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初春,在广岛市区某偏僻小巷一家叫做海平商店的由鱼店仓库改造的不起眼的海鲜居酒屋,我们三大一小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烧烤炉上的濑户内扇贝,不知道何时可以开吃了。又一次把祈求眼光放在Julie身上,她用日文问那个热情的店员何时我们可以吃了。旁边一直默不作声埋头切刺身的外冷内热的老板没好气地嘟囔了一句,Julie翻译道”这玩意生的都能吃“。最后所有人抬起头相视一笑,小小的屋里气氛顿时热络了起来。

前记

2018年3月日本山阳线行程,大概是在2018年1月从东京回奥克兰的飞机上决定的。为什么三月份去?因为,还不是樱花季,海外游客很少,就是这么朴素的念头。

不知道从大阪关西机场入境的游客里面有没有不去京都的,我们可能是唯一一组。大概流程就是出了机场把行李寄存在新大阪车站,然后一路山阳新干线坐到广岛,再一路玩回大阪这样。

新大阪站一晚,广岛市两晚,冈山市两晚,神户市一晚,大阪市内四晚,全程AirBNB。

按惯例淘宝提前买好达摩流量卡,H.I.S旅行社提前买好关西广岛地区pass。提着两件空行李就准备去机场了。

此行最喜欢的城市是广岛县广岛市,最喜欢的小镇是冈山县仓敷市,最后悔的城市是大阪府心斋桥道顿崛,最后悔的小镇是广岛县宫岛;最喜欢吃的是冈山车站前的焼肉ぐりぐり家和广岛车站前的Bake家的干酪挞,最后悔吃的是大阪北极星蛋包饭心斋桥本店;最喜欢逛的是大阪市立科学博物馆和乐高乐园,最后悔逛的是大阪市海游馆。

从大阪府到广岛县

在每三百米就有一家便利店在身边的今天,火车便当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果腹,而变得文化意义更多了。比如老款的幕之内便当早就风光不再,而活跃在各个车站的多是彰显地方特色,让日本人最欲罢不能的地方限定。

新大阪站駅弁にぎわい,固然没有东京站驿弁屋祭两百种以上的琳琅满目,但选择更着重在近畿地区特色,比如三重松阪牛,比如明石章鱼,比如奈良柿叶寿司,甚至比如大阪达摩炸串。时差因素一大早就醒了,坐在车站等到8点开门,打包了早饭加午饭的量就去赶新干线了。

几乎每次都会买的火车便当真的不是说有那么的美味,只是在新干线长途车上,周围安安静静,车窗外景色交替,似乎必须有一盒地区车站限定便当和一瓶乌龙茶在那里才够应景。


喜欢新干线的厕所,干净不提,座盖和冲水都是非触式。

一个半小时新干线车程肯定不足以带两顿饭的,只是因为今天午餐时间要去的地方,没有卖吃的。

在三原站下来,在等下班火车的一小时间隔,在很可爱的广岛县最东端的海边小城压马路。不算是日式狂热奶油面包爱好者,但来都来的,到了八天堂的老家广岛县总归心急想尝试下。

关键词,八十年老店,现场制作,面包松软,馅料新鲜,保质期只有一天,半天就卖光了。

没想到,没想到的是,三原市分店居然周三关门,周三关门。所以提前在google map查好定休日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之一。

不能自由逛很久就要回到车站继续今天上午行程了,因为火车班次和接下来轮渡班次都很稀少,所以错过时间就会做过今天一整天。

从三原站到忠海站的沿途,让我原本吃不到花天堂的失望一扫而空——在海滨城市奥克兰生活了十几年的我对海景已经免疫了,但第一次看到濑户内海时候还是其“湖光山色“深深折服了。感觉这是我一定再会回来的地方。

到了忠海港排队买船票上轮渡,大概二十几个乘客,除了一对白人之外都是日本人了。

大久野岛基本上是个无人荒岛,除了一个小型度假村之外就只剩下遍地的二战时候毒气制造工厂废墟,和撒欢跑的几百只兔子。

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大自然中,脚边兔子厮磨,眼前濑户内海梦境,端著准备好的便当在凉亭下野餐,吃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就餐环境“一流。

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这里比迪士尼还要开心。如果不是因为赶船期的话,不知道我们还会在这里待上多久。没错,这是个下次还要来的地方,虽然似乎什么也没有,但其实什么都有了。

时间安排将将好,回到忠海港再回到三原站,新干线不久就到了广岛县广岛市。

提到广岛,普遍印象大概就是严岛神社广岛烧和原子弹了,但坐在从车站去往AirBNB民宿住处的路面电车上,车速很慢,慢到可以一幕不漏地欣赏这个城市的街景。因为整个城市二战时都被夷为平地,所以从废墟中重新的规划反而更容易了好多,处处透漏出舒适,有着相生通纸屋町的繁华,也有本川町和十日市町一带的安和,不愧是日本宜居城市之一,毫无疑问也是此行我最喜欢的地方并且还会想再回来的地方,没有之一。

到了巷间民宿,迅速地放好揹包,就一路步行晃到了鲤城通和相生通交叉口的商业街。

逛之前例行先补充能量,按图索骥走街串巷在本通新天地偏僻角落处找到了お好み村,一家集合25家本地广岛烧老铺的老旧大厦。其实最早它们都是以街边档的形式出现,后来被取缔后,大家索性都聚在同一栋楼了。

