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一周:
2016.04.11(星期一) 上午 晋安法院 开庭时间9:00
2016.04.12(星期二) 上午 福州中院 开庭时间9:00 10:00
下午 福州到厦门
2016.04.13(星期三) 上午 湖里法院 开庭时间9:00 10:00
下午 厦门到晋江
2016.04.14(星期四) 上午 晋江法院 开庭时间9:00
下午 晋江法院 开庭时间15:00
晚上 晋江到福州
2016.04.15(星期五)上午 鼓楼法院 开庭时间 9:00
下午 福州软件园 沙龙时间 14:00
一周马不停蹄的奔忙,终于在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的早晨,等候在长乐机场出发大厅,准备出发。
2015年8月冲绳一行,对日本印象颇深,即使对倭国再有成见,你也不得不佩服其整洁和秩序,说到国民素质,更是唯有望洋兴叹,自愧弗如。说实话,撇开中日的宿怨,我觉得日本应该是非常适合生活和养老的地方,环境优美、干净,空气、水源、食物污染少,国民素质高,社会有序,设施完善,并且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这么多年来,以日本人的习惯,一定已经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养老护老经验。
本月,事务所组织了日本游,为保证事务所正常运转,三批倒分期出行。第一批上周出发,看树上的樱花,咏“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吟“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第二批今天出发,看飘落的樱花,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感“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第三批下周出发,看消失的樱花,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好了,准备登机了,我会及时发回前方报道的,哈。

日本游行程

2016.04.16福州——东京——日本皇居——自由活动(宿东京)
2016.04.17酒店——浅草寺——银座——自由活动(宿东京)
2016.04.18酒店——爱宕神社——富士山——地震体验馆——忍野八海——平和公园——滨名湖畔温泉酒店(宿滨名湖畔温泉酒店)
2016.04.19滨名湖畔——京都——金阁寺——平安神宫——知恩院和八阪神社——祗园艺伎花街——奈良——奈良公园和东大寺——高尔夫温泉酒店(宿高尔夫温泉酒店)
2014.04.20高尔夫温泉酒店——大阪——大阪城公园——心斋桥和道顿崛——自由活动(宿大阪)
2014.04.21大阪——福州

日本游第一日:

抵达日本东京成田机场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导游小薇接上我们后,大家简单用过午餐,开始前往今天的第一站——日本皇居。

日本皇居

日本皇居,也就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地方。这里最早是建于1457年的江户城,充满了江户遗风。明治时代,日本天皇入住此处,江户城的名称也先后多次易名,由江户城、东京城、宫城、直至今天的皇居。皇居外苑是一大片的广场,分布著大片的空地、绿地,还有造型各异、树冠稀疏、个头低矮的景观松,据说这是为了安全防卫的需要,开阔的广场和低矮的松树,无处藏身,来人根本无法匿形。除了通道,空地上还铺满了碎石子,据说这也是为了安全防卫的需要,如果有人通过,就会发出声响,引起警觉,即使是高超的忍者也很难无声通过。

走过宽阔的皇居外苑,就来到皇居外面的护城河,护城河上的是一重桥,过了一重桥,就是皇居大门,但门口有看守的警察,游客不得进入。

站在一重桥外的空地上,可以远望护城河上的二重桥,过了二重桥,才是日本天皇的居所,但建筑均淹没在高耸的绿树丛中,无法得见。

皇居外苑周围有许多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与空旷的皇居外苑形成强烈的对比。皇居外苑的草地上,有许多休憩的游人;环绕着皇居外苑的步道上,有许多人在慢跑健身。

参观完毕,离开皇居外苑后,我们来到集合地点,等候后来的同事。去过日本的朋友,相信对日本随处可见的自动饮料贩卖机一定都不陌生。日本是饮料品种最多,且更新最快最频繁的国家,几乎每两三天就有新品推出。在等候过程中,导游小薇向我们推荐了这款饮料——力水,含DHA,据说喝了会聪明,建议饮用。一听说喝了会聪明,大家忍不住都要试一试,哈!

