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冬季的假期可谓是一波三折:听说放假→办签证→假期取消→暂停办签→假期恢复但推迟一周→恢复办签→单位临时派了横亘在假期中间的工作而且后面还有朋友婚礼→本来早已计划好的日本半月休闲游一下只剩下了5天(同时错过了11月底的红叶狩)。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假期应该老实在家呆著,但是之前各种变动之下心态已经崩了,所以我们恼羞成怒不管不顾地按照紧缩版的原计划踏上了旅程。

Day 1 浅草雷门映晴空,东京铁塔红

周日加班之后立刻收拾行李,然后周一凌晨穿着两层羊绒衫在北京的街头瑟瑟发抖坐上滴滴跑到机场。

可能是淡季的原因,值机、安检、出关、候机的地方客人都比较少。
看了网上的各种推荐,查了查票价格也比较合理,同时又能照顾到星空联盟的积分,所以选了全日空。服务和机舱环境没得说,机上娱乐系统也很新,感觉是坐过的航班里操作最流畅的了,完全没有卡机。
不过飞机餐和机上免税店感觉就略一般了- -:吃的可能比“鸡肉米饭牛肉面”之类的强一些?但是也没有一些网络文章夸得那么好吃;免税店的话还是比日上逊色一些。
最近几次出游都是长途飞行,突然来了个两个多小时的居然有些不习惯,一部阿汤哥还没看完就到羽田了。



取了行李,办完出关手续,出于对日本基础设施的信任,径直走到了地铁售票机前。这时才注意到,有的机器只有日语和英语,日语版的汉字能看得懂,但是输入法要按日语发音来,英语版只能看到发音,不知道哪是哪,正准备拿谷歌翻译时,旁边过来一个会讲中文的服务人员,直接帮我们选了目的地票价。后来发现其实很多地方是有简体中文系统的(不过同样需要知道日语发音),而且有一日通票、24小时票等在售(由于急着赶路莽撞买了一日票而不是24小时票,有点亏


)。

日本地铁小广告真是花里胡哨的



在地铁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日本的鞠躬文化:一个西装革履的小哥跟同伴聊天时没站稳,车一晃差点向后仰倒,我赶紧伸手推了他后背一下,然后小哥立刻回转身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连着鞠了六个躬,每鞠躬一次都要说一句“すみません”。。。我呆若木鸡,甚至不知道是不是要也鞠几个躬回个礼。

酒店选在银座一丁目的UNIZO,交通方便,门口就是地铁站,价格也比较合理。办了入住之后已经是下午两点,我们基本没有停留就窜到了街上。
飞机餐没吃饱,看到附近有全家,跑进去买了碗关东煮,但是,好像并没比国内好吃。。。吃的时候全程战战兢兢,不知道在日本的街头可不可以吃东西,而且视野范围内一个垃圾桶都没有,最后还是去地铁站扔的。
【日本的垃圾桶很有意思,根据分类型别设计了不同的开口,比如塑料瓶的桶就是两个瓶子粗细的圆窟窿,饭盒啥的想扔也扔不进去,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注意垃圾分类了】

第一站,浅草。从地铁站出来不久走到主干道上就可以看到传说中的雷门,扭过头来,东京晴空塔赫然矗立。在雷门的游客中心门口聚集了很多人力车伕小哥,比如照片中脖子上挂著带字围巾的两位。招揽客户的时候略显羞涩,被拒绝以后也绝不纠缠,从始至终彬彬有礼。

