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来日本,又有了许多不一样的体验(经验教训)这次主要是带我妈和我妹来,而我自己本身也想再来一次,所以安排上多少还是照顾了自己的想法。跟上次差不多的路线除去来回的时间,8天耍东京大阪,感觉还是挺累的,以后没有半个月的时间都只耍关东或者关西


这次去的时间是他们的梅雨季,但是我们去的那几天都没下雨,天气很凉爽,还是比较舒服的。

行程

我们的机票买的是东京进大阪出,7.8晚上9点到达成田机场,坐skyliner到东京市区。很多人可能觉得skyliner很贵,其实不然,坐一般的京成快线也要2000多日元,而skyliner需要2465日元,时间上要快大概半个小时。但是skyliner有个很不方便的地方,这些后面再细讲。

day1

第一天上午去的是新宿御苑,对它的了解就只知道是言叶之庭里那个雨天女教师在那个亭子的取景地。跟明治神宫一样给人一种置身于原始森林中的感觉,让人忘却自己其实是处在一个国际大都市当中,里面有很多百年古树,许多精心修剪过的松树,就像放大的盆景。公园很大,但是并没有特别吸引人的景致,感觉要来还是得樱花季。
下午选择步行去原宿看看,但是走了很久,走到的时候大家都很疲惫,所以就打卡式地那样简单路过了,并没有看到太多奇装异服、五颜六色的头发这些所谓的原宿风,可能地方没有走对吧…之后就去了世界最繁忙的路口——涉谷站忠犬八公出口的那个路口,然后排队去一家在二楼的星巴克,视野恰好可以观察十字路口的人来人往,每一次绿灯就像开闸放水一样不同方向的人流交汇在一起,完全没有空闲的时刻。接着去了六本木Hills,但是来得的比较早,等了很久天色才黑下来,不过白天的话看得要清楚一些,主要可以看到绿地,但是那天的天气并不好,所以视野也不太宽广。另外六本木Hills相比天空树能更清楚的看到东京塔,由于前者本身高度低些并且观景玻璃是垂直的缘故,感觉拉近了距离感。
第一天可以说是暴走了,而且很多步行是没必要的。

言叶之庭取景地,后面是代代木大厦

当时没意识到,应该提高快门速度!

这种小车子,像Bic Camera这种商场里都看到有卖

方便单手操作的大瓶装水

这张很日本,一眼望去全是白底的建筑,夜间的灯也是像LED的白色。

day2

第二天是曲折的一天,本来打算的是上午去丰洲市场(原筑地市场)逛逛然后好生吃一顿,下午去上野那边,然后再从浅草坐水上巴士到台场,这样就可以看发光的高达了。虽然路线感觉有点大费周章,但是因为时间比较紧想尽量多覆蓋也只有这样了。
但是我在某推送偶然看到了10号晚上7:20镰仓有场花火大会,看了那么多日剧动漫还是想亲身经历一次,所以就打算下午就往镰仓那边走了。但是上午来才发现10号星期三恰好是市场的休市日,之前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个!原来工作日日本很多地方也是会放假的…无奈只有在隔壁台场随便吃碗面,然后拍拍独角兽,草坪上躺一会儿就坐湘南新宿线到镰仓了。这条线坐了接近一个小时,车上很挤,接近镰仓的时候开始陆续出现身穿浴衣的男男女女了。顺带一提,后半段我旁边就是一对穿浴衣的情侣,印象中日本人一般不在公共场合秀恩爱的,但是那对情侣却秀得我头皮发麻,或许这也是仪式感的一部分吧!地铁到了镰仓之后,下车也是属于人挤人的状态,浴衣小姐姐也越来越多,还是挺好看的,此时无需导航,跟着人潮就可以走到材木座海边浴场,路上有很多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快到沙滩了,路边很多卖小吃的,还有毛豆角(冷淡杯即视感),很多人还买了啤酒,他们是真的爱喝酒。
烟花持续了大概50分钟,还是很精彩的,烟花有很多形态(甚至有多啦A梦),变色啥的。最有特色的还是周围的哇声尖叫以及一口一句的“卡哇伊”,是人都可“亚撒西”,万物皆可“卡哇伊”。
依然是十分劳累的一天,不过体验了花火大会还是挺值得,气氛的确比较浓厚,烟花结束后人们用掌声表达了感谢。

