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第一次登澳门,对归来兮之澳门有着特别的期待,这个蛋丸之地在外游荡了近百年的历史,归来后会是怎样的精神儿,我还满是期待的。当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一个大赌场,到处是高阶的、豪华的、吸睛的超级豪华的大赌场。

当2018年1月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发现它已默默地有所改变,除一成不变的豪华赌场外,还特别注意旅游业,开始注重打造其特色产品,当然这离不开每天从珠海拱北口岸到澳门来的大量的内地游客的倾力支援。

相隔七年两相比较,惊然发现澳门其实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我们变得更理性化和自由化,变得更具多样性,并能惊喜的发现那些贴近原貌、不为人知、秀外慧中的小清新的地方,透过这些去感悟这片土地,发现它的美好。

拱北口岸地处珠海市,陆路与澳门相连,地理位置特殊,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拱北口岸作为我国的第一大陆路口岸和全球最大陆路口岸,其通关能力非常强,日最大通关能力50万/人次,它是珠海的标志,也是祖国的国门。

这次我们计划是开车走港珠澳大桥,为此全家办理了香港通行证。那知出发前得知港珠澳大桥还没正式通车,这叫我们欲罢不能。于是修改计划,自驾到珠海,将车停放在珠海,由拱北口岸过关去澳门游玩,再由澳门坐船至香港,然后从香港乘快车到深圳,最后从深圳坐高铁回珠海。
于是,我们在祖国的南方划上一个圈。

清晨在拱北口岸的货币兑换中心换了2000元的港币后,开始步入关口准备入关。

早上从拱北口岸进入澳门的人特别多,人们快步走过长长的通道。

从这里进入出境大厅

过关的人很多,但通道很多,过关也很快速,基本上看了通行证就入关了。

出关后在澳门看见的第一个建筑就是这个黄色的如拱门般的建筑物,但人们不从此进入,而是从旁边走出。

出关后左边就有去各大赌场的大客车在此等侯,免费送客人到达目的地。这次我们目标明确,因此出关后直奔去新葡京赌场的"发财车"。

上车后每人发一张新葡京赌场的名片

其相关位置一目了然。我们也以此为依据,把新葡京赌场附近几个相关景点扫了一遍。

汽车离开关口后一直沿海边行走

看见长长的跨海大桥伸展至无尽头的远方

转过街口就看见澳门永利娱乐场

星际娱乐场

5分钟后车至新葡京赌场。新葡京赌场即新葡京酒店,是一家矗立在澳门葡京路端一所赌场酒店,酒店面对着的是嘉乐庇总督大桥(又称澳凼大桥)。新葡京赌场是一座可以从远处就能看到的建筑,是令人一见难忘的澳门建筑地标,是一所国际评为五星级的赌场酒店。

整个工程造价44亿澳门元,建筑面积约135,000多平方米,落成之后成为澳博之旗舰娱乐场,还是在澳门最高、最豪华的建筑之一。

先在新葡京门前莲花花瓣下打个卡

新葡京酒店设计独特,极尽豪华,耀眼,酒店外观就像一朵将要盛开的莲花,酒店为七星级设计名师杰作,拥有多套豪华套房,设有会所、餐厅、品牌商店、宴会厅等各项服务设施。

这是2011年的旧照,可以看出新葡京外观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依然那么炫酷十足。

葡京娱乐场是澳门最具规模的博彩娱乐场,是澳门最老牌的赌场,它也叫"老葡京赌场",地处苏亚利斯博士大马路,在新葡京赌场对面。葡京娱乐场是澳门最大,最豪华的大赌场,里面的面积很大,相当于一个大商城,设有多种博彩方式,是集赌场,娱乐,餐饮,表演,酒店,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

2011年与现在两照相比外观也是一成不变的

顺着新葡京娱乐场往前走,找寻我们今晚入住的酒店。

沿途是许多与赌博业相关的延生商店

也有许多奢侈品牌商店

帝濠酒店位于澳门市中心,是一家三星级酒店,地点可四通八达,距新葡京赌场仅10分钟,距大三巴牌坊步行仅23分钟,其地理优势非常明显。

酒店的对面就是置地广场

酒店干净整洁舒适,可价格不菲。

有浓厚的中国元素

澳门第一站,大三巴牌坊
到澳门首先必到之处是大三巴牌坊。午餐后沿着新马路向大三巴牌坊走去,从导航上看距离只有23分钟。

首先看到的是民政总暑大楼。民政总署大楼的位置在历史上原为一座中式亭楼建筑的议事亭,为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1784年葡萄牙人购买了该地皮,并兴建具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会和庆典都会在此举行,其具明显的南欧建筑艺术特色。

