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の纪伊、志摩半岛鉄道私旅·准备篇

更多日本旅行尽在公众号:Mojazzbar

纪伊半岛上の电车和车站

前年利用关西广域周游券去了关西以西之后,沿着铁道探索关西地区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日本,铁路旅行是一种文化,甚至派生出许多周边,因为日本的轨道交通覆蓋广阔,配套设施完备,风格迥异的火车和车站更是一道独特的旅途景观,这次旅行我见到的许多小城市的车站只有一条轨道,轨道旁就是农田和住宅,火车常常擦过两旁的房屋飞驰而过,一会儿钻山,一会儿跨海,这是一次没有新干线的旅行,也是一次体味关西铁道风情的慢车之旅。

伊势-熊野-和歌山区域周游券

两周前上网搜寻周游券,意外发现这张伊势-熊野-和歌山区域周游券,由JR西日本和JR东海联合推出。这是一条较少人走的线路,可以利用的区域为关西南部的和歌山县、三重县、奈良县,且涵盖大阪、奈良和名古屋等交通枢纽,我的计划是从关西机场进入,沿和歌山→白滨→那智胜浦→伊势市→奈良→大阪逆时针画个圆圈——

本通票可利用的区间和路线 :

·JR线、伊势铁道线的特别急行列车、普通急行列车或快速、普通列车的普通车非预定座位:名古屋站~大阪市内(关西本线、纪势本线、阪和线)、日根野站~关西机场站之间(关西机场线)、多气站~鸟羽站之间(参宫线)、龟山站〜大阪市内之间(关西本线)、木津站〜大阪市内之间(片町线)、久宝寺站〜大阪市内之间(大阪东线)、凤站〜东羽衣站之间(阪和线)、和歌山站〜和歌山市站(纪势本线)、河原田站〜津站之间(伊势铁道线)

·和歌山电铁线:和歌山站~贵志站之间

·三重交通巴士:外宫内宫线、伊势二见鸟羽周游巴士“CAN巴士”、尾鹫站口~鹫毛区间、尾鹫站口~濑木山~熊野古道中心区间、熊野市站口~千枚田、通岭入口区间

·熊野交通巴士:纪伊胜浦站~那智山区间、新宫站~本宫大社前区间、新宫站~小口区间

·租赁自行车“Ekirin-kun”:和歌山站、纪伊田边站、白滨站(限12岁以上者)

这条路上都有啥?

和歌山城【和歌山駅】

三段壁【白滨駅】

白良滨【白滨駅】

贵志站猫站长【贵志駅】

那智大社【那智駅】

熊野古道【纪伊胜浦駅】

伊势神宫【伊势市駅】

夫妻岩【二见浦駅】

奈良の鹿【奈良駅】

“竹原”金枪鱼料理【纪伊胜浦駅】

站前表参道乌冬面【伊势市駅】

“柳川”亲子盖饭【纪伊胜浦駅】

Toretore市场【白滨駅】

大阪新世界元祖炸串【天王寺駅】

Nomokemana【奈良駅】

Mister Donut【和歌山駅】

说走就走的三年签

年初日本三年签新政出台后,凡两年内两次以自由行身份出入日本,在办理三年签时可扩音交经济材料。拿身份证户口本影印件和护照去办理,七个工作日出签,¥490,买了机票(杭州↔大阪¥2379)后我仔细检视护照发现签证上姓名竟然拼写错一个字母,吓出我一身冷汗,签证上姓名与护照不符必须改正,否则无法出境。距离出发只剩五天,中间还隔个周末,赶紧联络旅行社连夜寄回上海,第二天一大早交到领馆去改错。

使用周游券の注意事项

1、在国内买好伊势-熊野-和歌山区域周游券,¥615,比在日本当地便宜1000日元。⚠️你在国内买到的是一张换票证,你需要拿着这张换票证和护照到日本各JR视窗(具体哪些地方能换官网有写,我是在关西机场JR视窗换的)换取一张纸质车票,拿着那个才能坐车。视窗的工作人员会让你指明开通时间,比如是连续五天的车票,从哪天开始用你说了算。从开通的那一刻开始,就得玩命坐车,日本的交通费之贵,周游券多少还是能帮着省点儿。
官网://touristpass.jp/zh-cn/ise_kumano/

2、这张周游券可以免费划座四次。日本的快车(包括新干线)分为自由席和指定席两种车厢,自由席即散座,不保证一定有座;指定席是保证上车有座,这样就要额外交一笔钱,这张周游券相当于给了四次免费划座的权限,但是要提前到每个车站的JR售票视窗人工划位,告诉对方你要坐的具体车次,对方会给你一张座位票,这个票上车会查,丢了你就只能去坐自由席。我个人的感觉是一般情况下自由席很少有没位子的情况,如果需要额外花钱的话没必要买指定席。当然这个免费的机会还是不要白不要,毕竟坐指定席还是比较爽的。

3、由于纪伊半岛和志摩半岛上没有新干线,最快的两趟车分别是西线的特急黑潮和东线的特急南纪,这两趟车每天班次比较少,动辄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几乎不可能日归,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路提着行李每天换酒店。每天制定一到两个行程方案,半岛上的快车有的线路一天就两三班,错过这一班你就得等半天,计划全乱,所以要提前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这一圈下来五天是不太够的,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7天左右,但周游券的使用范围是连续五天,所以在景点上必须有所取舍,为了不赔钱,我平均每天要坐2-3小时火车,即便这样仍有很多地方没去。

行程&住宿

1.23 关西机场→和歌山→贵志
交通①:关西机场(关空快速)→日根野(纪州路快速)→和歌山
交通②:和歌山(和歌山电铁)→伊太祈曾→贵志
宿:和歌山
1.24 和歌山→白滨→那智胜浦
交通①:和歌山(特急黑潮)→白滨
交通②:白滨(特急黑潮)→纪伊胜浦
宿:纪伊胜浦
1.25 那智胜浦→伊势市→二见浦
交通①:纪伊胜浦(特急南纪)→多气(参宫线)→伊势市
交通②:伊势市(参宫线)→二见浦
宿:伊势市
1.26 伊势市→奈良
交通①:伊势市(近铁山田线急行*)→樱井(JR樱井线)→奈良
宿:奈良
1.27 奈良→大阪
交通①:奈良(大和路快速)→天王寺(御堂筋线*)→心斋桥
宿:奈良
1.28 奈良→关西机场
交通①:奈良(大和路快速)→天王寺(特急HARUKA)→关西机场

*除标星字型外,其他车次都可以使用周游券

1.23 和歌山Comfort Hotel Wakayama ¥418含早
〒640-8342 和歌山县, 和歌山, Tomoda-cho 5-34-1
1.24 纪伊胜浦Oyado Hana民宿 ¥205无早
〒649-5332 和歌山县, 那智胜浦町, Asahi 3-29
1.25 伊势市Weekly Mansion Ise No.6 ¥373无早
〒516-0073 三重县, 伊势市, Fukiage 1-7-7
1.26-27 奈良Comfort Hotel Nara ¥682含早
〒630-8244 奈良县, 奈良, Sanjo-cho 321-3

在住宿安排上,参考了网友意见和我实际的行程安排,预订了和歌山一晚、那智胜浦一晚、伊势市一晚、奈良两晚的住宿,全部位于站前,节省入住时间也便于寄放行李。这段路上风景比较多,但人很少,因为是一个人去,上路之前还是需要一些必不可少的功课,比如查阅火车、巴士时刻表,建议下载两个APP:换乘案内和谷歌地图(后面会具体讲如何使用),我基本就靠这俩东西在日本旅行,必要的话下载一个翻译软件,我没下载,在家临时抱佛脚的那点儿日语,到那基本忘个精光,一句也说不出来。

另外,准备一张上网络卡,¥43,两人以上租wifi,在日本支付宝的汇率是最好的,比什么银行卡都划算,但是除大城市外,一般的小城市是不能用支付宝的,一定要现金。

以上搞定,就可以一个人上路了~^_^

第一站:纪势本线上の行走·JR和歌山站

这一系列被我称为“纪势本线上の行走”,该系列由纪伊半岛的和歌山篇、贵志篇、南纪白滨篇、那智胜浦篇,与志摩半岛的二见浦篇、伊势篇以及番外·奈良篇组成。纪势本线广义上由JR西日本的“黑潮号”[京都↔新宫]和JR东海的“Wide View南纪”[名古屋↔纪伊胜浦]两条线路构成,严格来讲,今天的目的地和歌山市属阪和线与纪势本线的交叠地带、贵志属和歌山电铁贵志川线,但因日本轨道线路繁杂,故将这一系列统一称作“纪势本线上の行走”。

关西南部由东西两条铁路构成の纪势本线

特急くろしお“黑潮号”

