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景观相关的纪录片、电影、书籍及音讯,请参照我的随笔://www.mafengwo.cn/i/7168235.html

DAY1:至台北

2017-2-10
CZ8457:大连——台北 / 起飞:15:35
旅行第一天,注定是在路上忐忑的历程。
13:33到达大连周水子机场,14:07开始办理登机手续。正常登机,在飞机上迟迟不起飞,是台北机场军事戒严的原因。17:40飞机准备起飞。南方航空大连直航至台北。20:48在台湾机场入境处办理入境手续。

Mark一下南航的飞机餐。从大连飞外地,习惯于首选南航,所以对南航的飞机餐熟悉不过。

①入台证、电话卡、无线WIFI

一站搞齐:“台湾自由行”//www.go2tw.cn/
入台证占到1月10日的配额,1月13日发证。电话卡和无线WIFI提前交好费用,在机场直接取装置。

21:24在机场内买好国光客运1819的车票,出机场等候。1819终点站为台北车站。到达台北车站后,乘坐地铁至大安森林公园站(悠游卡已经在台北火车站捷运处充值),出站口即为台北丽都唯客乐饭店(Rido Hotel)。

详细了解悠游卡资讯(悠游卡股份有限公司)://www.easycard.com.tw/

我停留台湾这段时间,桃园机场捷运刚开始试执行,即需要抽号码牌免费乘坐,但在规定的时间段乘坐。我印象中应该是2月16日是第一天,我还好一阵激动,2月19日离开时可以乘坐捷运至机场了。结果并不是正式执行,正式执行是3月2日。虽未赶上,至少给我带来了曙光。

台北桃园机场全了解(换汇、悠游卡、捷运、客运车、电话卡、wifi卡等)://www.mafengwo.cn/i/6704474.html

桃园机场捷运运营时间:
桃机-台北:首班发车 06:13 /末班发车 22:42
台北-桃机:首班发车 06:00/末班发车 22:58

普通(蓝色车体):大约50分钟 / 票价 NT$160
直达(紫色车体):大约40分钟 / 票价 NT$160

酒店办理好入住后,在万能的7-ELEVEN,买得三份便当当做晚餐。

②台北城市印象

台北不大,这是一座完全可以用脚来丈量的城市。
台北大约可被中山南、北路,忠孝东、西路分为四大区块,在台北只要有“西路”的地方通常都是台北的老城区。若要寻访台北的老城,可沿着“西路”一直到淡水河畔。现在的台北市区是向东发展,沿着忠孝东路向东有数个商圈,一直到台北101所在的信义商圈。

这个《台北的天空》《忠孝东路走九遍》《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歌曲中的台北,《搭错车》《一页台北》《艨舺》《恐怖分子》电影中的台北。

每次看到关于台北的文章,笔调很自然很莫名地就变得文艺地、充满小清新式地淡淡忧愁起来,仿佛台北就应该是那样的。来到台北后,就会寻找一些符合心中台北印象的台北符号。

和内地城市相比,台北的市容显得不那么现代化,道路也不宽阔。但这也是台北精巧细致之处,很多细节,能突显台北这个城市的个性。

台北人的从容,应该从贫富差距不过分大、媒体自由这两方面说起。自由的媒体则能有效监督公部门,替老百姓仗义执言,所以老百姓比较心平气和,不担心受侮辱而投诉无门。

这是一座移民的岛,台北也是移民的城市,除了选举的政治语言,一般情况大家都能融洽相处,没有地域成见。

台湾人大多信奉道教或佛教,当你参观任何大小寺庙时,不要从中间的大门穿过,因为这代表着对神明不敬,请走旁边的小门。另外请不要随便许愿,如果去寺庙许愿,真的灵验,一定要还愿,不还愿会招来厄运。

你在这里,时间虽是新的,但看见的、品尝的、触控的,总有些“古早”的遗留。
曾看到一段台湾人的自述:“台北有变也有不变的地方。如果台北的不变,代表的是‘坚持立场,不为旁人所动’,倒也是值得鼓励的。”这段话,就写在位于大稻埕界区的波丽路西餐厅,她是台北第一家西餐厅,如今开有两家分店,老店依然火热如昨。这样的店,在台北不少。比如,1949年从上海迁来的明星西点咖啡,因为临近重庆路书街而成为台北作家和思想者的聚集地,蒋经国与芬妮在此地的浪漫约会也被传为佳话。再比如创办于1956年的蜂大咖啡,一层略显的拥挤摆桌从未怎么变过,门口研磨咖啡豆的大机器已经像陈年紫砂一样透出棕褐色,那一缕缕咖啡香穿过半个世纪飘摇而来,伴随着几代人在西门町的美好回忆。
这些,就是台北的坚持。

DAY2:野柳地质公园、诚品敦南店、永康商圈

2017-02-11

前一日半夜抵达酒店,所以这一天出发较晚。做捷运至台北车站,按照网上攻略寻找台北车站西侧的国光客运专用汽车站,来回走了两遍寻不到,结果建筑早已不存在,所以网上的攻略有时候已是被淘汰的讯息。

新的国光客运汽车站已搬至台北车站东侧东三门处。桃园机场和台北车站区间车的出发和到达地均在此,我今日要去野柳,也在此买票候车。

11点坐上国光客运1815。末班车从野柳发车22:20。上车下车皆需刷卡,12:11到达野柳。全票:NT$96。

台北车站西侧。
台北车站
“五铁共构”,指台铁、高铁、台北捷运、桃园机场捷运、高速公路客运交汇。有五条地下街、70多个出口,是台北的“百慕大三角洲”。绝对无法看懂室内地图。
台北的90后喜欢简称台北车站为“北车”。

台北车站西侧

台北车站东侧,即国光客运汽车站上车下车处。

①野柳地质公园

从野柳站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野柳渔港。万里乡有四个渔港,万里、龟吼、东澳、野柳。

野柳国民小学,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

上图的路通往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这个渔村,元宵节,都会举办一个特别的“神明净港”仪式,大批壮丁扛着包括开漳圣王、妈祖、周仓将军和土地公等神明的轿子,在热闹的氛围与吆喝声中跃入渔港冰冷的海水中,扛着神轿在港里游一圈,祈求出海渔船满载而归,全台绝无仅有。
我来的这日正好是元宵节,正好看到应该就是这种仪式。一些年轻人扛着这些神明的轿子。但没看到他们跃入海水中的身影。

蕈状岩

仙女鞋

野柳地质公园的标志:女王头。排队拍照的人太多,我就从侧面的角度拍了一张,角度不对,逼真度就打了折扣。

豆腐石。真的很形象。

野柳岬的迎风面是险峭的断崖,背风面却是郁郁葱葱,种植了美人蕉、龙舌兰、海芙蓉等海岸植物。漫步在穿行林间的小径中,别有一番情调。

景区第三期。我在的当日,三期关闭,不允许游人进入。
15:50坐国光客运1815返回。

在野柳渔港这里有好多海鲜餐厅,但总有一、两家是黑店。只要时间不敢,内行人都走一段短短的路,到野柳的另一面的龟吼渔港去吃便宜的海鲜。龟吼渔港的海岸也是很美的。
龟吼渔港的大石头很像海龟,渔船上挂很多的大灯泡。

②诚品敦南店

“24小时不打烊、阅读零时差”
或许是媒体效应的发酵,来台北市的观光客,大多会到诚品朝圣。隐匿在诚品中的,有若干我这样的旅行者呦。

忠孝敦化捷运站,到了敦化南路(大安区,与忠孝东路、仁爱路交接的整块地段,都可称为东区,商业区,也是办公、文教一体的高阶生活区),传统上林荫密布的敦化南路是豪宅的聚集地,台北人一提到“敦南”就好像有一种尊爵不凡又低调的气息,而自从诚品书店开幕后,更充满了一种布林乔亚式的文艺感。