这个由名大灯笼原来是松下家的

平成二十五年,也就是2013年换上的灯笼,看上去还挺新的。

雷门后身的购物街看上去有点似曾相识

传说中的江户风情步行街传法院通,可惜到的时候有点晚,很多小店铺已经准备打烊。

不知道是哪家小吃摊的鬼脸小旗子正好挡在浅草寺大门前头

寺门口有一片求签区,100日元一次,运气还不错,拿到一个小吉。

香火很旺,进到寺庙之前要在洗手亭清洗双手和嘴巴。先左后右,最后漱口。切记不能直接用嘴对着勺子喝。

浅草寺本寺

寺庙旁边的小花园,养了一池灿烂的锦鲤。

转过身来看到的便是红叶和小河。

银杏在和阳光的颜色重叠在一起。


从各个角度看过去的五重塔

回到宝藏门,才注意到门后面挂著两只巨大的草鞋。

大门中间的灯笼底部雕著游龙戏珠。

从浅草出来看看时间才三点多,想着也许还能去明治神宫看一看,一查google,6点才关门,就直接上了地铁,坐了4、50分钟到北参道。(通过这一趟我们发现,日本地铁原来还有快车,中间众多站不停,只好跟着坐过站然后再折回。上车之前一定要看好萤幕上是否有标注




四点多天色已经很黑,踩着一地金灿灿臭烘烘的银杏叶奔到神宫门口,却发现“今日关闭时间16:00。

没有办法,不过既然已经到这边来了,正好去新宿逛一逛。乘到了颜色很好看的副都心线。

车厢里面是木头的配色,地板超级干净。

在新宿小胡同傍晚的天色里,日式小饭馆和电线杆子配在一块还挺有一番风味的。

走着走着就到了传说中的歌舞伎町一番街,就入口地方看来并没有看出红灯区的感觉,反倒是像一个充满了烧肉店的美食街。往里面稍走一些偶尔看到几个二次元装扮女生的海报,想必是某种场所了。虽然这里好像好吃的不少,不过毕竟传说这里黑道云集,还是换个地方晚餐吧。。

一路坐车回银座。

地标建筑和光百货的钟楼。

东拐西拐,在几个百货商场的空当找到了评价不错的一风堂,服务员小哥一副拉美(或者阿拉伯?)长相(这一次到日本发现有不少服务业岗位是外来移民在做)。拉面味道不错,种类略少,而且店里居然不卖梅酒!

因为在东京也只住一晚,所以也只有这一晚能够看一下东京夜景了。吃完饭就跑到了东京塔。(可能黄昏的时候来更好一些,还能看到点红白相间的颜色,天黑以后看上去就跟埃菲尔差不多)。在这边还看到一群人穿着维尼跳跳虎之类的衣服开着卡丁车疾驰而过,像是从游戏世界跑出来的一样。

到了塔下,突然全塔熄灯,我们还以为打烊了。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出示了不同高度的两个价格,150m的900日元,250m的好像是个tour要2380.,毕竟不是来爬高的,还是省点钱吧。。

窗户上有东京塔和下雪特效的投影

远处可以看到彩色的大桥和摩天轮

车水马龙

150m有两层观景台,靠下的一层底下有个skywalk玻璃,虽然很小,不过直接看下去还是有点眼晕。

回去的路上看到了疾驰而过的新干线

再次回到银座时基本已经快到各大商场的打烊时间,虽然没有时间去购物,顺路回酒店时也是可以来一次真·逛街的。而且居然又遇到了同一拨卡丁车!

银座区别于其他购物核心地带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可能就是每一个大牌都能自己占一栋楼了吧。
爱马仕大楼看上去十分霸气,相比之下寄居在它身后的蔻驰看上去气场全无。。

宝格丽LV也是各不相让。

Tiffany

东京的小警察局看上去还挺洋气的,一个小伙子在里面做笔录,怕不是丢了手机?不过暴走了一个下午以后,与其操心别人的手机,不如更关心一下自己的脚丫子。。。

Day 2神宫紫珠清井莺,掠过皇城入汤庭

第二天一早,早起的计划显然失败。收拾停当,到东京站存好行李已经是9点。这里要说一下,日本火车站的行李寄存箱实在太方便了,可以说俯拾皆是。。。这就省去了退房以后把行李寄存在酒店之后还要跑回去取的麻烦。当然价格不算太便宜(500-700日元不等)。

今天第一站自然就是来看昨晚把我们拒之门外的明治神宫。

明治神宫的鸟居传说是全日本最大的,走近看的确也有一丝肃穆庄严之感。
根据日本传说,鸟居是区分人界与神界的大门,穿过鸟居就进入了神的领域,所以穿过鸟居时应脱帽鞠躬。的确,走进去以后外面街道上的汽车和喧闹声都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之中的几声鸟鸣。