既然是铁道旅行,给大家介绍一下跑在这条铁路上的——特急くろしお“黑潮号”[京都~新宫],是从京都发车沿纪伊半岛西线以逆时针方向行走的特急列车,列车依海岸线执行,与四国岛遥遥相望,拥有丰富的沿途景观,在日本铁道风景评选中被评为第十名。

“黑潮号”、“超级黑潮号”、“オーシャンアロー”(Ocean Arrow)三种行走在纪势本线上的特急列车,在2012年被统一称为“黑潮号”。目前正在服役的三种车型分别是:283系列、287系列、289系列,三种车型这次我全都见到了。

283系列·日根野站

289系列·和歌山站

287系列·白滨站

路线:关西机场→日根野→和歌山市

从关西机场到和歌山市站有两种方式(这里提供的方案全部以伊势-熊野-和歌山区域周游券能搭乘的线路为前提),方案①,搭乘JR关空快速(注意,不是关空特急),坐两站到日根野换乘开往白滨方向的JR特急くろしお(黑潮号)13号,这是一条用时最短的线路;方案②,如果赶不上特急くろしお,可以在日根野站换乘纪州路快速,这趟车比较多,终点就是和歌山站市,但这趟车停靠站较多,用时略久。

方案①:

方案②:

和歌山市是和歌山县的首府,因城中的虎伏山上立有丰臣秀吉之弟丰臣秀长所建的和歌山城而著称,附近的纪三井寺是关西著名的赏樱场所,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出生在这里。和歌山市有两座车站,一座是近铁和歌山市站,一座是JR和歌山市站,两个车站一个城西一个城东,距离有点远,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在哪个站下车再定酒店。

和歌山站虽然不如东京站、梅田站那么庞大,但还算五脏俱全,站里就有个商场,个人感觉规模和冈山站差不多,花十分钟从车站步行到酒店,办好入住,简单整理下,再次返回JR和歌山市站,不过这次我要搭乘的是一条私铁(私人企业经营的铁道运输系统)——和歌山电铁贵志川线。这条电铁之所以人气爆棚,原因是它的终点站贵志站的站长,是一只叫“小玉”的三色猫——

第二站:纪势本线上の行走·JR贵志站&猫站长

和歌山电铁原是“南海电铁”下属的一条铁路,因客流量连年减少,公司赔钱,打算不要它了。在当地人民的不懈努力下,这条贵志川线最终由一家叫“冈山电气轨道”的公司从南海电铁接手,铁路保住了,但如何运营不亏钱,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一只名叫“小玉”(发音:他妈)的流浪猫的出现,挽救了和歌山电铁的命运。
和歌山电铁://www.wakayama-dentetsu.co.jp/

路线:和歌山市→伊太祈曽→贵志

从和歌山市到贵志特别方便,几乎每小时都有N班和歌山电铁贵志川线往返于JR和歌山站和贵志站之间。目前贵志站的站长是二代玉(简称二玉),见习站长四代玉(简称四玉)的值班车站是伊太祈曽站——

“小玉”原先是贵志站前的小山商店收养的流浪猫,2004年因电铁转让问题,小玉的家被征用为停车场,小山商店的主人向和歌山电铁社长请求让猫继续住在车站里,社长同意了,还将“小玉”命名为贵志站的站长,猫站长的故事经过电视台和媒体的曝光,火遍全国,一下子吸引了大批爱猫人士前来观光,小玉成了真正的招财猫。随着小玉电车、梅星电车、玩具电车、草莓电车等主题车的推出,更是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的注意力,为这条曾频临倒闭的铁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首任站长小玉在2015年光荣去世,这只猫从2007年起作为贵志站的站长为此地带来每年约8500万人民币的经济效益,让连年亏损的和歌山电铁起死回生,因而被封为“荣誉永久站长”。

贵志川线位于JR和歌山站9号站台,通道里挂满了小玉的卡通形象,台阶上印有很多可爱的猫脚印:

沿这个布满小猫脚印的楼梯走上站台,有一个售票视窗,这是和歌山电铁的单独售票视窗,单程价格为400日元,一日优惠票780日元。使用周游券的话在售票视窗出示即可。

站台上停著一辆“梅星电车”,梅星电车2016年开始执行,主题以和歌山县的特产“南高梅”为灵感,外观是梅子红色:

草莓电车,右边那个露出个头的是玩具电车:

超人气の小玉电车

和歌山电铁有四种主题电车,分别是:草莓电车、小玉电车、梅星电车和玩具电车。其中人气最高的就是小玉电车。不过小玉电车的执行时间要提前在官网上查阅:
www.wakayama-dentetsu.co.jp/timetable_list/

因为没算好二玉的值班时间(周三、四休息),我先来到见习站长四玉执勤的伊太祈曽站,这个车站十分mini,下车以后走进一个两三平米的棚子,我还纳闷“猫在哪”的时候,已经走到站外了。再返回站里,仔细看了两圈,连猫的影子也没有一个,大呼上当!不过既然来了,马上坐电车回去有点丢人,干脆直接去步行五分钟即可到达的伊太祈曽神社转转。

伊太祈曽站:

车站里的小玉卡通形象:

从两三个人下车的车站走出来向右一拐,再向左经过一条无人的马路,就是伊太祈曽神社,这个神社是供奉树木的,是个典型的乡村神社,安静古朴,四下无人,小桥流水,貌似很久都没有迎来一个访客了。

因为路上没什么人,我快速逛完神社回到车站,进站时意外发现车站里(如果这个两平米见方的旮旯也能叫车站的话)一个角落的小玻璃笼子上写着:“见习站长四玉今天在贵志站上班10:00-16:00“,我心一凉!现在已经15:30,估计今天看猫要凉,但既然都来了,去看看没有猫的贵志站也好。

小玉还活着的时候,二玉曾在此执勤

不多一会儿,驶来一辆超cute小玉电车,还以为今天没有运气坐到小玉电车了呢~

电车内部的书架上全是漫画。橱窗里有小玉纪念品。连车厢里的灯和座椅靠背也做成小猫的形状,真是太萌了。日本人总是这么善于开发和利用周边。

从贵志下车,直奔车站,见习站长四玉兢兢业业在趴在玻璃柜子里加班,已经过了四点,还没放饭,要是我早就不干了。四玉是在二玉休息时替它值班的见习站长,平时它的工作地点在刚才那个伊太祈曾站,四玉也是一只三色猫,懒洋洋的趴在小垫子上一动不动,起初我还以为是只假猫。我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看见它终于爬起来了,赶紧拿出相机咔嚓几张——

见习站长四代玉

参观完贵志站,天都快黑了,回市区的电车比来时安静许多,车上的人都拍照拍累了,睡得东倒西歪。回到和歌山后,本来计划马上去参观和歌山城,但喝了一下午风,肚子早饿了,位于和歌山站前的Mister Donut窗明几净,吸引了我的注意,橱窗里各种各样的甜甜圈,看得我直咽唾沫。买了杯咖啡一个巧克力甜甜圈,我平时不吃甜食,但因为今天走路多,又在村里吹了冷风,急需补充卡路里。

咖啡320日元一杯,甜甜圈200日元一个。

和歌山城

从和歌山站前到和歌山城的车很多,几乎每一辆站前公交都到和歌山城,由于日本的公交严格按时刻表发车,最好上车前先看下google地图,看看最近一班发车的是几路,以免不必要的等待。以下图为例,这是我用换乘案内搜寻出来的结果,因为google在国内没法定位也就无法有效截图,下图非常详细地纪录了车次(272路)、站数(4站)、徒步几分钟、乘车用时,甚至还有公交发车的时刻表,非常实用。

值得注意的是,和歌山市的公交车是后门上车,前门下车,上车时从旁边的机器上拿一张票子,因为是按距离计费,这个是证明你从哪站上车的,下车时收费,不能刷icoca!我光想着用icoca所以下车时没提前准备好零钱因而非常狼狈地耽搁了很久。日本公交车有着强大的找零系统,一千元纸币塞进去就会蹦出一堆硬币,刚好够付车费。下了公交就是和歌山城的大门:

和歌山城因位于虎伏山上,又称虎伏城,与松山城、姬路城并成为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此城乃1585年丰臣秀吉平定纪州后命其弟丰臣秀长所建,建造者为当时的筑城高手藤堂高虎,他建造了本丸和一之丸殿。1871年和歌山城废城,许多建筑物被拆除,外城于1885年移到大阪城;1935年和歌山城被定为国宝,但在1945年7月遭到美军空袭,天守阁被烧毁。

我从后门溜进和歌山城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公园里人越来越少,穿过一条又一条铺满石子的小道,沿着弯弯曲曲的石阶拾级而上,终于在即将日落的最后一抹残阳里,见到了和歌山城的真容。

日本的城堡我也见过好几个,姬路城、大阪城、冈山城……真的看不出什么结构上的区别。给我的感觉是日本人特别喜欢建城,可能是因为诸侯之间老是打来打去的,他们的城堡修得都挺漂亮也蛮结实的,虽然大部分都在战争中被炸毁过。城下有两三个像是不良少年的中学生正在谈恋爱,他们听到拍照声,还回过头来看我。我不想惹麻烦,麻溜顺着另一边下山。

