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关西漫游——京都篇京都漫游记马林常说,
如果要看中国唐朝的风貌,
去京都就够了。
京都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平安京,
就是日本动画片《棋魂》里,
佐为(Zai)作为棋师所生活的时代。

京都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
到公元1868年明治维新定都东京为止,
1000多年来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以前平安京的城市形态就像一个棋盘,
有一条贯穿全城的中轴大街叫“朱雀大路”,
中轴两边分为右京(又称“长安”)和左京(又称“洛阳”)。
都是仿造当时中国的长安、洛阳的城市面貌而建。
而城市里的居住区也被街道切分为棋盘一样的小方格。

京都但是慢慢的,
人们发现西边太过潮溼,不适合居住。
于是住在右京的人就逐渐向左京迁徙,
左京便开始变得繁荣,
而右京则慢慢没落了。
平安京的中心也就移向了东边。
而马林安排的行程就从中心的京都御苑开始。

京都京都御苑平安京作为当时的首都,
像其他国家和朝代一样也是建有皇宫的。
不过皇宫因为全是木结构经常发生火灾,
(是不是因为没有在屋簷安放防火的神兽金𩾇的缘故类)
每次在皇宫修好之前,
天皇就要住在其他贵族的房子里。
1227年的一场大火,皇宫就再也没有重建了,
此后的天皇就一直住在一个叫东洞院殿土御门的地方,
而这就是现如今我们在京都市区看到的“京都御苑”。

京都京都御苑也时常被火灾烧毁,
之后每次都在原地重建,
我们现在看到的京都御苑是在江户时代重建的,
(就是德川幕府说了算的时候)
而有名的明治、大正和昭和天皇正是在这里举行了即位大典。

京都现在的京都御苑,
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古建筑及古文物博物馆,
御所外的园林,
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散步,野餐聚会的公园,

京都我还见到好多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赤着脚,
在小溪流里玩水,玩石头……
让我羡慕的不得了,
不过马林答应我,
我们要去的下一个地方就能满足我。
而那个地方就是“鸭川”。

京都鸭川,川床纳凉

京都在日本,我听到很多关于河的称呼他们都用“川”,
比如保津川,堀川……
我其实并不在乎它到底叫什么,
但珊珊说每一样事物的名字都该被尊重,
还是不要随意篡改的好……

京都在鸭川边上散著步,
我突然发现河流中间有一排石墩子排著队过河,
征得了珊珊和马林的同意,
我赶紧脱了鞋,牵着马林的手往石墩子走。
水流不急,凉凉的,水深大概到我的膝盖处。
还有石头做成的小船。
哇哦……愿望被满足了,
美美地往川床上一坐,享受一杯甜美的果汁
真是一个美好的瞬间……

京都川床是鸭川边上建在河床上的一个露天平台。
古时候人们因为夏天炎热,
就在这里铺席纳凉,
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了京都一个独特的存在。

去日本旅游,正是因为有了搜狗翻译宝Pro,让我可以随时随地和当地人聊天,更加深刻地感受当地的历史故事,了解他们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不管是点餐、问路、购物都能够顺利解决语言交流问题。虽然在国外的网络讯号时好时坏,不过当我们拿着搜狗翻译宝Pro对话时,搜狗翻译宝Pro总能自动切换至离线翻译模式,很智慧,和线上翻译没差别。

京都岚山古建筑之旅来岚山的这天早上,
我们可起了个大早,
马林担心去晚了,
这些地方会被旅行团攻陷,
到时人一多,
逛寺庙就更没劲了,
而且要趁著大批游人来之前去天龙寺后山的竹林,
这样珊珊才能拍美美的照片。

京都不过起不起早对我来说没什么差别,
因为……珊珊马林负责早起,
而我嘛只要负责被扛走就好啦~
我是一个在哪都能睡得香的好宝宝。
不过马林要扛着我走好多路才能到公交车站,
这让马林一度后悔,
为啥没有找离车站更近的酒店,
要知道,在奈良我们住的地方距离奈良站只要步行2分钟,
这是让暴走京都的珊珊马林特别怀念的一件事。
所以如果有小朋友也想去奈良京都玩的话,
记得要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
要住的离车站近一些。

