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屎洲特别地区位于大埔区三门仔一带,划定于1999年4月9日,由马屎洲、丫洲、洋洲以及一个位于盐田仔旁的未命名小岛组成;占地61公顷,是香港的第四个特别地区;特别地区内的岩石,被认为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三亿至二亿五千万年前的二迭纪及侏罗纪时期;特别地区内设有自然教育径,让游人感受远古时期香港地貌。

前往的交通和路径

可先搭乘“东铁线”到“大埔墟铁路站”,然后到旁边的巴士总站乘搭74K巴士或到与其相邻的小巴站乘搭20K小巴到“三门仔”巴士站下车。

三门仔巴士站下车。

下车的地方有一家“皇朝渔苑”和一座风雨亭!

到达三门仔巴士站下车后跟着这个指路牌方向走!

沿路会经过“三门仔村码头”,右侧是三门仔避风塘;(温謦提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洗手间了,也没有店铺民居,吃的喝的拉的都要先解决才好进山!)

站在三门仔路向西可以看到前方远处的大埔墟。

见到这个指路牌就开始上山了!(这‘山’也就不到100米高的小山岗,路也挺好走的;不过途中有很多很多墓地,胆子小的以及清明重阳等扫墓人多的时节就别去凑热闹了!)

潮汐表——要到海岸公园游览,必须要注意了解潮汐情况,最好是退潮时进入,涨潮时海水会把很多有观赏价值的岩石,景点以及部分游览通道淹没甚至会把连岛沙洲给淹掉导致进不了或没退路!

开始上山的那段路的栏杆是漆成绿色的

挺好走的路!

透过树丛的空隙向北可以看到八仙岭下建于洞梓山上的“慈山寺”和素白的观音圣像!慈山寺推行无烟敬拜供水礼佛方式并限制入寺人数,不接待旅行团;每天限额400人,接受网上和电话预约,入寺分八个时段分散人流,参观者可参加抄经、供水和行禅等活动。

七十米高的素白观音圣像位于洞梓的“慈山寺”内,以超过六百吨的锡青铜铸造,外表喷涂白色氟碳自净漆,造型追模宋代福建德化出产的白瓷观音,立于六米高圆形平台之上,双目低垂俯视,头披纱巾,右手持宝珠,左手则持瓶口向下净瓶施撒净水,寓意观世间众生疾苦,法相慈悲,清净庄严。

步行约半小时就到了三门仔山顶的风雨亭;在这可稍作休息并欣赏四周远处景色!
但也因为这里视野宽广景色怡人,所以这脚下周围也是墓地最多的地方!

东北方向近处是船湾海,远处左边山峰是八仙岭,右边是船湾淡水湖的堤坝!近处水面上分布著不少养鱼的“鱼排”。

往西南方向看到的远处是香港中文大学,科学园一带;右面近处的是三门仔一个凸出的小半岛;一艘快艇从吐露港的海面划过让平静的水面泛起了一丝涟漪!

南面隔海相望的是“马鞍山郊野公园”和山下的“马鞍山市中心”;中间的小岛就是“丫洲”。

路旁长著一种我叫不出名称的野果子,有点像“油甘子”真想咬一口试试!

过了风雨亭就开始下山了。

见到一棵周身长满刺的小灌木

这刺跟一种叫“鹰不泊(勒欓)”有些相似!长得也太吓人了,老虎屁股摸不得呀!

见到这铁红色的栏杆就差不多到山脚了!

这不,已经看见“马屎洲”了,连岛沙洲也清晰可见!

进入马屎洲特别地区

马屎洲特别地区平面图及自然教育径线路图

连岛沙洲的形成过程

自然教育径上的“观察点”和“传意牌”位置

自然教育径上“传意牌”的部分地质百科资讯。

今天运气不错,碰巧是低海潮时段,连岛沙洲已变成“连岛沙滩”了!

连岛沙洲上香港政府放置了不少花岗岩石块,涨潮时也可以“跳跃式”通过,不过就要看你的身手了!潜在很大风险的,还是退潮时段进出为妙!

连岛沙洲北侧停靠着好几只小快艇,可以包租或合租来环岛游览或者往来三门仔码头(巴士站)与马屎洲;一趟船费用大概200至300港币(约30元/人)。

节假日来这里游玩的人还是不少的

海水清澈见底

石头让人马上会使人想起它哪独特又有点重口味的名字!不过海水却是清澈见底,周边的景色果真是亮瞎眼了!

有种把绿叶插在“马粪”上的效果

各种靓海滩!

这木桨应该是大埔某乡村的“龙舟队”的吧,损坏给“牺牲”了,我拿来插在石缝里给它拍个“遗照”纪念一下吧!

在这么个不大的范围内,几个沙滩分别由几种不同的物质构成,这也够特别的!哪些小石头和粗沙粒看起来蛮漂亮的!

各种色彩斑斓的岩石——靓

马屎洲——值得去探索一番的特别地方!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