站在和歌山城俯瞰市区

前方一个小土坡前立著一块牌子:和歌山城最佳拍摄地点。本来要收工的我,又操起相机,爬上台阶,土坡上阒寂无光,看不到半个人影儿,几张长椅孤独地杵在地上,冬日的最后一抹阳光就要消失了,回首望去,伫立在远处气势恢宏的和歌山城正毫无遮挡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原来这个小土坡,是被毁前的本丸御殿的遗址。站在黑黝黝的遗址上看对面灯火通明的和歌山城,历史在我身后熄灭,眼前是现在的辉煌。

纪之川流经和歌山城的北部,为城堡天然的护城河

从冈口门出城后,天已经全黑了。夜幕下的和歌山城依然在高处放射出夺目的白光。因为在它的四周,熄灭了太多的灯光,才显得这束光那么地洁白而耀眼。

我走了很久,才走到回站前的公交车站,中间几次经过没人没灯的小路,日本的治安让一个人走在无人小道的我并不是很担心。回到站前,在车站地下一层吃了便宜但不怎么好吃的意面(280日元),外加一份豌豆。

站前商场MIO的小玩意儿

吃饱后在商场闲逛,逛到四楼书店,看见东野圭吾的书排在热卖第一位,可见东野在自己的祖国也具有相当的人气。转悠了一圈,买了一颗纪州特产南高梅和一盒橘子果冻后,回酒店泡澡了。

第三站:纪势本线上の行走·JR白浜站

前一天已在关西机场JR视窗预定好了座位指定券,8:20从酒店出发,步行十分钟到车站。

日本的所有火车站和地铁站都不安检。我看过一篇文章解释了为何日本火车站不安检,首要原因是客流量大,尤其在东京这样人口密集每天数万通勤者穿梭于各种轨道交通之间,如果每个人进站都安检,时间和人力成本将激增数倍,日本新干线自开通以来五十多年只出过一次人为纵火事故,为了这么小的犯罪概率而投入大量人力在安检上,势必会因成本增加导致票价上涨;即便是东京站这样的大站,也要保证每个乘客在车开前五分钟进站就能上车,还要将每分钟内进出站多少人才能平衡客流量纳入考虑,总之人人安检车站将陷入瘫痪。

路线:和歌山→白浜

今日行程:
① 8:50 和歌山搭乘特急くろしお黑潮1号
②10:09 到达白浜,在站前寄存行李
③10:30 搭公交或骑车游览白滨
④13:43 搭JR纪势本线到纪伊胜浦

黑潮1号·新宫行 4号站台 8:50发车

黑潮号从和歌山开出后,沿纪伊半岛西海岸线向南行驶,定座时特意要了能看到海的右侧座位。后来发现即便你不特意要求,视窗人员也会给你优先安排右侧。指定席比较空,基本上一个车厢就三四个人,日本火车上没有卖食品的,吃喝都得在上车前买好,一些比较大的站台还卖便当,一般的站台就只有自动贩卖机。

中途乘务员来查票,出示指定券和周游券即可,护照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一会儿,右侧窗外出现纪伊半岛南部的太平洋——

实景复原《名侦探柯南》:南纪白浜神祕の旅

白浜站→白良浜→三段壁→千畳敷→とれとれ市场→とれとれの汤


很多年前《名侦探柯南》出过一集“南纪白浜神祕之旅”(255、256集),那时根本不知道白滨在哪,只知道他们总去一些风景不错的地方,对那些地名基本无法对号入座。多年以后,当时的剧情都忘了,却还记得他们去过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比如有一集在九州鹿儿岛,有一集在冲绳,还有一集在冈山的仓敷,去过这些地方之后发现,动画片对实景的复原程度真的非常高。哎,破案啥的都是浮云,柯南的真实身份是日本旅游局宣传大使。

实景复原《名侦探柯南》黑潮号283系列

前年去仓敷的时候,还没有想到要复原动漫实景图,回来后看见有人做了就好后悔。这次去之前还特意重温了一遍《南纪白滨神祕之旅》,准备沿着柯南他们的路线参观:白滨站→南方熊楠纪念馆→圆月岛→三段壁→千畳敷→toretore市场→冒险世界。

白滨地处纪伊半岛南部的和歌山县,有着纪伊半岛南部面向太平洋最漂亮的海滩,是著名的度假、温泉胜地,白滨温泉与道后温泉、有马温泉一起被列入日本三大古温泉。这次本来没安排温泉时间,没想到行程的结尾竟误打误撞去泡了回温泉,也算不虚此行了。

第一站:白浜駅

白滨站的外观和《柯南》里几乎一样,唯一的不同是站名旁边画了两只熊猫,日本一共只有两个城市有中国赠送的熊猫,一个是东京,另一个就是名不见经传的白滨。

租赁自行车:去服务中心咨询租自行车的事,伊势-熊野-和歌山周游券可以在白滨站、纪伊田边站、和歌山站三个车站免费租赁自行车。视窗里面是两个正在聊天的大爷,我问他们骑自行车到白良滨要多久,大爷说差不多得一个小时,我说那我不骑了。大爷还问咋不骑了?我说骑不动啊。临走时大爷问我从哪来,终于可以嘚瑟一句了:私は中国人です。

行李寄存:白滨站外面有一排寄物柜,就在我纠结怎么投币时,过来一个大妈手里举个牌子,说那边存行李只要200日元(寄物柜最少500)。在国内火车站前这种举牌拉活的绝对是我高度警惕的物件,今天决定相信大妈一次,去了确实只收200,不要押金,加一百块钱还能帮你把行李送到酒店。

购买一日券:巴士售票视窗位于车站的右手方向,一日券1100日元可不限次乘坐任意巴士。我为了省事买了一日券,站前每一趟公交车基本都是同一条线路,这条线路几乎囊括了白滨的所有景点,只是发车时间不同,买票时附送一张巴士时刻表千万别丢了,白滨巴士与和歌山一样,也是按距离计价,如果要去的地方比较多,还是买一日券划算。巴士的具体线路如下:

在公交车上等了半天,司机迟到了两三分钟才发车,车开得飞快,不一会儿好几站过去了。每个座位附近都有一个小按钮,如果要下车,需提前按扭,不按的话司机是不停车的。首先经过的是toretore市场,这里离车站较近,我准备最后再去。

第二站:円月岛

圆月岛位于临海,岛中间的圆形天然海蚀洞,在傍晚时分可以观赏到太阳落入洞中的奇观。这块海中巨石是毛利小五郎一行参观完南方熊楠纪念馆之后去吃饭的时候出现的。

南方熊楠是出生于白滨的日本近代最著名的生物学家之一,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被认为是挑战人类记忆力极限的一位奇才。因为时间缘故,我没在临海下车,车子经过圆月岛时,顺手拍了两张照片,刚好可以和动画片中的角度重合起来。

第三站:白良浜

在白良滨下车的只有我一个人,过条马路就是拥有着640米跨度的白良滨海水浴场了,这里和夏威夷Waikiki海滩为姊妹海滩,是真正的“东方夏威夷”。白良滨的沙放眼望去,像雪一样,捏在手里,又细又软,海水清澈,海滩上没有一点杂物垃圾。在日本,不管多么偏僻的城市的街道、站台都是一尘不染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东京这么干净,从这些小城镇出去的年轻人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走到哪里都把保持卫生的习惯带到哪里。

小兰:这里的沙好白好细哦!
小五郎:这里的沙子怎么会这么白啊?
柯南:这是沙子里含有90%硅酸的石英砂。

上世纪60年代大阪开通到白滨的铁路后,白滨一度成为相当受欢迎的蜜月旅行地,不断加速的城市发展导致白良滨的沙子大量没入海中,1989年起,白滨开始从澳大利亚珀斯进口白沙。夏天的白良滨可是具有相当人气的度假胜地,一月份的海滩上几乎看不到人影,冬日艳阳和煦,海面寒风呼啸。

海面上的风非常大,架上三脚架艰难地自拍了几张之后准备撤退。在海滩边上发现一个温泉足汤,还是免费的,不愧是温泉之乡!我一摸,水还很热乎呢。要不是天儿太冷,真想脱了鞋进去泡泡啊。

海边の足汤

第四站:三段壁

在公交站等车前往三段壁,时刻表的时间非常准确,几乎一分不差。

在三段壁下车的人比白良滨多一些,我前面是一对五十多岁的日本夫妻,看上去很有经验的样子,我跟着他们一路来到三段壁的观景台。观景台上也没什么人,上午阳光不错,是只是海风略大,无法架三脚架。

