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有趣的旅行。
这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旅行有两种:一个人的,和多个人的。一个人旅行,自在悠然,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一切都可由自己掌控;多人旅行,需要理解和照顾每个人的想法,在路线方面如此,在其他细节方面亦然。
这次旅行计划的很早,大约在3月中旬就已经敲定,住宿都已订好,交通行程也全部确定。本来这不是只为一个人计划的旅行,但离出发前一周,同伴却不想去了。
于是,我就这样被鸽了。
但是,因为回程的车票没有办法退掉,价格又实在比较高,于是他决定去后半程的旅行。
于是,我被鸽了一半的行程。
但是,相聚以后,他说只想“随便逛逛”,起太早(8点)或多去几个地方打卡(3个),他也不愿意。
于是,我还是被鸽了。
😂😂😂

说这些,并不是抱怨,这只是此次旅行的背景。一个人的旅行,本也快乐。但最初的期盼是两个人,最终走在路上的只有自己,还是不免有几分落寞与无奈。也由此,略带孤独的滤镜笼罩在整个行程中。

回归正题哈哈哈哈哈,这次旅行到底怎么样呢?
只能说,我很满意。😂
概括一下:
日光,一日晴一日雨,传统建筑古朴却可爱;
宇都宫,一瞥地下世界,饺子味道奇妙有味;
左泽,散步于无人旷野,闲聊与日本友人;
山形,独行在寂寥街头,博物馆偶遇印象派与海报艺术;
仙台,擦肩鲁迅大师,沉醉牛舌与松岛海景,谈一谈台湾与大陆;
盛冈,青旅茶话会,聊一聊日本与中国;
弘前,闲逛名城,我在樱花树下吃鸡排;
青森,自行车骑遍全城,邂逅艺术之古与新。

6天的行程,每一天朝八晚六,孜孜不倦地找寻着每个城市独有的亮点,紧凑而充实。或许你会想:有限的时间内去这么多地方,一定很累吧。但如实地讲,只要可以制定好移动路线,利用好各种交通,适时的停顿休息,“累”真的谈不上。

“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就让多年前曾读过的这一句,作为本篇的题记吧。

前期准备

今年,日本新天皇即位,年号也由“平成”改为“令和”。也由此,今年的黄金周也获得了增值,变成了10天。



听闻黄金周期间日本全民旅游度假,我便在3月初开始思考:去哪儿玩呢?结合时间因素并为了避开关东关西两大旅游胜地人满为患的情况,我最终选择了——日本东北。这是一片拥有不少绮丽景色却相对小众少人的地方。
于是,我开始制定了旅游计划。随后,查询合适的交通和住宿。但黄金周期间的住宿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旅馆酒店的价格翻了几番,只有青旅还维持着他朴实的原貌。
黄金周就像一场盛会,一次狂欢,“富家子弟”们自然盛装出席,引人注目,而“青旅”这个穷小子,只是简单打扮,便一同跳进了舞池,选择无视掉那些不重要的…
最终,我在booking上订了其中三日的青旅,又在爱彼迎上选择了两间民宿,搭配着来,可能可以更好地休息。(住宿的情况,后面会讲。)

交通路线

以下是改了三次后,最终的路线图,可以点开看。

和图中不同的是:5月1日早上十点就离开了左泽,在山形市玩了一段时间后,下午就赶到了仙台。
需要注意的是:
1⃣️黄金周期间巴士票卖的也很快,需要提前30天预定。我提前29天预定,最便宜的那班夜巴(7137日元)已经没有了,只订到了10500日元的。我是直接在7-11的自助售票机预定的(全家也OK),方便省事儿。
2⃣️新干线的自由席价格和图中不同,比图中更贵。在4月30日坐过了从宇都宫到山形的新干线后,我就放弃了之后的另一班新干线,也选择了城际巴士。😂

Day 1

第一天,早早地起床,离开家门,前往西千叶站。又是一波“复杂”的换乘,来到了目的地——日光。好在全程电车有座,可能是大家都选择了私家车出行吧。

我最终到达了东武日光站。这个站就在日光站的旁边,两站相距不过百米,但连线的线路不同。在东武日光的案内所里,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有黄金周限时的“两日巴士券”,只需要2000日元,最远可到达中禅寺湖。这样一来,这张券就把我此行在日光所有的目的地都包含了进去,而且比网上查到的到中禅寺那边的往返巴士2300日元还便宜。不过,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一日的,但还是先买为快!
后面事实证明,一日券对我来说应该更合适,因为第一天并没有用到巴士。😂
因为等待巴士的人太多,东照宫位置也才1多公里远,我就直接步行前往。连线车站到东照宫有一条笔直的道路,完全不用担心迷路,但是因为人和车太多,我就稍微绕了一点路,走了另一条街。