离开日本皇居后,我们入住酒店。酒店还不错,位于东阳町,在房间可以远眺“天空树”。房间虽然比国内的酒店略小,但比想象中的大多了。这是天空树的日景和夜景。

匆匆安顿好,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出来逛荡。走在街上,并没有熙熙攘攘的感觉,感觉人不是太多,不知道是因为所处不是中心区域,还是日本人多由地铁出行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特意参观了一下东京地铁站,感觉确实有些年头了,这是东京地铁线路图。

从许多设施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的细致,比如路中央电线杆上包著的泡沫(防止有人撞墙),交错的盲道。还有加油站,油枪从天花板上直接垂下来,省去了加油机的位置。

拉面店是日本最大众的餐饮店。晚餐尝试了几种拉面,日本拉面店也是自动选单,你先在店门口的自动售货机中付费、选择、出单,然后再把单子交给店员,就可以等候品尝了,方便快捷。

饭后漫步消食中,还看到法律事务所的指示牌,找到同行了!

体验居酒屋

虽然我不饮酒,但到了日本,居酒屋也是一定要体验的。晚餐消食后,我们又找到酒店附近的一家居酒屋。其实许多居酒屋的侍者就是中国留学生,随着中国游客的增多,许多居酒屋也都有中文选单。在同胞的热情介绍下,我们顺利地点好了酒菜,以烧烤为主。青鱼烤得恰到好处,味道不错。烧烤拼盘还配了一把小爪钩,你可以用小爪钩分食,方便共同品尝。到了九点半,侍者就过来告诉我们到了最后点菜时间了,原来今天是周六,他们十点就打烊了。除了周五晚上是十一点打烊,周六到周四晚上都是十点打烊,和我想象中差距甚大,我以为居酒屋都是营业到深夜。时间到了,对厨师和侍者表示赞美和感谢后,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漫步在干净、空旷而又寂静的街道上,感觉真好!不禁想起经典日剧《东京爱情故事》,怀念赤名莉香。

日本游第二日:

清晨起床,眺望窗外寂静的街景,深吸一口新鲜空气,顿觉神清气爽。用过日式早餐后,我们出发前往浅草寺。

浅草寺

浅草寺是日本东京都最古老的寺庙,始建于公元628年,供奉观音菩萨,是日本观音寺的总堂。相传当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时,从水中捞起来一座几厘米高的金观音像,附近的人家就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观音像,这就是浅草寺。后来浅草寺屡遭火灾,数次被毁,到了江户时期,德川家康重建了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寺院。

浅草寺平面图。

浅草寺的正门“雷门”,全称是”风雷神门”,雷门不仅是浅草寺的象征,也是日本的门脸。雷门始建于公园942年,起初是为了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而建造,后数经火灾焚毁,最后又于1960年重建。雷门最著名的要数正门中间悬挂著的那盏巨大的红色灯笼,远远可见上面黑底白边的”雷门”二字,颇具气势,正门入口处左右矗立著威风凛凛的风神、雷神二将,镇守着雷门和浅草寺。

过了雷门,门内有一条百多米长的铺石参拜神道,通向宝藏门和供奉著观音像的本堂(正殿)。参拜神道两侧是两排自江户时代就延续下来的各色店铺,出售各种小食品和民间工艺品。

参拜神道(仲见世商店街)两侧商铺出售的各种小食品中,最出名的当数人形烧,一种有馅的小点心。

这是机制人形烧,老板身后就是机器,你可以观看机器按照一道道工序制出人形烧。

这是手制人形烧,左侧的那位师傅,身旁摆着外包的浆和预制的馅,他先在模具里装一小团浆,接着放上馅,再浇上一团浆,然后把模具放在面前的炭火上烤,烤好了就把人形烧取出,再继续下一拨。

这也是人形烧,但似乎有了一些创新,颜色更丰富,也有更多的口味选择。

这是一种串在小棍子上形似糯米团子一样的东西,表面沾上粉,再搭配一杯抹茶饮料,这里排著整条街上最长的队伍,想来应该十分美味,很想尝试,无奈队伍太长,最终只好放弃了。