柯南中的杀人事件,就发生在三段壁后面的树林里

三段壁是纪伊半岛南部最有名的断崖风光,高达50米、向海中延伸2公里,底部有由海浪冲刷形成的洞窟。过去这里是渔民观察来往船只和鱼群的地方,被称为“见坛”(midan),由于midan和sandan发音相似,不知不觉见坛壁(midanbeki)就被叫成三段壁(sandanbeki)。地下36米的洞穴在平安时代是熊野水军藏匿船只的地方,至今洞窟里仍有水军基地的遗址,目前可以乘坐电梯直达地下洞窟,一日券上还有三段壁洞窟的100日元优惠。

2016年4月,南纪白滨/三段壁入选全国140所“恋人の胜地”,为和歌山县仅有的两个之一。此处设有心型纪念碑和粉色邮筒,恋人们可将锁头锁于心型纪念碑上,或在粉色邮筒中投下情书,在旅途中表达平时没能说出口的感谢和爱。

第五站:千畳敷

千畳敷位于三段壁北部,我是从三段壁下车然后走到千畳敷的,悬崖旁有一条散步道,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关闭了,我只好走了另一条比较绕远的路,中间有一块很大的石头,可以踩在上面俯身悬崖。海上刮起的风非常猛烈,周围也没有什么适合吃饭的地方,在便利店买了一瓶蜂蜜柠檬茶和一个梅子饭团准备在千畳敷附近找个椅子。没想到千畳敷附近的海风比三段壁还要大,我的午饭差点被吹到海里。

在千畳敷后面的树林里找一个风小的地方吃饭。

千畳敷中的“畳”在日文中代表榻榻米,“敷”是铺的意思,千畳敷的意思就是铺在地上的一千张榻榻米。千畳敷是由第三纪层的砂岩所形成的大岩盘,由于砂岩是由砂子凝固而成的岩石,质地非常软,在海浪经年累月的侵蚀下,形成梯田式的独特景观。

千畳敷位于西海岸,在这里观赏落日是很棒的体验,《柯南》里面小兰他们也是在千畳敷看日落的。冬天的海边实在是很冷,我吃好饭就坐公交回白滨站了。回去之前还有最后一个地方要去——toretore市场。

第六站:toretore市场

听说丰收市场(toretore市场)有卖南纪特产酒,毛利小五郎就特别兴奋,非要来买酒,于是他们在白滨的第二天去了丰收市场,还观看了金枪鱼表演(市场里每天有三场金枪鱼解体秀)。toretore市场西日本最大的海鲜市场,门口的停车场上停著来自和歌山、姬路、神户、大阪等地的私家车,这里是每一个来白滨的人必来的地方,它不仅是海鲜市场,还是特产商店,在这里不仅能品尝海鲜料理,还可以买到纪州的梅干、和果子、特产酒以及其他纪念品,品种相当丰富。

市场里面很大,不赶时间的话还是可以细细逛逛的,据说这里的海鲜非常新鲜美味。因为要赶火车,我转了一圈啥都没买就出来了。但实际上我计算失误,没看好公交车的执行时间,市场虽然离火车站不远,但从这到火车站的公交车一个小时才有一班,我走到公交站才发现13:45的火车赶不上了,只能坐14:45的黑潮号。多出来的一个小时怎么办呢?既然白滨温泉这么有名,干脆利用这一小时去泡温泉吧。

第七站:とれとれの汤

toretoreの汤和丰收市场是一家公司的,看名字就知道。之前在公交站就注意到了墙上的广告,成人750日元,还注明纹身者不能入内。温泉建在坡上,要爬一段楼梯,我在门口犹豫了很久要不要进去,感觉会很尴尬,纠结半天还是进去了,在门口自己脱鞋,把鞋子锁在玻璃柜里,拿好柜子钥匙去前台领手牌,我和前台互相有着重度理解障碍,尴尬癌都犯了也不知道对方在说啥。被问及有没有毛巾,我想说我有毛巾毛巾在箱里箱被我存在车站blabla一系列缓解尴尬气氛的话,但语言的无能让我止步于任何多余的交流,默默掏出150日元买了毛巾。上二楼后是一大排柜子,我在找我的手牌上的号码柜,找了半天也没看见,有一个正在梯子上擦玻璃的小姑娘,我只好让她帮我,她告诉我不是对号入柜的,柜子上插著钥匙的都是空柜子,都能用。

温泉格局和中国差不多,分室内和室外,我找了一个40度左右的池子,里面有一个大妈在泡汤,我故意离她远一些,结果刚一坐下就屁股发麻,过电似的,有点恐怖,我不得不靠大妈坐得近了一些,大妈挺爱聊天,问我从哪来,我说中国人です(我就会这一句),她问北京还是上海啊,我说杭州,离上海很近的一个地方,她估计没听说过,问我是不是第一次来泡温泉,我说在日本是第一次。这个大妈英文还算不错,而且挺热心,她告诉我旁边那个水池是带电的,这边是泡泡池,按后面按个按钮就能出泡泡,但她说了那么多我也就听懂这么点儿,临走时还很开心的跟我byebye,真是个性格很好的大妈啊~

上午在肆虐狂风中暴走,腰和脚都酸痛无比,虽然只泡了20分钟,但效果还是显著的。吸取上次失败教训早早来到公交站,顺利回到白浜站取行李,在站前便利店买了咖啡和饭团,提前五分钟登上特急くろしお11号。这一圈高效且完美的5小时之旅,可以说是利用最短时间游览白浜的范本了。

☞白浜实用资讯:

南纪白浜観光ガイド:www.nanki-shirahama.com
とれとれ市场:www.toretore.com
とれとれの汤:www.toretore-spa.com

さようなら~Shirahama!!

第四站:纪势本线上の行走·纪伊胜浦站

楔子:两个星期前的某日,穷极无聊,在家瞎翻LP(孤独星球),被里头的一张照片成功吸粉,凭借本号主多年养成的发达嗅觉,终于又嗅到了出去玩的味道!两个星期后,我来到照片里的这个地方:

这是省去了很多中间过程的一段描述,事实是首先我得弄一张签证,然后从我的热坑上爬起来坐两个小时飞机到关西机场,在关西机场买一张车票,再坐上四个小时的慢车,才能来到这个位于海边的小城——纪伊胜浦。

但即便你搭上这一天最早的航班,依然不能在今天赶到照片里那个地方,你不得不在这个夜生活为零的小渔村下榻,第二天起个大早,赶最早一班巴士,再哼哧哼哧地爬个把钟头山路,累到四爪并用,胸闷气短,就在你快背过气去的时候,一回头,两个星期前LP里的三重塔和它背后的日本第一瀑,就“站”在你面前——欢迎光临那智山。

此时,距离被LP忽悠,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腰酸脚胀的感觉已经消失,痛苦的爬山过程被彻底遗忘,留在我记忆里的,是那天晴空万里的那智山,和灼眼的朝阳打在遥相辉映的青岸渡寺三重塔与那智の滝身上形成的绚美到失真的画面。站在三重塔二楼,西边是隆隆声如擂鼓的那智瀑布,东侧是连绵群山背后一望无垠的大海。在这万籁俱寂杳无人踪的清晨,我于山海之间,谛听到某种自然的空灵。这是我和那智山之间,不能说的祕密。

路线:白浜→纪伊胜浦

1月25日:
14:45 白浜→纪伊胜浦(特急くろしお)
16:15 到达纪伊胜浦,入住花の御宿
17:30 晚餐,竹原金枪鱼料理

1月26日:
8:25 纪伊胜浦站→那智の滝前
8:49 到达那智の滝前
11:05 那智山→纪伊胜浦站
11:30 午餐,柳川亲子丼
12:24 纪伊胜浦→伊势市(特急ワイドビュー南纪)

纪伊胜浦有多小,说几个数字就知道了,我在网上预订车站附近的酒店,这个酒店应该是复数hotels,具体是几个呢:仨。没错,纪伊胜浦站前的酒店,只有三家;晚上六点出来吃饭,还没打烊的饭店不超过4个;饭后想买第二天的早餐,满大街找便利店,在一个漆黑的广场正中倒是有个全家,门口有停车场,占地面积不小,估计是方圆几里地唯一的超市。我就纳闷了,站前不应该是一个城市繁华热闹的集中体现吗?要不就是,我对这个城市,不,这个渔村,有什么误解。

纪伊胜浦,也叫那智胜浦,位于纪伊半岛南部,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是个渔村,这小渔村在日本还挺有名的,大部分人来这个地方就为两件事:看山、吃鱼。因为从这去“熊野三山”的熊野那智大社最方便,而纪伊胜浦的名物鲔鱼(金枪鱼)刺身也是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对中国游客来说,这个地方还很陌生,从关西机场出来时,周围有很多同胞,越往南走,车厢里人越少,过了白滨之后,就几乎看不到什么中国游客了。