这条街离中央街并不远,但是却空旷的很,时不时才有一辆车驶过。

如果遇到的一个神社,门口的旗子上写着“恭祝天皇陛下即位”,真的是举国欢庆。于是,我当天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戊戌变法没有失败,皇帝还在,中国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会不会有更多传统文化得以保留或者得到更好的发展?
来到日本,才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吧。在这里,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了生活,却不显得突兀,没有必要走很远去一个地方看传统,找传统,它似乎就在你身边,内在的外在的都可以感受到。

住在街边的人家院子里种的花,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春天。

走了一段路,路的右边没有了人家,坡下变成了一条河。也许是枯水季,水流量并不大。

路边的一棵樱花树,这是那种如柳树一般的树种,枝条纤细,自然地垂了下来。

再往前走,就到了东照宫的入口处。入口处有一座神桥,神桥下流淌著大谷川。

东照宫以及附近的寺庙群,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体现了这片传统建筑蕴藏的文化价值,也是游人众多的一个原因。

中国龙的形象在亚洲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中国却鲜见这样生动的雕塑,一条龙遨游水中,另一条从口中喷出水流。故事性十足,但又巧妙地和水缸结合在一起。
往前走一段上坡路,就到了山轮王寺。这个寺庙于766年所见,寺庙外观明显具有中国寺庙的味道。寺前栽种有一棵金刚樱,据称有400年的树龄,花瓣为白色,圣洁而美丽。

不过,因为入馆料有些贵,又感觉寺庙内部大同小异,我就没有进去。😂

出了寺门,右转,就看到了著名的“东照宫”。作为日光最有名的地方,游人量也是相当的多。

景区内有很多大树,高大而挺拔,仿若直插云霄,营造了一种神祕而古旧的氛围。

东照宫前的一座塔,也很有中国味道。
当我到达门口的时候,才发现:需要在左边排队购票。😂于是,我就退了回去,站在长长的队伍后面,静静地排著。

看到一只可爱的柴犬,好想撸



Half an hour later…

终于,轮到了我!
这里可以直接用西瓜卡或者pasmo卡进行支付,省的掏钱了,方便

门票大人和高校生一个价,价格还是蛮贵的,2100日元。不过,宝物馆好像并没有看票,而且好像很多人也没买票,所以是不是可以不买我也不知道



走进了东照宫,第一个建筑上就是最著名的“猴的一生”。

第一章:出生。

第二章:学习。母猴教导小猴做人处事的道理,即“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这也就是著名的三不猿🙉🙊🙈

再来一张🙉🙊🙈

第三章:独立。

第四章:成长。蓝色的云暗示“青云之志”。

第五章:好友为伴。

第六章:恋爱。
第七章:成家。
第八章:母猴怀孕,新生命孕育。故事重回第一章。

东照宫内的建筑细节精致,用色典雅,且运用大量兽的形态,传达祝福祈愿之意。

建筑中隐藏着各种雕塑和浮雕,神仙、瑞兽,好多来源自中国古代神话。

这是这里另一副著名的雕塑——眠猫。它象征著天下太平,和平安平。

另一个著名的就是鸣龙,但鸣龙位于药师堂内,内部不让拍照。下图是外部建筑顶上的缩小版。
在药师堂内鸣龙的正下方,敲击木头便能发出“类此”龙低鸣吼叫的声音,因此被称为“鸣龙”。
药师堂内还有中国的十二生肖守护神的雕像。工作人员在介绍的时候便会告诉你:他们来自于中国文化。在日本人们同样有自己的属相。

宝物馆内同样不可拍照,但好像也不需要票。😂

离开了东照宫,再走一段路,就到了二荒山神社。

神社也是有着千年的历史,主要是祭拜这一代的山神。

从神社出来,再走不远,一转弯,就到了大猷院。
入馆料是550日元。下面是入口处两边的神像。

如果说东照宫是“白金”配色,那么大猷院便是“黑金”组合。

院内比较著名的是二天门和夜叉门,雕塑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离开大猷寺,已经是下午三点。而我午饭还没有吃,于是走出景区,去吃一顿特别的。
再望一眼神桥,再看一次这片山。

然后,我就来到了距离景区门口很近的金谷酒店。这家酒店有着百年的历史,其中咖哩饭也是其招牌特色,值得一试。

因为不是饭点儿,所以吃饭的人并不多,进去后,服务员安排我坐下,给了我一份选单。为了满足好奇心,我选择了鸭肉咖哩饭。价格是2100日元。随后,服务员给我倒了水,拿了一个餐盘,上面的纸上介绍了酒店的历史。

大约六七分钟后,鸭肉咖哩饭就来了。味道真的很好,咖哩带有一点点甜味,中间混合了干酪,鸭肉也是软软的,很下饭。

吃完饭,正准备离开时,发现酒店门口的一边还有一家纪念品商店,我发现了一个很可爱的零钱包,上面画满了萌萌的柴犬,正好我也需要一个零钱包,于是,开心的买下啦!价格也还好,1008日元,既实用又好看,nice

