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今年的年假。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休一个圆满的年假。在时间确定以后,就提前订酒店订机票,经过反复比较,确定了海洋量子号的日本邮轮。本来还想去欧洲的,但是签证要提前准备,相反如果坐邮轮去日本就非常简单,不用签证,只要把护照首页照片传过去就行了。从来也没有坐过游轮,作为北方人看海的机会都比较少,想着能坐一个巨无霸式的海上皇宫去日本,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漂流几天也是非常好的体验吧。
因为没有订到从上海出发的航期,就只能从天津出发了。很多年也没去过天津了,大概在20107年的时候去过塘沽洋人街,也吃过狗不理包子。趁著这次机会重新在天津逛一天,看看天津的海河夜景,也算是海上远行前的一个预热吧。
7月19号早上4:00多从家里出发,我们到机场天还没有完全亮,航班是6:00起飞西安到天津。在朦胧的晨曦中登上飞机,感觉既兴奋又累。在飞机上在飞机上迷迷瞪瞪的睡了一会儿感觉就到了。8:00多,我们降落在天津滨海机场。因为提前预定了天津当地的一日游,所以到机场之后,滴滴司机就在等着我们。跟司机聊天的时候就听到了天津作为哏都的极有特色的天津口音。听说我们来自西安,司机师傅又聊起他来西安逛钟楼大雁塔的趣事。

一路上看看天津的街景,很有多民国风格的老建筑。司机师傅也介绍有哪些是名人故居和近代历史文化遗存。

天津旅游的第一站来到了瓷房子博物馆。我以为是一个很有历史传承的古老建筑,结果司机师傅说是一个土豪老板自己设计建造的,这几年逐渐才成了一个外地游客云集的新晋景点。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它是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它的前身是历经百年的法式老洋楼,它的今生是极尽奢华的“瓷美楼奇”。
该建筑被人们称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这座“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由瓷房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瓷房子建在天津和平区赤峰道上。
以上是百度百科,很官方,很一本正经。张是十几年前耗资三千万买了这个老楼,然后自己给重新改头换面的进行了装修。实际一看,怎么说呢,槽点满满。用无数的碎瓷片给整个房子贴了外包装,密集恐惧症者慎看。我感觉有点像低成本奇幻剧集中的龙宫。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老公馆的样子,真是白瞎了东西。内部也是乏善可陈,一堆老家俱毫无章法的堆在一起。

这是屋里房间吊顶,挺费瓷器的,看着感觉诡异,就是没有美感。我还寻思著,这土豪老板是不是还有个烧瓷器工厂的产业,连着废品材料一点没糟蹋,全贴墙上了。

最有意思的是,景点介绍中得意的宣扬,这个博物馆装修改造,完全没有图纸,都是老板创始人在脑子中的想象,随意而走心的堆砌而成。我心说,怪不得这么独特,原来压根就是信马由脑洞大开的产品。就是操心当年有规划局的审批没?同样是民营博物馆,比四川的建川博物馆和西安的关中民俗博物院,那个审美和理念的差距,不能以道里计。

走出来博物馆,十点多了,赶紧吃点呗。到了天津,煎饼果子那是必须的。来了一套,绿豆面,卷了根果子,就是油条。据说是很正宗的味道,我吃着感觉真心一般。我小区门口小老板的煎饼果子,抹了面酱卷了薄脆,再加上土豆丝、青椒,趁著烫嘴咬上一口,这个香味儿啊。

第二站来到了天津的五大道风情区,奏是民国建筑储存完整的一片历史文化街区。整个民国年间,军阀们相互混战。军队拼光的督军司令们早有准备,提前在天津都购置好了公馆。兵败如山倒后,提着电话狂喊一句弟兄们给我顶住!然后自己脚底抹油,带着副官和戏班子里抢来的资深头牌五姨太坐着老福特跑进天津租界里。临走了还会让参谋长发个全国通电,表示局面至此,即刻下野,不再参与政局云云。然后在这五大道就开始听戏养花读经狎妓当寓公。

