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在香港转机,又恰逢周末,也就顺便在香港小住了两日,体味了一下初春时节的香江。

到达香港已是子夜时分,繁忙的香港机场依然是熙熙攘攘。想要尽快的到达酒店休息,于是按照机场的标识直奔的士站场。

香港机场的出租车是按照你想去的目的地方向分别排队的,的士排程人员会将你要去的地方告诉给司机,并且把一张写有车牌号资讯的字条交给乘客,上面有不同区域的预计费用、注意事项、投诉电话等资讯,这样尤其会非常方便初次到香港的乘客,这一点非常值得内地的机场、车站学习借鉴。

机场距离酒店不到三十公里、飞快的的士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就到了这家叫做“翠雅山房”的香港文化旅馆。

在香港一天500多元的房价能有这样的面积已经算是比较宽敞的了。
还是抓紧时间休息,天亮后就要开启香岛的街头漫步之旅了。

今天是3月份的第一个周末,香港的初春时节气温凉爽宜人,非常适合漫步街头去体会东方之珠的魅力所在。

从“翠雅山房”的山顶走下来,在“美孚”地铁站旁的一家叫做“海皇粥店”的连锁小店里享受了一顿美味早餐。

早餐后,刷“八达通”乘坐地铁“荃湾线”直奔今天的第一站“油麻地”。

1⃣️ 油麻地

在“香港航空”飞机上的航机杂志上看了一篇关于“油麻地”的介绍,原来这里是最具香港本土气息、保持香港传统生活方式、探寻香港旧日生活的一个好地方。
“油麻地”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这里曾是渔民晒船上麻缆的地方,聚集了很多经营补渔船的桐油及麻缆的商店,久而久之这里就被称为“油麻地”了。
在“油麻地”最具标志性的打call地当属“油麻地天后古庙”和“油麻地警署”了。

从地铁“油麻地”站C出口上来,沿着弥敦道一直向南走。

在弥敦道街边的这个小公园的后面就是“天后古庙”了。

古庙的牌坊在“上海街”上,正面上书“国泰民安”四个大字,牌坊背面书写的是“风调雨顺”。

穿过牌坊,庙前是一个古木掩映下的正方形小广场。

广场的东面是一排有着百多年历史的清代建筑。

这排建筑的正中间就是“天后古庙”了,这里是九龙规模最大的天后庙,古庙坐东朝西,天后娘娘面朝西边的大海,保佑出海的人们平安归来!

古庙前的石狮记录的年代是“同治四年”也就是公元1865年,这就是“天后古庙”的最早建造时间。

古庙院内吊著一排排独具特色的塔香,“塔香”一圈圈的缠绕成塔状,悬挂在庙内,下面有一个盛香灰的铜托盘。走进百年“天后古庙”,塔香萦绕,永保平安。

“天后古庙”的北边并排的是“城隍庙”。

并排再向北是“观音古庙”。

“天后古庙”的南边并排的是“观音楼社坛”。

并排再向南是“书院”。
“书院”内展示的是“油麻地观音古庙”的历史沿革和当地的文化风俗。

“油麻地天后庙”原为1865年由当地渔民在海边建的一座小庙宇,历年均有修缮。现在看到的“油麻地天后庙”是1969年至1972年重修的。

香港历史最久、最大的慈善机构——“东华三院”。

书院内展示的祭祀民俗。

古庙院内储存的文物“石狮”。

古庙门前的“人力车”述说著百年历史。

从“天后古庙”出来,沿众坊街向西到广东道交口,就来到了“油麻地警署”。

是不是看着有点儿眼熟哦?对,经典港剧《陀枪师姐》、《谈判专家》等等就是在这里取景。

这座三层高的警署,是爱德华式建筑,于1893年落成,原来位于上海街及众坊街交口,1922年迁到这里。

2016年5月21日晚上6点,香港“油麻地警署”举行了最后一次降旗仪式,作为九龙服役最久的警署,“油麻地警署”从这一刻开始正式闭所,今后只作为报案中心使用。

“油麻地警署”后面就是快速路“西九龙走廊”。

油麻地一带的庙街、广东道、上海街……都是特色商业街区,庙街夜市更是非常的有名,这一带都是你淘货的好去处。

2⃣️ 九龙公园

“九龙公园”在鸦片战争期间,曾是林则徐督建的九龙、官涌炮台所在地。1861年英军占领九龙半岛后,把这里命名为“威菲路军营”,直至1970年政府将这里辟作公园。1989年公园经过重建后,一大片的树林让这里成为了九龙半岛的“绿肺”。