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后,它成为澳门民政总署研究所总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建筑群之一。

民政总署大楼对面即是议事亭前地。议事亭前地俗称“喷水池”,是澳门的一个广场,面积有3700平方米,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这里沿途有非常清晰绿色的指路牌

议事亭前地周围一带的建筑物极富有欧洲特色,不少已被评为纪念物及具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物。走在这非常壮观的欧式建筑群中,感觉异常的赏心悦目。

议事亭前地的广场由碎石子铺成波浪状,附近道路已辟为行人专用区,灰常好看。

"玫瑰堂"正名为玫瑰圣母堂及圣多明我教堂,于16世纪90年代所建的祈祷室和修道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成。教堂外部由淡黄色石头及白色的灰墁所修建,并安装有绿色百叶窗。教堂内还收藏着大量精美的象牙和木质雕刻的宗教器物。白色的柱子支撑著天花板,堂内墙壁四周设有围台。巴洛克风格的祭台上矗立著乳白色的童贞圣母和圣子像,还挂有耶稣画像。

整座教堂建筑富丽堂皇,典雅精致,可惜我们只外观一下,没有入内参观。

去大三巴的途中会有许多岔口,但有很多的指路牌,我们沿着路牌一直往前行。

许多装饰特色的小店

澳门的手信业非常发达,各种杏仁饼、凤凰卷、肉脯等,是来澳门旅游必买的美味特产。大三巴附近的大三巴街上,汇聚著许多的手信店,参观完大三巴牌坊,不妨来这里逛一逛,各种五颜六色的手信产品,让你大饱口福和眼福。

大三巴牌坊隐隐可见

"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葡萄牙语: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一般称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门天主之母教堂(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

澳门历史城区的标志牌

今天的游人比较多也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同时也为“澳门八景”之一。大三巴牌坊前有68级石阶,牌坊与门前延伸而下的石阶构成了闻名澳门的胜蹟。

牌坊高约27米,宽23.5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物,共分五层,底下两层为同等的长方矩形,三至五层是三角金字塔形。顶端竖有“十”字架,其下嵌有象征圣灵的铜鸽,铜鸽像的旁边围着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怀孕一刹那时光,铜鸽之下为一圣婴雕像,其左上是“永恒之火”的雕像,右侧则是“生命之树”的石刻,第三层的正中刻有童贞圣母像,旁边以牡丹和菊花环绕,前者代表中国,后者代表日本,左方刻有“永恒之众”,一艘“葡式帆船”及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第四层分别供奉耶稣四名圣徒的雕像。第三层与第四层的左右两侧雕刻有狮子。底层为三面门户,正门的楣额上用葡文刻着“MATERDEL”意即“天主圣母”。

大三巴牌坊上各种雕像雕刻精细,巍峨壮观,栩栩如生,其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保留传统,更有创新,堪称“立体的圣经”,是远东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筑。

圣保禄教堂教堂始先后经历3次大火,屡焚屡建,直至1835年10月26日,最后一场大火将其烧得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此墙因类似中国传统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

牌坊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又带有明显东方色彩的雕刻,包括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令她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

从大三巴牌坊的正门进入

大三巴牌坊两侧的门上刻有耶稣的记号“IHS”

广场宽展空旷,其博物馆在正对面的楼梯下。

广场的左侧有一组图片,题为:大三巴牌坊的变迁。图片从1834年至1970年大三巴牌坊的变化。

大三巴旧城墙遗址

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建立在广场尽头的地下室内,沿楼梯向下行。

"墓室"存放著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遗骨,展示澳门的宗教历史。

广场的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内收藏了澳门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画作、雕塑等,当中最珍贵的是一批以宗教生活为题材的油画,这是远东的第一批画作,也是东方最古老的油画。

精美的雕像

原汁原味的旧城墙

在大三巴牌坊这个充满西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景点后面,却有一座代表中国历史人物的"哪吒庙"。