吃过饭,我就慢慢往车站走,因为我预定的青旅就在车站附近。走在主干道上,边走边拍了一些照片👇

来到了青旅,名字是Tora,即日语的虎。老板娘的英语很流利,也没有日语口音,很快完成了check in,带我来到二楼的房间。这家青旅一楼是cafe,二楼才是住宿的地方。房间虽然不大,但很干净整洁。住的人也不多,因此格外安静。
然后,我休息了片刻,把行李放到青旅,在街边闲逛。

当我走到山边的时候,看到了茂盛的山林,拍下了这张照片,手机就没电了😂。于是,我就走回去充电。
天黑了之后,我再次走出房子,天空下起了毛毛雨,但完全不影响我散步。
街道上古色古香的灯

藏在树丛里的路灯

日光毕竟是个小地方,没有繁华的商场与高楼,只有古朴的建筑和簇拥著的连绵的山。晚上的街道虽比较昏暗,却格外有意境。

Day 2

第二天一早,七点多起床,望向窗外,雨还不小。我按原计划洗漱check out之后,来到巴士车站,坐车前往华严瀑布。
我的终点站是中禅寺温泉站,几乎一路都是山路,车不停的做着大拐弯,有座还好,站着的话很容易发晕。
根据天气预报,今天日光是要下一天雨了。我到站后,步行了一小段路,就来到了华严瀑布的观景台。奈何山间又是雨又是雾,什么也看不清。只能拍出朦胧的照片

华严瀑布是日本最大的瀑布,风景自然不一般,但遇到这样的天气,也只能感叹运气不够

今天的日光就像是雾隐村与雨隐村的结合,天气打造了这样的仙境氛围,却不给我看清的机会,真是忧愁。
我往回走去,准备去看一眼中禅寺湖。途中遇到了一个二荒山神社的鸟居,没想到离得这么远,还会有它的鸟居。

走过鸟居,穿过马路,就到了中禅寺湖。湖边是灰黑色的石头,我踩着走到了水边。湖水清冽,望向远处,灰蓝色的湖水似乎与天相接,远山若隐若现。

我来到湖边的一个室内观景房,旁边是一家便利店,楼下是船票售卖处。向窗外望去,这样的天气竟也有游客坐船观湖,实不知他们有没有看到更不一样的中禅寺湖。
我在这里停留了大约40多分钟,开始时还会期盼雨会不会停会变小,后来知道等待无望,于是往巴士站走去。
返程的人很多,我在车上一路站着,车持续的左右摇晃,让我有点想吐。
回到了车站,最后望了一眼日光的山,就坐上了去宇都宫的电车。

宇都宫是枥木县的首府,也是经济和政治中心。到了宇都宫,已经是一点多,我就在车站找了一家荞麦面店,吃了一碗面。

然后,我在案内所咨询了一下,找到了一个想去的地方——大谷资料馆。然后,又在JR的绿色视窗购买了新干线自由席的车票。奈何比网上查到的要贵,宇都宫到山形的自由席就要七千多日元。由此我也放弃了后面再坐新干线的打算



然后我出了站,根据案内的提示找到巴士6号站点,我才发现排队的人很多。一度以为自己赶不上下面这一班车,但是是我多虑了,只不过站着而已。

宇都宫站附近就有很多家饺子店,要说吃饺子宇都宫也是第一。
然后,我就乘着巴士到达了大谷资料馆。这里曾是挖掘大谷石的洞穴,后来停止挖掘后,被打造成一个地下空间,供人们参观游览。
买了票,800日元一人,就跟着队伍走进了地下观光区。

地下温度稍微低了一些,但也说不上冷。

里面有一些雕塑,石块以及墙壁,在各色的灯光照射下,呈现出独特的观感。但奈何iPhone 8p的夜拍能力有限,所以很多并没有拍出感觉。

地下空间的观光大约只需要一个小时,回到地面后,参观了真正的资料馆😂,但其实记录的主要是挖掘的过程和方式。

参观完毕,我又坐上巴士回到了宇都宫站,准备在车站附近的“宇都宫饺子馆”吃一顿饺子。排了十几分钟后,我坐到里面,点了一份饺子“全家福”,十个饺子,十种馅料,十种味道。但没有一种和中国的味道相同😂,可见日本人对饺子进行了颠覆性的一些改变。
味道嘛,我就不评价啦,大家有机会自己去尝一尝。

本来是“舒服不如倒著”,愣是被写成了“舒服不如倒子”😂😂😂
吃完饺子,我就匆匆进站,搭上了宇都宫到山形的新干线。虽然是自由席,但车上人也不多,座位完全够用。

第一次体验新干线,感觉和国内的高铁差不多,又稳又快。
一个多小时后,我就到了山形。因为五十分钟后还要再坐车到左泽,所以就在这段时间在山形站里和周围逛了逛。
这是可爱的山形吉祥物,侧面和山形县的形状相同。要不是贵了点儿,一定会买一个