有别于更名声在外的关西大阪烧和关东文字烧,广岛烧是先在铁板上煎薄饼,铺上各种卷心菜,小葱和肉片,盖上炒面和煎荷包蛋,像一座小山般。也就是比和好面糊菜肉铺在铁板上那种要困难很多,所以不像另外两种那么可以DIY,也就是很考验厨师的对火候的掌握了。

直奔二楼八昌,一家三十多年历史第二代掌门人主营的老店,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开放摊位,几个目测平均年龄70岁的老奶奶在里面忙活着。因为刚刚五点,排队大部队还没有来,所以我们可以很宽敞舒服地坐着,先喝一大口冰镇啤酒,看着老奶奶们一步一步教科书般展示几十年的手艺,还要隔着半米款的铁板炉和熟客生客打着招呼。

如果是带着满满期望希望吃到多么高阶的料理大概率会失望,毕竟不可能在面饼卷心菜猪肉片炒面鸡蛋上找到太大的惊喜;但如果是假装广岛人下班来喝酒吃屋台路边摊的心态,想吃什么就大声吆喝老板娘加什么的自由自在,那眼前的美味实在太应景了。

酒足饭饱,本通好好逛。

早起,在居民区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独立咖啡店外带了杯咖啡就开始今天行程了。基本上从住处的十日市町到宫岛口最近方法是搭乘路面电车二号线直达,但看看手上的JR West,还是心有不甘地去横川站搭山阳本线了。

广岛市地形是明显的冲积三角洲平原,数条大河从北边山上流入南边濑户内海,把广岛市分割得有些支离破碎,也就造成了广岛市河多桥多,带桥和川的地名也多。横川町不大,但也是广岛商圈的其中一个了。早餐是在本土连锁Mos Burger。

其实到了宫岛口码头,看着乌泱乌泱的各国游客面孔,心中有些打退堂鼓了,不过,来都来了。就当溜娃了呗。

一般来说,去过的地方分三个rating,1是去完以后心心念还一定要回头的,2是去完之后soso觉得可去可不去的,3是去玩之后后悔浪费时间的。大久野岛是1,大阪城和大阪海游馆是3,那宫岛大概就介于2和3之间了。


所以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早上在车站啃的Mos Burger早已消化完毕,又到觅食时间。其实我个人倾向小size的生蠔,比如新西兰的Bluff蠔,比如日本九州的熊本蠔这种非典型蠔。至于法国蠔和珠海横琴蠔之类手掌大小的无论扁蠔还是岩蠔,总觉得哪里都能吃的到。广岛蠔算是例外吧,日本第一产量的原居地,养殖水域清澈且盐分略低,满满的浮游生物带来天然充足的食料,所以壳内蠔肉尤其肥美,相比生食,更适合烤或煎,不会有一般偏柴的口感。吃蠔最好月份都是英文带R的,三月四月和九月到十二月。正是当下,来到宫岛这一著名产蠔地,自然是不会错过了。

依然是,上午11点错峰吃午饭。其实在宫岛商店街了,吃蠔的大概有七八家,这东西只要够新鲜,烹饪技巧倒反而其次了,所以选店倒也没像其他的那么来回举棋不定。

七十年老店也是烤生蠔发祥地的焼がきのはやし,随时都排著长队,眼巴巴地看着门口烤蠔的炉子。除了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的鳗鱼饭外,主要就是鲜生蠔,烤生蠔,烩生蠔和炸生蠔再加上米饭和乌冬面的选择了。

烤生蠔也好或者其他贝类也好,不仅要食材够新鲜,还要严格注意火候,才能保证口感不干柴。当然有时候也和食材选择有关。广岛蠔肥润的特点在我看来是最适合烧烤不过了,吃入口也的确,虽然外表已经焦硬,但咬下去还是有些许爆浆的感觉,像炸而多过像烤。讲真,以前习惯了生吃,很少拿生蠔配饭或者面这种大快朵颐,尤其是原产地处理的新鲜,滋味自然由衷地大不同。

吃完饭的满足还包括走出门看到排的队伍更加长了不少。

一路走走吃吃打发打发时间也是不错了。


原路返回,到新白鸟站下来。之前考虑过从新百鸟站搭路面电车到广岛城,但时间尚早,天气和兴致都不错,自然乐于步行轧马路走过去了。

硕大的广岛城迹公园,此刻连本地人都没几个。虽然没有进去城里一探究竟,但回想这一行路过的所有古城,可能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小小的广岛城,即使当年核爆已经把原迹夷为平地而眼前这个只是复刻版。但是此地杨柳青青,护城河水倒映,一切安安静静,似乎只是个普通的市民公园,同时又在耳边轻轻地诉说著历史。想仔细听,也只听到虫鸣鸟叫,让时间在此刻静止,长居广岛了。这种感觉在后来什么姬路大阪那种更像下车拍照的地方是不存在的,当然半年后又在北陆的富山市富山城公园又找回来了,这是后话。

