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2014年中秋和大学同学两个人报团去韩国旅游是第一次出国,2016年十一又和她一起去了海参崴,2019年春节前我跟团去的柬埔寨,这次日本之行是我第四次出国游了,不过却是第一次自由行,前三次分别是海陆空,这次也是飞机去的。从我的这几次旅游目的地就能看出来,我的座标是东北,去日韩俄都很方便,交通工具也各式各样,每种到达的方式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风情,我还想去蒙古和朝鲜,这样,东亚五国我就可以都集齐了。
因为近几年日本旅游价格较贵,我本来是没有打算先去的,反而是想先走一些价格适中,距离较远的国家,但是在长达十年的单身狗生涯结束后,我必须考虑到另一半的旅游需求了。我老公是个白本,护照办了好几年,可是哪里也没去过,他特别想去日本,想第一个去的国家就是日本,本来蜜月就想日本游,但是当时他的工作单位管理比较严格,没能成行,最后在19年夏天终于放开了,而且,蜜月时本来想去云南,结果我听到西藏开始全域免门票,拖着他就去了西藏,结果在拉萨三天我就高反,当时再去云南时间来不及了,就飞出西藏去的重庆和四川,但是这两个地方他去过好几次了,相当于蜜月被我弄的乱七八糟,也是为了补偿他,于是赶快把十一的日本自由行列上日程。
在首次去日本到底是先去关西还是关东,我最后屈服于机票价格,选择了便宜些的关西,如果去东京的话,这次行程的价格更要爆表了。
家属是个万事不操心的主,啥都让我定,问他想去哪些景点,就告诉我一句话“哪都行”,说好的是他想去日本呢,于是整个日本自由行行程都是我一点点敲定的,感觉我开个旅游路线都行了。

行前准备

签证
为了能提前订机票价格便宜些,8月下旬我们就开始办理签证了,我们这边有领事馆,所以比较方便,但是本身日本签证就必须通过代办机构(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就是旅行社),所以找个靠谱的旅行社很重要,刚开始我们自己问了几家,结果有一天我老公告诉我他的同事大姐刚在一家旅行社办了签证,我们就问了一下具体是哪家,最后就在这家办的。
如果首次办理日本3年多次签证的话,那么行程里就必须包含东北六县,可是我们时间有限,没法去,只能选择单次签,这家旅行社给我们的价格是450元/人。
旅行社把需要填写和准备的档案还有样子都发给我们,照着填就行了,银行卡里提前存入流水,然后打印,因为我们两个的工作单位性质,领事馆对我们的收入要求也不高,夫妻两个人有一方达到要求就行,然后我家那位就搭了我的顺风车,我的够了他的不够,嗯嗯嗯~~~
办理日本签证的材料和条件,自己去和夫妻一起去是不一样的,要和旅行社沟通好。

机票
因为全程时间都是十一期间,所以机票价格贵的惊人,即使我们已经是尽早着手买票了,但是还是没法选到时间和价格都让人满意的,我列了几个方案,最后还是从大连走时间和价格都更划算,我们坐的春秋航空,大连直飞大阪,在官网上买的机票,去程1940元/人,回程2045元/人,沈阳直飞大连的都快这个价格的二倍了。所以,大家出国(境)可以选择出发地和目的地附近的机场,这样价格会比较划算。

住宿
订好机票后马上开始定住宿,我是把所有想去的城市和景点都列上,做好详细的行程,每一天在哪个城市看哪些景点,然后根据这个行程决定住宿的城市和地点的。住宿地点尽量选择到各个景点和车站都比较方便的位置。然后,多个网站对比,选出最满意最便宜的住宿地。我是先飞到大阪,然后直接坐车去京都,到京都第二天去奈良,不在奈良住,当天往返,在京都玩完后,回大阪,再从大阪飞回国内。于是,住宿地只有京都和大阪两个城市,每个城市几天内就住在一个酒店,不更换。这样不需要频繁往返,也不用拖着行李到处换酒店,最后,京都住4天,在京都站附近,大阪住3天,在日本桥附近,离南海难波站很近。

电话卡
17年春,和老爹老妈去港澳时发现,一次性的电话卡很划算,以后每次出门玩都提前买张卡,不用电话时长,只要流量够就行,价格便宜,用了没负担也不心疼,这次我在淘宝上找的达摩卡,50元一张,但是我的坏习惯发作,上淘宝买东西从来不看详细说明,结果邮到家发现没等到去日本就要过期了,于是和店家连商量带砍价,最后一人多交十块钱,给我们办延期了。大家买日本电话卡时要看好商家的详细描述,尤其是关于电话卡的有效期。最后全程使用下来,感觉讯号一般网速一般,不过我本身也是个慢性子,可以忍。

