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的话

在湾湾交换了半年,对于这块熟悉却又陌生的土地有着浓浓的割舍不去的感情。回来快两年了,总想着什么把自己在湾湾最真实的经历和感受用朴实的言语告诉别人。

但是,总是由于各种原因,想写的文章却总来不及写,只好把自己的经历按时间顺序,从证件的办理、往返交通和岛内交通的介绍、湾湾各地自己的游玩体验和学习经历等方面来告诉你一个有血有肉的湾湾。

一、开启台湾的正确方式—关于入台证的一二事
“大陆往返台湾所需证件、及办理流程详解”
//www.mafengwo.cn/i/3521774.html

二、开启台湾的正确方式–台湾自由行交通攻略
“大陆往返台湾交通以及台湾岛内交通详解”
//www.mafengwo.cn/i/3240675.html

三、开启台湾的正确方式–我想告诉你另一个台湾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小确幸”
//www.mafengwo.cn/i/6244568.html?h=23440005

四、开启台湾的正确方式–不去后悔,去了更加后悔的日月潭和阿里山
“或许,只是你没找到正确的方式来看那一山一湖”
//www.mafengwo.cn/i/6284045.html

五、开启台湾的正确方式-日月潭深度攻略
“应该、也许、大概、就是真正的日月潭玩法”
//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3149.html

后续持续更新中

PART1.入台证篇


对于许多人来说,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想要到台湾去的小伙伴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想要到台湾去,我们必须要有2证1签,也就是《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简称大通证)、《入台证》(台湾移民署发放)、以及赴台旅游的签注。在这2证1签中,唯有《入台证》是由台湾当局发放的,那现在,我们就来八一八一些有关于入台证的事。
说到入台证,我们就不得不科普一下移民署发放入台证的相关流程了。

流程截自 “台湾自由行”官网。


咋一看,移民署办理入台证的效率还是挺高的,10个工作日之内就能完成一次审件。但是呢,很多小伙伴都忽略了一个严酷的现实,那就是,办理入台证是需要按照配额~配额~配额(重要的事情说3遍)来的,而这个配额呢,是由台湾移民署以及相关部门核定的。目前,台湾方面每天开放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的人数限制在9月21号的时候,由之前的每天4000人增加到每天5000人,也就是说,移民署每个工作日都能稽核7300件。

初一听,觉得这人数还是挺多,但是考虑到,目前国内开放台湾自由行性的城市只有47个,而台湾现在给我们的自由行配额数一年有182万多,即使是这样,现在配额也跳到了20天之后,一想到这里,小编不禁亚历山大啊,说走就走易,去台湾难啊。

当然了,入台证办下来之后,就可以来一场对台湾说走就走的旅程了(下证时间的3个月内,最多15天停留)。

诶,那我的大通证和签注呢?怎么就没有用啦?难道被吃了?

其实不是的,那是因为大通证和签注是办理入台证的先前条件,而这两样呢,则是在自己户口所在地的公安出入境管理处办理。需要的材料呢,也十分的简单,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至于剩下的,带上钱到公安局就行了。(但是有一点,大通证上面的签注呢,一定要是G签,当然了,如果你是交换生或者是商务等其他途径的签注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不能是L签,不然,你只有跟团走这唯一选择了)。

大通和签注办好了之后,就剩下最让人头痛的入台证了。
这里呢,我再给大家科普一下办理入台证的必要材料。

1.有效期6个月以上的大通证+台湾旅游个人签注(G签) 《也就是一签一证啦》
2.赴台自由行个人旅游申请书 (年龄需大于20岁,如果不是学生的话)
3.紧急联络人资料(20周岁以上的直系血亲、兄弟姐妹、或配偶),若配偶作为紧急联络人,还需提供结婚证影印件。
PS:紧急联络人仅需提供身份证即可
4.本人身份证正反面
5.本人户口本全本
6.2寸白底彩照2张

7.必要的财力证明 (三选一) 【仅限非在校学生】
A.年收入12.5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证明
B.5万元以上的银行定期存款证明,冻结期在旅行结束日期后(开立时间需在入台证稽核前一个月方有效)
C.本人所持有的银行信用卡金卡或白金卡证明
那学生呢?必要的财力证明对于学生而言,好吧,那我还是选择放弃好了。。。。。。。
但并没有,因为湾湾的移民署对于学生的话,还是十分宽松的,因为他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你的年龄以及学生身份。
a.小于18周岁的未成年学生
只能与父母一同前往,并且需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b.18周岁以上的学生
提供就读学校的学生证、在校证明或录取通知书,择一即可
父母或直系亲属的同意书(18-20岁的学生方需)
c.交换生
对于交换生而言,2证1签中的入台证真的不要太轻松了,因为,他们是先拿到入台证之后,再去办理赴台签注,也就是说,他们是先获得台湾方面同意的情况下再去自己家里来办理剩下的证件,so,你懂得

