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闲白说在前面(虽然后面也有)

这是我第一篇游记,虽然之前去过很多地方但都没有写过实质性的东西。为什么打算去日本呢,一来是打破我没有出过国的魔咒。第二是作为一个学日语的,如果想对日本有一个具体而深刻的了解,去一趟日本去真实的看一看那里的人民和风土人情是最好的选择。我个人认为总是读万卷书是不行的,何况我也没有读万卷书。那就走走万里路吧。

之前都是在国内转悠,所以背上包订好住的地方甚至不订(有次就住河道工工棚,捂脸)就可以走了,没有必要担心什么。早就想出趟国。但都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行程。这次出国要早早做做攻略。护照早就办好了,然后办签证陆陆续续又经过一些不顺。终于在2019年1月2号新年伊始之际,日语系的我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日本之行。

【地图与计划】

计划:大阪及周边两天,京都两天,名古屋两天,回到大阪两天及购物。只有大概方向,其他细节随情况而变。
最好的计划就是能随情况而变的计划。

【旅行装备】

身份证
护照
充电装置
垃圾袋(好吧,并没有用到)
必要的衣物
随身WIFI
我的人字拖(每次旅行都有他)
耳机
主要需要的APP有爱彼迎,安可达(订民宿),最重要的就是谷歌地图。其他的都是次要辅助的。
如果有提前办好的卡或者什么优惠券就带着,但是我没有,空手应对(不推荐学习)但是各种卡去了再办的确便宜,但是花钱买省心也没错。

【第一天如何辗转到大阪】

一月二号
从学校出来坐公交直接到常州站,高铁到南京早上九点四十和老爹会合以后吃了点东西就直奔禄口机场了。南京也是来过好几回了,比较熟悉,交通还算顺利。

刚刚出宿舍的我,对即将来到的日本之行还有些紧张。

常州到南京的高铁

换好的现钞和机票
坐上飞机差不多两个小时到大阪了,空气质量的确很好,能见度很好即使是晚上在城市里也能清晰的看到飘着的云。

关于乘地铁去大阪市内,下了飞机进海关经过一系列的安检各种程式就出机场看指示牌子到乘地铁的地方。两边售票点一红一蓝,一个是JR一个是南海的私铁。自助售票机上操作很简单。买完票对面就是进站的地方,和国内高铁的检票方式一样进站。
坐四十分钟南海急电到新今宫站,下车找住的地方。不熟悉路,也不熟悉日本的住宅区排列方式,找了好久才找到民宿。摁对密码上楼才把东西放好,一看时间已经快十点了(大阪时间比北京时间快一小时)出去找个店吃点东西~

深夜的大阪街头 ,住宅区很少能看到人,零星的店铺也都关门了。走到商业区就不一样了,药妆店、深夜食堂之类的店铺基本都会营业到凌晨五点钟。还有各种无处不在的自动贩卖机,便利店如罗森全家711等等都24小时营业。晚上到达大阪完全不必担心这个城市已经睡去,好多人还在等你。

往北走了一会路边有家火爆的拉面店。
日本的确好多人在晚上出来吃东西,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在下班后去喝一杯吃点东西缓解一下白天的压力,在拉面店居酒屋之类的场所尽可以看到豪爽的大阪人在聊天 喝酒のりおラーメン980円
回民宿的路上路过全家买了点明早吃的东西才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没做——关西周游卡没买。问了店员小哥这家店没有了。然后结账的时候还把1016円听成了1060円,小哥一脸懵逼的把五十的硬币还给我,从我手里拿了十元的然后找了我四円硬币???丢人到大阪?
第一天到大阪甚至有种危机的感觉,充满了不适,但另一个自己告诉我我还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西日本最大的都市。

好了,颠沛流离的第一天结束了。

【秀吉的城,心斋的桥】

一月三号
三号早上竟然自然醒了一看时间才大阪时间八点(北京时间七点)。起床,热了下昨天在全家买的早饭。看见发票又想起来昨天1016听成1060的破事,感觉日语白学了……吃完收拾好,我们两个人带好手机充电宝WIFI现金就出发了。第一件事,先去难波站看看关西周游卡能在那里买到吗 (此处鸣谢深夜回复我的涵哥)

难波站,拥有餐饮,购物,交通等等功能日均上下车人次近三十万(资料自维基百科)的大阪地铁站。站在人流里感觉自己已经被淹没了。还好我在人海里游的速度还算快,在问询处问了可爱的小姐姐比较了企鹅卡和关西周游卡。然后去地下的粉色自动贩卖机办了企鹅卡(卡500円储蓄1500円)————在此我要说明一下,关西周游卡只是交通卡。成人一人4000日元(三天)也就是说你如果一天之内花不掉1300左右日元的话,办关西周游卡显然很亏(大阪地铁近一点的周边180日元一趟,远一点240日元一趟)这里以我和我爹行程为例,去的大众景点不多所以我们一天之内交通费一人花不到1300日元。只是市内地铁近处来往,即使去京都,神户,奈良等等去程交通市内交通合计一人一天也不够1300。所以就办了储值的企鹅卡。 还有关西周游卡不包景点门票,如果今天使用过了哪怕一次,就已经算一天了。如果一天内没有使用过就可以隔天使用。