换钱
我已经对沈阳的中国银行绝望了,后面几回出国旅游已经不再去他家问了,肯定没有小币种,肯定没有小面额,在东北还没有卢布,我去那儿干嘛啊。我现在觉得单位边上的工商银行很不错,去柬埔寨的时候换美元,换的全是1刀2刀的小面额,这次日元也在这家工行换的,中国银行连日元都没有。反正日本金融和经济发达,就算不能手机支付,还能刷信用卡,就算不能刷卡,还能比较方便的在ATM机取款,后来,我在日本能刷银联的ATM取了两回。

语言
我的英语属于实用型,说的连成句子肯定不会,但是单词和大概意思能听懂,日语完全靠看了十几年的日语原声动漫,五十音看不懂,但是日文里汉字非常多,看完可以蒙个大概,可是关西的交通工具上的站名太坑了,明明在站台都是汉字,可是到车上的显示屏上就是罗马字(也就是用拉丁字母表记的日语),根本看不懂,等到把字母拼出来,在脑海里反映出地名的话,应该不知道已经坐过多少站了吧,日常常用单词大概能听懂,说是肯定不会了,出国这几回日常沟通问路买东西啥的完全无障碍,我这么破的英语还能不影响旅游,我也挺佩服我自己的。

行程

第1天 沈阳——大连
第2天 大连——大阪
大阪——京都
第3天 京都——奈良
奈良市综合观光案内所
中川政七
奈良公园
冰室神社
吉成园
依水园
宁乐美术馆
东大寺
正仓院(外观)
二月堂
若草山(外观)
春日大社
奈良国立博物馆
兴福寺(外观)
奈良县立美术馆(外观)
东向商店街
伊东屋
第4天 金阁寺
YOJIYA
京都御苑
二条城
平安神宫
茑屋书店
祇园
八阪神社(外观)
京都拉面小路
第5天 伏见稻荷大社
国宝三十三间堂
京都国立博物馆(外观)
清水寺
京都铁道博物馆
东急手创
鸟贵族
一兰拉面
第6天 瑠璃光院
LOUIS ICART美术馆
京都——大阪
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
梅田
第7天 大阪历史博物馆(外观)
大阪城公园
天守阁
丸善书店+NAGASAWA
LOFT
心斋桥
道顿崛
一风堂
日本桥
第8天 大阪环球影城
哈利波特禁忌之旅
鹰马的飞行
魔杖魔法
飞天翼龙
蜘蛛侠惊魂历险记
好莱坞美梦
魔鬼终结者
园区51——遭遇不明物体
小黄人调皮闹剧
第9天 大阪——大连
大连——沈阳

奈良的几个景点离的都很近,我把京都想玩的景点按照大概东南西北的方向分了一下,每天走一个方向,大阪可看的景点不太多,奈良靠走,京都靠公交,大阪靠地铁。下回再去关西,我想坐一下奈良和大阪的公交,到京都感受一下地铁,但是京都的地铁线路太少了。
为了更直观的看到景点的位置,我在百度地图上把奈良、京都、大阪三个城市想玩的景点分别标注出来,打印了三张地图随身携带,到哪个城市就拿哪张自制地图,在地图背面标注开放时间、价格和盖纪念章的位置,有了开放时间就能按时间和距离给每天想去的地方排个顺序,不浪费一分钟游玩时间。日本的景点不论大小都有官网,把上面的地图下载打印,提前就能知道大概的游览路线和游览重点了。国内的景点应该学习一下日本,现在国内景点网站里面内容老旧,我还看见不少游览图用的是8090年代的,又模糊又过时,现在国内还提倡环保好多景点和博物馆都不提供纸质的宣传册和导览图了,那就更需要把网站做好啊。
到了关西才发现有外国游客是像我一样拿A4纸打印地图的,有拿孤独星球的,中国游客拿手机导航,欧美游客根本不拿手机导航,中国游客很多拿单反,欧美游客拿旧款卡片机,一目了然。

第1天

9月30日晚上坐高铁,从沈阳到大连,十一放假前的国内高铁也必须提前定,不然肯定没有想要的时间的车次。因为车站内的餐饮店好多在重新装修,没什么可选的,最后买的吉野家,哈哈,没到日本先在国内吃吉野家,我也是醉了。在大连的住宿,我选择的地点是离机场近的7天,因为第二天是上午的飞机,我不想再拎着行李走来走去,而且,我是7天的老会员,平时国内旅游能住7天的就都住7天了,肯定比正常定要便宜,但是也算是习惯思维了。7天的会员每天晚上可以领免费的牛奶,大家可以晚上7天以后去前台问一下。没打车,也没坐地铁,公交一趟直接能到,图省事,但是,公交各种绕圈,很晚才到。大连的公交不能刷手机,为了投币,我老公特意去便利店买了瓶可乐,哈哈哈哈。

第2天

10月1日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懒懒散散的出去吃早饭,搜了一下附近有个小商业街,那就吃麦当劳吧,结果在商场外围转了一圈才找到麦当劳的门。