一路走过广岛电视台,县役所,终于回到了本通商业区。晚上吃饭的地,海平商店,门脸小到几乎错过。面积不大,也不挤迫,一边是主厨台,一边是餐桌椅,还可以看到墙边大冷库门保留了下来。之所以叫商店,想必和我们两个月前在东京中木黑路过没进去那家小野田商店一样,都是以前卖鱼(卖肉)的店铺延续下来改成主要服务街坊的特色饭店。另一层面讲,这也说明他们与广岛草津渔港铁定有着长久的贸易往来了。

我们大概是开门的第一桌客人,店员都很热情,但得知我们没有预约之后还是挠了挠头,看来今晚都已经订满了。后来Julie表示说我们很快就吃完了,这才硬是给我们抢了一张台。

这是典型的海鲜割煮,字面意思就是厨师会当着客人的面隔着一张台子一道一道地去切(割)的料理,对刀功也好食材也好都是绝对的自信了。前面提了,濑户内海丰富的浮游生物为近海水产提供了天然食料,平稳的洋流又带来了大量洄游产卵的丰富渔获。所以就是专程来吃海鲜的,正如同海平商店的选单上一样。

点菜倒没那么难了,除了当然要点的直送刺身,滨烧地鱼地物一二三四按顺序一样来点就好,只为尝鲜,当然生蠔除外了今晚。所谓滨烧,字面意思就是在海(滨)捞起来直接烧,在店里就是一个简单的炉子,今天现捞的渔获,像出海渔民一样围坐着烤著吃就好。不需要复杂的处理,只要新鲜就很难不好吃。

老板不知道是不是极少接待外国人的缘故,似乎很是沉默。偶尔见看到他一边忙着手里的一边抽空看我们反应,固然听不懂我们在小声交流着什么,但看到我们满足的笑脸,露出一种“我就知道”的微妙表情。

最诡异的扇贝,我们三双眼睛盯着,不知道何时可以下筷子。又一次把祈求眼光放在Julie身上,她用日文问那个热情的店员何时我们可以吃了。老板没好气地嘟囔了一句,Julie翻译道”这玩意生的都能吃“。最后所有人抬起头相视一笑,小小的屋里气氛比刚才热络了好些。

预约的客人陆陆续续到了,看出来绝大多数是周围工作居住的熟客,进来就与老板和店员谈笑着。有很多人网上或者线下问我说去日本自由行不会日文能玩好吗?我只能说,看怎么定义“好”了,毕竟大部分人即使英文都不会也都“成功自由行”了。但在我看来,对一个地方语言文化了解程度永远是和旅行体验成正比的。我多想此时也能坐在台前问老板现在濑户内吃什么最合时令,大马鲛鱼怎么吃最好,老板干这行多久了云云。越深入进去,越体会自己是个外人的孤独。也就是每次从日本回来都会有一定要学好日文的三分钟热度的原因吧。

带孩子打机。赶在大部队上班族霸占整个街区之前,我们又去超市蒐罗一堆好吃的回住所开始第五顿了。

从广岛县到冈山县

时差的缘故总会起的很早,退房,出来家门口原爆遗址到此一游,搭路面电车去到广岛站。买了甜点当早餐。

按计划接下来该去冈山市了,但真的还很早,plan B的想法冒出来了,上午抽空去趟吴市。


去之前在车站Bake Cheese Tart打包了两件半熟干酪挞准备车上当零食,但放入口后就被它深深折服了。我不是甜点爱好者,但这的确是可以让我吃完又想吃后悔买太少的选择。与一般干酪挞不同的采用独有的二重烧法,就是先烤挞皮,再加函馆轻味干酪、别海浓味干酪、道央产盐味干酪三重干酪浆低温分阶段烤制,关键字,酥而不油,香而不腻。

带着好心情到了吴市,细雨濛濛。作为一个明治年代开创的海军基地和兵工厂,不是军事迷的话,又不想去舰船巡航近距离观赏现役自卫队军舰的话,也没必要专门去往。彩蛋是大和博物馆楼上,儿童教育的物理游戏,儿子玩了老半天。

回到广岛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临走之前,来广岛吃广岛的面广岛つけ面本舗 ばくだん屋。其实沾面哪里都有,广岛的特色就是,过冷河细面,用麻酱高汤但不是鱼介,可选辣,像这家店还给辣味分1到20等级。

戴上纸围裙,很怂地点了3度辣味,结果一点也不辣。和关东沾面感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物,反而更接近四川凉面了;但汤头又大不同,大概是酱油基底配合辣油香气。独爱地元美食的我,对另一样尾道拉面更憧憬了,等下次来吧。

看到地区限定就两眼发光的我们,在车站买了广岛限定,顺带还给孩子买了广岛鲤鱼棒球队的球服,回来后他见人就炫耀自己的Hiroshima的球衣。

如果说广岛至少还因为原子弹和严岛神社出名的话,那冈山就是完全没有存在感的地方了,除了后乐园,桃太郎,牛仔裤,以及车站的这个储物箱。

自然出站就有巴士车直通后乐园,就开始了完全没有计划的打卡日本三大名园之旅(八个月后的兼六园以及十四个月后的偕乐园)。

不是旅游季节,赏园的人出奇的少,再好不过了。远处是金乌之城的冈山城,整个园地平坦,绿草如毡。唯一高地唯心山,其实是一个高约六米的小丘,却也能一览全域性。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园林方寸之间层层叠叠反复斟酌,这园子竹亭流水井田鹤舍在我看来都是“中国风”了。此后乐二字取自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但对比三百年前冈山第一代番主建此园时的独享其乐,也是很讽刺了。

