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

Hi,我又来了。俄罗斯的印象还未淡去就马上接上日本的行程了。大城市里的时间走得飞快,一不小心就过了大半年。匆匆数十载在历史、在人类史中不过沧海一粟,就如旅行的日子在人生中一样,深刻且短暂,这稍纵即逝的快乐我也想让它定格和停留,所以便有了照片和游记。

我对蝉说:他日再见,要等来年。蝉对我说:他日重逢,要等来生。我说得天真率性,从容不迫,是因为我的生命漫长,漫长到足以令蝉惊讶;蝉说得侷促不安,拘谨刻板,是因为蝉的生命短暂,短暂到足以让人忽略。我的一句“他日再见”,对于我来说,只需要静静地等上一年;蝉的一句“他日重逢”,对于蝉来说,竟需要默默地等上一生。我没想把话说得风轻云淡,蝉确实把话说得悲壮坚定。旅行快乐之于我,就像这只蝉,短暂匆忙却又精彩无比,每一次结束之时便如一只蝉坠入生命的尽头。

话题扯得有点远,回到正题。时间那么刚好,在六一儿童节当天飞东京过节。俄罗斯回来以后除了预订酒店外,并没有过多安排行程,就大概地看了看然后就出发了。当天早上早早地在皇岗口岸集合,然后就坐车过关去香港机场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就到达了香港机场,办理完check in,静静等待。

还未赶上高考后的出行高潮,所以香港国际机场人数还是不多的。

登机前先把肚子填饱,这是机场的一家西式餐厅,味道也就中规中矩。

对面这个就是本次出行的小伙伴,一个集财富和骚气,噢不对是帅气的男人,L丹。



哔哔哔 准备登机了噢

蓝天白云下的HK EXPRESS的大机身

这个是日本的入境卡,参照下面这张图里的资讯填写就ok了。

这次的行程是东京和大阪各三天

下图是通过实际行程走出来的路线规划,对比起按地铁线路的远近来安排,省时不少,而且可以一次性不回头的走完并最快回到酒店。




:以上是住宿酒店安排在东京墨田区和大阪心斋桥附近的路线规划,非此住宿安排又没有方向感的朋友们请谨慎参考。(日本街道和城市轨道交通纵横交错,而且偏性冷淡风的装饰极其难以区分,方向感不佳的建议住新宿附近。大阪相对要简单些,住宿方面可选择性比较多。)

交通及住宿资讯

来到日本,最困扰你的就是出行和住宿了。密密麻麻息如蛛网的地铁线路图,错综复杂的铁道轨道图,穿行于居民区与市区的电车图,林林总总,互相交错,特别在日语的标记下,更是难以区分。在这三条线路里还有分快线和慢线以及公共汽车接驳点,熟悉的人看到的是方便,初次去的人就是蒙圈。

不信的看一下我在爱彼迎订的东京民宿,它的路线图就已经和迷宫一样,好在我拥有一流的辨认能力,通过标记物辨认法顺利到达酒店,日本的交通复杂程度远超你们想象。不过即使是路况复杂,我在这里还是要推一波这家酒店。同等价位下设施最齐全的就是这家,里面的生活设施比你家里的只多不少,而且卫生做得不错,环境相当的安静,如果你不介意转多一次线,那么这里值得你拥有。

这一家值得五星好评,特别它离道顿崛的购物街只有一条马路之隔,走路五分钟内就是地铁站。当你血拼杀红了眼的时候,两个地铁站都足以摧毁你的心情,而它能最快让你回到酒店惬意的家。楼下有两家便利店,热爱便利店的人方便至极。最最主要的是酒店、旁边的购物商场都有预约直达机场大巴的服务,最后一天大包小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是多么和蔼可亲。

下面这张图就是东京的地铁线路图了,接近20条线路看得还习惯嘛。除了地铁线路以外还有列车和电车,最直观的就是我们找人问路时,一些远的地方它们当地人都不一定熟悉,可想而知东京的复杂。

下面这一张是接驳地铁站的电车线路图

日本最贵的交通莫过于新干线,东京到大阪就接近一千块人民币了,去日本衣食住行的价格刚好从后面反过来,不过极其的方便倒是真的,20分钟一班车,3个小时左右就到大阪。它还有其他两种稍微慢一点的列车,票价在800和500左右。

下面这张是大阪的地铁线路图,看起来是不是比东京好多了呢。

整个大阪的观光和游玩地点都非常近,不存在绕路或者走错的高概率事件。

小红书推荐的大阪一日游卡,非常实惠而且不用自己操心,建议购买。

最后是总的花销,交通加酒店占去了花费里的一半,可想而知日本的交通和住宿有多么贵。

抛除完购物的费用,7天也才8000元,其中将近6000元是在交通。



买的东西包括鞋子、IQOS、包包、手表、香菸和酒还有面膜零食总共加起来4800左右。

西瓜卡和达摩卡就不多说了,淘宝上直接买就是了。买完以后里面大概一百多块,7天下来坐地铁是肯定不够的,怕麻烦的可以落地后充值个几百。接下来就轮到本次行程的介绍了。

东京こんにちは

在飞机上飞快地度过三小时后,飞机平稳地降落在了东京成田机场上。迎接我们的是天边美丽无瑕的夕阳,夕阳下是整洁干净的机场,上面停放著一辆辆接驳巴士。入境办理非常的快,第一印象是非常的严谨和高效,第二个印象是老龄化太严重了,里面的老人工作人员占去了6成。

出来后凭借著GOOGLE MAPS和手势英语,经过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转线和步行后,终于到达酒店。

架设在居民区里的电车轨道,此时邂逅的都是刚下班的人群。

收拾好行李后,马上洗漱进入梦乡。Zzzzzzzzzzz

曳舟

东京暴走的一天

美美的一觉睡到天亮,听说小伙伴失眠了。不得不说日本的居民区安静得难以想象,整晚听不到狗叫或者人吵闹的声音。早上起来是舒适整洁的街道,行人和居民都在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的事情。

这是一个早餐都可以不吃的造型骚气男人



在便利店里匆匆搞定了早餐以后,便开始寻觅东京之旅了。

井然有序地穿梭在都市之间的绿皮火车

一番问路和辗转后,朝第一个目的地浅草寺越来越近。

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寺院的大门叫“雷门”,正式名称是“风雷神门”,是日本和浅草地区的象征。 相传,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捞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观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佛像,这就是浅草寺。其后该寺屡遭火灾,数次被毁。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群寺院,并成为附近江户市民的游乐之地。除浅草寺内堂外,浅草寺院内的五重塔等著名建筑物和史蹟、观赏景点数不胜数。每年元旦前后,前来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

今天的浅草寺没有节日,多数都是外国游客,见不到穿和服的人,这里保留了寺庙最原本的样貌。

我们匆匆拜完以后就准备走了,准备去上野公园。毕竟没有节日和活动的浅草寺有点无聊。

来到上野公园,发现它是一个坐落在都市里的森林公园。旁边就是东京的高楼大厦,整个公园非常大,里面有寺庙、博物馆、演出馆。

面积有53万平方米。上野公园是日本的第一座公园,历史文化深厚,景色秀美。在上野公园门内,便可看到明治时代大将军西乡隆盛的铜像。1650年修建供奉德川家康的东照宫,建筑宏伟,参道两旁还有95座石灯笼和195座青铜灯笼。园内最大的湖泊不忍池是无数鸟类迁徒停靠的地方,湖旁分布有大佛宝塔、五条神社、民俗资料馆、博物馆等。每当春季,樱花盛开时,这里是最佳的赏樱地点。

先在公园外来一波装逼照😳😳

樱花盛开的季节里,稻荷神社就是粉妆素裹的。

神社门口都是拍照的人们

神社里有一个舀水净身的,还挺好玩的。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再漱口…然后我也忘了哈哈

来几张装酷的样子

神社里有各种好看的装饰

和很多旅游胜地一样,同心锁随处可见。

准备不知名活动的寺庙主持??