吃完饭回7天拿上行李打车去机场,因为这个区很偏,等了很久才有出租车,大连的出租车是4毛4毛的跳,到机场之前跳的我心惊胆战的,以为起步价就能搞定,但实际上还是超出了不少。
大连机场的免税店比沈阳的多,面积也大,照例给老爹买了两条烟,我和我妈认为我老爹的人生最大爱好就是抽菸,虽然不鼓励他,但是每回出国旅游都会在免税店或者当地买两条给他尝个鲜。
大连机场里的饭店太少了,走了一圈一共就发现了一家咖啡简餐和一家赛百味,没啥好选的,就赛百味吧。

春秋航空上把廉航变成了廉价购物团,全程都在卖东西,好在大连离大阪近,两个多小时就到了。春秋的银卡会员送矿泉水,回程我和我老公换了下位置,我俩都是一个姓,然后空姐过来,对我老公说X先生给您会员的水,哈哈哈哈,空姐应给很纳闷吧,说好的会员资讯上是女士呢,怎么变成男的了。

不知道关西国际机场还分了两个航站楼,回程时才知道,只有春秋和PEACH在T2,出了航站楼研究了老半天才弄明白,要从T2坐免费的接驳巴士到T1,然后才能出机场,靠腿儿是走不出机场的,两个航站楼离得老远了。
到了T1就能看见JR人工售票处了,买的ICOCA卡(我喜欢叫它企鹅卡,还可以选限定图案的,我选的是HELLOKITTY,我老公选的是黄底日本传统图案的)和去京都的票,有中文店员,但不是普通话,是台普或港普,后来在关西遇到的中文店员或工作人员都没有真正说普通话的。
关西的火车站和国内一样在地面标示处排队等车,一条线路上往返几趟列车,要看准车次再上车,一列车分为指定席和自由席两种车厢,车身上有标志,为了便宜,再加上距离都很近,我和我老公都坐的自由席。日本的慢车感觉像国内8090年代的地铁,一点儿都不像火车。
都说日本的交通很复杂,但其实做一两次之后就习惯了,在日本的整整7天里,我和我老公一次也没坐错过。
日本的火车也有很多“限定版”,在机场火车站等JR时,反方向开过去一列HELLOKITTY,我跑过去一顿狂拍,我老公就和我说这趟车肯定是到终点站了,之后能调头回来,果然过了一会儿,这辆车又开回来了,我们去京都就坐的这趟车,给我高兴坏了,在机场火车站还看到了一列铁胆火车侠,不过这趟车是到大阪的,回程虽然我们从大阪到关西机场,但是坐的最早一班并不是铁胆火车侠,大概7点多开始才有,很遗憾没有坐到,希望再到大阪时能坐到这趟车。

京都的住宿是在一家公寓式连锁酒店,没有前台,全程自助入住,从进门到扫描护照,再到办理入住和领取密码,都是在各种机器上自己操作,每一步按照说明操作就可以了。虽然房间内面积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开放式厨房冰箱锅碗瓢盆洗涤剂,洗衣机洗衣液,干溼分离洗漱间浴缸储物间,啥都有,太方便了,唯独没有拖鞋,后来我俩觉得应该是进门就脱鞋,在屋内光脚走。这家环保的一点是智慧马桶上面有个水龙头和小水池,洗手水就变成冲马桶的水了。京都的酒店价格比大阪便宜多了,4晚京都和3晚大阪差不多。


晚饭就在酒店边上找了一家,吃的铁板烧,店员不会中文,英语也不太会,选单完全是日文,看了好久才看明白,我觉得都能有半个小时,顾客都是本地人,应该是白领们下班了来聚餐,总体觉得好吃又不贵。

第3天

10月2日,到京都第二天一早就直奔奈良而去,奈良是必去的,因为我问我老公去关西想看什么,除了他告诉我“啥都行”之外,说的唯一的就是他想看小鹿,好吧,去关西花了这么多银子,竟然只是为了小鹿。但他真的很想看,在奈良公园他和小鹿玩的可开心了,看小鹿看了好长时间,怎么说都不走。
去奈良坐近铁会比JR便宜些,但是在机器上买的是JR的票,在车站里坐的是JR的车,没研究明白。奈良的JR车站和近铁车站是分开的两个车站知道怎么坐,京都的近铁在哪儿是真没弄懂。

JR奈良站出来就是公交车站,很多游客坐着公交去的景点,我俩没坐,看着导航很近,就走着去的,我很庆幸是走着,因为路边有很多特色小店,看到了中川政七,买到了很多小纪念品和御朱印帐,给我老公斥巨资买了个抹茶冰淇淋,900円合人民币60块钱呢。JR奈良站边上就是奈良市综合观光案内所,后来在京都和大阪我都没找到,少了一部分手帐素材,让我很伤心。