位于后乐园隔壁的冈山城,虽然不出意外的地二战时候被美军炸毁现在矗立这个是钢筋混凝土重做的复制品,但因为冈山市一片平坦,金色瓦顶黑色外墙全日本独一份的矗立,还是很庄严威武。时间不够细细品玩,只能又一次绕城而不过。

饭点,按理说来冈山了是要试下冈山乡土料理备前散寿司的老店福寿司,三月初春的山阳地区还是寒风阵阵。去到备选1的黒ひげ烧肉店,告知排队最少一小时,只能转去车站前广场楼上的焼肉ぐりぐり家。本来也说要等,在我们犹豫要不要试第三家的时候,突然幸运地有位置了。

火是有道理的。开业近半世纪,专注在中国地区生根发芽,也算是山阴这一排中小城市里街坊网红店。进屋之后,虽然灯光昏暗,每张台都坐满了人,但又不会感觉烟熏火燎,依仗的大概就是炉子上大风力的排风换气口。

自助烤肉很简单,三个价位选择,分别有45种,75种和100种菜品,区别在于顶级肉的选择。万不可怠慢的是嘴巴,自然选了最高的3280日元。

入座后,送上毛巾,点好酒,帅气的侍者给我们拿来选单讲解规则,总之就是按图索骥现点现到。说起来日式烧肉,对于自古本不吃红肉的日本人来说,和拉面一样是彻头彻底的舶来品,来自最早韩国移民。发展到现如今,已经变成彻头彻底日本料理yakiniku。当然,韩国烤肉以猪肉为主,而日本烧肉自然是头牌牛肉。比如这家店,特选牛软肋排,特选牛后肋排,厚切白牛舌,横膈膜,加上自然不少的猪肉鸡肉和海鲜,佐以盐味和味增味简单调味,旺火之上,油脂四溅,又不像韩国烤肉那样重味醃制夺了肉味。

其实Yakiniku好坏还是要看肉质和部位的选择。这个价位的自助,牛肉自然都是来自澳洲,入口也是齿颊留香,连连续盘。

抱着圆滚滚的肚子出来,天色已黑,去民宿的路上有个小插曲——用japantaxi的app订出租车,来的是一位白发老爷爷,态度极好没什么意外的,意外的是他会讲流利英文和中文——英文是小时候在新西兰读书时候学的而中文是自学的。在东京熟练掌握三语的出租车四级都不常见更别说冈山这种小地方了。

其实到冈山那天天气还是阴沉沉的,这让我们对第二天仓敷之行有些隐忧。没想到,早起,天空像水洗一样的蓝。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清晨在这座小城狭窄的巷弄中穿行,看两边这些一户建门口摆放规规整整的几盆花,一个雕像,甚至一排风铃,无一体现出主人美好生活的热爱。

虽然VIE DE FRANCE在关东店铺数量远远大于关西,但的确我是在这次关西中国行才第一次注意到,并且从此深陷其中。七点半就开门提供早餐,琳琅满目又带有各式香气的现烤面包,真心不适合选择障碍症患者,比如大爱的烤干酪咖哩包,法国盐味奶油包,香瓜面包,黄金小豆包等,可以来回反复吃几遍。配合著快餐店少见的虹吸咖啡,美好的一天从丰盛早餐开始。

从冈山站到仓敷站火车也就不到20分钟,刚出站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之前去过的那么多小城市其中一个的模样,安静,秩序,规整,放松,顶多就是多了一些操著各地日语方言手持相机的游客罢了。顺着中央通漫步不到一公里,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到了著名的美观地区,也就是仓敷的精髓所在。

仓敷川运河,绿柳,石桥,石板路,白墙黑瓦格窗的土仓,一下子仿佛又回到了江户时代河两岸漕运商贾熙熙攘攘。而现在这些老建筑被修复重整,加入西洋咖啡店和美术馆藏,在配合著土特产当地小吃店,一时间东洋西洋古老现代糅合在一起,让人有恍如隔世感,也是这座小城名声受众人推崇之处。

走出美观地区,无意中走到一块小公园,仓敷友好广场,除了有本地一家三口外再无他人,四方摆有全球仓敷友好城市和纪念物,居然还有新西兰基督城在其中。这种散步散到的意外,有时候会更惊喜。

作为本地旅游城市午饭选择还是蛮多的,我们订的是大路旁的乡土料理浜吉。其实即使事先调查已久,在一个陌生地方觅食都是有一定风险,但这家店无论是门口与仓敷美观合为一体的仿古建筑,还是店内柜台琳琅满目海鲜摆设专业度一丝不苟的老板,就觉得这家肯定没错了。

靠海吃海的仓敷,貌似有些随意的选单,但其实都是料理长每天一大早从下津井港源源不断精挑细选来的濑户内旬味海鲜,一切由老板话事就好。

如果说渔师料理只要季节对够新鲜刀功也没问题就都会很好吃的话,那另外一道来不及拍照就入肚的银鳕鱼西京烧绝对是有些让人喜出望外——无论是西京味增和味醂的比例,还有最重要的火候,多一分则苦少一分则不够入味。这家店把这道家庭料理还是做出了与一般小店不同的,精致和高水准。