小桥流水人家,绿野仙踪公园。

公园里还有露天剧场的表演,吸引著本地人和游人的观赏。樱花季过来这里的景色会更美,和服和盛景连成一片。

离开上野公园,我们就往潮流胜地赶去了。涉谷和原宿是东京逛街的地方,这里能淘到很多绝版球鞋和联名款,也能发现很多以前很复古的服饰,街上更是日本的潮流街拍胜地。

首先看到的是涉谷的动漫和游戏机🎮画面,涉谷真的是流行和游玩的天堂。

躲藏在现代建筑下的流行趋势和游戏狂潮

来到这里就能看到很多日本的年轻人了,死宅和打扮前卫的女孩混成一片。

这里不高的大楼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广告牌,这也是涉谷的一大亮点。回想起童年的数码暴龙,取景也几乎是一模一样。

从70年代的文化热潮、80年代设计者服饰品牌热,直到90年代可选精品店(随着单一品牌的精品店、百货店的集客力的下降而兴起的、由店主选择收集的多品牌精品店)、专放艺术水平较高或有争议影片的小电影院、涩谷诞生的少男少女流行音乐席卷日本乐坛,涩谷总是站在创造、传播流行的最前线,在世界范围也是屈指可数的城市青年新文化发祥地。运用多媒体和数字网络行动的中小企业又集结到了环绕涩谷的地区,这里作为高技术地区也受到了普遍的瞩目。鳞次栉比的音乐制品店,装束入时的青少年,情调优雅、布置可人的新型咖啡屋、电影院、俱乐部、酒吧,交错成一幅现代都市图画。一个集结了国际文化和娱乐、涌动着高技术的能量、充满了青春活力的街区,这就是涩谷。

中午在矶丸水产解决完后,就准备逛街了。涉谷里有很多商场,里面能找到不少好吃的餐馆。

涉谷有一家adidas的旗舰店,分为三层,这两张图都是它们的海报,主题是足球的元素。

看过这个海报你就会明白日本的潮流起源和底子有多根深蒂固,早几年大家模仿的日系穿搭就是由这里发源起来的。

这个小哥是我很佩服的,说话和打扮都像一个正宗raper,对于日本的潮流文化是张口即来。特别是他讲的smith和贝壳头的发展史,比百度百科还要详细,如果你遇到他了,请听他rape一段你感兴趣的adidas或者日潮文化,你一定会感到震惊。

这就是日本和国内的不同,国内的品牌更多的是销售技巧和促销,对于文化的理解并不多。但是要穿好一个品牌,除了搭配和身材外,文化认同和匹配也是很重要的,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人,服装代表了什么。

外面看这家店非常的现代风,银灰色的格局再加一个色彩斑斓的显示屏,占据在涉谷的中心地段,说是一个显眼的地标也不为过。

涉谷和原宿就在附近,走路的话10来分钟能到。如果说涉谷是逛街的潮流胜地,那么原宿就是各类限定品和联名款的淘宝街,各类被炒得飞天的鞋子、球鞋、包包你都能在那里发现,还有很多一些小众品牌但又很好看的也在原宿里。

涉谷

茅台已经登上了东瀛的地盘

去往原宿途中,发现了这些可爱的植物摆设。

原宿,是东京都涩谷区的一个地区,范围约为明治神宫、代代木公园、竹下通、表参道、国立代代木竞技场一带,是日本著名的“年轻人之街”,东京时尚的核心祕密,走在这里的每一个潮人和街区里的一切,完美地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时尚生态圈”。

原宿和代官山、涩谷一起被称为是东京街头文化的代表,聚集了很多时尚前卫的店铺和一群追捧它们的年轻人,所以街头的行人就是时尚的载体。

在这低矮的门店里,你可以淘到任何你喜欢的复古球鞋、联名款以及周年纪念,还有很多有趣的玩意。

这一家就是专门的球鞋店,AJ的复古品类基本全有,还有很多限定版的yeezy,喜欢的朋友记得来原宿逛逛。

这里有很多日系的服饰

原宿街头的街景,非常现代和色彩。

这个好像是sony的大楼

广告牌作为装饰是日本街道的一种主流装饰

晚上华灯初上,逐渐亮起的灯光让银座蒙上一层魔幻主义。

优衣库在日本的地位在这里可见一斑,基本都是几层几层的店面,这一家更是一栋6层。日本的优衣库种类非常多,特别是它拥有很多中国没有的品类。

银座逐渐地步入不夜城,夜幕下的银座越发的美丽。

银座(ぎんざ)是日本东京中央区的一个主要商业区,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象征著日本的繁荣,以高阶购物商店闻名。这里汇聚著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街道两旁巨型商场林立,时尚、个性的服饰随处可见,算得上是一个购物者的天堂。
街道附近汇聚有意大利、法国、阿拉伯等地的餐厅,人们在这一条街上,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

宁静而繁华的银座

干净而又整洁

这张照片抓拍是我比较满意的

这家店叫做胧月,一家专门做拉面的餐馆。里面的服务员懂得中文,还有中文选单。(美食篇将会详细介绍😋😋嘻嘻)

这一条街都是餐馆,应该是在三丁目附近。

吃完拉面就去今天的最后一个地方:东京塔

东京塔(日语:东京タワー)是东京的地标性建筑物,位于东京都港区芝公园,高332.6米。东京塔除主要用于传送电视、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波外、还在大地震发生时传送JR列车停止讯号,兼有航标、风向风速测量、温度测量等功能。
东京塔以巴黎埃菲尔铁塔为范本而建造,1958年10月14日竣工,此后一直为东京第一高建筑物,直至2012年2月29日东京晴空塔(634米)建成而退居第二位。世界排名目前在十名开外,前三名为东京晴空塔(634米)、广州塔(600米)和加拿大国家电视塔(553.3米)。
东京塔的颜色为红白相间,是因为航空交通管制规定以利辨识。近年来大众的景观要求提升,铁塔不再有颜色限制,但原有的颜色就这样保留下来。灯光照明则由世界著名照明设计师石井干子设计主持,照明时间为日落到午夜0点之间。灯光颜色随季节变化,夏季为白色,春、秋、冬季为橙色。

