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泰缅金三角的阿卡族美少女】

泰国最北部的府(省)是清莱府,清莱府辖下有两个县因为地处著名的“金三角”最顶端而成为闻名东南亚的商贸旅游城市,一个是清盛,与缅甸老挝接攘。

(上图:清盛金三角,脚下是流经缅泰边境的洛克河与流经中缅泰老的湄公河——中国叫澜沧江的两河交汇处)

另一个是湄塞,与缅甸一河之隔。

湄塞泰文读แม่สาย,英文名称Mae Sai,中文音译五花八门——湄塞、美塞、媚塞、美赛、湄赛。

湄塞位于泰国北部的最顶端,是泰国和缅甸之间的主要过境点,与缅甸的大其力县仅隔着一道洛克河,湄塞桥连线两国两岸。

湄塞全县人口仅八万,不及中国的一条村(例如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吉村常住人口超过十二万人。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湄塞两岸是各方势力的战场,各种武装力量在此及金三角地区酣战多年。八十年代起,金三角及周边经过各方协商努力,战火停息,湄塞成为缅泰边境的商贸旅游繁华城镇。

(上图:金三角美斯乐九十三师段希文将军的副官的儿子施先生,是美斯乐商会会长,赠我《孤军风云》一书,作者是原参谋长,参加过抗日战争及参加指挥了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所有金三角地区军事战役)

湄塞群山连绵,其中湄塞山形酷似睡着的姑娘,当地人称为“睡美人山”。

湄塞山不算高,才海拔四五百米,但山险坡陡急弯路多,因与缅境紧贴,军警守卫甚严,我与朋友驾车上山,山路崎岖坎坷,脑神经绷得紧紧,沿路遇十个军方明暗哨站拦截审查,荷枪实弹的军人一再劝阻我前行,幸有当地朋友帮忙,方历尽艰辛抵达山顶。

山上有座阿卡族村,山顶仅有一家民宿餐馆,是当地有背景人士开设的。站在餐馆露台,环视四周,风景秀丽,山脚下便是著名的湄塞口岸,河对岸便是缅甸大其力。

泰国是多民族国家,除泰族外还包括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克伦族、苗族等30多个民族。阿卡族是泰国少数民族,与云南省境内的彝族、拉祜族同源于古代(公元前二世纪)南迁的羌族, 与居住在云南的哈尼族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系的同一个分支。

泰北共有 55 个阿卡族村寨, 总人口 9000 多人。此外,考虑到边缘地区的许多阿卡族不在政府的统计之列, 加上涌入城市的流动劳工, 粗略估计泰国的阿卡族人口超过 7.5 万人,约为泰国人口的千分之一(全泰国总人口为6900万人,云南全省人口4858万人)。

阿卡族在泰国带有神祕色彩,一来现时泰北不少阿卡族村寨因自然环境决定了传统经济仍以自给自足的刀耕火种农业为主, 农作物主要是旱稻和玉米,从事采集、狩 猎、茶叶鸦片种植生产与销售。二来在以信仰佛教为主的泰国,阿卡族在保留自己的民族传统信仰的同时,超过75%的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湄塞山上这家民宿,自然风光非常独特迷人……

我在山顶观光时,巧遇一位阿卡族少女,她身穿阿卡族民族服饰,洋溢青春活力气息。

虽然她讲的阿卡语我一句都听不懂,但透过简单的泰语、英语交流,以及她既腼腆但又落落大方、愿意与我这个陌生人说话的表现,可观察到阿卡人一方面对于本民族拥有和保持独特的文化, 并且能够吸引外界的眼球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年轻的阿卡人也渴望了解和融入外面的世界。

我友善地询问:“可不可以给你拍几张照片?”,继而作出拍摄的手势,她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继而抬头,露出微笑,大大方方地充当了临时模特儿。

见我拍摄速度飞快,她与同行的男同伴低头私语了几句,然后将自己的手机递给我,我一怔,她微笑着看我,我醒悟过来,连忙用她的手机高高低低左左右右帮她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她嫣然一笑,双手合十:沙哇滴卡!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