同样,进神社也要洗手漱口

整个神宫的色调都十分肃穆,有一些日本年轻人在殿前摇铃祈福。

古树下,围了一圈木头架子,上面挂满了游客们的祈福绘马。

走出神宫,看到一片日本米酒。

米酒对面,摆了一片法国红酒。

在另一侧的鸟居,一个日本小朋友穿着和服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参拜。

离大鸟居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门,就是神宫御苑的入口。花500日元养护费就可以进去参观。

12月初残存的枫叶

茶屋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南池的小湖,如果再早一个月来应该会很漂亮吧

liebling比较满意的一张肖像照

冬天的菖蒲田已经枯黄,倒是旁边的树叶很鲜艳。

到处都是嫩茄子颜色的小浆果,特别好看,查了一下好像叫紫珠。

一红一黄两棵树罩着一个小亭子。

一片枯叶中新落下来的红叶特别显眼

因为新鲜程度不同,落叶显得五彩斑斓,很有圣诞的感觉

顺着菖蒲田走到头,就到了传说中能带来好运的清正井。水是常年流动的,十分平稳,所以井看上去就像躺在水里的一面镜子。

我们正看得入神,突然一只五彩斑斓的小鸟飞来喝水,也不怕人,任凭我们拍照,它只管呷自己的水,一会儿喝饱了振翅飞去。看牌子介绍这口井水质超级好,因此不许游人触碰,还真是羡慕这只小鸟了。

接下来转战皇居,出发之前还想着中午能赶去车站坐去箱根的火车,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皇居每天10:00和13:30各有一次导游观览团,不过等到我们开始安排行程的时候,名额早都预定满了。
所以就随便在外面转一转。

本来以为可以从皇居御苑里面一直走到二重桥和正门石桥,就领了入门券进去。

进去以后可以看到各种巨石组成的城防底座。

略显萧瑟的御苑里还是有一些欢乐的人们。

日本柿子,不是扁胖的却是尖头的。

皇居正门石桥的路灯为什么流落到这里

终于绕出了其实没什么看头的御苑,一路向皇居正门走去。
东京这么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能留出这么多空地。

通往皇居的正门石桥,因为有两道拱常常被误认为是二重桥。可以看到禁卫军的岗亭。

后面这个铁桥才是二重桥

离开皇居,跨过一条宽马路,可以直接走到东京站。通往东京站的路上有几段种著银杏的人行岛。

东京站的正面比反面好看多了

就这样到了下午两点多钟我们终于登上了前往小田原的新干线

车站里,月台上,到处都是卖便当的。几乎每个乘车的人手里都会拿上一小盒。便当直接从冷柜里拿出来,递到我们手上那一刻,我们就开始四处寻觅微波炉的身影。但是发现没有一家店提供这个装置,去问了站台工作人员,他也只是摇摇手说了一串日语。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好像似乎日本人并没有加热便当的习惯


很好看的一盒饭,但真的好凉。

新干线乘到小田原,转乘箱根汤本登山线。

车慢但是路也短,也就30分钟就到了箱根汤本站。到旅游中心买了二日周游券,就可以畅通无阻了,不管是公交、小火车、缆车还是游船,统统可以坐。

阴雨绵绵,一辆从新宿开来的浪漫号停在站台。

箱根汤本的基础设施很到位,从火车站出来旁边就有酒店专线小巴士,分为AB两线,涵盖了汤本大多数温泉酒店。
这次我们选择了在玉庭,是一家建在半山腰上的传统日式庭院酒店,价格不菲,但是服务周到环境也极为宁静。在这里一共8个房间,每一个房间都配备了一位管家,主要的工作就是讲解房间注意事项、泡汤注意事项,并为客人端上可口的晚饭,我们遇到了一位叫Yatsuko的和蔼阿姨。