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著以常德、重庆、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是迄今天津乃至中国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所以被称作“五大道”。

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动荡的历史后,这片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上储存完好,堪称奇蹟。

天津是当年著名的远东港口城市,很多中外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居住。1911年辛亥革命后,许多清朝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从北京来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许多富贾钜商、各界名流、红角、北洋政府时期的要人也曾在此留下过足迹。一些北洋政府内阁包括总统、总理、总长、督军、省长、市长等各界名流人士百余人下野后在此寓居,力图东山再起。五大道成为“国中之国”是因为社会与朝政更迭变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风港。不得不说,民国时期的军阀们还是有点基本的底线规则和士绅风度。只要失败一方通电下野,另一方也会客客气气礼送出境。

这里是民园运动场,1920年英国租界工部局设计建造的,在当时是非常先进高档的体育场所,后来英国租界还在这里举行了万国体育运动会。
天气闷热,依然有跑步的人在汗流浃背的跑过。我想,津门大侠霍元甲是不是也在这里练习过有氧运动。

站在这将近百年历史的跑道上,来张油腻大叔凸肚照。

像这样的小楼很多,孙殿英,胡佛,徐志摩等各色人等都在这里居住过。很多建筑如今也有了新的主人,有的是各类企业办公,也有很多改造成餐厅酒吧,也是别有风情。建筑还是要在使用中,才能保有生命力,一旦空置后就有荒芜的感觉。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静园。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撵出北京后,来到天津张园,5年后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来到同街干园居住。溥仪随后把干园改名为静园,取“静以养吾浩然之气”之意。溥仪在静园“静观变化、静待时机”,继续他荒唐的皇帝生涯,蛰伏待机,图谋复辟满清帝国。9.18事变后,溥仪的机会来了,他在静园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密谈之后,于1931年11月10晚从静园后门悄悄溜出,祕密离开天津,到达东北,并在日本人的协助下,当上了伪满的康德皇帝。在静园里,溥仪多次接见各路人马,如同慕容复一样煞费苦心的谋划复国大计。可惜,最终的结局就是成为日本人的傀儡木偶而已。

佣人们伺候末代皇帝皇后用膳的餐厅。估计逃出紫禁城,在这里溥仪也吃不上满汉全席的御宴了,对付吃个煎饼果子,叫个狗不理包子的外卖,就一辫子紫皮儿新蒜算了。反正吃了蒜,婉容也不敢给皇帝翻白眼。

末代皇后婉容的卧室。当年婉容经常躺在这张床上,轻轻的抽一口大烟,叹息一声,看着窗外站岗的卫队长祁继忠的结实健壮的背影痴痴发呆。抽完这口,婉容暗自一笑,从床上懒洋洋的起身,拿着从厨房悄悄带出来的菜油,瞅瞅前后无人,麻利的倒进门轴窝里……

溥仪的卧室。皇族是不是都是夫妻分房居住的?难道溥仪有隐疾的传说是真的?

离开五大道,就来到了来天津必去的古文化街。泥人张,杨柳青,都是津味十足的老店。卖蜜蜡的、卖玉器的、卖木雕的,还有各种真假难辨的古玩字画,熙熙攘攘一条老街。恍惚让我想起了《神鞭》中的地痞玻璃花是不是经常来这里寻衅滋事飞扬跋扈,吃了大麻花不给钱?《炮打双灯》中牛宝是不是在这里卖过金鱼灯?冯骥才估计也在这里淘过不少宝贝。

古文化街的核心就是天后宫,天津人俗称娘娘宫,历经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属于道观。建筑群坐西朝东,面向海河,由山门、牌坊、前殿、大殿等组成,属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每年天后诞辰,以天后宫为中心举行大型民间酬神庙会活动,沿河船户、周边信众亦纷纷到来,各地商贾云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业街——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荣。