这是串烧和一些烧烤食品,不过我叫不出名字。

这也是一些小食品,不过大部分我都叫不出名字,也无法一一品尝,有试过的朋友可以说说。需要提醒的是,你要对这些小食品的甜度有充分的心里准备,一准会让你甜得发腻,在日本,似乎糖是不要钱的。

随手拍的一家面具店。

随着挤挤挨挨的人流,走过参拜神道,就到了宝藏门。宝藏门的背面非常有意思,大门两侧各挂著一只大草鞋,每只长约四米,宽约两米。至于为什么要在这里悬挂草鞋?据说是浅草寺大灯笼的喻义是天地光明,大草鞋的喻义是立足农耕,都表示日本人的美好祝愿。

过了宝藏门,就来到宝藏门与本堂(正殿)之间的小广场。

浅草寺的自助式佛事经营。日本生活节奏快,日本人都很忙,日本和尚想来也很忙,因此浅草寺的佛事经营形式也呈现出了方便、快捷和自助等特点。不过看过日剧《帅气和尚爱上我》的朋友其实都知道,日本和尚不仅不忙,而且有闲,还很有钱,泡妞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本堂(正殿)门前广场上有两排风雨廊,一边是佛物交流处,一边是求签处和授香所。佛物交流处,橱窗里摆着佛物,品种繁多,下面标著价格,可以在旁边的视窗购买。求签处位于佛物交流处的对面,每签100日元,自助投币,求签,根据签上的数字在对应抽屉里取签纸,上面有解签详述,连解说都省了。如果求到好签,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求到的签不好,为了不把不吉带走,寺里还专门设了一个架子,你可以把不好的签绑在上面,由寺庙统一处理,这样你就可以避免把不吉带走。晕!施主,横竖你花钱了,我就应该要让你心情愉快,对吧?求签处旁边是授香所,旁边就是香炉,自行投币,取香、点香、上香。

佛物交流处。

求签处。

授香所。

授香所旁边是沙竭罗龟王像和净手池,池上搁著许多小勺子。进本堂(正殿)参拜前,香客会到沙竭罗龟王像前的水池边,先用右手舀清水净左手,再用左手舀清水净右手,再将清水倒在左手手心里漱口,净手净口,再进到本堂(正殿)参拜。

本堂(正殿)。

本堂(正殿)供奉著观音菩萨,菩萨面前有参拜处和投币池,香客净手净口后,在菩萨面前手握一把五日元或者五十日元的硬币,投入菩萨面前的投币池里,双手互拍两声,然后开始祈愿。说法是因为日语“五元”和“圆满”谐音,所以要用五元或五十元的硬币;用其他面值的硬币,比如十元,谐音就是不圆满了,用不用你自己看。扔硬币时,硬币会和投币池里的铁栅栏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应该是为了引起菩萨的注意。要求是只能拍两声,拍一声似乎不容易引起菩萨注意,拍三声以上会吵著菩萨,菩萨如果不高兴了,后果就会很严重,所以只能拍两声,不能少拍,也不能多拍。佛事经营从广场延续到本堂(正殿)。正殿里的佛物交流处,有专人销售服务,品种更为繁多,旁边摆着熊本地震募捐箱。正殿里的求签处,由于场地的限制,结构更为紧凑。正殿里还有点蜡烛祈求处,一根蜡烛50日元,自助投币,取蜡烛,点燃,插在玻璃柜里就好了,方便快捷。正殿里还有高阶佛事经营服务处,由和尚亲自接待,接受奉献、祈祷、加持等高阶服务。光看和尚的装束,与想象中相去甚远,更像道士,也没有剃度。最为关键的是,日本的和尚有钱有闲,可以吃荤成家,不失为一个好职业。