在山形的案内所里,看到一本秋田的介绍手册。可爱的秋田犬,一样很招人喜欢。本来这次旅行是有秋田的,后来因为预算问题被迫删除,这次留学期间可能也不会再来了,不免觉得有些遗憾。

之后,我便坐上了从山形开往左泽的左泽线电车,终点站便是左泽。
据说山形县是农业大县(如同山梨县),经济不算发达,甚至在日本属于比较穷的地方。在电车上也可以看得出来,电车内部比较简陋,且本该贴满广告的地方却空空的。

车上人很少,无聊地在车上自拍一张。

到了左泽站后,爱彼迎上的房东早已等候在站外。房东载我从车站到她家,根据提前说好的是1000日元。因为她家离车站确实还有好一段距离。房东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阿姨,有一儿一女,都在东京工作,她的丈夫是一位农民,家里的农田里种著各种水果。她的英语还算标准,她和我说:她是千叶市的人,但后来因为相亲认识了山形县的爱人,于是才来到这边。她的女儿是一位美甲师,自己的指甲就是她女儿帮她做的,她自豪地和我说著。
开了一段时间,终于来到了她的家。她的家是那种改良型的民居,很多设计顾及到了留宿者所需。她在当天要接待9位房客(原为10位但同伴没来),有一个三口之家,一个四口之家,还有我和另一位日本的女生。两组家庭都是开着私家车来的,不需要接送,而那个女生明天早上10:11要在左泽站坐车离开,问我是否同行。我因没有计划明天的行程,只好说明早再作答复。
因为是一个人,我也就独享了整个房间。虽然是榻榻米,但房间很暖和,温度合适。房东还为我准备了零食以及毛巾,浴巾,浴衣。服务还是很赞的。
我放好东西后,来到一楼的客厅,和房东夫妇俩聊了一会天,和他们一起看电视。他们说:几年前他们招待了一位北京大学的女生,学习好,人也长得漂亮,至今印象深刻。他们问了我的暱称,但是却发不出“果”的读音😂。
十点多的时候,我便去洗澡以及洗漱。回到我的房间后,我拿着在山形案内所得到的地图和介绍,决定了明天要去哪里以及交通路线,明天确实可以一起坐车。
夜已深,伴着窗外传来的潺潺流水声,我睡着了。

Day 3

早上七点半左右,我起床,拉开窗帘,虽然天上云还是很多,但总体来说算是晴朗了。我下楼洗漱,在门口发现了一张纸,是一张账单,一共2800多日元,包含了车站往返的车费以及早餐。

今天的早餐是传统的日本料理,很有日本特色,我也是第一次体验。鱼的味道咸咸的,可以带刺吃,鸡蛋甜甜的,还有不知名的蔬菜和一小半苹果,主食是米饭,日本人真的很爱米饭了。

吃完饭后,房东阿姨带我参观了她家的一个特别的房间,里面全是日本传统元素,虽然我最后也没搞懂这个房间是做什么用的


,但还是感到很满足。

阿姨主动提出帮我拍照。

在客厅,我碰到了那位日本女生,我告诉她我决定和她一起走。然后她问我要不要在附近再转一转,我欣然同意。

左泽也是乡村,这里人烟稀少,举目四望,皆为田野或森林。我和她一会儿英语,一会儿日语的交流着😂。和她的交流中我才知道,她已经毕业工作两年多了,如今在东京池袋工作,大学时学的是会计专业,现在也在银行上班。此次旅行她不去任何大城市,全部都是乡村,希望通过这次小长假好好地放松一下。
她还说她喜欢迪士尼动画,也去过很多地方,想去中国看熊猫。我告诉她中国旅行很便宜,物价也比日本低,也给了她邮箱,如果她来中国,可以来找我。
我们还聊了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走在田间小路,边聊边欣赏著路边的景色。

偶遇一只柴犬。

一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家中。拿好行李,房东载我们回到左泽站。
左泽站也蛮小的,从这里到山形也要单独买票,不能用西瓜卡。
我们在车上还在聊,不过到北山形站,我早她一站提前下了车。

左泽到北山形的车票是500日元。

北山形车站离山形站并不远,一站的距离。但途中经过山形城公园和山形美术馆,于是我徒步前往这两个小景点,再徒步前往山形站。

山形市虽然是山形县的首府,但也称不上繁华,感觉只是一个小城镇。

走了一段路,终于来到了山形美术馆。它的对面就是山形城公园。
这是美术馆前的雕塑👇

美术馆的门票并不贵,常设展为日本书法,绘画与雕塑。特别展碰到了两个,一个是欧洲现代主义的画展,有立体主义,印象派多种风格(不让拍照);一个是野口久光的作品展。

“闲从世外观今古,懒向人间问是非。”怎么就成了“间从世外观今古,懒向人家问是非”了呢?😂 日本人还是对汉字缺乏深刻的理解啊…
野口久光是日本的海报艺术家,手绘版海报都很经典。他画过很多西洋的电影海报,比如说哈莫雷特(下图),罗马假日,安娜卡列妮娜,四百下(下第三图)等等。从海报上可见他扎实的人像绘画基础和构图能力。