公园内的“漫画星光大道”。

置身园中你的体会就是:这里离繁华不远、与自然很近。

“百鸟苑”内更有各种珍禽异鸟。

公园内的“香港文物探知馆”,是特区政府古物古蹟办事处的一个展览馆。

“香港文物探知馆”的两幢建筑,前身是威菲路军营S61及S62座,于1910年落成。这两幢建筑于1983年至1998年成为香港历史博物馆的临时馆址,其后这两幢建筑物一直空置。成为“文物探知馆”后,于2005年10月正式开放。

这里常年展出:香港的文物建筑专题展、最新的考古发现展等等。

3⃣️ 维多利亚湾

走出九龙公园,沿弥敦道向南就是维多利亚湾了。

弥敦道与梳士巴利道交口的崇光百货上面是喜来登酒店。

半岛酒店门前的街头雕塑。

穿过梳士巴利道不远处就是海边了。

沿维多利亚湾的是世界级的海滨地标——香港星光大道。

“香港星光大道”仿照好莱坞星光大道,是为了表扬香港电影界的杰出人士而修建,获嘉许及表扬的电影工作者都是以投票的方式选出。

对面香港岛上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就是97回归大典的举行地。

漫步在星光大道上一边兴奋地找寻着你喜爱的艺人手印,一边抬头眺望维多利亚湾对面的美景。

回首尖沙咀这边也是高楼林立。

尖沙咀标准性建筑——新世界中心大厦。

“香港文化中心”于1979年奠基,1984年开始兴建,1989年11月8日启用。

“香港文化中心”就位于九龙尖沙咀的天星码头旁。

“香港文化中心”原址是“旧九广铁路的总站”,总站拆除后建成了现在的文化中心。

城市雕塑的巅峰之作——“翱翔的法国人”就矗立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广场的中央。

一个“遍体鳞伤”的法国战士,脸部已经残缺不全,肢体也只剩下一副萧瑟的骨架,他依然扛起了一把机枪,这把“机枪”一部分是从他肢体上的骨肉中长出来的,变作了钢枪令人胆寒的枪头,他的军大衣一角延展开去,就成了一张硕大的翅膀,为这个残缺而顽强的躯体提供庇护,它边缘上的皱褶和纹路,酷似一张巨大的帆布,寓意“扬帆起航”!

雕塑出自法国著名雕塑家恺撒之手,由卡地亚基金会于1992年转赠于香港。

旧九广铁路的总站虽然拆除了,可总站的“钟楼”却得以保留下来。

九广铁路尖沙咀火车站始建于1913年,因一战的关系,直至1916年3月28日尖沙咀火车总站才正式启用。九广铁路总站钟楼于1915年落成,但钟楼内重达一吨的报时大钟却在1920年才开始安装,在1921年3月开始执行。

以红砖及花岗岩筑成的“钟楼”高44米,钟楼的四面都装有时钟。

这座建于1915年的钟楼是香港的“一级历史建筑”,从1921年至今钟楼每天都会准时报时。

“尖沙咀天星码头”是香港天星小轮公司的渡轮码头,位于钟楼的西面,目前运营两条航线,分别到达香港岛北岸的“湾仔码头”和“中环码头”。这里还是海上观光游览线路——“天星维港游”的四个登船码头之一。

站在驶往湾仔码头的“天星小轮”上“香港文化中心”整个建筑尽收眼底,文化中心斜坡式的外观与钟楼维多利亚式的建筑风格交相呼应。其实香港文化中心外观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窗户”,其寓意为“里面的表演由观众自行评判”。

4⃣️ 湾仔金钟中环

湾仔、金钟、中环一带是香港的政治、经济、金融中心,这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充分展现了香港这一国际大都市的魅力。

乘坐天星小轮从香港岛北岸的湾仔码头登岸,出码头向西边不远处就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了。

