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太平洋真心倒映着天空的蓝色,
还是天空有意应和著太平洋的蓝。
总之,这片蓝,
已印在了我的心中。

简单记录下2018暑假那次难忘的日本自由行。
这次是我们家三口和C同学家三口一同出行,行程安排的比较宽松,内容比较充实,避开了人流密集之地,大人和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且天公作美,虽然期间日本西部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暴雨和山体滑坡,东京6.8级地震,但丝毫没有波及到我们。
在此,特别感谢同行的C同学一家精心设计,还有C同学一家丰富的日本旅游经验,为此次顺利美好的旅程提供了极大帮助。

行程安排:

2018年7月6日至7月14日,共9天,住8晚。
第一天:北京T3-东京成田,当地时间14:20落地,出关,坐大巴到城区入住东京贝尔肯酒店。逛东京夜景、吃饭,休息。
第二天:上午继续逛街买衣服,中午从东京站坐火车到伊东站,入住阳气馆旅店(住两晚),逛小镇,吃美食,泡温泉。
第三天:游览大室山、仙人掌公园,转车去城琦海岸,返回阳气馆,美美泡温泉。
第四天:火车去伊豆急下田站,入住伊豆急酒店(住三晚)。玩水、玩海、玩沙子。
第五天:游览河津七瀑。下午晚上继续呆在海滩上,看银河。
第六天:游览下田海洋馆。晚上泡温泉。
第七天:火车返回东京,入住上野地铁站旁边的Kinuya酒店(两晚)。游上野公园和国立西洋美术馆。
第八天:兵分两路,爸爸们带孩子去日本科技馆(科学未来馆);妈妈们shopping。晚上一起登东京天空之树(晴空塔),俯瞰东京夜景。
第九天:上午在上野公园玩,参观国立科学博物馆。下午去成田机场,返回北京。

序:行前准备

行前准备实在是有些仓促,甚至有些惊险,所以还是应该mark一下。
提前大概1个月计划出行,同时我们三口就开始准备材料,照相,护照办理。开始还按部就班,期间定好了机票和酒店,敲定了行程。可是办着办着就发现,1个月的时间真的非常紧张,最后委托办理签证时,对方说加急都不一定跟得上了,一个劲的催我们改签飞机,我们硬挺著等到最后一天的下午,最终还是自己开车去拿到了我们仨人的签证,真是想想都手心冒汗。出国玩,一定要有提前量。
机票订的也不够早,携程的机票不是太贵就是时间太差,最后还是在ANA(全日空)官网上订的往返,价钱可以接受,时间也很不错,唯一的就是来回都在东京的成田机场(相对离市区较远)。还有这一趟下来就被ANA圈粉了,下次去日本还选她。

下面开始言归正传

第一天:初识东京

准备去度假旅行总是很兴奋,特别是孩子们。

7月6日还没到暑假,所以机场人不多,国际航班的候机楼很空旷。

飞机准时起飞。

ANA的服务确实确实配得上五星航空公司的美誉。特别是飞机餐食很精致,还有一盒哈根达斯。

空乘姐姐专门为每个孩子送上小玩具作为礼物,一直玩到下飞机。

排队入关不用多说。取了行李后大概是15:30,在机场的地铁站附近购买了“西瓜卡”,这几天的公共交通出行主要就靠它啦(6周岁以下的孩子乘坐火车公交都是免费的)。排队乘坐公交车可以从成田机场直达东京站附近,我们订的贝尔肯酒店就离的很近了。
这些都多亏了“换乘案内”APP,配合著“腾讯翻译君”和“谷歌地图”(或者iPhone自带的地图),交通出行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它会告诉你哪种通行方式最快,哪种最便宜等等,非常好用。

东京刚下过一场雨,空气很清新,道路很干净,路上所有的车辆也都很干净。我们乘坐的大巴车里,真的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
干净,就是我对东京的第一印象了。
我在想,身处这种干净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注意不去破坏它,其实这就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我们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方面真的可以向这个邻居好好学习。