现在到奈良旅游,如果没看小鹿就好像没来过奈良旅游一样。刚进公园的范围内,就开始出现好多鹿,我老公迫不及待的去买了鹿饼,我在马路对面等他,结果我看到他在等红绿灯时,一只鹿在咬他的T恤,那么多人不咬就咬他,把我笑坏了,我还撺掇我老公尝了一下鹿饼的味道,他还真尝了,然后告诉我就是普通饼干的味道,哈哈哈哈。
鹿实在是太多了,从山下的公园,到山上的草丛里,到处都是,一些公鹿的角被锯掉了,它们也是最脏的,母鹿和小鹿都很干净,小鹿很小,刚出生没多久,真的好可爱,我同屋的同事交给我的任务是摸摸鹿的毛,告诉她什么手感,答案是毛毛是硬硬的。鹿们现场拉粑粑——小黑球球,让人很幻灭。
刚开始用鹿饼喂鹿就遇到了一个骑自行车的日本大爷,应该是来散心的,送了我一把果实,说鹿们很喜欢吃,我说是枣,我老公说是松子,究竟是什么我俩也不知道,果然鹿们很喜欢吃,吃的时候会舔到手心,黏糊糊的。

冰室神社是我在日本看到的第一个景点,也开启了我在日本收集御朱印之旅,这是间小小的神社,并没什么可看的,但是写御朱印大爷却告诉了我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注意事项,大爷英语非常好,我英语说不好但是听还大概能听懂,他想告诉我费用要等到他写完再给,不要心急,不能一上来就给费用,费用要放到小盘子里,文字是想写英文的还是日文的,我当然是要日文啦,最后他还给御朱印来了个除灾的仪式,用两块石头互相敲打了几下,整个流程才算结束。

吉成园是我在日本参观的第一个日式庭院,售票处的阿姨用流利的英语反复向我们确认,这不是隔壁的依水园,我们说我们知道,我们就是来参观吉成园的,然后她说你们知道这个景点是向外国人免费的吗,我们说不知道,从来没听说过它是免费的,阿姨让我们出示了一下护照就让我们进去了,后面的外国游客(应该是东南亚某个国家的一个家庭)再过来,我感觉她就没有和他们说这么多了,当然肯定还是要让他们出示护照告诉他们免费的。之后,我们在其他景点再也没有遇到说英语的工作人员,当然汉语也没有。


吉成园隔壁就是依水园,两个园门是紧挨着的,依水园比吉成园要大一些,但是同样都是日式庭院,我最喜欢的就是苔藓,在地面上绒绒的一层,非常美丽。


依水园的门票和宁乐美术馆是在一起的,从依水园出来就能看到宁乐美术馆了,当时的展览叫“汉字 形と美”,日本的博物馆基本都不让拍照,这个小小的私人美术馆应该是我这几天为数不多能拍到展品的地方了。

东大寺是到奈良一定要参观的景点,依附于它的小景点也很多,散布周围,此时,是日本中学生修学旅行的时间,各个著名景点都是一队一队的小男孩小女孩。东大寺博物馆面积不大,藏品不多,还不能拍照,但是日本的景点对残障人士很友好,我在很多景点都看到坐轮椅的和智障人士参观各种景点和博物馆,公共设施非常完备,丝毫不受影响。东大寺殿内柱子上有个大洞,很多学生从里面钻进钻出,还有卡在里面的,学生们互相拍著照片,大家笑成一片。
出了东大寺,我俩往正仓院走,刚开始我指的方向是对的,结果跟着我老公走,在正仓院的院墙外整整绕了一圈才找到大门,彼时正仓院并不开放,一般看正仓院展大概都要到每年的10月下旬才开始开放,如果我们只能在十一这种长假来日本旅游的话,那么退休之前是无论如何都看不到了。
二月堂也是附属于东大寺的,但是在小山之上,能够看到奈良的市景,也算是高处的风景了。在走出二月堂的台阶上,对面走来了一个日本男中学生用日语和我打招呼,我能听懂,但是不会说,只能向他点头示意了。


从二月堂出来向春日大社走会路过若草山,山上没有树木,全是密布的青草,拍照应该非常好看,因为时间关系,并没有向山上走,而是直接去春日大社了。
春日大社的占地面积也很大,可看的地方很多,但是需要额外交一份门票钱,同样感觉时间不够用,就简单参观了一下,然后又进到春日大社国宝殿参观。

在奈良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奈良国立博物馆,新馆还没开放,只能看到佛像馆和中国青铜器馆,但是不能拍照,这让我这种博物馆狂魔很纠结,因为具体的展品看完就会忘的。参观到一半时我发现我的鞋底沾到了口香糖,口香糖又带了一大块土和草,正在我纠结怎么办的时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大哥跑去拿了个塑料袋,帮我把这些脏东西弄掉了,感谢大哥,给博物馆添麻烦了,还有,这是谁这么不厚道,乱吐口香糖啊,太过分了。