东京塔是日本较高的独立铁塔高333米。铁塔由四脚支撑,为棱锥体,塔身被涂成一段一段的橙黄色和乳白色,鲜艳夺目。塔上肩负著7个电视台、21个电视中转台和广播台的无线电发射任务。在高150米的地方,有一个二层楼高的展望台;在高250米的地方,有一个玻璃展望台,在此可以俯瞰东京全市。塔的下部为铁塔大楼,一楼为休息厅,二楼是商场,三楼是一个规模居远东第一的蜡像馆,四楼是近代科学馆和电视摄影棚。

东京塔下看,整座塔高耸入云,照亮了东京的天空。

远远望去,它指引著东京夜晚归来的方向。

上到塔里以后,整个东京的夜景就尽收眼底了。眼前的东京湾坐落在星罗棋布的灯光下犹如一只巨兽匍匐著。

东京湾大桥把整个城市连成一片,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和浮光掠影混成了一道史诗大片。

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今天用剩的日元💴,回到民宿已经是晚上10点了,今天暴走了大半个东京,累得飞起,洗漱完毕后直接Zzzzz

大冒険の御台场

早上起来已经快9点了,吃完早餐先去筑地市场逛逛。日本美食评论家山本益博说:
“筑地市场不是世界第一,而是世界唯一”

多年来,每日清晨,筑地场外市场的各家店铺前,来自各国的吃货们,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只为了趁早吃上一口“筑地直供”。
肉感厚实的三文鱼,甜而不腻的鲜虾,爽脆有嚼劲儿的北极贝……

这一切的魅力或许要再从深夜时分“闲人免进”的筑地场内市场说起。

筑地市场分成场内、场外。
此次搬迁的是场内市场

以鱼贩为主的741家中间批发商通过投标和购买,将食材分送到餐厅和消费者手中。晚上10点开始,运载着各类生鲜的货车,陆续驶进筑地市场。它们是来自日本各地渔民辛苦捕捞一天的战果,也有从其他国家地区空运过来的。这些生鲜统一由筑地的七家大型批发公司负责接收,按照生鲜类别送往不同的地点,根据重量、新鲜程度等标准对产品分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以日本人最爱食用的金枪鱼为例。
每条金枪鱼被标上号,鱼身上贴上写着产地及重量的标签。鱼尾部分被切掉,便于判断肉质的好坏。
凌晨四点左右,金枪鱼鱼贩们,开着筑地特用的电瓶车鱼贯而出,前往拍卖场。

鱼贩们飞快地变化着手势报价,拍卖人连珠炮似的喊出价格,当你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场交易就已尘埃落定。
“非常高效迅速,连机器或电脑的速度也难以比肩”。有媒体评价筑地的拍卖会道。
拍卖会上,室温必须控制在15度。

占地23万平方米的筑地市场,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鱼市、“东京的厨房”。
每天能为2500万人提供食材,日交易额能达到1500万美元。
每天世界上捕获的鱼,5条中就有1条是在筑地交易的。
每年的海鲜处理量达到70万吨,有超过400种海鲜可以选择。
场内一天制冰180吨,用于保鲜。
市场中,每天有工作人员和常客有4万多人,车辆近2万辆……

可想而知,这个市场对日本的重要性。我们在日本吃的寿司和海产,有一大半的原材料出自这里。“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常带着儿子来教他挑鱼
“筑地很重要,没有它,我们就做不成生意。”

能得此赞誉是对它的最高肯定

外市场还可以看到一些新鲜的海鲜在售卖

这里依旧是游客观光的地点,感受它们渔业的发达,对肉质的挑剔,以及对寿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心情舒畅的鱼店老板

这里拥有很多寿司店,现采现卖。

我们在寿司清搞定后,就准备去台场,那个充满童年数码暴龙回忆的地方。

台场离日本市区比较远,要转几次线才能到。

坐海鸥线的时候就能发现越到东京湾,这里的建筑面积就越来越低。

东京湾是日本关东地区的海湾,因与东京接壤而得名,是轮船躲避太平洋风暴的优质港湾。
东京湾,日本本州岛中东部沿太平洋之海口。沿着东京湾西北岸的重要城市有东京、横滨、川崎,西有横须贺市,东有千叶市,南由三浦(西)和房总(东)两半岛环抱,只留一小开口,由浦贺水道进入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土地均已重画,建工业场所和海港设施以为京滨工业地带(Keihin Industrial Zone)的一部分。湾内水浅约仅12公尺(40呎)深。1986年起在湾内建一高速公路,由西端川崎市横越该湾至东端木更津市。大部分公路均由长的海底隧道组成,又加建了一座桥及人工岛。

这里还保留着船业和货柜的露天场地

台场

台场

还记得这个嘛?被选召的孩子大战吸血魔兽的地方,就是在富士电视台的这个圆球上。

远眺东京湾



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从东京湾侧面能略知一二。

台场

幸福摩天轮

滤镜下的东京湾

砖红色的富士电视台

从底下看,就像一个现代城堡一样。

豪华壮阔的东京湾和城市面貌

东京湾公园下有一个自由女神像,这里是拍照的胜地,背靠东京湾和台场。来个戴墨镜的装逼照吧。

阳光正好 微风不燥

晴空朗朗 一望无际

公园下面就是东京湾,下面取景非常棒。

网上找的东京湾的日落 砖红落日配星光点点

这是傍晚的东京湾 繁华落尽的宁静片刻

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东京湾😏😏

看得差不多了就从东京湾回东京市区了,晚上要去感受东京的繁华夜生活。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地点到新宿。

新宿区(しんじゅく く)是日本东京都内23个特别区之一,也是东京乃至于整个日本最著名的繁华商业区。
与商业新都心,东京都的行政中心东京都厅就位在此处,除此之外周遭还包围了许多大型企业总社所使用的摩天大楼,此超高层建筑群是东京地区最早形成的类似区域。东京车站南口方向则是百货公司与商店街云集的商业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有高岛屋百货公司的旗舰店“高岛屋时代广场”(Takashimaya Times Square)与知名日本连锁书店纪伊国屋的总社。
相对于西新宿的现代化与整齐,新宿车站以东的东新宿地区,则是最热闹也是最混乱的传统商业街地区,其中,闻名海外的红灯区——歌舞伎町(かぶきちょう),就是位在新宿区之内。

新宿区位于东京都中心区以西,距银座约8公里,是东京市内主要繁华区之一,仅次于银座和浅草上野。进入5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作为首都东京原都心即原商务中心区(CBD)的中心三区(千代田区、港区和中央区),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政府机关、大公司总部、全国性的经济管理机构和商业服务设施等高度集中,交通拥挤,建筑高度密集。为控制、缓解中心区过分集中的状态,同时结合周边地区发展需要,1958年下半年东京都政府提出建设副都心(即新宿、涩谷、池袋)的设想,并首先从新宿着手。

经过近30年的建设,新宿副都心已经在东京都的西部形成。建成的商务区总用地面积为16.4公顷,商业、办公及写字楼建筑面积为300多万平方米,并形成东京的一大景观,超高层建筑群(共有40栋大厦),其中不乏百米以上的摩天大楼。为实现办公自动化所需的人均办公面积目标(15平方米/人),新宿还将计划建设新的超高层建筑,其中有8座百米以上的建筑。

