有面镜,不然估计也是蛮疼的,小丑鱼的攻击性可真是不容小觑。

白条海葵鱼,Amphiprion frenatus (Brevoort, 1856),背鳍前方有一条围着黑色窄边的乳白色宽带斜伸向下,经眼后缘达问鳃盖骨后部。暖水性小型鱼类,生活在珊瑚礁海区,与大海葵共生,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体长一般为33~94毫米。

上图应该是鳗鱼的一种,从水下钻出半截身子觅食。

双斑狗母鱼,双斑狗母(学名:Synodus binotatus)又称吻斑狗母鱼, 俗名:狗母梭、锦鳞蜥鱼,为狗母鱼科狗母鱼属的鱼类。
想要拍摄的同学注意,要慢慢的靠近偷拍,一定不能径直靠近,不然他们会飞快的逃跑。

一个team的情侣小伙伴~~

蓝色的为霓虹雀鲷(Pomacentrus coelestis ),为雀鲷科,雀鲷属鱼类。属于观赏鱼类。性情温和,栖息深度1-20米。主要栖息于泻湖与临海礁石接近在碎石床底部的水域。以浮游动物与少部分的底藻为食。稚鱼时常群集在软珊瑚之中;而成鱼形成小群鱼群或在礁石的适合区段之上大量聚集。在繁殖期会形成不同配对,产黏着卵于礁石上。雄鱼保护和照顾鱼卵。

气泡珊瑚,属于葵珊瑚科,主要分布在斐济等地。英文名为Bubble Coral学名称其为Plerogyra sinuosa
但其水螅体缩小时能看到其带白边的硬骨。当膨胀时,丰满的水螅体会覆蓋整个骨架。像大多数珊瑚一样,他们的水螅体会伤害能触及的其他珊瑚。气泡珊瑚本身较为属于较为凶猛类的珊瑚。

红色的是日本英雄蟹(DECAPODA),特征明显,样子怪异,身体和腿上都有长长的柔顺的红毛。经常埋在海底的砂石碎片中,与几种海葵共生。
旁边还有小虾是气泡珊瑚虾,Vir philippinensis共生于常见的泡囊珊瑚属的气泡珊瑚。这是一种带有紫色细条纹的透明甲壳纲动物,非常性感。

这些都是潜导指给我们看的,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自己发掘哈哈哈

下图这个鱼藏在洞窟里,是潜导用手电指给我们看的,初次看到我们还觉得挺震撼的,因为有将近1米长的样子,隐蔽得又很好。但后来跟AOW小伙伴在群里交流时香港小哥直接说这不是我们吃的那种石斑鱼吗,香港叫龙趸,回来后我们仔细翻了翻潜水鱼书,果然是这个。。。只能说吃货的辨识力是强大的,这方面南方人秒杀北方人,不知道他在水下是不是逛著逛著就饿了。。。

巨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 tauvina (Forskal,1775),为鮨科、石斑鱼属鱼类。体褐色,幼鱼体侧具斑点及斜横带,背鳍鳍棘部下方具1大黑斑。吻长而尖,侧线有孔鳞64-66个。尾鳍后缘圆形。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近海。中国见于南海。
龙趸(lóng dǔn)

佩德森清洁虾(Pederson’s shrimp/Ancylomenes pedersoni),它是由海洋学家 Fenner A. Chace Jr 于1958年在加勒比海发现并命名的。
佩德森清洁虾通常生活在1米—15米的温带海洋中,大部分时间与海葵生活在一起,海葵的触手可以分泌毒液,但是却伤不到佩德森清洁虾,它躲在海葵“丛中”,用两个醒目的触角吸引鱼儿靠近,鱼儿游到附近之后它从海葵中出来,跳到鱼儿身上帮忙清洁寄生虫,有的鱼儿甚至允许它为自己的口腔“做清洁”。佩德森清洁虾有着几乎完全透明的身体,背部、钳子和腿上的蓝色(有些品种也会有紫、橙等其他颜色)斑纹看上去就像霓虹灯,整体融入到海葵的触手中似乎也很难被发现。
佩德森清洁虾不是天生就对海葵的毒液免疫,离开海葵久点或者接触到了不同品种的海葵时,它们需要一点一点用身体来尝试适应毒液,直到完全“免疫”,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好几天。

同组的小伙伴入水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当地的潜导们,只穿一个小脚蹼,徒手下海就能抓鱼上来,真是太厉害了。

总结一下,巴里卡萨岛基本就是看杰克风暴和海龟的地方,最好早一些出发,毕竟这里盛名在外,人也是非常多的,晚到的筒子们首先会看到潜水员风暴哦= =

美食专门篇-宿务、邦劳岛

由于飞机凌晨抵达宿务,为了好好休息一晚,选择了宿务丽笙酒店入住,价格非常便宜只要500多,相对来说非常满意。

万万没想到,睡了一觉起来后我们的第一选择竟然是SM Mall里的麦当劳,尝了下当地特有的炸鸡,有种复古的味道,像是小时候街头的炸鸡,还不错。

这家叫Tubo的饮料店强烈推荐,不仅是因为它家都是拿水果现榨的果汁,更因为我们意外发现了一种隐藏喝法。大家看选单中的mansi,这其实就是菲律宾本地的一种柑橘,有时候也叫dalandan,是绿色皮的一种小橘子,味道偏酸,橙香气很重。从宿务出发塔比拉兰的码头内有一家,我原本点了这个柑橘汁,结果店员榨到一半发现柑橘的存货量不够了,于是临时换成甘蔗汁,出于不浪费的原则她还是柑橘汁也加了进去,结果这杯混合饮料莫名好喝啊,柑橘的清香微酸中和了甘蔗的甜,再加上纯粹的冰块,有种淳朴的味道,后续我们延续了这种喝法,也算是意外发现啦。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试试。