诚品敦南店是诚品连锁书店的总店,台北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逛诚品”称为一种象征自己品位的旅行,也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来到台北如果不在晚上10点过后在诚品书店,抽起一本书在地上看,沾染一下那文化气息,好像都没来过台北似的。如果时间太早就别来了,人多,还会有旅行团参观。
到达方式:捷运到忠孝敦化站
营业时间:书店24小时,商场11:00-22:30

在《跟我去台北》一书中,台湾当地人是这样回答作者对是否会有很多人深夜来此看书的疑问的:加班到很晚的白领来喝杯咖啡,顺手买本书。小说迷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翻书。还有那些半夜突然要查资料的学生,也骑自行车奔到诚品来。晚上的客人还真不少。

书店温馨,布局雅致,没有传统书店的沉闷与规格化,厚实的木书柜、柔和的灯光。在写文字时脑海中回想身处书店中时,是柔和的暖黄色的感觉,莫名一种温馨;而大连当地的书店想起来确是一种冷白色凉凉的感觉,拉远了与读书人的距离吧。

从诚品敦南店出来,搭乘捷运于忠孝敦化站,室外站台,正好能看到入夜的台北十字路口人车来往。

③永康商圈

文青最爱穿梭在大安区那些“充满人文情怀”的小巷子。台北市的文教区,许多台湾一流大学、宗教机构堂会在此聚集。市中心最大的大安森林公园也在这。

井字型的小巷子:永康街、青田街、丽水街、金华街。

街名取自浙南一带地名。在日据时代被称为“大学宅地”(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后来许多从内地来的教授都住在这里。围墙爬满藤蔓,储存良好的日式木造房舍。

台北地狭人稠,楼与楼之间的巷子长的像人生、短的像呼吸。应该舍大道进窄巷,她像是分岔的掌纹,之外还有之外,择巷而入,出其不意是旅行最美的意义。

师大商圈虽身处车如水、马如龙的台北,仍保有纯粹的艺术气息,自成结界,隔绝俗世的纷扰。由捷运“台电大楼”或“古亭”站出,任性而走,走出一段往事来。

青田街属于人文累积的产物,需要时光的冲刷,张爱玲的名言意外贴切这情况:“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因为住在大安森林公园北侧,至永康商圈只步行即可到达,所以在台北期间,若干次得以穿行于永康商圈。
永康商圈的建筑中混有骑楼风格,可关注一下。
永康商圈是以永康公园为中心。由于日据时期聚集日本文官与临近大学教职员宿舍,奠定此地浓厚的人文风情。现今巷弄里古董艺品、生活杂货铺林立(台湾宜龙(陶瓷、茶器)),弥漫着优雅氛围和慢活魅力。顶顶重要的是,美食是永康商圈最大特色,最负盛名的:吃饭食堂(我心目中的No.1)、永康牛肉面、鼎泰丰(最大的排队地,当地人参与其中)、思慕昔冰品店、度小月、高记(生煎包)、诚记越南面食馆(天津葱抓饼)、芋头大王(一般,还是九份的芋圆最棒呀)、吕桑食堂(公园对面、宜兰小吃)。

诚记越南面食馆(天津葱抓饼)

芋头大王。因为饮食中极偏爱含有淀粉类(土豆、地瓜、芋头),所以看到名字就忍不住进去试吃。一般般的甜食吧,还是最爱九份的阿柑姨芋圆,到九份一定一定不要错过。

思慕昔本馆及本馆二楼(另外有思慕昔二馆、思慕昔台中旗舰店、思慕昔士林店)。位于主要地角。一份真的好多,我们三人吃一份足够。

女儿的最爱。回来后,一直念念不忘思慕昔里的这份招牌甜点:芒果雪花冰。两次吃都点的这口味。

店内景。

第二次去是白天去,照样要稍等一会儿座位。其实本来在出发那天还要去吃,以满足女儿的欲望,时间有限还是错过。

东门饺子馆。从大东北来的,对吃饺子实在没有什么欲望,就势路过。

最最隆重推荐的吃饭食堂。遇到它,不是早已知闻,而是飘过鼎泰丰(排队人潮)、度小月(看选单实在没有吃的欲望)后,我们仨人慢慢寻觅,寻到这家招牌,突然倍感亲切,看完招牌菜品介绍,我突然有大吃的欲望,就拍板进去。虽然是吃饭点,但是排队一小会就入了座。感觉一切算天时地利人和,就是缘分。
The last,我前后两次选择这里就餐。临出发那天,要不是时间不够,我们全家三口人会吃第三次的。

在店外面马路上,就可以了解这家店的招牌菜和详细菜品。对于我这样的陌生客,这个就是吸引我进店就餐的活招牌。

店外门口处的等待椅。

店内的选单牌,正好位于此处站着点好菜就可以入座等菜了。

就餐环境很简朴。

我喜欢的菜品:煎猪肝(最爱)、花生猪脚、蒜泥蚵。

味增鱼丸汤。鱼丸口感没有大连的鲜嫩,更喜欢大连天天渔港的黄花鱼丸汤。

卤肉饭(女儿一人两碗,足见好吃程度)、我一碗白米饭。第二次吃,掐著晚上开店时间进来,只有两波客人,另一波一家四口(两大人两男孩),一听口音,我就念叨说不定是大连人(后来验证果然不错,在搭乘回连的航班上,又遇到这一家四口人)。话说这一家四口都体格健硕,点餐时,大声告诉点餐服务员,卤肉饭都要大份的。嗯,我就喜欢东北人的豪爽。

永康牛肉面。14:14,不算午饭高峰期,依然有排队的人潮。我们仨排队那天队伍比这个长,不过也就十分钟吧,就轮到我们了,店里楼上楼下两层,一座一座没有空位。就餐时,真好和两个韩国男孩子一桌。在台湾旅游的人群中,韩国棒子太多了,大陆自由客少,旅行团更是只有在士林官邸那天才碰到一个。

永康牛肉面的肉都是大块的,毕竟价格摆在那里。老公反馈说其实味道没那么特别,也就一般吧。

我们2017年的元宵节是在台湾度过。

永康商圈的台湾有名小吃:大肠包小肠。爷俩品尝,我围观。
大肠包小肠的糯米肠、香肠,通常都先经过炭烤,而糯米肠切开后,也会再涂抹酱油膏等酱料,再放入小香肠。是台湾1990年代兴起的一种特殊小吃,与美国的热狗有异曲同工之妙。

偶遇的街边小吃:井蛙红豆饼。在台湾,很多东西都被冠以小确幸的感觉,简简单单的这一份甜品,也能挖掘出无限委婉曲折的文化来,有点荡气回肠,吃到嘴里也好似变成些许文化入了肚。吃上发掘无限可能,旅游地点也发掘出无限可能,粉饰出太多文化了,我觉得是好事,人们把心思和头脑都放在积极的事情上,总比无限伤感与落寞好。

永康商圈更多的是这种市井小巷。充斥着旅游的人群、生活其中的市民也穿行其间。居住的气息和游人的浏览互相交错著。

永康商圈中心位置的街心花园

DAY3:北投、少帅禅园、中正纪念堂

2017-2-12
来北投,避开周一,博物馆及地热谷等景点不开放。

①北投

北投代表着什么呢?从凯达格兰族(Patauw)女巫神话想象开始;历数汉人移恳胼手胝足的辛劳;日本时代温泉沐浴文化的兴起;时至今日,种种有形的无形的文化生活,都成为我们得以认识、亲近北投的线索。
过去的北投,是大家印象中最具历史、人文风情的温泉乡。日式的房屋、依稀在耳边的那卡西演唱、莺莺燕燕的沧桑岁月。
当年北投温泉事业的兴起,引进日本艺旦,更衍生出那卡西走唱、摩托车限时专送与酒家菜等特殊文化。
我带着这些线索,去闲适探访。北投到底都有些什么呢?北投图书馆、北投温泉博物馆、凯达格兰文化馆、梅庭、地热谷。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一 一经历……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坐落于北投公园内,市内书香、户外鸟语,相映成趣。也是台湾首座绿建筑图书馆,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屋顶为轻质生态屋顶,设有太阳能光电板发电,采用大量阳台深遮阳及垂直木格栅,降低热辐射进入室内。2012年获得美国网站Flavorwire.com评选为“全球最美25座公立图书馆”之一。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8:30-21:00/周一、周日9:00-17:00