新宿副都心的经济、行政、商业、文化、资讯等部门云集于商务区,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零售批发业、服务业成为新宿的主要行业,人口就业构成已接近东京都中心三区。随着新宿副都心的开发建设,尤其是东京都部分政府办公机构的迁入,使副都心的魅力大增,各行业更加积极地涌入新宿,首当其冲的是金融业。仅在以新宿站为中心、半径为7000米的范围内,就聚集了160多家银行,新宿已成为日本“银行战争”的缩影。据统计,新宿商务区的日间活动人口已超过了30多万人。由于新宿是东京都的一个交通枢纽,共有9条地铁铁路由此经过,日客流量超过了300万人。预计,随着新超高建筑的完成和12号地铁环线等交通线路的建成使用,新宿的日客流量将超过400万人。

在这蓝天白云下,这里有着最繁华也最激烈的商业竞争。它像一个巨兽,想方设法地掏空来往人们地每一个子儿。

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这里随处可见

东京地繁华在这里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新宿地人口密度高了不少,比起涉谷,这里的游客、上班族数量多了几倍不止,大街上能看到嬉笑地学生,神色匆忙地上班族和略显兴奋的游人。

新宿

日本知名的品牌都能在这里看到它们的身影

蓝天白云下的新宿更是充满现代感

广告牌和宣传海报组成的商业区

这就是和银座驰名的地方—新宿

全球的知名品牌和奢侈品这里基本集齐了

还有很多日本的小众品牌

夜幕逐渐降临,不夜城新宿披上了绚丽面纱。

傍晚地的新宿繁华不减,逛街的人群越来越多。不少上班族也从写字楼出来准备慰劳自己辛劳的一天。

我们去吃一家价效比比较高的和牛,人均300左右,味道却好得超乎想象。

吃完以后,夜幕也已经降临新宿了。万盏灯火交织的繁华马上上映。

钱最大的效果在这里体现得淋淋尽致

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火树银花、车水马龙、繁华不绝

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了歌舞伎町了。歌舞伎町是东京的娱乐中心之一。电影院、电玩舞厅、酒吧等等,从深夜到黎明,人群络绎不绝,是个标准的不夜城。 歌舞伎町位于东京都繁华的新宿区中心地带,分为一丁目和二丁目,即一条和二条。这里紧挨交通枢纽新宿车站,是饮食店、游艺设施和电影院等集中的欢乐街,新宿区政府就位于歌舞伎町一丁目内。

歌舞伎町区内聚集许多电影院、酒吧、风俗店、夜总会、情人旅馆等,被称作“不眠之街”(眠らない街),到深夜依然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合法与非法活动混集为歌舞伎町的独特气氛。
歌舞伎町,为日本东京都新宿区内之町(街廓)名。饮食店、娱乐场所、电影院等之集中地,是日本少数的大型红灯区之一。

歌舞伎(Kabuki)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它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其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歌舞伎三个字是借用汉字,原意为“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后来给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表演技巧。由于歌舞伎的表演深入民间,深受百姓欢迎,日本各地的女子纷纷效仿阿国竞相演出歌舞伎,一些武士为争夺这些女子大打出手,甚至互相厮杀。1629年,德川幕府以败坏风俗罪禁止歌舞伎演出。直到1653年,才允许只有男子演出的“野郎歌舞伎”(日本歌舞伎的原型),女性角色由男性扮演,称为“女形”(也就是京剧中的花旦),到后来逐渐成为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的歌舞演剧艺术。1751-1801年是歌舞伎的全盛时期。以后30年,歌舞伎又完成了人物性格表演上的典型化、个性化和艺术化,表演程式也被固定下来。歌舞伎演员为世袭制。演员父子,代代相继。当时以江户、大阪、京都三市为中心,歌舞伎成了市民喜爱观赏的表演艺术。到19世纪,日本这门传统艺术成为一种越来越古典的戏剧。但是,如今的歌舞伎像中国的京剧一样也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理解和观赏歌舞伎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少。

歌舞伎町一番街

以前有部很出名的电影叫新宿事件,这里也隐藏着很多犯罪的种子。歌舞伎町中,日本黑帮住吉会及其他的组织的事务所据点有约120处之多,在町内活跃的黑帮成员达1000人。(※120处~根据2004年1月19日竹花东京都副知事发言·歌舞伎町住民との恳谈会)。
在歌舞伎町,由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参与的组织犯罪很多,但于2003年日本入国管理局在这里设定办事处与实行打击之后,非法居留者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在这以前,根据2002年的入境管理局特别集中的资料,非法居留者中韩国、中国、泰国、俄罗斯人占了75.6%。)

罪恶和繁华往往相生相伴

18禁的场所只对本国人开放噢

男人们的天堂😜😜

日本的潮流文化和明星

逛完新宿和歌舞伎町以后,我们就回酒店了。明天逛完秋叶原后要赶往大阪了。

新干线的两头(动漫朝圣—大阪府)

昨晚收好了行李,一早起来如往常般在附近填饱了肚子,东京的最后一站是秋叶原。

离开曳舟的最后一眼,这个宁静祥和的地方,未来再见它已不知是何年月。

曳舟离秋叶原非常的近,几分钟就到达了这里。

映入眼帘的是动漫和电器一条街

除了稀疏的写字楼外,其他的都是和动漫以及电器有关的产业。

你中意的动漫剧集、手办、海报和周边都在这

从最早期的FC到最新的switch这里都有,两位外国街霸粉打得不亦乐乎。“豪油根”……“Tiger Knee” “KO”,满满的童年回忆。

秋叶原

80-90后的朋友一定不陌生,以前存钱借带子围在身边观看的日子。

90年代末大热的GAME BOY,曾经贡献了多少古惑仔和近视眼。现在已经成为了收藏品。

这里的每栋大楼都是二次元产业的缩影

我只关心一个问题,逆转裁判7的中文破译版几时才出来???