离开美术馆,来到对面的山形城公园。这里已是遗址,旧的城堡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之中。

山形城公园的绿化还是很好的,园内一片绿色。

之后,我便回到山形站,坐着电车去往仙台。
仙台市是宫城县的首府,是当年鲁迅留学来过的地方,也是整个东北地区最发达的城市。对于中国人来说,仙台无疑有三宝:鲁迅、牛舌和松岛。鲁迅是中国近代的大文豪,牛舌是当地名小吃,松岛则是日本“三大景”之一。
我到仙台的时候,也才2点多。于是,我决定:今天去仙台城公园看鲁迅,明天去松岛看海。于是,我从仙台车站出发,到国际中心站下车。国际中心站出来,就看到了羽衣结弦的纪念碑。想当年这两块碑上的Olympic还拼错了,但现如今已得到了更正。

在地铁上,我看到了仙台博物馆最新特别展“猫展”的广告。对于如此爱猫的我,怎能抵挡如此诱惑?于是,我就决定先去博物馆逛一圈,幸运地发现博物馆和公园离得很近。下了地铁后,我跟着导航往博物馆走去,途中遇到一些古老的城迹。

在公园的边上,和博物馆交界的地方。我终于看到了这里的鲁迅像。鲁迅老先生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想必也无需我在此赘述,面对先生雕像,曾经学过的课文,读过的文章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这里的碑和雕像是中国绍兴市政府赠予的,也是两市友好的证明。

之后,我便来到了仙台博物馆,买了票走了进去。博物馆的内部还是很现代的,导视做的也很好。

我先去看了猫展,但除了第一个展馆之外,其余都不让拍照,甚是可惜。展览的内容分为:猫,猫与人,拟人猫,猫的神话,猫妖,这里也有猫,猫的雕塑,招财猫等。前半部分都以画(浮世绘)为主,后面为立体的艺术品。

总体来说,展览的内容还是很棒,辛苦博物馆负责人蒐集了这么多与猫有关的作品。出来后,我还逛了一下纪念品小店,买了一只可爱的小招财猫。

这是目前看过最良心的特别展了吧,很值!
常设展则是关于仙台的历史,我简单参观了一下。
之后,我便去往边上的仙台城公园。仙台城公园还是蛮大的,并且是一个小山,坡度是比较陡,走上去还是要费一些体力的。
到达山顶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神社。穿过鸟居,来到平台上,就可以看到公园的标志——伊达政宗雕像,这位曾经的城主。

站在山顶,可以观赏整个仙台城的景色。可以看到,高楼还是蛮多的。

神社前也有很多人排队参拜,日本人对于神社真的很有执念。

下了山,我徒步前往今日的住宿地点——榉树宾馆。途中遇到遇到一家罗森,本来只想买水,但看到了写有日本新旧年号“令和”“平成”的糕点,想到当天就是新年号的伊始,就买了两个尝尝。

来到榉树宾馆,check in的时候发现店员是一位台湾的小姐姐,笑容很阳光,很耐心地为我介绍了设施。然后我在床上休息了片刻,换了衣服,决定出去吃牛舌啦。

台湾的小姐姐给了我一份牛舌地图,并为我推荐了一家牛舌店,名字叫“一隆”,她说“好吃不贵”。不过,我在用google导航的时候,手机提醒我它今日可能不开张,我心想:这是黄金周,肯定不会关门吧。于是,我向餐厅走去,餐厅位置也不远,三百米的距离,不过,到了才发现:是真的没开门…

这么好的赚钱机会,老板还是选择了该休就休,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我不可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了寻觅美食的机会,于是目标转为它的一家分店。分店的位置位于国分町,这里是仙台的美食一条街,自然牛舌的店也不少。

跟着导航找到了这里,分店位于二楼,真的很隐蔽,而且和楼下那些排队的人好长一大截的店完全不同,这里根本没有人排队,进去就直接坐下了😂。

这里的感觉就是那样一种小店,位置不好,面积也不大,但味道却不错。于是,我点了一份牛舌定食,税前是2200日元,税后就是2376日元。旁边坐着一位大叔和阿姨,两个人聊得很开心,似乎也和老板很熟。没一会儿,套餐就上来了。牛舌,米饭以及牛肉汤。牛舌比我想象中的要大,量也多,味道香而不腻,有嚼劲但不觉得硬,配合各种佐料,真的一级棒!