小厨房

客厅

房间里还有私汤。

刚住进来,Yatsuko就为我们端上了暖身的抹茶。

酒店一共8个房间,每一个房间都会配备专门的管家。晚饭和早饭时间会准时来上菜。
传说中的怀石料理,菜色真是不少。

鲈鱼豆腐

金枪鱼扇贝还有一种不知道什么鱼(某种比目鱼?)刺身

神户牛肉

河豚豆腐(超级鲜美,Yatsuko特意提醒我们,要先尝一尝纯净的鱼肉味道,然后再占著酱油慢慢吃。)

吃到最后端上主食时感觉肚子已经被塞满了。

然而还是有大份甜点:抹茶冰激凌+日本本地柿子。
柿子的口感很怪,更像是比较硬的那种桃子。

这位就是Yatsuko啦。她教了我们怎么用浴袍,每上一道菜都会仔细地讲解食材的内容和吃法,饭后还要在门口跪地行礼,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酒足饭饱之后榻榻米已经铺好了。

去泡汤!!

冬天只穿浴衣还是比较冷的,所以出去还要穿上外套和马甲。
一共两个公共温泉,不过因为酒店房间很少,所以去的时候就是包场。
两个温泉分别叫金殿和银殿,每天男女池都会交换。

晚安!

Day 3 富士雾霭藏秀色,泛舟芦湖听雨声

早上从山间清凉的雾气中醒来,浴室的屋顶还在冒着热气

雨还没有停,水汽浓郁,空气清新。

开启卧室的窗门就可以直接走到花园里。

丰盛程度不输晚餐的早饭,一早上又是吃到撑。

时间够的话在这院子里坐上一整天也是不错的。

深秋的这里却显得春意盎然

锦鲤的身影在雨中变得模糊。

作别玉庭,开始一路往山下走,一片雾濛濛的。

又来到火车站,准备按照经典线路开始一天的行程,就是下图这个样子:

开往强罗的登山小火车还是挺古朴的。

云山雾绕中远远可以看到一座给火车通行的小桥,箱根很多明信片似乎取自那里。

到了强罗,因为登山缆车维护,只好坐大巴前往早云山。
这里原来还跟瑞士缔结了友好关系。

到了空中缆车,天公实在不作美,四处都是白茫茫的。就在这时,缆车里的自动解说不合时宜地响起:“请大家往右看,天晴的时候这里可以眺望到美丽的富士山。”车厢里的人都笑了,

到了大涌谷,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可惜完全看不到山体四处冒烟的壮观景象,而且地热泉水的蒸汽完全和云雾混在了一起。

稍微往里走点,到了大涌谷步道的入口,然而牌子上写着由于火山活动不稳定,三条道路均已关闭,曾经温泉煮鸡蛋的一幕这一次是看不到了。只能看到入口孤零零的地藏尊寺庙。

在大鸡蛋前面打个卡就走吧

好在黑鸡蛋还在卖,只是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温泉水把它煮黑了。

继续乘着缆车前行到了桃源台,距离开船还有40分钟,刚好够吃一顿快餐。上船点就在餐厅楼下,十分方便。餐厅主要都是老爷爷老奶奶在运营,不过身手都很敏捷。无论是咖哩饭还是乌冬面,几乎刚点完就可以上菜了。
凭箱根周游券可以直接去芦之湖坐海贼船,旺季的话可能需要提前去排队,因为人满了的话就不让上去了。不过12月这里并没有太多游客,晚点到也不用太担心。

芦之湖本来也是观赏富士山的好去处之一,不过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青色等烟雨。

整个箱根笼罩在一片水墨画的氤氲里,但是远处的箱根神社水边鸟居打破了这一份清淡。

海贼船从桃源台出发以后有两个停靠点,先到箱根町,再到元箱根。后者离箱根神社更近一些,所以我们就在这里下了船。从箱根町到元箱根坐船只要再多坐10分钟。

一路向着水边的鸟居奔去,满眼看到的都是掩映在树林中鲜艳的橙红。

神社在小山坡上面。虽然在修缮,但是游客和参拜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这张图片是liebling最喜欢的live照片,动感十足