晚上又下起了阵雨,我们打着伞出去走了一圈,吃点东西,简单逛逛。我们住的贝尔肯酒店离银座商业区很近。
回来时白色的帆布鞋都溼了,不过不用担心,帆布鞋只会被洗的更加干净罢了。

第二天:伊东小镇的阳气馆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我们的心情也像阳光一样灿烂。昨天还有些发烧的儿子,一早起来也满血复活,拉着行李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完全进入了度假的状态


今天的行程主要就是从东京坐火车到伊东。所以我们先来到东京站,买好中午1点左右的车票,寄存了行李,悠悠达达地逛银座。

机器狗

在十二层楼的优衣库里走一圈,就已经累了。

按点儿来到站台等火车。我们随意选的这趟火车,却恰巧是“黑船号列车”,给了我们小小的惊喜。

“黑船号”的涂装和装饰就像一艘古代战船,座椅的设定也很独特,和别的普通列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这条铁路沿着海岸线修建,为了方便大家观赏海上的风景,故设此观光座位。

车内的装饰画也都与“黑船”的历史由来有关。日本现在对于“黑船”历史的态度是很正面的,感谢黑船给日本带来了科技;但是从这些历史图画来看,至少在当时,日本人对于黑船和洋鬼子的看法,与清朝人看待外国舰船的态度很相似,既有排斥、又有鄙夷、更有害怕。我们恰恰可以从这种态度的转变中,发现日本这个民族很多的性格特点。

乘坐火车旅行,别有一番滋味和乐趣。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从伊东火车站下车,到我们要入住的网红酒店“阳气馆”,距离不过1公里。但由于是一路略有连续的上坡,拉着行李箱的话还是打车为好,更何况——拿着出租车票旅馆的老板娘是给报销的



阳气馆,是我们这次行程很期待的一站,不光是因为它上百年的历史,也不光是因为有可以俯瞰全镇的露天山顶温泉,更因为它保留至今的传统的日式风格建筑、日式接待服务,以及纯正的日式餐食。
旅馆依山势而建,进入大堂,首先有人为你脱鞋换上木屐。

大堂的陈设非常用心和传统,一席一几、一花一木、一池一水,都很能体现日本特有的细致。

已进入房间,不知何时摆放好的热茶和凉点,让你顿时有了放松的感觉。

房间完全是日式传统陈设,阳台的落地窗外就是山石树木,与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

斜向爬坡的电梯据说也有百年历史,乘坐其中有一种奇特的时空穿梭感。

由于没有提前预定,旅店没准备晚饭,旅店老板娘很热情地为我们推荐镇上的美食,并根据我们的喜好推荐了这家“手打庵”。味道确实很赞,装饰也很传统,做面条的大爷和大妈年纪都挺大了,难道是在这个小店做了一辈子的面条吗?

伊东小镇的夜晚,质朴而宁静,让人恍如隔世。

填饱了肚子,当然少不了去山顶泡温泉啦。这个温泉依然保持着男女混浴的日本传统,只不过现在规定了早晚各1小时的女性专属时段,其余时段是对客人自由开放的。泡澡的照片就不放啦,总之水很热,泡的很解乏,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第三天:伊东的清晨与城琦海岸

清晨的一缕阳光悄悄投在了槅门上,我应该是被这阳光轻轻叫醒的吧。
幸亏我醒了,没有错过这小镇清晨的迷人景色。

宁静的海面上,喷薄而出的太阳。灰蓝的天空中好像被打翻了一罐或橙或紫或红色的颜料,色彩肆意的流淌,这时的天与海是分不开的。推开窗门站在山与树之间的我,深深的呼吸著,熔入著。

转眼之间,太阳又变的光芒万丈,阳光均匀的洒满了小镇。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像被突然唤醒了似的,瞬间有了色彩,活了起来。