办好卡坐M御堂筋线到本町再转C中央线到谷町四丁目下车就到“秀吉的城”了。

大阪城矗立于上町台地北端,北临淀川,居交通要津,最早为羽柴秀吉在快统一日本后所建,规模宏伟、金碧辉煌。在统一天下的安土桃山时期是丰臣秀吉的居城,丰臣政权的中心。后来德川家康以两次大阪之役(冬之阵、夏之阵)消灭了丰臣家,此后大阪城成为江户幕府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据点。曾多次毁于天灾兵祸又重修改建,今日之大阪城为昭和年间以钢骨钢筋混凝土复筑。(来自维基百科)

进城郭,过水桥,入樱门,来在了大手门面前。从内部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防御型堡垒城墙,墙上内壁有枪炮孔还是向内开启广角的便于扩大射击覆蓋面积。花岗岩石结构很是牢固,过大手门的时候头顶就是多闻橹(一种箭楼)可以投放滚木擂石,不仅有箭孔还能向下开启木板投放插枪。为了抵御外敌这科技也是用的够多的了。

中心就是天守阁了,先来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今天的云很好看。

逛了一圈,看到天守阁脚下还有艺人在表演,看了一会打算爬天守阁。看排队人好多,问了服务人员大爷这大概要多久啊,大爷说“知りません、20分くらいです” 行啊那就等吧,20分钟不到就买好票进去了。

进去以后左边是坐电梯的队右边是走楼梯的队,果断选择右边,因为没人。先在第一层看了看历史介绍,关于大阪城的建造、工程由哪些家族分配,每个家族都会把家纹刻在石料上,可以自己去找著看。再往上几层就是关于天守阁的历史,还有织田家,丰臣家,德川家的爱恨情仇,刀光血影的故事。不知不觉到了顶楼……

现代化的都市,楼群像地毯一样朝四方铺开,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是楼宇高层。上面有牌子标注标志性建筑物,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根据我照片猜猜。
从四个方向瞭望大阪。高空的风很大。看着这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想到我国近年来的现代化建设,进度也是突飞猛进。

下天守阁,出大阪城内城去丰国神社。正值新年,所以人很多啊。估计都是本地人来拜神求好运求庇佑的,虽然学过神社的参拜方式但也没去实践一下。

NHK与大阪博物馆


坐地铁原路返回到本町站,下了车从12号口出来再往东走一小段的话……如果说把很多人比作人海的话,那我们当时就被卷入了人海之中涌动的暗流。人潮卷挟着我们朝南走去,定心一看,这已然是大阪市最热闹的商业街区了————“心斋的桥”

心斋桥原为横跨长堀川的一条桥的名称,在元和8年(1622年)长堀川开凿时建造。当时的心斋桥是长18间(约35米)、阔2间半(约4米)的木桥。明治6年(1873年)改建成铁桥,是当时日本罕有的建筑。明治42年(1909年),石造的心斋桥落成启用。昭和39年(1964年),长堀川被填平,陆桥被移筑。原本的心斋桥被选为日本百名桥(日语:日本百名桥)也入选浪速名桥的50选(日语:浪速名桥の50选)之一。 (自维基百科)
现如今已变为大阪市中央区的商业购物街,沿街联排的商店及各种专卖店,还有游戏厅,餐厅,剧场,电影院……各种功能集于一身,每日流量惊人。

顺着心斋桥往南走,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道顿堀,一条大阪的市内运河。这里也是一个繁荣商业点。著名的蟹道乐就在这里,虽然没预约到位子……

沿着这条路随着人潮向前走,大大小小的药妆店,大阪烧餐厅,海鲜餐厅应接不暇。

夕阳晚景将天空尽头染成一抹蓝紫,高楼华宇分列两旁将蓝紫越挤越小,道顿堀两边各种萤幕跳动光舞。人头攒动,华灯初上,游船纹波,红绿闪烁。无论是商店门口是叫卖的女孩还是在游戏厅打游戏的老人们,都最大限度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关西城市的魅力。2019新年之际的现代化大阪完全可以让人体会不一样的日本风情。

在道顿崛那个有超大章鱼模型的店买的NO•1的章鱼烧

还买了鲷(diao)鱼烧,这次是排号买的也没等多久。

回去的路上遇到一家罗森,进去买了点吃的东西。回去以后就洗澡休息,准备明天去奈良的行程。

从安土桃山时期穿越回平成时代现代化的日本,文化体会使人心旷神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月四号
睡的晚了些,也就起的晚了。起来大阪时间九点,北京时间八点。