从奈良国立博物馆出来,时间接近四点半了,这时附近的兴福寺和奈良县立美术馆都不允许游人进入了,只能参观了一下外观。

最后,往近铁奈良站走时看到了东向商店街,算了下时间回到京都时,吃晚饭就太晚了,就决定在这里解决,在商店街内走了一圈,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买了两个大福,一人吃了一碗乌冬面,味道很一般,对这种网红商店街的食物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凑活着吃吧。
京都站和伊势丹是连成一体的,回到京都后赶紧到伊势丹里的伊东屋逛了一下,买了些文具,对于手帐小白来说到日本的各个文具店朝圣也是很必要的。伊东屋在伊势丹的十楼,很小,东西种类不是很多。8点闭店,可以退税,但是要收手续费,退税有自助机器,但是人还是很多,速度很慢。

第4天

10月3日,在京都游玩的第一天,以为不需要巴士一日券,结果又累票价又贵,太不划算了。
第一站先到金阁寺,也是全天行程中离市区距离最远的,然后一点点往市内走。在金阁寺门外的路口,也是我这次日本之行唯一看到交通疏导人员的地方,是两个大爷,头发花白,如果是国内这个年纪早就退休了吧。需要疏导交通,可见有多少游客来金阁寺参观了。金阁寺参观时间很短,二十分钟足够,因为只适合拍照,建筑是不开放的,拍完照在园区内简单绕一圈就出去了,再怎么仔细看也没什么可看的。出了金阁寺还发现了日本网红品牌Yojiya,东西还是很贵的,只能买得起护手霜当伴手礼。


第二站是京都御苑。参观是免费的,每个人在进门的时候给发一个入门证,参观完再收回。占地面积和中国帝王的住所没法比,太小了。花园小小的,但是很美。中午在附近的松屋解决的。然后还把护手霜的袋子忘了,参观完二条城才想起来,回来找确实找到了,但是店员不会英语简直没法沟通。

第三站是二条城,售票处前面人山人海,好在有自助购票机,速度还是挺快的,但是这个机器只能用VISA和MASTER,没有银联,但是也没有JCB,这就说不过去了吧。二条城最有趣的是踩在地板上会发出声音,称为“鹂鸣地板”,但是室内不能拍照天守阁正在维修,后面的景点也有几个在维修,清水寺的舞台啊,京都国立博物馆啊,三十三间堂啊,严重影响参观心情。走到这时,我已经精疲力尽,感觉屁股以下都不是自己的了,太累了。

第四站是平安神宫。我老公说来平安神宫就是为了看大鸟居,主要参观了神苑,进入神苑后,就开始下雨,这天下午4点到6点的雨可把我俩浇坏了,为了轻装上阵,就带了一把伞,雨越下越大,打着伞还浇的透心凉,运动鞋都变成水鞋了。这段时间还是日本的台风季,本来我老公的同事大姐比我们晚两天回国,但是就是晚的这两天让她赶上了台风,航班一直取消,困在大阪好几天,签证都快过期了才回到国内。平安神宫边上就有茑屋书店,里面没什么文具类商品,简单逛了逛,顺路避个雨。

最后一站是祇园和八阪神社。这附近还分布著圆山公园等其他小景点,因为下雨,在八阪神社里走了走就回去了,夜雨中八阪神社亮起的灯笼特别美。

在京都游玩的4天,每天从京都站出发,又回到京都站,这天的晚饭是在伊势丹楼上的拉面小路解决的,和前一天的乌冬面一样难吃。而且整个拉面小路的地面上都浸透著拉面的味道,不是香喷喷,而是臭烘烘的那种,太难闻了。

第5天

10月4日,前一天回松屋找护手霜的时候路过地铁站,刚开始不知道一日乘车券在哪里买,觉得地铁肯定能买到,就进到地铁里买了,后来发现,在公交车上找司机也可以买,当天第一次要放进公交机器里打日期,之后给司机看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超出范围要补交通费。
第一站是伏见稻荷大社。因为免费,所以人多,人山人海,人挤人,是在京都我去的景点里游客最多的,因为人太多,没走到最上面,差不多才走了三分之一我俩就往回返了。

第二站国宝三十三间堂。外观在施工,拍照就没那么好看了,内部不能拍照,在主尊佛像供香处香菸缭绕,一群日本男学生站在前面狂吸香气,特别搞笑,蹭了一会儿欧美旅游团导游的英文讲解,能听懂一半吧。

三十三间堂的对面就是京都国立博物馆,不过很可惜馆内当时是不开放参观的,如果参观只能看看庭院,然后竟然还要收260日元的门票钱,就没进去,还好纪念品商店在外面,就简单逛了下,出来后和我老公抱怨,最近和博物馆犯克,像西藏博物馆、甘肃博物馆大老远的去了都不开放看不了,正说著,一对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的中国夫妇中的女生说她也是这么觉得的,她也有几次有好几个重要的博物馆都没看到,哈哈哈哈。
从京都国立博物馆出发坐公交去清水寺,下了公交后要走一段石板路才能到,在两边的店铺中发现了一家小饭店觉得很不错,看看时间快到中午了,那就吃个午饭再走吧。这家店是三个老奶奶经营的,一个负责收银,一个负责传菜,一个负责烹饪,除了我俩是外国游客,其余都是当地的日本人和来旅游的日本学生,这家店的食物味道太好啦,真是意外之喜。