哪吒庙旁边是大三巴斜巷

大三巴斜巷直达大三巴手信一条街

据知哪吒庙建于1888年,事缘当时圣保禄山一带居民相继染上瘟疫而死亡,于是商议在该处大三巴后方,请来哪吒神作为镇压,并建庙奉祀。

哪吒庙整体建筑简约却不简单,内敛但不单调,虽省却了天井,但门厅、大殿俱在没有了围墙,代之以黑色的木栅栏,既为装饰又起到了围栏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没有雕梁画栋,但飞翘的屋簷、鳌鱼宝珠的屋脊,一下子又让整座建筑生动活泼了起来。它的内敛和大三巴牌坊的雄伟,相映成趣,又恰巧构成一道中式与欧陆建筑特色融合的风景,呈现出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包容共存。

哪吒展览馆可惜没开门

这里讲述著哪吒的故事

转回大三巴牌坊,侧面可见圆型立柱之坚固异常。

再拉近距离仔细看牌坊上雕刻,真是翊翊如生。

大三巴牌坊虽失去了教堂的实际功能,但它与澳门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是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牌坊前长长的梯级正好成为天然的座位,让牌坊刹那间变成巨大的布景,与舞台浑然天成。

在大三巴牌坊前端,有一尊雕塑最让人着迷。那是一位中国姑娘和一个葡萄牙小伙子相对而立,他们的脚下是一艘有裂隙的船,船下莲花盛开。一个圆形的大环将裂开的船维系在一起,在这大圆环中间,姑娘将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送给异国的青年,它的象征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旁边的大三巴巷是一条幽静的小巷,旁边是澳门一学校,灰色的地面,鹅黄色的墙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2011年的那一次出游,在大三巴牌坊下并没有多少游人,大家可以自由自在玩拍照。

旁边的坡道游人更是寥寥无几

站在牌坊往下看,梯坎也是零零星星无几人。

沿途的小巷古朴自然而整洁

而如今这些小巷成为著名的大三巴手信一条街,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榴莲雪糕最为美味

猪扒包为当地一绝

"女娲庙"就在这条手信街上,只不过稍不留意就错过了,因为这里像是一座民宅而非庙宇。女娲庙是简陋而零乱的,香炉就放在门口的一张破旧的桌子上,默默燃烧的香让空气中弥散著笃诚的祈福。

走出议事前置地广场,结束了大三巴牌坊游。

在回酒店的一个街口遇澳门有名的猪扒包店

猪扒包色彩鲜艳,面包清脆可嚼,口中留香,回味无穷。但一个50港币,感觉有些小贵。

这是网红推荐的玛嘉烈蛋挞店。
该店是澳门最著名的蛋挞店之一,新鲜出炉的葡挞,酥皮又松又脆,蛋液滑嫩无比,口感香醇浓烈。

玛嘉烈的葡式蛋塔是一款美味的葡国小吃,10港币一个,并不算贵。

蛋挞外皮更酥,奶味更重,蛋香浓郁,味道一层又一层,却甜而不腻。玛嘉烈蛋挞经众多观光客口碑相传,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美食,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客,都爱不释手。

坐在室外的木头椅上,叫上一杯Coffee,看阳光照进小巷里,感受那一丝丝温暖,慢慢品味喧嚣中的宁静,偷得浮生半日闲。

澳门的街巷又陡又窄,它有小小的街,有静静的地,它有质朴的人儿,有着与繁华相反的另一种感觉。

澳门第二站:东望洋炮台
东望洋炮台居于山上,于是我们开始沿着后街公路往上走。

很特别的很鲜艳的深绿色的房子

后街的小斜巷基本上无人行走,只余我们三人的脚步声。

院墙的装饰花很陈旧很陈旧的感觉

一直一直往上走

行走近20分钟的上坡路,这里基本上是没有游客的。

"东望洋炮台"又称松山炮台、东望洋山炮台,位于澳门半岛最高的东望洋山上之古老炮台,建于十七世纪,为澳门八景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这里的空气和视野比较好,但到这里的游人真心没有几个,只看到当地居民骑车跑步锻练。

从分布图上看范围有些大

东望洋斜坡还蛮陡斜的,好在我穿平底鞋,到了灯塔下面巳气喘吁吁。

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的第一座灯塔,由一名澳门土生葡人所建。

从半山坡上回看澳门中心地带

松山军用隧道

东望洋 (松山) 之巅,除了著名的灯塔外,还筑有数座炮台堡垒及防空洞。防空洞由四组隧道组成,是昔日的军事禁区,守卫森严。四组防空洞最长为456公尺,最短则只有47公尺。内有发电机、休息室及贮油池,并有登上灯塔炮台的升降机等。