会展中心的东北角是“金紫荆广场”,这里也是来香港的游客必打call之地。

会展中心的西北角屹立著“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这里相比金紫荆广场游客要少很多。

站在会展中心前的海滨花园眺望,对岸的九龙半岛同样是高楼鳞次栉比。

站在会展中心左望金钟和中环。

从会展中心向西就到了金钟。

在金钟的海富中心“大家乐”先找了个地方一边休息了一下,一边点了份港式快餐补充体力。

站在过街天桥上远眺。

奇异的“力宝中心大厦”(Lippo Centre)是一对双子式建筑物,一座高172米/44层,一座高186米/48层。

穿过“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建筑群,来到的是“添马公园”。

“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建筑群过廊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

添马公园(Tamar Park)以“地常绿”为设计概念。

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立法会综合大楼与“添马公园”连为一体。

位于世界上地价最贵的地方——香港中环的“驻港部队总部机关”中环军营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军营了,这里是昔日的驻港英军三军司令部,军营内的“威尔士亲王大厦”是香港著名建筑之一,上大下小,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倒置的方形酒瓶。

在“添马公园”快乐玩耍的孩子们。

在添马公园回望会议展览中心。

从添马公园沿海边向西就是“中环码头”。

这个位于香港中环海滨的摩天轮虽然只有60米高,但是自2014年12月5日开放以来就成为了香港的一个新地标。

装满香港人童年美好回忆的“路边流动雪糕车”——富豪雪糕🍦,据说现在全香港只剩下了14辆。

中环的四季酒店另一个名称“望北楼”因《人民的名义》而更加的为人所知。

站在中环海滨看维多利亚湾内一派繁忙的景象。

位于中环8号码头的“香港海事博物馆”。

傍晚对岸的尖沙咀已经华灯初上。

回眸港岛这边也已霓虹闪烁。

夜色即将降临,从“中环码头”登上天星小轮返回“尖沙咀天星码头”去看今晚的最美香江夜色。

5⃣️ 最美香江夜色

维港两岸的夜景与日本函馆和意大利那不勒斯并称“世界三大夜景”。

走出天星码头,附近邮轮母港的邮轮已经灯火通明。

站在海港城看对面的港岛中环夜色。

天星码头前卖艺的少年。

灯光掩映下的钟楼更加的妩媚。

在美丽的香江夜色面前,任何文字描述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观赏了维湾夜色,沿弥敦道寻地铁站回酒店休息。

夜晚的“翠雅山房”也是独具魅力,早一点儿休息,明天继续……

6⃣️ 饶宗颐文化馆

“饶宗颐文化馆”位于香港九龙青山道,这一老建筑群有140年的历史,由20栋中式建筑组成,是香港少有的园林式大型建筑群,整个建筑群由上、中、下三区组成,这里最早是大清海关关厂,被古物咨询委员会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香港文化旅馆——“翠雅山房”是一家4星级酒店,也是“饶宗颐文化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旅馆位于上区,由5栋双层历史建筑组成,分别取名“琴”、“棋”、“诗”、“书”、“画”。

第二天清晨起来,好好的参观一下“饶宗颐文化馆”是今天的第一个行程。

上区还有一个小型的盆景园。

这里最早是大清海关关厂,后又作为华工屯舍、监狱、传染病医院及精神病护理院的旧荔枝角医院。现在山上仍然保留下来的“焚化炉”就是历史的见证。

整个建筑群的中区也是由五栋双层历史建筑组成,这里被分别改造为:中西餐厅、综艺小剧场、多用途厅、资源中心、课室及工作室。

整个建筑群的下区就是“饶宗颐文化馆”了。

“饶宗颐文化馆”主要由这两栋建筑组成,这里是免费参观的。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出生于广东潮安县城,祖籍梅县铜琶村,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书画大师和国学大师。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

饶宗颐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艺术系伟伦讲座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2018年2月6日,饶宗颐在香港逝世,享年101岁。