清水寺是这次关西之行中我最喜欢的景点,天终于晴了,大雨冲刷过后,蓝天白云映衬著红色的清水寺,像画一样美,但是清水舞台正在维修,显得白璧微瑕了。

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是京都铁道博物馆,我问我老公你想去这个还是京都漫画博物馆,他说他要逛这个,其实我比较想去漫画博物馆,不过迁就他一下吧,男同胞果然大爱这类博物馆,逛了好几个小时,快到闭馆了,才出来。但是确实很不错,一共三层,有很多展厅,还有各种活动,有广场、扇型车库、顶层观景平台,实在太大了,走的脚都要折了。
门票有点小贵,但是几个人一起去的话,能拿到不同的票,有自助售票机,出示一日乘车券还有优惠,但是我俩不知道怎么用,就原价买的票。里面有日本各个时期的火车,但是一些古老的车厢也没有办法到驾驶室和车厢内参观,有很多互动体验的专案,一个演出有固定时间,晚了门就锁了进不去了,没看到,我老公埋怨我在观景平台上耽误太长时间;一个需要换整理券再抽签,抽中才能玩,不过我俩没有抽中;还有一个轨道小火车,可以操作著行驶和进站,只有日文说明,我老公试了好久才弄明白,但是玩了好几次;在观景平台上能看到从京都站开出来的车,这个博物馆附近有好多条铁轨,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火车开过,我们还看到了观光的蒸汽火车在倒车。最后的重头戏是参观扇形车库和蒸汽机车,本来不知道有这个专案,在展厅里我听到了蒸汽机车的汽笛声,我就和我老公说应该有,拖着他赶紧按着声音的方向跑过去,果然是,而且是当天最后一次,这个活动每天是按照固定时间表演的。跑过去时活动刚开始,还有主持人在讲解,不过离得很远声音很小,啥也没听见。司机和工作人员表演了保养机车、加水加煤,然后通过扇形铁轨调转车头,最后把机车倒回车库中。

晚上先到四条河原町,特地来这边的原因是我想逛文具店,但是忽悠我老公说是晚饭在这边吃好吃的美食,正好在路边看到了鸟贵族,但是在一栋楼上,烤串种类不多,但是非常好吃,把想吃的尝了一遍就没再多点,但是也吃不饱,搜了一下附近有好多家一兰拉面,然后就打算再吃一顿。走出鸟贵族就看到了想逛的东急手创,一共四层,但是专门卖文具的只有一层就是在第四层,东西也不算多,其他楼层算是卖杂货的,什么型别都有,营业时间到晚上8点半。出来后没走几步就有一家一兰拉面,导航不准啊,还是我用眼睛看到的,结果吃完一兰才发现,面量很小,也吃不饱。这家一兰拉面在门口前面的地面上还有个标示,意思是站在这个位置上拍照最好看,哈哈哈哈。我本身就感冒了,嗓子疼,一兰太咸了,吃完嗓子更不舒服了,我点的是普通的,我老公很奸诈点了清淡的,我也不知道还分几种口味啊,但是就算他点了清淡的,也觉得很咸,他觉得味道一般,没有之后我们在大阪吃的一风堂好吃,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还可以买速食的带走,我俩买了两盒。

第6天

10月5日,原定这天就是从东京到大阪,后来觉得大阪也没有那么多景点可看,白天可以再逛一下京都,临时选的去瑠璃光院,前一天晚上在东急手创的金额可以退税,但是只能在大丸百货,大丸百货的闭店时间比东急手创早,当天没退成,又搜了一下,发现四条河原町也有公交车到瑠璃光院,就一早先去退税。
这时酒店已经办理退房了,又不想拖着行李到处走,京都站内外有很多行李寄存箱,外边的已经没有空的了,这是有个在外边存包的香港大姐告诉我们京都站地下有很多,还有大的行李寄存箱,我俩找了老半天才看到,确实很多,京都站地下的商业街我俩就没逛明白过,一会儿就迷路了,刚看见的店铺回头就再也找不到了,哈哈哈哈。京都站的中文服务小妹妹是香港人,她听不懂普通话,当然东北人永远认为自己说的是普通话,而且还没有口音,反正沟通很费劲。大丸百货刚开店我俩就到了,是第二个退税的人,第三个退税的也拿着东急手创的袋子,哈哈,应该也是前一天晚上买的。
在四条河原町的公交站就看不懂应该坐哪辆公交车了,有个日本老奶奶看我们到处找,就告诉我们应该坐17路,17路车长什么样子,大概多长时间来一辆,后来车来了,老奶奶指指车告诉我们应该坐这趟,老奶奶全程日语,我大概听懂了,真是太感谢啦。因为这天在京都就一个景点,我们就没买一日乘车券,瑠璃光院已经超出范围了,就算用一日券也要额外支付车费。
瑠璃光院附近有小小的火车站,还有比睿山的缆车,下次来可以坐火车应该会快一些,公交走了好远,走了好久才到。瑠璃光院不在马路边要沿着小路走进去,门票是这次关西之行最贵的,据说是全日本第二贵的景点,但是门票还包含附近的美术馆。瑠璃光院作为网红景点,除了镜面一样的桌子拍照好看外,并没什么可看的,我老公说不值得来一次,而且票价还那么贵,太不划算了。买完门票后会给个袋子,里面有宣传册、抄经纸、笔等等,进去后首先是抄经,参观后可以供奉,他家的御朱印不是现场写的,是提前写好一沓放在桌子上,大家随意拿,而且奉纳也是随喜,想给多少给多少,放进钱箱里就行了,没有工作人员看管。