饱餐一顿后,我回到了青旅。
晚上在一楼的开放区域,我看到还在前台的台湾小姐姐。也许是总算遇到了会说国语的人,也可能是她的性格阳光外向,我们聊的很投机。从日本的生活,文化,到两岸关系,她给我讲了日本交际文化里的“建前”和“本音”,简单来说就是“场面话”与“心里话”,在中国人看来可能虚伪、两幅面孔,而日本人却同时秉持着这两个。她说:大陆人和台湾人应该要先做到平视,然后是理解,才可以谈政治。而现实中无论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都存在着一部分人对对方怀有误解或敌意。很多人在自己并不了解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情况下,就莫名其妙地喜欢对其下定义,贴标签,在我看来肤浅而可笑;以客观的,变化的眼光观察和思考,才有可能会给予你一点机会去发现些什么。
旅行的意义,不仅是拉宽了我们的视野,也在慢慢地教会我们怎样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认识问题。感谢相遇,尽快“相逢太短不等茶水凉。”

Day 4

第二天一早,我准备朝松岛进发。我需要先去仙台车站坐40分钟的电车。
青旅到车站的距离也不算远,于是我步行前往。

到了仙台站,才第一次看到了其外观,不同于一般黑白灰的配色,棕色的外墙削弱了现代感,倒有几分古朴的气息。

几分钟的原因,我错过了一班从仙台到松岛海岸的电车。下一班还要半个小时,于是,我就到案内所咨询了一下城际巴士票哪里有卖,打算晚上坐电车到盛冈,因为新干线太贵啦


。工作人员给了我这个地图,巴士售票处离车站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走了五分钟左右,到里面买好了直达盛冈的车票,3000日元。

然后,我回到车站,坐电车前往松岛海岸。因为放假天气又不错,车上人很多,我一路站着到了松岛。

松岛海岸是一个小站,不过离景点很近。松岛站是松岛市的中心站。
在车站的马路对面,就看到了松岛船票的售票处。因为庆祝更换新年号,船票便宜了500日元,由原来的1500降到了1000,顿时感觉松岛真的很良心。

走过一小片海滨公园,就到了乘船的码头。排队的人很多,船半个小时一班,一次观光大约50分钟。

天上虽然云很多,但依然掩盖不住天的蓝。
大约等了十几分钟,我们便坐上了船。船的二层的非座位区,是观光区,需要额外支付600日元。不过,一层的船尾非座位区则不收费。我站在一层的船尾,单手抓着扶手,船载着我们驶向大海。

松岛,是一群群长满松树的小岛,零散地分布在这片海域。海水冲刷,海风侵蚀,岛露出水面的岩石有着条带般的纹路。乳白色的岩石上生长著茂盛的松树,千姿百态而各具风情,就如同大自然种养的盆栽。

