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游记,心里始终有些忐忑和不安。

没有满屏的青春飞扬和饕餮大餐,也没有摄影大神的大片风光,只有手机镜头里的“老实素颜”和全职主妇的絮絮叨叨。

不知不觉我已经到了不敢坐红眼航班,不敢体验冒险刺激,不敢吃辣……什么都畏惧的年龄,生活于我理所应当习以为常。

可越是这样,那颗向往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心却从未消停过!

我知道我想要一个豁口,一个假装溜娃品味课本日月潭的“借口”,一个冲出一地鸡毛的出口,一个逃离一成不变的缺口!

没启程前,会带孩子读《乡愁》,会告诉他我所知道的有限的台湾历史。而他也会孜孜不倦地拿着《中国地理》和我讨论去哪些地方,他一边诵读著二年级课本里的《日月潭》,一边满怀激动无比期待着这趟旅行。

私下里,我也会憧憬在海的那一边,会是怎样的景致?

也许她是三毛之于齐豫,席慕容之于蔡琴;

也许她是滚滚红尘中的喃喃自语,抑或是落英缤纷里梦里花落知多少;

也许她是静静开放的七里香,抑或是伤心太平洋里晶莹的泪珠……

机票、证件、行程、酒店,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而所有这一切因为有了好奇和充满想象,等待的日子也变得热气腾腾活色生香起来。

高美溼地的落日

高美溼地,是因为建立了高美海堤后几十年来累积淤沙所形成一片滩涂溼地。溼地在清水镇,距离台中机场约半小时车程,一路上低低矮矮的的房子错落有致,而极具闽南风情的妈祖庙无一不在彰显著台湾与祖国大陆文化的两地传承。

走过弯弯曲曲的木质栈道,两边是褐色泥滩,泥滩里时不时跳跳鱼来个“百米冲刺”、招潮蟹挥舞著爪子“”横行霸道”、水鸟旁若无人地觅食散步,大自然的一切静谧和谐!

日落,不经意的美好!

一向对美景毫无抵抗力的我,总是“沉醉不知归路”。

特别喜欢亚庇的日落,几乎是每天,不一定非要在丹榕鲁沙滩上。所以对于高美溼地日落我并未报很大期望。

然而就是这份意外,让我收获惊喜!

也许是出游的心境,也许是溼地上的水波涟漪,让我想起幼时夏日阵雨后赤足乡间小路上的我!对于我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无法理解我既战战兢兢又毫无约束的童年,正如我不理解他们的“王者荣耀”一样。

栈道尽头就是人们可以踏入的地方,不得不说,沙子和水真是让人释放天性的法宝!孩子们欢愉地嬉戏闹腾,而我追赶着日落,看夕阳渲染泼洒肆意妄为,直至天空绚烂如云霞燃烧如火云。太阳渐渐西沉,天空似美娇娘戴的薄纱,红橙紫灰颜色渐变,我想这大概是夕阳真切地给时间和大地留下的痕迹。

从色彩斑斓到一汪碧绿

台中市区里的彩虹眷村,用色大胆,对比强烈,色彩斑斓。

不过我更喜欢传统的淡彩水墨,虽然干溼浓淡难以把握,而且说到意境我更是参悟不透。可恰恰就是这份深远玄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内敛不谋而合。

日月潭,于我,是课本上的存在;于台湾人,一汪波光潋灩滋润着宝岛。

湖水碧绿,浇灌出清甜的芭乐和凤梨,也赋予了台湾少数民族的温婉和野性。

随着游船的驶过,那一汪碧绿都会摇曳出曼歌一曲,而曲曲折折的心事也会无声的辗转起来。

夜晚的日月潭,没有了白天的喧闹,多了份夜的清朗。

群山环绕,一波幽静。

伊达邵码头上吹玻璃的匠人,神情专注,醉心于此。

不由得想起自己,穷其过往还在奋力寻找什么才是最喜欢的,不觉有些失意!