在纪伊胜浦住在一家叫花の御宿的民宿,名字挺好听,离车站也很近。民宿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儿子。办理入住就在玄关入口,老板看很年轻,也就三十多岁,网友评价是个帅哥(没注意),这家民宿在B网站400多条评价中平均分高达9.0,一个主要原因是价效比高(¥205/晚),另一个原因是有私人温泉,我办入住时,民宿主人就问我要不要预约泡汤,我说我刚从白滨来,他就笑了,不再多问。

外观是个不起眼的二层小楼,里面房间可不少。当晚有九个人入住,除我之外全部是男的,而且都是俩人住一屋,厕所是公用的,因为只有我一个女的,二楼的女厕所就成了我的专用洗手间。我的房间一出来就是楼梯,考虑到男厕所在那一侧,楼梯对面住的都是男士,而楼梯这一边只住了我一个人也是因为这边有女厕所的缘故吧。民宿没有早饭,但咖啡和绿茶无限量供应,烧水壶也是公用的,二楼的木质地板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很有老房子的感觉。另外,民宿不提供拖鞋,需要的话自己带一双。

纪伊胜浦の深夜食堂:竹原金枪鱼料理

收拾停当,打算去附近转转,顺便吃个晚饭,没想到一推门,已日落西山,街道两旁一片漆黑,从我住的地方可以通过一个天桥直接走到火车站里,车站就像被洗劫了一样安静,站前商店街的店铺多数已打烊,远处星星点点地散落着几盏微弱的灯光,让我食欲骤减。我不敢走远,就在附近的几条街上转悠,看到两家洋食餐厅,可我今天想吃乌冬面,继续溜达,虽然没发现乌冬面店,却发现了まぐろ料理 竹原。

看这门面,就知道老板脾气。这种小店若在京都大阪,我根本不会进去,小饭馆爱做熟客生意,比较本土化,不能讲外语,而且会显得我比较傻。鼓足勇气拉开纸门,屋里一共四个人,上了年纪的老板和老板娘(猜的),以及正在喝酒的两个老头,俩人聊得热火朝天,我的乱入似乎打破了小镇上这家夜间食堂的某种平衡,四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大妈说了句欢迎光临,以她毒辣的眼光一定一眼就看出我属于那种搞不清状况的外地客人,我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老板瞅著得有七、八十,指关节粗大,感觉拿个筷子都会手抖,我问他有没有英文选单?老板一声不坑,回身给我找了张地图,上面有他家的英文介绍,但是完全没有选单。这时大妈过来了,递给我一张日文选单,告诉我没有英文选单,而且今天只有金枪鱼套餐。

行,那就来份金枪鱼套餐。哪知道他家的金枪鱼生鱼片在纪伊胜浦地区竟然是排名第一!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当时完全一脸懵逼,人家上啥就吃啥。旁边那两个老头早就吃完了,正和老板有一搭无一搭地聊天,走了之后其中一个又返回来,说是把围巾落下了,特别像小林薰《深夜食堂》里的画面,可是他俩对应的人物是谁呢,我脑中第一个出现的竟然是头戴鲜花的小寿寿叔……

配菜是一份生圆葱配生肉,一碟拌菜,一碗味增汤,主菜金枪鱼料理出自老板之手,在我的座位上能瞅见他切鱼,手一点不抖,刀法干净利落!圆葱里面加了两瓣橘子,纪州地区盛产两种水果:梅子和桔子。醃梅子我这几天几乎天天吃,桔子倒还没吃过,但里面那两块生肉是啥玩意,我就完全看不明白了;重头戏是主菜金枪鱼刺身,蘸上酱油,又肥又嫩,超级新鲜,肯定是今早才从海里打上来的,好久没吃到这么可口的日料了。吃完结账,1620日元,人民币不到100块。

墙上有很多人和老板的合影和签名,看得出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只是我一个也不认识,欣赏之余,拍几张照片,看不出老板还是个当地名人呢。酒足饭饱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まぐろ料理 竹原
地址:和歌山県那智胜浦町筑地4-3-23
电话:+81-(0)735-52-1134
营业时间:11:00-14:00 19:00-21:00

日本第一瀑:那智の滝

第二天,我醒得很早,对门的大叔也接二连三地起来了,导致二楼男厕所开始排队。吃好早饭,把箱子锁在门外的投币寄物柜。在纪伊胜浦站前乘坐开往那智山的31路,线路时刻表如下:

我坐8:25的那一班,时间不早,站前的广场上特别安静,车上只有四五个乘客。这趟巴士也可以使用周游券,为我省了一些钱。巴士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漫山遍野种植着笔直粗壮的雪松,从远处望去像一根根铅笔插满一座山,特别壮观。到了“大门阪”,我以为会有人下车,结果一个都没有。这条线路最经典的走法就是在大门阪下车,门口有两颗800年树龄的雪松”夫妻树“,经过一段650米长的原始森林铺就的“熊野古道”,来到那智大社的脚下。我为了节省体力,直接坐到那智の滝前。

车上有一对老两口,也在这下车,老头问我从哪来,我又一次使出我的高频金句:私は中国人です。老头问是中国哪里?我说杭州。他又问是第一次来日本吗?我说不是。见过第一次来日本就进山的吗?

落差133米的日本第一瀑布——那智の滝,自古以来就被那智大社尊奉为神灵。沿着一段古木森森、遮天蔽日的石板路向下走,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隆隆的水声,在清晨的山林里格外清晰。

瀑布的水势不如书中图片那样大气磅礴,但胜在人少,游人寥寥无几,让山林中多了一些清幽肃穆的味道,除了我和那对老两口外,还有一个年轻人,也是独自一人,瀑布的入口处有一个观景平台,可以站在较高一点的位置观赏瀑布,收费300日元,那个年轻人交钱上去了。我咋都没看出从那上面看瀑布和在我这看能有啥区别,转了一圈,省了300元。

那智地标:青岸渡寺三重塔

我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去寻找青岸渡寺的三重塔。先走回到刚才下车的地方,有指示牌写着“那智大社”,但却同时指向两条路,其中一条一看就很难走,但可能是条捷径,第二条是通天大道宽又阔,我感觉这条路像要绕远。我选择了第一条比较难走的路,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我就钻进了一片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头上参天大树,脚下到处是坑,最痛苦的是一路爬山,没有休息处,不知不觉,已经爬到了半山腰,接下来的一截是柏油路,太阳露出来了,非常刺眼,戴上墨镜继续爬,爬啊爬,一直爬到快要精神恍惚(主要平时也确实缺乏锻炼),终于爬到了三重塔下,看到了心心念唸的三重塔和那智瀑布的组合!

虽说少了书里烟雾缭绕的仙气,但成就感还是满满。把刚才省下的300日元买了登塔入场券,从高处鸟瞰那智瀑布。PS:现在的三重塔是1972年重修的。

风吹塔角的铃声簌簌响,古刹梵音。

站在塔上望日本第一瀑——那智の滝。

“熊野三山”之熊野那智大社

日本人自古崇拜大自然的神祕力量,将山川、瀑布、河流、巨石皆视为生命之源,他们信奉在熊野这片最具灵性的深山里,寄宿著诸神,只要通过步行参拜,便能获得精神上的给养,吸收大自然之灵气。熊野速玉大社(洗净前世罪孽)、熊野那智大社(结现世之缘)、熊野本宫大社(救济来世)并称“熊野三山”,三山连结前世、现世和来世,而通往三山的参拜道总称熊野古道,全长1000多公里,是每个日本人一生必来的地方。上至天皇,下至庶民,一生中都要来此巡礼参诣,有一种说法:“一生要到伊势神宫参拜七次,到那智大社参拜三次。“

总而言之,这些参拜道和日本人的生死观、宗教观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很了解这些背后的内容,来这深山里玩儿会有点乏味。比如我,根本就是冲著一张照片来的,昨天还以为那智大社就是那个橘红色的三重塔,今天来了才知道那个是青岸渡寺的三重塔,真正的那智大社倒也离得不远,也是橘红色,但正在装修,完工要到今年四月份,正殿不开放,因此我去了旁边的青岸渡寺,修建于四世纪,外观为原木色,没有刷漆,看起来很古朴,但不破旧,寺外青烟缭绕,香气嫋嫋,一个工作人员正在清扫香炉内的积灰,同时他也兼任门口参拜纪念品的销售工作。

威震日本的熊野三山之那智大社,就被我这样一笔带过了,因为正殿装修,外观看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寺院,又不能进去,我都不知道该看啥。而且这个地方鲜少有外国人,几乎全部的参拜者都是日本人,我从那智大社下山时,沿路看见好多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正在吃力地爬坡,这个坡虽然比我刚才爬的土路要好一点,但是对这么大年纪的人来说还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也从侧面说明那智大社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下山的路走得比上山时轻松多了,一路上都不断与一些上山参拜的队伍擦肩而过,这些人普遍都上了年纪,不是拄个柺棍,就是让人搀著。又一次感叹,还是得有个好身体!