重新修葺后的防空洞于2003年10月初对外开放。这里见到的不再是昔日阴森可怖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面貌的展示廊。

"东望洋灯塔"伫立在澳门半岛上最高的山巅东望洋山已超过140年,堪称中国沿海第一塔,更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海岸灯塔。她与具有370年历史的圣母雪地殿教堂,以及松山防空洞等组成东望洋炮台。

灯塔平日不对外开放,只有每年的5月20日“港务局日”,灯塔才会对外开放。我们去时大门紧闭难以入内。

东望洋炮台于1637年建成,建筑占地约800平方米,炮台平面为不规则多边形,墙高约6米,主要由花岗石筑建而成。

东望洋炮台目前是澳门的名胜古蹟,这里视野非常开阔,可以看见整个澳门半岛甚至对面的珠海。

"东望洋灯塔"屹立在圣母雪地殿教堂侧,建于 1865 年。灯塔高 13 公尺,内部共分三层,有一回旋连线垂直空间,塔顶是一直径为7米的平台,中间设定巨形射灯。灯塔白墙红顶,雄伟挺拔,在晴朗的夜晚,澳门四周20里的范围内可以见到灯塔射出的灯光。

从炮台下来走另一条路,也是无人之地。

新葡京赌场依然是明显地标

又回到这座深绿色的建筑地,忍不住再拍一张,亦说明此行结束了。

穿过这长长的隧道到达主城区

澳门地标建筑新葡京赌场清晰可见

澳门第三站:夜行澳门赌场

入夜是澳门最繁华最博彩的好时光

街边店铺华灯闪烁

店铺的商品琳琅满目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澳门的风光是多变的,在白天繁华似锦,车水马龙;到了晚上,群星荟萃,万家灯火,璀璨的夜色使她尽显妖娆,而属于澳门的夜,才刚刚开始……

大型的商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炫彩的顶灯照射出别样的色彩

餐厅的装饰非常高大上哦

这个是很有名的一道菜,叫什么来着……忘了。

总统娱乐场红色的灯光召唤人们前往

澳门假日钻石娱乐场色彩绚丽,吸引人眼球。

永利酒店显现出大气优雅

老葡金娱乐场灯光五颜六色,依然多彩炫目,人气依然旺盛。

新葡京娱乐场有着如梦幻般的美丽

新葡京依然是大家首选的娱乐场所

我们通过这小小的门进入赌场

大堂内有架红色的小车是该店的中奖产品

这里的装饰也尽显奢侈

大厅内展示出圆明园马首铜像

娱乐场何老板将此捐赠国家的证书

澳门本来就是一个以赌而闻名的地方,极尽奢华、纸醉金迷的娱乐场和五星酒店成为它最大的特色!如果来澳门不感受一下酒店完美的服务设施,不小试一下自己的手气,那你真是白来了。

于是乎我手持赌场的筹码准备以小搏大

我观察了各种玩法,基本看不懂,唯一简单的就是买大小,不过买大小最少要300,买点数仅100,我决定从最小入手,开始下注在我认为可赢的数字上,居然十有八中也,哈哈哈。看来我运气不错哦,但我见好就收,赢了点钱就走人了。

澳门第四站:官也街
经过一夜的喧嚣,澳门的清晨是静悄悄的。当城市还处于朦胧时我们出发了。

步行十分钟来到亚马喇前地车站,准备乘坐22或33路公交车过海去氹仔的官也街。

上车时车上已是拥挤不堪,我被挤在前门不能动,这可能是上班早高峰。当一过海到下一站及到了氹仔大中华站时,乘客就基本上下完了,我的前面基本上是空白。

官也街(Rua da Cunha) 在氹仔南部市区中心,由施督宪正街与告利雅施利华街之间起,至消防局前地。我站在车头拍下这静悄悄街头的画面。

官也街,这个地名几乎会出现在所有关于澳门的旅游书和攻略里,这条驰名在外的街道在澳门同样无人不晓,它是与大三巴一样是澳门最热门的必游地之一。它其实是条短小街道,街道长约不过百余米,宽约5米,也是各种美食的集中营,这里汇聚著澳门小吃和葡国美食的精髓,是品尝中西特色美食不容错过的好去处。

这条古朴的的街道两旁,就在那些普通但韵味十足的民居里,简单的庙堂随处可见,这些庙宇虽没有金碧辉煌的震撼,却也有纯净安宁的朴素。

官也街附近全是葡式建筑、葡式餐厅,非常有异域风情。官也街小吃非常多,莫义记榴莲雪糕、葡挞、大利来猪扒包、葡国菜、猪肉干、杏仁饼等,由于我去时太早了,太早啦,商店全部紧闭。