今天去古都奈良。
早就知道奈良有很多野生日本鹿,出民宿到大国町坐御堂筋线到难波,转近铁奈良线。交通无缝衔接。


大和西大寺站下车,向南走路去唐招提寺。

路经奈良城乡结合部,有很多整理的很好的日式独门独院。植物都像盆景一样修理的很好。还经过了一个古坟, 宝来山古坟(垂仁天皇菅原伏见东陵)

在偏僻街区没有人,走一走也是感觉很爽。没有游客没有嘈杂的人群没有都市的繁杂,只有我们两个中国人。路上行人很少,但身边的一切设施都是有人烟的存在。与大阪不同的是,奈良高层建筑不多。大部分是和式的独门独院,二三层的建筑,路也不全是正南正北走向。街区也都是建筑风格相对自由,每一户都是独特的存在。而大阪的公寓楼就比较多了,外廊式的公寓楼排排并列。到了晚上灯光整齐,楼宇宏大。街道也都是棋盘格式的正方形状。奈良相对随性自由,大阪则规矩而紧凑。

穿过一栋栋的日式庭院与菜园,来到了鉴真大师的寺院————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鉴真大师主持修建的中式寺院。静谧的寺院,细白的石子,遮天的松柏,顺时针方向参观以后都已经中午两点过了。门口有售票处,票券如下:

从 西ノ京站坐电车回到大和西大寺转近铁奈良到奈良站下。就来在了奈良公园。听说这里鹿很凶,会追着你要吃的。
路过兴福寺,先看到的就是奈良的标志性建筑物——兴福寺五重塔

进去往北走,突然瞥见一抹熟悉的橙色……竟然有摩拜,广告语“在奈良,也能骑摩拜” ,行吧,给你打个广告。

沿着山路往山上走,天色渐暗。一排排的石灯与青苔藓的搭配竟显得神祕起来。

奈良公园里还有个神社——春日大社。春日大社于768年为了守护平城京及祈祷国家繁荣而建造。是藤原氏一门的氏神,由武翁槌命乘鹿而来的传说,把鹿作为神的使者。因此鹿也是奈良的象征也是奈良城的守护神。小鹿在城里随意穿行,鸟类也与人类和睦相处,自然与人类完美的结合

进入春日大社之后按规矩先净手,旁边有洗手的地方,本社还在维修所以往围着的布里投了赛钱以后鞠躬拍手行礼,心中默唸心愿。


一套流程下来,围着春日大社走了一圈以后,到了求签的地方,200日元抽一支签。然后给神社的小姐姐以后她看过以后说“はい!一番です!”好了,我中了!

原路返回到奈良公园站,傍晚的奈良公园别有一丝奈良时代平城京的意味。满怀着敬意我们回到了大阪难波。


来大阪还没吃到大阪烧,听说这边有个店排名不错叫鹤桥风月。决定去看看,道顿堀旁边很容易就看到了招牌。上二楼一看还有好几个人在等。

排队记名的本子上很清楚的写了请用片假名写名字,这样应该是方便准确地称呼客人。但有个日本人就写了汉字,店家无奈地又在“片假”两个字上画了两个圈。

由于不熟悉什么程式,点了两个海鲜铁板烧。当时并不知道,还以为是海鲜版大阪烧。烧好以后一直没见什么面糊啊什么的上来,我就感觉不对劲。然后就问了店员,店员才给我们推荐了正宗的大阪烧。面糊鸡蛋与卷心菜的交融,pia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最后翻个面抹上酱就可以吃了。

朝日的生啤有点喝不出来啤酒味。

盐烧海鲜铁板烧

大阪烧

西日本最大的无印良品店,来转了一圈买了点吃的。支付宝支付的很方便呐。

大阪的第二天结束了,回民宿休息一下来准备明天的京都之旅。
睡觉睡觉。

【茶酒皆苦,饮者自知】

一月五号
从大阪坐JR东海线一路北上便是京都,但 坐在车上望向窗外的时候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山崎。这个地方难道就是盛产日本最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山崎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查资料。果不其然。山崎,青山碧水,从山上经树木竹林过滤后的泉水汨汨流出,加上得天独厚的气温与溼度,一座小县依山傍水拔地而起。 加上日本最好的酿造装置,大师级的酿酒师,三得利山崎登上了世界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顶峰,从此再也不是英国独揽奖牌。

在轻轨上

不知不觉到了京都站,我才恍然大悟。爸说坐回去也不过十分钟不如原路返回到山崎。突然改变的计划、意外发现的祕境,让这次京都之旅充满了惊喜与刺激。JR十分钟车程,来到了小站山崎。