本堂(正殿)菩萨面前的参拜处和投币池

正殿里的佛物交流处。

正殿里的求签处。

正殿里的点蜡烛祈求处。

正殿里的高阶佛事经营服务处。

参观完本堂(正殿),周边还有许多附属建筑,值得一走。从本堂(正殿)前的小广场,可以远望“天空树”。

浅草寺有一座五重塔,这座五重塔仅次于京都东寺的五重塔,为日本第二高塔。五重塔的第五层供奉著斯里兰卡赠送的佛舍利。五重塔与雷门、人形烧,被称为浅草寺三大名物。

浅草寺二天门。

浅草寺传法院。

浅草寺主殿的右侧,有一座神社,叫“浅草神社”,是用于举行各种传统仪式的地方。浅草寺下面还有医院和福祉会馆,从浅草神社可以通往福祉会馆和浅草寺医院。

除了参拜神道(仲见世商店街)店面级高档小吃,浅草寺五重塔边上还有一排摊位级普通小吃,也值得品尝。

木工品,用木头雕刻成一个个立体的汉字。

蟹肉棒。

左侧摊位的招牌上虽然有饺子、中华字样,但看着是一种像大号铜锣烧一样的饼。右侧摊位卖的是甘酒。

香蕉甜品,在香蕉上裹上巧克力啥的。

烧烤和关东煮。东京位于日本关东地区,关东煮由此得名,关东煮就是从这里走向彼岸,并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名扬四海的。

东京银座

离开浅草寺后,我们来到传说中寸土寸金的东京银座,从一丁目到八丁目,品牌商店林立,女生血拼的好去处。银座平时通车,周末就是步行天堂,成为步行街,不通车,你可以昂首阔步地走在大马路中间。

血拼非我所长,没逛多久就失去兴趣了,还是找个咖啡屋消磨时光比较好。这是银座七丁目的椿屋咖啡店,装饰很古典,咖啡和蛋糕也很赞。

不知不觉中,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晚餐是在位于东京银座附近的居酒屋“千年的宴”。门楣上写着“年龄确认强化”,表示这里售酒,并禁止未成年人入内。为保持干净,这里不能穿鞋入内。入口左边就是鞋柜,可以脱鞋寄存,并取走号码牌。包厢是全日式的,推拉门,榻榻米。菜品有图,就不细说了。要特别推荐一下乌龙嗨、红茶嗨,就是乌龙茶加清酒、红茶加清酒。不知是那茶加酒,还是那酒加茶。酒还能这么喝,真是长见识了。别说,味道还很特别,想试试,太容易了,福建人民随时可以调出一杯来。

日本游第三日:

无料之爱宕神社。昨晚入住的酒店位于爱宕神社所在小山北麓,清晨醒来,信步游爱宕神社,算是赠送景点。沿陡峭的石阶拾级而上,就来到爱宕神社。爱宕神社最早于1603年由德川家康下令建造,原为祈求护佑一方百姓平安。1868年,日本倒幕时期,倒幕军进击江户(今东京),德川幕府陆军总裁胜海舟和倒幕军参谋西乡隆盛在此进行会谈,江户不战而降,德川幕府被推翻,这是日本近代史的一大事件。爱宕神社现供奉的主神是火神,主要保佑事业成功。神社虽小,但小处十分精致。此时不到六点,就有一位日本人来到神社前,净手净口,进行参拜,应该是上班族周一上班前,来此祈求事业进步。屋旁的一张长椅上,一只白猫在悠闲地洗著脸。最有意思的是,由于原来的参道较为陡峭,附近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捐资在原来的参道旁边,另修建了一条较为平缓的参道,并立石为记。参道的每根柱子上,还分别刻着律师的职务和名字,如“弁护士 名字”,“税理士 名字”,和律师事务所的名称和地址,在参道起点的第一根柱子上还不忘说上一句,律师楼是自有产权哦。

从爱宕神社回到酒店,刚好是早餐时间。这是日本早餐必备的纳豆,在日本,纳豆的保健功效已经被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吃是一定要吃的,不过能不能吃得下,就看你自己了。味道嘛,呵呵,你懂得!用过早餐后,我们离开东京,前往富士山。

富士山

富士山,日本第一高峰,海拔3775.63米,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山途中有一段路,称为音乐路,长仅几十米,车辆行驶通过时,道路会发出音乐,是当地的一首民谣。并且车辆越重,音乐声音也越大。下山时,车辆行驶通过,也会发出音乐,但音量和清晰度均不如上山时。