从神社出来一路向水边走去,穿过一条汽车道,就能看到经典的水边鸟居。当时排了长长的队伍,还以为是有什么活动,后来发现只是大家素质比较高,拍照都认认真真排队。

水边鸟居,据说是为了新船下水祈福而建。

后面等待的人主动给前面人拍照,好像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约定。不过到我们这里队伍到头了,我们就和韩国的一家三口互相给对方拍了拍。

从这里一路沿着湖边走,就可以走回码头以及公交站。

曲径通幽。

从元箱根坐公交车回箱根十分方便,公交停站很少,几乎相当于直达,车程也就半个多小时。

从箱根带走的战利品。自从玩了旅行青蛙,对温泉馒头产生了执念。不过红豆馅的真的很好吃啊。

再次回到小田原,京都我们来了!

又见N700

京都火车站还是挺有设计感的。

不知道这个铃铛是准备给人办婚礼的吗。。

饥肠辘辘查了一下lonely planet和猫途鹰,发现就在车站楼上的购物中心就有比较推荐京都拉面小路。
整整一层都是各式各样的拉面店,看看哪家有人排队,跟过去基本就不会踩雷。这一次挑的东大感觉还不错。每两个人面前都会放一篮生鸡蛋,免费拿不要钱。我磕了一个尝尝鲜,但是看到周围日本人的杂物碗里都放了三四个蛋壳,虽然不知道蛋黄胆固醇问题是不是伪科学,但这个吃法也有点吓人啊


吃了一碗面感觉有些意犹未尽,正好看到车站在卖京都特产抹茶年轮蛋糕,切一小块当夜宵,剩下的明天作早餐,胖点就胖点吧。

Day 4 稻荷清水三二宁,古城金阁平安京

京都是这一次我们最期待的目的地,除了怀着看到红叶狩尾巴的侥幸心理,我们也很想多看看这里数不清的古蹟。所以终于成功早起了一次,开始了长长长长长的一天。

第一站自然是伏见稻荷大社,听说早到的话人少好拍照。就这样我们冲上了JR奈良线,赶上了京都中学生小朋友们的早高峰。车厢之拥挤只能往一个方向看,于是我就看到了电车司机略显中二地用手指指向远方。(JR线属于铁路线,而不是地铁。后来我们发现虽然买了地铁+公交的一日通票,但是基本只有公交可坐,然后就是这一趟JR,地铁的部分基本没用,早知道就买公交一日票了,还能省300日元)

到站,感觉太阳还没完全露脸。

小小的稻荷站,已经看到了标志性的橙红色。

刚刚早上8点,零星地有一些游人。

稻荷神的使者,嘴里叼著一把稻穗尾巴上顶着一团火的小狐狸。

稻荷神本来是谷物、粮食之神,后来随着工商业发展,也负责庇佑商业兴隆,所以是一个很受人敬仰的神祗。据说是因为稻荷神“御馔津”名字在日语中的发音和“狐狸”这个词谐音,所以后来人们都把狐狸看作是这位神的使者和化身,然后这座大社里到处都可以看到狐狸的雕像。
看守神社的狐狸总是表情威严。

伏见稻荷大社是全日本最大的供奉稻荷神的神社,可以说是稻荷神的总部了。

在晨光的照耀下走神社左边的一条小道很快就到了千本鸟居。

到了千本鸟居的分叉点,从这里往右拐,成千上万的鸟居绵延几公里直到稻荷山顶。因为稻荷神主生意兴隆,所以来自日本各地的企业纷纷向大社捐赠鸟居,才形成了今天这么壮观的景象。看了一个捐赠价位表,最小的鸟居好像也要10万日元左右。

个人觉得鸟居上写着字的一面更好看,不过仔细看,写的不是古诗词,而是当代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的名字以及捐赠日期,还是有点跳戏的。