与新宿、涉谷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街道比较宽敞,马路也比较宽阔。

逛完以后发现除了电子游戏以外,没有想买的,不知不觉也到了中午时分。就在下图这家拉面馆搞定肚子,不得不说这家的口味真的一绝。

吃完以后心平气和地赶往东京站,准备搭乘新干线前往大阪。

站务员介绍的新干线有三种,特快、快和普通。我们选择了特快的,平均20分钟一班车,一天之内都可以上车。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大阪。

一张票1000人民币左右,支援现金、银联、VISA和MASTER。

刚买完票就有一列车到站

新干线非常舒适,里面还有免费无线,位置比国内的宽敞很多。

稍微的小睡了一会,醒来后就到达大阪了。下车后就先去往心斋桥附近的酒店check in。

对大阪的第一印象是宁静舒适,节奏适宜。
整个城市介于繁华和宁静中,不紧不慢。没有东京的匆忙和急躁,一切都是惬意祥和。

大阪(おおさか、英语: Osaka),即大阪市,日本第二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大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广义上的“大阪”可以指日本近畿地方(关西地方),或与以大阪市作为府厅所在地的大阪府,也指以大阪市为中心的大阪都市圈(也称近畿地方,近畿圈等)。在古代律令国是指摄津国的范围。大阪也是近畿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标记为大阪,拥有古都·副都的历史。

街道非常宽敞,各种店铺在街道两旁有序排列。大阪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和代购聚集的地方,道路两旁的店基本全是中文标识。

道顿崛的入口,不远处就是我们的酒店。

阴天的关西

这里因为是旅游旺地,基本上都是由商店和酒店组成。

准备入夜的大阪

放好东西以后,我们就来逛街了。

道顿崛顿时披上了灯影

游客纷纷带上了自己的卡和欲望,准备大战。

道顿堀是沿着道顿堀川南岸的一大繁华街区。日本人常说“吃在大阪”,可见这里的饮食店之多,还有成片的娱乐设施,是最受大阪市民欢迎的地方。这里有不少电影院,还有上演木偶戏的“文乐座”和表演大众曲艺──“寄席”等传统艺术的剧场。
道顿堀作为大阪的代表地区常常在国内外的电影中亮相。在护城河两岸布置了许多花坛和喷泉,建立起一个很好的市区自然环境,使观光客和市民乐于光顾这里。道顿堀川的两岸的室外广告和霓虹灯连成了一片,有些建筑物的整个墙面被五光十色的霓虹广告装点。每到夜晚,灯光装饰的招牌、霓虹灯光和道顿堀川水面上的反射光交相辉映,把城市点缀得更加华丽漂亮。
从道顿堀川沿岸通往南边的一条道上有座建于17世纪的法善寺,寺前挂著灯笼,黄昏时分总会染上一层淡淡的桔黄色。法善寺前那条路由石板铺成,称为“法善寺横町”,路边一些房屋有着漂亮的格子门,散发著沉稳宁静的气氛,不禁让人追缅17世纪江户时代的风情。

17世纪和21世纪的风貌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华灯初上,特色美食和日本文化尽在此。

这家看起来貌似不错

居酒屋就三三两两坐落在你身边

游客和代购大军都已经在店里,此时出来街拍特别有feel。

这里更接近传统日本的风情

道顿崛的商业街是井字形,纵横交错,想要扒到好的东西就要多走几步了。其中,大国药妆店是这里比较出名的,折扣也比较多。

整个道顿崛心斋桥加起来非常多的购物街,如果要全部逛完最少4个小时噢。

大阪是现在有名的购物之城和代购之城,夸张到几家专柜的SK-‖都全部断货,想要扫专柜轻奢的可以死心了。

这几个都是大阪有名的购物中心,国人最爱的日系美妆全线断货。

我身边的小骚货一直不死心,逛到了9点才像泄气的皮球那样去寻找吃的。看,购物对于男人也是致命的诱惑啊。

心斋桥

依河而建的道顿崛

我们住的地方出来就有一家大型的购物中心,逛到脚酸后就回酒店休息了。明天开始去大阪的市区逛逛



梅田底下盛放的关西城

今天要去几个有名的地方,黑门、通天阁和梅田蓝天大厦。黑门市场也在心斋桥附近,走路就可以到达。

黑门市场,是日本大阪市中央区的一处市场,在明治末期以前,黑门市场曾被称作“圆名寺市场”。因附近圆名寺而得名。在当时该市场就已经很出名了。
主要经营新鲜和高品质的肉、蛋禽类和蔬菜瓜果以及海鲜等鲜活产品。

这里最多的是中国人和老外,体会平常大阪人民的日常。这里的水果不是一般的贵,尤其是西瓜,切成盒装的要几十块一盒。其他水果的价格也不便宜,基本凡是当地种植的蔬果粮食都奇贵无比。

匆匆走完黑门市场就赶往通天阁,通天阁是位于日本大阪市浪速区惠比须东1-18-6的一座展望铁塔,塔高103米(塔身100米,天线3米)是大阪的地标之一,也是日本的“登入有形文化财”通天阁的意思是“通往天空的高耸建筑物”命名者是明治时期的儒学家南藤泽岳。设计师是内藤多仲,竣工年份是1956年(昭和31年)。在通天阁建成的第二年即1957年(昭和32年)塔的侧面增加了日立公司的巨幅广告。

午间的通天阁非常的静谧,看不到太多的人。

下完地铁再走一段路就到了通天阁

是不是很标志性呢

底下基本上是各种各样的餐馆

来到底下可以看到它们的花纹

这个角度看就有点像火柴了哈哈哈

日本学生中午出来吃饭的场景

通天阁

传统节假日这里一定非常有关西的气氛

扭蛋机

90年代的复古机厅

在通天阁吃完午饭,下午来梅田这边逛街。大丸,是日本一间大型百货公司集团。以关西为基地,在大阪、京都、神户、札幌、下关市、福冈及东京设有多间分店,亦曾在海外设有分店。

里面涵盖了很多奢侈品牌,像BV、GUCCI、CHANEL应有尽有。

附近除了大丸百货以外,还有其他的知名百货。梅田地区基本以购物中心为主。

这是梅田的优衣库,整栋楼5层,这个地方是动漫联名款的专卖店,街霸、火影、海贼、漫威等知名的动漫形象这里都有,

这个也是其中一个百货商场

日本的网红甜品店

这个很ins风的商场叫啥我也忘记了

走着走着就来到梅田大厦了,梅田蓝天大厦(梅田スカイビル)是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区新梅田城(新梅田シティ)中的摩天大楼。地上40层楼、地下2层,高度约为173公尺,1993年3月完工。日本国内首座连通型的超高层大厦,两栋超高层大厦被2层高的结构物(空中庭园)刚性地连线了起来。

整体造型非常现代化,算是大阪的一个地标。

梅田蓝天大厦

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关西的全貌

梅田蓝天大厦

梅田蓝天大厦

由日本天皇时期和现代建筑汇合的城市群

梅田蓝天大厦

来到上面还有一个观景台,票价70-90人民币不等,马蜂窝啊去哪儿平台都有预订的。

采用的是将两栋超级高层大厦最顶层部分互相连线的被称之为“连线式超级高层大厦”的崭新建筑形态,和通过一个高达约150米的巨大挑高式空间,连结天空与地面,令人不由得被那犹如一座半圆形的大圣堂般的庄严气氛所深深吸引。此外,只要步入最顶层的蓝天步道,即可接触室外空气,尽情欣赏360°的风景。而位于脚底下的地下楼层还有一条再现大阪的“吃不倒不罢休”的“泷见小路饮食街”,已成为每天都有许多游客纷至沓来的大阪新的观光景点。[1]
梅田摩天楼除了位于三十九层至四十层的“空中庭园”之外,还有设于二十二层的”空中廊桥”,将东西两栋大楼连通起来。空中庭口可乘暸望电梯直达35层,然后,换乘空中扶梯,便可走进另一栋里去。
大厦的半透明反射玻璃的罩面不时地将天空映入其中,好像将用大型铝板构成的空中花园送入了浩淼的天空一般。