地震体验馆。在富士山脚下的富士站,有一个地震体验馆。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日本民众极具忧患意识,特意修建了地震体验馆,进行解说、教育和体验。地震体验馆大厅有两个日本古代旅者装束的蜡像,背后墙上是从京都到江户所有驿站的名称。当时从京都到江户,即关西到关东,需要经过五十三个驿站。地震体验馆的内景,因为无法拍照,就无法上图了。主要有地震成因解说环节,由解说员向你解说地震的成因;地震体验环节,在一间屋子里,模拟地震来临时的状态,让你亲身体验3级到7级不同级别地震震中的房屋状态和人体感受;地震疏散环节,先让你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寻找出口,体验地震来临时停电或处于封闭空间的状态,紧接着让你在一间明亮的屋子里寻找出口,但是屋子里布满了镜子,利用折射原理让各个方向的镜子干扰你的视觉,目的是告诉你一个道理,在地震来临时,不要轻易相信你的视觉,更应该相信你的触觉。个人感觉如身临其境,受益匪浅。

忍野八海

忍野八海,就是忍野村的八个海子。离开地震体验馆后,我们来到忍野村。忍野村位于日本山梨县山中湖和河口湖之间,这里是观赏富士山的绝佳处所,蓝天、白雪、红樱、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八海是富士山融化的雪水流经地层过滤而形成的八个清澈的泉水池:御釜池、底无池、铫子池、浊池、涌池、镜池、菖蒲池、出口池,水质清澈见底,系日本名水百选。忍野村中间的中池,八米深,但你能清晰地看到池底的石头和手机。这里不能扔钱,会罚款,但扔手机可以,不要笑,水底的手机还挺多部,都是游客不小心掉下去的,人家也不捞,你看得清清楚楚,正好说明人家水质好啊。这里面游动的黄色鲤鱼,头上有三个小色块,呈倒品形,从正面看,很像一个人的眼睛和嘴巴,又被称为人面鱼。池边有三个青铜龙头出水口,每个龙头都在喷水,可以直接接水饮用,甘甜可口。出水口旁放有小勺子,人家日本人都是把手掬成碗状,用小勺子把水舀到手心里,再啜吸品尝。中国游客有容器的还好说,没容器的是把勺子放出水口冲一冲,然后直接喝。不好意思,站在几个国人旁边,实在看不下去,说了几句,请她们别给中国人丢脸,立马改正,效果明显,还向我表示歉意和感谢。

美景,自然离不开美食。到了忍野村,有三样美食是一定不能错过的:第一样是铭水仕豆腐,鲜嫩美味,有三种酱料供选择,我全部试了一遍,口味分别是咸、咸辣、甜辣;第二样是池本草饼,烤的,外表皮有点像清明粿,中间有点凹陷,但嚼起来更劲道一些,里面是红豆馅,甜度可以接受,但有人可能会觉得太甜;第三样是鱼盐烧,就是烤鱼,有五种鱼可供选择,我试了岩鱼和山女鱼,建议你可以点一杯清酒或梅子酒,坐在清水池畔,樱花树下,望皑皑富士,听淙淙流水,饮酒品鱼,此乐何极!

铭水仕豆腐。

池本草饼。

鱼盐烧。

如果有雅兴,你还可以试一试这位大叔给你品尝的芥末鱿鱼丝。

No1苹果,个头确实不是一般的大,一个人基本吃不完,最好几个人一起分。

这是村民在路边、停车场出售的自制食品,无人看管,自行投币,自行取用,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尝。

忍野古民居。忍野村虽然漂亮,但地处偏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才慢慢热闹起来了。村里有许多古民居,是从祖辈一直流传下来的,每家的屋簷上都有自家的族徽,无声地诉说著各自的历史。据说,因为修建篱笆或围墙花费不菲,这里的财富是用篱笆或围墙的高度来衡量的,比如我们路过的一家,篱笆高大,密集,足有五米多高,那绝对是大户人家;如果篱笆或围墙有一人多高,那应该是小康之家;如果篱笆或围墙低矮,那就只能是一般人家了。但不管怎么,大多数的庭院都遍植花草,并且修剪的整整齐齐,令人赏心悦目。