安静的氛围。里面的藏书都有着历史的痕迹,和诚品书店相比,我更喜欢这里面的书籍、这里的阅读氛围,安然踏实。而诚品里是崭新的,让我有陌生感和疏离感。这里的人们很幸福,有这样的阅读环境。想想自己家附近的大连图书馆鲁迅分馆,氛围也不错。

北投公园。各历史建筑散落于这公园内,与自然融于一体,互相融汇。北投溪带着流动的气息活跃着这一片土地。狭长公园两侧分布著温泉酒店及居民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节奏莫名地就慢了下来。
北投的温泉文化是从北投溪所流动的暖暖泉水承接而来。

上图右上角为“望楼”。顾名思义,望远。

荣获法国米其林三颗星最佳旅游景点评定。

北投温泉博物馆
前身为“北投公共浴场”,1994年北投国小师生因乡土教学课程,发觉了这座荒废的浴场,经地方热心人士奔走,于1997年核定公告为第三级古蹟,修复后1998年成立了“北投温泉博物馆”。为台湾首次由社群抢救的博物馆,因此相当重视在地连结,透过博物馆的核心角色,让北投在地文化闪闪发光。
注意: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两层楼房,一层砖造,二层木造。访客在一楼泡汤后沐浴更衣,沿着楼梯走上二楼的榻榻米大厅纳凉,或至望楼欣赏北投沿岸的山光水色,直至尽兴才踏上归途。

早期北投温泉旅馆林立,精致优美,俨然台语片的天然摄影棚,在这拍摄的影片不下百部,遂有“台语片的好莱坞”之称,可以从台语老片中(60-70年代)寻访老北投的风情旧迹。

镶嵌彩色玻璃

榻榻米大厅
博物馆内下午14:00会有日本歌舞表演。演员正在排练。

博物馆内的大浴池

于右任手书“梅庭”二字。

梅庭

建于1930年代末,曾是辛亥革命元勋、“一代草圣”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别馆,为日式木构架建筑风格。

在台北市,至今仍可看到“鼎泰丰”、“行天宫”、“普济寺”等匾额,均为于老亲笔写赠。

梅庭景色极佳,时有温泉的硫磺味儿飘过,秋日的下午,不少观众坐在木隔櫺前的长凳上静养神思。或许,沉浸在这种氛围中,更能体悟到“一代草圣”当年的心境。

地热谷
是北投温泉的源头之一,此区泉源是大屯山火山群内水温最高的温泉,90℃的温泉水成为温泉湖,常年弥漫着白濛濛的蒸汽,谷内的温泉是酸性“青磺泉”,全世界仅有日本秋田与北投区有青磺泉。

景区小小,走些许步就可以逛完。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②少帅禅园及幽雅路

从北投园区沿着幽雅路一直向山上走,人少车也少,我独自一个人边走边拍,嗯,此时,那爷俩已被疲惫打倒在山下休息。路如其名,“幽雅”,如果来北投一定也来走走,体会独属于这一片和你自己的幽静。

幽雅路7号,这一栋公寓我喜欢。

少帅禅园地址:北投区优雅路34号
营业时间:10:00-21:00
汉卿美馔(禅园内饭店):12:00-14:00 18:00-21:00

1920年日本人所盖,当初是“新高旅社”,二次大战期间被日本回收,作为神风特攻队的慰安所,也就是神风特攻队出自杀任务前饮酒作乐的地方。1960年张学良夫妇被安排在这幽居,积极抗日的爱国分子张学良和军国主义的神风特攻队,在这里竟然有了联结。
1946年11月张学良夫妇即被送来台湾,幽居在新竹深山内的井上温泉,住在一栋日本人设计建造的木屋内,周围青山绿水环绕,除了看管的警卫外就只有少数的台湾原住民。
1957年起张学良夫妇到台北就医、办事,即被安排在少帅禅园现址。1960年4月正式搬到台北,仍幽居在此,但已能有限度的和外界接触了。
北投复兴岗70号,是张学良在台最后也是居住最久的属于自己的住所,现在仍未开放。

从禅园内可以俯瞰城市景色,居住在这里有很好的视野。

来这里要购票进入,还可以得到一张免费泡脚的券。上面照片内的游客都在休闲泡脚,稍事休息。我想着山下的爷俩只能作罢,心里还遗憾著这么好的一路精致就这么被爷俩给错过了。

③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是为了纪念蒋介石而建造,它的建筑是仿造北平的天坛之顶以及埃及金字塔之体。包括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音乐厅和戏剧院,还有外围的公园。
交通:乘坐地铁小南门线(捷运淡水线)到中正纪念堂站下,5号出口。
开放时间:纪念堂09:00-18:00,纪念公园5:00-0:00
从10:00-17:00开始每个整点都有士兵换岗交接仪式,建议大家提早10分钟,因为观看交接仪式的游人非常多,整个大厅几乎都挤满了人,整个换岗仪式大约5分钟。17:00关殿前那一班会比较精彩。参观换岗交接已经成为了纪念堂的另一看点。
元宵节在台湾很受重视。最热闹的要属放天灯了,放花灯向来被视为元宵节的代表,最热闹的要属在中正纪念堂广场举行的“台北灯节”了。

感觉中正纪念堂类似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城市中心占地广,建筑庄严肃穆。我赶得是17:00的士兵换岗仪式。

DAY4:淡水

2017-2-13
历史上,淡水曾是北台湾的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北部生根、散播的发源地。从17世纪西班牙与荷兰陆续占领、尔后历经郑成功、清领时期、日据时代及英国租用等不同时期的经营与建设,使淡水拥有多样风貌的古蹟风情。而马偕传教士,更为淡水添了一份人文温情的色彩。
坐捷运淡水站下,在此处搭乘红26路公交车(出捷运站门右拐既是公交站台总站,捷运站有游客服务中心可咨询事宜),绕了好大一个湾路(其实还好,正好可以感受下淡水居民生活风情)至渔人码头终点站下。

小小地图就可以告知你在淡水你可以寻找到什么历史古蹟。

①渔人码头(淡水第二渔港)

为了游客往返淡水河下游两岸,新北市规划的蓝色公路,让游客可以登船游览,并作为往返淡水、八里的另一种选择。
蓝色公路乘船地点:淡水渡船头、八里渡船头、淡水第二渔港(渔人码头)、关渡码头。

情人桥。

②沪尾炮台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9:30-17:00
周六至周日9:30-18:00
休馆时间:每月第一个星期一、农历除夕、初一不开馆。

来这里的游客真的很少,你完全可以享受静静地在里面闲逛并参观。售票人员看到我们远道而来,且来这么一处小小的景点,很是热情相告。

从渔人码头起始站坐红26路至沪尾炮台,过主干道,沿着一条坡道往上走才能至沪尾炮台。在半路,马路右侧会经过和平公园,一滴水纪念馆就在公园内。今日去时正好周一(闭馆日),没有参观成。

一滴水纪念馆正门

和平公园内部区域性在围栏修葺。

由此进入沪尾炮台。此地未参加过任何战争,所以储存得还算完整。炮台上的大炮已不见,清代军官在土垣围成的内院中使用的合院也已消失不见。

甬道

出了沪尾炮台,旁边有一家咖啡馆,我们稍作休整。

红26往淡水捷运站方向行驶的主干道。

③淡水海关码头园区

洋楼。现在里面为游客服务中心。

从此处游客服务中心取得一系列小卡片,每一处景点都已水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仓库

④红毛城城堡及领事官邸

淡水红毛城
又称沪尾城,已有400年的历史,为西班牙人浸入台湾时建造作为淡水河口防御要塞。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00;周六、周日9:30-18:00