看介绍说,慈禧太后非常中意这个天后宫,多次来朝拜过。也许认为自己也是天后传人,会得到天后保佑吧。据说还是很灵验的,王靖雯成名前专门虔诚参拜过,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这个铜铸水缸里,漂满了荷花,颇有几分禅意。

类似于法器流通处,专门出售号称开过光的各类摆件工艺品。

碧霞元君殿。天后宫里供奉的多是女性仙子,很得女权人士欢心。

正对着天后宫的就是海河游船码头。冒着细雨濛濛,登上游船。两岸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导游介绍说某个小楼是袁世凯的,邻居们也都是当时名士。因为早上起来早,逛到这时候,真的觉得很困,导游的讲解如同中学数学老师讲函式一样催人入睡。不知不觉就眯了一会儿。

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到了天津,必须听个相声啊。作为2004年就开始听德云社的铁粉,来了相声发源地和大本营还是要走进小剧场,体验津味儿本土相声。
人还不少,但基本是游客。挂票,吊票都卖空了,我只能坐台上西侧,看着演员的侧颜了。

听了几段,感觉既心酸又尴尬。心酸的是,演员在酷暑天身着大褂卖力演出,额头汗如雨下;尴尬的是,说的内容多是一些过气段子,几乎下面观众都听过的,没有啥硬活儿,只好礼节性的挤出一点笑容。没办法,经历过网络段子和快手抖音这些搞笑内容的洗礼,这一届群众的笑容阀值已经很高了,但相声还是靠几个老段子应付观众,只能是尴尬了。

最后一站来到天津著名的意大利风情区。这里的意大利风格的小洋楼成群,让我感觉彷佛置身于欧洲的古老小镇,古朴优雅。街区中心喷水柱的圆形广场的名字,叫马可·波罗。在意大利老租界里,还有梁启超写成著作《饮冰室合集》的饮冰室、曹禺故居、李叔同故居、袁世凯及冯国璋的府邸等。
刚走进这个街区,就看到了这个镇楼的文艺复兴风格的雕塑,我不由虎躯一震。也许是源于希腊神话故事的情节,咱装博学,也不敢问,也不敢说。

这就是意风区中心的马可波罗广场,周围都是名门世家的府邸。图片中高处的方形亭子,和十二时辰中的望楼作用接近,都是警卫警戒瞭望的岗亭。

这一张的望楼看得更清楚一些。

晚上就住在这个原址是天津第一饭店的哲菲酒店,我一看外墙的铭牌,还是受保护的历史建筑。酒店里面还保留当年德国进口的老式电梯,就像《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一样。

逛了一天又累又饿,在酒店旁边的海信广场吃顿火锅,感觉浑身又有劲儿了。晚上走出来看看海河夜景。这样图是海河解放桥。整个桥体设计是欧式风格,桥身扶手雕花和桥墩上的狮子雕塑都是典型的希腊风格,和两岸的建筑风格有着和谐的美感。

第二天清晨,挣扎着起来去晨跑。沿着海河边跑了一会儿,然后经过大桥到五大道,跑过这静谧安详的街区。

途径一座有点白宫穹顶风格的建筑,忘了是什么名字了。

天津音乐厅,就在小白楼附近,其东侧就是著名的起士林西餐厅。我在这里转着圈儿寻找小白楼得名的小楼,就发现起士林餐厅就是个白色建筑,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小白楼。后来查了一下,才发现是指的这片区域。民国时期的小白楼地区东傍海河,靠近航运码头,因而这一地区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以外国人及官僚、买办、下野政客军阀为服务物件的销金窟。这里饭店、酒吧、舞厅、青楼林立,更有理发、美容、西服裁剪等行业,还有专门经营进口化妆品、服装、鞋帽及洋酒罐头、西点、糖果的商店,均以其高档、时髦而著称。

跑了七公里,继续吃了天津街头的早餐。天津虽然是北方城市,但是街头干净整洁,空气有大海的溼润,尤其是老街区有点像上海的弄堂的感觉。

待续……下面就要登上16万吨的海洋量子号邮轮了,敬请期待关注。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