PART2.签注篇

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两岸还相安无事,台湾的天,还是“蓝色”的天,地,还是“蓝色”的地。

但是,2016.05.20之后,一切都变了,台湾的天,已经是“绿色”的天,地,却是红色的地。
(桃园游览车火烧事件,以及以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政府的后续处理态度。)

于是,从两岸开放交往以来,最紧缺的入台证配额成了最寻常的东西。以自由行为例,每天都有2-3000的配额直接被浪费了。至于《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却是最简单的材料,因为只要带着身份证和户口本(成人不需要,小朋友的话,要带户口本)到自己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局出入境办理就行了。

而作为必需品的签注,G签,却成了最难得的东西,原因很简单,目前国内只有47个城市开放了自由行。而中国有几个城市?661个,就算把县级市除掉,那也有289个城市,再来做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其实就会发现,开放自由行的城市比例真的很低很低。

那这样子的话,如果我不是自由行城市的人,岂不是一辈子都去不了台湾自由行了吗?

其实不然,在我大天朝,最信奉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以下高能,如有需要的小伙伴,烦请拿好小本子、做好笔记。

先发一张我最爱的澎湖压压惊~

方法一:王道,即在规则的框定下,按规则行事。
“异地办理”,对于目前想要去台湾自由行,却无法自由行的亲来说,这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目前开放的47个台湾自由行城市,分别为:
北京、上海、厦门、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福州、深圳、武汉、宁波、青岛、沈阳、郑州、苏州、长春、石家庄、昆明、南宁、长沙、合肥、泉州、太原、漳州、温州、哈尔滨、大连、烟台、贵阳、无锡、南昌、中山、海口、呼和浩特、兰州、银川、威海、徐州、常州、舟山、惠州、桂林、龙岩。
其中31个是已开放异地办理的城市,分别为:
北京、上海、厦门、天津、南京、重庆、成都、广州、杭州、深圳、福州、济南、西安、武汉、宁波、青岛、郑州、沈阳、长春、长沙、昆明、南宁、合肥、大连、南昌、哈尔滨、太原、贵阳、石家庄、海口、呼和浩特。

基本上,异地办理的前提为,在这些城市有13个月以上的连续社保,或一年以上的居住证明,或者,两者都满足,至于具体的,要以当地公安局出入境回复为准,每个城市的规定都不相同。

所以,当你是在这些城市工作的,即使你自己本身的户籍不是自由行城市,但也可以通过异地办理的方式来达到你的目的,甚至你的父母、配偶、子女也可以以随行人员的身份,前往台湾自由行,不过随行人员必须要与主申请人在一起赴台,不然的话,无法出境。
(在这里吐槽一下,直系亲属的定义里面,亲兄弟姐妹不算,阿西吧,太扯了


当然了,除了已经工作的人群外,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一直是台湾的自由行的主力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异地办理的材料已经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了,去学校开一张在校证明,再带着它去公安局的出入境办理个签签注(G签)即可。

方法二,霸道,其实也就是土豪当道,不把钱当钱,非自由行城市的亲,也可以体验一把自由行的畅快。
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哦,两个字,定制,要求,砸钱,没有别的好说的。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找一家靠谱的,有实力的旅行社,告诉他们你的各种要求,然后,帮你制作出来。如果,你的签注是团队旅游的签注(L签),这个是你在能用钱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的最佳方法。
但是,当你用这种方法时,自己一定要对台湾有一定的了解,不然的话,很容易被带到沟里。
只有当你是用自由行的要求来要求产品的时候,他们才能像自由行一样为你来规划产品。

方法三,歪门邪道,即在现有规定下,走擦边球,剑走偏锋。
基本上,不外乎医美、商务签注入台,当然,也可以利用港澳签注、护照等,通过第三方地区前往台湾,而且,基本上都会涉及到香港来中转。
但是呢,这些方法的费用和风险都非常高,除非是真的找不到别的方法了,才可使用这种方法,但是呢,这种方法太伤天和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就不列举了,如果有需要的蜂友可私信,不过由此产生的后果概不负责哦。

遇见小确幸

“台湾大吗?”
“不大”
“阿里山美吗?”
“我觉得一般般啊”
“那她繁华吗?”
“应该算是老旧吧”
“那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她?”
“因为你所看到的都是她的表面啊!
她的善良、热情、小确幸的生活态度,
你只有深入才能感受到啊!”

这里如果不看上面的话,应该就没几个人知道吧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