虽然鸟居很长,但是人多了的话也是找不到一块空地照相的,所以早到十分重要。9点多的时候,游客、修学旅行的日本学生就开始占据场地了。

爬到顶再下来估计要两三个小时,因为时间紧,我们选择只爬到半山腰。每往上爬一段就会有一些小型的神社,以及休息的平台。

早上阳光下,山间小湖的颜色格外绚烂。

红叶、青苔和小溪。

又往上爬了一小段,看到路牌,已经到了一半左右路程。看到一栋很漂亮的小楼,主人家养的小猫和自家种的大盆小盆植物。从这里开始下山。

阳光对色彩还是很重要的。

人开始多了起来,近距离拍一下柱子吧

下山的路上鸟居变得越来越稀疏。

道路旁一座一座的小型神社还有各式各样的石碑,晚上来这里走的话是会有点吓人吧。。

一家小店门口蹲了两只胖猫,任凭路过的游人摸头,丝毫不为所动,什么也不能打扰趴在小木凳上打盹的惬意。

最后路过一片红叶红墙,我们又回到了山下的神社里。

不知是谁在石像上放了一朵花,妙蛙花是你吗?

回到大社看人山人海,顺便请个御守带回家。

时候还早,走回车站辗转前往清水寺。

火车转公交,在离清水寺最近的五条阪的站下车。正好是大古本庙。门口的金灯笼格外醒目。

庙内的颜色和伏见稻荷大社完全不同,十分朴素。
看地图好像是从神庙可以直接穿过去到达清水寺,实际上后面大部分是要经过寺庙外的一条小路的。沿着这条小路全线是一片墓地,早知道应该稍微绕一绕远从正常的步行街上去。

走到墓地的尽头,往上爬一爬坡终于看到了清水两个字。

穿过西门,就到了清水寺标志性的三重塔,颜色鲜艳似乎刚漆过。

在往后面走一点,小山坡出现一个地主神社,好像是求姻缘的。

清水寺的本体,只是没赶对时候,不光红叶剩不了几个,整座寺都在修缮啊。

时节好的话从这里望下去应该是漫山遍野的红叶吧,不过现在这些穿着传统服饰的小孩们成了我们镜头里的风景。

走到角落,总算是看到了一些漏网的红叶。

从上面的寺庙往下走就到了音羽の滝(音羽瀑布),这是从身后山上流下的一条终年不断的清泉。泉水分成了三道,据说从左到右分别代表“学业上达・恋爱成就・延命长寿”。投100日元就可以排队上去喝水了,泉水入口处摆了一个紫外线消毒柜,里面放了五六个长柄水碗。没想着要求什么,就是想尝一尝泉水,所以跑上去直接接了一个学业泉


从西门走出去,正对着一条人满为患的商业街——松原通。两边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很多都在卖一些名叫清水烧的小型瓷器。据说因为最早的作坊就开在清水寺门前,所以因此而得名。我们在这张照片左边的朝日堂看中了一个小碗,准备货比三家,但是发现越往下走越贵,而且好像别家也是转卖他家的东西,于是又折返回去把它买了下来。

顺着松原通走到一家名叫七味家的店,右边往下的石阶方向就是清水三年阪了。

从台阶上方看过去,下面的房子错落有致,右边那颗柳树如果在春天抽了新芽一定好看。

在这条小街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精品店,很多是卖瓷器的,而且价格也不菲。
路上也有很多卖饮食的小店,我们走进了一家专门卖各种梅酒、梅汁的店,尝了一小口梅汁,沁人心脾的甜,可惜没有小包装的饮料,考虑到路上各种携带不便,只好悻然离去。

继续往下走,看到挂著三把白伞的小屋子,就到了二年阪。

刚走上二年阪,就看到很抢眼的一家卖零食的小店铺。写着“清水二宁阪,创业嘉永二年”,卖的东西好像是一种酱油年糕饼。

外面贴著一小片海苔,甜甜咸咸的,味道还不错。

感觉京都老房子的屋顶颜色和这里的天气十分一致。

走到二年阪的尽头,天变晴了。路过不知道哪个大户人家,院子里种了很好看的花。

穿着和服的兄妹俩在蹦蹦跳跳。

查了猫途鹰发现在二条城附近有还不错的一家小寿司店,桔梗屋。看到上面写着关门时间两点,我们略有些紧张,因为上午逛的慢慢悠悠,等在三年阪二年阪本那边坐上车已经是1点多了。最后1点50左右跑到了店门口,往里张望一下,发现生意还是蛮旺的,没有打烊的意思,运气还算不错。