这条短短的老街现在只有清风拂面,不见人群拥挤喧闹,甚得我心,感觉有一种纯粹的时光凝聚其中,使你在与其相遇的刹那,如遇至爱般被轻易折服。

墙上彩绘比比皆是,艺术无处不在。

澳门的历史文化建筑主要集中在澳门半岛的南部,而凼仔和路环主要是现代景观,尤其是葡萄牙人四百多年殖民统治的遗留建筑。相较于作为经济支柱的博彩业,这些景点尚未得到深度的开发,游客较少又别有一番野趣。

在此体会到澳门是一座很有味道的小城,一条条饱含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老街与古巷,能让我们如坠繁华旧梦,触控到澳门最为亲切柔软,也最富魅力的内涵。

转过街角即可上梯去看小清新的房子

从这里登梯前往龙环葡韵

梯步两旁茂密的树被标为"假菩提树",呵呵不知啥意思。

从上往下看几棵百年大树枝繁叶茂,氹仔这段石阶路古榕遮阴,幽静澄明,这里也是梁洛施的电影《伊莎贝拉》取景地之一。

从古榕小径上来就是圣母嘉模教堂,这座1885年建成的天主教堂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

嘉模圣母教堂有充满温暖的鹅黄色的建筑外墙,有古典气息浓郁的砖红窗框,欧陆风格满满。

这座建筑物楼高三层,外形古朴,设计简单,华丽的装饰,庄严肃穆,顶部是一个小钟楼,其下是唱诗台,设计巧妙,能令声音从教堂高处传下,回荡四周。

沿圣母嘉模教堂往下行即可至龙环葡韵博物馆

山下这印入眼帘就是一抹清新薄荷绿,文艺小清新打卡地一一龙环葡韵博物馆。

澳门第五站:龙环葡韵博物馆
澳门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位于凼仔海边马路,俗称澳门住宅博物馆,1999年12月5日,澳门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建于20世纪初的葡萄牙式建筑群,是澳门八景之一。

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澳门有许多葡萄牙风格的建筑,以及保留了许多葡萄牙元素,龙环葡韵就是其中之一,在海边马路上的五幢薄荷绿色的葡萄牙式住宅,很有现代感,整个马路由碎石铺就,配着两旁的榕树和洋楼,美得不同寻常。

龙环葡韵是澳门最像欧洲的片区,也是许多游客每到澳门必来的一处。可能是我们去早了的缘故吧,居然没有几个游客,当然博物馆也没开门,只有两个葡萄牙籍保安在巡查。

这五栋淡绿色小别墅由前政府高阶官员官邸及土生葡人家庭组成。

“龙环”是凼仔的旧称,“葡韵”是指这里葡萄牙的建筑风格。它不像赌场那么的辉煌喧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静静的讲述著有关澳门和葡萄牙之间的往事。

一辆旧式三轮车摆在路中,想必这是以前他们出行的工具。

龙环葡韵确实是一个非常美的地方,走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幽静街道上,欣赏掩映在古老巨榕之下的翠绿别墅,远眺沧海桑田的城市变迁,这就是澳门离岛风情最迷人的景致。

博物馆毗邻著澳门的生态溼地公园

从前坐享无敌海景的这五座别墅,站在海边马路可望见辽阔的大海,而今已被高楼大厦所阻挡,远处的高大建筑即是世界最大的赌场之一威尼斯人酒店。

再次回到嘉模圣母教堂,沿着教堂路往下行。

恍然是漫步于欧洲小镇

嘉模会馆仍然是小清新的颜色

澳门第六站:威尼斯人购物中心
澳门威尼斯人购物中心是仿照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建造的

作为“土豪”氹仔的代表,威尼斯人虽然不能称得上是最华贵的,可是绝对是最有特色的。除了赌场之外,最热闹的,便是大运河购物中心。整个购物中心无论是外部造型还是内部装潢都完全照搬意大利威尼斯人的水乡风格,蓝天、拱桥、石板路和大运河,绝对叫你美得惊叹连连。

购物中心的门口站立葡国守卫,感觉很有趣,很好奇就上前与之合影,那知他听不懂国语也不拒绝也不配合一张扑克脸。

门前这金光闪闪的马车都是金子做的吗?很是好奇。

威尼斯人娱乐中心大厅也是这样的标配

这里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连地上的地砖仿佛用金砖铺成。我真想撬开一块带回家哈哈哈。