俯瞰关西城市全景,非常壮观。

山川河流配上关西的城市群

梅田蓝天大厦

梅田蓝天大厦

梅田蓝天大厦

来个背影照嘿嘿

这是顶层的夜景,没有高楼大厦的阻挡,整个关西和天空连成一片。

日本第二大城市的繁华夜景

这小熊是不是很可爱呢

这个地铁站连线著附近的几个商场,这里是几个线的交汇处。

20分钟后我们回到了道顿崛

夕阳下的道顿崛

我们吃完东西以后小小的血拼完,然后回酒店,明天就是小鹿之旅。

可爱い小鹿の旅

大阪旁边就是知名的奈良县,没错,就是看小鹿喂鹿的地方。

奈良县(Nara-ken),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属于日本地域中的近畿地方。其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古称大和。内陆县,日本历史和文化发祥地之一。日本奈良东邻三重县,西接大阪府,南接和歌山县,北连京都府。土地面积约为3,691平方公里,77%为森林和山地,森林覆蓋率63%,居住面积较少,人口集中在县北部的奈良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日本人工高产林区,主要产业有纤维产品制造业、木材、木制品制造业等,畜产业较发达。2015年12月20日,日本奈良被授予“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从大阪坐列车过去就一个小时左右,不过由于沿途需要换线,玩手机的朋友要醒神点噢

奈良比起大阪就是一个安逸的小县城,房屋不高。出了地铁站,一直往前走就是奈良公园。

奈良公园在占地660公顷的辽阔区域内,囊括了由天平时代(710-784年)延续下来的东大寺、兴福寺以及正仓院等名胜古蹟,是一座规模雄伟、绿树成荫的历史公园。最为有名的是春日大社的鹿群,它们被看成是神的使者而受到人们的悉心照顾。另外,以奈良八重樱和九重樱为主,公园内还有约1700株不同品种的樱花树。尤其是象鹭池、若草山山麓、东塔遗址以及兴福寺一带、荒池、春日野园地、东大寺周边等,公园内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因此建议大家能多花一点时间,仔细欣赏。

成群嬉戏于公园里的鹿,因与春日大社流传的白鹿传说有关而受到保护,且被指定为国家的自然保护动物。享受这美丽的大自然最好是在碧绿的若草山和鹿毛色美的4、5月,或是满山红叶的秋天等出游行乐、毕业旅行的季节。但是,在淡季时您可悠闲自在的在此散步。一年四季无论何时,这里都有吸引人的景观。

迎接我们的是一直膘肥体壮的鹿

我还没长角呢,还是个宝宝。

奈良公园

你们有啥吃的给我?😎

10块钱左右,一小抽鹿饼。

我正在看着你看着你目不转睛

吃饱了就躺地上晒太阳

上辈子你应该没有吃饱



奈良公园

🦌:我身边是不是有个骚货?

今天我与鹿更加CP

不得不说,这鹿长得虎背熊腰的,营养真好。

疯狂地进食中,带塑料袋的要注意,鹿会主动去袋子里找吃的,而且鹿角比较长的在争食过程中容易误伤人。

奈良公园

这鹿有点高冷啊

看我乖不乖,嗯,这力度比较舒服。

🦌:没吃的你就别过来

🦌:有鹿饼有鹿饼,冲啊🤨🤨

🦌:把吃的都交出来吧,对就是说你。🤨

奈良公园

🦌:你是不是把鹿饼藏裤裆里了?

奈良公园

🦌:大家快来,小胖子有好多鹿饼啊啊啊

🦌:我都伸过来了,你确定不喂点什么?

不知道猎豹看到会不会食指大动



我就是公园里最帅的表情包

挠个痒痒

一看你手里就没有吃的了

看完🦌后,一个小时回到了大阪。

这是极具现代感的大阪历史博物馆

天守阁是日本战国时期修建的大型城堡,在军事上有关楼和瞭望塔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城主的居住之地。天守阁是城堡的中心建筑,他不仅是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所在地大名或城主政治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城郭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新的创作领域。它突破日本建筑千年的传统,构想天外,产生了前所未见的崭新的高层建筑,天守阁。
还在封建内战时期,领主们在卫城里自己府邸的屋顶上造一个小小的望楼,这是天守阁的前身。
后来,各个封建领国,依托城里的小高丘,建造卫城。卫城中央一座高城,原本是府邸,叫天守阁。
天守阁不仅是军事堡垒,而且是领国的政治中心,藩主权利的象征。
第一个大型的多层天守阁建造于新的政治经济中心——安土城(1576年),它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纪念碑。
16-17世纪初,是日本城郭建设的高潮时期,各领国纷纷建造天守阁,互相争竞。其中最杰出的是姬路城的天守阁。
此外,著名的还有名古屋的天守阁(1610年),1624—1643年间建造的大阪和江户两城的天守阁。

天守阁可以说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具代表的产物

天守阁外有一条护城河,高耸的城墙可以看出历史肃杀的气息,严阵以待的武士时代气息至今还能略见一二。

城内是日式的古建筑和园林风格

亭台楼榭也是相得益彰

出来天守阁以后,就在星巴克喝个咖啡。

日本的女学生非常爱化妆,在星巴克能看到10来岁的初中生都在化妆补妆中。

这里是大阪城天守阁附近的街道,叫啥名字我也不知道,就是景美。

走完天守阁开始最后的血拼,回来心斋桥。

道顿崛和心斋桥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地方,因为有几条街分割开了。

繁华而又忙碌的心斋桥

心斋桥里还有很多鞋包服饰的店铺,折扣力度都非常大。

夜色下的另一条街却是舒适依然

很喜欢这样的街景

心斋桥保留着近现代的风貌,既有商业街的繁华也有居民区的恬静。

心斋桥的购物中心

网红打卡区:格力高广告牌

外国长腿小姐姐的外拍

说到道顿堀,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一定是这个“奔跑的男人”。这些年来,无数到达大阪的游客,都会不约而同地到道顿堀这里,为这个巨大的广告牌打卡,跟它合照。

大阪道顿崛因为各种古怪的立体招牌,被叫做“巨型广告牌的主题公园”。而这块广告牌,算是这里众多广告牌的“网红” 。连很多日本动画里都出现过这个广告牌,已经成为大阪的地标之一。

实际上,这个广告牌正是来自江崎格力高株式会社(Glico)。

江崎格力高株式会社是一家总部位于大阪的糖果点心公司,名字取自“glycogen”糖原。产品包括传统的焦糖糖果、Pocky及百力滋等。

力高跑跑男的成名之路最早追溯到1935年。当时为了鼓舞身处在经济大恐慌的人民,格力高建了一座霓虹塔,塔顶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奔跑的男人。因为附属于霓虹塔,这块初代的格力高跑男看板也是格力高历代广告牌之中最高的一块,高度为33米。

在那种电影都还是黑白的年代,看板上的跑跑男商标跟格力高的文字能够不断变换6种颜色效果,一时就成为大阪南面标志性的存在。

1943年由于战争中铁材料吃紧,霓虹塔被拆除,格力高跑跑男也一同消失了。直到1955年,跑跑男才重新回到了道顿堀。

这时候重新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的跑跑男,换成了第二代看板。姿势还是那个姿势,不过外形变成了22米高的拱门形,并且开始增加了300米跑者的商标宣传。