这家美术馆主要展览了一位法国画家的作品,但是应该不太有名气,没听说过这个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一栋漂亮的小楼里,屋内间或挂著画作,人很少,非常适合拍文艺照。

往返京都市内和瑠璃光院的公交车车次较少,是有固定时间的,大家制定行程和参观景点往回返时要看好时间,错过时间就要等很久了。
回到京都站后看到了一家大起水产回转寿司,那就吃寿司吧,味道还可以,选单上还有鲸肉寿司,不过当天没有。
大阪站附近就是梅田,还是把行李寄存再逛吧,可是车站分好多层,出站时就转向了,晚上回来找行李寄存箱又找了好久。
我之前就写好了每个景点的开放时间,到大阪正好是周六,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在周六晚上是延时闭馆的,正好可以看看,常展虽然不收费,但是特展都要额外掏钱,常展没什么看头,而且我俩也没那个艺术细胞,根本也看不懂,在常展厅内逛了一圈就走了、
在阪急买了专柜彩妆,人山人海啊,而且还发号牌,工作人员是一对一服务的,等了好久才排到我,白白耽误时间。
我们住在日本桥附近的一家连锁酒店,据说是在猫途鹰上日本桥地区排名第一的,网上说有中文店员,实际上前台小哥好像是东南亚华人,反正说的是英语,估摸着我老公是靠猜的办理的入住和听得注意事项。房间面积太小啦,行李箱都打不开,床是超小号的双人床,感觉要两个人上下摞著才能睡得下。

第7天

10月6日,开始逛大阪的景点,大阪市内著名的景点不太多,打算一天内看看就差不多了。大阪城天守阁附近景点比较密集,又买的地铁一日券,时间不同价格不同,周一到周五是800日元,周六周日和节假日是600日元,正好周日,价钱便宜,啊哈哈哈哈。
出地铁站先看到了大阪历史博物馆,等了一会儿开门了,博物馆是收费的,感觉应该没什么可看的,就没买门票,在一楼大厅简单逛逛。然后直奔天守阁,天守阁确实值得一去,每一层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看着日文展板也能知道很多日本历史,可以坐着直升电梯从顶层开始参观,直升电梯只上不下,只到5层,顶层8层是环形观景平台,可以看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大阪,还有展板告诉你看到的建筑物都是什么。

从天守阁出来后又去了梅田,因为想逛文具店,又把我老公骗过去了,按照导航找NAGASAWA,怎么都看不见招牌,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MARUZEN里面,MARUZEN就是丸善书店,里面果然是钢笔的天堂,但是对我这种穷人来说,还是用中性笔写手帐吧,贵贵的钢笔看看就好。
快到中午了,我俩又走回丸井百货吃午饭,我老公说应该先去LOFT肯定离这里很近,我没信他的,结果吃完饭回来发现LOFT就在丸善书店的背面,白白往返了一次。按照大众点评上搜了一家网红店铺,在梅田商业街地下一层,小小的门面,一次也坐不了几个人,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吃上,不过味道很好。
之后又去了LOFT,这才是手帐ER的天堂,文具品种太丰富了,新品也很多,我连逛带买,呆了好长时间,不过退税柜台的工作人员小哥动作太慢,除了我和我老公,前面只有一个大哥,结果他给那个大哥办理加上包商品,足足半个多小时,我俩也很慢,差不多二十分钟吧,我想说小哥,你是怕把商品吓到吗,这么慢。在LOFT的杂货区给我老公买了个“大件”,也是唯一关西之行给他买的东西,就是一个卡通肥柴的充电线保护套,哈哈哈,我太坏了,毛爷爷都用来给自己买手帐和文具了。LOFT里还有妇联和哈利波特的快闪店,买了不少联名手帐用品。

从梅田往酒店走,心斋桥、道顿崛和日本桥是连着的一大片商业区,我们在心斋桥出地铁开始逛,一边逛一边往酒店方向走。心斋桥的母鸡价格和国内差不多,商场里有JUMP和宝可梦的店铺,商业街上还有迪斯尼的店。一风堂的拉面好好吃,白丸就是原味,赤丸就是辣味,我们有买了两份速食的带走了,都是本地人在这里吃面,貌似没看到什么游客。