京都(大本山天龙寺)

我们去的时节正是天龙寺的紫阳花季。
天龙寺是足利尊氏为祭祀后醍醐天皇而建,
最出名的是由开山主持梦窗疏石设计建造的“曹源池庭园”。
庭园里连青苔都是由园林匠人一簇一簇手工修剪,
这里的每一草每一木,
都被匠人们世世代代精心对待,
一年四季绽放著不一样的光彩。

京都(曹源池庭园)

京都(这是参拜神社寺庙前的一个小小的仪式,净手去污以示尊敬)

出天龙寺的北门就是马林要带我们去找的竹林了。
因为是雨季的缘故,
竹林很潮溼,
而此时人流已经明显增加,
已不是拍照的最好时机。

京都珊珊和马林就是这样,
最讨厌人多拥挤的地方,
所以我们就一路沿着岚山的古建筑群一路闲逛,
什么寺庙神社的都不去凑热闹。

京都(布满青苔的石灯是不是看起来更有灵气)

京都(岚山的紫阳花季,街头随处可见的”“紫色绣球花)

京都在嵯峨野深处有一座很特别的佛寺——化野唸佛寺。
这里和之前我们去过的任何一家寺院都不一样,
马林告诉我这里供奉著许多无家可归的亡灵,
是1100多年前,一位名叫空海的法师,
为那些不知从哪来,也不知该去往何处的亡灵而建的。
这里有8000多尊这样的石佛和石塔,
每一座石塔或石佛供养著一个孤魂,
这里毎年8月23・24日千灯祭会便是祭祀他们的节日。

京都这里安静, 少有人至,
连我在这里都不自觉地放轻脚步,轻声细语,
生怕会吵到这里的亡灵。
在佛寺里, 对于那些无法安息的亡灵,
他们每天被善念洗礼感化著,
愿他们都已到达他们向往的极乐之地。
金光灿灿的楼阁岚山之行结束,
马林又带着我们往东山的金阁寺跑,
哇……他们这是拿我当3岁小孩使吗?
我管不了那么多,
睡觉可是我的头等大事,
这不, 就有了这张睡神打卡照……

京都金阁寺是在日本室町幕府的鼎盛时期,
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修建。
金阁寺以庭院中金灿灿的金阁出名,
金阁分为三层,
二层和三层的外部在涂漆后再贴上纯金金箔装饰,
金灿灿的,显得尤为富丽。
金阁的一层是按寝殿来设计建造的,
二层则是武士的道场,
而三层据说供奉著释伽牟尼的佛骨舍利。

京都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
佛教经过印度,中国的西藏和中原地区,
依次传入韩国和日本。
释迦摩尼去世,他的尸体焚烧后,残留下来的物质,
人们称之为“舍利子”……

京都天气炎热,
珊珊和马林决定找一处阴凉的地方,
让我先舒服地睡一会儿,
他们呢则享受一碗香香的抹茶,
带着我们小孩出行就得这样放慢脚步。
就这样,等我睡醒了,
我又重新回去参观了那座金灿灿的阁楼。

京都马林告诉我,
曾经有一位住在这里的僧人在金阁寺里放火,
打算烧了整个金阁寺,
他本来应该和寺庙一同化为灰烬的,
但最后他因恐惧而逃了出来。
在调查中他说,
之所以这么做,
是因为他对美的嫉妒,
他讨厌那些明明生活得一塌糊涂,
却还要来金阁寺瞻仰其美丽的人。
这真是一个我没有办法理解的故事,
你们呢?
好多好多的鸟居