前清英国领事官邸

红毛城是从南门购票进入的,即上面图片这个门。这个门在淡水海关码头马路对面。出红毛城景区是从里面的前清英国领事官邸北侧(即背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门,直接进入真理大学校园,入眼即可看到真理大学的大礼拜堂。

⑤真理大学、牛津学堂、牧师楼、小白宫

来到淡水的这一片区域,不得不了解马偕博士。
马偕博士是苏格兰裔的加拿大人,是台湾北部教会的创始者,他一生在医疗、宣教和教育上的努力,不仅改变了淡水文化和生活的风貌,更成为淡水历史无法切割、不可磨灭的一部分。1872至1880期间,在淡水、苗栗、台北、新竹等地开设了20所教会。1878年马偕娶五股坑女子张聪明为妻,成为了台湾人的女婿。1880年他建立了有名的“沪尾偕医馆”即马偕医院的前身;1882年创设台湾第一所西式学校“理学堂大书院”,即“牛津学堂”。马偕之子于邻近处建立淡江中学。

真理大学礼拜堂

真理大学礼拜堂侧面,远处即淡水河

牛津学堂(理学堂大书院)。为中西融合元素的建筑,由马偕博士亲自选地、设计与监工。
在台湾,真的遭遇到超多的韩国大学生和年轻人来台湾游玩,喜欢各种摆拍,今天在淡水这一片区域是韩国人聚集区域。其次是在九份。

牛津学堂侧面建筑

真理大学正门进入的一条主干道。

真理大学正门。从真理大学里面拍摄。

牧师楼。
站立在真理大学正门口,就能此角度看到牧师楼,当时为了进入围墙内的牧师楼和旁边的姑娘楼、马偕古厝、教士会馆、马偕故居等古建筑(这些地点我都一一错过,遗憾),我们绕着真理街和僻静的真理街4巷转了两圈也没找到入口,所以只有远观的这一张照片。现在一查网上,发现大家都是从上面照片左侧有个石阶小路直通的小黑门进入的,拍照时门紧闭着,所以我想应该是当时不准进入吧,所以我未如愿。
牧师楼与姑娘楼为相邻两栋回廊式洋楼,红砖外观,具有怀旧风情。姑娘楼建于1906年,牧师楼建于1909年。姑娘楼现今则做为真理大学校长室之用。牧师楼目前是真理大学的员工餐厅。

网上图片。就是从此处的小黑门进入围墙内的牧师楼。

前清淡水关税务司官邸(小白宫),为殖民地式建筑。我们是赶着马上要关闭的时间段进入,还好没有错过。这里面可以从围墙边好的视角俯瞰淡水河。

在真理街上步行时,路面窄,私家车一辆接着一辆,路过这里发现这些私家车都有序地一辆接着一辆是排队接小孩子的,边顺手拍了这张照片。不知道此建筑是哪里?小学?

路过淡水国民中学,和再往前行至真理大学方向的私立淡江中学非一个学校,那里才是周杰伦曾经就读的母校,但现在也不允许游客参观了 。
淡江中学有多座百年历史的建筑物,包含:马偕墓园、淡江中学八角塔等,后因周杰伦在此拍摄电影“不能说的祕密”而成为热门景点。

⑥淡水老街(淡水长老教会、沪尾偕医馆)

从真理街穿过文化路上的人行天桥往淡水老街方向走,会经过马偕街。马偕街上值得一看的是:淡水长老教会及沪尾偕医馆。

淡水长老教会

马偕医馆。
建于1879年,是北台湾的第一部西医院,也是现金马偕纪念医院的前身。现在里面是售卖纪念品相关的商店。

穿过马偕街,正好看到一家店面”Amanda Cafe”,和我颇有缘分,忍不住拍下来。

穿过马偕街,就到了热闹的淡水老街,淡水老街指中正路一带,直至淡水捷运站。人和摩托车立马就多了起来,此时我们已经饥肠辘辘,正好在这里解决晚餐。

我们就在这家很普通的店面点了一些吃食,没有游客出入,只有当地的居民在这里吃饭,也只是一位老妈妈独自一人打理。

现烤蛋糕。味道真得和我们这边的蛋糕味道一模一样,只是因为是大大的一块,最主要的是肚子仍有余地。

人气美食:淡水虾卷。

淡水老街的一面墙,贴有各色图案的瓷砖。吃饱喝足,我们在淡水河岸边逛了一下夜景,就坐捷运一路返回。

⑦金色水岸自行车道、八里左岸自行车道

喜欢自行车骑行的朋友,在这一区域有一条沿着淡水河两岸的骑行车道;(淡水)金色水岸自行车道、(八里)八里左岸自行车道。
金色水岸自行车道从淡水第二渔港(渔人码头、情人桥)、淡水海关码头(红毛城、沪尾炮台、淡水古蹟博物馆、理学堂大书院、淡江中学)、淡水第一渔港、淡水捷运站、淡水文化园区(壳牌仓库)、红树林自然保留区、关渡大桥。单独走金色水岸自行车道,可在捷运淡水站下,有自行车租赁处。
八里左岸自行车道:官渡大桥、八里渡船头、左岸公园、挖子尾自然保留区、十三行博物馆。单独走八里左岸自行车道,可在捷运关渡站下,租自行车,骑行一段至关渡大桥;或在捷运淡水下车搭乘轮渡至八里。

DAY5:花莲(美仑溪/松园别馆/创意产业园)

2017年2月14日

东台湾区域速写
台湾被南北纵贯的中央山脉分为多平原的西部及多山的东部,东部过去因交通不便,习惯被称为“后山”,开发较慢较晚,保持了许多原生态的环境。东部就是“好山好水好无聊”,但东部就是个让人放松的地方。
台11线(东部滨海公路),吹着太平洋的风,一路上的海岸地貌让人大开眼界;台9线,崇山峻岭、翠绿的水田、金黄的油菜花,处处可见生活的惊喜与美好,全台湾最小清新的地方。东部有绿岛与兰屿这两个孤悬于蓝色太平洋上的绿色小岛,遗世独立。
东部最美好的还是这里的人,不同族群的人们在这块净土共同努力,过著慢慢的生活,讲著慢慢的话,处处见到生活的惊喜与美好,时时遇到好人好物,是个会让人自然而然放松下来的环境。近年来许多台北人索性搬来东部当农夫,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

东台湾当地人的生活
台湾东部是台湾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相比于台北的都市圈和西部平原的产业聚集区,这里的人们保持着平和而缓慢的生活节奏,渔业和农业依然在传统经济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台东、花莲的原住民分布广泛,一些部族在融入现代社会的同时仍然延续著本族的习惯和传统,而日治时期时日本文化同样对东台湾的影响颇深,二者相互交融造就了台湾东部缤纷多彩的文化和生活。

花莲城市速写
花莲县地处台东纵谷北段,西临中央山脉,东临太平洋,是台湾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与大陆地区省市县的行政划分不同,在台湾,一个县就类似于我们一个省,所以花莲市是涵盖在花莲县里更小的行政区域。花莲县是台湾原住民居住密度最大的地方,县治之内有阿美族、泰雅族、太鲁阁族、布农族、撒奇莱雅族、葛玛兰族等六族。
花莲古称奇莱,原住民的主要聚居地,直至今日人口的四分之一依然为原住民族。著名景点太鲁阁峡谷、清水断崖、苏花纵谷和石门海岸区。
花莲市是东台湾的第一大城市。
花莲市区移动最好的方式是骑自行车,公交车很少。市区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中山路、中正路、中华路所围成的金三角商圈。这一带也集中了花莲比较有名的小吃店,比如公正街的包子、海埔蚵仔煎、焦糖包心粉圆、戴记扁食。
如果来花莲,到七星潭看太平洋、太鲁阁看大自然鬼斧神工、花东纵谷看百花盛放、瑞穗牧场尝纯天然放心奶,夏季出海去观鲸。
最佳旅行时间:2-4月花莲东部地区鲜花盛开,长达百余公里的花海美景。花莲的雨季是5-11月。