第8天

10月7日,全天都是环球影城之旅,这天和前一天的时间安排也是我特意调整的,10月6日是周日,如果去环球影城本地人也放假肯定人更多,周一人会少一些,10月7日是周一,博物馆还放假,所以这两天颠倒一下行程刚刚好。没买快速票,基本刷遍所有想玩的专案,哈利波特和蜘蛛侠玩了两遍,晚上坐的晕的都快吐了。
环球影城到底几点开门没弄懂,就按照网友说的大概时间提前一些到的,在网上买票的话,进门扫二维码就行,很快就能进门,工作人员只负责检查包包,食物可以带,应该是不可以带水。第一站直奔哈利波特区,我俩没找到中文导览图,拿的日文的,完全看不懂,站在我们前面排队的正好是一对中国母女,和女孩借的中文版拍了个照片。
一早人不多,哈利波特园区的两项很快就玩完了,禁忌之旅是3D飞车,场景宏大、制作精美、惊险刺激,鹰马的飞行是小型室外飞车,当作之后大型过山车的预热,十分不错。除了城堡和商店街外,园区内还布置了海格的小屋,罗恩家的轿车,晚上车灯还会一闪一闪的,让人很是惊喜。买了个蛇院斗篷的钥匙扣,打算给OB娃穿,黄油啤酒好好喝。为了先玩专案,就没逛商店街,打算天黑再来一次。天黑之后把商店街认认真真的逛了一遍,在魔杖店看了表演,又买了魔杖,把魔杖互动游戏整个玩了一遍,玩这个都是小朋友,我和我老公厚著脸皮排在小朋友们后面,玩这个需要一定技巧,应该是有红外感应装置的,站在指定位置,对着看到的装置,按照说明书的动作,动作要不快也不慢,但是不是每个人每次都能成功的。魔杖店是固定时间才放进去一批游客,晚上两个专案也要排好久,还有专门参观城堡是不需要排队的,晚上又玩了一次禁忌之旅,又累又饿,玩完这次晕的都快吐了。
飞天翼龙是大阪环球影城最惊险刺激的专案了,人不是正面向前,而是像翼龙抓着人后背一样,脸朝着地面的,高速旋转翻转,吓得我都不敢睁眼睛,安检也是最严的,衣服兜里什么都不可以有,不能带眼镜,鞋带要系紧,如果是没有鞋带的鞋工作人员会给一个橡皮筋把鞋和脚绑在一起,拖鞋当然就更不可以穿了,手表也不可以带,显示屏上反复播放安全注意事项。我本来不敢玩这种专案,但是我老公不愿意一个人排队玩,我就只能舍命陪他了。
蜘蛛侠也是3D飞车,游客跟随蜘蛛侠在纽约的高楼街道间打击坏人拯救世界,和哈利波特禁忌之旅不同的是还有特效,水雾和震动与剧情分秒不差。
之后看的一个专案刚进去以为是看贞子,结果发现是魔鬼终结者,先看视讯了解剧情背景资料,然后是场景互动,最后是舞台剧,主持人小姐姐现场调动气氛,不过只有日本人听完才笑,我们和欧美游客一起面无表情,完全听不懂。
好莱坞美梦是普通的云霄飞车,惊险刺激程度比飞天翼龙差多了,逆转世界,是好莱坞美梦中游客背对着前进的方向,我劝我老公单独玩一次逆转世界,不过他死活也不肯。
园区51是在迷宫中有工作人员扮成僵尸,从各个角落出来吓唬游客,由于用帘子、布展等各种东西遮挡,游客又是一批一批被放进去的,经常能听到前面游客的尖叫声,不过我们这组男生多女生少,没有怎么被吓到,最后还会被水喷,不过我俩提前躲的远远的,避免了溼身的命运。
小黄人园区从早到晚在手机APP上看都是要排队2个小时以上的,就算快闭园了,还是排了好久,可能来环球影城的所有小朋友都在这一区了吧,把游客带进一个像电梯一样的屋子里,然后看视讯,出来后坐过山车,其实就是原地摇晃的座椅和穹顶巨幕,所以小朋友们也能玩。
十一期间的晚上就开始万圣节游行活动了,有僵尸、机器人、小丑等很多组合分散在园区内。

第9天

10月8日凌晨就起来了,坐最早的一趟南海电铁到机场,免税店里日本特色网红零食种类好多,最爱生巧和薯条三兄弟,白色恋人买少了,回来都送朋友了,自己一盒也没有,还好留给老爹老妈公公婆婆的有,蹭他们的吃了一块,好好次啊。买化妆品的结账柜台排出老远,都不知道登机前能不能结上账,关西本地特产和化妆品公用一个结账柜台,所以关西特产一样也没买,很遗憾。

日本之行就这样结束啦,希望下次能去东京玩。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