船愈行愈急,海风夹杂着海水,朝船上打来。

云朵,仿佛空中的松岛,一片接着一片。大海和天空,各自演绎著自己导演的剧场,引观众船上默默叫好。

船归港,港口对面的街有着各种当地美食。这个是当地名小吃:笹かま,是一种鱼糕,100日元一串,可以自己体验把它烤熟。

我又在这条街吃到了山形县产法国香梨冰激凌,味道超好,和一个硬硬的当地烧饼。

在一家纪念品商店买了一个宫城限定的武士造型的小丸子。

不远处就是五大堂,上去瞧了瞧。

然后出来的时候,又尝了当地的毛豆冰激凌。

再走了一小段路,看到了瑞严寺的石碑。就往里面走去。

路的两边是几棵高大的树。

由于最近佛教建筑看的太多,也就没有特意走进去寺里。
于是,我往车站的方向走去,半路遇到几个海鲜烧烤店,然后便自觉的站在队尾排起队。

不加任何佐料的生蠔,很新鲜。

到了车站,又是刚刚开走一班,留我在站台上无聊地等待。

回到仙台车站,时间也才三点多,打算再去看一下瑞凤殿和东北大学。在车站坐巴士,来到了瑞凤殿所在的山脚下。

开始一点一点爬山,丛林掩映间,光透过树叶洒下来。

然后,突然一个寺庙出现在眼前。看外观感觉寺庙有些年头,建筑上一些细节也是刻画的很生动,一瞬间我以为这个就是瑞凤殿。

如此细腻的雕塑,不禁让人称道。

不过,走了出来,我才发现:它的名字是正宗山,瑞凤殿还需要再往山上走一段。

就离正宗山不远,看到了自助取用的登山杖,我便取了一根。不过,好像并没有怎么用上。😂

其实,山并不高,很快就到达了瑞凤殿的所在,门票是550日元。

瑞凤殿是仙台藩始祖——伊达政宗的陵庙。这里曾在1945年被美军炸毁,现在看到的是复原后的建筑了。

这个陵庙并不大,只是上面的装饰与浮雕比较精致贵气,有仙女,凤凰等。

再走一段路可以看到第二代第三代的陵庙——感仙殿和善应殿,装饰不如瑞凤殿,且两个陵庙挤在了一起。

离开瑞凤殿,走下山,我就前往不远处的东北大学。
这个就是东北大学的正门,👇,小到几乎看不到。😂

学校很小,路也比较宅。沿着主干道走了一会儿,又看到了鲁迅先生像。鲁迅先生青年时曾在仙台医科专门校(现已并入东北大学)求学,后来弃医从文,回到了国内。

学校真的很小,十几分钟就可以慢悠悠地把主干路走完。

从东北大学出来,我往仙台站走去,打算顺便在路上解决掉晚餐。

来到一条商业街,路口同时看到了日本三大便利店——全家,7-11,罗森。

我在路口的一家松屋吃了晚饭,咖哩鸡的味道还不错。

我在这条街边走边逛,掐著时间在巴士发车前赶到了站点。

做了两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盛冈。盛冈是岩手县的首府,但称不上是旅游城市,于我来说,是途中的一个落脚点而已。九点的盛冈站人不多,风却很大。我跟随导航来到了今晚的民宿——茉莉卡旅舍。旅舍并不大,房间也比较小,住宿条件很不一般,早上洗漱也没有热水。
但当晚的最好记忆就是在客厅和一众日本朋友聚在一起,聊动漫,聊旅游,聊谋生的饭碗。其中,难忘的有两位,一位是金泽的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十分有亲和力;另一位是来自神户的净水厂工程师,他英语还不错,而且去过很多地方,照相技术也很好,他也很愉快地不时地帮我翻译。还认识了学过汉语的小学日本语老师,从台湾移民到日本的大叔等等。
不过,到了晚上可就有些头疼了,有一个大叔鼾声如雷,害我只好到厕所拿厕纸做成耳塞塞进耳朵里,最终才勉强睡着。

Day 5

第二天八点多,我醒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离开了,没想到连句再见都没有机会说。我收拾好行李,告别了这里。

青旅的不远处是一个学校,放假的时间里孩子们还在训练。

我走回盛冈站,想先把到弘前的巴士票买下。但现金也不够,我决定先去逛盛冈城公园,回来在途中取钱。

盛冈站到盛冈城公园的距离也是标准的1多公里远。我走过一条河,看到远山,山上的雪如披肩一般,增添了几分优雅。

不一会儿,就走到了盛冈城遗蹟公园。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过去的城堡已经不见,如今变为普通的公园。

公园里可以感受到各种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公园里有很多樱花树,但大部分花已散去,只有几棵晚樱撑起了门面。

公园的旁边有一个樱山神社。

然后,我去到不远处的另一个地方——石割樱,顾名思义,就是一棵从石头的缝隙中生长出的樱花树。
还是晚了一步,樱花已经快掉光了。

之后,我便慢慢地走回盛冈站,在全家取了钱,买了午餐,在车站买了去到弘前的巴士票。重点说一下,这里的巴士票竟然有学割,从3000日元降到了2400日元。太良心了,哭了



然后,我就坐上十一点多的巴士,奔向弘前。

在全家买了寿司和鸡肉卷作为午餐。

中途停在花轮市的服务区。

一点多的时候,巴士抵达了弘前站。弘前隶属于青森市,最著名的就是苹果与弘前城。

站前一男一女手持苹果的雕塑也是很逗🍎

二话不说,我就奔向弘前市可以说唯一的景点——弘前城公园。唉,又是逛公园的一天呢~

又是标准的重复的一多公里远的距离,我从车站走到了弘前城公园,公园本身没有门票。此时的这里是赏樱的好去处。区别于在东京千叶看到的樱花,这里品种更多,白色,深粉,浅粉,甚至还有淡绿色的。

初音未来实力冠名

公园里很多人野餐

再往前走一段,就会看到祭典标配——美食一条街,这里的美食种类很全,价格也不贵,值得安利。

再往公园深处走去,就到了弘前城天守阁,入园券310日元。

青蓝色的屋顶,鱼尾翘起,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可爱的城堡。

弘前城边的绿樱

来日本以后才发现:红色和绿色的搭配,也可以很美。

离开公园前买了一个苹果冰激凌,这个就比较水了,一吃就知道不是果汁做的了。果园里还有写书法的,吉他弹唱的学生,以及耍猴儿的。

从公园出来,来到马路对面的一个物产观光馆,其实就是卖纪念品的地方。

关羽的花灯👆
返回车站的途中,路过了青森银行纪念馆,这欧式的建筑,在路上格外的显眼。

弘前城公园虽然有名,但这个城市却说不上发达,街道比较朴素,每个店铺也比较小巧。
途中遇到的苹果雕塑👇

回到车站,我就坐上电车,来到了青森市。在青森市的民宿住下后,利用房东主人提供的旅游手册,查到了附近最近的自行车租赁地点,圈出市内明天想去的地方,打算明天开始一日自行车之旅。

Day 6

早上起来,我便走到了离我住的地方很近的青森hotel借自行车。青森站也有租借点,或者可以在青森站的案内所咨询查询租借的地点。

300日元一天,承包了我一整天的交通,感觉真的很划算。青森的小橙自行车,let’ go!