对于台湾,小时候认为台湾最美、最向往的地方就是花莲,因为她有一个太美的名字,所以那时候就觉得她一定是个风景如画、小资情调的地方。但在花莲市内穿行,感觉她就是一个中国南方小县城的感觉,摩托车轰鸣、市井街道、建筑低矮。不过她有我喜爱的太鲁阁、清水断崖、花东纵谷。去过之后,我依然喜爱花莲。
想要玩全花莲的全部景致,请看台湾本土人的详细推荐:
//www.mafengwo.cn/i/7636736.html

①如何在台铁网站上订票、花莲住宿

台北至花莲的台铁票,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抢手,所以参考国内的春运严峻形势,我提前在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网站上网络订票(台北至花莲,花莲至瑞芳),也想体验一下。到达第一天,我就在台北车站把订好的车票换到手。
订票网址://railway.hinet.net/
关于如何操作,在百度上搜寻“如何购买台铁票”自动跳出一条带图片的详解,很给力。

坐捷运至台北车站,按照指示很容易找到台铁入口(捷运在台北车站大厅的东南角进入地下;台铁在台北车站大厅的东北角进入地下)。
关于详细的台北车站乘坐捷运、台铁、机场捷运细节(超详细,并配以图片说明),可参考住台办:
//www.like2twn.com/

在花莲,坐公交车不方便,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包车(清水断崖、太鲁阁)、打车(七星潭、吉安庆修院、花莲火车站)。上面图片的建里出租车行,是花莲当地居民打车常用的一家,当时民宿还提供了另外一家,我没留存。打电话出租车就上门,很方便。
名片下面的“清晨日光”民宿,是我住宿的地方。环境很居家,价格也不便宜。但胜在地点

民宿的外观。

民宿的内景 。里面各楼层有室内电梯。有各种的家庭房,适合一大家子居住。

民宿不提供早餐,但提供早餐券,就餐就在民宿不远的一家早餐店,各种便捷式早餐,种类很多。

民宿主人提供的一份花莲美食名录,当时真的没看,只是拍照留存。现在看看括号内标注(美仑)的,我在逛美仑步道时,真应该选择一家饭店吃吃,可惜错过。这算花莲当地人推荐,应该错不了。

②美仑溪畔、日式军官宿舍

从民宿所在的中正路沿东北方向一直走(美仑山方向)。饥肠辘辘,在中正路沿线解决温饱问题。

不是推荐店。路过,现做的韭菜盒子,酥酥香香的。

液香扁食店—中正路马路南侧(花莲市主信里信义街42号),网络推荐店。口味也就那样。扁食在北方称为馄饨,台湾俗称为扁食,也有人称之为扁肉。在台湾,扁食不仅可以煮,还可以炸,蘸上独特的调味酱料。
蒋经国前后光顾液香扁食店7次。
营业时间:9:00-21:00
人不少,都算慕名而来。记忆中好像只有一种馅,所以对于素食的我来说,我只能看着爷俩吃了,我算看客。
过了中正桥往右一拐桥下就是美仑溪,美仑溪畔是自行车步道。同时也来到了日式军官宿舍群,这是一片废弃的区域,虽有适当的维护措施,但看上去房子都有些破败,却可以真正领略往日的建筑风格。

美仑溪,照片右侧的桥为中正桥,我就是从这座桥走过来。

美仑溪畔的自行车道,左侧即为日式军官宿舍群。

几乎没有游人的日式军官宿舍群,房子已经破败,但当时的建筑模式和格局依稀可见。整个园区幽静,打理得算整齐。
这里的日式建筑群已有90年的历史,因为曾是日本军官的住宅区而得名,后来则成了眷村。老住宅保留原始复古的木屋气息,其中一栋经县府重整后做为“社群营造中心”并开放参观。
为日据时期的高阶宿舍,以日据时期陆军指挥官中村大佐的寓所为中心,此宿舍群建筑有“独栋式”与“双并式”格局,建筑具和式建筑之学术价值,花莲发展历史中重要证物之一。虽有部分内装改变,但外观与主要构造皆储存完整,其平面布局与台北、台中、台南西部平原所见日式住宅不同,具特殊性建筑型别价值。

分布于美仑溪畔的各种树,顺便路过的时候可以看一下。
注意到照片里有“面包树”了吗?我知道面包树,是因为第二天在花莲著名的“炸弹葱油饼”处,包车的师傅只给我看远方可见的面包树。作为次要的粮食作物,果实可食用,风味类似面包,因此而得名。

面包树

面包树的果实。没尝过,想象不出它作为一种粮食来食用。

从日式军官宿舍群尽头穿过马路(水源街),爬上小山坡,路上都是盛开的花儿。在山坡顶端,就会遭遇到松园别馆,此处需要购票参观。

③松园别馆

松园别馆兴建于日据时期,当时为花莲港兵事部办公室。背依美仑山,前临美仑溪出海口处,可俯瞰花莲港和北滨海滩,在军事上正是极好的天然制高点。

站在松园别馆内,面对大海的一侧,可以拍到曙光桥周遭的景致。
出松园别馆正门,继续沿着刚才来时的小路前行,会经过卧松园区,走至山坡底,穿过中美路,沿着美仑步道前行(其实就是一片比较现代的生活区)。

现代化生活社群。

会经过郭子究故居。一片日式风格建筑。但我经过时不开放未能参观。

偶遇花莲传统美食:中一豆花。估计一般游客不能特意寻到这里。这里周遭很安静,不处在传统的旅游区。

穿行至美仑海滨公园,沿着两潭自行车步道步行前进,往花莲市区内返回。

曙光桥。曙光桥上也属于两潭自行车步道。

④花莲文化创意产业园

一路步行至中华路与中正路交叉路口的花莲文化创意产业园。

前身为旧花莲酒厂,建筑充满历史韵味,也会不定期的举办展览、小剧场、会展,怀旧的风格与现代同步调,是花莲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
1、听原创歌手高歌一曲:文创园区基本每天都会有原创歌手在露天舞台引吭高歌演唱自己的作品,这些歌曲有些戏谑时事有些调侃生活,曲风也不大一样,喜欢音乐的朋友不妨去听听。
2、手作小物买不停:文创园区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商店,里面的商品大多是店主手作的,从文具到手机链、吊坠、首饰应有尽有,价格也比台北的要便宜一点。
3、看不完的日式建筑:这里完全是由日式造酒厂改造的,外观建筑全部沿用原样,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日式建筑在民初时代的风光。

⑤花莲现唯一的夜市:东大门夜市

看网上花莲的攻略,都在推荐自强夜市的**美食,我呆在花莲的时候,民宿主人告知,以前的几个夜市,包括自强夜市都整合成现在一个夜市了,即:东大门夜市。所以,当你来花莲时,寻找夜市只要逛东大门夜市即好。

蓝色线圈注的既是“东大门夜市”。

DAY6:清水断崖、太鲁阁

2017-2-15
今天一天采用包车服务。是在淘宝网上的“垦丁玩得疯旅游网”提前订购好包车一天:清水断崖和太鲁阁。
在民宿处接送,很方便。师傅是花莲当地土生土长,谦和有礼,即使超过规定的17:00,也很有耐心的带我们去了“炸弹葱油饼”的店,也没收加时费。

①清水断崖

清水断崖,包车师傅共带我们去了两个停靠点。第一个停靠点位于苏花公路上刚过崇德隧道出口处(崇德休憩据点),第二个停靠点为汇德休憩据点。

这里说说苏花公路:
苏花公路,是台湾东海岸一条往来南北的交通要道,北方起点是宜兰县苏澳镇,南方终点是花莲县花莲市,全长118公里,大致依海岸线修筑。对于台湾民众来讲,这条公路可谓是“爱恨交织”,因为它是一条可以沿路观看太平洋海景与峭壁山色、号称台湾境内最美的“景观公路”,却也是一条每逢大雨必塌方的“死亡公路”。“奇伟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最典型的恶地地形,原是堆积在海底的泥层,因板块运动被推挤而露出地表。”
因台湾东海岸生产大理石、石灰岩和砂石等工业原料,故而在苏花公路上,常见到砂石车和大货车高速通行,这种车使用道路比例最高,达50%。