店主是一家三口,来的很多都是老客人,也有不少欧美人。点了一份寿司拼盘、一条三文鱼、一份大虾天妇罗,一杯梅酒。一共250人民币左右,价格和味道都还可以。

饭后,按照原计划本来打算去金阁寺,但是据说黄昏十分它的颜色才是最好看的。现在既然在二条城旁边,刚好就进去看一眼,虽然这会儿没有樱花。

进入大门不久,目光就完全被阳光下金灿灿的唐门吸引。虽然说二条城是幕府将军的行宫,但气派程度完全不输皇居,甚至也许更胜一筹。

虽然说算是比较华丽的宫殿,但是和故宫或者欧洲的各种皇宫比起来,日本还是要朴素的多了。目前保留比较完好的是二之丸御殿。里面禁止拍照,禁止穿鞋入内。入口处有存鞋处。虽然地板是木头的,光着脚走还是感到有些凉。宫殿里面分黑书院白书院等将军用来接见客人的房间。但是房间和房间之间的墙感觉只是薄薄的一层纸。中间走到一段地方的时候,脚下的地板发出鸟鸣的声音。不过讲解牌倒是很耿直,直接告知大家,这个“鹂鸣走廊”并不是故意设计出来的,只不过是年久失修了而已。

从御殿出来,穿过宽阔的护城河到了御苑。冬天的这里比较萧瑟,等到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应该是另一幅景象吧。

时间差不多了,以后找个有空且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来看看吧。

金阁寺,或者叫鹿苑寺,在京都城的西北角。从比较靠中心的二条城乘公交过去大概半个多小时。到了那边,太阳开始下山,时间掐得还不错。

从早上9点开放到下午5点。算是比较标准了。

金阁寺的门票的创意,是一张带朱印的御守护符。

离关门时间也就还一个小时多一点,这里已经是人满为患。

水边的每一个位置都占的满满的,很难找到一个特别好的位置拍下照片。夕阳的光线刚好投在金阁,反射出一道柔和的橙黄色光芒。如果来的太早,阳光太强烈,寺的颜色会变得过于耀眼。

等转到寺的后身,太阳被乌云挡住了,金阁也不见了刚才的灿烂色彩。

寺顶上有一只金色的凤凰。

顺着寺后身的小路往前走上了一座小山坡,坡顶有一个夕佳亭。听说以前的达官贵人在黄昏坐在亭子里,看到夕阳照在金阁寺上非常美,就给这个亭子起了这个名字。

景色的确不错,要是有些红叶就更好了。

继续走着,遇到了一块鲤鱼石,想必是大家祈福的地方了。

天色已晚,回京都站寄张明信片,准备坐车去大阪。

开往大阪的雷鸟号,月台上的车厢对应数字有些混乱。好在工作人员帮我们找到了正确的位置。

下车以后,在大阪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节奏。时间已经不早了,但是人们还在繁忙地通勤,而且似乎也没有京都那里那么耐心,脚步很快,而且也不会坚持等到红灯变绿才通行。

放好行李,几乎没有停留,我们就赶到最繁华的地方——心斋桥和道顿堀,逛吃!

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霓虹灯和人头。

晚上八点左右,刚好是这里最活跃的时间。

似乎道顿堀上的各种餐馆,都在靠巨大的食物模型争奇斗艳,比如这饺子。

这河豚、那章鱼。

那章鱼烧

楼顶上还要盖一个摩天轮。

各种各样的招牌实在是让人目不暇接。

逛的差不多了,填饱肚子要紧。第一想吃的自然就是个个饱满,真材实料的章鱼烧。这一家街头小铺排了长长的队,对面的另一家门可罗雀,那边的小哥一直在向执著排队的人群招手,好像在说“不要傻等了!我们的也很不错!”可惜这边的客人都无动于衷。