忍野赏樱记

忍野赏樱记
樱花美,惜花期甚短。扶桑国,至赏樱季,万人空巷,摩肩接踵,更有甚者,由南至北,逐花而游。
此次东游,已非赏樱之节。一路行来,千樱皆谢,间或见一两枝迟暮之樱,已是如获至宝。
今日行至忍野,遥见房舍之间,有绯云隐现。循芳徐行,穿巷而过,忽豁然开朗。见一溪,樱林夹岸,花冠如盖,绯粉相间,如烟似雾。缘溪行,暗香浮动,若有若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溪边皆当地民舍,以灌为篱,白墙黛瓦,古风犹存。溪上一桥,连系两岸,立桥上,观富士山之佳地也。只见,远山如黛,白头而立,云起处,增峦之画意;近樱入梦,间洒花雨,风拂面,长花之诗情。
有二老者,携手慢行,喃喃细语。至桥中,长依伫立,看山赏花。以眼为笔,真是山入画、花入画、人入画,好一幅富士赏樱图。
非花盛之季,而得赏樱之趣,实不虚此行。幸甚至哉,文以记之。

平和公园

离开忍野村后,我们来到了平和公园。平和公园以停止战争、纪念和平为主题,设计体现了浓郁的日本庭院特色。平和公园内最著名的是一座来自印度的舍利塔。这里也是观赏富士山的好地方,可以一览富士山全景。在樱花季,平和公园还是一个著名的赏樱之地。但我觉得最具观赏性的是舍利塔参道两边的七对石狮子,分别来自香港、台湾、冲绳、韩国、印度、泰国、缅甸,姿态相近,但形象各异,充分体现了东方石狮文化之神韵。

离开平和公园,我们前往滨名湖。晚上入住滨名湖畔的温泉酒店,房间是日式榻榻米,湖景房,据说明早在房间可以看日出。今晚是东游以来的第一顿自助餐,生鱼片和蟹脚终于给了我莫大的慰籍。

饭后,开始绕湖步行,虽有步道,但月不甚明,且大多数路段无路灯照明,不过还是逛荡了许久。

这家温泉酒店在日本还是有相当好评的,虽然咱来自著名的温泉之都福州,但也还是不能错过的。回到酒店,换上和服,喝一杯茶,准备开泡。

日本游第四日:

清晨醒来,风清云淡,一杯清茶,闲看日出。果然,在房间拉开窗帘,躺在床上就可以看日出,诚不我欺。酒店依地势面湖,仿造邮轮而建,远远望去,就像一艘停泊在岸边的邮轮。就连内部的厅堂、走廊,楼梯、房间等的构造、颜色也与邮轮无异,居住其间,就感觉身处邮轮之中。湖面开阔,青山环绕,水波轻兴,间或有水鸟掠过。人生唯三美不可辜负,有此美景美食,自然应慢慢品味,大饱眼福口福。王氏风格之日版,大家早上好!我们要去京都了!

金阁寺

京都的第一站是金阁寺。金阁寺,又名鹿苑寺,最早于1397年由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修建而成。足立义满就是《聪明的一休》里的那位将军。金阁寺以舍利殿金壁辉煌而得名。后足利义满将其作为自己修禅之所。足利义满死后,其子延请名师开山,并以足利义满的法号命名为鹿苑寺。后舍利殿毁于火灾,现舍利殿是1955年时依照原样重建的。金阁寺舍利殿是一座紧邻镜湖池畔的三层楼阁状建筑,一楼延续了日本平安时代的建筑风格,二楼是日本镰仓时代的一种武士建筑风格,三楼则为中国唐朝禅宗佛殿建筑风格,顶端有只象征吉祥的金凤凰装饰。外围则采用效仿自衣笠山的池泉回游式庭园建筑风格。