小鸟们也醒来了,欢快的鸣叫声填满了耳蜗。植物们也醒来了,借着朝阳舒展着身姿和倩影,好像在清晨里梳妆打扮著。

我也趁机让太阳帮自己拍了张照片,永远的定格下那梦幻的时刻。(欣赏到这一切的代价是我的腿上和手上、脖子上被大蚊子叮了七八个包)

在确认了我们都醒来了之后,一位穿和服的老奶奶为我们收拾好榻榻米上的布団(被褥)。然后提进来三个饭盒提篮,依次摆出了我们三人的早饭。先来一张合影。

仔细看,细致极了。首先每个餐碟容器不重样,其次每道菜品的蘸料不重样,甚至每道菜品中摆放的树叶的品种也不会重样。

至于味道吗,就看你吃不吃的惯了。至少有一大份米饭,还是很好吃的,茶也很好喝。

随后,我们走着到伊东火车站,乘坐公交车开始了一天游览:1.大室山,2.仙人掌动物园,3.城琦海岸。

大室山就是一群死火山中最圆润的一座,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大绿馒头。登山不收门票,只收缆车的费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风景还是很不错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翠绿,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特别是那天的云很低,很汹涌,好几次都大家都被云完全淹没了,那云浓到5米外都看不清对方。

在山顶,我们很有幸,远远的看到了富士山(下图中被遮著半腰的很突兀的大高山)。大约距离有80公里,依然能感觉到富士山的独特;同时也说明能见度之好,空气之干净。

下了缆车,路对面就是仙人掌公园(动物园)。这里是孩子们最开心的地方。公园不大,却也一步一景,精致有趣。

出了公园大概14:00。门口就有公交车坐到城琦海岸。

来到城琦海岸之前,大家其实都有点累了,也没有对城琦海岸这个知名度不很高的景点,有太多的了解和太大的期望。
但,往往惊喜就会出现在你没有准备之时。不知道下次再到城琦海岸是否依然有第一次这种心动的感觉,或许真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总之,城琦海岸成了我们大家公认的最想再去一次的地方。
不多说了,静静的看图片吧

从海岸边拾阶而上,沿途找寻公交车站,却不经意间从一栋栋各具特色的别墅旁路过。

赶末班公交车回到伊东镇,大家真的挺累了,在街边小馆解决了晚饭,去超市买了点水果和零食,回到阳气馆,泡过温泉,美美睡上一觉。

第四天:铁轨的尽头——伊豆急下田

一觉醒来,大约六点,约了C同学一起去镇上的自助洗衣房清洗、烘干这几天的脏衣服。这个自助洗衣房24小时营业,大约有10组洗涤和烘干机,机具大小,洗衣液、洗衣时长、烘干时长都可以自助选择,对应的费用也不同。我大概洗了15件衣服,用了50分钟,花费不到20元人民币。真的非常方便。不懂日文不会使用怎么办?有“腾讯翻译君”啊,拍照直接翻译,完全无障碍。


用早餐的时候,外面突然下起了一阵急雨。

倚栏听雨,时间在此刻,与我无关。

一只躲雨的甲壳虫,也成了孩子心中永远的记忆。

当阳气馆老板用自家轿车送我们到伊东火车站时,已经雨过天晴了。我们这次要乘坐火车去往下一个目的地——下田站。

专列的待遇欧。

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开心快乐着。

沿途窗外的美景,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在视野最开阔的一座大桥上,火车竟然停住了。广播中用英文大概说是给乘客们1分钟的时间,拍照,欣赏。
我觉得这一细节确实很贴心。连火车都配合著每一名旅客,让时间慢下来,你的内心真的会有种“时间停止”的奇妙感受。还是那句话:可以向这个邻居学习。

来到了目的地,也是终点站,也是铁轨的尽头——伊豆急下田。

下田之于东京,或许像北戴河之于北京。是日本人休闲放松度假的地方,外国的游客不是很多。我们来的这天又是星期一,小镇显得格外清静,但比起伊东镇,更多了些旅游城市的痕迹。
车站外可以随便用温泉泡脚,洗去旅途的疲惫。

