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门坐珠港澳大桥穿梭巴士到香港,是这次线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从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上走一趟,那种自豪的心情油然而生。
乘坐穿梭巴士十分简单,跟乘坐地铁差不多,穿梭巴士都是特别定制的,与一般大巴是将行李放在下层车厢不同的是,行李都是带上车的,车上特制有许多行李架,这样一来,座位虽然少了些,却省去了下车取行李的麻烦。穿梭巴士行驶非常平稳,桥面上车辆也不多,偶尔可见有小车超越,看着窗外的风景,心中想到的是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是中国人做不到的呢?

过海底隧道

但好心情瞬间就被打破,是因为到港后急于要将没用完的澳币兑换,因为澳币并非通用货币。看到正好有一个货币兑换处,就去兑换,那个工作人员用狡黠的眼光看了我一眼,然后用计算机打出一个数字,也就是告诉你澳币兑换的汇率,这个汇率是远远要低于市场汇率的,但是你没办法,这块好像就这一家兑换处,而且你马上就要用零钱去乘坐公交车,于是只能任由他赚取差价了。
到住地后,时间尚早,就想去金紫荆广场看看,这是香港回归后的一个纪念地,就在维多利亚港附近,并不难找。但当我们去到哪里后却下起了小雨,心想香港这边的雨应该是下不长久的,可是等了好长时间,雨就是不停,大概这边的雨是要在白天才下不久,而在晚上却是一直下的。

第二天天空放晴,我们决定先去九龙半岛那边玩,去九龙是要过海的,在过海之前我们想先看看维多利亚港,而维多利亚港好像正在修建地铁站,一大片的施工场地,使我们看不出哪里是维多利亚港,在问到当地人后,得知这里就是,却是令我们非常失望了,后来哪人告诉我们,看维多利亚港要到对面尖沙咀才好看的,这才恍然大悟,马上过海去了。
九龙半岛有几个耳熟的地方,那都是在香港的电影电视里经常听到的,如旺角、油麻地、尖沙咀,而这几个地方都被一条叫弥敦道的大道形成的中轴线串在了一起,我们决定还是先远后近的原则,就一地铁坐到了旺角,再从旺角往尖沙咀这边走。

都说在香港玩就是逛街,我们也只好用逛街来享受这号称是购物天堂的地方了。香港的街道都不是很宽,因为地方太小,所以高楼很多,但香港的高楼都各具特色,不像内地,千篇一律,一个模样。
在香港的街上还有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那就是有轨电车。在内地知道有有轨电车的是在上海,有轨电车因受轨道限制,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并不太适用,但这也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至于现时为何还要保留,却是不太清楚了。

香港并不大,所以从旺角走到尖沙咀也要不了多久时间,尖沙咀应该是九龙地区最热闹的地方了,而最好看的地方就是维多利亚港附近了。至此才知道维多利亚港是指这一片海域,香港岛那边是在湾仔到中环,而九龙区这边则是在尖沙咀。维多利亚港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天然深水港之一,而香港也因维多利亚港的美丽夜景而享有“东方之珠”的美誉。

沿尖沙咀海岸边有一片长廊式的广场,被称作星光大道,长廊的扶手带上有许多香港影视明星的手印和签名,广场是为表扬为香港电影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士而建造。这里集聚著许多的游客,都将自己的手按在那些明星们的手印上,摄影留念。

从尖沙咀过香港岛这边就正好对着金紫荆广场,紫荆花是香港的市花,是在1880年由一位法国神父发现的,并取名洋紫荆,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新物种,后在1965年被定为香港的市花。而金紫荆广场大家都知道是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建,在广场还建有一座“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碑文由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
金紫荆广场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那是因为所有到港的旅行团都会带队来此的,因为这里是香港为数不多的纪念地了。本来广场是一公交站的停车场,但不断涌来的旅游大巴将停车场瞬间塞满,公交车站只好被挤到马路上去了。在紫荆花雕塑前大家都是排队等著照相留影,要想等到没人的时候再照,可能就只有我们那天晚上下雨的时候来了。

会展中心
距金紫荆广场不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部,行政区总部好像并没有挂牌,所以你从外面看去并不知道这里是个什么地方,但国徽国旗和区徽区旗却是非常显眼的挂在哪里。总部大楼旁边应该是立法委员会大楼,同样也没有挂牌,但外墙上巨大的立字却似乎说明了一切。

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部

立法委员会
如果说九龙那边的游玩是一条纵轴线的话,香港岛这边就是横轴线了,其实它就是香港的一条地铁线路,东起柴湾,西至坚尼地城。我们的目标是中环,但看到地铁在香港大学有一站,就决定先去港大看看。
与想像的不同,香港大学地铁站居然就在香港大学里面,就是说出站就是港大了。这让我们不知要怎样走才好,想着先找到港大的校门再说。由于香港本就不大,所以港大显得有点拥挤,楼与楼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空地,我们甚至没有找到操场在哪里?港大应该是建在一个小山上的,所以楼宇之间经常会有台阶上下,但一般在这些地方都安装有电梯,非常人性化。待我们找到校门时却是不敢相信了,堂堂的香港大学的大门居然这么小巧,我们连问了几位同学,得到的答复都是肯定的,但我们还是认为有其他的大门的,也不找了,就在这里拍照作纪念吧。

看过港大后我们直奔中环,中环是香港的经济政治中心,也是香港开阜和发展最早的地方,否则那年闹事的也不会想着去占领中环了。中环有个皇后像广场,广场中有个和平纪念碑,这是纪念在一、二战中为了和平而献身的人们,纪念碑上有个巨大的麦穗环雕刻,这可能就是中环名称的由来吧。

永安百货
香港一游即将结束,我们选择了从深圳罗湖口岸出关,是因为想亲身体会一下当年哪些从罗湖跑去香港的人们是怎样一种心情。其实香港回归已经22年了,但由于一国两制的政策,使得香港看起来仍然还是以前的样子。香港在以前对于内地的代名词似乎就是“繁荣”两字,但现时内地的发展并不弱似香港,特别是北上广深更是超过了香港的繁荣。

以前都说香港是购物天堂,意思是香港的东西既便宜又好,但现时到香港去却居然没有什么东西好买了,一是要买的东西这些年在内地也都买了。二是现时香港的东西也并不见得就比内地的便宜又好。就拿早些年内地人从香港买奶粉来说吧,香港的奶粉都是进口的,内地人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所以一窝风的都买,搞得香港的奶粉供不应求,港人大有意见,一度提出要禁止内地人自由行来港。但现时这股奶粉风也没有了,相比反而是看到国人从韩国、日本大量购物了,可见香港购物天堂的优势正在慢慢消退,这一方面是外部的原因,而最主要可能是香港内部的原因了,港人远没有澳门人对内地人的热情,你去问路时,都是手一挥说句在哪边,就不理你了。一付你别打扰他的样子。所以一直以来并不是太想去香港玩的。

去罗湖口岸香港有地铁直达,而且地铁好像可以一直开进深圳火车站,所以,出关后就是深圳站,非常方便。当看到罗湖海关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罗湖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电子显示牌时,还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但在香港和澳门海关好像都没有类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样,那感觉好像还是在国门外一样。现亲身从罗湖口岸走过,仿佛是游子归来一样,那种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似乎内心有个声音在呼唤著:祖国啊,我回来啦!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