观景平台。以前从这个地方还可以下到崇德海滩,现在只能在平台处赏景,海滩禁止。

看这美丽的海水颜色!和大连的海水比,这里更俏丽活泼,大连的海更为深沉。

下面几张图片是从第二个停靠点(汇德休憩据点)拍摄到的。第二个停靠点有好几个高矮不一的观景平台,占地区域更大,距离清水断崖也更近。

哈哈,留个背影给大家。

②太鲁阁

太鲁阁公园
一天之内历经亚热带到亚寒带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多变气候,看到不同气候带的自然景观,还可以看到太鲁阁族的部落遗蹟。
公园地跨花莲县、台中市、南投县三个行政区。公园内有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称为中横公路。公园沿着立雾溪的峡谷风景线而行,触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断崖、峡谷、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等风光。
瀑布是公园内的重要景观,从太鲁阁口到文山间,瀑布相当多,最著名的要属白杨瀑布、银带瀑布、长春瀑布、绿水瀑布等。
被立雾溪的流水切割的竟是大理石岩层!致使裸露在立雾溪两岸的危崖,乃至兀立在奔腾溪水之中的怪石皆是白色的大理石,太鲁阁大峡谷也被誉为大理石峡谷。
一路西行,峡谷越来越窄,公路不是凿洞穿行,就是由岩壁成“ㄈ”型路段。
有意思的是,当年蒋经国先生亲自指挥的这条防共的战备公路,如今却有大陆观光客观光。
燕子口和九曲洞是最让人心动、也是峡谷最窄的两端。

常规太鲁阁的步道:
小锥麓步道、砂卡当步道、长春祠步道、燕子口步道、九曲洞步道、绿水步道、白杨步道。
我这次去的步道:小锥麓步道、燕子口步道、白杨步道。九曲洞步道正在维修未开放,遗憾。
关于太鲁阁步道的详解,可参看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及游客中心所拿的游憩资讯。也可至下述网址参看:
//www.daoduoduo.com/thread-166972-1-1.html

最特别的一条步道是锥麓古道,位于燕子口步道的入口处,通过一处吊桥进入。
锥麓古道为日治时期合欢越岭古道的一部分,经九曲洞至燕子口路段上方崖壁,路面狭窄,视野开阔,仿佛漫步云端,但十分惊险。
此步道需要提前入园申请许可,方可进入,每天有人数限制。入山、入园申请:03-8621100-6转604/03-8621576
以下四张照片所示。

太鲁阁园区步道

我的太鲁阁路线::
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及游客中心→小锥麓步道→燕子口步道(靳珩公园)→慈母亭→天祥(就餐)→天峰塔、祥德寺→文天祥公园→白杨步道→岳王亭→长春祠→东西横贯公路牌坊

两座桥吊并立。

以上三张为小锥麓步道沿途。小锥麓步道路程很短(单程即可,20分钟),所以建议走走。红色的桥为砂卡当桥。从下方沿着桥体旁边的人造楼梯上至桥面,桥的马路对面即为砂卡当步道的入口。砂卡礑步道(需原路返回,1小时)相对以后的几个步道较为平缓,时间紧凑可以不前往。
砂卡礑步道上游的溪谷风光优美,早期有“神祕谷”的美名。这步道也被称为“神祕谷步道”。抵达五间屋,五间屋处为游客休憩点。

燕子口步道,位于燕子口隧道的西入口,也是锥麓古道的入口,在接近燕子口隧道的前方某处道边,司机给我们一人一顶安全帽。经过燕子口步道和九曲洞步道都需佩戴安全帽。
一段峭壁,是中恒沿线著名胜景之一。公路右侧的岩壁上因石灰岩受溪流的长期侵蚀,较松软的岩层逐渐形成洞穴,燕子就在这些天然洞穴中筑巢而居。早年因常有雨燕、洋燕在空中成群觅食,形成“百燕鸣谷”的奇景,因而叫“燕子口”。这段路山洞无数,洞口望峡谷,风景别样。峭壁上小小的洞口是燕子通过旋转自己的翅膀而逐渐磨成的,利用洞口搭建自己的窝。
在整个太鲁阁内,从燕子口向西经过九曲洞延伸到慈母桥,是最脍炙人口的一段。
司机在燕子口步道入口放我们下车,我们步行,他开车前行,在前方靳珩公园的一处停车处等待我们。
燕子口步道会经过靳珩公园,靳珩公园是为了纪念中横公路不幸牺牲的靳珩段长所建,公园中有小型商店,商店外的观景平台,则是欣赏印第安酋长岩最佳的位置。怪我眼拙,司机怎么向我描述不同角度能看到的酋长脸部形象,我都看不出个所以然。

燕子口步道可以洞中俯瞰峡谷美景。

此照片处为燕子口步道的靳珩公园处,此桥为靳珩桥。
燕子口和九曲洞之间,从公路上隔溪对岸是锥麓断崖,而公路一侧,与锥麓断崖隔溪相对的是福叽断崖。断崖下的公路有一段宽阔的路面,可以停车赏景。
九曲洞是指曲洞之多,并非刚好九个山洞,隧洞景观,沿回转曲折的半明半暗路线欣赏峡谷风光。九曲洞隧道全长1220公尺,是中横公路上最长隧道。全长2公里的九曲洞隧道,精华路段。人车分流,车走九曲洞隧道,人走旧的中横路段为人行步道。
九曲洞附近山壁有多条岩石裂缝向上延伸,这是断层。断层是地壳运动挤压造成岩石断裂错动的地形。由于造山运动剧烈,因此断层在太鲁阁国家公园内部可以轻易发现。
九曲洞途径“流芳桥”,登上桥旁的观景台,俯瞰流芳桥新旧双桥并峙跨越峡谷的景色。立雾溪流经流芳桥,出现90度的大转弯,冲刷出美丽的层层大理石纹理。
九曲洞与燕子口,美景相当,不容错过的景点。而九曲洞步道为游客专用步道,所以舒适及安全性更胜燕子口。

慈母桥
立雾溪与其支流老西溪的汇流处,以大理石作为护栏。立雾溪在此有近乎90度的转弯,老西溪在此注入立雾溪,因此这里称为“合流”。桥头建有“慈母亭”,是蒋介石为纪念母亲王太夫人所建,而桥中段旁的青蛙石(底为白色大理石,上面为绿色的片岩,形状如绿背白腹的青蛙。)上有“兰亭”,看似青蛙头上带着皇冠,这是蒋经国为纪念其母所建。

天祥为管理站,提供旅游咨询服务,也可以在此就餐并住宿。后侧上方有天祥基督教堂,另一端靠近青年活动中心,还建有天主教堂。这两个教堂都是中横公路修筑时就已设立,拥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两者都有提供住宿服务。
此照片为从天祥休息小公园处拍摄到的稚晖桥和普渡桥(红色)。过了普渡桥的小山坡即为祥德寺、天峰塔,地藏菩萨像。此处地藏菩萨像约有12米,有世界上最高金身地藏菩萨像之称。
在这两座桥下可以看到双溪汇流。

站在天峰塔处拍摄到的天祥。照片左侧有一处台阶,此处就为文天祥公园。

双溪汇流

普渡桥

天峰塔

文天祥公园:
这里之前是日据时代的“佐久间神社”,祭祀日本在台的第五任台湾总督。公园中央宽阔笔直的石阶路,正是昔日的参道,重新铺设过。

从天祥开车前行,经过这个隧道,车停在这片区域的停车场处。白杨步道的入口就在这处隧道之中。

步行返回隧道,看到前方右侧的一个洞口了吗?白杨步道的入口就在此洞口处。

入口。在白杨步道处步行,得备有一把伞(水濂洞处用),一个手电筒(穿行的洞里面没有照明)。

白杨步道里面几乎都是土路,没有完美的木栈道。来这里步行的人还是不少的,步道距离不算短,我们一直前行,感觉要放弃调头回去时,咬咬牙最后还是坚持下来,坚持是对的,要放弃的地方其实离白杨瀑布已经很近了。能坚持下来,归结于同样在这里步行的旅人。