从宿务出发去薄荷岛塔比拉兰码头的行李收费相对规范,一件行李50p,进去后要先交码头税,然后check in选好座位,再将行李托运。返程时码头收费就是漫天要价,300p两件也是黑。。。

薄荷岛码头取行李是工作人员推过来一件件对号码牌再分,耗时较久,宿务码头是直接在下船处取,比较快捷。

我们在邦劳岛吃的第一餐是北京家常菜,两口子老宣武人开的餐馆,我们出色地发挥了食量,全部光盘。他们家分量很大,点菜注意一下这点,想念中餐的可以来吃这口。

下图是论猫奴如何到处被骗的记录,吃饭的时候大猫来讨食,我没有给。过了会儿大猫领着小猫来讨,小猫叫得甚是可怜我就给了他们一些涮过清水的鸡肉,结果大猫无视小猫自己叼到就跑,小猫一副弱小无助的样子继续讨食。最后喂饱了周围的各种来蹭食的猫后终于喂到了小猫,我也是。。。猫科动物真是太狡猾了。。。

下图是海妖的镇店之宝拉布拉多犬淘淘~~潜店最受欢迎的成员,最近在减肥,大概是因为吃太多了吧哈哈哈

海妖的饭还是非常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早餐略清淡,午晚餐还是不错的。主要是海妖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吃饭的话只能去alona beach,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ps:潜水员的午餐只有炸鸡、米饭和一种诡异的蔬菜(某一日是生西红柿拌辣椒粉),其实我还挺喜欢吃的,但好多人表示炸鸡太柴,接受不了的可以自带午餐咯

某天在小伙伴们的推荐下来alona海滩逛逛,来这边一家叫pyramid的餐厅吃意大利餐,他家的意大利菜做的还不错,比较清淡。海鲜不推荐,这边据说只有一家餐厅使用活海鲜,其他都是冰鲜的,不吃海鲜的我是不会踩雷,但小叶点的这个鱿鱼貌似不好吃。。。建议大家就点pizza和意面比较安全。

在附近溜达时看到了另一家著名的潜店,还是很气派的~

距离海妖步行可达的唯一一个7-11店(同时可能也是全邦劳唯一一个),在某日成为了我们的早餐选择。其实从海妖走去也足足要25分钟,感觉还挺减肥的。不过这里的早餐还是非常便宜的,且口味还不错,此行下来感觉邦劳消费还不算太低,一顿饭常常也是200多人民币的节奏。。也可能我俩太能吃了。。。

这个韩国零食的口味不错噢,在这边也能买得到。

上图套餐只要40p

下图是前往Alona beach的小路旁一家类似大食代的餐馆集合,就在蜜蜂农场的冰激凌店旁。我们有两天的晚餐都是在这里解决的,强烈推荐沙冰店和尽头的汉堡包店,还有奶茶。炸酱面和酸辣粉就有些一言难尽的感觉。。。

返程时我们选择了Robinson Center,比SM商场高出不少档次,还有专门存行李及沐浴休息的地方,非常推荐哦。这里有个特色吉他展,文艺范儿十足。

Friday维持了一贯的水准,饮料超好评,完全与图片一致。去吃的那天正好是星期五,TGI Friday啊,好应景。这个Mall开到晚上9点,旁边的星巴克到晚上10点,所以我们在星巴克消磨时间到10点正好打车去机场。PS:宿雾是个买星巴克的好地方,两杯Venti的饮料只要40块rmb左右,杯子只要几十块,我们就买了俩杯子回去,感觉也没什么别的好带的。

这个冰品徒有其表。。。不建议尝试。。。

美食篇 韩国转机

一种暗黑的饮料。。。再一次告诉我不要轻易尝试special offer的饮料。。。

来韩国怎么能错过我热爱的泡菜汤,不过还是t2的排骨泡菜好吃,t1只有五花肉泡菜T T

回京后第一件事就是海底捞搓一顿,居然下午五点就排队了!但还是我大海底捞好吃

购物篇:因为太少了就一笔带过。首先,邦劳真的没啥可买的,就买了点儿手工手炼回去戴着玩。宿务更是没啥可说的,机场值机柜台前有家店还不错,买了些纪念品,过了安检什么都贵的要命,完全不推荐购物。在韩国帮朋友带了个Celine的box,金卡95折后3790美元,因为转机时间早颜色也挺全。老是路过MCM的我不死心,看上个小熊挂件,为此买了个小双肩背,金卡可以9折,一共810美元,哎,每次出来还是很难不买东西的🤦🏻‍♀️

一些闲逛的片段

强烈推荐下此书,现在潜水后对照着照片来了解一些鱼类已变为我们的日常,本次游记已经开始尝试向大家介绍一些水下生物,希望以后我们能遇到更多,分享更多。

剩下的就是我们此行的一些风景和随手拍,天气太热,每天又基本上都在船上或水下,风景景点确实欠奉,凑合看看啦,小叶的人像水准由于疏于练习日渐堪忧,所以我露脸的机会怕是越来越少了(叹气),但风景还是很美的~

最后,一如往常地做个总结(立个Flag)吧,希望18年能收获更多的成长,更好地感受这大千世界。虽然身中蓝毒已深,但这次可能是今年最后一次潜水啦,后面排得满满的日程里却并没有潜水的身影。这两年成长了许多,生活节奏也慢了不少,开始有了自己喜欢的运动,有了一起享受人生的伙伴,正如以前所期望的,旧友如故,新生活亦美满。未来可能会比以前更执拗,也可能以松散的态度面对一切,谁知道呢?但还是那句话,希望自己就算做错了也不后悔,选错了也不伤心,超任性地过一生就好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