烟花没有一张拍得好看,无论如何,当时看着好看就行了

高达变形

Lemon!

day3

如同上次一样,这次我也在穷游最世界上预定了一个富士山一日游的产品,毕竟上次给我的体验感觉还可以。但是这次就有点不尽人意了,首先天气不好全程下雨,然后导游也很业余特别的水…因为富士山不是终年积雪,7、8月是没有雪顶的,而没有雪顶的富士山是真的毫无特色,站在五合目向下看云海都比看像丘陵的富士山美些。河口湖也看不到富士山,忍野八海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按既定的行程乏味地耍完了一天。375一天包接送,价格也还是能接受。
差不多六点半到达新宿,晚上和一位在日本读书的朋友一起走了走歌舞伎町一番街,不出所料里面确实有很多拉客的,眼神千万不要跟他对视哈!走到一家居酒屋,吃了几串烧烤,喝了一大杯啤酒,他们的这种烤串一般都是盐烤,大概就只放些很大粒的海盐和沙拉。火候掌握得还是可以,就是吃不了几串就会很咸。啤酒没有那么多气,喝起来酒精感比较强,跟国内的原浆差不多。一到晚上日本人就开始释放天性:居酒屋全是大吵大闹、哈哈大笑的职场男性;便利店门口遇到个翩翩起舞直往我身上撞的中年人;偶遇一群高中男生女生在没有灯的公园里嬉戏打闹、推推搡搡(真想听懂他们在说些啥);地铁站有很多相互告别的同事朋友;地铁上就比较搞笑了,一个醉汉走进来站不稳走了几步就摔在了座位旁边,外面有个他的朋友见状赶紧上前了几步:“大丈夫?(带脚布)”,于是在外面的他也被站台的门夹了。
这些全部都是我在那一晚上所目睹的,可见不是巧合,这就是日本的常态,晚上十一二点了地铁上还有很多人,当然里面肯定有才加完班的,但是嗨完回家的也不在少数。所以我想白天地铁上那些补瞌睡的人们也许不是工作太累,而是前天晚上耍晚了吧。

day4

这一天东京市区终于下雨了,这也是在东京的最后一天。接近中午到达秋叶原,记得上次来这里的时候都没有女仆什么的在街上发传单,这次就比较多,可能是因为冬天太冷了?下次来一定要去喝一杯咖啡。在这里烤了川神户牛肉,90RMB一串三块牛肉,跟那天晚上在居酒屋的烤法差不多,也是原汁原味,保留了牛肉自带的肉的醇香,挺有嚼劲。
虽然比起前几天的其他地方在秋叶原停留的时间最久(因为大家都太累不想去其他地方了),但是感觉什么也没逛,也没什么新的发现,肥宅还是要和肥宅一起来这地方才有意思啊。晚上去银座吃了饭(银座好像没啥吃的,不然就是巨贵)。逛了下乐器店想看看吉他的价格,恰好在装修。
晚上去了一家在Airbnb上房东推荐的温泉,去的时候巴士已经停运了,泡完差不多十一点,温泉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满意,简单的来说就是干净、舒适,价格一个人大概50-70。
这一天感觉最不该去的就是银座,漫无目的地逛这种商业繁华区真的没什么意义,并且耽误了泡温泉的时间导致走路回民宿,走了将近40分钟!