仔细检视地图

下车时分,天阴著。立体的乌云笼罩着释迦岳,使这座小城更加神祕。过地下通道的时候,墙上就有山崎蒸馏所的介绍与路标。出了站跟随路标走十分钟,宏大的酒厂与博物馆便映入眼帘。

下车之后登了官方网站,便已知晓这里还在休新年假期。但仍然不甘心想来看看酒厂的样子,还是想来买一两瓶好酒回家收藏。步入酒厂区域,来到门口,有值班的管理人员告诉我还在酒厂休假。问过以后才知道除了酒厂里,山崎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买到酒了。很是惊讶,带着遗憾回到 车站,此时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撒向大地,立体的山崎小城顿时换了一副风貌。俨然是一幅精致的山水人烟图画。车站虽小,但也有三个排程管理员。所有的事情都在按他该有的方向发展,慢慢地,缓缓的,不去打扰他。我们也搭上前往京都的电车悄悄的离开了。

京都,近畿腹地。古蹟名胜繁多,文化底蕴深厚。

京都塔

放好行礼,去看地图。决定好下午就去一趟最近的伏见稻荷大社,爬爬稻荷山。
去吃午饭,天妇罗丼。京都站内很便利,也是商场餐厅交通集于一体的模式。

吃好午饭之后,去坐奈良方向的京都奈良线。看地图的时候眼前一亮,又有一个熟悉的地名出现在眼前,盛产日本茶的——宇治。好了,十几分钟车程,说去就去。又是一次临时决定的计划。让今天处处充满惊喜。

宇治,特殊的气候,巧妙的时机,熟练的茶师。造就了充满茶文化的鲜绿色的宇治。到达宇治的时候又是阴云笼罩,不过时晴时阴。一看地图,也是个小城,基本靠步行就能解决交通问题。出站眼前就是伊藤久右卫门宇治本店,抹茶专营店之一。与这家店齐名的还有辻利,中村藤吉,福寿园,通圆,辻利兵卫等等。逛了一圈,在辻利点了一份抹茶一份玉露。

玉露。
日本茶,九成都是绿茶。又细分为玉露、抹茶、煎茶、番茶、粉茶、玄米茶等等。加工方式与所选茶树枝叶部位略有不同,造就了日本茶的不同种类。

京茶,鲜绿鲜绿的

出来以后到路斜对面的中村藤吉买了点抹茶制品,买了一罐抹茶。那里可以说是宇治这几个店里抹茶种类最多的了。不光分浓淡茶,浓茶淡茶中又分五种。两大类加起来就共有十种之多。由细腻甘甜到浓厚清苦依此排列。供客人挑选(这也是问了店员妹子才明白)。

返回稻荷站,下车,出站即是伏见稻荷大社入口。全日本有三分之一的神社是稻荷神社,也就是祈求五谷丰登,事业有成的神社。而伏见稻荷大社则是所有稻荷神社的总社(本社)。


日本伏见稻荷大社建于8世纪,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农业与商业的神明,香客前来祭拜求取农作丰收、生意兴隆、交通安全。它是京都地区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来自百度)
往稻荷山方向前行,就来在了神社面前。一摸口袋正好有两个五円,五円日币,发音“ご縁”意味 缘 。先投硬币然后鞠躬两次,拍手两次,心里默唸愿望,之后再行礼。即为参拜神社的方式。

拜完神社,旁边可以求签,爸去求了签,摇出来是十番。200円换来神签,吉凶参半,读过之后就把它系在神社吧。把厄运留在神社,好运带在身上。也许这就是日本的神道文化吧。

登山即可看到千本鸟居,千本日语意为千个。意思就是一千个鸟居。其实远不止一千个鸟居。
行走在由鸟居构成的走廊里,前方通路幽回婉转,灯火点点,鸟居直至山顶。远离喧闹的都市,这样夜晚的日本就会回到这个地区特有的历史时代。一切都在按照他应该发展的那个样子默默前行。

回到京都站, 在福寿园开的分店里买了个抹茶冰淇淋,不甜反而带有茶苦。和国内的抹茶冰淇淋形成巨大反差。

回到酒店,这个民宿酒店说实话是这次旅行价效比最高的住宿。380rmb两个晚上,还是在京都市中心。房间大而且卫浴设施很现代化。接待服务仍然是自助,我们到了以后按照指示去拿钥匙,拿起前台电话对讲,等我说明来意并把预订番号告诉客服小哥的时候顺带说了句我们是中国人。小哥立马“哎您会说中文啊”“是啊是啊”突然想笑,尴尬扑面而来……(早知道客服是中国人还废那么多话)。郑重推荐去京都的朋友们如果想选择民宿的话就选择 LA京都。