对于不那么被认可的全职主妇,我偶尔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和自卑。

但好在可以陪伴孩子们成长以及长期以来父母给我的关爱,给了我不少慰籍。鱼和熊掌素来不可兼得,估计万物都抵不过此律。

清境的雨、咩咩绵羊

清境,迎接我的是清净的雨,透著微凉。

选择清境,因为咩咩绵羊,温柔可爱。

清境,清境,恰如其名。盘山而上,绿草如茵,坐拥群山之间,绵羊成群结队从我们身边慢条斯理地走过。

孩子的世界,单纯美好。动物、沙滩、浮潜、游乐场……都可以让他们激动不已。看着他们欢呼雀跃上窜下跳,我想我的嘴角应该是上扬的。

经常有文章罗列带孩子旅行的种种好处。

而我,只想通过旅行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谦卑的种子。

因为见过,不会狂妄自大;更因为见过,不会妄自菲薄。

天地之大,芸芸众生。

看天之无垠,见地之广袤,识人之良善,思己之心境。

而后心里珍藏着爱和勇气,无畏地走向滚滚红尘。

巍巍武岭、蓝色花莲

我总是想,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能被他们写得那么美好,等我去了才发现,别人写得再好,也不如我亲眼见到的好。

群树成林是美,群峦叠嶂也是美;山路弯弯是美,沉厚悠长也是美。

武岭,海拔约3000米。地球很神奇,海拔越高,天越湛蓝,更能体会群山俊秀挺拔之美。

武岭,缓缓向我们张开了他雄厚磅礴的臂膀。记得在中国山水画里,南北山势有明显不同,而在南中国台湾的一派旖旎里,武岭呈现给我们的大气、雄浑、自成一体,以至于我无时不刻想按暂停键以捕捉他的美好和震撼。

横穿中央山脉,温度一路升高,阳光也一路炫目。

七星潭不是“潭”,而是一片新月形的海湾,海滩上大大的鹅卵石,黝黑发亮。

幼时长在洞庭湖平原上,特别向往书里写的那山和海。

山给我铁骨铮铮,而海给我侠骨柔情。

不知为何,站在海边,连心胸都会跟着开阔起来。

大海其实是个你看不透的家伙。时而宁静,时而喧嚣。温柔起来像只慵懒的猫咪,狂躁起来像只困在囚笼的斗兽。

也许大海就是万千世界里的你和我,自己也不是会有看不懂自己的时刻吗?

特别喜欢花莲的民宿“桧木森林”,整栋房子都是用台湾最珍贵的桧木做成,房子呈六角形。

见多了高楼大厦,住惯了拥挤的钢筋森林,现在即使在老家也难以体会到儿时的乡土气息,我们的孩子们更是缺少了那份山野的灵气。而在这栋房子里,赤脚踏足,我感受到原木传来的那份积蓄已久的的温暖和熟悉。

看到这栋房子,总是会让我想起隈研吾,老的、新的、人工的、自然的,所有一切杂乱无章的混合在一起,这也许是城市的另一种魅力。

醉人石梯坪

昨夜哥哥腹疼,一夜哭闹,一夜照顾,一夜无眠。

订好的秀姑峦溪漂流,哥哥只能缺席了。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所谓圆满,便是无法欣赏另一种风景。

记起上学时收到的最喜欢的邮件《寻找缺失的那一角》,那时给我的震撼不亚于惊雷!二十多岁的我只知道一往无前地往前冲,从没想过的所谓的“单纯和坚持”会有这样的失落。

现在想来只是当时不会从另一种角度来看问题了!

所以我们三个就在下游静静等待爸爸和其他小伙伴,悠然地看着秀姑峦溪无声地汇入太平洋,既来则安,事遂起则纳。

大伙儿集结赶去石梯坪。

海边的巨石在海浪和海风侵蚀之下,呈现出令人惊讶的灰白色和波浪形的纹理,恰如一道道石梯。

那些纹理如大树的年轮,那是岁月的痕迹,又似微风的呢喃,更是凤凰涅槃后重生的光芒。

岩石上有被风化的形状各异的大小洞,波浪形纹理又一致往东南方倾斜。极目远眺,天似穹庐,惊涛骇浪,山间郁郁葱葱的植物肆无忌惮地生长。而我们这群人,像闯入禁地般猎奇贪念地欣赏这一切,那一道道石梯则幻化成仙风道骨的老者,静静讲述着他的岁月如歌。

从石梯坪回到花莲市区,我们走了传说中的“海线”,美到让你移不开眼睛,蓝到让你无法呼吸,我隔着车窗手机拍的照片,都让我一阵阵悸动!