下面请看秋叶原鸽子的表演
吃剩的筑地章鱼丸子

day5

这天买了9点的新干线去大阪,车票上写的是11:30到新大阪,实际十二点半才到,至于为什么同样后文再统一说





听说大阪是最与传统日本人格格不入的地方,虽然我来大阪已经两次了,无论是听闻的日本人所描述的大阪的那个样子,还是某些中国人称大阪是最像中国的地方(小重庆?),我都没有深刻体会,并且我也听不出关西腔的区别,可能只有尾音不同?但是无论是心斋桥还是黑门市场,这种美食比较集中并且热闹的感觉确实是我目前为止在东京没能感受到的。

晚上在道顿堀吃了一家烤肉,好像叫昭和什么,店里面的装潢和放的歌也充满了昭和的味道。三个人400+RMB,可能是属于中上的和牛吧,上面淋有酱汁,甜而不腻。蘸碟也非常简单,主要配料是日本酱油,咬下一口,醇香的味道瞬间占领口腔的每一个角落,厚实多汁且细腻柔和。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个牛肩肉很好吃,点了很多盘。这是来日本这么多天第一次吃牛肉吃到饱,比起三文鱼,我还是更喜欢牛肉,另外个最爱就是好吃且便宜的秋刀鱼,这鱼具有的特别的味道真的让我深深着迷。

day6

一大早来到黑门市场,一番赶集的景象,完全可以不吃早饭过来,里面有很多现烤现做的东西,但是我觉得价格都不菲,因为里面主要是一些分量比较大的海鲜比如帝王蟹、很大的扇贝和牡蛎等,以及一些神户牛肉。点了个烤生蠔,的确在国内没见到过这么大的生蠔,差不多60RMB一个,十分肥美。
之后去逛了下日本桥,感觉比较像小型的秋叶原,还是有很多卖手办电器的地方,只是规模没东京大,种类也不是很多。
接近晚饭点我们往阪急梅田那边走,我妹想买文具,于是找到家KAWACHI,里面有个小玩意儿很精美并且我也用得上,就是他们的书签,其他的都太精致太小仙女了,比如手账本啥的。
晚饭选择一家网红店一兰拉面,排了20多分钟的队,大部分是中国人,也有日本人在里面吃,个人的隔间很适合一个人来享用,特别是自闭不想说话的时候,因为从点餐到用餐,你都不用说一句话。其实我觉得一兰拉面跟其他拉面差不多,可能汤要鲜些(并不)

day7

环球影城的一天,跟冬天来的时候不一样这次有花车巡游,很多泼水的活动,毕竟夏天嘛。
买了快速四项,确实节省了不少时间,记得上次排哈利波特禁忌之旅从大白天排到了黄昏之时,以至于没看成EVA4D电影,这次去把它补上了,还是排了差不多40分钟,内心还是很激动的。电影讲的就是EVA大战哥斯拉,十分炫酷,体验了一把与三女神并肩作战的感觉


,最后影片结束的时候,大家同样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
晚上便利店买了点便当就回家了。