白杨步道尽头的白杨瀑布。

长春祠:
长春隧道西口,折转到台8线旧道,即可看到伫立在立雾溪谷峭崖边的长春祠。祠旁涌泉长年流水成散瀑,公路局取名为“长春飞瀑”。长春祠内供奉的是中横公路施工过程因公殉职的212位老兵的灵位。长春祠建筑依地势嵌入山壁间,立于断崖下,前有飞瀑流泉。祠后峭壁有阶梯,寻阶而上沿途经观音洞、太鲁阁楼、钟楼,再过一吊桥可至“禅光寺”,俗称为“天堂步道”。
长春祠步道长约2公里,抵达长春祠后,从后边的天梯爬观音洞、太鲁阁楼、钟楼、禅光寺,然后到达仙霞隧道的另一头,路程约1小时。
此处碰到大批的旅游观光团,是从大陆过来的,来台湾的大陆人呈锐减趋势。和花莲当地从业者聊天时,反馈此时来花莲的大陆旅人比繁盛时低了8成,很惊人的资料了。还有的宣传者,旅游的时候真的不喜碰到怀有这样目的人。

长春祠处的长春桥。

在长春祠处拍摄到的光影变幻。

从太鲁阁离开,最终会从东西横贯公路牌楼处停留。此牌楼和进入太鲁阁时的太鲁阁游客中心相隔一条立雾溪,通过锦文桥相连线。太鲁阁游客中心在立雾溪北侧,牌楼在立雾溪南侧。
至此,太鲁阁之行就结束了。

在外旅行,对吃的真得兴趣点缺缺,一般不会为了美食特意去寻觅某处。在花莲,不知为何对“炸弹葱油饼”充满了欲望,和司机商量是否能送我到正宗“炸弹葱油饼”的店。寻到此处路标处,即为炸弹葱油饼所处位置。
营业时间:13:00-19:00。
公休日:不好意思,忘记了,好像是周三?

夸张到竟然在此处设有一个“玩偶”标志。名声在外呀

“炸弹葱油饼”真颜。我挺喜欢吃,还想吃第二次。

DAY7:吉安庆修院、七星潭、九份

2017-02-16

①吉安庆修院

过去这里是日本人的主要移民村之一,与丰田、林田并称是花莲三大日本移民村。。走进庆修院,有种来到日本寺院旅行的感觉。
院墙廊道,供奉著八十八尊石佛。这是日本真言宗四国八十八灵场的特殊信仰。每一尊石佛都有番号,从1号到88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8:30-17:00,周一休馆

花莲人文景观的背后,总是隐不掉的日本殖民印记。

②七星潭

早上从住宿地打车至吉安庆修院,司机等在门口,逛完后,接着送我们至七星潭柴鱼博物馆门口(收费博物馆)。下车继续前行,看到马路后右拐,一直往里走就能找到一家租车行。我是根据手机APP:“台湾离线地图”上显示的“七星潭自行车出租”自行找到这家租车行。

自行车出租行的电话。嗯,我是个走到哪里愿意拿小册子的人,与你我方便。

让七星潭大海的蓝色净化净化我们的双眼。
昨日包车司机告知我们离这里的大海不要太近,因为这里的“疯狗浪”(容易被卷走)威力很大。女儿正好站在离海水稍微近一些的地方,结果一个大浪拍过来,果真吓一跳,不知这个级别算不算当地人所谓的“疯狗浪”。反正在大连是不会有这样力量的海浪。

从“台湾离线地图”上发现有一片植物区:德燕海滨植物园,显示种植著各种类的植物,于是我们骑脚踏车,在七星潭海边停留片刻,继续往北边行进,走到尽头,终于找到:德燕海滨植物园。我和女儿两个人一头扎了进去,自始至终没有别的游客。

往“德燕海滨植物园”骑行的路上风光。

都是这样的小路,两边布满了植物,终点有个林语亭。快进快出。可以不进去。
德燕海滨植物园算是两潭自行车道的北部起点。很幸运,从这里出发。

③两潭自行车道

两潭自行车道,从鲤鱼潭到七星潭,共计36公里,都骑下来需要3个半小时。
路线: 德燕海滨植物园→七星潭社群→四八高地→奇莱鼻灯塔→花莲港→曙光桥→北滨公园→南滨公园→中华纸浆场→旧铁道→木瓜溪桥→宏卿山庄→鲤鱼潭风景区
其中一段:花莲的滨海自行车道从南滨公园为起点,沿途行径北滨公园、曙光桥、花莲港、奇莱鼻灯塔、四八高地(炮阵地、东13坑道入口)、七星潭至终点德燕滨海植物路,约16公里(1个小时可完成),花莲市区的滨海风光尽收眼里。我走的就是这一段的滨海自行车道,但我只骑行到花莲港处就返回(时间受限),但曙光桥至北滨公园这一段我在第一天曾经步行过,所以就算是大致完成了这一段滨海自行车道。骑行的感觉太棒了,这一路不仅收获了美景,而且风中骑行的感觉超棒呀!至今印象深刻的是骑行在大海边,不由自主地哼唱“小小的一片云儿”的一幕。
所以来花莲,真的强烈推荐两潭自行车道,可以安排一整天,骑个来回(因为自行车要归还到原店址)。

电影“练习曲”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2007年的电影《练习曲》名言打动许多台湾人的心,掀起一股热血自行车环岛的风潮。电影一开始从东海岸揭开自行车环岛的序幕,而花莲这个疗愈的地方,也出现在影片中的若干片段中。跟着陈怀恩导演在花莲市区骑行漫游,感受花莲,享受小小的练习曲。
花莲是吸引自行车族流连忘返的地方,主要分为太鲁阁、花莲纵谷、东海岸地区等3大板块、10大自行车道。《练习曲》的东明相最推荐的自行车道之一,就是鲤鱼潭的环潭自行车道。

骑行回来时我才注意到此告示牌,但没看到有没看到的好处,我收获了上面三照照片骑行路线上的所示美景,其实只是海边的一、两个路段处有塌方,我抬着车绕一下就好。继续上自行车道的美景照片。

此处,我开始边骑边哼唱“小小的一片云儿”,丝毫没有累意。

花莲火车站真得很小

铁路便当售卖处

④九份夜景

乘坐台铁至瑞芳车站下,出出站口右转至行李寄存处寄存大件行李,然后穿过出站口面对的站前广场,走至马路主干道,左拐一直往前走,会看到在马路右侧有一个公交站台。好多公共汽车至九份山城。我是乘坐788路公交车,上车刷卡下车亦刷卡。其实不用担心,到九份时,几乎全车的人都下了。公交车上已是天黑,看不太清马路两边的景致,弯弯绕绕,车上好多韩国游客,他们趁著夜色去,逛完夜景了,很多人再趁著更深的夜色回。

九份的过去,曾经因为采矿业发达而风光一时,后来因为停止采矿而变得萧条,但当时这些依照山坡地形建造的街道与房屋却也意外的成为后来再次繁荣的因素。建筑在山坡上的旧式建筑,台湾人因为一部威尼斯金狮奖的电影“悲情城市”而知道九份;香港人知道九份来自于陈绮贞的歌“九份的咖啡店”;日本人为了寻找“千与千寻”里的汤屋与无脸男的原型来九份。韩国人是因为《on air》来到这里。
保有着淳朴的旧日生活风貌,栉比鳞次的房屋顺应山势,狭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阶,高低弯曲,行走时,感觉像是走在屋顶上。其街道呈“丰”字形,横向由上至下分别是轻便路、基山街和汽车路,纵向竖崎路。以步行的方式穿梭于巷弄之间,是拜访九份最佳的旅游方式。