去吃咖哩饭(Coco)自己按照选单选择制作你的专属咖哩饭,也是很实惠的。价效比很高。

夜晚的京都也并不是很繁华,也许是车站这边吧。回去的路上路过便利店买了点第二天的早饭。
明日准备京都之旅。

【步行在江户京都小路】

一月六号
起来以后天仍然是阴的, 京都地铁交通不如大阪发达。加上距离也不是很远,就决定用步行来解决今天的行程。昨天已经把伏见稻荷大社和千本鸟居逛了一圈。所以今天往北进发去看看代表京都特色的二年阪三年阪和清水寺。出民宿从来以后往北从京都站东侧铁路桥上经过,拍了张铁路的照片。

一直往北走,不过三公里。既可到达游览区域。

随便选择一条小路上山眼前就到了清水寺。我们选的那条小路几乎没什么人,而另一条大路则人满为患。

位于京都市东北部的缓部山坡脚下,可谓是聚集了最具京都特色的一片建筑。


这里大多保留了江户时代的建筑,日式气息浓厚。房屋层簷叠赘,我还在想日本忍者能在房顶上跑来跑去也跟这种建筑群的密集程度是分不开的吧哈哈哈。

继续向东北方向漫步,来到了二年阪三年阪。古色古香的街道小坡。一到晚上,夜色微蒙,华灯初上,赶场的艺妓时不时形色匆匆地小步走在石板路上。远处望去,一片片灯火亮起,烟火气息的京都便呈现在人们眼前。只可惜,我们是上午来的,此时才中午时分。只能面对京都市幻想一阵了。

继续前行,经过八阪神社。八阪神社,为二十二社,简单参拜以后从社中穿行而过,不时有穿着和服的姑娘拍照留念。


出来就到了花见小路的边上。
游客居多,我们就继续向市里走。过鸭川,在他旁边的古风街区我们进入到一条小路。我感觉这个气氛有点不对劲,然后就看到了未满十八岁禁止入内的牌子和告示。我就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现在是白天,逛逛也无所谓的。继续行走穿过这些街区来到大路上,看到形色匆匆的人们和不时驻足的旅客。瞬间从江户时期回到现代都市,再加上天气阴沉,不禁让人感到疲惫。

可能是阴沉的天与这几日轻微的疲惫的缘故。京都之行不是特别舒服,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回去的路上甚至滴了几滴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京都路灯上都有个小的牌子可能是灯箱?每一个上面都有不同的神奇宝贝,从最初形态进化到最终形态的都有。京都人民有心了。

回到民宿酒店睡了一会,太累了。醒来已经七点了。就去便利店买了点晚饭和明早的早饭。出门的路口有家罗森100,进来以后才知道是百元店。都很便宜所以买了好多。
日清方便面

夜里想放松听歌,才发现好几天没开启网易云了。但是发现有些歌在国外没有版权了听不了。


夜深了,明天又是新的旅程。

【有名而古老的屋子】

一月七号
睡到自然醒,已是上午八点半。想着去车站买大巴车票走公路到达名古屋。到了车站问售票员,售票员一脸惊讶问:下一班车三分钟以后开车,赶不上了吧?好吧,那就试试新干线吧。各种交通工具都试一遍也不错的。买好两张票花了一万多円。


自由席的新干线,和国内高铁类似。上去人幸亏不多,找到座位。个人感觉没有高铁稳,速度也没有高铁快。不过在日本速度还是算顶尖的。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名古屋。

车站里各种标识都很明显,跟着路标走就行。下车以后,随便找了家萨莉亚吃了点快餐。就拖着箱子去定好的民宿。还是对日式民宿有所期待的。

每一次入住都好像一次解谜游戏,按房东给的路线图和照片指示找到地点,再输入密码随后按指示步骤进门。这些过程全靠自觉自律,无人值守。比如退房后的钥匙要放密码盒里锁外面,垃圾要自己分类并放在指定区域,不在房里吸菸等等。
安静的午后民居

日式民居,两张地板床垫放在壁橱里。

还有任天堂的游戏机,可以过肥宅生活了

房东的小柜子里面摆了不同的住客留下的东西和本子上写的话语。突然想起来要在LA京都那里写点话的,结果给忘了,有点可惜。
下午打算去名古屋大学体验一下。从巷子里走出来发现旁边有家卖酒的商店,进去以后重新整理了我的酒观。路边随便一家卖酒的店里的商品都如此齐全。各类基酒各类预调酒各类糖浆世界名收藏还有……找了好久的山崎。

当然逛了半天,没有打算在这家入手。

坐东山线转环线就到了名古屋大学。

出来一看地图,才发现大学是在一个区域的。并没有围墙,这个是让我感到很惊讶的。这几个街区附近都属于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理学部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大学内部人人都可以进来,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市区。

感受了一下日本名列前茅的大学。印象最深的是,走到一处烂尾桥梁下时。还以为是校方未完成的烂尾专案。其实是校方为桥梁工程的学生制造的模型。既然要学习如何造桥,那就为你们真的造一个来看看。就真的是一处桥梁,有横截面有材料分布。这样做直观而明显,校方可谓用心良苦。

