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台湾很久了,2017年夏天,终于成行,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带上妹妹。

高雄,能开出花的街道


到台湾的第一站是高雄,我们很走运地在地铁站丢了箱子,又很走运地找回,台湾之行就在这样的惊险、刺激和欣喜中开始。


这是一个每条街道都能开出花来的城市,有点旧,是加了铭黄滤镜的温暖感。


第一顿饭选了小巷里的小店,点了肉燥饭,卤肉面和面线,面线中放了绿豆芽,有一种半生的腥味,伴随着新鲜的甘甜,很爽口。

招呼我们的是一位阿姨和一位年轻的女孩,女孩应该是阿姨的女儿。阿姨寡言,女孩健谈。虽然是在小店做事,女孩的打扮一点都不随意,身材颀长,样貌清秀,尤其是眼睛,画著精致的眼妆,棕色眼线蓝色眼影,只是假睫毛略微浓重了些,却不影响整体的观感。她为我们介绍了高雄的景点、最适宜的路线、当地的风土人情。口音是台湾女孩的嗲,听着软糯,这一顿饭,耳朵、舌头和心,都化了。

高雄适宜骑行,中山大学那一块尤为宁静。进入中大,要穿过一条五十米左右的隧道,砖墙斑驳,有一些年份了。过了隧道,便是中大的校园,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就在海边。有许多古老的榕树,和砖红的建筑交相辉映,这里的学风一定是稳健的吧。

校园靠海的一段修著围墙,看不到海,只闻涛声,声声入耳。路上有一个公交站,稀疏立著石凳。阳光透过树杈,斑驳照在石凳上,地上些许野花和野草。这个地方最适宜的应该是黄昏,应着帽衫,帽子松松垮垮盖住头,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听着海,踩着野草吹着风,背后有夕阳最后的暖意,身下是石凳微微的清凉,公交车错过了几趟,也无妨。

城郊的人们,生活状态很慵懒,在这里,时光真的是可以用来消磨的。几个盆景,几个酒瓶,一把老藤椅,还有梳着发髻卖著槟榔的十三姨。

儿子每到一个城市都要登高望远,高雄也不例外。俯瞰整个高雄,城市开阔,节奏舒缓。

到台湾,夜市似乎是必须逛的,高雄的六合夜市自然没有错过。在这里,就暂时忘记身材吧。

垦丁,台风

到垦丁第一天就遇到了台风,天空是乌青色,远海是深蓝色,到岸边都变成了土黄色,空气中一股海水的腥咸味。

台风天限制了觅食范围,只能冒雨到便利店买方便面,数次几乎被风吹倒。买到了几碗惊艳的满汉大餐,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方便面,也可能是饿了的缘故,一家人为了多吃几口美味的方便面居然抢了起来。夜里听着雨,便沉沉睡去了,一夜无梦。

幸运的是,第二天台风小了许多,居然还间或出著太阳。垦丁适合骑机车,路上人并不多,沿着主干道一路向前就是了。路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车并不多。时晴时雨,连天空也分了层次。路上还会经过一些小镇,有许多小吃的摊点,依旧是时光的停滞感,不留恋往日,不追赶来日。

海边的浪依然很大,这大概就是惊涛拍岸,千堆雪。

到海岸边的时候,人和车就更少了,放眼望去,路上几乎只有我们,道路起伏,地界消失在远方。每隔一会,天上都会飘来几朵云,被风吹散,之后又化作雨淋在身上,一开始我们还穿上雨衣,后来就随它去了。

大海澎湃,云海相接。风声,海声,时而轻柔,时而猛烈,都悄悄写进心里。如若在夜里,应该还有月光的浅吟,和山林的吐纳。

如果再来一次台湾,我一定还会来这个地方,因为它的清净和广袤。不必骑机车,走上一天,从拂晓到黄昏,那必定是另外一番趣味。

花莲,稻田,星光和平静的海

去花莲的路程略长,经过了一些不错的地方。台东有原始的味道,租了辆三轮车,停在稻田边上,吹着风迎著阳光,居然睡着了。


傍晚时分才到花莲。定的是花莲山顶的酒店,晚上入住的时候,不经意回头,满眼的橘彩灯光。

天涯,共此时。

花莲有不少好的去处,我们找了当地的一个司机,司机带着一车人玩了一整天。同车的是一位热情的台湾阿姨,远嫁日本,这次陪着日本的家人回台湾玩。阿姨是幼儿园老师,身上有浓浓的人情味,她一路带着我们儿子玩,和我们聊各种家长里短。

司机是一位五十多的大叔,身体健壮。每次下车去景点的时候,他都让儿子骑在他肩上。儿子倒也不客气,和司机大叔也玩了一路。大叔还为我们买了非常可口的柠檬茶和麻薯,麻薯是现做的,有芝麻馅,香芋馅,花生馅。从台湾回来之后,我尝试在不同的地方买麻薯,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清甜的味道。

相比之下,风景倒没有那么重要了。能遇到几个这么棒的陌生人,也是幸事。

离开花莲的那个早晨,太阳很好。山顶的空气清新无比,每一片树叶都焕发着生机。本来担心台湾的八月太过炽烈,这些时日却出其不意的舒适,可能是台风过境的原因,热得恰到好处。

台北的夜

台北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故宫博物院,台北101,中正纪念堂等等。

而我对台北的夜却情有独钟。避开热闹的地方,在大街小巷中穿行,感受城市安静下来的气息。

在巷子口碰到过年迈的人,碰到过吸菸的女人,碰到过牵着孩子的父亲,有树有花有草,有高楼有平房,有书店有酒馆,有艺术也有晾衣杆上的人间烟火。儿子到街道边的滑梯上和当地小孩玩,打打闹闹全然没有地域的隔阂。这些都是生活沉淀下来的气息,它真实、干净、有温度。这也是我每到一处最爱的方式,吃当地人的早饭,看当地人的报纸,轧当地人的马路。就像你站在路中央,大隐隐于市,眼睛却饥渴地吸收著周围人的光芒,想象著每个人背后的故事,或者幸福、或者悲伤,他们都真真切切地如同流水般从身边趟过,不着痕迹,只是时不时掀起细微的波纹,窸窸窣窣在心里开出了花,如果要问这花是什么颜色,我想应该是淡蓝色。

从台北回上海的前一天晚上,坐在出租车中,听着司机放的电台,主持人说,“来日并不方长,请珍惜”。对啊,来日并不方长,且行着,且爱着,且珍惜著。白头也是转瞬,当下即是永恒。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