阿柑姨芋圆:
我不知道有多爱吃这个。竖崎路一直往上走到最上端,九份国小处的阿柑姨芋圆,冷热皆宜。九份有两处芋圆(赖阿婆),分为挫冰底或者汤底。点完餐往里走,是个开放式厨房,可以看到手工制作芋圆的过程,再往后走就是堂食的厅了,开阔,观景台可以看海。

竖崎路

照片右侧为为所住的九份民宿:九份爱的物语景观民宿(Storia D’amore)。我所住的是春恋三人房。

民宿内公共空间。

民宿的公共空间观景视野开阔,九份一览无余。所住的民宿房间内视野也特别好。

从民宿旁边的小路往下走,夜色下的轻便路。

竖崎路

坐在阿妹茶楼里喝茶,我在看景,游人在看我在的茶楼。

DAY8:九份、基隆山、金瓜石

2017-02-17

①清晨的九份

九份的清晨是寂静、空旷的。九份的很多从业者都选择在晚间关店后返回台北,第二天营业时间至店里。早上鲜有我这样的游客,早起并游荡,因而也拍到了比较纯粹的九份,而不是人头攒动的九份。

轻便路。

汽车路。

轻便路。我理解的轻便路是比较平坦、舒服的一条柏油马路。

瑞芳区基山观海亭。

白天的竖崎路。此时还没有游人。

位于汽车路上的竖崎路起点。一直向上延伸的阶梯。

九份游客服务中心里的小印章超级多呀!

②基隆山

登基隆山缘于“Tony的自然人文笔记(//www.tonyhuang39.com/index.html)”。游人不会选择我这条登山方案。所以我在登山过程中,遭遇到的都是台湾当地人,遇到瑞芳50多岁的一位大姐,我们沟通了很多两岸百姓的一些话题,并相约一起下山。

基隆山登山步道入口。

九份全景

让我引以为傲的一件事,当地人像我咨询牌子上显示的路径是怎么回事?登山过程中,看到此指示牌,向上走是直上直下登山的路,比较陡一些;往左走也能达山顶,但路会缓一些,蜿蜒上山。当然看到的景致是截然不同的。我上山下山分别选择了这两条路,全部景致尽收眼底。

山顶处的登山平台。

山顶可看到金瓜石的全景。

③金瓜石

—-“处处都是历史人文遗蹟,令人着迷而流连不已。”
—-“黄金,曾经是金瓜石最美丽的容颜。金矿渐竭,色衰爱弛,淘金的人们便纷纷弃她而去。金瓜石从此走向了萧条。十几年之间,金瓜石风华再起,又见游客熟络而来。今日的金瓜石不以多金闻名,而已丰富的矿山人文踪迹吸引旅人驻足。山城容颜愈古愈有味。黄金蕴藏之多寡,操之于天;而矿村风化之维系,操之在己。”

近年来很多广告片在金瓜石拍摄,也有不少怀旧的电影电视剧也选择这里。因为金瓜石好取景,这里的岁月仿佛是停摆的时钟,光阴被冻结在三四十年前,甚至是日据时代。在金瓜石拍摄的电影,最有名的是侯孝贤执导的《悲情城市》,大家一直以为这部片子是在九份拍摄的。
当地一位居民批评商业化的九份与庸俗的观光客,谈及《悲情城市》,大约三分之二的场景在金瓜石拍摄,这部电影的首映会就在金瓜石的旧中山堂播映的,可是九份人会包装宣传,让观光客以为这部电影是在九份拍摄的。

金瓜石的采金历程,曾经为北台湾写下一页客观“淘金史”。日据时期产量惊人,造就了金瓜石的“黄金年代”。随着矿业的没落,那段绚丽的采金岁月,悄悄走入历史层层叠叠的台阶,留下金瓜石历史记录的黄金博物馆,其中还储存了本山五坑丰富的金矿文化遗产。

四连栋

金瓜石太子宾馆

从太子宾馆院落一角可以看到区域性的金瓜石。因为我要赶时间返回台北,另外上午爬了基隆山体力有限,所以就放弃逛金瓜石的打算。其实,我本人挺喜欢在这样的小城里闲逛。

对面的大肚美人山。很形象呀

太子宾馆

从瑞芳车站坐台铁返回台北,办理入住。

DAY9:阳明山

2017-02-18
离大都市最近的高山与自然保留区,城市里的山岭总是容易博得好感。登高看台北市全景。以前叫草山。

阳明山国家公园
(注意:周一是公休日,游客中心关门,一路上没有卖吃喝的,准备水和食物。)
阳明山游览的核心地带,最方便的游玩方法是乘坐108路游园公交车,整个山头绕一圈,各景点及步道都有停,每20分钟一班。
沿线会经过原蒋介石的行馆阳明书屋,以及山谷间的海芋花田、竹子湖,如果时间不多,前两个可以略过,但小油坑磺烟喷口一定参观,整座山头,如同直接被撕裂般出现一巨大的凹陷处,寸草不生,喷气孔终年有硫磺味的蒸汽喷出,地上多是黄色硫磺结晶,可以从栈道上近距离参观。从这里有直达七星山山顶的步道,在山顶上往南眺望整个台北市、新北市一览无遗,往北可远眺台湾北海岸。

做捷运至剑谭站下车,坐红5至阳明山站(阳明山总站、阳明排程站),搭乘108路游园公共汽车。
我把在阳明山总站拍摄到的所以第一手乘车资料上传。

我搭乘108路,第一站至小油坑,因为没有做足功课。上山后,发现和台北市中心截然不同的天气,温度低、山上浓雾能见度低,一路看不到景致,只有近距离看景,更别提俯瞰台北全景了。阳明山之旅只是一场纯粹的徒步之旅。

阳明山上都是这种芒草,和一般意义上的草不同,我们说小草,这成片的芒草看起来更为高大。

这就是我们一路上的景致。

下次来台北,阳明山一定重新爬过。
翻越七星山主峰、七星山东峰,至108停靠点等公共汽车,一辆辆经过时均是满员,根本上不去,等候中,一些台湾本地的大学生只好相伴徒步下山了。我们挨着冻受不住了,去旁边的游客服务中心买了三件雨衣,以作保暖之用。最终等到了一辆相对空的的车坐到终点站,行驶中还看到了行进的台湾学生。

DAY10:士林官邸、国父纪念馆

2017-02-19

①士林官邸

蒋介石生前在台的官邸及园区。分为官邸和花园两个部分。官邸包括官舍、招待所、蒋介石及夫人做礼拜的凯歌堂、每年为蒋介石做寿的慈云亭;花园部分(必须看、拍拍),因为日据时代是园艺管理所,所以总是花团锦簇,包括中式庭院和西式庭园。另外,还有玫瑰园以及露天音乐座,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花展。

地址:士林区福林路60号
到达方式:捷运淡水线至士林站,2号出口出站后左转,步行约10分钟。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2:00(售票至11:20),13:30-17:00(售票至16:20),周一休息
门票:100元新台币

看到了一些拍动漫人物的年轻人。

凯歌堂

凯歌堂

台北市受保护树木:枫香

在新阑亭正好碰到阑花展览。

花名“林志玲”。

花名“哈尼”,和我女儿英文名一样。

花名“星辰”,和佟先生的微信名一样。

我购票进入大致参观一下,内部禁止拍照。在士林官邸,第二次碰到大陆的旅行团。

在士林官邸景区内,登高望远。

②国父纪念馆

国父纪念馆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华诞而建造的,国父纪念馆每个整点都有士兵换岗交接仪式,15分钟左右。
位于中山公园内,1972年建立。是拍摄台北101大楼的最佳角度之一。国父纪念馆与中正纪念堂,选择一个地方去就可以(我都去了,也许是Mark台湾地标的心里)。
地址:信义区仁爱路四段505号
到达方式:捷运板南线到国父纪念馆站下车,由4号出口出。
开放时间:9:00-18:00

远观台北101足矣。
出发至台北桃园机场,乘坐CZ3014,20:25-22:55抵达大连

在台北桃园机场有一处12生肖该印章的地方。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