下山的路上有个邮局,进去买邮票,视窗服务人员给我拿出两张一个画鸟一个画花的邮票让我挑,我心想你就随便给我一个不就完了嘛,我挑了带花的,她还非要亲自给我贴上,写完给她看了一下,她说这么写就行。

寄出四十天后, 我终于收到了这张来自从那智山的明信片:

纪伊胜浦の最后一餐

回到市区,我准备先去吃个饭再回民宿拿行李。结果吃饭问题在那智胜浦就是个老大难问题,昨晚上算我出来晚了,那今儿一大白天中午大街上咋一点动静没有呢?眼瞅过去好几分钟,再转悠就要赶不上火车了,我进了一家叫川柳(还是柳川)的店,这家饭店生意还不错,一进门就有好几桌大爷大妈正在热烈交谈,我点了一个什么鱼套餐,老板娘告诉我这个要多等一会儿,我就换了亲子丼,好像是700多,比那个鱼便宜。上次在神户吃过亲子丼,觉得挺好吃,这次也很期待。就在上菜之前,来了个旅行团,差不多有2、30个老头老太太,把老板娘乐坏了,一阵风似的奔向二楼,我傻眼了,这谁给我上菜啊。大约有七八分钟,没人理我也不上菜,我就跟个哑巴似的,干着急。旁边坐着刚才楼上那个团的导游和司机,我都想求那个导游帮我催催菜了。等我的饭上桌,只剩五分钟吃饭时间了,烫得我嗓子眼儿火烧火燎,味儿还没尝出来,就得结账了。

其实在那智胜浦一共都没呆到24个小时,却好像该经历的都经历了,鱼也吃了,山也看了。如果再多给我一天,我还真不知道该去干啥,可能会去海边再泡个温泉吧。

☞那智胜浦实用资讯:

南纪熊野观光协会
www.nachikan.jp/foreign-language/nachikatsuura/
熊野巴士时刻表
//www.kumakou.co.jp/bus/jikoku_item_9.html

第五站:志摩半岛篇·JR二见浦

以为在纪伊胜浦已见识了霓虹国的萧条和不繁华,没想到二见浦(Futaminoura)这地方还是让我大开眼界。

话说那天我躺在伊势市站前一个公寓三楼最舒服的床上检视案内换乘,突然发现二十分钟后有班去鸟羽(Toba)的车,时间紧迫,手忙脚乱地赶往车站,结果竟然还提前了八分钟。那天下午我刚用了三个小时从纪伊半岛穿越到志摩半岛,身心俱疲。但既然到了三重县,怎么也要去它的尽头鸟羽看看。

从伊势市到鸟羽一共就两站,开车两分钟后,我突然决定提前下车,于是就有了与二见浦的这次邂逅。传说“二见浦”的名字古来已有,很久以前,寻觅祭祀“天照大神”之地的皇女大和姬命(不知是何方神圣)路过此地,惊诧于此地的美丽,曾沿着五十铃川两次来到下游的伊势湾口,故得名二见浦。这地方挺邪性的,不然我也不至于在前往鸟羽的途中跳下车,就为了见一见这女神也要两回头的地方。

在二见浦站下车的,一共五个人。车站四处漏风,检票口连闸机都没有,进出站全靠一个工作人员人肉查票。等我回来时,那个查票的已经下班了,撇下他孤零零的车站在寒风中继续迎来送往。

出站后,沿着马路(就一条)向前走,就是海滩。我查了手机地图,不到900米,一开始还有两三人跟我同路,越往前走人越少,直到最后就剩下我自己,沿着这条无比漫长又安静的小巷大约走了十分钟,前面出现了大海。

夏天的时候,这里应该是个海水浴场,但此刻的海滨冷风瑟瑟、杳无人迹,和白良滨沙滩完全不同的光景,白良滨像被精心保管起来的宝贝,到日子了还会拿出来,可这里好像真的被遗弃了,野草枯黄,无人打理,几把束起的遮阳伞、几张木质长椅孤零零地杵在那,好像在等什么人,又好像并没有任何期待。我在这坐了一会儿,拍了两张照片,天色渐渐暗了。

天青色等烟雨

让女神回头の二见浦夫妻岩

海面起风了,我起身去往那两块最著名的岩石——夫妻岩。这是每一个来二见浦的人必看的两块石头,从海滨浴场沿着海滩步行过去,大约800米,沿途有两个人在遛狗,一个人在海边发呆,灰色的大海因为失去了光照而变得暗淡无光,海边几栋度假别墅,也因非旅游旺季而略显萧条,就这样大约走了十分钟,海面上出现了一大一小两块岩石,由几根粗壮的麻绳将它们拴在一起,大的岩石叫“男岩”,小的叫“女岩”,恰似一对结伴夫妻。

日本的夫妻岩有好几处,数二见浦的名头最响。此地距伊势神宫不远,自古以来,去往伊势神宫参拜的人,都要途径此地,住上一夜,洗净尘埃之后,再前往伊势神宫朝圣。夫妻岩旁有座二见兴玉神社,供奉的是猿田彦大神、宇迦御魂大神和绵津见大神龙公社。保佑家庭和谐美满、衣食无忧,不少人在这里祈福,神社门外有只个头不小的铜青蛙,据说青蛙发出的叫声“kaeru”和日文“回家”的发音相似,故有平安回家的象征意义,路过的人都要摸一下,把青蛙的头摸得铮明瓦亮。

虽然夫妻岩声名远播,但中国网友对这里的总体评价却不怎么样:“略失望,就两块光秃秃的石头”。要把二见浦的一切问题都归结到这两块无辜的石头上,是有点不讲道理,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二见浦地处偏远,翻山越岭来一趟不容易,结果大老远就看见这么两个东西,失望之情可以想见。

说到这,想起个事儿,我在伊势神宫参观时,旁边一个中国导游对他仅有的俩团员说:“你看这地方有中国人吗?一个没有吧?全是日本人。日本人爱祈福,不像咱中国人,中国人到哪都求财。”我仔细想想,还真没毛病。就拿这两块石头来说吧,其实日本自然资源挺匮乏的,架不住人家想象力丰富,随便看见个啥都能给你编个故事,寓意美好,再给你加个“平安回家”的意念,还怕没人来不成?

就我来说,远比日本的自然风光更吸引人的,一是它的干净,二是它的怀旧。干净就不用说了,去过日本的人都有感触,这种干净绝不是面子工程,鞋子干净袜子还是臭的那种,日本的干净是从里向外、由小到大的;同时,在奋起发展经济之余,很多日本人还保留着一种怀旧情结,听起来有点矛盾,我这次在好几个小城镇旅行,感觉比较明显的就是这些城市并没有向大城市靠拢的意识,它们的火车站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奇形怪状的,它们的街道没有拓宽,出门要带现金,没有亮化工程,处处还留有昭和时代的影子,和东京这样的城市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这些小城的风味各不相同,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除了这两点,我也喜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相互信任但不给人添麻烦,有礼貌又保持一定距离,让我觉得很舒服。

从夫妻岩回来,路过一家卖珍珠的小店,来的路上就看到了,当时没进去,回去的时候想了一下还是进去了,进去之前先在外面观察价格,橱窗里挂了各种各样的珍珠首饰,价格不菲,推门进去,里面没有人,一把标价几万的珍珠项链就这么放在柜台上,这什么情况?不怕被偷吗?我在里面转悠了差不多五分钟,把所有商品都瞅了一遍,竟然没有一个人接待我,只好出来了。

回车站,又是一公里的黑路,路上那叫一个安静,连狗叫声都没有。黑黢黢的街道,冷飕飕的海风,此时此刻,伊势海老、松板牛肉,在我眼里都不如便利店里一串关东煮更有吸引力,在罗森吃了俩肉丸子,再出来时,太阳已经落山。从比较远的地方,我忽然发现亮了灯的二见浦车站,竟然像个贝壳,这贝壳里,是不是会有一颗珍珠啊?

虽然没有买到珍珠,但是在我看见车站的这一刻,不知为什么好像忽然有了一种买到珍珠的满足。

第六站:志摩半岛篇·JR伊势市站

“南纪广角号”ワイドビュー南纪

从纪伊胜浦搭乘南纪广角6号(ワイドビュー南纪)前往伊势,纪伊胜浦是南纪广角号的始发站,站台上停著一辆车身印有橘色条纹的银色列车。作为一个常年患有间歇性记忆障碍的人,此刻正为了不弄丢东西忙得一头大汗,竟然忘了给车拍照!