早晨的那阵雨,把天空洗的清澈透亮,景色也分外迷人。

来到了我们的酒店——伊豆急酒店,我们在这里的日式海景房要舒舒服服的住上三晚。

窗外的背景有些不真实。

从窗户向外看,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映衬著湛蓝的天空,目力所及,让人陶醉。

小家伙很配合的睡了一觉,养足精神,下午开始小朋友最喜欢的玩水啦。

酒店的外观全貌。

清澈的泳池让人迫不急待跳进其中

那就开始吧

等太阳稍稍偏西后,我们开始转战太平洋之滨。
面对这清澈辽阔的太平洋,听着舒缓深沉的海涛声,任凭海浪冲刷撞击著身体。

小脑袋瓜里会在思考什么呢?

这里只有高山和大海,没有人山与人海。

孩子们被不远处的冲浪人吸引著,感染著。勇敢的面对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波,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海浪劈头盖脸的拍下来,恰恰激发出了内心最纯真的欢乐。

此时的大人们,也仿佛变成了孩子,什么都可以放下,让海水与时间肆意流淌。

第五天:河津七瀑

伊豆急酒店的自助早餐还是挺丰富的,就餐的环境也不错。

到河津七瀑可以乘坐公交(不用换乘)或者火车(相对快速便宜)。

这里就是“河津七瀑”的公交站了。这种自然风景区依然是不要门票的(啥时候国内也能这样?),依然没有很多的游客,景色依然很美,管理和标识等依然很完备。

跟着地图,依次走遍7个瀑布,每一个瀑布代表一个为你带来好运的神灵(也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心吧),风景也各有不同。

第一瀑,也是高度落差最大的一个。

远远就能听到瀑布的巨大声响。

其余六瀑在公路的另一侧,跟着地图走就没问题。
沿途有小卖部和茶舍,每个小铺子的布置摆设都精致用心,店主都特别淳朴热情。

即使在这样远离城镇的山里,也能看到几个小型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这也是我们这次在日本的一个感受,日本人对艺术和美的理解是融入在点点滴滴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真的很普遍,暂不论每个馆的质量如何,单就这种可以让艺术随处扎根发芽的土壤,已经很让人羡慕了。

陆续来到了第二瀑……
温泉水就通过竹子管道供人随意使用。

风铃美妙声响伴着潺潺流水声,让路人都愿意在这里多停留一阵。

行走在这里,真的能让人很自然的想到: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的千古绝句。

先喝饱了再说

各种昆虫和植物,简单记录一下。

走过了这最后一个瀑布,就没有很平坦的路了。需要去最近的“水垂”公交车站,只需继续向前走就可以,不会很远。我记得这附近有个指示牌,好像标注的水垂站的距离5000m,肯定是标错了,大家千万不要被误导。

这个牌子就是正确的。

克服疲劳,走出了山谷,眼前立刻豁然开朗。

一大片针叶林,在午后的阳光透射下,让人的心情一下子舒畅了起来。

回到了伊豆急酒店,主要的活动依然是在海滩上发呆……

正好赶上朔日前后,晚上正适合看星星。坐在沙滩上,面对星辰大海,找寻着星座,辨识著银河。

第六天:下田海中水族馆

乘坐公交车大约30分钟就到了下田海中水族馆。

我们碰到了当地小学组织的集体参观,其他游客还真不多。

海豚的表演是露天的,就在海中。

海豹乖乖的配合游人拍照。

可以亲手抚摸海豹的毛皮。

不知道在看啥。

海豚也配合著游人们拍照。

下午是多云的天气。依然不能打扰到孩子们赶海的热情。

挖沙子的游戏也永远不知疲倦。

一直到太阳落山

傍晚时分,我坐在沙滩上,看着一个爷爷带着一个7-8岁左右的小男孩学习冲浪。开始,男孩有些害怕,站板的动作始终不太敢做,上去就摔下来。每次摔下来就得重新趴板划至海中,等待浪头到来。就这样一次一次,差不多练习了两个小时,那位老人在旁边不时鼓励著孩子,但始终没有上去帮忙和责备。孩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终于可以在板上站起来了。早对日本教育孩子,锻炼孩子意志品质的方式有所耳闻,确实如此。