"大运河购物中心"是澳门最大型的室内购物中心,位于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第三楼层,面积达968,000平方呎,云集超过350家购物商户、数十家食店和3条各长390呎的运河。整个购物中心被一幅偌大的天幕覆蓋,天幕可配合电脑控制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晨昏日出日落的云彩和天色,配合特色街道、运河、157呎的里亚特桥,环境典雅瑰丽,令旅客仿如置身昔日威尼斯的街道。

这里超级多的品牌店,美食美衣美画,一次满足你所有的愿望。

在这里还可以体验贡多拉游船,顺着小河的渠道游遍整个购物中心,耳边传来船伕的一曲又一曲高歌,真是又浪漫又惬意。

这座仿建的威尼斯人娱乐中心的那碧蓝的天空是永不落幕的,在这里你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那里的天空永远没有黑夜,只有那慑人的湛蓝。

大运河的欧式建筑,无论哪个角落拍照片都超好看。

这里的人气也超足

走出娱乐中心回望,只见那一群群人流正涌进那威尼斯人购物中心。

澳门第七站:妈祖阁
妈祖阁坐落在澳门半岛的西南面,初建于明弘治元年 (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簷凌空,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蹟之一。

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门口一对威严的石狮镇守,门楣上有“妈祖阁”三个金色的大字,两侧是一幅对联“德周化宇,泽润生民”,上簷饰以琉璃瓦宝珠及鳌鱼。紧跟在大门之后又是一间四柱牌坊,也是由花岗石建造而成,四只石狮分别站立在柱头之上。庙内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妈祖,又称“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称能预言吉凶,常于海上帮助商人和渔人化险为夷,消灾解难。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举行的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妈阁庙前地在内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妈阁庙平时香火不绝,四方香客云集于此上香拜祀、叩首祈福,妈阁庙上紫烟弥漫,一派祥和,这就是澳门八景之一的“妈阁紫烟”的景色。

沿着石阶向上,可欣赏石壁上的摩崖石刻,都是历代政要名流和文人骚客的手书,“觉路”、“名岩”、“太乙”、“超尘”,那些苍劲有力,超凡脱俗的题刻,为妈阁庙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澳门第八站:澳门旅游塔
澳门旅游塔也称观光塔,塔高达338米,有56层,比奥克兰Sky Tower、巴黎艾菲尔铁塔及悉尼AMP Tower还要高,可远眺中国珠江三角洲及部份香港离岛的景观,旅游塔是澳门的新标志。

澳凼大桥是澳门半岛与凼仔岛间第一座跨海大桥

澳凼大桥全长2569.8米 ,引桥长2090米,桥面宽9.2米,大桥由6个桥墩支撑,最大跨度为73米,高度35米,桥面可行 驶大型载重汽车,桥下任何时候大型客轮都可畅通无阻。

大桥造型独特,富有节奏感,成为澳门八景之一。

澳门第九站,金莲花广场
金莲花广场又称紫荆广场,位于澳门新口岸高美士街、毕仕达大马路及友谊大马路之间,为庆祝1999年澳门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致送了一尊名为《盛世莲花》的雕塑。分别大、小各一件:置于广场上的大型雕塑重6.5吨,高6米,花体部分最大直径3.6米;小型雕塑直径1米,高0.9米,于澳门回归纪念馆展出。

“盛世莲花”主体部分由花茎、花瓣和花蕊组成,共16个造型,采用青铜铸造,表面贴金,重6.5吨,基座部份由23块红色花岗岩相迭组成。雕塑总高6米,花体部份最大直径为3.6米。莲花盛开象征澳门永远繁荣昌盛。三层红色花岗岩相迭的基座,形似莲叶,寓意澳门三岛。

澳门第十站:新澳港码头
新港澳码头,全称港澳客运码头,是澳门目前主要的码头口岸,提供往来香港与澳门的高速客轮服务。

今天我们乘坐客轮由澳门至香港

炫丽的轮船

别看后面人多,其实我前面基本上没多少人。

轮船经过这长长的澳凼大桥

历时两天的澳门之旅在此结束。
重游澳门有着不一样的感觉,多元化的澳门一改我最初的认知。
我想澳门我会再来的,到那个时候,我会再细细的体会和品味澳门那些浓浓地方特色、小众的、独具魅力的地方!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