谁让我最喜欢蓝色呢?谁还会一定强调蓝非得忧郁呢?蓝也可以纯粹、简单、自然、干净、利落、明了。

太平洋的海水貌似温柔却又暗含内力地拍打着海岸,留下无尽的回声及浪花一朵朵,我迷失在这片蓝色幻境里,只盼自己是天边的那朵云,远远深情地凝视这片令我魂牵梦绕的山峦和海面。

蓝色花莲,清新雅致,满足多少清新一族随手一拍的愿望;

温暖花莲,温良恭谦,传承著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序花莲,秩序井然,梦里依稀半掩扉,不知梦里身是客;

花莲,恰似一朵蓝莲花,不争不抢,静伫那里;不艳不俗,安然开放。

太平洋海边的风拂过,给我沉睡的安稳。

一路向南——花东纵谷

有人说花莲是最接近大自然的地方,她不仅仅只有沙滩海水,还有绿意盎然的森林和原野。

向往已久的“云山水”,地方不大,但胜在幽静迷幻。

在朋友圈里看过云山水冬日的照片,美得有种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不真实感。

而我看到的无非是我的梦想:

“乡间农家,茅舍竹篱,邻水成村。水边遍植杨柳,中杂桃李诸芳。“

四周青山依依,河水碧绿柔美。

喂马、劈柴、仗剑天涯、相忘江湖……

赶路中途来一份池上便当。

池上便当,因为松软可口的池上大米而出名。一盒一百左右的便当,搭配均衡。在南来北往的小站台上,温暖了无数旅人饥肠辘辘的心。

一份食物,承载着一份情怀。

而在“食为天”的中华文化里,一份食物更被赋予了一种灵魂。

书里总写的喜出望外的傍晚:

垦丁.白沙滩——那些少年们会有他们自己的奇幻漂流吗?

写这篇游记时哥哥已经10岁了,掐掐他离家的日子也就剩下8年,我和他约定:少争执,少吵闹,心平气和地迎接未来的8年。

未来8年里也许有孤独灰色的青春期,也许有前途未知的迷茫,也许有与父母渐行渐远的背离……纵使我想带你探索更多的未知,纵使我想帮你抵挡一切迷离,纵使我想让你怀揣赤子之心……我明白我终有退出的那一天。

惟愿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足够救你自己于荆棘、于水火。

夜晚从白沙滩回来,月明星稀、鸟叫虫鸣、自然惬意!

所谓旅行,就是远离日常的琐碎,卸下自己的负隅顽抗,抛弃一切的力不从心,与大自然来一场真正的天人合一,无关风月、无问西东。

垦丁-山海恋

垦丁,一如迎接我们的炽烈阳光,缤纷、热烈、明媚。

垦丁,有山野之趣,丘陵田野;有上山下海,古城探索;有海鲜大餐,酒吧夜场……总有一场会适合你。

上午大伙儿化身一条条小鱼儿,与后壁湖来一场醉生梦死的浮潜梦。

而我依旧只能当个看客,和妹妹徘徊在台电展览馆。妹妹只有三岁,出行大都是靠爸爸这移动座驾,所幸展览馆里有儿童推车,就推著妹妹走走停停吧!

龙磐公园,是一处隆起的珊瑚礁所形成的石灰岩台地。

一登上海崖,开阔的海面,碧绿的青山,一望无垠。斑驳的石灰岩偶尔会探出头来,生生告诉我他才是这里的主宰。褐黄色大地与蓝天碧海青山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而那些不知名植物则顽强倔犟地野蛮生长。这看似不和谐的黄土却因为一道道沟壑和凸起,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原始的感动吧!