走了一圈返回市区,东山线到栄站下。天色擦黑,进入名古屋的夜生活状态。

呈棋盘格式的街区,让人走着感觉像是迷宫一般。灯火闪耀,栄的摩天轮缓缓转动。青年男女大声叫嚷着结队走过,下班的男人们穿着西装皮鞋拎着公文包谈论著去哪里喝一杯,不时有穿着和服的女子提着小包匆匆而行。走在高楼林立的街区,在这样一个规矩和礼仪盛行的社会,到了晚上就换了一种风貌,自由而放任。但同时不能打扰到别人。边走边找吃完饭的地方,不时有青年男子主动跟我们搭讪,问我们是在找居酒屋吗。我心里很明白,饮酒是在世界上没有界限的啊,哪里都有酒吧哪里都有为了做业绩而拉人的“客户经理”。

后来才知道,当时我们就处在名古屋著名的栄,夜生活风俗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拉客的人出现。
拐弯抹角,抹角拐弯,一扭头发现有个熟悉的招牌,那便是名古屋著名的炸猪排了。
矢场炸猪排,名古屋名吃之一。这个猪排是真的大,据说有草鞋那么大,称之为草鞋猪排。(不过还是要看你多大脚)
真的和普通炸猪排不同,厚切的同时肉质不柴反而鲜嫩多汁。似乎都像生牛肉口感,再浇上特制的酱汁。外表裹着的面包糠迅速将酱汁吸足同时又不渗透到肉质本身。既增加味道又不破坏肉饼本身的风味。价效比极高,不愧名古屋名吃。

吃完晚饭又来到凤来坊,名古屋的炸鸡翅怎么能错过。这家店的主管老先生十分恭敬有礼,购买体验极好。

回民宿才吃的,凉了,后面的纸还贴心的说明了如何加热(翻译一下,简而言之就是要用锡箔纸包起来二次加热,如果用微波炉会损失一定程度的风味。)开启电视看日本的综艺,然后整理一下今天的收获睡觉睡觉。

【立于太平洋之西】

一月八号
今天也是自然醒(几乎每天都自然醒)。天色仍旧阴沉,今天可能是能见度最低的一天了。决定向南走,去名古屋港看看海。
我们住在今池,东山线坐到栄站,正好在环线上。环线名古屋港方向坐到底,就是名古屋港口了。
今日上午计划有三,参观一下退役的富士号南极科考船,因为它就停在港口。第二,去趟名古屋海洋博物馆。第三,登上瞭望塔好好眺望一下太平洋。
事先看好了地图,容易的找到了售票处。自助机上买完三个地方的套票,才700円。富士号的两根螺旋桨分别被放置在不同的广场。首先看到的就是那根巨大的桨。卸下的桨与一座架在它与大洋之间的桥梁,说明了富士号是真的不能再在大洋上航行了。所以,怀着崇敬之心,我们先参观了海洋博物馆!(没想到吧)简明易懂的介绍了港口历史,吞吐量以及港口区域分化。还体验了一把虚拟的龙门吊操作。博物馆在瞭望塔五楼,顶层则是七楼。说是七楼,高度则有十几层了。

来到顶楼,才发现不一样的海洋。浩瀚的水面,有如被大块削切的碧蓝水晶,水浪起伏而又波澜不惊。海面没有锋利的浪头,反而显得那么圆润,柔和。说不清的靛蓝,道不明的深邃。我们望着他,他也就那么回望着我们。包容著一切,让港口这一切有条不紊地执行着。这可能就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小孩对于深蓝大洋的向往吧。

眺望完毕,坐电梯下来。登上富士号破冰船。满满的上世纪海事风格。

详细地参观了海员宿舍,各种机电室之类的。印象最深的还是水手吊床上那句留言“人生、楽かあれば、苦もヌ多し。”
出自一位名叫田中早苗的海员。当时肯定情况恶劣,他仍然能乐观的写下这句话。
对于“人生有苦有乐”的想法,大概都在当时的船员中流传着吧。

走在船舱

那个海员在吊床上的留言

从船侧看天空

船舱内部结构

士官宿舍,重现了当年是怎么打发无聊的时间的。

电机舱

船尾的飞行甲板,和富士号一同出征的直升机也一起陪他退役了。

海上自卫队直升机

透明的海水

如玛瑙般透彻

执行任务的船只突突突
离别了太平洋,回到栄。进入一家长崎餐厅,才想起来长崎特色是蔬菜海鲜面。2018暑假时候看的《孤独的美食家》里某季其中一集就是五郎去吃了长崎海鲜面。如今我也来吃长崎特色了。