首先第一个目标是栋方志功纪念馆。栋方志功是日本著名的版画家,他也是早期开始现代版画创作的艺术家。

一路跟着导航骑了一会儿就到了纪念馆,忍不住感叹有了自行车就是爽。纪念馆外是一片日式庭院。馆内很安静,展览的部分并不多,但都是其比较有名的画作。他的作品有的很传统,如杜甫的诗句,佛教的罗汉,也有的很现代,如性。看得出来是一位前卫个性的艺术家。馆内的电视上播放着他的个人纪录片,很多人驻足观看。

下一站是青森的海边,以及观光物产馆。中途遇到善知岛神社,骑着车子逛了一下。

距离神社不远,就可以看到大海了。海水是深蓝色的,显得格外深邃。

海边有一个青森县物产观光馆,三角形的建筑十分醒目。

馆内有青森县的各种纪念品,可以慢慢选购。我买好纪念品后,就在海边散步,吹吹海风,看着如此沉静的海,如此放松而惬意。

我往前走去,就看到了睡魔之家,这里展览著青森睡魔祭时的花灯。这里离青森站很近,方便游客一下车就来此参观。建筑造型为红色的“纽带”排列而成的长方体。来到入口,看到今天有三味线的表演。时间是1:45-2:30,而现在只有11点。于是,我决定先去青森县立美术馆,然后再返回来看表演。然后,我便骑着车一阵猛骑。

路中遇到的神社👇

美术馆离青森站有5公里远的距离,我大约骑了30多分钟,才抵达了这里。
美术馆是纯白色的,搭配简单的造型本身就极具现代设计的简约美。

箭头的排列⬆️如一个个点,给予了最简易的装饰。
美术馆内所用的一切字型也是特意设计过的,简洁明了,馆内的导视设计和空间设计也是极佳,美术馆本身就可以当作被观赏的艺术品。

大学生的门票是1200日元(包含特别展),这里还提供有存包的柜子。存放并不需要花钱,当你取回的时候,先前投入的硬币会再返给你。

购好票以后,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你会坐电梯到地下,由地下开始参观,因为参观路线被预先设计,所以你并不需要按下楼层。

这是开始参观后的第一部分,几幅巨幕上的画作。这是少数可以拍照的作品,馆内大部分作品并不允许拍照。

参观的时候播放老鳖的二炮(Artpop),会格外有感觉。
馆内有很多艺术家的佳作,如奈良美智、栋方志功等,因为氛围的烘托、参观体验的营造,让你更能沉下心来,细细观察与思考。
特别展是芬兰著名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展览,名叫“第二个自然”。之前设计史的课上,只学过大师产品设计的代表作,但这次展上还展出了他的许多建筑作品,有幸看到了他的手稿。
看展结束,我准备去做最后一件事情,和大白狗合影。


跟着导视,往那里走去,途中遇到一个蛋型的灯👇

大白狗还是蛮可爱的,闭着眼,不知道它在想些什么。

青森县立美术馆,我一定会再来一次!
参观完毕,我又飞快骑着自行车赶回睡魔之家。在门口买好了票,就到演出厅观看三味线的表演。

演出结束,开始赏花灯。此花灯非彼花灯,日本青森的花灯车上立体地再现了古代的神话故事,颜色鲜艳明快,人物神态逼真,光是看着静止的就可以想像到8月份的睡魔祭,无数的花灯车在街上被人们推著行进时,全场激动欢快的氛围。

花灯车上的故事很多都来自中国神话或历史,人物上比如说关羽,王母,李靖,龙王等都可以看到。

之后,又观看了睡魔祭时乐器演奏的表演。

这三个鼓的声音巨大,可谓是打着震耳欲聋的鼓点。

参观结束完,我就骑着车子,又去到青森物产观光馆。

这次一进门就看到两个小可爱,顿时只想撸猫(?)

我买了里面的心形苹果派,味道也没有很惊艳,但还是为了让自己不留下遗憾。

然后,我去找午(?)餐了,找到了大众点评上推荐的这家店——大西,味的札幌。

拉面的味道真的很不错,面汤里有加牛乳,有一点甜味,料也很足,口感很棒,除了油了一点😂

吃过面,我就骑着自行车回到了青森hotel,归还了车子,然后走路到青森站旁边的星巴克休息,一直到九点前巴士到达。

正文部分的最后,一定要吐槽一下日本的夜行巴士:不舒服,不推荐。它的优点是可能会相比其他交通方式便宜,剩下一晚住宿费。但缺点就是它是坐席,面积不大,所以很难休息好。所以,如果有其他选择,建议不要和我一样体验日本的夜行巴士。

后记

“谁不曾梦想走遍这世界?谁不曾有过不安的感觉?”郝云在歌中唱道。当时的孤独与不安,如今也随着那些难忘的体验变成脑海中美好的回忆。
日本东北六日的旅程,充实而快乐,一个人的旅程,有失也有得。感谢途中遇到的每个和我聊天的人,感谢途中有幸看到很多精彩的艺术作品,感谢自己在孤单中前行,笑着,走着。当然,还有读到这里的你。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