金阁寺的门票很有特色,是一张手书祝符。

日本讲究建筑禅修,参观金阁寺亦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初见金阁,金壁辉煌,令人炫目,如人生之弱冠、而立之年,锦帽貂裘,快意恩仇,净湖倒映金阁,虽华丽无比,终是镜花水月。过金阁,地势渐高,拾级而上,如人生之不惑之年,半生沉浮,应有所悟。继续登高,回头望金阁,只可见顶层,如人生之知天命之年,略有归隐之心。渐行渐远,复回头,只可见阁顶之凤凰,辉煌不见,如人生之耳顺之年,悟人生多艰,功名利禄,均为浮云。坦然前行,见一小亭,朴实简陋,名“夕佳亭”,如人生之古稀之年,返璞归真,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短短数程,历数人生数十载,禅修点化之意,诸君自悟。

金阁寺金箔酒。

金阁寺小点,特别推荐这里的抹茶冰淇淋和小甜点,不可错过。特别是右边的这款小甜点,中有金箔,食后绝对美容养颜。

平安神宫

离开金阁寺后,我们来到平安神宫。平安神宫建于1895年,是为了纪念日本古都平安迁都1100周年而建的,院内林木茂盛,是明治时代园林建筑的代表。平安神宫内供奉著在京都在位的第一位天皇奉桓武天皇和最后一位天皇孝明天皇。

平安神宫鸟居。

平安神宫平面图。

神宫门口的净手净口池。

神宫门口奉献的伏见清酒。

平安神宫大门——应天门。

平安神宫大殿。

平安神宫内青龙净手净口池,对面有白虎净手净口池。。

绑满抽签人留下的下签签纸的木架。

这是绘马,日本古代友人相赠,有钱的赠名马良驹,囊中羞涩的就在小木板上绘物相赠,以表情义,这小木板就是绘马,现在多在上面写上愿望,作祈福之用。

同行的妹纸抽到的签纸。

祈福,香客参拜毕,一般会请执事在书札上写上祝语,盖上朱茵印,把平安祝福带回去。

知恩院

离开平安神宫后,我们坐车前往八阪神社。在停车场下车后,我们步行前往八阪神社,途经知恩院。因为是要穿过八阪神社去祗园看艺伎,因此知恩院只是路过,没有进去。过后才知道,知恩院有日本最大的大门等七大不可思议,其知名度远超八阪神社。还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见识一下,不能错过。

知恩院山门。

知恩院山门外为熊本地震募捐的和尚。

八阪神社

八阪神社,日本有大约3000座八阪神社,京都的八阪神社是这些八阪神社的总本社。京都八阪神社的例行祭祀是祗园祭,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日本的三大祭。

祗园艺伎花街

出了八阪神社大门,正对的这条街就是只园,前行百十米,可见“花见小路”路牌,左拐进花见小路,就到了艺伎花街。只园是艺伎的发源地,看过巩俐、章子怡主演的《艺伎回忆录》,相信对此都会有一些了解。目前祗园一带仍有茶屋几十家,但大多玄关紧闭、门帘低垂、并且不接待生客。对一般人而言,艺伎实属难得一见,更别说体验。我们在祗园艺伎花街逛荡半天,除了看到几个从车上下来,迅速隐入街边小屋的艺伎背影外,没有看到在花街上步行的艺伎,倒是满街可见来自世界各地体验和服满街逛荡的女性游客,脸不白、唇不红、行不响、步不小。京都乃日本旧都,唐风宋韵蔚然。不仅街上著和服者多,而且除了只园,城市随处都可见这种低矮的两层小屋,称为宋屋。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宋代流传下来的建筑风格,有点眼熟是吧?没错,武潘氏甩竹竿砸西门脑袋的就是这种屋子。

奈良公园和东大寺

离开京都后,我们前往奈良。到了奈良,我们先来到奈良公园,奈良公园以其放养的鹿群而闻名,游客到此,多以喂鹿为乐。

相比以喂鹿为乐的其他游客,我明显对奈良公园里的东大寺更感兴趣。东大寺又名大华严寺,于741年由圣武天皇下诏仿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兴建,后曾两次遭受兵灾,历代多次修缮。1998年,东大寺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蹟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东大寺平面图。