说起来仓敷主要景点都在车站东口了,但其实西口也更是别有洞天。除了拥有Akachan,Jump Shop和天满屋的Atre购物中心,后面还有一家规模不大,但日本本土品牌应有尽有的三井奥特莱斯。有别于其他那些大型的,这家感觉更像个商场,店铺之间很密集,用另外一种说法是逛起来很省力。最重要的,顾客,没那么多,连孩子都能玩开心了。

回到冈山,车站附近自然是最好觅食所。丹波黒どり农场是典型的宴席饭店,全部榻榻米,围坐于矮桌之下,多是会社下班之后一起喝酒处,选单也是九州黑毛和牛锅和博多牛肠水炊锅之类的热闹下酒菜。当然我们人少,看中的是丹波黑地鸡。

不属于日本三大地鸡的丹波黑地鸡,同样是最少50%的日本血统,同样是出生后28天后就要散养,在日本有着不输的名气。

其实不用什么调味料,架在备长炭上烤,走地鸡紧实弹牙的肉质配合著特有的油香就够诱人了,当然盐烧黑胡椒和黑麻油三种选择更增添了滋味。来自同家农场的烤黑毛猪肉也一样精彩,橙醋拌烤鸡皮和酒味增拌农场野菜,啤酒伴着一瓶接一瓶。

从冈山县到兵库县

早晨离开的时间,民巷一样清净,偶尔一两只家猫和骑自行车的人,儿子跑起来也蛮安全。早饭是在老地方Sukiya解决的,牛肉don加蛤蜊汤。

从姬路站下来就看到一个大的姬路城玩偶,又在观光中心找到好多盖章和贴纸,啧啧称赞本地观光振兴做得好。

车站出来一条笔直大路,真的在类似大小城市很难看到宽宽大路,尽头就是日本第一名城姬路城了。

可能是因为离京阪神太近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缘故,姬路城也是许多外国游客短途游的目的地,所以结论就是,虽然不是旅游旺季,但人还是好多好多好多。

有些无感,觉得来错地方了,也就是一行去了好几个城心中大概把可能外观最漂亮的姬路城排倒数第二(剧透倒数第一是大阪城)。唯一亮点是在姬路城公园见到一对新人在拍传统服饰结婚照。

每次到了饭点去哪里吃都是一个经典不衰的话题。没有特别准备,就去站前商店街碰碰运气了。

兵库县不算是传统产鳗鱼的地方,本地吃的也都是爱知县直送,不了解为何鳗鱼饭也成了所谓“姬路名物”。但隐藏在商业街小门面的炭焼あなご やま义作为姬路第一家鳗鱼店,任何时间都是排队长龙。隔着窗户可以看到老板把一条条肥美硕大的鳗鱼在炭火上现场烧烤,自然会让来往客人食指大动。

排队是没希望的了,买了外带,走到几步外的车站休息处,慢慢欣赏。

意外的是大冷天带出来还挺烫,关西做法多是不经蒸制直接刷酱炭火烤,而这家则是先烤再蒸最后刷上独家酱料继续烤,油脂酱汁滴落在炭火上滋滋作响。入口不会觉得肥腻,外皮焦香内质细腻,如果不和之前去过那些老店比,这家店的确是不枉此行了。

Bonus是目睹一次本地中学女生似乎在站前搞联谊活动,临告别时整齐喊著口号鞠躬。

搭上从姬路开往神户三宫的火车上,还稍微有个小插曲。刚开到东姬路站的时候,我下车找垃圾箱扔个垃圾。没想到大概是此站太小的缘故,刚下车也就十秒钟车门就关闭华丽丽地开走。欲哭无泪之后,发现JR Pass和手机还在身上,赶紧到站台对面搭火车回姬路然后转快车,同时微信给太太商量说如果手机没电就在三宫站东出站口711见面。后怕万一扔垃圾时候手机没带会是怎样一个结局。

来日本这么多次首度一人搭火车之旅开始了,全无牵挂地欣赏窗外风景,看到明石大桥和淡路岛,后悔为何今天去了姬路浪费时间而没把时间放在这里。

在神户三宫站安全回合,定的民宿离北口很近也就两三分钟步行距离。在一家挨着一家的美食街了找了半天找不到,抬头一看正在最顶层。除了上下楼梯比较累之外,房间宽敞位置方便。宽心吃新买的起司挞。

来神户吃什么?当然是来吃正统西餐,最起码也吃个可乐饼。世界闻名的神户牛,就像北京烤鸭,即使吃鸭子的大本营明明就在南京。

讽刺的是,在逛完三宫商圈之后,孩子有些不适,所以本来打算的六甲山夜景+西餐厅只好作罢,灰溜溜地去到住所门口最近的牛とろ解决晚餐。

店的位置在主街闹市,但独立个室也算讲究了。 废话不说直接上肉。按顺序先上涮涮锅套餐,再上烤肉套餐。


寿喜锅无疑是味道更浓厚,但只有这昆布汤的清淡,才能不辜负高阶食材。有别于一般的红肉是红肉脂肪是脂肪,和牛的最大特色就是白色油脂和红色的瘦肉均匀融合在一起,犹如大理石般的纹路。下锅123,佐以柿醋或淡麻酱,熔点27度的油花充斥整个口腔。