当时在道顿堀附近有很多剧座,广告牌下方也特别设立了舞台,供表演和营销活动使用。新一代的格力高广告牌使用持续了八年的时间。

接着第二代之后的第三代看板,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做出了独特的设计。这时候的广告牌被打造成喷水式霓虹塔,塔高18米,宽8米。重达12吨的水从商标中心的150个喷管中倾泻而出,在霓虹灯的对映下制造出美丽的彩虹效果。同时缩小了跑跑男的尺寸,把它放在彩色霓虹灯的包围之中。这块被认为是最有创意的格力高广告牌,存在了近九年。

第四代看板从1972年到1996年,共使用了24年,是目前格力高广告牌中使用最久的一块。这块广告牌的设计以长跑竞技场中奔跑的运动员为主题,出现了最熟悉的蓝色背景,也是现今我们所看到的格力高看板的原型。

广告牌高17米,宽10.85米,背景中的跑道能够随霓虹灯不断闪烁,从而让观众感受到奔跑者跑步的跃动感。从日落之后到晚上11点这段时间亮灯。

1996,由于广告牌所在的大楼要改建,广告牌也跟着被撤下。

五代看板于1998年复活,这时候江崎格力高已经把广告牌后面这栋建筑所在地皮买了下来。新一代广告牌高约20米,宽约11米,背景融入了大阪城、通天阁、海游馆、京セラドーム等大阪重要的建筑和名胜。这时候的霓虹灯管可以展现7种颜色,根据早中午晚不同时段进行颜色变化,象征跑跑男奔跑了一天。也正是从这一代起格力高跑跑男的国际人气剧增,并在03年的时候被指定为“大阪市指定景观形成物”。

这一广告牌从1998年一直持续到2014年,由于元件年久老化,2014年开始再次进行翻新改造。

经常更换的广告牌是道顿崛的一大特色

心斋桥

心斋桥

非常划算的FANCL

最后扫完货以后去吃了一兰拉面

さようなら日本

今天是最后一天,也是返程。睡了个回笼觉,10点起来check out。为道顿崛留下最后几眼。

中午吃完饭后,我们就坐小巴来机场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到大阪国际机场。

大阪机场的服务挺周全细致的,门口就有吸菸室,进去后的提示也非常显眼。

办理完托运后,免税店就是最后的战场。

日本的保温壶只有小的,大的没有日本原产了。免税店人山人海,这里可以淘的基本是零食、化妆品和菸酒。

喜欢七星、Mavis的可以扫了,这里便宜一半,可惜的是日本威士忌全部断货了,好货大家都盯得很紧啊。

4个小时多一点我们就到香港国际机场了嘻嘻,拿完行李就奔往深圳关了,舒适完美的旅程就告一段落了嘻嘻。

下面来介绍日本美食



美食篇

写完行程就应该写日本的美食了,日本作为一个食物资源稀缺国,却在食物的烹饪和创意上别出心裁和有效利用。

作为一个岛国,充分利用渔业和海洋是必须的,你可以见到东京码头繁忙且络绎不绝的渔船,在筑地市场看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好的一条鱼甚至还需要经过几轮拍卖。

日本以山地居多,大部分地方是不适合粮食耕种的,为了保护农民,日本选了自给但不足的道路,导致了日本的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水果和蔬菜,一份西瓜要30-40元人民币,也就几口的量。所以大街小巷很少见到卖水果的。

既然食物和资源都缺乏,那么利用率就得提上去了。这也就有了日本食物的多种做法。日本食物的特点是热量低、新鲜和清淡,这么多天的胡吃海喝回来还轻了,这在其他地方是做不到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米,虽然日本不是水稻的种植区域,出产的大米却软糯可口。

来日本基本上要吃的除寿司拉面外,抹茶、牛肉、牛奶、咖啡、巧克力、蛋糕这几样都必须尝试,从实际来看,来日本基本瞎买都不会踩雷。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哈哈。



第一天晚上放好东西后,来到曳舟附近的一家居酒屋,当地人常去的居酒屋。时间已经来到9点半了,居酒屋里只有几个当地人满脸通红地在喝酒聊天。

日式风情的房间,必须盘腿而坐。

三三两两喝酒聚会的当地人

可口美味的冰镇啤酒

过了饭点,寿司和拉面就停止供应了。我们点了玉子豆腐、手卷和烤肠。

三文鱼手卷里加了薄荷叶,醋饭酸酸糯糯的口感,三文鱼油脂散发的油脂香味也沁入其中,每一口都鲜味十足。

吃完后我们来到7-11继续狩猎,上面的面包蛋糕放心吃,每一款都很美味。

各式美味的营养液,喜欢保养的别错过。

日本的连锁水产店——矶丸水产

一个24小时营业的餐馆,人均300左右吧,在日本算是中等价位,味道还是不错的。

零酒精的啤酒饮料,清新爽口。

碳火烤制更鲜美噢

矶丸水产(渋谷道玄阪店)

蟹斗是重点推荐的 必点!!!
蟹籽是在太鲜甜了,在碳火上烤到沸腾以后,每一口都鲜甜爽滑,如同高浓的海鲜汤一样。

蟹斗我们再加了一个,
因为它的鲜甜唇齿留香😃😃

海胆炒饭就还中规中矩,散松的饭粒下溢位海胆的鲜香。

硕大美味的贝肉

烤虾串稍微美味一些

炸虾天妇罗就是满满的香味

一口一个 鲜活滋味

大众点评找的拉面店——银座胧月

坐落在亚洲最繁华的街道却拥有最古朴店面

门口6点就开始了排队,里面的人都有条不紊

它的叉烧肥而不腻,每一口拉面都有细细的麦香味。

这一款的糖,鲜甜微辣,滑而不腻。

这个抹茶蛋糕杯大力推荐,浓浓的抹茶味,奶油偏少但不影响丝滑口感,不怕热量高了。

养颜美容的饮品,看到就喝不用问。口感清甜可口,酸酸甜甜。

东京酒店房东给我们的小礼物,栗子蛋糕,也是非常的好吃。

抹茶小麻薯,口感偏甜。

搬迁过后的筑地市场仅剩一些小型的鱼店

新鲜捕捞的海鲜

鱼头:我还没死呢?