下午就在栄这个棋盘街区,寻找各种卖酒的商店。了解日本本土酒文化的同时慢慢把这片地区所有的卖酒的小店全部挖掘出来。

经过一下午的寻找和访问,栄街区这一片几乎所有的卖酒点都被我们找到了并了解清楚了价位。经过分析高阶的日产威士忌,在东京京都大阪这些高热度城市货源本来就所剩不多且价位普遍虚高。名古屋热度则相对较小。对比再三,可以说是在名古屋找到了价位相对较低的一个店。然后成功买到了山崎12与响。满足感爆棚。

这个照片是在家回来拍的,包装封好以后如果免税的话在日本不让开封,不过规定是规定,还是有好多人因为好携带就开启包装塞进箱子里了。
今晚去了一趟居酒屋,也是著名的炸鸡翅店——世界的小山酱。要了一杯角瓶海波和一杯知多海波。(海波,highball。一种兑苏打水与柠檬的威士忌喝法,在日本流行起来。)生鱼片与炸鸡翅,店内下班日本社员的喧嚣,浮动的二氧化碳气泡,威士忌的芬芳,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名古屋——这个城市与大阪京都的不同。


最后回到民宿,还有点不舍。第二天也就是最后一天住日式民宿了。整顿收拾后,就好好休息吧。
ps:自从第一天来到名古屋,就深深地感到这个城市与京都,大阪的不同。名古屋的人们衣着大多质朴,灰色调与深蓝色调为主。白天城市也不是很热闹,到了晚上才有一点烟火气息。这可能就是这个城市的特色吧。也许在那个时间点,那样一种情况下,我个人体会到了这样的名古屋,质朴,沉默又不失发达。

【回到久违的大阪梅田】

一月九号

一月九号早上起来,是回大阪的日子。在到名古屋的那天就已经把回大阪的大巴票买好了。是新干线的三分之一,还是很便宜的,又能欣赏路上风景很划算啊。所以今天不用着急。睡到自然醒,依依不舍的离开地板床垫。锁门、下楼、扔垃圾、出公寓门、钥匙盒子按原来锁好。拖着箱子出来,今天又恢复了第一天到日本那样的晴天。


坐车到名古屋站,十二点的大巴。听说日本的大巴车很舒适,内设不亚于飞机。检票的时候,好多本地人都拿手机二维码扫了就过去了,就我们两张纸质票。

可能他们早已轻车熟路,在网上买好了吧。上车坐好,还有给你脱鞋脚踏的板子,在车站候车室自动贩卖机买的咖啡放在小桌板上。还有些烫,开车了,握著瓶子看窗外。

原来真的有日漫中那些漫画一样的云。虽说是冬天,但云层是很低的。光影层次分明,看起来很有纵深。还有如此蓝的天,阳光仿佛没有经过大气层过滤,直直照射在这个城市。大片的日式民宿,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在远处渐渐化为一条直线,云与地平线相交起来,仿佛能摸到天。

漫画一般的云

是在车里拍的,有透光玻璃的缘故不是那么亮。

车行西南,渐入深山。和风日丽不再,逐渐乌云密布。车上玻璃也出现小的雨丝,逐渐多了起来。慢慢地周边山村主色调变为黑与白,黑色的屋瓦与树木把白色的积雪衬托的愈发明显。逐渐的,白色将黑色吞噬掉了。而后黑武士又占据了上风。慢慢的,车减速了。播报说是在这个地方休息一下。看到路牌上写了——甲南,忍者的故乡。难道忍者是从这里走向全日本的吗?

逐渐飘来的雪花把我们带入了深山的雪境

休息了一阵,这里的厕所里还有地图。不是这个地区的地图,是厕所内部的地图各种指示与区域功能分化……这样一个小站厕所也太发达了吧。上车,继续行车。经过京都最终由北向南到达大阪梅田
其实这个车终点站是难波,我们住的地方也离难波不远。但是我们在梅田下车了。到梅田下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来看看三得利的威士忌博物馆。
梅田经济圈里仍旧是大城市的套路:地铁、电车、公交车、远端巴士、混合交通枢纽的基础上,建设了集购物、饮食、社交、文化于一体的几栋建筑。形成了大阪北方以梅田站为中心的梅田商业圈。与难波相比,这里没有纵贯市区的带有顶棚的商业街。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几大建筑楼,各种北楼南楼,楼与楼相连的通道与地下通道交相错杂。造就了这里的立体交通模式,不但使人与车分离还保证了安全与效率。
拐弯抹角到了北楼的西北角——三得利威士忌博物馆。

门口就是一排排威士忌,我怎么感觉是假的。

不大的一个店

得过奖的各种代表作和国外品牌

一排排木桶
一瓶瓶威士忌和对面的木桶彰显了这个博物馆的实力。其实地方也不大,里面有各种关于威士忌的周边比如杯垫,专用杯具等等。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有卖威士忌的商店。问了店里工作人员,她说要到旁边的三得利餐厅去才能有威士忌喝,而且如果要买一瓶的话也是在店里存放不能带走的。我遗憾的同时感觉高档日威还是一瓶难求。那就,好好买衣服逛商场好了。