烤和牛是另外一番风味,看似简单,实则极为考究,只配一点盐,五成熟,纹理中的油脂融化渗入肉中,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本身的肥美。

如果是一顿和牛餐的标准来说,的确是合格的;但是你如果问我说,值不值得专程来神户吃一顿神户牛,我的答案是不值得,无他,大概因为没人去海南吃海南鸡饭吧。

从兵库县到大阪府


早起,孩子已无碍,开始真正探索神户之旅。游客还没到来的神户是另外一副模样。出门一路向北。一栋栋依坡而建的独栋别墅还是静悄悄的,让我想起了奥克兰的家。而这些异国情调,不需要到北野异人馆,而是在普通人家小巷就能体会到。


来神户一个重要目的是朝圣,朝圣的是日本的西点发源地。淡路岛鸡蛋和海盐,丹波的鲜奶加上播州小麦粉等兵库县本地食材,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西点才是神户的象征。而在这个西点店比拉面店还多很多的城市,要想创出点名堂的确百里挑一。

Le Pan神户北野是本地最豪华海景酒店HOTEL La Suite直营的西点店。铺面给人感觉就是复古典雅但又不张扬,内部装修也很内敛,但里面一个个匠心独具普通又不普通的西点面包,去的早的话甚至都有刚出炉的温度。所有原材料都是兵库县生产的有机食材,配合著自家制天然酵母,地产地消这一点才是让人为之疯狂。比如淡盐面包,用的来自淡路岛的自凝雫塩,铁锅熬海水,四十小时之后慢慢结晶,和含有米粉的柔软面团、发酵黄油一起做成,吃到的全都是心思。

价格不贵,但总觉得这早餐吃得很豪气了。

回去的路上,偶遇一个极小的街心公园,滑梯都生锈了,但周围一圈摆着附近居民种的各种花草,显著很多的生气。不赶,带着孩子在这里就停留了一大会儿。

从三宫站到梅田站一路就像是在城市内穿行,尤其是阪神电铁路过甲子园时候还有很多兴奋。正当讨论尼崎市也算是挺大的城市来着,马上火车就就进入真正大城市大阪的市区了。

梅田可能是最考验脚力的地方,不只是阪急department store和地下街好大好逛,还因为火车站出来无论是到地铁站东梅田还是西梅田都要走好远。

东梅田站往东两站到了目的地天神桥町六丁目,出来就是大阪最长的天神桥町商店街,隔壁是阪急超市,而我们的民宿在离地铁站三百米位置,本地小巷,闹中取静。三层联排近新别墅,一楼两房一厅,二楼厨房客厅,三楼两房,住我们几个绰绰有余,价格亲民,是我们日本住过那么多AirBNB里面,最满意的一家。

走出居民区,对面就是Google Map预定好的街坊拉面馆醤油ラーメン 総大醤。不是饭点,但门口已经排上队了。

不是拉面控,但一直觉得拉面是一种很神奇的能代表日本各地风情的舶来品,不止关东酱油九州豚骨北海道味增这些大分类,尤其是地方县市衍生出来黑白芝麻红白味增黑白酱油等,就让人有集邮的欲望,即使关西本不是以拉面出名的。

店铺不出所料的很小,十二个座位大概,店员不出所料的很有元气,唯一墙上慢慢的艺人到访签名才彰显著这家店的与众不同。

选单很简单,汤浅酱油,四十种食材调味的天然盐的和汤浅酱油配鱼介三种,都是完全无化学调味料。另外还有被众多美食杂志美食家推崇的“死前必吃的”炒饭。留着肚子为了下午,就只能忍痛放弃炒饭选择了,毕竟死之前还有大把机会。

自家制面是中细面,酱油汤底是传统京都黑酱油汤,天然盐味汤底会颜色浅很多。几片叉烧一把笋片,摆盘也没有很讲究,怎么看都是最普通的家常水平。

入口,有些震住了。很不一样的汤底,很纯真的味道,虽然没有人用这个词来形容味道。可能是爱屋及乌,连自制面也吃出来居家味道。更妙的是,那一丝柚子香味,与Afuri那种强烈柚子味来平衡浓鸡汤不同,更增添了味道的层次。简单一句话就是,应该是我在日本吃过最好的拉面了。

商店街是大阪一个著名的特色之一,难波和心斋桥的商店街更是好多游客来到大阪必逛景点。天神桥筋商店街虽然没那么出名,但其实是全日本最长的商店街,有2.6公里那么长,全大阪最本土好吃好逛好买的尤其是各种地道屋台也都在这里,当时选住处时候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一心想就在家门口附近随时回来可以逛,但其实每次都太晚回来只逛到了很小一段,要开启全程只能靠下次了。

搭地铁去到梅田,好逛程度让我觉得以后哪里也不用去了就stick在这里就好。

沿着天桥走,走入梅田新地标Grand Front Osaka,除了日本本地一线服装品牌之外,更汇集了众多家居好物,食肆更是琳琅满目。在去觅食路上,路过一家甜品店,还在想怎么会有那么多日本mm排队的,没仔细看也就过去了。