day8

此次出行的最后一天!凉爽阴雨的天气恰好在这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烈日当空伴随着溼热的空气,着实有点耐受不住,幸好有风。
选择了去奈良看看梅花鹿,近铁奈良线40多分钟到达,费用大概1000+日元。
奈良公园的小鹿早有耳闻,确实是能与人亲密接触,马路边上全是梅花鹿。你手上没有饼干他也不咋甩你,看起十分的优雅,一旦你手上拿了饼干就比较疯狂了,追着你跑还要扯你的衣服,简直有种反差萌。不过不愧是日本人驯养的鹿,时不时会走到人面前向你点头,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教的,还是有什么别的意味,特别的鹿语?
下午差不多2:30左右我们又来到了心斋桥,我妈想尝试一下挂著巨大螃蟹的蟹道乐(不是我想吃,我怎么吃得起!),进门就能看到在水缸里的帝王蟹。在日本吃了那么多家,这家是第一个需要脱鞋子、体验传统日式风格的餐厅,但是桌子下面还是有空间放脚,可以不用正坐。里面的服务员都穿着和服给客人上菜,我们三个人点了三个300+RMB的套餐,可以吃到饱并且略撑。它主要是把帝王蟹不同的腿用不同的烹饪法依次端上桌,首先端上来的是他帮你水煮好了的两条腿,感觉盐味很足并且肉质比较化渣。别看只有两条腿,因为帝王蟹本来比较大而且充满了金钱的味道所以都尽量刮得干干净净,他给我的木质工具一头是钩一头是针,但是我不知道如何优雅体面的使用它们导致小姐姐每次来收盘子的时候都整的到处都是肉渣,还满嘴粘…
后面依次上来的是蟹腿刺身、烤的、炸的、以及他端了个纸包成的锅来让我们自己煮蟹,还配有蔬菜:金针菇香菇白菜啥的。其实除了生吃,我都觉得还不错。果腹感极强的食物上来了,那就是蟹肉寿司,上面挂著不同做法的蟹肉,风情万种。最后来了一碗味噌汤,太难喝了,感觉在喝加了很多盐的中药。
“Your last dishes is ice-cream.”这是为数不多的能清晰辨认的日式英语发音。最后来的是抹茶冰淇淋,刚开始吃挺清香,吃到后面可能是因为前期抹茶没搭配好,剩的抹茶太多就有点苦了。
下午把我妈和我妹送回民宿之后,我就一个人出来闲逛了,再次体会到了这次定的民宿位置之好。离两个地铁站很近,一个是大国町站,可以坐御堂筋线两三站到心斋桥;一个是今宫站,可以坐JR环线到较远的地方如梅田。另外可以直接步行到黑门市场和日本桥,大概只需要十多分钟。

大阪的商铺广告牌是真的夸张

蟹肉浓汤

不好意思,照得比较难看

旅行TIPS

人文:
这次行程因为成员配置以及时间原因还是显得有些走马观花,大阪要稍微好些,可能是因为大阪本身节奏就偏慢吧,东京的快节奏氛围也带动了我们的节奏



对于东京,感觉除了樱花季,已经暂时没有能吸引我的点了。
之前读了一本读到后半段匆匆略过的书叫菊与刀,其实就是讲二战之后一个美国人类学家来研究日本人,除了菊与刀这个书名——即两种矛盾的性格外,各得其所、耻感文化都是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对日本人的描述。其中对于各得其所,我的理解有两方面,一方面简单的来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没有太多非分之想,即可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我目前为止打交道的所有无论是餐厅服务人员还是交通工作人员从来没遇到毛焦火辣、态度恶劣、表情冷漠的人。当然其中不排除带有“菊”的成分,就是他们特别擅长忍受,不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露出来。另一方面就是阶级固化,这主要是经济原因就不展开了毕竟我也说不清楚。而潜在的等级制度就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不让女性在相扑台上抢救这种事还有发生,也可以说日本人非常传统且专一,无论是对于文化还是时尚潮流。
对于耻感文化,大概就是“大家都在这么做,我不这么做的话会感到羞耻”。外在表现就是整齐统一,有序安静。然而这种压抑著的情绪总需要释放,于是就有了晚上所见的那些现象,以及他们对感官享乐的放纵。
一个地区人的性格,地理环境因素占很大影响,日本平原少且火山多资源匮乏多地震,造就了他们刻在基因里的危机感和自立好学,因为拥有的东西可能在顷刻间就被摧毁。再加上七八十年代日本经历了经济鼎盛时期到泡沫破灭,很多老一辈的也会教育年轻人要勤俭节约,并且自己很老了都还在工作,这也是缺乏劳动力的表现。所以在街上看不到什么豪车,年轻人的穿着也很朴素,但是妆是必须要化的。房子格调是像北欧的极简主义风,真是既传统又西化。走在银座街头,基本上都是中年人当道,而年轻人主要集中在涉谷新宿这些消费稍低的地方。而在成都像太古里都是些年轻人的聚集地。