京都伏见稻荷大社里住着稻荷大明神,
她掌管着农耕和粮食,
所以每年到了播种禾苗,粮食采收的时节,
这里都会有重大的祭祀活动。

京都在本社的后山,
排列著一座座的红色鸟居,
一直绵延到山上,
这是人们为了祭祀稻荷大神而送给她的“礼物”,
珊珊说这叫纳奉。
年复一年,这里已有超过万座的鸟居,
而人们给这个地方起名叫“千本鸟居”。
鸟居,是人界通往神界的“一道门”
而在伏见稻荷大社,
这道门的表现形式则达到了极致。
一座接一座的鸟居,有序排列在拾阶而上的山路上,
就仿佛连成了一条通往神界的道路,
神祕而令人充满敬畏……

京都在稻荷神社总能时不时地看到狐狸的雕像,
传说,狐狸是稻荷神在人界的使者。
人们习惯于把狐狸与稻荷神同等视之,
所以在稻荷神社里,
我们总能随处见到狐狸的身影,
它被作为守护神的形象设定在神社中。
连用于“祈愿”的绘马也被做成了狐狸的形状。

京都这些鸟居因人们的信仰而汇聚在这里,
而每一座鸟居饱含着人们诚挚的祈愿。
随着时间的累积,
它们与大自然如此契合地联络在一起,
不突兀也不多余,
成了这里独特而唯一的存在。

水中通往神界的门

京都在滋贺县琵琶湖的湖西坐落着一座白须神社,
人们可以在这里祈求长命延寿、结婚生子、开运招福。

京都

京都从京都站坐JR线得坐上40多分钟,
然后打车,
大约10分钟的车程,
马林带我们来到了这里,
我们并非来参拜神社,
而是为了见这座矗立在水中的鸟居。
鸟居本并不在水中,
而是随着沿岸的地势下沉, 水位上涨,
才成为现在的水中奇观。
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
创造一个个独特的风景,
就像千本鸟居,就像这水中鸟居一般……

京都桃花源再现

京都马林说,要带我去参观一座住在山里的美术馆,
叫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
它是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主笔,
设计立意正是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片段

京都美术馆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建筑的大部分都被埋藏在地下,
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
因为地上是自然保护区,
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对于陆上建筑的限制。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限制,
才造就了现在这座掩映在万绿丛中,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术馆建筑。

京都美秀美术馆由巨大的北馆和南馆构成,
南馆专门展示世界古代美术品,
例如埃及、西亚、希腊、罗马、南亚和中国,
北馆主要以日本美术为中心。
我对展出的作品其实并不太了解,
那些灯光下跟真人似的的雕像,佛像,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
但这些古时候就存在的作品,
却让珊珊和马林赞叹不已。

京都在中国藏馆,
有一整套中国唐朝时乐坊的陶俑人,
原来唐朝的人长的都胖胖的,
她们的服装长裙飘飘, 漂亮极了。
……

京都从美秀美术馆回去的路上,
因为连日的暴雨,
JR线琵琶湖延岸的几个站点都被水给淹没了,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坐JR线回去,
马林赶紧想办法带我们走了另外一条路线,
可是一路我们就像是鱼罐头里的小鱼,
被紧紧地挤在有轨电车的车厢里,
还好一路有马林抱着我,
不然我一定会被挤扁。
这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京都有很多东西我还看不懂,不明白,
我得说实话,
我对寺庙、神社其实真的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有些地方也许只是在我的脑海里稍作停留便消失不见,
比起这些古建筑,
我更喜欢在水中嬉戏,
在途经的社群游乐场玩会儿滑滑梯,
和小动物们玩游戏,
去街角寻找狸猫的身影……
比起那些精彩的历史故事,
琵琶湖沿线的车站被淹没了是我更想了解的事。

京都可是珊珊和马林对这些却很着迷,
每到一个地方,
他们总有聊不完的人物和故事,
那些我不认识的人,不太能理解的故事。
即使这样,好像也并不影响珊珊马林带我四处闯荡和冒险。
珊珊说,这很正常,
她从未期望现在的我可以记住这所有的一切,
因为我的任务是感知我所热爱的世界就好。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