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东大寺的大门,气势恢弘,虽略显斑驳,但无论谁站在门前,都会为其宏伟所折服。

明治天皇奈良行在所。

东大寺本坊。

东大寺中门。

东大寺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有来奈良公园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

结束奈良的行程后,我们入住高尔夫温泉酒店。

日本游第五日:

昨晚入住的高尔夫温泉酒店,身处群山环抱之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房间为和室风格。

温泉蛋,入住这里的话,一定要记得品尝一下。

大阪城公园

离开高尔夫温泉酒店后,我们来到大阪,首先造访大阪城公园。说到大阪城,就不得不提到丰臣秀吉。日本战国时期,王室势微,大名割据,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征伐不休。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末期,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大名。他从牵马的低微仆从起家,一步步跃登霸者之尊,结束了日本战国时代的百年纷争。大阪城是丰臣秀吉于1583年所建。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国的诸侯都要参与兴建工程,许多护城河及城郭的石块都是由各地诸侯捐献而来,并且在三年内动用了数十万名的劳工建造而成。大阪城整个长达 12 公里 的石墙,大约动用了 50 万块的石块。大阪城分成内城、中城与外城,虽经战乱,但是内外两道护城河以及两道石墙至今仍储存完好。

大阪城公园平面图。

大阪城外城护城河。

大阪城内城护城河。

大阪城内城入口。

大阪城内城城门,城门上有一个高约一米二的小门,据说是当时通行之用,可以想象当时日本人的身高。

大阪城内城入口处的巨石,据说有13吨重,不知当年是如何竖立在石壁之上的。

大阪市立博物馆。

时间胶囊。1970年大阪世博会时所埋,里面装有20世纪现代文明的标志性作品,设定5000年后开启。

天守阁前表演的艺人。

天守阁,大阪城的主体建筑,共八层,是当年城主居住之所,并兼瞭望的作用。

天守阁下拍婚纱照的情侣。

心斋桥和道顿崛

离开大阪城公园后,我们来到心斋桥和道顿崛。心斋桥紧邻道顿崛,心斋桥是大阪的购物中心,各种商场栉比鳞次,道顿崛是大阪美食的代表地,号称日本厨房,绝对不能错过。到此处时,因一时疏忽,手机脱离控制三个小时,照片系转同事所拍,各种美食就无法上图了。推荐章鱼小丸子,和国内的大不一样,还有烤蟹黄,直接将蟹壳翻转,进行烧烤。其他的,你们就只能亲临尝试了。

晚上居住在大阪十三站附近,感谢不辞辛劳从城市另一头赶来看我的老同学。除了集中的商业区,日本的餐馆、酒肆、商场多集中在地铁站或车站周边。酒店旁边有一条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大家虽经下午半天血拼,但横扫日本之气仍然不减,去居酒屋的去居酒屋,补货的补货。酒店附近有一家不大的超市,是日本当地人日常购物的地方,营业时间是上午十点到凌晨五点,凌晨一两点,还有人在这里扫货。

日本游第六日:

上午睡到自然醒,用过早餐,退好房间,我们坐车前往大阪国际机场,乘坐厦门航空的班机,返回福州。

准备开工的机场工作人员。

日本的饮食习惯可以概括为生冷咸甜。生,自不必说,生鱼片加芥末是日料的最大特色,喜欢刺身的人对它青睐有加,不喜欢它的人对它深恶痛绝。冷,日本人喜吃冷食,习惯喝冷水,餐厅、酒店较少提供热水,自动售货机里的饮料肯定是冷藏的,这让无数来日旅游的国人几近崩溃。咸,盐应该是不需要钱的,拉面虽好吃,可不能喝汤哦!拉面汤、味增汤,全是一副咸卤卤的味道,你如果贪嘴多喝了几口,准得要用几倍的水来稀释它。甜,糖应该也是不需要钱的,和果子,还有各种点心,甜得会让你发腻。可是,就凭这钠和糖分摄入过量,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还能位居前茅,著是实让人费解。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