能够有两日住在这书香之地,原来住宿也可以这样有文化。

7⃣️ 品味港式早茶

走出“饶宗颐文化馆”,下山到“荔枝角”去寻一家港式早茶是今天的第二个行程。

位于荔枝角宝轮街1号曼克顿山商场1楼102的这家“稻坊”来吃早茶的人非常多,要排队等待叫号才可以。

每一款美味都是那么的精致、那么的好吃。😋满足舌尖上的需求也是旅行的一部分吧,正所谓:旅行中的体验才是旅行的精髓。

8⃣️ 寻仙黄大仙祠

今天的第三个行程就是去香港香火最旺盛的“黄大仙祠”了。

港铁“观塘线”黄大仙站B2或B3出口出来就是“黄大仙祠”了。

龙翔道路边的牌坊。

据说这里求签很是灵验,两层的解签楼里熙熙攘攘,一间挨一间的解签房更是座无虚席。

庙前的纪念品、祭祀品一条街。

“香港黄大仙祠”又叫“啬色园”,始建于1945年,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在香港及海外均享负盛名。啬色园的“啬色”二字源自道教的教义。“啬”是指少贵、悭吝的意思;而“色”则是指所好之物或有欲之意。把两个字放在一起有省思虑、寡情的意义,解释为尊人、悟道、修真的意思。

门前的一对铜狮威武雄壮。据说进去时用手摸摸左边神兽,出来摸摸右边神兽,能保平安,带来好运。

进门左前方是“灵官殿”。

继续沿路向左走,依次有一照壁。

主殿前牌坊的对面是12生肖铜雕。

主殿前牌坊恢宏大气。

主殿前牌坊两侧的门神栩栩如生。

主殿前牌坊背面正中间的山羊图源于一个黄大仙的美丽传说。

穿过牌坊,主殿前人山人海。

道教是一个多神教,偏殿供奉的就是财神、药王等神仙。

主殿前求签的善男信女跪了一排又一排。

据说站在殿前求签的都是观光客,香港人讲:站着求签的人,很难掷得有效的筊,当然也求不出一根签来。

黄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医济世为怀。相传祠内所供奉的黄大仙是“有求必应”的。

大殿前的香火非常地旺盛。

从主殿大雄宝殿的参神平台走下来,首先看到的是“三圣堂”,奉祀的是:吕祖、观音和关帝。

再往前行是根据五行八卦原理设计,在一条中轴线上的:飞鸾台、经堂、玉液池、盂香亭、照壁。

“飞鸾台”是一座铜亭,按照五行八卦属金。

依次是“经堂”,按照五行八卦属木。

“经堂”与“盂香亭”之间的“玉液池”按照五行八卦属水。

“盂香亭”按照五行八卦属火。

与“盂香亭”相对的是“照壁”,按照五行八卦属土。

穿过“孔道门”里面的“麟阁”供奉的是先师孔子。

“黄大仙祠”可谓是集“儒、释、道”于一身。

“意密堂”是供奉啬色园已故道侣莲座的地方。

再向傍边,穿过拱门是“从心苑”。

走进了“从心苑”迎面首先是一组“羊”的雕塑。那我们就先讲一下那个美丽的传说吧,据明万历年间《金华府记》记载: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是浙江金华兰溪人,东晋年间(公元328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他8岁就在浙江金华赤松山上放羊,15岁那年在山上放羊时遇见道士善卜,善卜见黄初平有异相,就带他到金华赤松山修炼了40年,最后得道成仙。因此,黄大仙便以“赤松子”为别号。后来,黄大仙的哥哥黄初起去寻找他,兄弟相见,哥哥黄初起问:“羊在哪?”,黄初平大声地喊:“羊起!”,于是满山坡的白石立刻变成了羊。

“从心苑”是一座典型的中式风格的园林景观。

在“从心苑”里看大雄宝殿的后面。

走出“从心苑”看到赵朴初为“啬色园”的题祠。

许多虔诚的女孩子在求月老牵红线。

参拜月老的手式你学会了吗。

走出啬色园,一定要记着摸一摸右边的神兽把好运带回家啊。

9⃣️ 再见香港

今晚的飞机回家,再见了,香港!🇭🇰

圣师希波的奥古斯丁说过:“世界是本书,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
周末两天,在香港的生活是从早晨的一个懒觉开始,然后跟着自己的心,在香港街头随处乱窜,走累了就坐下来吃一顿美食,看着维多利亚湾繁忙的景象,夜晚华灯初上,欣赏著璀璨的东方之珠,这不正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吗!从自己的视角了解一个城市,这才是真正的旅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