寿司清是一家一百多年历史的寿司店,建立于1889年,目前也是东京比较常见的寿司老店。

取材于筑地市场,这里的寿司非常的新鲜。

他们做寿司都非常认真,泡饭、海苔、海鲜都是一气呵成,特别注重刀功和造型。

筑地寿司清(筑地本店)

我们点了一份小的寿司拼盘,三文鱼、虾蟹和玉子豆腐基本齐全。糯软喷香的寿司卷一口一个,鱼肉鱼脂的鲜香缭绕不去。

筑地寿司清(筑地本店)

张嘴~~塞一个给你

这一家是在新宿的熟成和牛肉,在大众点评可以找到,相比起神户牛肉,这一家的价效比非常高。这里也是日本上班族下班聚会的地方

一份和牛拼盘,可以看到油脂均匀的和牛肉,色泽如雪花般分布均匀。

滋滋声中一块块鲜美的牛肉即将诞生

和牛熟成肉 Wine Dining AOSHIMA(青山店)

配上柠檬汁把些微的油腻去除,每一口都入口温化,肉香四溢。

块块香味扑鼻 香滑可口

吃完和牛我们来新宿寻找好吃的拉面,昨天的胧月还让我们意犹未尽。

这一家拉面也是在新宿的,里面装修基本是故古日式风格。

满满的一大碗,叉烧配上香脆的海苔,猪骨熬制入味的高汤,从舌尖到味蕾都在颤抖

下面这一款辛辣味的则香味更浓,猪骨高汤配上辛香,非常的鲜辣美味。

这个是曳舟地铁站附近名叫TULLY’S的西餐厅,它们的吐司和热狗包是店内首推,配上一杯拿铁,是早上提神必备。

秋叶原的点心屋,它们的巧克力甜甜圈是主打。

日本出名的江格拉拉面,它们的风格非常的色彩和动漫化,整个装修风格以有趣为主。

拉面的种类非常丰富

一丝不苟的拉面店员

店内比较狭小 容纳客人的空间不大

7成熟的流心蛋配上高汤拉面 美滋滋

香气四溢的叉烧让人食指大动

下面这个是7-11的马卡龙雪糕 甜而不腻
丝丝入扣 非常清热 强烈打call

养颜美容的各种功能糖果

心斋桥的一家小店,牛肉饭和味增汤一绝。

大阪基本就是购物的地方了,这边以烧肉居多,拉面倒比较少。心斋桥和道顿崛比较出名的就是大国药妆店。

这里的药妆基本比国内便宜40%以上,部分更有便宜60%的,来这里用推车扫货没问题。

这里也有很多本土的零食 毫无疑问 扫了

广东人最爱的清热解毒——龙角散

来到日本也要试试它们的麦当当,价格内和国内没差,味道和香港的差不多。

它们的薯条切得比较细 用油量比较少
炸得是嘎嘣脆 三口一根

平日里大名鼎鼎的一兰拉面,在道顿崛心斋桥里有好几家,排队的基本是中国人。

味道呢中规中矩,比不上江格拉,个人觉得在日本不会再去。

道顿崛街口的牛肉饭 肥牛松软香口

整个日本行,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喝2-3瓶牛奶和咖啡,特别是便利店里的,几乎试了个编。可以说每一款都能让你感到幸福的味道,还有很多7-11的零食也是隐藏通关的地方,建议你们大胆尝试!!!!

潮流篇

说起日本,除了美食、科技、药妆以外,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就是潮流。东京作为日本的潮流圣地,一直都是四大时尚之都,在21世纪开头更是引领整个亚洲的潮流风向。

先来说一下现在国内的潮流现状,不仅是在国内,就算是美国这种街头文化很浓厚的国家也一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就是潮流已经变成了有钱人的玩具。回归到潮流的本质,那是之前在街头玩滑板的少年们因为看到一件很酷很有个性的衣服的时候会用全身仅有的几十块钱买下他,这就是最初的潮流文化,一群街头男孩为了追求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态度。但是反观现在,这个纯粹的文化变成了一个商业味道很浓的地方,现在各种潮牌的价格都被炒的很高,不同于以往,潮牌变成一个炒买的场所,就像最有名的supreme,都是一样的工厂做出来的衣服,但是supreme的价格可以去到同一个厂的3.4倍甚至更多,现在的人买潮牌已经失去了以前那种追求个性表达自我的态度,更多的是把潮牌单品变成一种炒买的生意。

正因为现在的潮流风气已经变味,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去到那个最纯粹的潮流圣地,东京。东京是日本的大都市,这里仿佛天生就是为潮流而生,首先是东京的银座,这里被誉为世界四大时尚之都的其中一个,在这里可以找到各种潮流品牌的店面,在这样的潮流氛围一下,没有哪些潮牌是被看作圣物的,在这里只有会搭配的人,没有炫logo的人,所以在这里找不到几个是可以撞衫的。然后就是很多潮流达人向往的原宿,这里仿佛就是潮流文化的一个童话镇,吸引著无数的潮人慕名而来,在这里各种潮流元素都可以看到,在这里的人都是最有个性的人,这也是最纯粹的潮流文化。

最主要的特点,你看不到有很多同款的打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潮流的看法,不会随意追逐爆款或者限定款。

牛仔裤配板鞋

日本职场女性的打扮,套裙或者休闲西裤为主,日本女性对包也是情有独钟,基本每个职场女性都会配着。

新宿的搭配就更多了,她们比中国人更敢穿,国内觉得low的凉鞋或者泡泡袖她们都会尝试。

下面这一个是比较特别的打扮,小礼帽的正式配上牛仔裤的休闲。

韩国小姐姐的打扮,因为她比较高,她的穿搭都会以突显身高为主。

日本空姐的制服,从水手服衍生出来的改版。

结びつかない

到这里基本就结束啦,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日本的工匠精神和严谨细致。作为一个地震带的国家,每年经历百余次地震的国家,依然能生产出那么多的GDP。大到民族工业,小到零食牛奶,都可以做得这么精致和品质。

在日本问路,每一个人都会认真地为你指路,第一天还有个妹子为了帮我们指路而错过电车了,虽然很多人质疑日本人的虚伪,但是基本国民素质那是没得说的。日本的人文关怀也是一绝,不管地铁、列车,或者它们的出租车都可以感受到。

6月的日本是凉爽的,这和日本全球第一的森林覆蓋率有关吧,整个行程里温度都是在25℃左右,路上也闻不到汽车尾气的味道,街道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实在让人佩服。

日本最大的隐患莫过于老龄化,成田机场里干活的都是老人居多,而且地铁上基本都是老人,整个日本的老龄化人口还在加剧中,整个日本的中低层劳动人口大量紧缺,便利店、车站都可以看到日本的招工启示。

为了弥补劳动力紧缺,安倍放开了落户和绿卡政策。我们认识的大国药妆店的一位店员,老公是日本绿卡,享有赡养福利,每周工作不超过30小时,同时家庭有补贴。小孩从出生到3岁,日本政府每月补贴3罐奶粉和4包尿布,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福利就不细说了。

由于成本和文化,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大阪,整个心斋桥几乎都是代购和学生党,日本的好处在于无论你做哪个行业你都可以养活自己,每一行业的薪资差别不会太大。维持基本生活问题不大。

虽然日本的人情淡漠、生活成本高昂、养老体系偏弱被移民诟病,但是只要有钱,日本的生活可以让你舒服不已,干净整洁的食物和环境、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良好率极高的治安环境。

下一次的日本旅行重心会放在北海道和京都,一个度假圣地,一个文化古都,当然还有各式日本的商品。关于日本出行的一切,都可以来问我哟




,好啦,下次再为大家带来完整的旅行体验和游记!!😳😳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