“南纪广角号”在日本铁道风景评选中被评为第12名,属于85系柴油机列车,1992年投入使用。该车为广角窗4节车厢,乘客高峰期可拼接为6节。沿纪伊半岛东侧行走,途中最美的景色是从纪伊长岛开出后的海面风景。纪伊半岛东侧拥有复杂的海岸线和海湾,平静的海面对映在车窗上,白色沙滩和翠绿色的海,构成了大自然的美丽画卷。

这趟车的终点是名古屋,去伊势,中途要在多气换乘三重快速。多气是个小站,站台上的指示牌制作简陋,导致我又一次晕头转向,和我一起下车的人都走光了,我赶紧叫住一个正要往外走的穿着列车员工作服的人,他回过头来,是个帅哥,但我却无法和他进行像样的沟通,我拿出手机问我坐的这个车在哪里,他给我指了对面的站台,我因为沟通障碍特别怕说不清楚,反复确认了好几次,这个帅哥的英文也着实差强人意,情急之下,他直接提着我的行李把我送到那个站台,非常绅士,也很有礼貌,最重要的,还是个帅哥!

在伊势住公寓

从多气到伊势市只要12分钟。伊势市算是个大站,站前还有广场。我预定了Weekly Mansion Ise No.6公寓,按手机地图的定位原地转了两圈,也没发现公寓大门,于是我决定问个人,正好有个大爷从一个停车场出来,我把手机拿给他看,他都没犹豫,连人带行李把我拉进一个大楼,让我上四楼。难道这大爷是来接我的?看着大爷笃定的眼神,我确信他没有骗我,我带着疑惑来到四楼,整个四楼有好几家挂牌公司,我以为走错了,在门口徘徊,这时从一间办公室出来一个大姐,我问她这是酒店吗?得到的答案竟然是肯定的。我跟随这位大姐进去,坐在一个办公桌后面等她跟我签合同,我从来没见过住一个晚上还要签合同的。但这个公寓属于短租公寓性质,住一天也要签合同,三张A4纸的英文合同,上面严格规定了星期几洗衣服,浴巾怎么换,垃圾分类,厨房使用注意事项等等。签完合同后,大姐把我带到了三楼的一间公寓,房门是密码锁,密码是我的手机号后四位。

房间像日剧里的单身公寓,一晚370元。很多东西都是自助的,比如给垃圾分类还有更换寝具,以及把用过的浴巾放在篮子里,摆在门外,等保洁来收,他们是不能进屋的。我当天下午去了二见浦,回来得比较晚,就在车站附近的便利店买了好多吃的,拿回房价一边看手机电视一边吃方便面,感觉很幸福,也是个省钱的好办法。街上随便吃碗面也要1000日元,我在超市买了当晚和第二天的早饭,才花了1000多。

第二天一早收拾好东西去参观伊势神宫。先把行李寄存到一楼收发室大爷那,老大爷虽然是个看收发室的,但是特别客气,也很有礼貌,回来拿行李时还问我玩得怎样。

伊势神宫为什么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


伊势神宫,正式名称为“神宫”,堪称日本人的精神支柱,自建造起(690年)没有外国人能进入,直到1957年才对外国人开放。伊势神宫指的并不仅是一个主宫,而是一个以内宫、外宫为中心的包括14个别宫、109个摄社、末社、所管社等125个社的总称,占地5500公顷,在日本所有神社中地位最高,祭祀全国民的总氏神。

神宫每20年要进行一次“式年迁宫”,这是日本最重要的神道教仪式。每隔20年,都要将外宫、内宫,连同14所别宫、宇治桥、鸟居等全部拆除,搬迁到附近的新址上,重新建一套一模一样的宫殿,其间将举行各种各样的祭奠活动,整个迁宫仪式长达八年,最近一次迁宫在2013年,至今已举行了62次(中世纪日本战乱时期曾一度停止),跨越1300多年。迁宫的原因并无史料记载,但这一循环往复的操作,使得神宫“唯一神明造”的建造工艺技法得以传承与再生,成为一种国民精神的象征。

为了每二十年一次的迁宫,神宫四周种满了桧木,因为建造神宫需要大量的优质木材,日本人在不断的造木计划中,掌握了让水土种植出优良桧木的方法。至于被拆除后的宫殿木材,会运往全国各地,供其他神社使用。

伊势神宫·外宫 Geku

沿着伊势市站前参道一直走,就是外宫入口。外宫又称丰受大神宫,这里是参拜伊势神宫的起点,供奉的是祭祀产业、衣食住之神丰受大御神,绿树覆蓋面积达89公顷。参拜外宫的顺序是火除桥—手水舍—鸟居—正宫—多贺宫—土宫—风宫—式年迁宫纪念馆,需左侧通行。地面全部由石子铺设,包括那些坑洼不平的台阶,需要一双十分舒服的鞋。

外宫由丰受大神宫和四个别宫组成(多贺宫、土宫、月夜见宫和风宫)。丰受大神宫是外宫的中心,主祭祀衣食住和产业守护神——丰受大御神。从正宫的鸟居进去,就不能拍照了,所有游人只能跨过第一道门,里面的两进院落的大门上悬挂着白帘子,非常神祕。

大神宫里正在进行参拜,我看到的场景有两组,第一组是一个男人穿着黑西装由工作人员从旁门引领进入参拜殿,按照指示鞠躬参拜,整个仪式大约持续5分钟,结束后从前侧的门出来(进出不是同一个门)。第二组是一群人,有男有女,全部穿着黑色正装,由一个人代表大家行使参拜礼,最后再一起从边门出来。这个参拜仪式似乎需要预约,每一个近前参拜的人,都要脱掉大衣帽子,只穿着单衣在冷风瑟瑟里完成仪式。

伊势神宫·内宫 Naiku

从外宫到内宫有6公里的距离,外宫门口有好多去内宫的巴士,使用熊野-伊势周游券可以免费乘车。巴士每十几分钟发一班,几乎都是满员,这是我这些天来遇到游客最多的一天。

内宫位于五十铃川河畔,供奉天照大御神,也是日本的太阳神,天照大神是日本皇室的祖先神,代表了日本神明的最高层次。当年天皇派皇女大和姬命去寻找最适合祭祀天照大神的场所,路过伊势时,发现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最理想的供奉场所。因此,将神宫建造于此。

内宫由正宫皇大神宫和十个别宫组成,参拜以宇治桥—御手洗场—泷祭神—内宫神乐殿—正宫皇大神宫—神乐殿的顺序进行。与外宫相反,内宫要靠右通行。内宫的人明显比外宫要多,倒是没怎么见到国内团体,一方面因为信仰差异,中国人不能理解神宫的含义,另一方面这个地方的宗教意义远远大于所看到的风景,大部分游客为日本的中老年团体,他们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和一些我能听懂的感叹词,诚心地参拜,认真地祈祷,表达出对伊势神宫的崇敬心情。

五十铃川上的宇治桥是俗界与圣界的分界

五十铃川御手洗场

木造鸟居,每经过一次都要脱帽鞠躬

沿这个台阶走上去,里面就是供奉著天照大御神的正殿,对所有游客来说,正殿的形象始终是个谜,因为一般人不能进去,只能站在装有白色帘子的外玉垣南御门外进行参拜。

正殿以两千年前日本人储藏稻米的高床谷仓为原型,是弥生时代以来最古老的建筑式样。神话中将日本稻作农业的起源,归结于天照大神把稻子交给了自己的子孙。

回来的路上在祈愿受付处买了御守,神宫的御守比其他任何神社都贵,1000日元一个。出口的休息大厅为游客免费提供伊势茶,因为口渴,一口气喝了两杯,当时不觉得,然而一直到下午到达奈良这一路都没有厕所。坐在近铁上焦急万分的我,内心充满了悔恨。

杯身上有伊势神宫的纹章

在伊势的最后一餐,终于吃到了伊势虾。

从伊势到奈良

从纪伊半岛到志摩半岛,行程已经过去大半,从伊势来到奈良的我,就此结束了这次“纪势本线上の行走”系列连载。伊势到奈良没有乘坐JR火车,在周游券不能使用的情况下,选择了最便宜的近铁山田线急行到达樱井,再从樱井转乘JR到奈良,全程2小时15分钟。从上车的那一刻,我就有点想上厕所,但是这趟车上没有厕所,我在站台还买了瓶水,只能一路揣到奈良的宾馆。

从伊势市到樱井,路上要经过18个小站,这趟车不是特急,所以空调系统不怎么给力,每到一站两侧的车门就要开启两三分钟,在这短暂的开闭门的间隙里,一阵阵寒风从漏风的站台上无情地刮进车厢,冷得我瑟瑟发抖,更想上厕所。坐在对面的女高中生穿着短裙单鞋气定神闲地玩手机。我觉得我一定要淡定,但是握着手机的手,好像并不怎么听使唤。天气越来越冷,到了西青山竟然下起了雪。

窗外的大雪,不知为何,使我脑中浮现出加藤登纪子的老歌《知床旅情》。也许眼前的情景,唤起了我对远在北方的雪国的记忆。

火车穿过安静的白色帷幕,一路向西缓慢地行驶。

第七站:番外 · 奈良散歩

从奈良公园到若草山

在奈良,一共见到三次奈良鹿。

下午,我坐公交车前往高畑町,路过奈良公园,成群的梅花鹿若无其事地在马路上闲逛,附近的绿地上也有它们慵懒的身影,游客反倒成了鹿的陪衬,那些手里拿着鹿饼干的人,最受追捧,第一只跑过来,马上就跟来了第二只第三只,新闻里说奈良鹿攻击游客事件逐年增加,奈良鹿的凶猛和霸道,早有耳闻。这种动物在奈良这块土壤受到格外的追捧和肆无忌惮的投喂,早已变得丧失畜性,既不温良,也不怕生。