东京真的适合来一次一个人的旅行,来场Lost in Tokyo,想走哪就走哪,周围的人无论是铁道还是公共场所,大家都各干各的,安安静静,更是增添了一种孤独感,我挺喜欢这种感觉的,并且东京有大量可以一个人吃,一个人玩的东西。

交通:
日本的铁道说方便也方便,可以坐很远不用安检。说不方便也是事实,比如从成田到东京的skyliner,其实说白了还是语言不通,当时本来想的随便坐一个回东京就行了,因为我们提前在淘宝上就买了Suica并且充了钱所以以为不用考虑买票的事情了。进站之后才发现即将要坐的是在成田市区都要每站停的,时间已经不早,于是去出站换乘其他的。但是闸机不允许同一个站进出,刷卡之后闸门关了(日本地铁闸机口默认都是开启的),当时也没考虑这个问题,就从旁边绕过来了,咨询了skyliner在哪坐,他说了半天指了个地图上的地点我是真的没听懂,以为是在那里上车,其实后来才发现skyliner是需要一个乘车费加一个座席费的,而且当时的广播也在强调这个事情。我没在意,以为在咨询的这个地方就已经算买票了,其实他只是帮我们把卡的起点消除了,并且他指示的那个地点就是买票的地方。所以我们就没买票就上了车,奇怪的是没有检票口,不然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上车之后一位老爷爷过来检票,当然是没票的啦,于是我们给了第一部分钱,也就是乘车费。下车之后刷卡出去,当然是出不去的啦因为座席票都没,莫法只有用我的蹩脚英语去解释一通,最后买了票出去了。
所以简单总结如下,日本同一个轨道上有很多不同公司的列车,看到有像高铁一样的座位的车一定要留意了,也许它需要一张座席票(特急料)!

因为日本不检票的原因(以及自己眼瞎智障)还坐错了新干线,本来买的是只停两站的指定席到新大阪的班次,时间是8:53,结果坐的是中间停了很多站,并且是自由席,时间是8:56的那一班,最后晚一个多小时才到大阪…一定是相同站台上错车了或者是找错了站台。
另外不方便一点的就是源于他们铁道的复杂,对于我们这些外国人不熟悉的,真的很容易走错,有些换乘的地方真的要走很远,要随时注意指示牌,不然就不知道该走哪里了。

另外日本有很多优惠券,自认为那些东西很麻烦,都是不同的铁道公司推出的,但是细细研究一下,如果一天要走很多地方而且行程满足优惠券所包含的那些铁道线路的话,那种周游券确实能省下一笔钱,因为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当天不限次乘坐。对于景点的周游券也是同样的道理。

关于机票,这次我是提前两个月定的春秋航空,东京进大阪出,来回大约3000元。相比上次不算太便宜,而且廉价航空都是不包含餐费的,机上所有吃的都是自费。

app:
app最重要的当然是Google map不然举步维艰,其他旅行资讯类app大家就按各自的喜好来就行了,反正尽量多看,特别是比如夏日祭这些习俗节日之类的,因为注重仪式感的日本人会带给你独特的感受。

美食:
那些火爆各app的网红美食其实大家仅作参考就好,因为很多都属于你花更少的价格也能在其他地方得到相同的体验,但是如果你特别追求品质并且能吃出他们的区别的话那还是值得。总之就是要多逛,找到吃的比较集中的地方就行。

住宿:
这次我们人比较多所以只有选择民宿,相对比较划算,住起来还是挺舒适,特别是大阪,一定要安利给大家,干净卫生又便利。但是在东京定的就很一般,卫生条件不是很好而且交通也不太方便,当时看东京的房子的时候选择很有限,大概是提前了两个月的样子,不知道是早了还是晚了,反正定民宿真的是看运气和缘分。如果人少的话选择就多些,酒店也不是不能考虑,也许比民宿还便宜。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