北海道函太郎回转寿司,位于Grand Front Osaka南栋七楼美食街,顾名思义源自北海道函馆。不像其他家比如那么多花巧(比如Kura武藏),但从盘子上一颗一颗寿司可以看出晶莹剔透选料极为新鲜,不是一般的廉价货。标榜招牌食材都来自北海道,感觉似乎全日本对北海道物产有着迷之推崇。看选单选择很少,可以单点,但真的每一件上来都可以看出是用心之作而不是为了凑数。还经常有三拼的tasting dishes,满足胃口不大但一次想尝鲜所有的愿望。大概是三浦三崎港回转寿司水准及以上,也就是回转寿司以上非回转寿司未满,当然价格也不算便宜了。

下楼又路过那家甜品店,还是好长好长的队,仔细看了店名,才意识到,是一直想去而没机会去在东京青山错过在大阪梅田也再次错过的,qu’il fait bon。

回到天神桥筋六丁目,最开心的,还是家门口的超市,有着所有夜宵应该有的东西,还便宜,还七点后打折。

早饭是前一天在超市买好的,虽然小雨,但是元气满满,开始了在日本以来最失望的一天。

Osaka Amazing Pass是前天晚上在梅田买的,免费地铁到天满桥站,离大阪城公园就不远了。

大阪城天守外观是挺漂亮的,但一过桥就很糟心,乱哄哄的。来都来了,拿着pass顺利进去,和一群韩国游客中国游客排队电梯,上去和想象不同的是完全改造成一个披着大阪城外衣的现代化历史展览馆,再加上拥挤的人流,也就无心去仔细多看两眼。

第二个错误接连而来,凭pass可以免费搭乘大阪城御座船,来都来了,就在上面不知所谓地晃荡半天。

赶紧离开亡羊补牢止损,去了心斋桥,就翻入了第三个错误,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觉得脑子坏掉来错地方了,好好的为啥不去万博纪念公园或者鹤见?

然后中午跟风去了老字号三代目的明治轩,说起来蛋包饭虽然在日本发扬光大,但在料理分类中还是被分为“洋食”,很多老店也都是传统西餐店。技术含量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如果做的好可以常上“交岚”节目,做不好也可以很低无下限。不知道是不是处在心斋桥最密集游客区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心情,这顿可能是我吃过最差的蛋包饭了,不客气讲就是快餐店水准,希望只是这家分店招待外国游客招待到如此地步而不是这个牌子不过尔尔。第三个错误。

第四个错误是吃完继续逛难波,和心斋桥一样感觉,来错地方了,好好的为啥不去万博纪念公园或者鹤见。

当然没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定的晚上在附近吃螃蟹。说到这里螃蟹多数人会了有心得的说起“蟹道乐“。但明显,不可能的哈。

大阪かに源螃蟹源心斋桥本店, 螃蟹自助放题,因为门口有大螃蟹招牌很是醒目。虽然他们还有各种其他海鲜和小吃,包括石川县产野菜和大米,但来这里的多是为了他们的螃蟹。按照螃蟹产地不同大小不同分四种价位套餐。

上来之后大盘子里的煮好螃蟹满满当当,拿起剪刀分拆吃,不需要任何调味,有种街边吃小龙虾快感。蟹肉算有光泽且饱满,完全没有冰鲜味道。除了直接吃外还可以在烤炉上烧着吃。走之前看到前台还贴有王力宏到访的照片和签名。

如果不当做一顿proper晚餐只是来像过瘾的话还算是可以的地方。一直不理解的是,大阪并不是螃蟹产地,居然有那么多那么多吃螃蟹的地方,尤其是游客区。看来想好好吃顿螃蟹还是要去石川或者北海道了。

第二天早上同样拿着Osaka Amazing Pass,去到大阪港。凭买ICOCA卡时候换的Kansai One Pass买打折大阪海游馆门票,在门外排了很久的队伍,然后在海游馆里,排了更久的队伍,仓皇走马观花逃出来了。

平心而论,大阪海游馆设计内容都是值回票价的,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成为外国游客打卡点之后,面对汹涌的人潮和各国语言的喧躁,还是宁可去茨城县或者三重县乡下的水族馆,可以真正亲子游体会那一份宁静和用心。

隔壁的Legoland反而是个不错的地方,不只是美轮美奂的模型和4D电影以及娱乐设施,仅是那些无限多的Lego拼块,让孩子可以自由发挥想想象力和同龄小朋友在赛道上一遍遍”赛车“,就很适合在这里泡一整天了。

其实本来是没有大阪烧这样东西的,日文叫做御好烧OKONOMIYAKI,原意就是加入自己喜欢的食材做成饼,可能什锦烧更容易用中文理解。大阪套路是,把所有食材事先和面糊混在一起,摊在铁饼上,再任意加入想吃的料和酱,搞定,适合DIY.