第二天起个大早,准备去会会那让人一言难尽的奈良鹿,行至春日大社旁的无人林间,这颇具灵性的动物,会突然跳出来横亘在路中央,用那无辜的小眼神哀怨地看着我,但等我想要靠近时,又匆匆跑掉了。我一路行至若草山下,若草山正值冬季封山期,但却没有封鹿,于是,一个奇怪的场面出现了,在游客罕至的清晨,成群结队的梅花鹿涌向我,确切地说,是涌向我装着薯片的揹包,就在我掏出塑料袋的那一刻,这帮家伙好像听到了集结号,一只跟着一只向我扑来,吃到薯片的沾沾自喜地吧嗒嘴,没吃到的则用它们被锯掉犄角的脑袋拱我,以博得我的关注。奈良公园里禁止向鹿投喂除了鹿饼干之外的东西,但大清早上哪去买鹿饼干,只好拿吃剩的薯片献祭,没想到大受欢迎。

在东大寺附近,我找到一块空地,有一对夫妻正向一群喂不饱的家伙投食,我等他们走了,悄悄支好三脚架,那群家伙对三脚架没有感觉,却对我的包特别上心,有几只在远处假装吃草,实则俾睨著这边的一举一动。几次尝试延时拍摄未遂,后来发现,要在快门按动之前的一瞬间才掏出吃的,几头从远处闻讯赶来,却没吃到东西的奈良鹿,开始用头撞我,劲儿还挺大。我把袋里的薯片掏得就剩下渣儿,才得以逃离这是非之地。

如果说,这些鹿还保有着最后一丝动物的本能和野性,那东大寺前的奈良鹿,则完全可以说是另一个物种。东大寺正门的参道是游客聚众拍照,也是投喂最凶的地方,这里的奈良鹿多如潮水,被人喂得懒散且油腻,比一般的奈良鹿还要嘴馋,它们是不吃薯片的,专盯着手里拿有鹿饼干的人,一哄而上,贪得无厌。而人们为了与鹿合照,不得不依从它们的秉性,不断地投食,将这一群体驯化得更为狡猾懒散。

从高畑町到奈良町

高畑町的名字,使我想起京都的河源町,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每次去京都都要消磨一两个下午在那些田字格般的小巷子里。于是,到达奈良的第一个下午,就驱车前往高畑地方,位于奈良公园东南侧,据说是奈良为数不多的清净之处,果然,车子一路过东大寺,基本上就没剩什么人了。高畑的小巷确实无比安静,静的好像没有人居住。这附近有一处志贺直哉旧居,眼下接近闭馆时间,于是,我决定步行前往Nomokemana面包店,这是Milly的书里推荐过的面包店。

Nomokemana:奈良市高畑町1076-1

Nomokemana的老板娘是个戴眼镜的中年大妈,表情严肃,不像一般的日本店家那么和蔼可亲,但服务还是一贯地周到,我点了招牌有机小麦面包和红茶套餐。向店家借用厕所,本以为这么小的店肯定要到店外的公用卫生间,但是店家让我使用了他们自己的厕所,还挺人性化的。红茶比预想等得久一些,不是茶包冲泡的,竟然是手冲加了牛奶与砂糖的红茶,味道比想象中好,小麦面包口感劲道,嚼劲十足,一份吃光,连晚饭都不想吃了。

本来打算去奈良町的カナカナ吃晚饭,都走到门口了,才发现还不饿,估计是下午的面包在肚子里发酵了。奈良町位于近铁奈良站以南,沿途可见不少江户时代的町家构造房屋,样式传统古朴,是最具有奈良风情的地方,然而我的奈良町之旅却伴随着幽深的恐怖色彩,当晚奈良花火大会,我在公交站等车,执勤的大叔看我傻乎乎地看着站牌上的地图,问我要到哪里,我说奈良站,他说今晚巴士都停运了,你走过去吧。啥?3公里多的路,说走就能走回去?然并卵,我还是被迫开启了一趟漆黑的奈良町之旅,地图上给出的最近的路,3.5公里,但是要穿过一片幽深的小巷,顾不得多想,跟着走吧,这一路走得我不寒而栗,伸手不见五指的巷子,我走了差不多有六七个路口,每个路口我都希望能看见几个人影儿,然而,陪伴我的只有我不断拉长又缩短的影子,以及响彻在幽长巷子里我的脚步的回声。这时候要是突然钻出来个啥,能把我吓死。还好,我平安地走回了奈良站,并在奈良站前便利店买了很多吃的给自己压惊。

从若草山到东大寺

奈良的第二天,我听从别人的建议,从若草山一路向下经过二月堂三月堂,最后到东大寺。若草山因为冬季封山,没什么看头,整个山头光秃秃的,草还没绿,跟普通的土坡没什么区别,有几只鹿在里面闲逛。比较有趣的是从若草山往下走的这一路,好像进入了一片坟地般的安静角落:

二月堂的台阶顶端站着一个僧人。我是在结束了一系列二乎乎的摆拍后才发现的,他已经在那站了很久,好像在对着山下的奈良市区冥想,根本没注意到我,我走上去的时候他都没用正眼看我,不过我发现他不是僧人,只是一个穿着打扮像流浪者一样的家伙,头上飘着一束仙气,让人捉摸不透。

进入东大寺包围圈后,人群突然拥挤了起来,古老而充满仙气的奈良突然活了过来,有了烟火气,但说实话我对这种旅游团打卡景点真的提不起什么兴趣。建于公元752年的东大寺大佛殿是世界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都到门口了,还是没禁住这个“最大的”诱惑,买了票进去。

东大寺曾数次遭到战火袭击,如今的大佛殿是1709年建的第三代大佛殿。说起奈良的东大寺,和中国的一位僧人还颇有渊源,那位僧人,就是鉴真。

742年,随遣唐使来到扬州大明寺的日本僧人见到了鉴真,恳请鉴真与他们同去日本弘法,鉴真询问自己的众多弟子谁愿与自己同去,众僧皆“默然无应”,唯有鉴真东渡的心意已决。之后,鉴真和尚开始了他漫长的东渡,前五次都失败了,直到753年,第六次东渡的鉴真终于成功登入日本,这中间历时十二年,此时65岁高龄的鉴真已双目失明。

753年,鉴真在大佛殿前临时建造的戒坛向圣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他正式制定了日本佛教的戒律制度,统领日本所有僧尼。最初他住在东大寺,759年他主持修建了另一座寺院,并在此度过了他的余生,这座寺院位于奈良五条町,在日语中“招提”意指在佛身边修行的道场,而鉴真所建的寺院,被称为唐招提寺。

晚年的鉴真和尚在奈良度过了一段十分平静的时光,从没有人见他因为思念故土而伤感落泪。公元763年,来到日本的第十年,为佛法奋斗了一生的鉴真,于唐招提寺结跏趺坐,面朝西方圆寂,此时早已双目失明的他,一定从内心深处看到了的光明,了无遗憾地,闭上了双眼。

在关于鉴真的文字中,我读到了两个字:信念。是矢志不渝的信念,让他在九死一生的命运面前做出了选择,他一定知道,一旦选择了东渡,就意味着有生之年再也无法回到故乡。但是他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

“勇猛精进,志愿无倦”(《无量寿经》)。鉴真的一生,就是这八个字的写照。

尾声

在奈良的最后一晚,入夜后的奈良公园突然人头攒动,似乎有一股不知来自何方的神祕力量正在用一只无形的手将人们集结起来,路过一家卖纪念品的小店,中国店员跟客人说7点半开始放焰火,原来今晚是奈良的花火大会。我对焰火是相当不感冒,而且还有点想离这东西远一点,就在我走向公交站准备溜回去的那一刻,突然头顶炸开了一团火花,紧接着是人群的欢呼雀跃,大家不约而同地拿起相机,这一时刻,五颜六色的礼花,超越了语言的界限,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不断地绽放,我站在远离燃放中心的红绿灯下跟随不断涌向前方的人群看了一会儿,但这声音实在有点恐怖,我只看了第一段烟花秀就回去了。

回到酒店,我开启今天带在身上还没吃完的Hershey巧克力,包装纸的白色内里印着“花火大会”几个字以及一串我看不懂的日文,大概是期望在花火大会上占到最好的位置吧。虽然没有坚持到最后,但我依然觉得,在奈良听到绽放的礼花,是这世上最好听的声音。

这平成年最后的焰火,将一直响彻在那些祈愿和平的人们心中。

平成最后の焰火 奈良花火大会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