鹅銮鼻灯塔位于台湾的最南端,为荷兰人所建。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为远行的人们指路。

三毛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做不到不动声色,更没有年轻时的洒脱奔放,面对现实虽心有不甘却又只能卸甲归降。诚然我希望能有明灯给我指引,却唏嘘之余只能自己拾掇心情继续未知之旅。

夜晚带俩娃去夜探梅花鹿,白天炽烈的阳光让我们忘了天气的瞬息万变。傍晚瓢泼大雨,狂风大作,又一次在台湾人热情帮助下登上接我们的车。梅花鹿胆小羞涩,眼睛在夜晚会发出电灯泡一样的光。大雨过后,凉风习习,一洗白天的炙热感,听着海浪的声音,我们几个探头探脑轻轻地,希望不要惊扰了这难得的大自然的宁静和安详。

要离开垦丁那日,有风有雨,或许提前知晓了我们的离开,连热烈的垦丁也要为我们演一场痴缠的送别。

印象里我是不喜欢雨的,特别是旅途中的雨,她或多或少会冲淡些我的热忱及带来些不便。而在文学作品里,烟雨迷离总会伴随着悽怨悱恻令人心疼的结局。

垦丁的这场雨啊,措不及防,竟让我丝丝留恋和伤感起来!

留恋干净明亮的天空,思念花莲梦幻的自然,想念《我在垦丁天气晴》,挂念甜到咂舌的水果,习惯嗲嗲温柔的台湾腔调……

在台湾的九天里,初见台中时的欢愉,跨越中央山脉时的雄壮,对花莲的念念不忘,看到垦丁时的心潮澎湃……

与其说这篇游记是与台湾的对白,不如说是我自己内心的独白。

我希望通过照片和文字来记录自己真切走过的瞬间,尽管我的照片无论如何也还原不了当时的“身临其境”,只盼我写下的文字能召唤出当时的月亮和满天星光。

后记

写完这篇游记时,已经距离出行十个月了。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被人问得最多的是“你一天都干啥啊?”我……语塞、词穷、不知作何回答。

的确,对于一个每天时间被细碎分为很多小块的人来说,要做一件完整的事很难。 比如去趟香港购物都得在中午赶回(中午11点30得接娃回家午餐)。

曾经自嘲自己呆在“斗方小纸,斗方灶台”的世界里,可我最怕的是最终我的眼界就禁锢在那斗方天地了,所以我时不时地会跳出这个圈圈,去看看这个让我惊艳敬仰的世界。

这一年我逼自己做一件事情—写下这一切。大千世界,雁过留声,小小蜗牛也会在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迹,而我呢?我想在我旅行途中,走马观花也好,不会修图也罢,真情记录就是我对时间和成长最好的致敬。

而旅行带给了我们什么,又改变了我们什么。

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旅行归来,回到自己的日常,小到一日三餐,大到孩子教育,该来的问题他依旧会来,该面对的依旧只能去面对。但我知道那些焦虑和不开心都会冬去春来,而旅行中的点滴将会把我们的人生征途点缀得花香弥漫、鲜活丰盈。

再见,台湾!再一次见面,我知道我还会来!你还欠我台北故宫梦,你还欠我忠孝东路走九遍,你还欠我《千与千寻》的九份,你还欠我高高昂起的女王头……

期待下一次的遇见,那一定是又一场美丽的意外。

TIPS

一、两个证件一签注:
1、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签注(公安局出入境办理)
可以在出发前半年内办理,通行证与签注一起办理,通行证有效期为5年,签注我们办理的为G签,签注时间为半年往返一次。
2、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入出境许可证:在淘宝上有资质的旅行社办理,一般在出行前三个月内办理,证件旅行社会发邮件给你,然后自行彩打,注意有条码的地方不能折叠。

二、交通
1、租车(台湾景点比较分散,建议包车)
2、高铁及台铁

三、附上花莲和垦丁的地图,可以参考下路线。

四、花莲民宿“桧木森林”在台湾自在客上预订,AGODA上无法预订。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