虽然会尽量绕着这些连锁老店,但还是踏入了鹤桥风月的店门,原因很简单,大阪港附近吃的选择不少,能选的很少。

正好是高峰期,店员忙得团团转,点单后等了许久,终于把我们的一个个大碗的食材端上来了。店员们轮流负责铺上铁板,翻,加料等,像工业化程式一样准确。

来自屋台的小吃,吃的是气氛和参与感,如果说多好吃多好吃那有点过了,食材新鲜就满分了。

逛回梅田想吃点好的居酒屋之类,之前计划的备选ABCD都不是分烟的,不太适合带孩子(对日本饭店可以吸菸这点很无奈,逼急了八个月后在东京中野也带着孩子去了不分烟的居酒屋了,坐在门口)。后来到了阪急在想要不要随便找家填饱肚子的时候,看到神座拉面眼前一亮。碰巧那时候排队人还不多,所以不多时就可以入座。

拉面这个话题太难讲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店铺数量,还是派系风格,以致专门有拉面杂志挨家访问评比(我蛮喜欢看的其实),而想用基本上简单的食材做出与其他店不同的味道,则的确是极度苦难的事情。如果说大阪神座拉面是如何如何比其他家好吃,那倒也谈不上,至少进不了我心目中前十;但,的确是从来没有吃到过的味道。

多数拉面老店会标榜自己猪骨鸡骨或者鱼介熬了多久多久的老汤,神座,神祕的汤底,你喝到的更多是白菜味,就是这么简单的,甘甜,清爽,可能相对更适合国人口味了,尤其是来日本平时蔬菜纤维不够,在神座可以一次补齐。略显不够味?桌上还有辣韭菜调味。神座的另外一个招牌炸鸡,有别于其他家沙拉油出品,这里是完全猪油炸出来的,和蔬菜汤底又是绝配。

回去路上在家附近超市又买了一堆当夜宵,住在超市旁的好处。

在日本的最后一个整天,朋友去环球影城,我们一家三口悠闲逛街(来大阪不去环球影城的估计只有我们家了)。

中之岛很小,小到南北线地铁甚至懒得在这里开一站,游人也只是从难波到梅田路上和它擦身而过。来这里本身是为了冷门的大阪市立科学馆,没想到上了岛,市政规划整齐又宽敞,鲜花,品味建筑,以及有素质的上班族,好似回到三个月前的新年年期间在港区肆意轧马路的新鲜感。虽然这里是大阪市役所所在地,周围大手企业总部林立,但,感觉,与岛外的大阪是完全完全不同的两个城市,即使西梅田也没有这种畅快的喜悦。

工作日时候的大阪市立科学馆其实人蛮少的,基本上只有两拨来见学的小学生,好感倍增。

楼下是一个直径26.5米的宇宙剧场,配备Infinium a天象仪和Omnimax球幕电影。整个画面是浅显易懂的介绍宇宙及能源等的主题,让不识日文的我们也能沉浸其中。

买票之后搭电梯直达四楼,然后一层层往下参观,主题涉及宇宙,化学,物理和电气能源。平心而论,装修设施展品硬件都不是很fancy,应该说略微朴素,比起东京台场的科学未来馆。但这又是一个大人孩子都能一起参与玩得很开心的寓教于乐溜娃神地。通过一系列貌似简单的游戏,反应出一个个科学原理,让原本枯燥的理论顿时活灵活现了。

一家人边玩边学开心到忘记了时间,匆匆在一楼cafe填饱肚子,决定趁天好继续压马路,一路边走边逛回梅田。基本上买齐半年需要的油盐酱醋茶厨房家居小物。

一直以为鸣门鲷烧本铺就是元祖店的意思,直到后来看到满街都是“本铺”才知道只是个名字而已。一只一只烧烤的“一鼎烤”技术,师傅会翻来翻去检查如果有瑕疵就直接扔掉。很简单的红豆或者番薯口味,外皮酥焦,来自北海道十胜的红豆,能吃到颗粒感的扎实,从鱼头到鱼尾都能吃到的内陷,不会咬一口只咬到面的尴尬而,而原豆的甜味恰当不过,热乎乎的尤其适合这初春的温度。

带着孩子,尤其是已经玩累睡着的孩子,想临走前无论如何去居酒屋吃烧鸟总怕不分烟地方窄。又回到了Grand Front Osaka,南馆七楼的九志烧亭下午五点时候刚刚开门,还没客人。极小的门面,只有七个座位。

细算下来日本的餐饮大概分两种背景——一类是自营老板父传子子传孙长子继承制,一类是大手企业在控股的连锁经营旗下品牌几十个那种。我们来这家就属于后者,隶属大和串Planning株式会社。有利有弊吧,品控做的比较好一般,也更能与时俱进。选单很专一,就是喝酒撸串,但与一般居酒屋不同的是,可以看得出他们想在串的细节做一些不同的小心思,比如山芋鸡肉卷,寿喜烧番薯,海栗烧章鱼腿和椎茸烧三文鱼等。

其实吃惯了烟雾缭绕备长炭烤出来的居家产品,来试试这些工业化出产,但平时想象不到的搭配出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搭地铁返回天神桥筋六丁目,超市买齐donqi没有的调味料和夜宵,当然还有路边摊上的大阪名物——章鱼烧,回到住所,边吃边收拾行李了。

后记

写在下周就开始第九次日本的第七次的日本,也是第一次的关西,是感情最复杂的一次——一路感受到了山阳的美好,也感受到大阪的种种不适。虽然说关西团结靠黑大阪,但还是和我想的很不一样。大概,都市的话,我还是适合呆在东京用脚丈量23区每条街道吧。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