第七天:返回东京 初探上野

早上起床,在酒店的自助洗衣房里把这几天的脏衣服洗净烘干。收拾行李准备返回东京了。
下次如果再来伊豆半岛,是否有机会出海上岛呢?

乘坐火车回到东京。大都市的感觉铺面而来。
经过了连续6天的慢节奏生活,远离喧嚣和人群,宁静而美好。猛然之间开始挤地铁还真有些恍惚。
到了上野地铁站。吃了一碗网红名吃“一兰拉面”,感觉汤有点腻。

我们住的kinuya酒店位置非常好,紧挨着地铁口和上野公园。放下行李,我们就走到上野公园消消食。
上野公园是日本的第一座公园,历史文化深厚,景色秀美。在上野公园门内,便可看到明治时代大将军西乡隆盛的铜像。1650年修建供奉德川家康的东照宫,建筑宏伟,参道两旁还有95座石灯笼和195座青铜灯笼。园内最大的湖泊不忍池是无数鸟类迁徒停靠的地方,湖旁分布有大佛宝塔、五条神社、民俗资料馆、博物馆、动物园等。

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博物馆和美术馆。首先来到国立西洋美术馆。
馆内共收藏了4400件西洋绘画、雕塑作品,如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鲁本斯的绘画作品《丰饶》和雷诺阿的《阿尔及利亚风格的巴黎舞女》以及以莫奈、高更为首的印象派画家的绘画作品。

晚上留给孩子们买玩具的时间。住的这个区域是动漫产业很发达的区域,走在街上,随处可见cosplay,因为对此没有太多了解,也就没有直接对着他们拍照。

第八天:科技馆与天空树

这一天是留给孩子们和妈妈们的,大家分头行动:爸爸带着孩子们去了著名的日本未来科技馆,妈妈们则是直奔奥特莱斯shopping。
科技馆人不多,大概因为还没到周末和暑假吧。总的感觉,科技馆让孩子亲身参与亲手体验的环节特别丰富。确实能够激发出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晚上和拎着大包小箱疲惫的妈妈们汇合,准备登上东京天空之树俯瞰东京夜景。

第九天:返回祖国

清晨起床,来到上野公园散步,看着晨练的人们,看着环卫工人清扫园区,看着穿行公园脚步匆忙的男女老幼,其实和天坛北海并无两样。
就像下面这张照片,无论从建筑样式,还是旗帜上的文字,谁又能一眼辨出是中是日?不由心生感叹:“和平真好。”而止戈必靠武,乾坤轮转。

庙前的一棵松树,估计主人是想表达“方寸三星”之意吧。

用完早饭,抓紧上午的时间,来到上野公园内的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此馆建设已有近150年历史了。建筑风格保留了明治维新时代的西洋风格,比较有特色。

看史前生物化石,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

馆内的互动专案也很多。就是太大了,我们大概转了有三分之一吧,还看了一场360°球幕电影,非常值得推荐。

上野公园的动物园有中国赠予的国宝熊猫,所以这里随处可见熊猫的元素。

我们中午饭特地选择了一家中餐馆,服务员都会说一点中文,点了一些家常菜,炒米饭。还是中国味道吃着顺溜啊。

为了确保准时到达成田机场,我们选择了速度比较快的列车。

小朋友也在若有所思。

本次旅程有太多美好的回忆。

确实,日本还会再去的,这里有很多我们共同的文化传承,也有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彩云所在的方向就是祖国的方向。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