一直在暴走,消耗很大,只吃章鱼烧肯定饱不了。所以跑到了一家lonely planet跟猫途鹰都推荐的御好烧专门店——千房。点了一份炒面一份经典御好烧,感觉不光肚子填饱了,心眼都塞上了。

吃完饭出来,再次经过刚才的章鱼烧摊位,发现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排队那一家现在几乎一个人都没有。

而刚才拼命招手的那一家却排起了长龙。


似乎是刚刚在运河边载歌载舞的某女团收工了,跑成一阵风。

九十点钟,商场开始逐渐打烊,我们也打道回府,在去酒店的路上看到一片火树银花。
突然觉得伏见稻荷大社和千本鸟居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Day 5 昨夜喧嚣尚未尽,野望大阪城

错开早高峰,地铁上的人数还是比较可以接受的。似乎大阪的地铁车厢要宽很多,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在特殊时段塞人方便。

从地铁站出来,东拐西拐,大老远就看见了大阪城。

沿着护城河一路找入口,感觉离天守阁反倒远了。

对着大阪城的NHK大楼,设计的还挺别致。

终于到了城堡入口,碰上一群中学生。这个“操场”选址当真不错了,就是不知道到底是历史课还是体育课。

踏进城门,先看到的是两大整块巨石,直接被拿来当作墙面。

进城走不远的地方看到一个小神社,用来纪念丰臣秀吉的。

门口一棵树红叶分外耀眼。

拐进内城大门,天守阁就完全展现在眼前了。又是大批穿校服的学生。这一次来不管到哪里都有大量学生出现,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季节日本基本不在室内授课啊?

人山人海

好不容易才能找到个角度拍一下没有那么多人做背景的大阪城天守阁。

天守阁上的一口井,当年应该是重要的水源。
天守阁每一层都是历史博物馆。有的是服饰陈列,有的是器具。还有一层是像西洋景一样的小盒子,用全息投影播放短剧,讲述丰臣秀吉从仆役爬到真正掌握日本实权的大名之位的故事。此人统领日本以后立刻就想出兵朝鲜剑指大明,胃口当真不小。

爬到顶上,则是从四个方向欣赏大阪全景的观景台。

护城河里还有满载游客的黄金游船。

在城墙上休息的大头乌鸦。

时间已近正午,赶回到市中心梅田站,吃个饭再最后逛逛街。

慕名而来看到了当时在网上炒得很火的便利贴纸雕,清水寺的漫山红叶做工实在细腻!不过价格也很感人。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跑到难波站去坐开往机场的南海线。仿忍者头盔的设计和蓝色涂装,都是关于铁胆火车侠的童年记忆。

车厢内部也是很豪华地。

然鹅,在座位上还没呆多久,就被赶了起来,原来这里并不是随便落座。我们占了别人的座位。困惑之中赶紧询问人家,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己的座位。人家看了一眼我们的票告诉我们,我们那个没有位置的票只能坐一般的慢车。
赶紧拿了行李下车,看到站台上有一位乘务员,赶紧去问怎么才能坐南海快线。她告诉我们这个车需要买特别急行券,然后十分替我们焦虑地说,很快就要开车了,现在赶紧在她旁边机器上买急行券还来得及。于是我们火速刷卡,拿到票立刻又蹦回了车厢,这次对了,车票上有我们的位置(如上图)。刚坐定,车就开了,好险。

南海线慢慢开到了大海中央。

关西机场慢慢变得像水面上的一张纸,旅行也到了尾声。

总结

回头想想看来,从抵达到离开似乎也不过100多个小时,但是由于每天早上出发和晚上下榻地方都不一样,整段旅程的心理感受却是相当长。总体讲,这次冲动出行的效率还算是比较高的,东京的浅草、明治神宫,箱根的温泉和京都的千本鸟居完全没让人失望。当然过短的停留时间还是导致有一些遗憾,比如在箱根遇到了坏天气就没有其他的补救办法,京都的各种古蹟也是只能挑拣一部分去看。总之,有点劳累,但也开心,以后找机会缓走慢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