看到的漫威塑像。奇异博士雷神他们。

购物暂且不提,都是有退税的。有的店当场退有的得去专柜退。有的退税就直接没有多扣税的钱,有的是给你退回硬币来。各店不同,如果朋友们去的话得询问店员。
最后坐车回到难波,放了东西出来吃饭。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手机上看的时间)因为蟹道乐十点半是最好点餐时间,想着现在人肯定不多去看看运气。走到一半看了眼手表(手表大阪时间十点半)才明白手机时间是北京时间。嘿呀好气呀。那就随便吃点吧,走进一家小店,是做烧烤的。点了套餐吃了点。

和牛套餐

从店员们“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中走出店铺还礼后。已是深夜,父亲和我走在没人的道顿堀旁边。河水已不在波澜起伏,像是睡着一般。平静的道顿堀,熄灭的灯光看板,随地散落的宣传单。一切都表明大阪已经睡着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深夜的居酒屋里还人声鼎沸,深夜食堂里灯火通明,便利店里的店员还在清点商品。这个城市如同我第一天到大阪写游记时说的那样,他并没有睡着,他在等著每一个到这里的人。这个城市每一盏灯都为你而亮。无论你是什么职业,无论你去干什么,无论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城市都给予了最大的包容。抬头看,这夜空是多么清澈,每一件事都在按照他该有的那样去发展。

【在日本的最后一天】

一月十号
又是新的一天,但是这是这段旅程在日本的最后一天了。推开门,还是日式的外廊式公寓构造。不但通风好,还便于紧急情况时出来避难。

好像赶上了今宫戎神社祭典???

上午去买衣服,中午就找了家回转寿司解决午饭。话说来日本这是第一次吃到寿司。ipad点餐,小火车送餐的服务还挺人性化的。

肉很新鲜,只是芥末感觉不辣

免税店的标志,一般都这样很醒目的在外面。


机场自动售货机买的芬达。

关于我国旅客,这里就我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几句。我终于知道日本人现在对中国人印象为什么有,说话声音很大,这一条了。因为我都觉得大啊。这种大,是如若旁人,大声喧譁,你呼我应,排山倒海之势。一般不会出现在年轻旅人当中。据我观察是中老年旅行团居多。肆意插队,完全不顾他人感受。终于理解为什么我国旅客普遍给人印象不好了。因为中老年旅行团人数多,气势足。到哪一阵风,包括免税店,文物景点,街道路口。很容易引起注意并留下不好的印象。至于文明旅客,则不那么“出众”。总是不会打扰到别人,抱着自我感悟自我学习的目的来学习参观。在这里我不是指所有的中老年旅行团,我是说留下不良印象的游客里,中老年旅行团所占比例最高。在这方面,我国还需加强教育,加强法制约束。好了就说这么多。

上飞机后,近日来所有的疲倦涌上来,所有的记忆与经验在脑海里爆炸翻滚。所有的负担都可以卸下来了。昏昏沉沉睡着了,半睡半醒中没有感觉到飞机的起飞与摇晃。只是感觉这次飞了好久,好像永远都不会落地。摇晃之中又看见了丰国神社,大阪城,南海难波,新今宫,道顿堀,心斋桥,唐招提寺,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奈良公园,春日大社,山崎蒸馏所,京都塔,中村伊藤抹茶店,清水寺,八阪神社,二年阪三年阪,鸭川,今池,栄,名古屋大学,名古屋港,富士号,名古屋塔,小山酱的店,梅田商圈……
仿佛又坐在御堂筋线的地铁上,仿佛又登上了天守阁扶著栏杆,似乎重回名古屋灯塔顶层,似乎又站在大阪街头深夜等红灯,好像在蒸汽腾腾的店里吃着拉面,又好像在僻静的抹茶店端著一碗鲜绿鲜绿的京茶。
还有那一张张面孔,有全家店里的收银小哥,有维持秩序的白发大爷,有机场开摆渡车的司机,有餐厅里服务周到的店员,有闹市叫卖著推销著商品的妹子。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努力勤奋的人啊。
一切的一切都在脑海里翻涌重现,我感觉飞了很久很久。直到落地,巨大的震动让我回到现实——我回来了。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一场久违的小雨重又打溼了我的帽子。就像去年冬天海南的冬雨那样,细密而又无声。看了看周围揹包的人群,我只好裹紧衣服,继续前行。

日本之行就到此告一段落。
人生总在旅途,每个人都会经历他自己不同的风景。其实并不缺乏面对的勇气,只是有的人拥有随时出发的精神。

作者资讯 : 一个热爱旅行的日语系学生。有不足的地方欢迎指正,转载请注明出处。关于细节的问题欢迎各方朋友们来私信滴滴啦。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